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禮儀十篇
就餐禮儀 篇1
【中餐的上菜程序】
中餐上菜的程序自古就很講究。清朝乾隆年間的才子袁枚,在其著名的《隨園食單》上,就曾對上菜程序做過如下論述:"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濃者宜先,薄者宜后,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后。度客食飽則脾困矣,需用辛辣以振動之;慮客酒多則胃疲矣,需用酸甘以提醒之。"衰枚的這段話,總結了中餐宴會上菜的一般程序。
目前中餐宴會上菜的順序一般為:第一道涼菜,第二道主菜(較高貴的名菜),第三道熱菜(菜數較多),第四道湯菜,第五道甜菜(隨上點心),最后上水果。
由于中國的地方菜系很多,又有多種宴會種類,如著名的燕菜席、燕翅席、魚翅席、魚唇席、海參席、全羊席、全鴨席、全鱗席、全素席、滿漢全席等。可見,地方菜系不同,宴會席面不同,其菜肴設計安排也就不同。在上菜程序上,也不會完全相同。例如,全鴨席的主菜,北京烤鴨,就不作為頭菜上,而是作為最后一道大菜上的,人們稱其為"千呼萬喚始出來"。而譚家菜燕翅席,因為席上根本無炒菜,所以在主菜之后上的是燒、扒、蒸、燴一類的菜看。又如上點心的時間,各地習慣亦有不同,有的是在宴會進行中上,有的是在宴會將結束時上;有的甜、咸點心一起上,有的則分別上。這都是根據宴席的類型、特點和需要,因人因事因時而定。基本原則是既不可千篇一律,又要按照中餐宴會相對穩定的上菜程序進行。
中餐宴會上菜掌握的原則是:先冷后熱,先菜后點,先咸后甜,先炒后燒,先清淡后肥厚,先優質后一般。
(1)上拔絲菜,如拔絲魚條、拔絲蘋果、拔絲山芋、拔絲荔枝肉等,要托熱水上,即用湯碗盛裝熱水,將裝有拔絲菜的盤子擱在湯碗上用托盤端送上席,并跟涼開水數碗。托熱水上拔絲菜,可防止糖汁凝固,保持拔絲菜的風味。
(2)如果有的熱菜跟佐料、小料等,應同熱菜一起上齊。如清蒸魚配有姜醋汁,北京烤鴨配有蔥、醬、餅等,在上菜時可略作說明。
(3)上易變形的炸爆炒菜看,如高麗蝦仁、炸蝦球、油爆肚仁等,一出鍋即須立即端上餐桌。上菜時要輕穩,以保持菜看的形狀和風味。
(4)上有聲響的菜,如鍋巴海參、鍋巴肉片、鍋巴什錦,這些菜一出鍋就要以最快速度端上臺,隨即把湯汁澆在鍋巴上,使之發出響聲。做這一系列動作要連貫,不能耽擱,否則此菜將失去應有效果。
(5)上原盅燭品菜,如冬瓜盅,上臺后要當著客人的面啟蓋,以保持燭品的原味,并使香氣在席上散發。揭蓋時要翻轉移開,以免湯水滴落在客人身上。
(6)上泥包、緬甸、荷葉包的菜,如叫花雞、緬甸雞、荷香雞,要先上臺讓客人觀賞后,再拿到操作臺上當著客人的面打破或啟封,以保持菜看的香味和特色。
(7)生煽火鍋上席方法:
四生火鍋、六生火鍋、八生火鍋、菊花火鍋、毛肚火鍋,均屬生煽火鍋一類。此類火鍋現在一般燃固體酒精,其上席的操作方法和要求基本相同。
四生火鍋上席的操作方法和要求是:將火鍋拿到工作臺后,在 上席前掀開火鍋蓋,再檢查一下菜看質量和衛生,然后用大湯瓢舀出適量的湯,盛于大湯碗內,以防止上席后加主、配料肘湯汁濺出。
在四生碟中,稍許放一點料酒,輕輕晃動一下,使酒浸潤碟底, 以避免原料因干燥而粘在碟子上。這樣做,上席后可順利將原料撥 進火鍋。將火鍋蓋好上桌。上桌時,火鍋下要放一個盛水的盤子,以防止烤焦臺布。上桌擺穩后,先點燃鍋底的酒精爐,后將鍋蓋揭起來。揭蓋時要輕輕掀起,在火鍋上面將鍋蓋翻轉,以防止鍋蓋的水珠滴 到桌面上,并用另一只手接在鍋蓋下面拿出桌外。
上四生碟。如果四生碟子是花色拼盤,須在上火鍋前擺在桌上展出。如果是一般的拼碟,在上桌時擺在火鍋四周即可。
加入四生原料。待火鍋里的湯燒開后,先把配料放迸火鍋。如白菜、粉絲,再按備主料烹熟所需時間長短,依次用筷撥進火鍋。難熟的先撥入,易熟的后撥入,隨即用筷子攪散煮熟。
擺菜即是將上臺的菜按一定的格局擺放好,擺菜的基本要求是:要講究造型藝術,要注意禮貌,尊重主賓,要方便食用。
擺菜的具體要求是:
(1)擺菜的位置要適中。散坐擺菜要擺在小件餐具前面,間距要適當。一桌有幾批散坐顧客的,各客的菜盤要相對集中,相互之間要留有一定間隔,以防止差錯。中餐酒席擺菜,一般從餐桌中間向四周擺放。
