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精選12篇)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1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說明了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系交往和溝通能力。同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境,也將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系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于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于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復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為復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并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著人際關系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人際關系不適的表現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于人際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占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困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系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系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系比較近的人,由于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系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系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后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后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里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后,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癥。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回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于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于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癥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癥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并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于是患者就會變得過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郁,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癥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癥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么”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郁郁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發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愿讓別人了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愿意與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了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在我們隊里也存在著這樣的學員,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做什么都一個人,很難融合到大集體中,產生一種圾不和諧的情況。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愿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在我們學員隊中,也有部分學員把市場經濟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用于人際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以實現個人目的;或“唯利是圖”;大利多交,小利少交,無利不交,冷落不能給自己“實惠”的人,濫交亂捧能給自己“實惠”的人。個別學員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榮譽、成績都屬于自己,別人都不如自己,在分隊與分隊之間,甚至區隊與瞿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對于本分隊本區隊的工作都盡力完成,但在其它分隊區隊有困難的時候不愿伸手幫助一下,希望自己所在分隊,區隊成為一枝獨秀。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說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系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系。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為。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于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能夠坐在這里的,大家都是通過高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一帆風順,優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學的優秀者云集在一起,有的學員不能夠保持優秀,學業上優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5、江湖義氣型。
有些學生熱衷于江湖義氣,對所謂的江湖好漢,義士崇拜得五體投地,與其他同學稱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軍紀,國法,集體利益,不惜為哥們兩肋插刀,大有豪氣沖天的勇者風范。而實際上,這是對革命同志關系的玷污,它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私利的宗派團伙意識,與以革命原則為基礎的同志友誼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平時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搞小團體,小圈子,應當堅持團結合作,珍惜互相之間的情誼,這樣才能做到“人伴賢良智更高”。
6、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說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并不簡單,大學校園匯集著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系復雜難處,其中宿舍關系就占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為人際關系發愁,你說能不郁悶嗎?
7、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么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于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系就不好,由于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里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才會讓他們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的去為人處世。
2、學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小學校,包括有的大學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很多時候,有的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面紅耳赤,羞羞答答,這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其實學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怎么面對和接觸社會,時刻讓同學們明白,雖然他們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他們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
3、社會的影響;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名為《雷鋒出國了》的文章,上面寫到了現在我們社會人情的冷漠,也正是這樣的社會陰暗面影響著我們的同學們,他們從不敢相信人到不愿相信人,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性的回歸,讓社會充滿愛,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還有不熱愛與人交往的理由嗎?
4、自私自利的個人思想;
如今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期盼,對自家“獨苗”的呵護,成為培育“一切為我”的溫床。當你們計如大學校園,獨立地過集體生活,與同學相處時,一些同學自小養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無余。
5、素質教育的匱乏;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仍處于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個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6、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也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為方式。
四、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系交往和溝通能力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狀態,這是每個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結果也表明,那些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度低的學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際關系不適。對在校大學生,就從品性格、能力、學識、體態、交際手段與社會經驗等方面鍛煉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學習,鍛煉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務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也有它內在的規律性,即依據一定的交往原則。只有遵循了正確的交往原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創造更好的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掌握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正直原則。
主要是指正確、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人際關系氛圍。決不能搞拉幫結派,酒肉朋友,無原則、不健康的人際交往。
2、平等原則。
主要是指交往的雙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嚴兩個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梁。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前提。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貫徹平等原則,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的合法權益,尊重別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雙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誠信原則。
指在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信守諾言。在與人交往時,一方面要真誠待人,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誹謗人,要做到肝膽相照,襟懷坦蕩。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諾事情要盡量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擁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克思曾經把真誠、理智的友誼贊譽為“人生的無價之寶”。古人也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誠則靈”。其誠是換取友誼的鑰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寫道:“只有拋掉虛偽,以誠相見的人際關系,才識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寬容原則。
在與人相處時,應當嚴于律己,寬容待人,接受對方的差異。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往中,對別人要有寬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計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讓人,最終將會成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寬容之心,還須以誠換誠,以情換情,以心換心,善于展再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5、換位原則。
在交往中,要善于從對方的角度認知對方的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獨特個性方式等,從而真正理解對方,找到最恰當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6、互補互助交互原則。
這個原則是大學生人際關系處理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項基本原則理由玉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上還沒有獨立,依然出在以學為主的學生時代,因此互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包括大學生氣質、性格、個性特征的內容。往往我們會發現不同氣質、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夠相處配合的較好,而能力非常強的兩個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處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交往過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個體都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由于這種尋求自我價值被確認和情緒安全感的傾向,在社會交往中,更重視自己的自我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阿倫森的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對于真心接納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更愿意接納對方,愿意同他們交往并建立和維持關系。
福阿夫婦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著保護自己心理平衡的穩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系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并依此對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得以解釋。這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也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接納別人,否則我們的行為就顯得不合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的友好的行動別人接納后,我們也希望別人作出相應的回答,如果別人的行動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為別人不通情理,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心理排斥。我國古人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7、功利作用原則
心理學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過程中至少得等于失,不值得交換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交換的關系也沒有理由維持,所以人們的一切交往行動及一切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持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對于那些對自己來說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際關系,人們傾向于建立和保持,對自己來說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們就傾向于逃避、疏遠或終止。
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著人們的價值觀傾向不同,人際交往中存在著不同的社會交換機制。對重內在情感價值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情感卷入更多,因而有明顯的重情誼、輕物質的傾向,與別人的交換傾向于增值交換過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欠別人的情份,因此在回報時,往往也超出別人的期望,這種過程的循環往復,就導致了交往雙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與此同時,對重外在物質利益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重物質利益意識多于個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傾向于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際交往中處于減值交換。
8、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
指個人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判;自我價值保護指人為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人在任何時期的自我價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總和。自我價值支持的變化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是符合人們意愿,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期望相反,使人們面臨自我價值威脅,因而必須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的消極變化,即自我價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臨新的攻擊。
特別是我們面臨肯定的人轉向否定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承認別人轉變的合理性,否定我們自己,貶低自我價值;二是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盡可能維護自我價值的不變,降低所失去的自我價值對自己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表明,自我價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當面臨自我價值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盡可能保護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積極交往的主動性,塑造很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手段,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見。
