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精選7篇)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學習,借委局百家講壇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加強自身修養這個話題。下面,現就本人的理解和實際體會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由于經驗不足,水平有限,我的發言只能算是拋磚引玉,望大家包涵并多提寶貴意見。
“修養”一詞原意包括修身養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養道德。具體到而言又分法律、道德和文化三個層次:法律層次的個人修養就是知法、懂法、守法,道德層次的個人修養就是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文化層次的個人修養則是人品、愛好、習慣、價值取向及個人文化素養。馬克思主義賦予“修養”新的含義,就是要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這種教育和改造離不開群眾的社會實踐,離不開在實踐中個人的主觀努力。
從廣義講,“修養”是指人們政治、道德、學術以至技藝等方面進行的勤奮學習和涵養鍛煉的功夫,以及經過長期努力達到的一種能力或思想質量;從狹義看,“修養”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養。思想品德修養是以人的政治態度、思想意識和道德質量為基本內容的。總的來說修養是指人在思想道德、質量品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經過鍛煉和培養而達到的一定水平。一名黨員干部、一個普通公民都要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摒棄身上的缺點毛病,以期在各個方面珍于完善,也就是一個人的修養。
加強自我修養的途徑很多,其最終實現的路徑和方式也千差萬別,但判斷的標準只有一個:就個人行為表現而言,是否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社會評價而言,是否能贏得廣泛的肯定與贊許。正如在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以優良作風帶領廣大黨員、群眾迎難而上、銳意改革、共克時艱。
由于紀檢監察干部所處的特殊位置的職責需要,要求我們干部必須用高于一般人的標準來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態。這一要求促使領導干部重視人格修養,用較高標準強化人格修養,提升個人魅,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通過認真深刻領會的重要講話,結合自己平常的所思所想,在我個人看來,加強自身修養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可以用四個“四”概括,即激發“四種心境”、保持“四種狀態”、把握“四種關系”,實現“四種升華”。
激發“四種心境”
心理和諧是人自身和諧的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應有之義,它說到底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對待自己及周圍的人與事的客觀態度的和諧統一。加強自身修養,養成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是實現和保持心理和諧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
一、激發進取之心,從容應對困難
《論語》提出“士不可無弘毅,任重而道遠”,《易傳》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都是倡導人們樹立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人生態度。有些人缺乏自強意識和吃苦精神,缺乏對挫折的承受能力,面對來自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人生道路的種種羈絆,容易產生茫然、焦慮、悲觀的情緒,甚至可能產生心理障礙。因此,發揚進取精神,培養自強自立的品質極為必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摔跤、跌倒之時。只有勇往直前,敢于接受逆境的考驗,努力克服困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也才能保持“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淡定與從容。
二、常懷律己之心,善于把持自我
要慎微慎獨,省察自身,“去小惡以保本真,積小善以成大德”。經常反省自我,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社會規范,自覺改正缺點和過失,做到“不逾矩”,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要理性地節制和引導欲望。“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貪得無厭地追逐金錢物欲和感官享受,心理是永遠也不能平衡的。因此,必須認清什么是正當、合理的需求和欲望,用理性節制那些非分之欲、非分之念、非分之求。要自覺培養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讓物質利益的欲望、功名地位的欲望、精神追求的欲望等在內心找到一個適度的平衡點,從而減少心理沖突,保持良好心境。
三、塑造真誠之心,光明磊落處世
真誠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做人的基本態度,也是實現人際和諧、心理和諧必備的道德品質。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認為“人無信不立”,都是強調做人要真誠忠實,光明磊落,要講信用,守諾言。一個人缺乏真誠之心,做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或許能謀得一時之利,但其心理將套上虛偽、猜疑、嫉妒、不安的枷鎖,甚至會形成人格障礙。只有本色為人、真誠待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平等相待,也才能求得內心的寧靜與坦然。
四、培育感恩之心,強化積極情感
人不能脫離社會和他人而獨立存在的。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他人、社會的饋贈、援助和支持,都應當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心存感激。感恩是愛和善的基礎。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體察到社會和他人的關愛,才會以仁愛之心去關懷、幫助他人,才會體驗人生的幸福,更加珍惜和熱愛生活。我們應該經常想一想父母的養育、組織的培養、領導和朋友的幫助,找一找生活的“亮點”,反思自己給了他人多少關愛,對家庭、單位和社會盡了多少責任。這樣,既有利于培養感恩之心,增強回報社會的責任感,激發犧牲奉獻精神和助人為樂的情懷,也有利于增強主觀幸福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保持“四種狀態”
