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的拜訪禮儀
拜訪的禮儀是指在商務交往過程中,相互拜訪是經常的事,如果懂得商務拜訪禮儀,無疑會為拜訪活動增添色彩,中英的拜訪禮儀有哪些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搜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拜訪禮儀
1.拜訪應選擇適當的時間,如果雙方有約,應準時赴約。萬一因故不得不遲到或取消訪問,應立即通知對方。
2.到達拜訪地點后,如果與接待者是第一次見面,應主動遞上名片,或作自我介紹。對熟人可握手問候。
3.如果接待者因故不能馬上接待,應安靜地等候,有抽煙習慣的人,要注意觀察該場所是否有禁止吸煙的警示。如果等待時間過久,可向有關人員說明,并另定時間,不要顯現出不耐煩。
4.與接待者的意見相左,不要爭論不休。對接待者提供的幫助要致以謝意,但不要過分。
5.談話時開門見山,不要海闊天空,浪費時間。
6.要注意觀察接待者的舉止表情,適可而止,當接待者有不耐煩或有為難的表現時,應轉換話題或口氣,當接待者有結束會見的表示時,應立即起身告辭。
英國拜訪禮儀
如果去英國人家里做客,最好帶點價值較低的小禮品,如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因服飾之類的物品涉及個人私生活,一般不用作禮品。主人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包裝,無論價值大小或者是否喜歡,都會給予贈送者熱情地贊揚或表示謝意。盛情邀請對方吃飯或觀看戲劇、音樂、舞蹈演出,也可被視為贈送禮物。
英國人在朋友來往時喜歡請人吃茶,這種非正式的茶會少則三四人,多則數十人。其時間一般是下午四五點之間,歷時一個多小時,出席茶會時要服裝整齊,座次隨意。正式的茶會,客人可達兩三百人,要準時赴會,離開時卻不必專門去告辭、道謝。大多喝紅茶加奶和糖,也備有咖啡供選用。
邀請他人赴宴最少提前10天發出請帖,收到請柬后要盡快答復能否出席,有變故時應盡早通知主人,解釋并道歉,席間不要勸酒,喝多少隨客人自便,宴會后可多留一會兒,在告辭握別時表示感謝,客人之間告別時可隨意,點頭示意也行。受到款待之后一定要寫信致謝。
此外,還有一般在午后1時30分左右舉行的午宴,在服裝禮儀等方面不像正式晚宴那樣嚴格,菜肴也比較簡單,這多半為業務上有聯系的人士相聚的方式。
如宴請的客人較多,則往往采用自助餐形式的冷餐會,隨意就座,甚至不備餐桌,室內外均可舉辦。企業開張,某種活動揭幕、送往迎來等,都可舉行雞尾酒會,可達數百人,時間不超過1小時30分鐘,時限在請貼上注明,客人可隨來隨走,不安排座位,賓主都是手持一杯隨意走動與人攀談。
中英的禮儀差異
1.問候禮儀差異
日常打招呼,中國人大多使用 “吃了嗎?”“上哪?”等等,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可是對西方人來說,“吃了嗎?”的問候語是有請客的意思,當問完這句話后,如果對方回答 “還沒有”,就應該請客吃飯。而“上哪?”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對西方國家友人會令對方感到突然、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把這種問話理解成為一種“盤問”,感到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這種問候他們只說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說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大多有兩類:第一,談天氣。如英國人見面說:“今天天氣不錯呵!”這是因為英國終年受西風帶的影響,大西洋吹來的潮溫氣流使得天氣無常,就連天氣預報也沒準,因此人們最關心天氣。第二,談近況。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談,不涉及隱私,可以說:“最近好嗎?”初次見面總要說:“認識你很高興”之類的客套話。
2.稱謂禮儀差異
在中國,只有對熟悉、親密的人或對晚輩、下級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稱謂上似乎“不拘禮節”,習慣于對等式的稱呼。如:家庭成員之間,不分“上下長幼尊卑”,一般可互稱姓名或昵稱。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可以稱“叔叔”,對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可以稱“阿姨”。這在我們中國是不行的,必須要分清楚輩分、老幼等關系,否則就會認為你不懂禮貌,分不清上下長幼尊卑了。
在社會交往中,稱呼家庭以外的成員,中國人往往尊稱對方 “師傅”,有時可直接尊稱其職務,如“張處長”、“李經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幾個傳統習用的稱呼――博士、醫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對 “師傅”一類的稱呼是不能容忍的。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來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美國家,對十幾或二十幾歲的女子可稱呼“小姐”,結婚了的女性可稱“女士”或“夫人”。
3.告別禮儀的差異
西方朋友告別時會說:“我會保持聯系”。其實,這句話僅僅是一種告別詞語,相當于“再見”,說話人并無他意,更沒有作任何許諾,沒有必要刻意等待他的聯系。此外,西方人在別人家做客如果想告別,要提前幾分鐘將告別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達,并征得同意才可以離開。如果突然說“我還有事情,得回去了”,隨即站起來和主人告別,這在西方國家是被認為是失禮的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