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學習日記
◆王合建
前言:
10月16日——31日,我榮幸地參加了“國培計劃()——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培訓”活動。此次活動是由江蘇漢博教育培訓中心、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做中學”科學教育改革實驗項目教學中心共同承辦。16天的學習,來自全國各省的小學科學教育精英共100人歡聚一堂,共同聆聽教授、特級教師高屋建瓴的講座,對《新科學課程標準》深入解讀;老師們通過參與式的學習培訓,進行思想、觀點的激情碰撞;大家在交流中,在參觀考查活動中增進友誼。通過培訓,我們對小學科學中的“大概念”和“小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探究研討式”教學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對一節課的評價、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設計和制作模型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難忘的16天培訓,其中還有許多需要消化和吸收的東西,這需要時間,需要靜下心來回味和研究。下面是本人在學習期間的幾篇日記,呈現給大家共同分享。
10月18日 星期二
到南京兩天有感
9月中旬接到前往南京參加“國培”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培訓的通知,我就天天數著日子,希望這一天早些到來。想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科學教師精英匯聚東南大學這一百年名校,大家在一塊學習、生活,我就心生憧憬,無比激動。
16日一早,我從家鄉谷城縣火車站出發,歷經12個小時,于晚上7點左右到達南京火車站,乘坐公交車非常方便地到達文園賓館。并很榮幸的和四川宜賓的一名教師同住一間寢室。洗去一身的風塵,等待第二天的相聚。
第二天,在會務組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前往仰慕已久的東南大學。原來和我們住處就一街之隔,不到5分鐘就到了。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是參天蔽日的法國梧桐,寬闊整潔的校園路面上,行走著東南大學的學子,一座噴泉水池格外引人注目,正噴出幾米高的水柱。我們一行人行走在大學的道路上,座座教學樓進入我們視線,這些樓房有陳有新,陳的房子雖舊但不破落,聳立在那里仍然在為教學和學術發揮作用,更像是向人們展示她悠久的歷史和承載的文化底蘊。走著走著,來到了我們學習的地點。
一百名來自全國各省的科學教師和教研培訓人員相聚在一起,不能說不是一件幸事。在培訓班負責人的主持下,東南大學的副校長鄭家茂向我們致了歡迎詞,并向我們介紹了東南大學這所百年名校的情況,讓我們對這所學校增加了更深的敬意。
簡短的開班儀式結束后,培訓隨即開始了。這兩天,我們聽取了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葉善專教授為我們作的兩場講座:一、小學科學課程的重要性和基本目標;二、物質科學領域科學概念講解。從葉教授的講座中,我知道了新的《科學課程標準》正在申請修改,課程的性質和培養目標都將發生變化。我十分佩服葉老在物質領域的研究造詣。作為大學的教授,給我們小學科學教師講解物質概念,能深入淺出,讓我們聽的明白。他要求我們小學教師對待科學概念要了解高深,不能局限于小學生掌握的淺顯層度,要做到厚積薄發。他在講座過程中,風趣詼諧,滿頭花發的老人,能親自制作反映科學原理的動畫,讓我十分敬佩。他一站就是兩個小時,而我們卻坐著聽講,也讓人心疼。
我們還聽取了黃海旺主任為我們作的“探究式科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講座。他向我們介紹了古今中外探究式教學的發展史。尤其談到,目前的科學課改革,過于強調探究過程,淡化知識教學,是在走另一個極端。在這一次新課標修改當中,已經將概念教學放在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來講,知識與過程同等重要,這一點,我深表贊同。
這次國培項目負責人葉兆寧老師給我們作的“小學科學課程以探究式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的講座也讓人受益菲淺。她主要向我們分析了為什么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既有理論的闡述,又有方法的傳授。她敏捷的思維和對小學科學教育的認識都讓人折服。
這幾位老師的講座是精彩的,有效的。他們都在圍繞即將審核通過的《新課標》在進行解讀,有計劃地將其中的內容融入到各自的講稿之中。彰顯了教授和主任們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
這兩天,我們還在下午放學后,參觀了校園內著名的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紀念館,這讓我們感受到這所大學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魅力。我們還組建了班集體和學習小組,取了組名,介紹了自我,推薦了班長;我們和這里的大學生一起刷卡打飯,儼然像是一名東南大學的學子了。這讓我這個沒有真正讀過大學的人也激動了一回。
今晚,我到附近的街道轉了一下,去感受這所城市的氣息。馬路兩旁粗壯的梧桐樹證明這里是一座有歷史的老城區。寬敞的街道,車水馬龍的公交、轎車,滿眼的燈紅酒綠,證明這里是一座富有現代氣息的新城區。行色匆匆的行人,證明這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表明他們是這座城市的一員。只有我,沒有目的地的悠閑,在欣賞著城市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