1、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系到人際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頭腦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得之于各種途徑的觀念,并常常以此來評價和判斷他人,因為這樣做所耗費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說,它最省事。但是,圖省事往往會造成一些認知偏差。什么美國人開放,英國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農民老實本分……。這些說法雖與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絕不是個個如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人如其面,各個不同,不能用概念來衡量人,把人簡單化。某人的一種優點、優勢放大變成了籠罩全身的“光環”,甚至原來的缺點也被掩蓋或者蒙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這種對他人認知的最大失誤就在于以偏蓋全。“借一斑而窺全豹”并不總是適合于一切人和事,個別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體。在人的諸多行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個好的或不好的、就斷定他是好人、壞人,無疑是幼稚的。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就要克服說好全好,說壞全壞的絕對化方法。
首應效應
我們通常所說的印象實際上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社會心理學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應效應(primaryeffect),也稱為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會成為一種基本印象而影響對他人各方面的評價。俗話說,先入為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很重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該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較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經驗作參照,主觀性、片面性較強。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盤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要練就一番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在長期的相處中全面、正確認識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學生剛入大學出色的自我介紹在同學的頭腦中留下強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后他的表現不如以前,學生認為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夠盡力;相反,有的同學在尋求職業時留下很不稱職的第一印象,那么要轉變需要很多長時間。人們已習慣于用先入為主的最初印象軌道解釋一些心理問題。
近因效應
某人剛犯了一個大錯誤,于是就有人發現,他從來就不是好人。這是近因效應在作怪。在較為長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優勢,這是一種心理慣性。由于這種慣性的作用,人們往往會以最近的印象來評價人。與首應效應相比,在總的印象形成上,
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不因一時一事評價人。
刻板效應
有些人習慣于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于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表現出該類人的特征,都認為他是該類人的代表,而總是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于他,從而影響正確認知,特別是當這類評價帶有偏見時,會損害人際關系。如有的大學生認為南方人小氣、自私,家庭社會地位高的學生傲氣、不好相處等,這種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定勢效應,妨礙大學生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人們頭腦中存在的某種固定化的意識,影響人們對人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當我們與他人接觸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作一種固定了的觀念或傾向進行評判。
投射效應
人際關系中的投射效應,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總認為別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認為別人對自己也應不小氣,由于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生誤解。
為什么有的人不能從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留心、處處算計、總怕吃虧上當,這當然得不到快樂。可以說,這樣的人還沒有領悟人際交往的真正內涵,因此他無法體驗到交往中的快樂。倆人互相交換一個蘋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倆人互相交換一個主意,一人就有了兩個主意,這個例子是交往露內涵的一個體現。此外,交往的意義還在于增大個人的心理空間,減少彼此的心理距離,建立“我們感”。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社會需求。
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這點不言而喻。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可能來自某種壓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種喪失。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付這些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現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交往也日益復雜,如果說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么,建立和發展深入持久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并不喜歡那些假扮的圣人。當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著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審視、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領悟人生,這是人際交往的內涵之所在。
2、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適度的自我價值感是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自我價值感來源于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有的固有價值的認識。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獨特性,有其獨特的創造性潛能。伴隨這種價值感而來的是對他人的獨特性價值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這種適度的自我價值感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
社會交往中,個體的知識水平與涵養直接影響著交往的效果,良好的個人形象應從點滴開始,從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優化個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質。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膽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獨、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際魅力。每個個體都有其內在的人際魅力,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社交生活中的體現。這就要求在校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儀表到談吐,從形象到學識,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著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培養,拓展自己的內涵。
4、培養主動真誠交往的態度
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愿的傾向,并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
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許多時候互動鏈的運行需要有人激發。事實上,許多交際成功的人往往會主動激發,開啟人際互動鏈。即他們往往首先向別人發出友好的信號,主動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與人打招呼……正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我敬人,人自會敬我”,他們以此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大學生們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個問題是:我怎么對待我自己?
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還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差?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也大大影響著其人際關系的成功與失敗。
許多時候,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應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際關系首先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對大學生而言,思維已近成熟,所以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乃不失為上策。有人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說,都需要有豐富的人際關系,并在這個世界上幫助與被幫助、同情與被同情、愛與被愛、共享歡樂與承受痛苦。在社會交往中,那些主動去接納別人的人,在人際關系上較為自信。主動交往的稀少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擔心遭到拒絕,擔心別人不會象自己期望的那樣理解、應答,從而使自己處于窘迫的局面,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因為人際關系中,雙方都需要適應,需要人際關系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們在人際關系方面有許多誤解,如先同別人打招呼,在別人看來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圓滑”,“我如此麻煩別人,別人會認為我無能,會討厭我”等等。
主動交往特別是當面臨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于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為封閉;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學習,始終處于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松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情感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
主動而熱情地待人 心理學家發現,熱情是最能打動人、對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質之一。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緒傳染給別人。一個面帶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納。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煩惱的事,但我們不應被它們所奴役,而應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學會愉快地面對生活可以從行動入手,讓自己高興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熱情待人還須從心里對他感興趣,真心喜歡他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于這種人。”
“只要你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會比一個要別人對他(她)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運用積極暗示能夠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里默默對自己說:“我是受歡迎的人!”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充滿信心地默誦這句話。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并根深蒂固。這就是西方心理學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個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自尊得以維護,自我價值得到承認,這是許多人最強烈的心理欲求。我們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對應自如。的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當我們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時,也應將心比心把別人也看成重要的。據此,在交往中,我們應注意:(1)讓他人保住面子 如果一個人習慣于通過挑別人的毛病和漏洞來顯示自己的聰明,那將是最愚蠢的,必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人人都有毛病和缺點,所以找起來并不難。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這是許多人所反感的,因為這威脅到了他的自尊。(2)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人發生改變 同學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為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種觀點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反駁他的觀點時,便或輕或重地對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脅。所以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展開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衛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贏的一方常常難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這看成是自己尊嚴的勝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證。而輸的一方則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他對勝方很難不產生怨恨。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許多爭論到最后會演變成為人身攻擊,或變成了僅僅比嗓門高低的游戲。所以爭論對人際交往常常是一種干擾因素。
主動發現和贊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其不足,每個人也都有其所長。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沖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
“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心理學家認為,贊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贊揚能使羸弱的身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怖的內心以平靜與依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贊揚,贊揚要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最有效的贊賞是贊揚他人身上那些并不是顯而易見的長處和優點。如果你贊賞一個領導能力強,他也會高興,但若是贊賞他有風度或是很會教育子女,他一定會更高興。如果你贊賞一個容貌出眾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她對這一點很自信;如果你說她性格很好或聰明,她可能會更為高興。
5、鍛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技巧
加強和提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講有四種:
(1)、善于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于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并主動制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于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于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松愉快。自我表露 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于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么感受,對他人的自發信息如何反應等。然而,許多人卻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給交往制造了障礙。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可能犯滔滔不絕、只顧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談自己的合適時機之一是有人邀請你談談自己的時候。這時,如果你能適度地展開自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好感。另一種時機是當他人談的情況和感受與你自己比較一致時,即“我也……”的技巧。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經歷和看法與自己一致的人,因為贊成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價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我有過和你同樣的經歷”之類的表白往往能激發對方積極的反應,使談話氣氛熱乎起來。
(3)、善于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復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表、目光游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記住,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4)、善于處理各類矛盾。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摩擦,而善于出力問題,就是要求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打破僵局,或者能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深入交往的氛圍。從贊揚和誠心的感謝入手。在此之前,我們已深知贊揚和感謝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從而在感情上接納我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誠懇地提出批評,對方往往更容易接受。應該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誠但不輕率,謙虛但不虛偽,謹慎但不拘禁,或波但不清服,老練但不圓滑,勇敢但不魯莽,隨和但不懦弱。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我們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所欲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松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們心理正常發展、保持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個人生命的主宰其實就是自己,關鍵是你要有所改變,要有強烈成功的愿望,針對自己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相信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郭 麗 《大學生人際交往個案解析》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蘇厚重 《大學生人際關系原理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4】凡 禹 《人際交往的藝術》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xx.