王國維對文學創作提出了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指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把自己的一時放在一生的長河中來看,把自己的一生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來看;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指要有一種奮斗的精神,要創業,就要吃苦,要有所作為,就必然有所奉獻和犧牲;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指經過一番奮斗后,你必然會有所收獲。有了這樣的境界,我們就會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同樣道理,就加強個人修養而言,只要始終保持學習、憂患、創新、奮斗的狀態,就會有一種比較高的人生境界。
第一,始終保持學習狀態。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現代社會的靈魂。學習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知識,是增強自身素質、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一個人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要有危機感,要有不學習就恐慌的感覺;要有刻苦學習的精神,有終身學習的計劃,有好的學習方法,既向書本學又向實踐學;要學以致用,學了以后馬上在實踐中用,又在實踐中開始新的學習,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要通過學習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多學一些歷史、哲學知識,多學業務、黨務知識。怎樣學習才能更有效果呢?現在機關干部在勤奮工作和靜心學習之間確實有很多時間上的矛盾,所以必須結合自身情況掌握好方法,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始終保持憂患狀態。這些年來,我們各方面的建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我們的憂患意識卻有所淡化。沒有憂患意識,就容易滿足現狀,容易停滯不前。有了憂患意識,才能把自己的積極性和潛能都發揮出來,為國家的發展多做貢獻。我們要有對國家的憂患,既要看到我們國家近60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也要看到在政治多元化、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競爭激烈,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西方國家仍在努力對我們形成包圍的態勢。要有對工作的憂患,我們常說不進則退,實際上不快進也是后退,要有對工作的經常反思,“戰戰兢兢”地開展工作。要有對自身的憂患,看自身的素質能否適應未來的發展,看自我評價是否與社會和單位對自己的評價相一致,時刻有自知之明,有進取之心。
第三,始終保持創新狀態。創新狀態是我們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保證。在開放的社會里,我們接受了很多創新思想的熏陶,完全有創新的潛能,就看怎么樣把這種潛能發掘出來,變成一種創造力。首先要有創新的意識,要想一想能不能通過創新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甘做“收發室”、“傳聲筒”。其次要有創新的思維,既要有聚斂性思維,又要有發散性思維。此外,還要有創新的勇氣和能力。這樣才能使我們始終保持一種創新的活力,使我們的工作環境始終保持一種創新的氛圍。
第四,始終保持奮斗狀態。一個人尤其需要一種激情和奮斗的精神,時刻保持生機勃勃的奮斗狀態。只有這樣,在工作中才能找到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盡其所能地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一個人要有干一番事業的理想,以事業為重,以奮斗為榮,把奮斗放在第一位。要自覺地把艱苦奮斗作為一種品格來錘煉,培養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始終保持一種頑強拼搏、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要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奮斗,努力創造新的業績。
把握“四種關系”
加強自身修養是磨礪品性、塑造人格的基本要求。一個人,最終能做出多大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自身人格和思想的力量。人格和思想的力量從哪里來呢?從不斷的自我激勵與約束、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來,從加強自身修養中來。我在機關和基層都工作過好多年,體會到年輕干部要加強自身修養,關鍵是要把握好幾個辯證關系。
一是把握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理想是前進的燈塔,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動力。有了理想,就會始終保持奮斗的激情,就會不斷地激發出自己最大的潛能。作為一個公職人員,應該樹立遠大理想,并矢志不移、盡心竭力地為之奮斗。但是,實現理想卻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必須立足現實,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積累,不懈奮斗。這是一個辯證的關系。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把遠大的理想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當中,落實到每一件具體的事情上,才能不斷地接近理想。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因此,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必然是一個嚴格的現實主義者,只有把理想的光輝和務實的精神結合在一起,人生才會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因此,一個人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又要著眼于新的實踐、新的創造,從做好每一項具體的工作做起,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努力。
