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通用30篇)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xx〕1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xx〕32號)、《省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江蘇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發〔20xx〕12號)等文件精神,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落地見效,加快健康宿遷建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全市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全面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xx-2030年)》,加快實施《“健康江蘇2030”規劃綱要》,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20__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顯著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程度顯著提升,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全民醫保制度顯著完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全面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全面控制,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全面下降,人人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1.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大力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健康知識與技能,自覺維護和促進自身及家庭成員的健康。建立市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為市級媒體等有關單位和各地開展健康科普提供支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健康知識,市各主流媒體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辦優質健康科普節目。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積極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主動提供健康科普服務。加強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建設,組織群眾性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培訓,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到20__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6%和32%。
2.合理膳食行動。加強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普及食品營養標簽知識,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針對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加強有針對性的營養和膳食指導,推廣使用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等健康工具,促進減鹽、減油、減糖。在養老機構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開展限酒科普宣傳和行動干預,控制過量飲酒,減少酗酒。開展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狀況監測和總膳食研究。到20__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保持低于3%。
3.控煙行動。加大控煙宣教和違法發布煙草廣告查處工作力度,大力宣傳吸煙、二手煙的危害,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強化控煙監督執法,大力推進無煙環境建設,發揮領導干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的控煙引領作用,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促進無煙醫院、無煙學校建設,鼓勵企業為職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境。建立戒煙服務體系,推廣簡短戒煙干預服務,為吸煙者提供戒煙指導和幫助。到20__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不低于30%和80%,全市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22%和20%。
4.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促進,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推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服務,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逐步擴大心理健康服務覆蓋面,完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加強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引導居民正確認識抑郁和焦慮癥狀,掌握自我心理調適方法,關注家庭成員心理狀況。到20__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分別提升到20%和30%,減緩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
(二)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5.全民健身行動。加強中心城區體育公園建設,豐富和提升雄壯河灣體育公園、千鳥園體育公園、印象黃河體育公園等體育設施和全民健身項目,推進虞姬公園、洋河體育公園、酒都公園等體育設施建設,中心城區“十分鐘健身圈”實施提檔升級,實現鄉鎮體育設施全覆蓋,推動全民健身城鄉一體化發展。市奧體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體育設施實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鼓勵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引導社會資金建設體育設施。積極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舉辦宿遷馬拉松賽、生態四項賽、城市定向賽等品牌賽事,大力推廣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操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推動我市全民健身發展。組織體育社團進社區、進鄉鎮、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等公益活動,提倡“科學健身、文明健身”,舉辦“宿遷市科學健身大講堂”,評選“宿遷市全民健身帶頭人”,表彰“宿遷市優秀晨晚練點”、“宿遷市健身達人”等。推動“體醫融合”,開展體質監測,市體質監測中心對特殊人群體質實施健康干預,有針對性地為健身市民提供運動健身方案。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培養一批可開運動處方的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健康管理師。到20__年和203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不低于2.5平方米和3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3.6%和9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43%和45%。
(三)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6.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行動。積極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強市、縣級醫療中心建設。支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臨床重點專科、醫學重點學科,促進專科聯盟建設發展。加強兒童、精神病、傳染病、老年病、康復等專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前急救醫療機構建設,補齊薄弱專科醫療資源短板。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市區建立緊密型醫聯體,積極推動全市所有縣(區)建立縣域醫共體。組織實施衛生人才強基工程,全面落實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行動,提升基層衛生同質化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疾病預防控制、綜合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現代化建設。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建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綜合和專科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構建預防-治療-康復-護理服務鏈,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到20__年和2030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完善,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7.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向公眾普及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知識,組織群眾性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引導居民學習掌握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全面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監測評估和規范管理。建設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市、縣級依托現有資源加強胸痛、卒中中心建設,提高院前急救、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應急處置能力,形成心腦血管急癥救治體系。到20__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
