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樹立科學發展觀 推進勘測事業發展
同志們:今天利用周末的時間,與在座的各位一起探討學習關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勘測事業健康發展”這一問題。我回勘測院主持工作將近兩年了,思索最多的就是勘測院發展的問題,“發展”這一主題總是縈繞在我腦海中,這一課題是我時常考慮的問題,也是大家關心和全院賴以生存和興旺的關鍵。下面我講幾點意見,僅供大家參考。一、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樹立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1、什么是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 ;進而強調“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發。”胡錦濤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他說,“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2、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國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3、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意義第一,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同時接受實踐的檢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的。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黨就提出要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問題。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了著名的《論十大關系》,著眼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出一系列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理論觀點,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國情況的發展道路。黨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強調要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但是,后來由于種種復雜的原因,我國的發展走了彎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深刻總結了過去20多年的經驗教訓,果斷地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這是對我國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一次質的飛躍,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等重大戰略,進一步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特別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重要啟示中,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把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并強調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入。第二,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離開發展,就無所謂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其根本著眼點是要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重要戰略思想。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于發展。第三,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較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夠均衡的小康。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從我國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面臨的矛盾和國際發展經驗來看,樹立科學發展觀至關重要。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加,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經濟增長方式落后,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和競爭力不強等。在這一階段,根據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表明,一種是搞得好,經濟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順利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另一種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現貧富懸殊、失業人口增多、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導致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現社會動蕩和倒退。而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七個堅持(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城市協調發展;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人為本)為我們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根本指針。 因此,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推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二、城市勘測事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一)要認真分析我們所面臨的機遇我們院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院幾代職工的艱苦奮斗下,經過五十五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我院已基本跨入全國城市勘測單位的先進行列。進入新世紀,勘測事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1、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總體趨好,特別是我們所處的武漢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已經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這是我院勘測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與所處的良好環境。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基礎和公共設施的建設強度也在不斷增強。城市勘測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前期性的職能和作用將面臨十分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通過比較國際上其他國家建設發展的經驗所得出的基本判斷。也是我們院領導班子的共識。因此,我們要立足于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爭取能更快更好地發展。2、我們院通過五十五年的建設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功的實現了第一、二次創業,基本完成了城市基礎勘測框架的建立,構建了較好的為第三次創業快速和全面發展的基礎平臺。