二是把握好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關系。一個人的價值最終體現在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所做的貢獻上。面對任何矛盾和問題,我們都應該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因為這些矛盾不解決,總有一天會由量變到質變,最終釀成不良后果。我們講有所作為,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要立足本職,干出一流的業績,就是要樹立“無功就是過”的思想,勇于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善于發現并解決更深層次的矛盾,既著眼于階段性成果,也著眼于可持續發展。正因為要有所作為,才要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是為了更好地有所為。這也是辯證的關系。在具體工作上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工作要突出重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在人際交往中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要耐住寂寞,舍去浮華,少些應酬;在學習上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既要學習掌握那些對一生健康成長大有益處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又要抓緊學習那些對當前工作有幫助的知識,決不能好高騖遠;在創造工作成績上講求有所不為,指的是要做那些老百姓急需的事情,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有利的事情,而不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片面地追求眼前的虛假政績。
三是把握較真與豁達的關系。一個人如果缺少氣度,斤斤計較,將很難走出牢騷、憂慮、頹喪等不良情緒的陰霾。只有提升自身的修養和境界,培養豁達的心胸,才會擁有平和的心態。要學會寬容他人。人無完人,每個人在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都會存在缺點。當他人對自己存在誤解,或者他人的某項失誤、某個缺點對自己造成一定影響時,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盡可能寬容對方。對他人多一些諒解,就是讓自己少一些煩惱。如果得理不饒人,既無助于化解矛盾,還會增加怨憤與壓力。
四是把握好一時與一世的關系。我們選擇了做紀檢監察工作這個職業,也就是選擇了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這個職業決定了道德上的高標準。首先要做人、做事,然后才能做好工作。擺好這個邏輯順序,工作才會比較順利。要贏得一生,必須把握好平常的一時一事。很多干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都是很優秀的,組織上也很信任和看重,但因為一時沒有把握好自己,犯了錯誤,從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為官或多或少有些權力,有權力就要時時謹慎,處處謹慎,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實現自己一生的抱負、一生的目標,為黨和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
實現“四種升華”
一個有較好自身修養的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為人處事都要講道德,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對得起先人,無愧于后人。道德的閃光在于瞬間,而積累卻在于平時,它需要我們一輩子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耕耘和積蓄。
第一個方面的升華:甘愿清貧,淡泊名利。方志敏烈士說得好,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力量。今天也同樣如此,在市場經濟中更應保持勤儉樸素的品質,這是我們的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如果一個領導干部耐不住清貧,守不住寂寞,各種腐朽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最后就會被糖衣炮彈所打倒。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淡泊名利,知足常樂。千萬不要去貪求非分的名利,更不能利用職權撈取好處,平時要始終保持平常的心態,謹防私欲膨脹。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組織上把你安排在領導崗位上,就是要發揮你最大的優勢為人民謀幸福,而不是讓你在這個崗位上為自己謀利。要多關心群眾的疾苦,真心實意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多和人民群眾交朋友。
第二個方面的升華:自我約束,樹好家風。公職人員在廉潔從政、自我約束的同時,一定要管好家屬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它不僅直接關系到自己在群眾中的形象,而且關系到公職人員的家庭幸福,更重要的是通過家屬子女、親朋好友的一言一行可以影響和帶動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平時對子女的關愛,要體現在對子女的學習工作的進步上,千萬不要利用職權為子女的升官發財搭橋鋪路,否則,就會墮落為讓世人唾棄的權力尋租者。作為公職人員,務必重視家風建設,養成文明、健康的家風,自覺管好親屬,使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做精神上的富有者。
第三個方面的升華:公字當頭,人格至上。作為公職人員一定要有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不體現在職務的高低和職權的大小上,也不體現在平時言辭的漂亮和話語的動聽與否上,而要看這個人能否贏得人們發自內心的敬重和信服。公職人員的人格力量要體現在:既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又有可貴的責任感、使命感。這樣,說話辦事才能服人,大家才能從心底愿意跟著你干。因此,公職人員的作風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黨的路線的貫徹落實,關系到社會風氣的好轉。另外為官者的人格力量,還應當表現在公正的表率作用上。有了公正,我們對工作,對事業,才會講原則,講責任;才能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才能一貫地追求真理;才能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辦事。