(2)中餐酒席的大拼盤、大菜中的頭菜,一般要擺在桌子中間。 如用較盤,要先擺到主賓面前。湯菜如品鋪、砂鍋、暖鍋、燭盅等,一般也擺在桌子中間。散坐的主菜、高檔菜,一般也應擺在中間位置上。
(3)比較高檔的菜,有特殊風味的菜,或每上一道新菜,要先擺到主賓位置上,在上下一道菜后再順勢撤擺在其它地方,將桌上菜肴作為疊土的調整,使臺面始終保持美觀。
(4)酒席中頭菜的看面要對正主位,其它菜的看面要調向四周。散坐菜的看面要朝向顧客。
菜肴的`所謂看面,就是最宜于觀賞的一面。各類菜的看面是: 整形的有頭的菜看,如烤乳豬、冷碟孔雀開屏等,其頭部為看面;而頭部被隱藏的整形菜看,如烤鴨、八寶雞、八寶鴨等,其豐滿的身子為看面;冷碟中的獨碟、雙拼或三拼,如有巷縫的,其巷縫為看面,無巷縫的,其刀面為看面;盅菜類的花紋最精細的部分為看面;有 "喜"字、"壽"字的造型菜,其字畫的'正面為看面;一般的菜看,其刀工精細、色調好看的部分為看面。
(5)各種菜肴要對稱擺放,要講究造型藝術。菜盤的擺放形狀一般是兩個菜可并排擺成橫一字形一菜一湯可擺成豎一字形,湯在前,菜在后;兩菜--湯或三個菜,可擺城品字形,湯在上,菜在下;三菜一湯可以湯為圓心,菜沿湯內邊擺成半圓形;四菜一湯,湯放中間,菜擺在四周;五菜一湯,以湯為圓心擺成梅花形;五菜以上都以湯或頭菜或大拼盤為圓心,擺成圓形。
菜肴對稱擺放的方法:要以菜肴的原材料色彩、形狀、盛具等幾個方面講究對稱。如雞可對鴨,魚可對蝦等。同形狀、同顏色的菜看也可相間對稱擺在餐臺的上下或左右位置上;一般不要并排擺在一起,擺放時注意葷素、顏色、口味的搭配和間隔,盤與盤之間距離相等。
(6)如果有的熱菜使用長盤,其盤子應橫向朝主人。
如果熱菜上整鴨、整雞、整條魚時,中國傳統的禮貌習慣是"雞不獻頭,鴨不獻掌,魚不獻脊"。即上菜時將其頭部一律向右,脯(腹)部朝主人,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關于"魚不獻脊"的習俗,據說來源于"魚腹藏劍"的典故。春秋戰國時,吳國的公子姬光為了除掉吳王僚,繼承王位,請來猛士專諸相助。專諸善烤魚,"嘗者皆以為美",姬光便請吳王僚來嘗專諸的烤魚。專諸在做好的魚腹中暗藏鋒利的魚腸短劍,乘進魚之機,從魚腹中抽出短劍將吳王僚刺死。而當時專諸為了取劍方便,正是將魚脊朝向吳壬僚,魚腹朝向自己的。從此,"獻魚不獻脊"說法便流傳于世。
如果熱菜上整鴨、整雞、整條魚時,中國傳統的禮貌習慣是"雞不獻頭,鴨不獻掌,魚不獻脊"。即上菜時將其頭部一律向右,脯(腹)部朝主人,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關于"魚不獻脊"的習俗,據說來源于"魚腹藏劍"的典故。春秋戰國時,吳國的公子姬光為了除掉吳王僚,繼承王位,請來猛士專諸相助。專諸善烤魚,"嘗者皆以為美",姬光便請吳王僚來嘗專諸的烤魚。專諸在做好的魚腹中暗藏鋒利的魚腸短劍,乘進魚之機,從魚腹中抽出短劍將吳王僚刺死。而當時專諸為了取劍方便,正是將魚脊朝向吳壬僚,魚腹朝向自己的。從此,"獻魚不獻脊"說法便流傳于世。
就餐禮儀 篇2
1、入座時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在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吧唧嘴”必須克服!),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后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3、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4、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夾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5、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6、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7、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8、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肴上。
