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辦學思想及學校精神解讀
xx中學創建于1927年,至今已有88年的建校歷史,學校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百花競放,四季如春,是傳承文明的學園,培育英才的搖籃。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學校精神和連年高位運行的教育教學質量,使得xx中學人杰地靈,文化特質鮮明,成為了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學府。
特別是近年來,在xx縣委、縣政府和市、縣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深化教育改革,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遵循學校“崇仁、尚勇、求真、創新”的辦學思想,按照“一心一核多元”發展戰略,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全面完成了災后重建,改善了辦學條件,優化了育人環境,提升了文化品質,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滿足了xx人民對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譜寫了教育的新篇章。
一、xx中學辦學思想及其解讀
1、辦學思想:崇仁、尚勇、求真、創新
2、辦學思想“崇仁、尚勇、求真、創新”的文化解構及教育理念:
“知行維仁,仁厚德廣”謂之“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謂之“勇”;“教人求真,學做真人”謂之“真”;“革故鼎新,追求卓越”謂之“新”。
“仁”:“仁”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支撐,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石。孔子說:“仁者愛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也是儒家理想的人生境界,是調節人際關系的基本規范。以“仁”為辦學指導思想,旨在打造愛心校園。愛心需用仁心來培養,以仁育愛。在教師中開展“關愛學生”活動,鑄高尚師魂,讓教師富有愛心,是育人之本。學校有了充滿愛心的老師,才能在學生心中播下愛的種子。在學生中開展一系列“愛心培植”活動,培養學生的孝敬之心、關愛之心、友愛之心等情懷,有利于培養人格健全、品行規范、開朗友善的優秀公民。
“勇”:在儒家文化中,勇有大小之分——“匹夫之勇”,儒家是看作小勇的。小勇可以搏敵,大勇才可以安天下。《論語·為政》篇中有千古名句“見義不為,無勇也”。不管是對“克己復禮”積極推動,還是對“仁政”思想的大力弘揚,儒家強調君子當勇為,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勇于擔當責任。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尚武之邦,強調通過習練武術來強身健體,保護家國,匡護正義。在學校教育中,干部和教師要敢管敢教,要勇于創新,要勇于承擔;引導學生逐漸豐富他們的社會意識,明確“勇”的意義和必要性,有助于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濟世之心自然萌發,讓學校教育恰切社會發展。
“真”:“循正道,悟本真,固自然”。傳統文化注重對事物本質孜孜不倦的探求,這也是民族正能量的積極寫照。屈原《九問》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對事物本真的積極探尋,千年以降,關乎自然、人文、科學、哲學的探求從不停歇。“君子固窮”是對精神本真的堅守,“一生萬物”的道家理念是本土哲學的偉大建構,“陰陽、中庸”是對社會秩序的善意引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語)。在知識繁雜、學派紛呈、推崇自由的今天,幫助師生厘清事物本真,引導他們堅守本真,是一件緊迫而艱巨的教育任務,學校有責任弘揚浩然正氣,促成社會正力量的傳播和傳承;同時,新知不斷萌發,又要求師生以開放的心態、豁達的心胸、坦然的態度來面對,積極學習,豐厚真知,與時俱進。
“新”: “溫故知新”“革故鼎新”“推陳出新”,傳統文化也鼓勵在承傳中有新意。從“仁”到“仁政”,是儒家對傳統的創新發展,從老莊之學到道家思想,是宗教與哲學的創新發展,從大小篆到行書、草書,是書法藝術的創新發展,從先秦古體詩到唐宋近體詩,是文學藝術的創新發展。因為注重變革和創新,我們有四大發明,有漢唐偉業,有震古爍今的文化遺產。“創新是一個民族永恒發展的不竭動力”(語)。學校教育尤其不能固守僵化,要把握時代脈搏,要尊重知識創新,要善意引導創新、支持創新。教法、學法的創新,知識體系的創新,學校特色的創新均需要全體師生的努力。
三、“崇仁、尚勇、求真、創新”的本校緣起
——根植地方文化傳承,立足xx中學辦學歷史
①“崇仁、尚勇”:
地域緣由:當代英雄人物在抗美援朝中以一己之軀,關愛蒼生,勇擔重任,舍身成仁,扭轉戰局,被鄧小平譽為“特級英雄”(xx中學校園里有從原紀念館移過來的塑像,塑像上刻有鄧小平同志題字“特級英雄”),以大愛的義舉,成為彰顯“崇仁、尚勇”的典范,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的“雙百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