第四個方面的升華:要氣節高尚,一身正氣。公職人員的正氣應體現在“身為民正,權為民用,利為民謀,情為民系”上。公職人員只有樹正氣講氣節,才會心系人民,心系事業;才會志向遠大,行為端莊;才會兩袖清風,一身正氣。這樣無形之中就會在人民群眾中間形成一種巨大的影響力、感召力。反之,如果一個公職人員不講氣節,就會私欲膨脹,以權謀私,財迷心竅,甚至墜入深淵,為人們所不齒。縱觀歷史,一個個萬古留輝、青史垂名的都是些視節操如泰山、出污泥而不染的志士仁人,而那些人格低下、精神萎靡、靈魂骯臟的人,即使才高八斗,也終將被人們所唾棄。
綜上所述,一個人如能激發“四種心境”、保持“四種狀態”、把握“四種關系”,實現“四種升華”。就會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就會砥礪成才,健康成長。就能最終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加強自身修養,是時代的需要,國家的需要。無論何時,無論哪個國家都需要各類優秀的人才。人才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是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良好的修養乃是立身之本,其決定著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同時,加強對自身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使自己增強人格魅力。紀檢監察部門作為社會大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與普通老百姓關系最密切的一個特殊部門,只有每個人都具備較高的個人修養,才能更好地實現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科室與科室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這個角度看,加強個人修養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也是一個家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志。
有道是,動力源自追求,紀檢監察干部人格魅力修養的動力不僅來于自身,也與外部環境密切相關。人格追求是做人標準的自我要求,是回答怎樣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高尚的人格追求來自于對人生的正確理解,根本問題是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只有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有正確的人格追求。
在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指導下,以優秀的人格形態作為自己人格追求的目標,就能夠時時審視自己,常常督促自己,向著自我追求的理想目標努力前行;堅持主動反省自己,注意查找自身問題,敢于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的缺點問題決不姑息遷就;自覺用功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陶冶高尚情操;高度重視他人的批評建議,聞過則喜,立即改正。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領導干部,黨風直接影響著政風、民風,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鞏固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縱觀我區目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無一不是因為修養方面不到位和欠缺引起的。
因此,領導干部要從為國家、為人民、為黨高度負責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到加強修養的重要性,自覺地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和管理技術,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深化發展,不斷提升自身各種修養,真正成為求真務實的學習型干部。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2
良好的修養,反映著一個人的自身素質水平。一個人的修養怎樣,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節”上就能體現出來,當我們身為學生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亂寫亂畫。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里,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加強自己的修養,必然會煥然一新,同學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學校氛圍中!
修養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當我們作為子女的時候,總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是大方地花著父母的血汗錢,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問話送上天,對于父母的生日,天才曉得;修養不是華麗的外表,不是高雅的姿態。它可以只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可以是撿起紙屑的一次彎腰;可以是排隊候車時的秩序,可以是給需要者的讓座;可以是獲得幫助之后的一聲“謝謝”,也可以是難為人家之后的一聲“對不起”;可以是上學準時到校,可以是上課認真聆聽;可以是一句問好,一次點頭;可以是一次諒解,一點寬容,……一些屑小的細節都是修養,一些微不足道的暖意就是修養,舉手投足間的關愛其實就能消融心中的冰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修養是聯系人心的橋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藥。
如果說人生是樹,功績是果實,才能是枝干,而修養是不起眼的樹葉,是那深扎地底的根須。想讓你的樹碩果累累,就應增強修養,從我做起,從細節做起!