【5】蘇連升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分析》 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xx年3月
【6】汪漢榮 龍健飛 王緒朗 《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消除對策》 經濟師 20xx年02期
【7】賈玉霞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xx年
【8】許蘇明 《論社會交換行為的類型及其制約因素》 南京大學學報 20xx年3月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2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是X大學系的一名學生,即將面臨畢業。
X大學是我國X人才的重點培養基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并且素以治學嚴謹、育人有方而著稱;X大學系則是全國X學科基地之一。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無論是在知識能力,還是在個人素質修養方面,我都受益非淺。
幾年來,在師友的嚴格教益及個人的努力下,我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了、等有關理論;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禮儀;具備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辦公軟件。同時,我利用課余時間廣泛地涉獵了大量書籍,不但充實了自己,也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嚴謹的學風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塑造了我樸實、穩重、創新的性格特點。
此外,我還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抓住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大學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與優秀學生共事,使我在競爭中獲益;向實際困難挑戰,讓我在挫折中成長。祖輩們教我勤奮、盡責、善良、正直;中國人民大學培養了我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作風。 我熱愛貴單位所從事的事業,殷切地期望能夠在您的領導下,為這一光榮的事業添磚加瓦;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進步。
收筆之際,鄭重地提一個小小的要求: 無論您是否選擇我,尊敬的領導,希望您能夠接受我誠懇的謝意!
祝愿貴單位事業蒸蒸日上!
此致
敬禮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3
做為一名大學生,大學時期是一個與學校與社會接軌的時期。大學是一個美好的時期,我們要學會珍惜大學的美好時光,同時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大學中大學生要學會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開拓自己新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境界。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有自己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任務。我們在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維護自己社會利益就要求我們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自己覺的遵守法律。這一切都使在大學生活中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成為必要。
而作為一名大一新生,作為一名師范類的學生,將來我們畢業出去,將會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師是一個偉大而神圣的職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教授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社會和諧相處。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教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人與民族,一個連祖國,連同胞都不熱愛的人是不可能對社會有貢獻的。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所以學生的發展如何就代表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一個國家的青年學生要是上進,有理想有抱負的話,這個國家的未來就一定是充滿希望的。而很多時候小學的目標就是上好的中學,而進入好的中學后目標也就變成了上好的大學,可是一旦進入大學以后,很多學生就開始迷惘了,仿佛失去了生活學習的目標,沉溺于網絡,或是戀愛。日子也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了,這完全是浪費了國家、家庭的資源。而這一切也是由于外界未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而導致的。教師要教授學生學會正確地愛國,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理想、有抱負,這樣他們的人生才不會迷失方向。而一個熱愛生活、熱愛事業、有優良生活作風的老師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使自己在學生中有威信。所以在大學中,我要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豐富自己;培養自己的高尚情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學習“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我們大學生真正樹立自己逐項,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時做到德才兼備。一個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無論在哪里總是會受人尊敬的。而就在前不久發生的關于中國追星族因為不能拿到世博免費票而對武警辱罵甚至,反口誣陷的事情就更體現出作為一個公民基本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性。他們中有許多人還是學生就因為拿不到票看不到偶像而對武警動手的行為時及其不理智的。這與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是相違背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待人友善。他們只因為看不到偶像就這樣不顧社會基本道德,做出一系列與之想違背的事。這就需要外界進行正確的引導明白作為社會的公民我們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樣我們才能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做為一名老師我肩上的責人就是如此重要。
而學生是一個容易受傷的群體,學生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不受傷害,教師就要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這種權利、而不是濫用,有的未成年人因為自己未成年,就做出一些違法違紀的事情還以未成年為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教師就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合理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因此我們要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和他人,維護合法權益。
所以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或許還不夠詳細,但是這些基本知識的學習已經有利于我今后的職業選擇和工作,也有助于日常生活我們維護公共秩序。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4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說明了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系交往和溝通能力。同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境,也將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系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于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于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復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為復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并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著人際關系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人際關系不適的表現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于人際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占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困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系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系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系比較近的人,由于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系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系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后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后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里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后,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癥。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回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于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于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癥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癥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并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于是患者就會變得過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郁,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癥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癥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么”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郁郁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發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愿讓別人了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愿意與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了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在我們隊里也存在著這樣的學員,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做什么都一個人,很難融合到大集體中,產生一種圾不和諧的情況。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愿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在我們學員隊中,也有部分學員把市場經濟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用于人際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以實現個人目的;或“唯利是圖”;大利多交,小利少交,無利不交,冷落不能給自己“實惠”的人,濫交亂捧能給自己“實惠”的人。個別學員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榮譽、成績都屬于自己,別人都不如自己,在分隊與分隊之間,甚至區隊與瞿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對于本分隊本區隊的工作都盡力完成,但在其它分隊區隊有困難的時候不愿伸手幫助一下,希望自己所在分隊,區隊成為一枝獨秀。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說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系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系。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為。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于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能夠坐在這里的,大家都是通過高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一帆風順,優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學的優秀者云集在一起,有的學員不能夠保持優秀,學業上優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5、江湖義氣型。
有些學生熱衷于江湖義氣,對所謂的江湖好漢,義士崇拜得五體投地,與其他同學稱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軍紀,國法,集體利益,不惜為哥們兩肋插刀,大有豪氣沖天的勇者風范。而實際上,這是對革命同志關系的玷污,它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私利的宗派團伙意識,與以革命原則為基礎的同志友誼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平時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搞小團體,小圈子,應當堅持團結合作,珍惜互相之間的情誼,這樣才能做到“人伴賢良智更高”。
6、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說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并不簡單,大學校園匯集著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系復雜難處,其中宿舍關系就占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為人際關系發愁,你說能不郁悶嗎?
