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禮儀的距離意識
由于人們交往性質的不同,個體空間的限定范圍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關系越密切,個體空間的范圍劃得越小。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認為,根據人們交往關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個體空間劃為四種距離。
一是親密距離
這種距離是人際交往中最小的間距。處于0~15厘米之間,彼此可以肌膚相觸,耳鬢廝磨,屬于親密接觸的關系。這是為了做出愛撫、親吻、擁抱、保護等動作所必需的距離。常發生在愛情、親友關系之間。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強行進入他人的親密距離,可被認為是對他人的侵犯。處于15~45厘米,這是身體不相接觸,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觸到的距離,如挽臂執手,促膝傾談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親密朋友之間,是個人身體可以支配的勢力圈。而勢力圈以眼前為最大,也就是一個人對前方始終保持強烈的勢力圈意識,而對自身的兩側和背后關心次之。據這一原理,飛機上、長途汽車上和影劇院都采取長排向前的坐位,盡量避免對面的坐位,使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平均的前方勢力圈。
二是個人距離
這種距離較少直接身體接觸。處于45—75厘米之間,適合在較為熟悉的人們之間,可以親切的握手、交談;或者向他人挑釁也在這個距離中進行。處于75~120厘米之間,這是雙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觸手指的距離,也是個人身體可以支配的勢力圈。
三是社交距離
這種距離已經超出親密或熟悉的人際關系。處于120~210厘米之間,一般是工作場合和公共場所。在現代文明社會,一切復雜的事物幾乎都在這個距離里進行。如機關里的領導干部對秘書或下屬布置任務;接待因公來訪的客人;或進行比較深入的個人洽談時大多采用這個距離。處于210—360厘米之間,表現為更加正式的交往關系,是會晤、談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離,首長接見外賓或內賓;大公司的總經理與下屬談話等,由于身份的關系需要與部下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四是公眾距離
這種距離人際溝通大大減小,很難進行直接交談。處于360~750厘米之間,這是產生勢力圈意識的最大距離。如教室中的教師與學生,小型演講會的演講人與聽眾的距離。所以在講課和演講時用手勢、動作、表情以及使用圖表、字幕、幻燈等,輔助教具都是為了“拉近距離”,以加強人際傳播的效果。處于750厘米以上距離位置,在現代社會中,則是在大會堂發言、演講、戲劇表演、電影放映時與觀眾保持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