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修養。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上一堂心理健康課,那么首先在上課之前,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小故事:誤會了五十年
一對老夫妻,在她們結婚五十年后,準備舉行金婚紀念。就在這天吃早飯的時候,老太太想:“五十年來,每天我都為丈夫著想,早餐吃面包圈時,我都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頭讓給他吃。今天,我該自己好好享受這個美味了。于是,她切下了帶奶油的面包圈的頭給自己,把剩下的給丈夫。不料,她丈夫很高興,吻了吻她的手,說:“親愛的,你今天給了我最大的享受。五十年來,我從沒有吃過面包圈的底部,那是我最愛吃的,我一直想你也一定喜歡吃那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有沒有感覺到溝通的重要。
所以我們今天的的主題就是溝通。與人溝通是最重要的就是把雙方的意見、想法和觀點相統一,再達成一致,這就是成功的溝通。
這節課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講,首先是溝通的概述,然后是溝通的方式,最后是人際交往的技巧。那么對于大家來說什么是溝通呢?我們之間的對話、提問、肢體語言等交流算不算溝通呢?簡單來說溝通就是人與人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那么我們又是為了什么溝通?是為了獲得贊揚?為了贏得信任?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為什么溝通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而溝通的組成部分是什么呢?是由信息的發出者將信息通過一定途徑傳遞給信息的接受者,再由信息的接受者把信息反饋給信息的發出者。就像老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通過考試把他們是否掌握知識這一信息反饋給老師。講完溝通的概述,我們來說說溝通的方式,溝通的方式分為兩種,一是語言溝通,二是身體溝通。我們來通過兩個小故事理解一下語言溝通, 二、溝通方式
通過這兩個故事大家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了嗎?
這就告訴我們大家,說話有說話的技巧,假如出口不夠謹慎,沒有顧慮到聽者的立場,就很容易在無意中傷害別人,而產生一些不必要誤會。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就是這個道理。就像第二個小故事中唐伯虎用他巧妙的語言化解了老婦的怒氣,贏得了大家的贊賞。當我們在與別人溝通時,特別要注重說話的策略,因為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使別人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下面我們將一下身體溝通,首先是目光,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對你是真誠還是欺騙,我們大致可以通過他的眼睛看出來。那么一個人的情緒也是可以通過眼睛表達出來的,我們來看幾幅圖。而個體的面部表情常常是與目光聯系在一起的,比如高傲,唯諾和理智。個體的身體或肢體的姿態也能表達情感,通過姿勢傳遞信息也是常見的身體語言溝通。當我們在進行溝通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應是多少呢?這就是人際交往的距離,分為四種,
一公眾距離,比如一些正式場合,演講或者其他公共場合溝通時的人際距離,此時的溝通往往是單向的。
二社交距離,是彼此認識人之間的交往距離,比如老師和學生,商業交往。
三個人距離,是朋友之間的交往距離。
四親密距離,像我們和親人之間的交往,還有夫妻之間的交往都屬于親密距離。
通過剛才的講解,我們大致了解了溝通的概述和溝通的方式。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4
活力,朝氣,理性,前沿,有人這樣評論大學生。但也有人這樣評論的:
課堂成放牧場;
宿舍成垃圾場;
入黨的不了解黨史;
吃飯都是浪費;
網絡都是通宵;
概括為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大學生的素質哪里去了?現在大學生的素質怎么這么低?這些說法也許有些夸張,但其實是也不難看出存在的一系列陋習,值得深思。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多種思想文化的激蕩,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大學生究竟應該具備什么素質呢?