9、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謝。
就餐禮儀 篇3
一、筷子與碗觸碰
吃飯時避免筷子觸碰飯碗而發出聲音,這不單止是不禮貌,亦意味著無飯吃;要培養吃光碗中飯的習慣,一粒飯也不可剩余在飯碗
二、吃飯用筷有八忌
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亂游尋;三忌移筷,剛吃過一個菜接著又吃另一個菜,中間不停頓,不配飯,四忌粘筷,用粘了飯的筷子去夾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飯萊上;六忌跨菜,別人夾菜時,跨過去夾另一菜;七忌掏萊,用筷子在菜中間扒弄著 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這些禁忌大都是與衛生、謙讓、禮貌有關。
三、個人習慣
1、打嗝:在席間打嗝是非常不禮貌的,若真是無法控制,則可以喝水,屏息方式使癥狀減輕,若仍無效,則最好去洗手間打個夠,等廢氣消了之后再返回坐位。
2、打噴嚏:若只是暫時性之噴嚏當然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將污染減至最低。若是噴嚏不斷則最好離席至它處處理,若真的無法處理則不妨先行離席,沒有任何人會介意的。
3、補妝:國人女性同胞有不少均不知此項禮儀,補妝應該在洗手間或是人較少之處為之。公開場合補妝就好比是在梳頭發,穿衣服等一般是不妥的。
4、吸煙:幾乎所有的`餐廳均以劃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為了避免其它人吸二手煙,癮君子最好盡力克制煙癮,如果真的煙癮太大則可利用正餐用完,在場人士已開始用甜點、咖啡時再離席前往室外吞云吐霧,如此既不算失禮亦不會妨害別人健康。
5、剔牙:剔牙也要注意,相當惡心,真的要吐也請以餐巾紙掩口,吐在紙巾上。牙簽用完放在盤中即可,千萬不要口中咬著一根牙簽與人交談,狀似流氓無賴狀,非常難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后,口中仍叨著牙簽到處走動,那更是離譜的舉止了。
四、個人形象
1、用餐的時候,不要吃得搖頭擺腦,寬衣解帶,滿臉油汗,汁湯橫流,響聲大作。
2、可以勸別人多吃一些,或是建議品嘗某道菜肴,但不要擅自作主,主動為別人夾菜、添飯。這樣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讓對方勉為其難。
3、取菜的時候,應從盤子靠近或面對自己的盤邊夾起,不要從盤子中間或靠近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要左顧右盼,翻來覆去,在公用的菜盤內挑挑揀揀,夾起來又放回去,會顯得缺乏教養。
4、 吃飯要端起碗,應該用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無名指扣碗底,手心空著。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對著碗吃飯是非常不雅觀的。
5、進餐時要閉嘴咀嚼,細嚼慢咽,嘴里不要發出“叭叭”、“呱嘰呱嘰”的聲音,口含食物時最好不要與別人交談。不能在夾起飯菜時,伸長脖子,張開大嘴,伸著舌頭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進口,不然會給人留下一副饞相和貪婪的印象。