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了較為健全的組織機構和一支素質良好勘測隊伍;二是形成了一定的固定資產規模,綜合實力較強;三是內部運行管理已基本形成較好的格局。3、科學技術進步為城市勘測事業的全面快速發展提供了較有效的技術支撐。城市勘測從行業的基本形態和職能來說是為了城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保障和服務的高新技術產業,或者說是現代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礎產業。隨著勘測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空間定位,航天、航空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數據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相互滲透和集成,使勘測行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以及服務保障范圍發生重大的變化。可以這樣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勘測行業將會在城市政府的宏觀決策、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為城市勘測發展創造了無限的空間。4、我們院具有勘測行業中其他單位難以比擬的獨特機遇和發展條件。其一是我院建院以來就將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勘測保障與服務作為勘測事業發展的宗旨,對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在勘測方面的需求較為了解,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服務機制;其二是我院經過幾代勘測院人的努力形成了十分寶貴的歷史檔案資料成果,為今后進一步研究武漢城市的演變發展保留了較為珍貴的基礎資料;其三是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加快和城市管理對基礎地理信息需求的不斷提高,“數字武漢”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就顯得更加突出重要了。(二)要清醒認識我們所面對的困難和問題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面對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市場經濟的殘酷競爭和勘測事業的長遠發展,我們還存在著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和亟待解決問題。1、在觀念意識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我院在機制結構不斷擴充完善,職工福利待遇逐步改善的同時,在部分干部以及極少數職工中還存在著思想觀念滯后,固步自封意識難棄的現象。始終認為目前院里日子還比較好過,經濟效益年年在增長,職工收入也在不斷增加。有的職工甚至認為改革、改制是“窮扳命”、“自找苦吃”;在一些職工中已經出現了,不干活還要拿獎金,干輕活、簡單活要與干重活和復雜活的同等待遇,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較之以往有很大的差距。好干的活自己干,難干的“骨頭活”雇人干;還有部分職工可能因為錢多了,工作又輕松了,下班后去干些有礙社會道德的事,對我們整體素質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些觀念意識上的差距對我院實現改革和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2、職工整體素質水準尚需提升一方面我院缺乏既善于管理又熟悉業務的復合型人才,缺乏“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全能型人才,缺乏具有實干精神和開拓意識的業務技術能手。而另一方面,一些部門在全員競聘中又紛紛要求減員。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建立健全用人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培訓深度,不斷提升我院職工整體素質水準。3、信息化建設深度和成果不夠突出實現測繪產品的信息化深加工是現代測繪的發展趨勢。目前,我院的測繪產品仍處于較為低級的層次,僅限于滿足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產品鏈較短,沒有發揮已有的資源優勢,也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信息化建設應立足于保持全行業的領先地位,努力利用現有資源,開發有市場前景、技術優勢明顯的測繪信息產品,拓寬服務面,形成系統完善的基礎地理信息庫,真正實現“數字武漢”的設想。4、內部管理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目前,我院在內部管理上仍需進一步完善,在內部分配上,還存在人浮于事、“吃部門大鍋飯”的現象,收入差距仍然沒有真正拉開;在用人上,還沒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聘用臨時工的管理也沒有規范化、制度化;在安全上,還存在著漏洞,還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在精神文明建設上,還存在著重生產效益、輕思想教育,重業務、輕黨務的現象;各項制度、規范的落實也不盡人意。5、市場競爭力急待堅挺增強2005年我院進入WTO的后過渡期,國測系統實力精英紛紛搶攤勘測市場。國測系統優越的設施條件、雄厚的國家事業撥款都是我院當前所難以比擬的。另外,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放開,一些單位的憂患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等不斷增強。而且,有些協作單位的某些技術手段、技術質量等并不遜色于我們。如何提高我院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競爭力占領專業市場份額與樹立系統形象,已越來越引起我們的關注重視。6、社會保障體系和外部相關配套政策不相適應我國目前存在的社會保障制度大部分是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的,曾經發揮過其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的轉軌,針對事業單位相關的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以往經濟體制所形成的社會保障制度,有的已不適應現行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的客觀要求,有的則是其制度本身有嚴重的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因素,急需改革配套。三、如何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勘測院的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形成勘測事業發展的全局思想。做到以下六個方面。第一, 關于在發展勘測事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問題“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實質是主導。其中“人”對我院來說就是指最廣大的職工群眾,包括廣大干部員工,包括六種用工成分的人員。“本”則是全體職工的整體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最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制定一切政策舉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相信職工、依靠職工、了解職工疾苦、傾聽職工呼聲、把事關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項工作抓實抓好。