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我想借此談談優秀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
首先,最為重要的是心理素質,我們民族歷來重視心理素質。《易經》曾言:自強不息。也就是說自尊,自強,自立。對于大學生而言,面對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競爭壓力,再加上些許的情感挫折。我們必須要陽光樂觀勇敢的面對和接受各種挑戰和機遇。當自卑感和自豪感并存,要懂得自我排解,不屈不撓的迎接每一天。不知大家是否記得馬加爵事件?是的。那個只因懷疑,只因無法正確心理調節的大學生,白白葬送了四位同窗的生命。這種結局,是誰都不愿看到的。畢竟,自信,寬容,自尊才是大學生的風采。
再次,是責任擔當。大學生是社會的建設者,而不是社會發展的觀望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種責任擔當從小處講,是一種意志堅韌敢于擔當的精神。從大處講,是將自己發展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民族興衰聯系在一起的愛國情懷,是一種用于將責任放在自己肩頭的勇氣和氣魄!
第三點是高尚人格。在強調全面發展個人素養的同時,也要注重自我個性張揚。需要更具社會特惠的需要和自身特點,努力挖掘個人潛力,不斷完善自己,塑造成熟的性格。有的人因為失戀了一次,就說:“哦,我看透了感情。”也有人因為求職失敗了幾次就說:“啊,我看透了社會。”這種看透不是所謂的成熟表現。大學生要的是與時俱進,陽光蓬勃的品質!我們要的是熱愛生活,追求高尚的人格!
當然,還有科學,文化,社交,適應素質等等都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
在大學課堂上學到的永遠只是知識。遺憾的是,一個只有知識而沒有文化的人是可悲的。因為,在現代的社會,知識和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知識只是你所掌握的死的東西,而文化哪?卻包括你所掌握的知識和你的個人素養。所以,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做的是有素質的人,有文化的人。
看看世博園里的小白菜小藍莓們。看看獻血屋里的奉獻者們。再看看街頭忙碌的大學生志愿者們。
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值得贊揚!
未來值得期待!
大學生關系著祖國的前途命運,關系到民族的前行發展。
國家的未來需要我們去創造!
祖國的輝煌需要我們去鑄就!
大學生必須以優秀的素質肩負起時代的使命!
責無旁貸!
任重道遠!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5
建立和諧人際關系
我們的國家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實際上是在提倡和諧人際關系,人是社會的主體,若人人和諧我們的國家就會和諧。正所謂“愛出者愛返,福來往福來”。和諧人際關系需要我們每個人從本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當我們和他人的關系如同親人時,愛將灑滿中華大地。 做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交往時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題目。有的人在與他人交往時故作老練,有的人拘束搖擺,凡此類者,都與缺少自我意識有關,我們只有完善自我意識,才能在他人眼前贏的良好的形象。所以我們要熟悉自我,俗語說“君子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我們要檢討自己平常生活中的表現和行為,總結經驗。從多方面考慮自己的不足,做事方法和語言方式等等。發現不足時要耐心改正。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他人為鑒,來對照比較自己,從而熟悉自己,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對自己的不足要努力改正,不斷的完善自己。
做一個自信的人,對自卑和自我否定的人,他們經常朋友很少,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人,在與他交往時的形象是不利于相互發展的。首先這類人經常不承認或不接受自己的真實面目,在他人眼前打扮出另外一種形象。這類假象一旦被人戳穿,就會讓他人發生反感,不愿意與他交往。
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態度,不要以為個他人的否定映照到大多人身上,天天微微一笑他人也會像鏡子一樣對你笑。
語言是人類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交換方式,在社會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幾近處處需要發言、交談、安慰、談判、辯論、演講等等。不管從事甚么,我們都需要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適度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素質的表現,良好的口才才能給人愉悅感,從而得到他人的尊敬,讓相互之間的情更濃,愛更深;可使陌生人產生好感,結下友誼;可使意見分歧的人相互理解,消除矛盾;可使彼此抱怨的人化干戈為玉帛,友好相處。只有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現自己,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讓他人熟悉自己、認同自己。用語言打開心靈的窗戶,彼此之間搭建心靈的橋梁讓良好的人際關系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 聆聽他人。一個善于聆聽的人經常有更多更好的朋友,聆聽是一種高尚的藝術,把握它能讓你在他人眼前備受歡迎。我們要全心全意的聆聽他人的訴說,就要撇開一切讓你分心的事情,不理會其他的聲響,眼睛要看著對方,點頭示意鼓勵讓對方說下往,借此表明你在專心聆聽并且顯示你在尊重他。要善于聽對方的意思,不要盲目插口,做一個善解人意、有修養、有知識的人。 舉止高雅。舉止體現著一個人的修養和風度。帶有粗俗習慣的行為舉止,將會讓一個人失往可親近感,人們所歡迎的是慎重大方的人,要使自己的舉止對他人產生好的印象,就要自覺的束縛自己,使自己的舉止文明得體。在與他人交談中必須學會控制自己。不能毫無顧忌,無節制的吞云吐霧,旁若無人的縱情大笑。與人交往時,要表情自然、親切大方、動作要適度,做到站有站樣,坐有坐相。固然在他人也不能畏畏縮縮,謹小慎微。不管說話辦事,參加活動都應表現的落落大方,不驕不躁。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6
