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關于立冬的知識(通用4篇)
冬天來了關于立冬的知識 篇1
立冬習俗
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
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的比喻。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體相同。
《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
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冬天來了關于立冬的知識 篇2
立冬飲食原則
立冬飲食養生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天氣溫比較低,由于溫度降低,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會受到影響,需要足夠的熱量來維持這個變化,這樣才能增加御寒的抵抗力,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散失過多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等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食用這些是身體可以抵御嚴寒。也可以食用一些含碘的食物,也可以幫助身體增加熱量的消耗。
立冬養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
冬天蔬菜的種類就不多了,一般都是大棚蔬菜,蔬菜種類少或者是過于挑剔不喜歡吃大棚蔬菜的,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人體維生素缺乏。如缺乏維生素C,并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等等。這時候就可以食用一些富含維C的食物,如甘薯、馬鈴薯等。多吃薯類,不但可以補充維生素,還可以清除體內濕熱的作用。除了這些冬季最常見的就是大白菜,但是如果食用的話除了白菜可以再食用一些圓白菜、心里美蘿卜、白蘿卜、等。因為這些蔬菜里的維生素含量都很高,經常替換吃合理搭配,補充身體所需,也不至于吃膩。
立冬飲食要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所以冬天要少吃咸味的食物,多吃些苦味的來減輕心臟負擔如橘子、豬肝、羊肝等。
立冬不可盲目“進補”
冬天滋補身體的時候要注意在進補的時候要先使腸胃適應一下,不要開始就吃好多補身體的給腸胃帶來負擔。要先把腸胃調理好再進行滋補。冬季的時候喝粥是的食物,不僅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以保護腸胃。
冬天來了關于立冬的知識 篇3
立冬的由來
正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對于我國24節氣中排行第19位的這個節氣,立冬它的由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放眼華夏遼闊的疆土,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
從地理上分析,我國一年到頭分為四季,以下半年候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則“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后才真正開始。
對于年輕一族來說,他們對“立冬”的理解,往往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意義上。立就是開始的意思,就是大地進入了冬天的意思。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就研究節氣的專家看來,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這也表示了立冬在傳統節氣中的特殊位置。
冬天來了關于立冬的知識 篇4
立冬的諺語
在北方流傳的諺語: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里點蘿。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在江南流傳的諺語: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
在閩南流傳的諺語: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干)土。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
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在客家流傳的諺語: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銀,立春后犁鐵(指應早翻土)。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1)種麥到立冬,來年收把種。
2)種麥到立冬,種一缸,打一甕。
3)立了冬,耬再搖,種一葫蘆打兩瓢。
4)十月不種麥。
5)十月種麥不嫌羞,明年和他同時收,人家用鐮割,自己用手揪。
6)種麥到立冬,費力白搭工。
7)立冬不倒股,不如土里捂。
8)立冬不分針,不如土里蹲。
9)立冬不倒針,不如土里悶。
10)立冬不倒股,就怕雪來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