8.癌癥防治行動。充分發揮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市抗癌協會等組織作用,開展防癌抗癌科普宣傳,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積極開展腫瘤防治新技術引進和成果轉移轉化工作,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強化癌癥患者康復管理,發揮慈善救助在困難癌癥患者救助中的積極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降低患者就醫負擔。加強市癌癥中心建設,根據腫瘤發病情況,打造重點癌癥多學科聯合診療平臺,健全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報告制度。到20__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
9.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推行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加強市、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中心建設,發揮家庭醫生團隊“健康守門人”作用,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篩查干預、診斷、治療、隨訪管理、功能康復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務,提高慢阻肺的早診早治率和規范管理率。到20__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8/10萬及以下和7.6/10萬及以下。
10.糖尿病防治行動。建設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健全糖尿病防治服務體系,推進糖尿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加強基層衛技人員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范培訓,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范化,提高基層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發現、規范診療能力。落實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到20__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65%及以上和70%及以上。
11.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提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密閉場所、人群密集場所戴口罩,在外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宣傳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等呼吸系統傳染病流行季節前接種相應疫苗。加強新冠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支持社會團體、企業、基金會、有關組織和志愿者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感染者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加強城區養犬管理,做好犬只免疫、檢疫和防疫標識的發放工作。筑牢口岸檢疫防線,防控境外傳染病輸入。加強寄生蟲病、地方病防治,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飲水型氟砷中毒危害。到20__年和2030年,完善預防接種信息系統與兒童預防接種標準化門診,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
(四)保護重點人群健康
12.婦幼健康促進行動。針對婚前、孕前、孕產期、兒童各期等階段特點,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和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實行母嬰安全一把手負責制,開展母嬰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實施精神病、智障等殘障育齡婦女精準管理,加強殘障育齡婦女孕產期保健及產后避孕管理,加大婦幼人才培養力度,務實應用婦幼健康信息系統,全面加強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在婚前、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在孕期進行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對新生兒先天性疾病進行篩查,對出生缺陷兒進行治療和康復。推動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衛生健康部門會同殘聯組織建立殘疾兒童信息共享機制。促進生殖健康,在農村全覆蓋的基礎上,推動城市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工作。到20__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5‰左右和4‰左右,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8/10萬左右和6/10萬左右。
13.學生健康促進行動。加強學校健康教育,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提升應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持續推進健康促進學校建設,深化學校體育工作改革,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積極推進體育特色學校建設,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確保中小學生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扎實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逐步建立以健康教育、監測預警、綜合干預、跟蹤管理等內容為一體的長效防控機制。按國家、省有關要求做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和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級證書制度的實施工作。把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評價。到20__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市健康促進學校比例達85%及以上和90%及以上,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平均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14.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倡導健康工作方式,大力宣傳職業健康知識,指導用人單位依法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利,做好員工健康管理。營造企業健康文化,建設健康企業,鼓勵企業組織職工開展“健康達人”評選活動。優化產業結構,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從源頭消除、減輕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優化職業衛生服務,實現職業健康檢查不出縣、職業病診斷不出市。不斷提升工傷保險參保覆蓋面,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體系建設,加大監管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監管效能。到20__年和2030年,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持續保持在全省最低水平。
15.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普及老年健康知識,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推進安寧療護工作。加強老年病醫院等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推進中醫藥特色服務,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標準和規范,加強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促進基本醫保與醫養結合政策配套銜接。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政策,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__年和2030年,護理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數的比例分別不低于60%和65%;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16.殘疾人健康促進行動。全面開展殘疾預防,大力推進康復服務,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完善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制度,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建立醫療機構與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雙向轉診機制,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殘疾人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社區康復能力,依托各級醫療衛生及專業康復機構,指導社區和家庭為殘疾人提供專業化康復服務。實施精準康復,為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配套完善殘疾人文化體育康復場地設施,豐富殘疾人文化、體育康復活動,促進殘疾人身心健康。到20__年和2030年,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分別達90%以上和95%以上,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支付范圍。