我們的國家所倡導的和諧社會其實是在倡導和諧人際關系,人是社會的主體,若人人和諧我們的國家就會和諧。正所謂“愛出者愛返,福往來福來”。和諧人際關系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當我們和他人的關系如同親人時,愛將灑滿中華大地。
做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交往時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的人在與他人交往時故作老練,有的人拘謹扭捏,凡此類者,都與缺乏自我意識有關,我們只有完善自我意識,才能在他人面前贏的良好的形象。所以我們要認識自我,俗話說“君子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我們要反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行為,總結經驗。從多方面考慮自己的不足,做事方法和語言方式等等。發現不足時要耐心改正。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他人為鑒,來對照比較自己,從而認識自己,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對于自己的不足要努力改正,不斷的完善自己。
做一個自信的人,對于自卑和自我否定的人,他們往往朋友很少,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人,在與他交往時的形象是不利于相互發展的。首先這種人往往不承認或不接受自己的真實面目,在他人面前裝扮出另外一種形象。這種假象一旦被人揭穿,就會讓他人發生反感,不愿意與他交往。
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態度,不要以為個別人的否定映射到大多人身上,每天微微一笑他人也會像鏡子一樣對你笑。
語言是人類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社會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幾乎處處需要發言、交談、勸慰、談判、辯論、演講等等。無論從事什么,我們都需要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適度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素質的表現,良好的口才才能給人愉悅感,從而得到他人的尊敬,讓相互之間的情更濃,愛更深;可以使陌生人產生好感,結下友誼;可以使意見分歧的人相互理解,消除矛盾;可以使彼此抱怨的人化干戈為玉帛,友好相處。只有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示自己,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讓別人認識自己、認同自己。用語言打開心靈的窗戶,彼此之間搭建心靈的橋梁讓良好的人際關系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
傾聽他人。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往往有更多更好的朋友,傾聽是一種高尚的藝術,掌握它能讓你在別人面前備受歡迎。我們要全心全意的傾聽別人的訴說,就要撇開一切讓你分心的事情,不理會其他的聲響,眼睛要看著對方,點頭示意鼓勵讓對方說下去,借此表明你在用心傾聽并且顯示你在尊重他。要善于聽對方的意思,不要盲目插口,做一個善解人意、有修養、有知識的人。
舉止文雅。舉止體現著一個人的修養和風度。帶有粗俗習氣的行為舉止,將會讓一個人失去可親近感,人們所歡迎的是穩重大方的人,要使自己的舉止對他人產生好的印象,就要自覺的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舉止文明得體。在與他人交談中必須學會控制自己。不能毫無顧忌,無節制的吞云吐霧,旁若無人的縱情大笑。與人交往時,要表情自然、親切大方、動作要適度,做到站有站樣,坐有坐相。當然在他人也不能畏畏縮縮,謹小慎微。無論說話辦事,參加活動都應表現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宰相肚里能撐船”做一個有度量的人,寬容別人,當別人犯錯時不是一味的指責,而是微微一笑寬容他們,那么我們就會獲得良好的形象。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堅強和力量。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處于緊張狀態,從而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學會寬容就會言語理解寬以待人。這就等于給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和別人的關系越來越好。
我們每個大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人際關系。一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掌握人際交往的原則與方法,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努力讓它總終成為自己的習慣,成為自己個性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和諧人際關系離我們不會再遠。