7、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么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于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系就不好,由于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里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才會讓他們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的去為人處世。
2、學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小學校,包括有的大學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很多時候,有的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面紅耳赤,羞羞答答,這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其實學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怎么面對和接觸社會,時刻讓同學們明白,雖然他們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他們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
3、社會的影響;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名為《雷鋒出國了》的文章,上面寫到了現在我們社會人情的冷漠,也正是這樣的社會陰暗面影響著我們的同學們,他們從不敢相信人到不愿相信人,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性的回歸,讓社會充滿愛,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還有不熱愛與人交往的理由嗎?
4、自私自利的個人思想;
如今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期盼,對自家“獨苗”的呵護,成為培育“一切為我”的溫床。當你們計如大學校園,獨立地過集體生活,與同學相處時,一些同學自小養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無余。
5、素質教育的匱乏;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仍處于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個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6、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也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為方式。
四、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系交往和溝通能力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狀態,這是每個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結果也表明,那些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度低的學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際關系不適。對在校大學生,就從品性格、能力、學識、體態、交際手段與社會經驗等方面鍛煉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學習,鍛煉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務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也有它內在的規律性,即依據一定的交往原則。只有遵循了正確的交往原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創造更好的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掌握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正直原則。
主要是指正確、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人際關系氛圍。決不能搞拉幫結派,酒肉朋友,無原則、不健康的人際交往。
2、平等原則。
主要是指交往的雙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嚴兩個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梁。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前提。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貫徹平等原則,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的合法權益,尊重別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雙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誠信原則。
指在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信守諾言。在與人交往時,一方面要真誠待人,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誹謗人,要做到肝膽相照,襟懷坦蕩。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諾事情要盡量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擁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克思曾經把真誠、理智的友誼贊譽為“人生的無價之寶”。古人也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誠則靈”。其誠是換取友誼的鑰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寫道:“只有拋掉虛偽,以誠相見的人際關系,才識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寬容原則。
在與人相處時,應當嚴于律己,寬容待人,接受對方的差異。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往中,對別人要有寬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計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讓人,最終將會成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寬容之心,還須以誠換誠,以情換情,以心換心,善于展再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5、換位原則。
在交往中,要善于從對方的角度認知對方的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獨特個性方式等,從而真正理解對方,找到最恰當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6、互補互助交互原則。
這個原則是大學生人際關系處理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項基本原則理由玉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上還沒有獨立,依然出在以學為主的學生時代,因此互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包括大學生氣質、性格、個性特征的內容。往往我們會發現不同氣質、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夠相處配合的較好,而能力非常強的兩個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處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交往過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個體都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由于這種尋求自我價值被確認和情緒安全感的傾向,在社會交往中,更重視自己的自我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阿倫森的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對于真心接納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更愿意接納對方,愿意同他們交往并建立和維持關系。
福阿夫婦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著保護自己心理平衡的穩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系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并依此對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得以解釋。這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也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接納別人,否則我們的行為就顯得不合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的友好的行動別人接納后,我們也希望別人作出相應的回答,如果別人的行動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為別人不通情理,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心理排斥。我國古人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7、功利作用原則
心理學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過程中至少得等于失,不值得交換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交換的關系也沒有理由維持,所以人們的一切交往行動及一切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持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對于那些對自己來說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際關系,人們傾向于建立和保持,對自己來說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們就傾向于逃避、疏遠或終止。
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著人們的價值觀傾向不同,人際交往中存在著不同的社會交換機制。對重內在情感價值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情感卷入更多,因而有明顯的重情誼、輕物質的傾向,與別人的交換傾向于增值交換過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欠別人的情份,因此在回報時,往往也超出別人的期望,這種過程的循環往復,就導致了交往雙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與此同時,對重外在物質利益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重物質利益意識多于個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傾向于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際交往中處于減值交換。
8、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
指個人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判;自我價值保護指人為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人在任何時期的自我價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總和。自我價值支持的變化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是符合人們意愿,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期望相反,使人們面臨自我價值威脅,因而必須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的消極變化,即自我價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臨新的攻擊。
特別是我們面臨肯定的人轉向否定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承認別人轉變的合理性,否定我們自己,貶低自我價值;二是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盡可能維護自我價值的不變,降低所失去的自我價值對自己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表明,自我價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當面臨自我價值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盡可能保護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積極交往的主動性,塑造很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手段,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見。
1、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系到人際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頭腦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得之于各種途徑的觀念,并常常以此來評價和判斷他人,因為這樣做所耗費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說,它最省事。但是,圖省事往往會造成一些認知偏差。什么美國人開放,英國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農民老實本分……。這些說法雖與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絕不是個個如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人如其面,各個不同,不能用概念來衡量人,把人簡單化。某人的一種優點、優勢放大變成了籠罩全身的“光環”,甚至原來的缺點也被掩蓋或者蒙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這種對他人認知的最大失誤就在于以偏蓋全。“借一斑而窺全豹”并不總是適合于一切人和事,個別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體。在人的諸多行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個好的或不好的、就斷定他是好人、壞人,無疑是幼稚的。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就要克服說好全好,說壞全壞的絕對化方法。
首應效應
我們通常所說的印象實際上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社會心理學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應效應(primary
effect),也稱為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會成為一種基本印象而影響對他人各方面的評價。俗話說,先入為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很重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該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較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經驗作參照,主觀性、片面性較強。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盤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要練就一番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在長期的相處中全面、正確認識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學生剛入大學出色的自我介紹在同學的頭腦中留下強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后他的表現不如以前,學生認為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夠盡力;相反,有的同學在尋求職業時留下很不稱職的第一印象,那么要轉變需要很多長時間。人們已習慣于用先入為主的最初印象軌道解釋一些心理問題。
近因效應
某人剛犯了一個大錯誤,于是就有人發現,他從來就不是好人。這是近因效應在作怪。在較為長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優勢,這是一種心理慣性。由于這種慣性的作用,人們往往會以最近的印象來評價人。與首應效應相比,在總的印象形成上,
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不因一時一事評價人。
刻板效應
