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個人教學工作計劃(通用3篇)
農村小學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教學工作要認真落實區局有關文件的精神,立足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實際,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提升現代化學校建設為工作目標,以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為工作重點,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落實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開展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活動,使教師們領悟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總體思路:
突出一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達到五個結合。一個中心:以提升現代化學校,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學習與考核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好學習和培訓,錘煉教師隊伍。
在四個方面下功夫學習:
1.向書本學習。博覽群書,開闊視野。開展每日讀幾頁書一學期讀一本好書的活動,學期末教師撰寫讀書心得,制作課件進行交流,調動教師認真讀書學習的積極性。
2.向名師學習。本學期還將定期聘請教育專家、教研員等開展集體學習培訓活動。每位教師建立學習信息卡,把學到的典型教學經驗和方法記錄下來,學期末開展學習信息卡展示活動,資源共享。
3、向先進校學習。學校努力創設條件,與兄弟學校建立手拉手聯系,教師走出學校,聽課、學習、觀摩、培訓,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豐富教學經驗。(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4、向身邊教師學習。開展身邊教師講教育教學案例的培訓活動。(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5、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組織教師學習獨立制作課件、登錄教育、教研相關網站,上網查找資料,學習前沿的信息理論。(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二)創新管理,追求校本教研實效
為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我校結合科研課題,確立了“實施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校本教研主題,并積極嘗試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1.研究性教研——以課題為載體,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有效教學”集體備課活動,每月一次,確定主備教師,切實加強集體備課管理。
2.教學型教研——以課例為載體,圍繞如何上好一節課展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營造濃厚的有效教學研討氛圍。
①開展“常態課”評選活動,“百節課”評選活動(47歲以下教師全員參與,47歲以上教師參與培訓活動)
②開展“案例+分析+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動,青年教師教師通過上課、評課反思、再在平行班上課、再評課反思的輪流執教的校本教研活動。(語、數、外、科任每月一位教師參與活動)
3.反思案例型教研——教師每月撰寫教學反思或敘事性案例,定期組織交流學習。
(三)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過程管理。如對備課、上課、聽課、作業批改、學困生輔導等項工作加強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行“一月一重點”常規檢查制度,這樣每月一個側重點,使教師明確每月工作重點,把教學管理落到實處。(九月份:教案十月份:作業十一月份:書法十二月份:課后反思)
2.加強質量監控。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做好質量分析,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基礎薄弱班級及年級進行調研,跟蹤指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注重培養;對學困生加強輔導及管理。
農村小學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教學工作要認真落實區局有關文件的精神,立足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實際,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提升現代化學校建設為工作目標,以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為工作重點,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落實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開展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活動,使教師們領悟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總體思路:
突出一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達到五個結合。一個中心:以提升現代化學校,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學習與考核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好學習和培訓,錘煉教師隊伍。
在四個方面下功夫學習:
1.向書本學習。博覽群書,開闊視野。開展每日讀幾頁書一學期讀一本好書的活動,學期末教師撰寫讀書心得,制作課件進行交流,調動教師認真讀書學習的積極性。
2.向名師學習。本學期還將定期聘請教育專家、教研員等開展集體學習培訓活動。每位教師建立學習信息卡,把學到的典型教學經驗和方法記錄下來,學期末開展學習信息卡展示活動,資源共享。
3、向先進校學習。學校努力創設條件,與兄弟學校建立手拉手聯系,教師走出學校,聽課、學習、觀摩、培訓,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豐富教學經驗。(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4、向身邊教師學習。開展身邊教師講教育教學案例的培訓活動。(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5、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組織教師學習獨立制作課件、登錄教育、教研相關網站,上網查找資料,學習前沿的信息理論。(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二)創新管理,追求校本教研實效