6、吐出的骨頭、魚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來,不能直接吐到桌面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噴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頭向后方轉。吃飯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時,要離開餐桌去吐掉。
就餐禮儀 篇4
印度交際應酬禮節繁多:合十禮、擁抱禮、貼面禮、摸腳禮、舉手禮等。也流行握手禮。印度人迎接嘉賓往往要向對方敬獻用鮮花編織而成的花環。印度人以往對等級、地位、身份極其關注。印度所特有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其一,“婆羅門”,即僧侶;其二,是“剎帝利”,即名門、貴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羅”,即賤民。此外,還有 “不可接觸的賤民”,叫作“哈里真”。傳統的種姓制度廣遭非議,但影響猶在。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面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別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
就餐禮儀 篇5
入座
進入西餐廳或晚宴現場時,由服務生帶領入坐,切勿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務生可幫女士拉開椅子協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側入座。座位的安排于離出口最遠的位置為上位。
西餐的座次以男女主人為中心,男女主人面對面坐,女主人面向門的方向。第一位入座的是貴賓的女伴,坐在男主人右邊,貴賓則坐在女主人的右邊。男女客人分開坐。
餐具擺放
西餐的餐具擺放頗有講究,特別是正式的場合。非正式場合則為簡化版。這里,我們著重講正式宴會擺盤總原則。每樣東西擺放要有幾何原則,中心的餐具要在正中間,餐具之間的幾何距離要相等,視覺上要平衡。
1、鹽或胡椒調味品(Salt and pepper);
2、面包和牛油碟(Bread dish and butter knife)放在左邊,位于餐叉上方。牛油刀(Butter Knife),放在牛油碟的對角線位置,刀把向右,刀刃向里;
3、沙拉叉(Salad fork)如果沙拉是第一道送上的菜,則應擺放在最左邊;
4、魚叉(Fish fork);
5、 肉叉(Meat fork)一般為體積最大的餐叉,其他較小的叉子被擺放在它的左邊或右邊,根據被使用的順序而調整;
6、餐巾(Napkin)擺放在 Service plate 或 Show plate 的盤中央;
7、肉餐刀(Meat knife)餐刀一般放在餐盤的右側,與叉子原則一樣,根據使用順序擺放;
8、魚肉刀(Fish knife);
9、色拉刀(Salad knife);
10、湯勺(Soup spoon)擺放位置依菜式順序而定;
11、點心匙及點心叉(Dessert spoon and fork)擺放在主盤上方;
12、水杯(Water glass)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其次是白葡萄酒所用;
13、白酒杯(White wine glass);
14、紅酒杯(Red wine glass);
15、香檳杯(Champagne glass)視情況也會擺上細長的玻璃杯,是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刀叉用法
刀刃始終向著餐盤。餐桌上的餐具不要超過三種,如超過,則可在上第四道菜前再擺放。甜品匙和甜品叉可在上甜品時再擺放。
西餐進餐時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宜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掛放在餐盤上。
