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精選4篇)
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篇1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吃粥喝湯保健康:首烏煲雞蛋,健脾益腎,益氣養血;太子參燉鵪鶉,補五臟、益中氣;山藥羊肉湯,補脾益腎,溫中暖下;遠志棗仁粥:補益肝腎,養血安神;羊腎紅粥,益氣壯陽、填精補髓。適用于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篇2
小寒養生食譜
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
做法:將羊肉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凈,將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澆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內即成。
太子參燉鵪鶉
材料:鵪鶉肉250克、瘦豬肉100克、黨參15克,淮山3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實10克。
做法:將鵪鶉肉、瘦豬肉洗凈,切塊,黨參、淮山、桂圓肉、枸杞子、芡實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1.5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篇3
進補:多食高蛋白食物
冬季,尤其是小寒節氣后,很多人習慣此時進補。進補無可厚非,但是不能毫無章法地亂補,合理進補才能及時補充氣血、防寒保暖,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另外,人們進補應以食補為主,以溫補為宜,不妨多吃些溫熱的食物,如韭菜、大棗、羊肉、豬肝、雞肉等等。
特別提醒:
1.多食牛羊肉、雞肉、魚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可有效預防寒冷。
2.冬天吃火鍋,是很多人采取的進補方式。吃火鍋也應適量,一個月兩三次為宜。涮火鍋時很容易涮一些含草酸過多的食材如菠菜等,一旦草酸進入人體內,就會加重高血壓、痛風癥的發病幾率。因此,這類人群應慎食。
小寒節氣的養生知識 篇4
小寒養生注意事項
忌食生冷辛辣
冬天天氣本身就很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在這個時候吃的話容易直接刺激胃部,使得它不正常的收縮,輕則引起食欲不振,重則還可能會導致嘔吐、抵抗力降低等等。同理,辛辣的食物一樣是具有強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導致急性胃炎的發生。
規律進食才健康
現代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經常是忙的忘了吃飯,或者是即使很餓也無法抽空去吃飯。長此以往,是對胃部的最大刺激。尤其在冬季,胃部本身就容易發病,如果再不能飲食規律的話,就更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異常,加重胃部的負擔。因此,每天按時有規律的吃飯才是最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頓正點進食的話,可以改為一天5-6次,分次進食,一次少量,只要是每天有規律的即可。這樣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腸胃,還不會耽誤到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