為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我校結合科研課題,確立了“實施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校本教研主題,并積極嘗試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1.研究性教研——以課題為載體,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有效教學”集體備課活動,每月一次,確定主備教師,切實加強集體備課管理。
2.教學型教研——以課例為載體,圍繞如何上好一節課展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營造濃厚的有效教學研討氛圍。
①開展“常態課”評選活動,“百節課”評選活動(47歲以下教師全員參與,47歲以上教師參與培訓活動)
②開展“案例+分析+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動,青年教師教師通過上課、評課反思、再在平行班上課、再評課反思的輪流執教的校本教研活動。(語、數、外、科任每月一位教師參與活動)
3.反思案例型教研——教師每月撰寫教學反思或敘事性案例,定期組織交流學習。
(三)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過程管理。如對備課、上課、聽課、作業批改、學困生輔導等項工作加強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行“一月一重點”常規檢查制度,這樣每月一個側重點,使教師明確每月工作重點,把教學管理落到實處。(九月份:教案十月份:作業十一月份:書法十二月份:課后反思)
2.加強質量監控。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做好質量分析,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基礎薄弱班級及年級進行調研,跟蹤指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注重培養;對學困生加強輔導及管理。
3.加強課程文化建設,養成教育校本課程納入課時,在一年級課程中開始嘗試實施。
4.加強減負工作落實,按課程計劃開齊開足課程,各年級組切實加強教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做到肩負增效。
5.進一步完善我校書法教學的管理,1-5年級開設書法課程,加強教師書法培訓,學生開展書法競賽。
6.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體藝工作,將“班級合唱”融入班級管理和教學管理之中。積極組織參加每年9.10月份舉辦的合唱節活動。
(四)完善科研管理,深化課題研究
認真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樹立“科研強校”意識規范課題實施過程的管理,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積累,以教學反思和教育案例為重點,將教育教學的體驗、感悟記錄下來,年底形成教學論文,召開教科研年會,推廣課題研究的中期成果。
五:常規工作:
九月份:
1.做好開學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別是轉出轉入的安置和手續的辦理。
2.檢查教案,認真備課。
3.各教研組制訂好教研工作計劃,各學科老師依據新標準、新教材、以及學生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排好教學進度表,通讀各學科教材。
4.做好電子學藉的上報工作。
5.做好現代化提升的迎檢工作。
6.出版校刊。
十月份:
1.常規教學。
2.領導聽課,“常態課”教學月活動。
3.作業檢查。
4.月考工作。
十一月:
1.教師基本功比賽,以書法比賽為主。
2.“常態課”校級優質課公開展示活動。
3.學生百題測驗、百詞測驗。
4.月考工作。
5.“百節課”評選。
十二月:
1.課后反思交流活動。
2.常規檢查。
3.月考工作。
4.教科研年會。
20xx年1月:
1.教學常規檢查。
2.期末復習及期末質量檢測。
3.教學工作總結。(包括個人總結、教研組工作總結)
農村小學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工作目標:
1、繼續強化科學、規范管理,確保質量穩步提升,辦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社會認可、人民滿意的學校
2.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以“素質質量”為中心,完善細化績效量化考核辦法。
3.注重德育實效性的研究,扎實抓好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落實在校一日行為規范要求。
4、以信息化帶動學校教育現代化,實現在信息化基礎上各項教育要素的有機整合,促進學生和老師在學習方式、教學方式上的變化。
5、創新工作方式,在教育形式,教研方式,反思形式,課堂教學形式等方面有所創新。又好又快提高教育質量。
6、以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為重點,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我們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等師德素質,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運用信息的育人方法培育學生。
7、以骨干教師為主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提高備課質量,培養一批思想過硬、業務精良的學科帶頭人。
8、加強學校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鐘常鳴,讓學生在安全、健康、和諧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著眼學校發展,完善學校各種管理機制
努力創設能激發教師工作主體意識的平臺和搭建促進教師能力提升的舞臺。著重抓學校的制度建設和內涵發展。“率先發展,爭創一流,平安穩定。”,全體教職員工要確立“四種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率先意識、創新意識。學校領導班子及行政管理人員要不斷提升“四項能力”:調查研究的能力、決策設計的能力、組織執行的能力、反思調整的能力。根據教育局新的教師考核要求,修訂完善我校各項考核管理辦法。
二、以“學生發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1、德育工作求實效。
我們要切實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特點,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認真扎實抓好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即:禮儀、誠信、衛生、學習、健體、勤儉習慣;落實在校一日行為規范要求。