有些人習慣于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于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表現出該類人的特征,都認為他是該類人的代表,而總是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于他,從而影響正確認知,特別是當這類評價帶有偏見時,會損害人際關系。如有的大學生認為南方人小氣、自私,家庭社會地位高的學生傲氣、不好相處等,這種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定勢效應,妨礙大學生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人們頭腦中存在的某種固定化的意識,影響人們對人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當我們與他人接觸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作一種固定了的觀念或傾向進行評判。
投射效應
人際關系中的投射效應,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總認為別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認為別人對自己也應不小氣,由于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生誤解。
為什么有的人不能從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留心、處處算計、總怕吃虧上當,這當然得不到快樂。可以說,這樣的人還沒有領悟人際交往的真正內涵,因此他無法體驗到交往中的快樂。倆人互相交換一個蘋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倆人互相交換一個主意,一人就有了兩個主意,這個例子是交往露內涵的一個體現。此外,交往的意義還在于增大個人的心理空間,減少彼此的心理距離,建立“我們感”。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社會需求。
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這點不言而喻。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可能來自某種壓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種喪失。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付這些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現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交往也日益復雜,如果說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么,建立和發展深入持久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并不喜歡那些假扮的圣人。當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著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審視、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領悟人生,這是人際交往的內涵之所在。
2、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適度的自我價值感是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自我價值感來源于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有的固有價值的認識。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獨特性,有其獨特的創造性潛能。伴隨這種價值感而來的是對他人的獨特性價值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這種適度的自我價值感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
社會交往中,個體的知識水平與涵養直接影響著交往的效果,良好的個人形象應從點滴開始,從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優化個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質。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膽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獨、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際魅力。每個個體都有其內在的人際魅力,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社交生活中的體現。這就要求在校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儀表到談吐,從形象到學識,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著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培養,拓展自己的內涵。
4、培養主動真誠交往的態度
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愿的傾向,并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
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許多時候互動鏈的運行需要有人激發。事實上,許多交際成功的人往往會主動激發,開啟人際互動鏈。即他們往往首先向別人發出友好的信號,主動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與人打招呼……正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我敬人,人自會敬我”,他們以此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大學生們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個問題是:我怎么對待我自己?
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還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差?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也大大影響著其人際關系的成功與失敗。
許多時候,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應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際關系首先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對大學生而言,思維已近成熟,所以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乃不失為上策。有人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說,都需要有豐富的人際關系,并在這個世界上幫助與被幫助、同情與被同情、愛與被愛、共享歡樂與承受痛苦。在社會交往中,那些主動去接納別人的人,在人際關系上較為自信。主動交往的稀少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擔心遭到拒絕,擔心別人不會象自己期望的那樣理解、應答,從而使自己處于窘迫的局面,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因為人際關系中,雙方都需要適應,需要人際關系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們在人際關系方面有許多誤解,如先同別人打招呼,在別人看來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圓滑”,“我如此麻煩別人,別人會認為我無能,會討厭我”等等。
主動交往特別是當面臨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于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為封閉;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學習,始終處于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松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情感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
主動而熱情地待人 心理學家發現,熱情是最能打動人、對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質之一。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緒傳染給別人。一個面帶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納。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煩惱的事,但我們不應被它們所奴役,而應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學會愉快地面對生活可以從行動入手,讓自己高興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熱情待人還須從心里對他感興趣,真心喜歡他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于這種人。”
“只要你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會比一個要別人對他(她)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運用積極暗示能夠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里默默對自己說:“我是受歡迎的人!”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充滿信心地默誦這句話。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并根深蒂固。這就是西方心理學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個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自尊得以維護,自我價值得到承認,這是許多人最強烈的心理欲求。我們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對應自如。的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當我們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時,也應將心比心把別人也看成重要的。據此,在交往中,我們應注意:(1)讓他人保住面子 如果一個人習慣于通過挑別人的毛病和漏洞來顯示自己的聰明,那將是最愚蠢的,必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人人都有毛病和缺點,所以找起來并不難。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這是許多人所反感的,因為這威脅到了他的自尊。(2)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人發生改變 同學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為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種觀點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反駁他的觀點時,便或輕或重地對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脅。所以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展開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衛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贏的一方常常難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這看成是自己尊嚴的勝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證。而輸的一方則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他對勝方很難不產生怨恨。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許多爭論到最后會演變成為人身攻擊,或變成了僅僅比嗓門高低的游戲。所以爭論對人際交往常常是一種干擾因素。
主動發現和贊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其不足,每個人也都有其所長。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沖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
“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心理學家認為,贊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贊揚能使羸弱的身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怖的內心以平靜與依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贊揚,贊揚要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最有效的贊賞是贊揚他人身上那些并不是顯而易見的長處和優點。如果你贊賞一個領導能力強,他也會高興,但若是贊賞他有風度或是很會教育子女,他一定會更高興。如果你贊賞一個容貌出眾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她對這一點很自信;如果你說她性格很好或聰明,她可能會更為高興。
5、鍛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技巧
加強和提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講有四種:
(1)、善于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于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并主動制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于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于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松愉快。自我表露 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于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么感受,對他人的自發信息如何反應等。然而,許多人卻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給交往制造了障礙。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可能犯滔滔不絕、只顧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談自己的合適時機之一是有人邀請你談談自己的時候。這時,如果你能適度地展開自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好感。另一種時機是當他人談的情況和感受與你自己比較一致時,即“我也……”的技巧。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經歷和看法與自己一致的人,因為贊成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價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我有過和你同樣的經歷”之類的表白往往能激發對方積極的反應,使談話氣氛熱乎起來。
(3)、善于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復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表、目光游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記住,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4)、善于處理各類矛盾。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摩擦,而善于出力問題,就是要求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打破僵局,或者能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深入交往的氛圍。從贊揚和誠心的感謝入手。在此之前,我們已深知贊揚和感謝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從而在感情上接納我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誠懇地提出批評,對方往往更容易接受。應該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誠但不輕率,謙虛但不虛偽,謹慎但不拘禁,或波但不清服,老練但不圓滑,勇敢但不魯莽,隨和但不懦弱。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我們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所欲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松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們心理正常發展、保持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個人生命的主宰其實就是自己,關鍵是你要有所改變,要有強烈成功的愿望,針對自己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相信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郭 麗 《大學生人際交往個案解析》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蘇厚重 《大學生人際關系原理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4】凡 禹 《人際交往的藝術》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xx.