(五)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
17.擴大中醫藥服務行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治療和預防中的特殊作用,努力使中醫藥融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鼓勵支持中醫醫院創建全國和省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基層工作站,促進優質資源下沉。開展以鄉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重點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和診療方法。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提升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到20__年,所有公辦鄉鎮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到2030年,9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
(六)健全全民醫療保障
18.全民醫保制度完善行動。全面建成覆蓋全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提高醫保基金統籌層次,穩步提高保障水平。開展醫療保障扶貧行動,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總額控制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開展緊密型醫聯體總額付費試點。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逐步構建動態調整機制。到20__年和2030年,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穩定在80%左右和70%左右。
(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19.食品安全保障行動。突出“四個最嚴”要求,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線,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推行標準化、清潔化農業生產,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食用農產品質量。推動落實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提升餐飲質量安全水平,全面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推動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責任制和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全覆蓋要求的落實,加強“陽光采購”平臺建設,提高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量化等級優秀率。全面提升食品抽檢合格率,突出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時節以及群眾的關注點、食品安全的風險點食品的抽檢監測。到20__年和2030年,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20.藥品安全保障行動。促進醫藥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鼓勵新藥研發,提升藥品質量,強化合理用藥。綜合運用檢驗檢測、監督檢查、監測預警、風險管控、應急處置、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等手段,凈化藥品市場環境。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持續加大藥品行政違法案件查辦力度,加強行刑銜接,嚴厲打擊藥品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到20__年和2030年,社會公眾對藥品質量安全的滿意度明顯提升,并持續提升。
(八)促進健康環境建設
21.農村供水保障行動。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提升城鄉供水一體化水平,嚴格落實農村供水保障責任,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新要求,加快農村供水老舊管網更新改造、水源地達標建設、水質監測和監管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城鄉供水保障工程體系、規范化管理體系,健全工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體制。到20__年,農村供水保證率達97%,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9%以上;到2030年,供水保證率達97%,全面提升城鄉供水保障水平。
22.生活垃圾分類行動。廣泛開展教育引導,加強督促指導,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加強科學管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到20__年和2030年,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分別達80%以上和95%以上。
23.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堅持生態立市,精塑“江蘇生態大公園”,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構建有針對性的重點地區、流域、行業環境與健康調查監測體系,開展典型行業、典型區域等環境與健康試點調查監測及風險評估,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等。圍繞構建高品質綠色公共空間體系目標,推進完善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建設。積極做好新形勢下愛國衛生工作,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建設。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不斷鞏固擴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公共廁所、旅游廁所建設成果。到20__年和2030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不低于14平方米和15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并持續改善。
(九)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24.健身休閑產業培育行動。樹立生態體育發展理念,綜合利用我市獨特的“兩湖兩河”自然資源,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大力發展戶外運動休閑產業,建設一批以體育休閑健身為主,具有休閑、旅游、娛樂養生等特色的戶外運動、訓練基地,推動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持續推動體育消費,引進和鞏固影響力大、參與度高的品牌賽事活動,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項目和運動休閑的新興業態。鼓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推動旅游康養示范基地建設。
(十)促進“智慧健康”建設
25.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行動。構建集成高效、統一權威的市級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加強醫療健康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提高數據歸集質量,健全醫療健康數據資源目錄,提升信息資源管理水平;開展互聯網醫院建設,推廣“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深入推進遠程醫療服務,構建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新模式,提升互聯網醫療服務應用水平;推進醫療衛生行政審批改革,優化醫療機構內部流程,提升醫療健康服務和行政審批便捷化水平;推進市級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試點建設,促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化應用,提供醫療健康管理智能化水平;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醫療信息互聯互通。加快推動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到20__年和2030年,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率分別達60%和8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級層面成立市健康宿遷建設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市各相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健康委,辦公室主任由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兼任。市健康宿遷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和健康宿遷建設全局性工作,指導各地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將實施健康中國行動與推進健康宿遷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強化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全面落實各項目標、指標和工作任務。各地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領導推進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將健康融入各項政策,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確定年度重點工作并抓好落實。