離席時記得說一句「Excuse me」,離開時順手把餐巾折好放在左手餐盤旁,記得把帶有食物污漬的那一面折在里面。用餐結束后,則是平行的斜放在盤上一側。
喝湯
西式的湯分為清湯及濃湯,比較正式的餐廳,會在供應清湯時,使用橢圓形湯匙及湯杯,供應濃湯時,則使用圓形湯匙及寬口湯盤。
拿湯匙的姿勢是由內經外側舀食。特別注意,喝湯時不能發出聲音。用湯時,不可用嘴將湯吹涼。可輕輕搖動湯,使其稍涼。
食用完畢后把湯匙、湯杯與湯盤,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盤上,或是放在盤中。將湯匙的柄放在右邊,而湯匙凹陷的部份向上。
食面包
面包一般置于主菜左側。可用左手取用,再用右手把面包撕成小塊,然后用左手拿著小面包,用右手涂抹奶油。
在一些地域特色的餐廳中,有時會以橄欖油、醬料取代奶油,將面包用手撕一小塊沾醬料,或調入了香料的橄欖油吃。面包切忌用刀切割。
食沙拉
沙拉盤一般情況下放在主菜盤的左邊。美國人通常將沙拉供應于主菜前,而法國人,則將沙拉放于主菜后供應。 沙拉使用叉子吃。如菜葉太大,可用刀在沙拉盤中切割,再用叉子吃。
食海鮮
食用半只龍蝦時,左手持叉,將龍蝦的尾部叉起,右手持刀,壓住蝦殼,用叉將蝦肉拖出再切食。龍蝦腳則用手指撕去蝦殼食用。
吃魚片的原則是吃一片切一片,右手持叉進食。如食用帶頭尾及骨頭的全魚,宜先將頭、尾切除。去除魚骨,要用刀叉,不能用手。若口中有魚骨或其它骨刺,則可用手自合攏的唇間取出放在盤子上。
全魚吃完魚的上層,切勿翻身,應用刀叉剝除龍骨再吃下層魚肉。附帶的檸檬片,可用刀叉擠汁。食用蝦、蟹完畢時,服務生都會端上一碗洗手水。
食肉類
牛排按熟度分為猶帶血(rare)、半生(medium rare)、七分熟(medium)、熟透(welldone), 牛肉根據喜好熟度點餐,豬肉、雞肉均為全熟供應。
切牛排應由外側向內。一次未切下,再切一次,切忌像拉鋸子方式切以及拉扯,勿發出聲響,肉的大小以一口為宜。 嚼食肉時,兩唇合攏,不要出聲,嚼肉食勿說話。
吃肉時應切一塊吃一塊,勿將肉全部一次切小塊,會導致肉汁流失,及溫度下降。 在正式場合,烤雞或炸雞需用刀叉吃。
食點心及水果
蛋糕及派、餅,用叉取食;較硬的用刀切割后,用叉取食;硬餅干小塊的,用手取食。 冰淇淋、布丁等,用匙來吃。
粒狀水果比如葡萄一類,可用手抓來吃。如需吐籽,應吐于掌中再放在碟里。 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用匙取食。 正規的西餐食用完水果后,上洗手缽(Finger bowl),所盛的水,供洗手用,但只用來洗手指。勿將整個手伸進去。
喝咖啡
喝咖啡時,用食指和拇指端起來喝,不須端起咖啡底盤。有人會用咖啡匙舀起咖啡,嘗試咖啡甜度,切勿行之,這是禮儀中的禁忌。
其他注意事項
1、出席晚宴等正式場合,端莊得體十分必要。男士應穿正裝,女士應身穿晚禮服、高跟鞋,色彩搭配以優雅大方為宜
2、西式用餐每一道菜間隔時間較長,中間至少須有一半時間用來社交。用餐時,要與身邊的人交流,切忌埋頭猛吃
3、咀嚼食物時,發出聲音非常不禮貌
4、若不小心將餐具碰落,也不要自己去撿。即使餐巾落地下,也要讓服務生撿起,并且盡量不要讓別的客人知道才算禮貌
5、不要用餐巾大力擦嘴,紳士們只會用餐巾一角輕輕擦嘴,再若無其事地用干凈的一面蓋上
6、不要把餐巾圍在脖子上進餐
7、不要起身、伸手去夠調味罐等桌上物品,禮貌地請身邊的人遞過來
8、手臂別放在桌上。讓身體與餐桌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胳膊上部靠近身體兩側
9、盤內剩下太多食物是一種失禮行為,切忌點多
10、需要叫服務生時,不要將手舉得高高的,大呼小叫,舉手盡量不要高過自己的頭
就餐禮儀 篇6
開始用餐之后,您千萬不能埋頭苦干只顧著吃飯,西方人在用餐時對于餐桌上的交流非常重視。西餐廳用餐禮儀有哪些,我們來看看。
學會贊美主人
要讓贊美成為一種習慣,但是不要讓人認為您是在諂媚。您要學會真誠地贊美主人和主人所提供的美食。
溫馨提示:不要等到主人問及食物是否美味可口時才開始贊美,而應該在主人詢問之前!