淺談個人修養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進入大學,我們已不知不覺共同度過了三個多學期。我想,在這段時期里,大家一定都收獲了很多。無論是我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亦或是自我生活的能力。當然,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們也一定收獲了不少的朋友。
想來,大家對大學內各種人際關系的處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我個人對大學生如何處理好學校內的各種人際關系的觀點和看法。
人活著,就不可避免的要與人打交道,這就是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一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不同的人,其影響的程度不同。對能力差的人其影響大,對能力大的人其影響校我們不應該把人際關系看得太重,但也不要完全不顧。我覺得,處理人際關系一般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寬容友愛
寬容是一種大度,它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朋友和輕松的生活。看看我們的周圍,那些有寬容心的人往往能贏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相反,那些斤斤計較,不能容忍別人的人往往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尊重和歡迎。
王勃曾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他的朋友將
要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朋友這首歌。四海之內思念我的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像鄰居一樣近。
對人要友愛。人人都渴望友愛,與人友愛就是與自己友愛。友愛可以化解一切,友愛可以贏得更多的友愛和朋友。即使別人不夠友愛,我們仍可以用友愛去化解他。沒有人會與友愛為敵,友愛要真誠而不要虛偽。
二、 不卑不亢、平易近人
跟比自己強大的人打交道不要自卑,因為他也是從你現在的處境走過來的,只要努力你就會趕上他。與比自己弱的人打交道,不要驕傲,因為你也曾經經歷過他現在的處境。如果努力他也會趕上你,甚至超過你。不卑不亢、平易近人會讓你接觸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尊重,與更多的人和睦相處。
1946年5月6日,國共和談期間,周恩來與美、蔣代表及三方工作人員一行60余人,到了黃坡縣時適逢暴雨,山洪爆發,河水猛漲,橋梁被沖斷,無法前進。美、蔣方代表都找不到辦法過河,正在無奈之際,周恩來找來了黃坡縣委書記,之后這個書記就找來了一些群眾,周恩來同大家商量到:“鄉親們,我們要到宣化店去和平談判,你們有辦法幫助我們過河嗎?”大家回答說:“有!”于是他們找來了繩子和抬杠,硬是靠人力把吉普車抬過了河,其他美方
與蔣方人員也由農民給背過了河。等到他們來背周恩來時,他拒絕到:“鄉親們,你們為了爭取和平,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很感謝你們。跋山涉水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本領,我就不麻煩你們了。”說著周恩來就脫下長褲與鞋襪,赤腳涉過了這條寬百余米,水深齊腰的河。 周恩來的平易近人,是我們永遠的榜樣!
三、 常站在對方的位置想一想,也就是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有時別人的行為會令我們想不通,這是因為我們總站在自己的位置分析問題。如果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位置想一想,那么很多問題都可以想通,很多事情都可以理解。 有一位少年去拜訪一位長老,向他請教生活與成功之道:“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得到幸福,同時又能帶給別人快樂呢?”
長老看了看他說:“我送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
少年想了想,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和平一些,是這樣的嗎?” 長老點點頭,說出了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在別人不幸的時候,”少年皺著眉頭道,“真正用心去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難處,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
給予幫助。”
長老微微一笑,又說出一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你的意思是讓我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根據別人特點和需要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說的很好!”長老眼中流露出贊許的目光,說出了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
想了一會兒,少年遺憾地說:“這句話的意思,我一時還悟不出來。而且這句話之間也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么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長老說道。 少年沉思良久,叩謝而去。
當然,除了這三點之外,還有許多交友之道。但只需做到這三點,又何嘗還用擔心交不到真心朋友呢?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