關于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報告(精選4篇)
關于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1
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并進行分析總結:
一、調查研究
1、在路上,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x次;中午扔了x次;而晚上則扔了x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在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x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xx個。”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們又走訪了所。所的x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了解到:xx鎮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x家左右。照這樣計算,僅武原鎮,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x萬個左右;
4、工作總結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于“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5、去了環衛所。環衛所的蔣叔叔告訴我們,在我們xx鎮,每天有多名環衛工人為環境衛生辛勤地工作著。在那里,我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為了擺脫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熱門思想匯報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盡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五、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
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們海鹽縣武原鎮,雖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
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加以勸止。
關于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2
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并進行分析總結:
一、調查研究
1、在路上,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x次;中午扔了x次;而晚上則扔了x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在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x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xx個。”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們又走訪了所。所的x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了解到:xx鎮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x家左右。照這樣計算,僅武原鎮,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x萬個左右;
4、工作總結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于“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5、去了環衛所。環衛所的蔣叔叔告訴我們,在我們xx鎮,每天有多名環衛工人為環境衛生辛勤地工作著。在那里,我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為了擺脫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熱門思想匯報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四、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
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們海鹽縣武原鎮,雖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
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加以勸止。
關于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3
一、實踐主題:
對白色垃圾以及廢舊電池等對環境有極大危害垃圾進行實踐調查。
二、實踐形式:
1、對各年齡段人群進行詢問。
2、在小區草坪撿拾廢舊電池。
3、去快餐店進行實地訪問
4、上網查詢資料
三、實踐時間:
四、實踐地址:
五、實踐人:
申萍
六、實踐過程:
1、根據我們的詢問得知廣大群眾存在亂丟廢舊電池現象。有八成的人是將廢舊電池扔掉,其余兩成人則攢起來放在家里的角落。七成的人知道亂扔是危害環境的,其余的人則渾然不覺其危害。目前只有一位同學知道在百貨大樓周圍有可以回收廢舊電池的地方。
2、我們在友愛小區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聽到:他飯店忙時會在一天用掉塑料袋150個左右。而我們的仙河鎮有數十個飯店和用餐場所。
3、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得知仙河鎮為創建文明衛生城鎮,自六月份起限塑,硬性規定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許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化學電池主要含有貢、鎘、鉛、鎳、鋅、銅等重金屬。據有關專家稱,一節干電池里含有50—100mg的貢,一旦電池中的水銀混入地下水,則可能通過農作物或飲用水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更危險的是,水銀在水中,水銀在水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無機水銀轉變成甲基水銀的積累,并通過食物鏈不斷富集,使得受水銀污染的水中,魚體內的甲基水銀比水中高上萬倍。一旦人使用這種魚過多,甲基水銀便進入人的體內。又由于甲基水銀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和排泄,容易在大腦積累,從而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重者發瘋至死。所以說,電池中的貢的污染不能低估。有關方面的資料表明,一枚指甲大小的廢紐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的水;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里,可使一平方米的土地草木不升。這的確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除了上述的汞污染之外,廢電池中的鎘和鉛也同樣帶來了不少的危害。其中的鉛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會導致人貧血,患腎炎,嚴重的則會破壞神經系統,影響人的智力。而鎘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害,也是對人有害的元素。它可通過食物、水、空氣經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積累在人的腎臟和骨骼之中,會導致貧血,代謝不正常,患高血壓、腎臟功能失調等疾病,嚴重的會引起一種令人可怕的"疼痛病",這種疾病會使人的骨頭變得脆弱,最終會斷裂。其他的如鋅、銅、錳等金屬若在體內大量富集,也會使人免疫力下降!