繼續規范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內容,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以重大節日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利用演講、讀書、主題班會、參觀德育基地、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實效;開展好綜合性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在教師節、迎“國慶”、迎“新年”組織各項活動,精心安排主題活動內容,引導更多的師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要將各項活動的舉辦成為師生互動、全校參與的盛會。
2、切實加強德育常規管理工作。
“常規”往往最能體現一所學校的管理水平。要從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入手,著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為重點的基礎文明教育。通過逐步完善“德育量化考核”、播放“行為規范專題片”,要把學生的行為規范分解、細化,確定每個階段的訓練重點,形成序列。在教育訓練的過程中堅持低起點、高標準、多層次、嚴要求的原則,做到要求明確、訓練到位、反饋有效,力求通過嚴格的訓練、使學生的行為規范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儀習慣。
班級是學校管理最基本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班集體建設,注重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培養。在抓好行為、紀律、衛生等班級基礎性工作的基礎上,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力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梯隊式管理模式”、“爭星榜”德育管理模式。
班主任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管理的中堅力量,可以這么說,一所學校校風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班班風的情況,而班風形成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項既辛苦又光榮的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班主任培訓、舉辦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等,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能耐心細致地做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進行深入思考,深刻反思,不斷總結班級管理成功的經驗,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努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管理模式
3、做好少先隊工作,發揮少先隊組織的育人功效。少先隊工作是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要加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研究。一是德育常規既要規范又有創新。二是要能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精心設計和組織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做到在貼近中引領、關懷中教育,使我們的教育能入情入理,能轉化為學生成長的動力和航標。三是要加強少先隊組織建設,培訓少先隊干部,在少先隊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上下功夫,讓少先隊員能做學校管理的主人。
三、緊抓教師隊伍建設,進行好課堂教學改革
1、堅持以師為本,塑造教師集體優秀教風。要求教師個體在教育細節上下功夫,創設“敬業愛崗,追求一流”的校園文化氛圍。首先抓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團隊精神。要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把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體教師要進一步理解教師這一職業的深刻內涵,牢固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從業準則,依法執教,愛崗敬業,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影響;關心愛護全體學生,真正做到愛護學生而不放縱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而不粗暴對待學生,耐心教育學生而不歧視、挖苦學生;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大方。從而真正成為學生欽佩的“靈魂工程師”,人民滿意的園丁,社會稱贊的楷模。
2、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機制,引導教師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是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和課改推進的迫切需要。本年,我們將著力構建三大平臺,強勢推進校本研究。
確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意識,把學習作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形成組織學習的機制,構建學習型組織。充分發揮圖書和閱覽室的作用,開展“推薦好書”活動,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學習,摘抄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及時在校園網或教育博客上發布推薦文章、學習體會。
實踐平臺: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上一堂好課”是教師的基本素質。要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課堂實踐來提高教師新課程實踐水平,如新任教師匯報課、師徒幫帶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改專題觀摩課等。要實施“備課說課議課上課評課”的操作流程,上課教師寫好說課稿,年級組教師寫好評課稿,組織互動討論,并在教育博客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著力打磨每一節課,提高實踐課的效能。
反思交流平臺:要大力倡導反思性教學,把“反思”作為開展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開展如“教學敘事”“教學案例”“教學日志”“教學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動,從自身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尋找問題,繼而轉化為課題來研究。教師定期在教育博客上發布自己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