具體來說: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大力發展勘測生產力;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切實保障全體職工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四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努力創造有利于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用人環境,要做到按崗定薪、崗變薪變,做到“待遇留人、待遇走人”,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五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使廣大職工成為勘測發展成果的享有者,這里要注意的是要把握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并逐步引入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新機制。初次分配更多要講究效率,二次分配要強調公平。第二,關于在發展勘測事業中要堅持科技興院1、我院目前的職能和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主要是兩件事:其一,為城市規劃、國土資源提供勘測保障和服務的勘測事業,主要體現在帶有行政執法性質的測繪服務和公共信息平臺建設與基礎測繪的相關工作,以及環境災害地質等方面。其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信息產品和服務需求的信息產業。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和擴展產業,需要不斷優化信息產業結構。擴大我們的服務領域,構筑相應的信息服務平臺。按照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常務副主任曲維枝的說法“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提到“要密切關注國際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支持、信息服務業外包等領域,以及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全球定位系統、信息安全等技術標準和應用的發展趨勢,并積極參與,努力占有一席之地。”2、要不斷提升勘測產品與服務的社會經濟價值。勘測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形態正在發生變化,已由單純的勞務價值向技術成果價值,進而向社會經濟價值的轉化。我們要提升經濟價值的這個層面。3、要堅持“以我為主、開放協作、需求牽引、項目推動”的技術路線。充分發揮我院各類信息資源的優勢,主動向社會各界提供信息化產品和專題信息系統建設服務,不斷拓展生產領域、增加服務品種,逐步形成具有勘測院獨立擁有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平臺。4、要創新科技進步的機制。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要確立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企業具有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先天優勢,有直接面向市場,了解市場需求的靈敏機制,有實現持續技術創新的條件。對于我們勘測院來說,可以借鑒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行之有效做法:一是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投入和整合的主體,每年我們都要制定中長期的科技發展規劃,確立與國民經濟五年計劃相適應的規劃目標,明晰每年的具體項目;二是在技術開發、應用、產品化生產和市場運作間形成良性機制和自主創新鏈;三是把我院的重大科技需求列入國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議程計劃;四是建立產、學、研環節中的多種磨合,包括項目、工程技術中心;五是利用和集成院內外的各種要素和資源,解決我院乃至行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性問題。如我院參與的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規范和手冊的編制,城市沉降與變形觀測規范的編制參與工作。歸其一點就是加大科技投入;六是要形成科技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今年要甄選我們的“首席專家”,形成一個良好“人盡其用”氛圍。第三,堅持市場開發,發揮經營的龍頭作用1、進一步完善、壯大我們的勘測主業,立足于從事城市勘測生產、科研、開發、應用等基礎工作,擔負起為城市規劃與建設、國土資源管理及社會各提供基礎地理信息和勘測技術服務的任務。2、做大、做強我們的延伸產業。昌廈基礎公司自1994年成立至今,還未形成較大規模的運作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的延伸產業要以產業規模化為導向,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化和提高上狠下功夫,整合推進產業,打造延伸產業。3、積極開拓市外、甚至國外勘測市場。根據市場需求環境,以及我院自身條件,多年來承攬的工程建設業務項目,由小及大,由市內到市外,取得了較好的效應。我院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還應將目光立足長遠。不僅要在武漢市占據一席之地,還要將拓展的觸角延伸向國際市場。 4、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隨著我院事業的不斷發展的勢頭,其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諸如后勤物業、汽車運輸、房地產開發、中介服務等行業的發展,堅實軌跡還任重道遠,仍需艱辛努力。第四,堅持深化改革,為保持勘測事業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體制和運行機制1、要深入學習國家、省、市關于勘測體制改革的相關政策要求。特別是市主管局關于我院改革的要求,把握其精神實質。2、要廣泛汲取兄弟單位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和遇到的問題教訓,為我院全面改制做好各方面的積極準備。3、要從苦練內功入手,逐步完善勘測事業的運行機制,在提高決策科學性、執行有效性上下功夫,今年要進一步以目標管理為重點,全面和超額完成年度各主要任務目標。4、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總體要求,逐步探索發展現代信息產業的新途徑。第五,要堅持提高效益為目標,發揮資產運營的積極杠桿作用1、要認真研究國家、地方的相關財務、稅收政策,積極探索有利于城市勘測及相關工作的發展環境。2、盤活現有存量資產,包括固有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3、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4、加強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防止理財上腐敗和理財不善造成的損失。第六,建設具有勘院特色的企業文化,努力構建“和諧勘院”1、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這是系統工程,長期的動態工程,是全體職工參與的“全民工程”。2、要形成具有勘測院特色的企業文化,探索其核心問題和外延,包括企業形象的塑造。3、要處理好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職工的承受程度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次全員競聘我們明確提出了“一個目的”,“兩個調整”,“三治三不治”、“四個把握”。依法依規,結合院情,創新小結,小步快走。4、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和工會的作用。將權利下放給院職代會,做到民主決策、決策中的民主相結合,發揮群眾中的監督作用,防止決策失誤,權利失控。5、加強反腐倡廉。各級干部特別是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自覺接受制度、輿論、群眾的監督。這是“和諧勘院”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正確處理眼前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集體和個人利益關系,整體和局部利益的關系。共產黨員要為構建“和諧勘院”做貢獻。最后,希望大家緊密團結在院黨委和院領導班子的周圍,齊心協力,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勘測事業的持續健康的發展,貢獻我們的聰明才智。以上不妥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