【5】蘇連升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分析》 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xx年3月
【6】汪漢榮 龍健飛 王緒朗 《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消除對策》 經濟師 20xx年02期
【7】賈玉霞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xx年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5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禮”懂“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當今社會中,崇尚禮儀是社會對其成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成員的精神要求。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
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為一個
優秀人才。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盡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禮儀課程。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梁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丑陋當成了個性。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丑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里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著飯盒邊走邊吃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著愈加普遍的趨勢。
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對于禮儀這份珍貴的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大學生加強禮儀修養的思考 :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禮儀知識,了解和掌握社會對人們在禮儀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禮儀的理論武裝頭腦。提高認識主要是要求學生搞清楚按禮儀辦事的必要性,及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真正認識到個人在參加社會生活時在言行上所應當遵循的“規矩”,以免在工作、學習等日常事務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障礙。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有這樣或那樣不合禮儀要求的行為,甚至發展為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往往并不是一開始就有意做不合禮儀的事情,而是由于對各種事情、場合、活動等方面的禮儀無知和不能正確理解造成的。因此,提高認識,是加強禮儀修養的起點。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者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禮儀知識的教育,營造禮儀的環境和氛圍。
2、明辨是非,自覺自省。在交往禮儀中,有的真誠,有的虛偽。明辨是非,不僅要求識別虛假的禮儀和非禮現象,而且還要正確對待舊社會遺留下的、已不符合當今社會要求的一些禮儀現象,譬如應教育大學生堅決抵丨制婚喪嫁娶中的鋪張浪費現象。自覺自省是由禮儀修養的特點決定的。眾所周知,禮儀修養是一
個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要的外部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少的。但是,最終要取決于有沒有高度的自學性。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知欲,在外力的推動下,也許你會“強記”一點禮儀知識,但根本不可能進行禮儀修養,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也就是空談了。內省是一種經常性的自覺的自我檢查,提高判斷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徑。“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養法則,對當代大學生也是適用的。
3、注重實踐,非禮莫行。人的認識來源于實踐,認識正確與否,只能用實踐來檢驗。因此,大學生應該身體力行地使用禮儀,用禮儀培育自己美好的心靈,同時還要用自己的禮儀行為去影響他人,用禮儀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另外,大學生在實踐中,要真正培養起相應的禮儀情感、禮儀意志和禮儀信念,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而良好禮儀習慣的形成,不僅要從小事做起,點滴養成,還依賴于有克服壞習慣的決心和毅力。因此,大學生要徹底改掉壞習慣,用禮儀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合乎禮的就做,不合乎禮的就不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絕不做有悖禮儀的事。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6
1.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2.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人才。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盡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禮儀課程。
3.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梁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丑陋當成了個性。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丑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里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著飯盒邊走邊吃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著愈加普遍的趨勢。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7
身體和心理素質
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身體素質已成為人才競爭的物質資本。人們普遍認為德、才、學、識、體是人才的內在因素,而體是最基本的東西,是成長、成才的物質基礎。同時,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多種思想文化的激蕩,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激烈的競爭、物質生活的懸殊,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不協調等,無不沖擊青年學生的心靈,引起了部分學生認知失調、心理失衡和行為失范。這都影響了畢業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業求職。因而大學生必須加強心性修養,提高心理素質,要能正確評價自我,胸襟開闊、豁達大度、積極樂觀;要正確對待挫折,克服期望值過高的心理,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心理調試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知識是形成素質的基礎,高素質人才必然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這里所說的專業基礎是全面的,全面的專業基礎應是指融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于一體的廣博的學科基礎知識,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融會貫通的綜合知識結構,才能透徹地研究高深學問,這本身就是一種素質。精神是素質的內在本質。大學生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須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規范,沒有政治和道德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會和人所處的群體不能容許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堅定的政治目標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奮斗精神,無私奉獻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綜合素質的表現。素質高必能力強,在一定意義上講,能力是衡量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個人的才能與從事的活動的關系表現在,如果人的才能與活動要求相符,并具有較高水平的,從事某種活動時就可以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學淺、能力較差的人,做事就會感到力不從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吸收,但決不是知識的堆砌,而在于知識的運用。
科學文化素質
在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今天,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1)要有廣博精深的知識貯備。現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知識結構的要求愈來愈多,對知識技能共性的要求愈來愈多,不僅要具備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具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大容量的新知識儲備,要求從業者的知識程度高、內容新、實用性強。
(2) 要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要做到圍繞自己選擇的就業目標,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合理組合、恰當調配、形成知識系統。
(3) 要有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思想道德素質
(1)較高的政治素質。政治素質不僅表現在政治立場、觀念方面的遠見和洞察力,還表現為對社會發展趨勢的敏銳性,對國家宏觀政策的預測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修養。
(2)事業心和責任感。許多用人單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強調要有事業心、責任感,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希望并要求畢業生把選擇的工作當作長期追求、投入的事業,要與單位同甘苦,共患難,榮辱與共,而不僅僅是賺錢謀生的職業和臨時落腳點。惟有敬業的大學生才能積極進取、胸懷大志,才能開發蘊藏在自己身上潛在的創造性,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艱苦奮斗精神和務實作風。這是創業者應有的精神風貌,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會遇到無數的艱難險阻,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曲折和坎坷,這就需要畢業生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和堅韌不拔的作風,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的奮斗目標前進。用人單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實實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8
尊敬的領導:
您好!首先感謝您對我的關注,在我即將走出校門的時候,給我一次寶貴的工作機會。
學習了會計專業相關知識后,已經使得我對會計行業有了深刻的認識。技能要靠經驗, 對于我一個將要畢業的應屆生。
我知道要以塌實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挑戰.我的性格開朗 ,善與人交往, 對人坦誠 ,做事認真負責,在班上任班長一職,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經常得到老師的好評。同時有一顆穩定吃苦耐勞的心,渴望加入到貴公司,與貴公司共同創造明天的輝煌!