適量飲酒
喝酒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用餐之中主人除了提供餐酒之外,可能還會提供甜酒、香檳或是餐后酒(利口酒)等,所以每一種酒的飲用量要適當,否則到最后可能會是酩酊大醉,鬧出笑話。
溫馨提示:如果您不希望其他人為您添酒,您要基本保證杯中的酒原封不動。
供應份量
對于每一道菜,作為客人一般都是只裝取其中的一小份。當您用完之后,主人詢問您是否需要多裝一份時,您的接受會是對主人最真誠的贊美,您同時可以說:“這菜太美味了,謝謝,我想再仔細品嘗一點!”如果您禮貌地回絕,您也可以說:“謝謝,我想留點空間,嘗嘗接下來的甜點!”當然主人也會問及您對菜肴的感受,合不合口味,喜不喜歡等等。
對于餐桌上的葡萄酒,請記住兩大原則。第一是千萬不要擅自為自己添酒,如果您想多要點葡萄酒,您需要等別人主動給您倒酒,同樣的您需要詢問您的鄰座是否需要更多的葡萄酒。只有當其他人主動要求為您添酒時,您才可以接受,并為自己添酒。第二是千萬不要將酒杯添滿,所倒的酒量一般不超過酒杯容量的二分之一。
沙拉吃法
沙拉一般都是在主菜之前提供,但是法國人通常都是在主菜之后、奶酪之前提供。注意在吃生菜和其他綠葉蔬菜時,千萬不要將葉子切碎,而應該用刀叉將葉子折疊成小方塊,然后用叉子叉住,送到嘴里。
奶酪吃法
通常在最后,主人會提供一盤奶酪。一般奶酪都是同面包一起食用,而不是同薄脆餅干。奶酪的切割是非常講究的,長方體的奶酪要從短邊開始切起,正方體的奶酪可以先切成兩個長方體或立體三角形,立體三角形的奶酪要從長邊開始切割,圓形的奶酪一般都是切成楔形。
溫馨提示:如果您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切奶酪,可以仔細觀察主人或是其他的客人是怎么切割的。
以上就是在用餐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用餐之后當然您不能像去餐館吃飯一樣,結完帳就拍大腿走人,您應該主動向主人提出幫忙收拾餐桌、清洗盤子等,敬請關注家庭西餐禮儀之用餐后,看看吃完飯了該為主人做點什么。
就餐禮儀 篇7
1、入座座次不同
中餐用餐時的座次大都是按照長幼尊卑來定,“尚東為尊”或“面朝大門為尊”,而西餐用餐時,面對門的且離門最遠的那個座位是女主人的,與女主人相對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邊的座位是第一主賓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邊的座位是第二主賓席,一般是主賓的夫人。
2、餐具不同
中餐的餐具一般都比較簡單,多以杯、盤、碗、碟、筷、匙等為主,而西餐的餐具則是五花八門,享用不同的菜肴也會使用不同的刀叉,餐具用法講究頗多,即使是喝酒的玻璃杯,也要同所喝的酒相對應。
3、上菜的順序和擺放不同
大部分中餐上菜時大都按照湯、主菜、主食、餐酒或水果的順序,而西餐則大都按照開胃菜、色拉、湯、水果、餐酒、主食、甜點和咖啡的順序上菜。中餐在上菜時會一次性將所有的菜肴上完,同時擺放在餐桌上,而西餐則是用完一道菜再上另外一道菜。
4、著裝要求不同
除非在正式場合,中餐對于就餐者的著裝要求并不高,穿著都比較隨便,而西餐對于就餐者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在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并且要打領帶,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無論是男士還是女士都不可穿休閑服到高檔西餐廳用餐。
西餐禮儀主要是指歐美地區的用餐禮儀,雖然各個國家之間對于細節的要求不同,但是西餐禮儀總體上講是以歐洲大陸的西餐禮儀為主流,尤其以法國西餐禮儀為代表。西方人在餐桌上所形成的這套規范禮儀,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要經過后天的了解和訓練。作為“外國人”的我們,要真正地做到“入鄉隨俗”就必須先對西餐禮儀有一個系統完整的了解,并不斷地強化訓練,注意其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也都可以變成“紳士”和“淑女”。
就餐禮儀 篇8
吃飯就餐的時候應避免高峰期去,畢竟餐館師傅的能力有限,在人數眾多的時候,就不可能保質保量的為你完成你需要的菜肴,而且最好不要說“我和你們的老板是好朋友”這樣會讓你立刻變成一個自作多情的人。
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敬,那你首先要先學會尊重別人,叫服務員的時候不要像電影里一樣打響指,這對服務員很不禮貌,而且當你對服務員的服務感到不滿而攻擊他(她)個人的時候,那服務員可能會向你的餐飲中摻加其他的東西。