(二)動員各方參與。鼓勵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宿遷建設,落實個人健康責任,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鼓勵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學校、社區(村)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資源,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指導、組織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
(三)健全支撐體系。加大財政衛生健康投入力度,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對健康宿遷建設投入予以重點保障。加強科技支撐,圍繞影響居民健康的因素和重大疾病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加大普法執法力度,以法治保障健康宿遷建設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強化信息支撐,健全監測體系,提高疾病與健康監測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推動部門間、區域間共享健康相關信息。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推進健康宿遷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四)加強監測考核。按照國家和省要求,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對健康宿遷建設的主要指標、重點任務實施進度進行年度監測。圍繞健康宿遷建設主要目標任務要求,由健康宿遷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對各縣(區)開展考核,并作為各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獎懲的重要參考。各縣(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針對下一級黨委和政府的考核辦法。
(五)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知識宣傳,引導群眾樹立和增強健康意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強化輿論引導,大力宣傳建設健康宿遷、促進全民健康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加強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提高群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健康宿遷建設的良好氛圍。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湖北省健康城市試點工作方案(試行)》(鄂健康領〔〕2號),建設人民健康幸福、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武漢核心區,區政府決定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共建共享“支點武漢核心區”,以保障人的健康為出發點,營造健康文化、改善健康環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產業、構建健康社會,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讓江岸老百姓壽命更長、生活品質更高。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作為建設健康城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以群眾利益為第一追求、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做到建設為人民、建設靠人民、建設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設成效讓人民檢驗。
(二)統籌兼顧、公平和諧。堅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推動各項健康事業共同進步,逐步實現城鄉平衡、區域平衡、群體平衡,促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全面發展。
(三)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堅持統一領導、統一部署,把建設健康城市與衛生創建、文明創建等創建載體有機結合,做到齊頭并進、整體聯動,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實現政府主導力、群眾主體力、社會推動力“三力合一”,形成建設健康城市的強大合力。
(四)弘揚特色、走在前列。立足江岸實際,充分發揮江岸資源優勢、體制優勢和環境優勢,以理念創新和思路創新推動體制、機制、工作、服務的創新,以創新促建設、以特色創優勢,力爭使我區建設健康城市的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五)全民參與、持之以恒。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主體地位,構建黨政、媒體、市民“三位一體”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機制,形成全民動員、全民行動、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良好氛圍,常抓不懈,積小勝為大勝,使我區建設健康城市工作不斷實現新突破。
二、創建目標和主要指標
通過3年的努力,到把江岸初步建設成為湖北省首批健康城市,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環境衛生明顯改善。主要指標為:
(一)健康環境指標
全年二級及二級以上天數(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8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6%。建成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綠化覆蓋率≥40.2%,綠地率≥35.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2平方米。
(二)健康社會指標
建立較為完善的全民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養老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分工負責與統一協調”相結合的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各環節食品抽查合格率85%以上,引導居民合理膳食;城鄉社區有較完善的健身活動場所,建立比較完善的國民體質監測體系。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數大于千分之二十以上。
(三)健康人群指標。
創建城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意外傷害死亡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有較大提升;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85%以上。
三、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
(一)鞏固衛生創建成果。
1、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在鞏固和提高城市環境衛生基礎上,加強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城市空氣、水環境、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綜合治理和處置,加大公共綠地建設,促進環境健康因素持續改善。加強慢性病健康管理,創建國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區。
責任單位: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有關部門
(二)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2、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完善基本醫保管理體制。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初步建立醫保參保人員健康管理激勵機制。
責任單位:區發改委、財政局、江岸社保處、衛生局、人社局、民政局
3、加強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社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定期組織體檢。每年對轄區居民的健康現狀進行抽樣調查,科學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現狀。逐步建立完善衛生信息平臺。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人社局、財政局
4、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未達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使規劃設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達到建設標準。完善基本藥物制度,規范管理,鼓勵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非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居民慢性病報銷辦法,引導居民首選到社區看病就醫。鼓勵城區二三級醫院采取緊密型托管的方式托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小病到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雙向轉診模式。建立完善醫療緊急救援體系,加強各級醫院的緊急救援服務能力建設。