四年來,在師友的嚴格教益及個人的努力下,我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了、等有關理論;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禮儀;具備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辦公軟件大學生個人自薦書范文匯總大學生個人自薦書范文匯總。同時,我利用課余時間廣泛地涉獵了大量書籍,不但充實了自己,也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嚴謹的學風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塑造了我樸實、穩重、創新的性格特點。
此外,我還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抓住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大學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與優秀學生共事,使我在競爭中獲益;向實際困難挑戰,讓我在挫折中成長。
我熱愛貴單位所從事的事業,殷切地期望能夠在您的領導下,為這一光榮的事業添磚加瓦;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進步。
此致
敬禮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9
一、餐桌禮儀
1、勿大聲或拍手喊叫服務生,應以左手示意。
2、宴客時,男女主人要先舉杯敬賓客。
3、正式餐會絕無劃拳、逼酒及敬煙等不良動作。
4、吃西餐刀叉是由外向內依次取用。
5、吃西餐時,餐桌上如放置一碗水,碗中漂浮一片檸檬或花瓣,那是用來洗手指的,千萬不可以端來喝。
6、宴會餐桌上每人面前擺水杯、紅白葡萄酒杯等杯子。不可用玻璃杯盛茶及咖啡。喝茶及咖啡均要使用墊盤。
7、吃西餐時,自己的面包是放在左邊的小盤子。吃面包要撕一片吃一片。
8、不宜低頭喝湯,要以匙就口,喝湯不出聲。
9、吃肉或吃魚要切一塊吃一塊,并以叉子叉肉或魚送入口中。
10、西餐吃畢時,刀叉合并齊放在盤子上,叉子向上、刀刃向內;未用完時,刀子分開擺在盤子上左右兩邊。
11、吃中西餐時,若要短暫離席,要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對折放在面前的大盤子下。
12、男士有為女士拉椅子的禮節,也可由侍者代勞。
二、穿著的禮節
1.正式應酬時,男士穿合時宜的西裝。女士穿合時宜的禮服、洋裝、套裝或旗袍。
2.女士中午不宜穿長裙或長旗袍。
3.男士打領帶的長度以蓋住皮帶頭為限,不宜過長或過短。
4.男士穿西裝不宜穿布鞋。襯衫以白色長袖或淺色為宜,不宜穿鮮艷大紅或短袖。
5.男士晚上應酬不宜穿白色西裝。不管白天晚上,最好別穿黑西裝配黑襯衫。
6.參加喪禮穿著宜樸素,避免穿紅色衣服或打紅色領帶。
7.男士穿雙排扣西裝,要隨時扣上扣子。穿單排扣西裝與人見面握手或起身講話時,要扣上第一個扣子以示禮貌。穿三個扣子的西裝,第三個扣子可以不扣。
8.參加餐會或是酒會,男士不宜穿白色襪子。
9.旅游時,不可穿西裝,要穿便服和休閑鞋。
10.不可穿睡衣出門,更不可穿睡衣接待客人,也不宜穿拖鞋外出。
11.進入宴會廳前,要先脫下大衣并交給侍者掛在衣帽間。
12.宴會席間不可隨意脫西裝,至少要征求主人同意才可脫掉。
13.接到請帖時要看清楚服裝規定。規定穿便服,則不宜穿西裝赴宴。正式宴會的請帖上,均寫明服裝規定。
14.日常生活中,穿著要合乎年齡、身份及季節。
15.女士不宜把太陽眼鏡插在頭頂上。陰天及室內不宜戴太陽眼鏡。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10
大學生處于學習階段,應以學習為第一要務,因此擁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對大學生來說十分重要。而要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就要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上下功夫。
(一) 勤奮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優良的學業是辛勤汗水的結晶,突出的成就只有通過刻苦學習和拼搏才能獲得。作為即將步入社會、引領時代的大學生更是要發奮努力、不畏艱辛、鍥而不舍、永不懈怠。
(二) 嚴謹21世紀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而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我們則需要有一種嚴謹的態度,這樣才能不為社會所淘汰。而要擁有嚴謹的態度則需要我們在平時做到嚴肅、嚴格、嚴密。要有認真地學習態度與扎實的學習作風,不應該有輕率浮躁、馬虎應付的心態。對于知識、技術的掌握更應嚴格規范,不應不求甚解、投機取巧。而在學習、工作、生活的安排上則要做到周全有序,要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關系。總之,嚴謹的態度就是要我們堅決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風,堅決抵制違反科學和學術道德的不良風氣,做一個有科學道德和學術大道的人。
(三) 求實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又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因此對于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擁有求實的心態尤為重要。求實對于大學生來說,就是要培養扎實打基礎老實做學問的學風,不做無謂的空想,不求無謂的虛名,以求真的態度下踏實的功夫。培養像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永遠保持一種積極奮發、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并且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四) 創新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有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所以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人才,作為今后幾十年社會各個行業的骨干,就需要自覺培養創新的品質和才干。這就需要我們首先刻苦努力,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然后不斷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在平時不拘于陳規,敢為人先,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思維。
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禮儀素養3(一) 誠信當前,在大學中考試作弊等有違誠信的事時有發生,我國社會各界對大學生中出現的誠信危機深深地擔憂,正觀這種現象,形成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社會共識,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在這方面古代圣賢曾子就為我們做了典范: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來后,我就殺豬給你吃。”當妻子從集市回來,看見曾子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我只是跟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不能同小孩子開玩笑的,孩子年紀幼小,沒有知識,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等于教他學你那樣騙人。母親欺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于是,曾子殺了那頭豬,并煮了豬肉給孩子吃。由此可見誠信是人的一種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一個沒有良好誠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在平時不講誠信的人,在關鍵時刻不可能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犧牲。大學生作為一個快踏入社會的群體,理應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忠誠于國家和民族事業。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緊守誠信,做到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二) 寬容西德尼·史密斯曾說過“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寬容作為一種美德決不是要我們只是表面上的寬諒,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寬諒、許可,做到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當今社會是多樣性的存在,因此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往往是矛盾沖突的原因。寬容能增強人們對差異性的承受能力,有利于人們通過和平的方式來消解各種矛盾的沖突。而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在當今這個復雜的社會大背景下,擁有寬容的心態顯得尤為重要。
(三) 果敢 做事畏首畏尾是當今大學生的通病,而因此卻是錯失了許多機會。約翰?福斯特亦曾說過:“一個人若沒有果斷的品質,他就永遠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人,他不過是一個任由環境擺布的玩偶。”可見果敢的重要性。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11
摘要:大學學什么?除了知識外,最關鍵、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學生應該培養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如何理順好這些關系、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大學校園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將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更是如此。
關鍵詞 : 大學生 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關系
Abstract :What is learnt in the university? Besides knowledge, the most key , most basic one is the peoples ability ,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ain various kinds of ability , for instance: People skills , innovation think Vernon strength , grasp information ability , learning ability and support oneself ability ,etc.. Among them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skill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great teacher of the revolution Marx has ever said: People are the total of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hips, everybody does not exist in isolation, he must have the problem that in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 how to make these relations in order well , how to improve life quality involves social ability .It had already determined their contacts need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entered that time of the school, good people skills an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essential conditions survived and developed. Establish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campus, form a kind of unity friendliness , vigorous environment, will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orm and develop healthy individual character quality . Accelerating constantly in the rhythm of life, with keen competition nowadays the society is even more like this.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that associat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論文正文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據報載山東大學社會學系選取在濟南舉辦的兩場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現場發送1500份問卷,對今年高校畢業生供需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大學生的能力則成為用人單位關注的重點,特別是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知道轟動全國的云南大學2.23 兇殺案,主犯馬加爵,由于與同學產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殺人的道路。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為此,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要正視和解決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問題,塑造自身形象,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我們希望通過對人際交往的特點以及交往的原則的認識與理解,可以從中領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識。結合這些特點與原則,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我們自身的人際關系。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簡介
1. 人際交往能力的含義: 社會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境建立廣泛聯系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系的能力.