如果你想吃的菜菜單上沒有,要么換一家餐館,要么就嘗試這個廚師首次來完成你這道菜,當然味道也不會有保證,而且這家餐館的招牌菜肯定是這個廚師拿手且做的最多的,而且味道也是最有保證的,所以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如果你對為你服務的服務員很滿意,那你可以經常坐在他(她)的服務范圍里面,還可以告訴你的朋友們,這樣不僅你的朋友們會得到很好的服務,而且老板也會因為這樣看重這個服務員,他(她)會為你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結賬時,要核對一下賬單,很多大型宴會上,服務員會不經意間將自己的小費加在你的賬單上,如果你用餐時間比較長,這雖然在國內比較普遍,但是在國外最好多付人家一點小費,這樣也會彌補少了一桌客人的損失。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這些你也可以詢問當地的朋友或者同學,畢竟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不同生活習慣,如果條件允許你也可以自己在宿舍或家里做飯,簡單省錢又合口味,但是出去用餐不僅可以增加自己認識美國的機會還能練習自己的口語,所以要注意用餐時的細節。
就餐禮儀 篇9
由誰來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后,將菜單供客人傳閱,并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
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你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征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么?”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后,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么”等等。
菜量如何確定?
根據用餐的人數,以及飯店提供的分量大小來確定該點幾個菜。一般來說,分量適中的,基本上是點用餐人數加1至2的菜數,這樣既不會顯得很寒酸,也不會因為吃不了而造成浪費。
菜系如何選擇?
每個飯店都有自己的菜系、特色,比如農家小炒,或者是野味。如果是熟悉的飯店,可以點一道最能代表該飯店的招牌菜;不熟悉的也可以叫來服務生問一問,讓他們作個推薦,再進行選擇。
要照顧到所有用餐者的口味習慣和禁忌,像回民朋友是不食豬肉的,有的人對于海鮮會過敏,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壓的人要注意飲食清淡,因此點菜的時候就要有所選擇,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菜可吃。
點菜時要有葷有素,當用餐人數多時,還要做到冷熱搭配。不過現在的人都很注重養生,過于葷腥的菜反倒是不怎么喜歡吃,所以點菜的時候,海鮮、禽類、畜類各點一道,像山藥、西蘭花、秋葵這種新晉的食材寵兒可以點的多一些。當然,如果客人們都是肉食主義者就另當別論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如果比較趕時間,那么點菜的時候就要避免選擇一些燒制很費時間的菜肴,以免讓客人久等、耽誤時間。點菜的時候就要囑咐服務員,讓快些上菜。
就餐禮儀 篇10
餐桌坐次的暗示:
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買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
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入座,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著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后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內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著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著,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著,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肴上。
第九:最后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