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3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認真落實全國、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及全市衛生與健康暨健康城市建設動員大會精神,按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決定》(攀府發〔20xx〕38號)、《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攀枝花市健康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攀辦函〔20xx〕44號)要求,結合西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健康中國20xx”規劃綱要》《“健康四川20xx”規劃綱要》,堅持“健康優先、公平公正、改革創新、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以保障和促進人的健康為宗旨,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進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與全市同步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健全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完善健康支持性環境,優化醫療衛生服務,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社會文化。建立城鄉統籌、全民覆蓋的基本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制度,城鎮社區基本實現15分鐘健身圈、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全覆蓋,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全面提升人群健康素養水平,提高人均期望壽命和人均健康期望壽命,以全面健康促進全面小康。建成環境宜居、社會和諧、人群健康、服務優質、富有活力的健康西區,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人群和健康文化等健康城市建設各項指標達到全市平均水平,配合市級實現“20xx年建設成全國健康城市示范市”的目標。
三、主要任務
(一)著力營造健康環境。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把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規劃;進一步完善環衛基礎設施,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格里坪鎮建成垃圾轉運站(處理場),垃圾密閉收集,因地制宜推進生活垃圾簡單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加快城鎮排污管網、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的改造和建設力度,城市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顯著提高,農村衛生廁所基本普及。
2.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管理。持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依法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整頓規范市容秩序,美化市容環境,建立和完善城鄉環境長效管理機制。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有效控制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
3.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五創聯動”為抓手,大力開展凈空、凈水、凈土“三凈”行動,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加強大氣和污水污染治理,依法整治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環境污染。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改造,嚴格企業“三廢”達標排放,促進清潔生產。制定危險廢棄物污染防治規劃,實行危險廢棄物集中處置。
4.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廣泛開展健康家庭、健康單位、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鎮、健康村等健康細胞建設,提高社會參與度。重點加強健康學校建設,加強學生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傳染病防控等相關政策。
(二)努力構建健康社會。
1.著力構建平安社會。以群眾安全滿意為核心,以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為根本,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重點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強化職工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工作,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
3.構建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以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為主要內容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
4.推進全民教育。以均衡化、優質化為重點,高標準、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深入推進教育改革,滿足城鄉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把文化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轄區居民文明衛生素質。
5.促進社會充分就業。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幫扶力度,深入推進城鄉統籌就業,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加強就業培訓,創新就業模式,拓寬靈活就業渠道,提高社會就業率。
6.改善交通安全狀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完善配套設施,緩解交通擁堵現象。加強文明交通教育,倡導綠色出行、健康出行,革除交通陋習,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三)全面優化健康服務。
1.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深入實施醫療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醫聯體和雙向轉診制度。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型醫療保障水平和待遇。
2.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完善醫療應急指揮系統和院前急救體系,縮短院前反應時間和急救服務半徑,提高醫院急救水平。積極防治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和精神病等重特大疾病。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力度,規范衛生和醫療秩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增強服務能力,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3.加強婦幼健康和養老服務。積極開展婦幼健康優質服務,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不斷提高孕產婦和兒童危癥救治能力。全面推進醫養結合能力建設,加強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協作,完善老年護理體系建設,形成規模適宜、功能互補、安全便捷的健康養老服務網絡。
4.推動食品安全統籌監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強化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環節管理,全面營造轄區居民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
(四)大力培育健康人群。
1.深入推進優生優育。普及優生優育知識,加強生殖健康服務,逐步實現人口數量相對穩定,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口結構得到優化,預防和控制全區人口出生缺陷的發生。
2.完善健康教育體系。加強健康教育陣地建設,豐富健康教育載體,倡導正確的健康理念。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群眾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3.推進健康促進工作。著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識,移風易俗,改變陳規陋習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學知識轉變為群眾能夠理解接受、易于養成踐行的良好行為習慣,減少疾病的發生。
4.開展全民健身工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進一步健全群眾體育組織網絡,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制定實施人人參與的全民健身計劃,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發展各類群眾性體育健身團體。大力宣傳科學健身方式,深入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
(五)全面發展健康文化。
大力倡導健康文化,鼓勵和支持健康文化產業發展,創作出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健康文化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健康文化需求。完善居民公約、村規民約等社會規范,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公序良俗,讓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四、重點工作
(一)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以建設“健康家庭、健康單位、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和健康鎮、村”為重點,以營造整潔宜居的環境、提供便民優質的服務、打造和諧文明的文化為主要內容,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建設。至20xx年底,完成130個健康家庭、8個健康單位、3個健康社區(村)、5個健康學校、1個健康鎮建設任務。