2. 人際交往能力的種類:
(1)表達理解能力 表達理解能力意味著一個人是否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思想表現出來,還要讓他人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達。一個人的表達能力,也能直接地證明其社會適應的程度。
(2)人際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人的可信以及可愛,它和人的個性(如內外向等)有極大的關系,但又不完全由它決定,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意味。
(3)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前獨生子女的一大弱點是依賴性強,獨立性解決問題能力差,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弊端,因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群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象,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里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我以為,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就要培養自己與同學、與教師、與領導、與職工打交道的能力。與同學交談,可以論爭不同的學術觀點,可以談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在論辯中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與老師交談,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從中受到啟迪;與領導交談,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也許可以鍛煉自己在領導面前不怯場;與職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狀況和不同的心態。善于與人交際,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1.人際交往是維護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
(1)人際關系影響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
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對象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由此而導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劇。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一般說來,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品質,從而正確認識、對待各種現實問題,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積極的人際交往,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2)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的情緒和情感變化
處于青年發展期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代,在心理、生理和社會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導致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學習和生活。實踐證明,友好、和諧、協調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大學生對不良情緒和情感的控制和發泄。
(3)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大學生情感豐富,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說喜怒哀樂。人際交往正是實現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并產生對集體和他人的親密感和依戀之情,從而獲得充實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2.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
(1)人際交往是交流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量之大,信息價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們對擁有各種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隨著信息量的擴大,也在不斷地增長。通過人際交往,我們可以相互傳遞、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豐富經驗,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啟迪思想。
(2) 際交往是個體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人際交往,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自己對別人的認識。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彼此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認識了對方。同時,又從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中認識了自己。交往面越寬,交往越深,對對方的認識越完整,對自己的認識也就越深刻。只有對他人的認識全面,對自己認識深刻,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同情、關懷和幫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實現。
(3)人際交往是一個集體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人際交往是協調一個集體關系、形成集體合力的紐帶。而一個良好的集體,能促進青年學生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如正義感、同情心、樂觀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愛的人際關系中成長起來的。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能夠增進學生集體的凝聚力,成為集體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積極向上的,反之,不利于個體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3.大學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員工的交際與溝通能力越來越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主要動力,因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看重求職者的情商。面對用人單位開出的招聘條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感受到了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項針對大學生職業適應能力的調查顯示,有41.98%的學生認為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是找工作時對自己特別有幫助的教育內容,大大超過了專業能力訓練(14.9%)、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訓練(17.5%)和心理素質教育(17.5%)等其他知識能力。而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么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同樣排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礎知識(4.6%)等之前,位列首位。
對自己負責的這個調查,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賈曉波教授認為,調查結果表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經成為求職路上的攔路虎。據賈教授介紹,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質與人際交往技巧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在社會化過程中不斷地接受系統訓練才能習得。而目前,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恰恰是教育教學內容中的薄弱環節。
賈教授認為,多年來,學生長期在高考指揮棒下,過分注重追求成績而忽視了人際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質的培養。進入高校后,學校也很少有專門的系統課程培訓。所以導致很多大學生智商很高,情商卻很低,往往處理不好如何與其他人相處、溝通、交流。而這些正是時下企業招聘時最為看重的能力素質,因此,給大學生補上這節課已經刻不容緩。
為了了解中國在校大學生的交往能力,我們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其內容見附錄。
統計結果:其中有15.5%的總分低于70分,有32.6%的總分在70-90分之間,有41.3%的總分在91-120分之間,還有10.6%的總分大于120分.
我們對于以上所得出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中國在校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屬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時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環境中比較拘束,適應較慢.在異性和非同齡人面前會有所緊張,不夠大膽,不主動交往,甚至有少數同學有自閉心理.人際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學生缺乏交往的經驗,尤其是成功的經驗。他們想關心人,但不知從何做起,想贊美人,可怎么也開不了口或詞不達意,交友的愿望強烈,然而總感到沒有機會。交往中想表現自己卻不能如愿,內心想表示溫柔,言語卻是硬邦邦的,這些情況阻礙了他們和他人交往的順利進行。但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論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優秀論文 篇12
尊敬的貴公司領導:
您好!
首先真誠地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瀏覽此份自薦信,這對一個即將邁出校門的學子而言,將是一份莫大的鼓勵。這是一份簡單而又樸實的求職函,也許它的普通沒深深地吸住您的眼光,但它卻蘊涵著一顆真誠的心。
我是重慶工學院09級行政管理專業即將畢業的一名學生,名叫車龍龍,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真誠地向您推薦自己。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血管里流著的是泥土的芳醇和農民的憨厚,也教導和孕育著堅忍不拔的處事準則和方法;家庭的貧困、父母的期望、社會的競爭是學習的動力。對于需要奮斗的學子,十分珍惜大學四年的學習。在校的四年里并沒有虛度,學習了管理學、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教程、經濟法、現代行政領導學、行政管理學、社會保障概論、社會政策概論、民法、企業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心理學、大型活動項目管理等課程,能熟悉統計學的方法與會計的原則,掌握管理學基本原理、企業管理的知識和策劃活動的工作流程,并非常熟練操作win20xx/XP平臺操作系統,Office20xx辦公軟件(Word、Excel、FrontPage等)。
特長是人際溝通和協調。在校時,為了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在學好課程的同時,努力進取、進入到學生會,配合老師和領導為同學們服務,期間豐富了社會經驗、鍛煉了人際交往和溝通協調能力;參與“大型圣誕迎春”晚會的策劃與組織,了解到人際溝通的重要性與活動組織的困難性,也能更好的把握活動組織的每個流程與人事分配。并參加過班委會,作為班委會的一員,與同學們積極的交流,做好每一件事,相互學習。
一名即將從象牙塔出來的大學生,我的經驗不足或讓您猶豫不決,但請您相信我的干勁與努力將彌補這暫時的不足,也許不是最好的,但絕對是最努力的。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贏得精彩!
良禽擇木而棲,士不知已者而搏。愿您的慧眼,開啟我人生的旅程。
再次感謝您留出時間,來閱讀我的自薦書,祝您工作順心!期待您的面試!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