七、實踐體會與結論
經過以上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多數人知道亂扔廢電池對環境有危害,但苦于找不到可回收電池的場所,只能扔進普通的垃圾箱中。這其間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應積極應對。
大學生作為高學歷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祖國明天的建設者,大學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將對中國未來的生活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意識尤為重要。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
2、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放《大學校園垃圾分類處理調查》了解學生對于垃圾分類基本情形和情況。
二、調查內容
、
三、調查結果分析
經調查,我們發現,校園的垃圾種類繁多,如按照回收的目的分類,大體可分為四類:資源型垃圾、可燃型垃圾、不可燃型垃圾和有毒垃圾。而從總體上看,根據垃圾種類和具體分布上看,教學區及圖書館的垃圾以廢紙為主,食堂垃圾主要是餐飲垃圾和剩菜剩飯,宿舍垃圾方面則以塑料食品包裝、果皮果核以及各種日用包裝為主。因此校園垃圾回收的潛力巨大,反觀學校的各項垃圾處理工作,我們可以發現存在的許多的問題。
我們發現教學樓和宿舍樓的垃圾箱均沒有進行分類,食堂的垃圾則有專門的垃圾車處理,只有校園的垃圾箱標明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見學校對學生指引垃圾分類的力度不夠大。以下就是我得到對相關問題的調查結果:
1、是否關注過垃圾分類方面的知識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垃圾回收知識的關注程度并不高,積極程度也不太理想,多數都是偶爾關注,而也有很多同學只有在有相關宣傳的時候才會關注相關方面的問題。但是,在校園里有多少機會能遇到相關的宣傳呢?再者,就算有相關的講座貨宣傳,他們是否真的會積極認真的參加呢?答案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大學生對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識關注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兵沒有把它當成一種習慣或責任貫徹實施在日常生活中。
2、是否掌握了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
從這一項調查中,我們不難看出,多數大學生對垃圾分類回收知識并沒有專門的相關只是積累,這是由于一些對我們大學生缺乏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和資源回收利用的意識,還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自始至終缺乏對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這不僅是對我們大學生自身的提問,也是對我們的教育體制的提問。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多添加一些對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對相關環保意識的培養。科學發展觀不是一句口號,可持續發展也不是一種形式,如何真正落實,如何把科學的理念融入教育,如何使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真正意識到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意義,使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和進一步改進的方向。
3、了解的分類只是能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多數的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回收的活動做的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①平時學習忙綠,沒有時間進行回收工作;②不知道如何處理分類回收的垃圾;③懶得進行分類回收工作。三者分別在問卷體現中所占的比例為:x人、x人、x人。這項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平時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沒有落在實處的原因可以主要歸結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識的問題。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對垃圾回收利用的宣傳和大力倡導,另一方面也要對回收知識和回收方法進行切實有效的教育,使同學們進行分類回收工作。
四、解決建議
1、校園垃圾分類回收活動的管理建議:
①宣傳階段一項工作能否成功起步,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并持續的宣傳。我認為學校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校能夠真正重視垃圾分類回收這項工作,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倡導,才能在整個校園形成一種回收氛圍,一種環保節約的風氣。通過加強相關環保設施的建立和及時更新,對學生的日常垃圾投放行為進行一定的引導,以及多進行一些以“環保”為主題的宣傳和教育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并參與到環保行動中。如,學校可以開展垃圾回收文化周,并通過學生組織舉辦相應的環保活動和講座。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識。并且,學校可以把這項工作與班級評優聯系起來,定期檢察監督,或把工作分配到各學院,加強組織和監督力度,從而逐步把垃圾回收工作變成一種日常習慣,把垃圾回收活動由學生被動接受變成主動積極執行。
②執行落實階段及垃圾分類回收體系的建立
校園垃圾分類回收及垃圾資源化的過程主要包括校園垃圾的分類、校園垃圾的回收和回收后的再生利用三個基本環節。其管理措施是為了有效的在分類回收活動期間回收校園垃圾而制定的校園垃圾處理原則、措施、回收管理的方法。這些措施是保證良好環境功能及回收利用功能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合理。高效。有計劃并持續的為校園提供健全的垃圾分類回收設施與良好、有序的、手機、回收、利用系統。
首先,垃圾分類是垃圾收集的基礎,這項工作主要是同學們的職責,但如何收集,怎樣分類還是需要學校和有關學生組織進行相關的引導和回收分類知識的普及。而所謂的垃圾收集過程就是把已經分好類的垃圾從排放源取出,送到指定的場所按類集中儲存,并等待回收利用的過程。即把同學們分類投放的垃圾從各垃圾桶運送到校園指定垃圾丟房地按類集中儲存,當儲存量達到一定值時,學校組織相關單位運送到指定廢品回收站。垃圾的回收實際上是資源的再生和利用。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了自然資源的開采,也減少了在開采利用過程中造成的環境破壞。在這一環節中應在大學生群體中加強資源再生和利用的宣傳。具體的執行措施固然重要,但也應該在采取具體措施之前先做好宣傳和組織工作。
在整個過程中應遵循如下原則:
⑴以防為主,防守結合的原則。在事先就應該考慮到回收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相應的應對措施,做到最大化的利用資源,防止資源的浪費;
⑵專人管理與學生共同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校園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如果沒有廣大同學的參與是很難產生實際效果的,也無法產生宣傳教育的工作,因此在專人管理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參與性;
⑶提前準備和管理的原則。應提高對意外事故的預測,預防和應對水平,提高效率并堅持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再宣傳,以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進一步加強宣傳效果,從而減少短期行為,持續堅持該項活動。
2、盡量減少校園垃圾的建議:
在加強垃圾回收利用的同時,也應盡量減少不必要垃圾的產生。這項活動的進行應該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應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做到減少垃圾的制造,因為有些垃圾的制造是對資源的浪費。我們應當把環保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把低碳生活的理念真正落實在實處。如紙張雙面印,節約用紙助環保;資料巧打印,字號行距要縮小;物品循環用,跳蚤市場能淘寶;學長傳火炬,教科書本反復用;隨身購物袋,塑料制品要減少。采用科學利用和循環利用的方式,我們可以節約一大筆資源,又可以減少垃圾分類回收的成本和復雜程度。這樣的生活方式即環保又簡單輕松,我們何樂而不為?
垃圾回收再利用活動,從小的方面來說,關乎每個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從大的方面說,與環保事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大學生群里中宣傳垃圾分類回收意義重大,而與此同時,這項活動也任重而道遠,需要每個人的熱情投入和積極主動的參與。
關于垃圾分類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4
通過展開地區垃圾分類情況調查和考察,調查各地方垃圾分類情況,從中了解如今社會垃圾分類情況,并思考本質上思考問題所在,嘗試尋求解決方法,體驗研究問題的過程。
一、實踐前期
1、活動前的準備,在20xx年x月x日我們就開會討論,明確主題,調研方向,訪問對象和具體分工等關鍵事情,為我們即將開始的實踐活動堅實基礎;
2、外出調研前,我們先準備調查問卷,以及問題的制定,以及做好明確分工和分組,作簡單的禮貌培訓;一同到達目的地后根據組長所分配任務,去調查訪問。
二、實踐調查
1、大學垃圾分類調查:
(1)受調查人群為學生,校內清潔工以及垃圾站工作人員,同時我們也參看某些工作人員工作流程,親身感受他們的工作以獲得更多的資料。同時我們也派發調查問卷,盡量注意分發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學院的同學以獲得多方面的信息。
①xx公園
受調查人群為 觀光旅客, 公園游客,公園內的清潔工,一些公園管理等,針對公園人流量大的特點,游客身份有多重等特點,我們不僅安排大量的調查問卷,設計更多的問題,以各種方式與訪問對象交流,以或更多的信息。
②xx小區
受調查對象主要為一些家庭以及小孩,通過訪問了解人們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父母在垃圾分類上是否為孩子樹立模范,對孩子的教育有沒注重過這些方面,孩子有沒真正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等等,有助于我們了解進行垃圾分類的困難所在。
③小食店
受調查對象是店員、店老板,訪問了解老板對不同垃圾分類是否支持,愿意出一份力;店員在垃圾分類的情況;
2、后期數據分析處理: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身份,不同地方的人群分派調查問卷以確保調查的平衡性。其中我們派發份調查問卷,回收份。
在其間我們的調查首先發現,人們對垃圾分類概念甚為模糊,很少進行垃圾分類,一般是一概扔掉。調查中發現大約占%會在進行垃圾分類,但這大多局限與可賣為和不可賣,作為廢品分開。然后我們發現,許多人連一些基本的知識不了解或不注意到。
這其中向我們顯示出,人們對垃圾分類的知識還有進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類這樣的回收分類機構,礙于人們的不了解和疏忽,遠遠未做到垃圾分類。
雖然說是人們的一些生活知識不了解,但從上還是人本身的態度問題,垃圾是放錯位的資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類才有利于社會,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接著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人還是愿意在家就垃圾,這是很不錯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類普及,真正做到環保,有效的利用資源,盡管如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這種意識態度。如下圖所示:
系列1表示在家有進行垃圾分類,沒有,沒有這種想法;
系列2 表示會按可回收與不會可回收扔垃圾,不會,不確定;
系列3 表示會把垃圾拿到垃圾回收站去賣,不會,沒有這種想法;
大約占x%的市民愿意在家進行垃圾分類,盡量分開可回和不可回收循環利用以使資源得到循環利用。盡管比率不適合明顯,這也是一種好的趨勢。
從人本質上說,普及垃圾分類還是有很大欠缺,出了人本身外其他因素或許也能左右人們的行為。于是我們有設計給另外一個題目,了解人們認為進行垃圾分類最大困難是什么時,大部分人認為是垃圾分類得不到妥善處理,如下所示:
1、大多數人不支持;
2、垃圾分類后得不到妥善處理;
3、形式主義盛行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響;
4、其他因素。
眾多人認為現在即使自己做到垃圾分類,再接著的六成中卻沒有得到更好的措施或專門的機構或人員去管理,做了也沒用。或許這有一定的道理,但垃圾分類首先是由各人做起,才能繼續進行下去,人們未能踏出關鍵的一步,又怎能知道不能實現?
3、信息來源:
我們組是以對部分市民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展開調查,劃分年齡段且職業分布廣泛,其中有老師、醫生、學生、企業員工,家庭主婦、退休老人等。我們還對部分食店采取調查問卷及采訪形式,以此了解人們對垃圾分類認識和不同反應。
局部范圍的調查和樣本的稀少會帶來結論的武斷,但我們已經盡量以最少的時間和最低花費獲得信息。如我們挑選的訪問地方公園,學校,社區等都比較有代表性的體現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垃圾分類的信息,能夠很好的確保調查的平衡性,是我們的調查,社會實踐做的更有價值!
三、一些建議
誠然從對調查對象反饋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們人們垃圾分類意識還不高,未能主動的進行垃圾分類,而且顧及別人的想法較為嚴重。所以我們開會討論的到一些建議是:
垃圾分類應從娃娃抓起,學校應提供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教導學生,使其成為良好習慣;
政府加強宣傳,大力提倡全民進行垃圾分類:
同時父母也應該樹立好榜樣,一方面做到垃圾分類,另一封面能很好的教育下一代,讓垃圾分類很好的得到實施和普及。
有關部門改善現在的垃圾桶設計,使其更吸引人們自覺的進行垃圾分類。
每個家庭至少拜訪兩個不同類型的垃圾桶。
總的說來,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所得,絕大多數人非常愿意進行垃圾分類,人們垃圾分類的意識較強,只要加以適當的引導和提供一些資源,垃圾分類一定能得到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節省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