(二)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加強防治結合,建立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組織服務體系。全面實現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和醫療保障等信息互聯共享。全面開展全民預防保健服務,格里坪鎮衛生院達到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要求,村均建設標準化衛生室。對居民的健康影響因素及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分析、評估,通過疾病預防和治療,實現有病早治、未病先防。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城鄉統籌、區域平衡發展,加快推進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城鄉污水、垃圾處理及公共廁所等設施建設和老舊基礎設施改造。至20xx年底,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5%,逐步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在做好城市垃圾收運處置的基礎上,推進垃圾分類處置。完善農村道路、環衛、電力、通信、消防、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面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工程,推進廣播電視、通信等村村通和寬帶普及。
(四)改善環境質量。開展“三凈”行動,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堅持源頭管控,減少污染物排放,狠抓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綜合治理。整治工業廢氣,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建設,嚴格管控企業“三廢”達標排放,建成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95%。加強大氣環境監測,定期公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情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保護和改善土壤環境,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防范人居環境風險。
(五)完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強化治安防控、交通和消防管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完善應急體系,推進緊急醫學救援網絡建設,提高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控職業危害風險,提高勞動者職業健康和安全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發生,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六)加強飲用水安全管理。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飲用水源、供水單位出廠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按時向社會公布。至20xx年,西區建成區生活飲用水末梢水水質合格率達95%,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達90%。
(七)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標準,著力提升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加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推進城市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市政公用設施管理。加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環境治理,重點加強亂搭亂建、違規飼養家禽家畜、毀綠違規占用綠地的整治。城市公廁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完善村莊清掃保潔制度,加快農村衛生戶廁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廣生物有機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引導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規范收集處置農藥包裝物、農膜等廢棄物。至20xx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農村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達90%。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準備階段(20xx年4-8月)。
厘清影響城市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建立問題臺賬,對癥施策制定健康城市建設規劃、攻堅和鞏固提升工作方案,按照職責分工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召開全區健康城市建設動員大會,動員社會各界和轄區居民積極參與健康城市建設。
(二)建設攻堅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著重從營造健康環境、構建健康社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文化5個方面和健康細胞建設、健康管理工作模式等7個重點領域開展建設工作。每個季度召開一次工作協調會,研究解決健康城市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每半年召開一次推進會,聽取工作匯報,分析問題成因,安排下一步工作;每年對健康城市建設成效進行一次評價,以確定改進方向,對癥施策,及時調整、完善工作方案。全面整改影響健康城市建設的問題,做到問題臺賬清楚、建設目標明確、時間進度明晰、職責到單位、責任到個人。
(三)鞏固提升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
根據國家健康城市建設指標和評價體系積極查找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查漏補缺,鞏固提升。進一步挖掘西區健康城市建設的特色和亮點,加大培育力度,為攀枝花市建設全國健康城市示范市添磚加瓦。
(四)迎審強化階段(20xx年7-12月)。
收集完善迎審資料,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切實鞏固建設成果,迎接國家考核評審。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健康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督導檢查組及衛生、城鄉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公共安全、養老救助與社會保障、全民健身與健康文化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負責協調、督導、考核和落實健康城市建設具體工作。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牽頭單位、格里坪鎮、各街道辦事處及區級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建設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健康城市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加強統籌規劃,明確職責和任務,扎實推進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全面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及信息溝通、會商工作機制,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二)明確目標責任。
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牽頭單位和格里坪鎮、各街道辦事處、區級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現狀調查評估,查找影響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列出問題清單。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在20xx年7月底前制定目標明確、路線清晰、責任落實、可操作性強的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格里坪鎮、各街道辦事處和區級各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積極開展健康城市各項建設工作。
(三)廣泛宣傳發動。
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牽頭單位、格里坪鎮、各街道辦事處及區級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和手段宣傳建設健康城市的理念、目標、任務,組織開展健康主題活動,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作用,廣泛調動社團組織和人民群眾參與健康城市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人人參與、共建共享健康城市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保障措施。
區級有關單位要加強與市級部門的對接,加快制定完善西區建設健康城市規劃、工作方案、指標體系和評估體系,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為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并組織實施開展健康城市建設的各項具體工作計劃和措施;要將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經費、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建設工作經費。
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牽頭單位、格里坪鎮、各街道辦事處及區級有關部門要配足、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在辦公場所、辦公設備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將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納入政府綜合目標管理和急難險重項目,確保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區目標督查辦將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納入區級績效考核內容。
(五)加強督導檢查。
6個專項工作指揮部牽頭單位、格里坪鎮、各街道辦事處及區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定期檢查、考核、通報制度,確保各項建設工作如期完成。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社會監督作用,建立健全群眾投訴機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在健康城市建設工作中,對工作主動扎實、成效明顯的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推進不力、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追究領導和相關人員責任。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4
為全面推進健康社區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建設街道辦事處將探索開展健康社區的創建,建立健全健康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機制,確保如期完成創建工作目標。現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東勝區健康城市基礎工程實施標準》精神,切實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綜合干預措施,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樹立“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核心健康觀,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導健康優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通過全街道共同努力,建立健康社區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達到全國健康促進區標準。
二、創建目標
“健康社區”創建以提高健康素質、創造健康環境、倡導健康生活為核心,重在過程、重在參與、重在實效。要通過開展健康單位創建活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營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環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培養居民健康意識,最終提高全體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三、成立組織機構
“健康社區”活動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管辦,孫懿暄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健康支持和環境建設的日常工作。
四、創建內容和標準
(一)加強衛生管理
1、有足夠的`封閉式垃圾容器、果皮箱。
2、實行衛生保潔責任制,定人定期清掃,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垃圾日產日清,儲運密閉。
3、道路硬化、平整、通暢。無污水坑凹、亂挖亂占、亂搭亂建、亂設攤點、亂寫亂畫等現象。
4、上下水設施完善,無跑冒滴漏。
5、室內衛生整潔,物品擺放整齊,樓梯、走廊、門窗、墻壁潔凈。
6、公用廁所全部為水沖式,保潔良好,設施完善,無蠅蛆,無臭味。
7、開展以消除“四害”孳生地和控制“四害”密度為內容的病媒生物防治活動。
8、大力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和消費方式。營造綠色優美的生活環境,生活場所因地制宜進行綠化,提高綠化覆蓋面。
(二)營造健康環境
1、有居民健身活動的場地及設施,或有經費支持居民到公共場所開展健身活動。
2、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要求,以傳播《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3、養成良好的文明健康行為,建立健康均衡的生活方式,職工基本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基本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5%以上。
(三)開展健康活動
1、開展爬山、體育比賽、運動會等不同形式的群體性健身活動,每年至少開展1次。
2、每年至少組織1次健康膳食知識競賽。
3、組建2個以上的健身或運動團隊,如廣場舞隊、文藝表演隊等。
4、每年為社區居民至少開展2次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講座。
5、開展控制吸煙活動,公共場所有禁煙標志,設置吸煙區,內部有控煙激勵機制。
6、積極參與義務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
7、主動參與爭創“健康家庭”活動。
8、教育引導居民使用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工具(控油壺、限鹽罐、BMI尺、腰圍尺、計步器等)。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社區是具體參與和落實機構,要結合各自職責和年度工作安排,創造性的開展各項活動,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創建的工作機制。
(二)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和居民的思想實際,把創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精心謀劃制訂完備的工作計劃,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舉措、有考核。嚴格按照要求,健全各項制度,認真組織實施,有序推進創建。廣泛動員,上下聯動,人人參與,不斷擴大創建活動覆蓋面,提高創建活動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加大創建活動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學習會、宣傳欄、微信公眾平臺等宣傳渠道,積極宣傳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工作目標和任務,宣傳創建活動中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進一步擴大影響面,強化廣大干部職工追求文明、構建和諧的意識,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創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使追求健康、構建和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廣大居民的強烈愿望和自覺行動。
(四)嚴格管理,加強督導。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采取召開座談會、經常性督查、隨機抽查、定期調度等方式,了解活動進展情況,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活動有序推進,扎實長效開展。同時,隨時接受上級部門的督查指導,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并進行限期整改,確保創建活動取得預期實效。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5
為積極實現建設健康城市的目標,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衛生實際,制定我局建設健康城市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__大、__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家及省、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為指導,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樹立健康也是生產力的新理念,培育健康文化,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推動全民健身行動,創建全民健康環境,打造健康型社會,以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
二、組織機構
為扎實推進建設健康城市各項目標任務,成立靈武市衛生局建設健康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利用三年時間,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創新健康管理方式,實現所有城鄉居民都能享有高質量的衛生保健和醫療服務,不斷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建設體現以人為本和符合新型城市化要求的健康城市。
(二)主要目標
到20xx年
1、嬰兒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
2、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5/10f萬以下。
3、符合當地醫療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的救助率達到100%4、35歲以上人群血壓、血糖知曉率>40%、30%。
5、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率達到80%以上。
6、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治療率達到70%以上。
7、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止吸煙。
8、居民對衛生服務、食品安全和建設健康城市滿意程度分別達到80%。
9、新涂陽肺結核患者發現任務完成率>90%。
(三)建設口號
健康靈武、衛生先行
四、主要措施
實施五項健康工程
(一)完善健康體系
1、完善農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健全市、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支持市級醫院建設,使常見病、多發病、部分危急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治能夠在本市內基本解決。對鄉鎮衛生院開展加強型建設,采取多種形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確保每個行政村設立1個符合標準的村衛生室。
2、完善城區兩級醫療服務體系。根據靈武市城市發展格局和居民分布狀況,落實區域衛生規劃,優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加快靈武市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臨河鎮衛生院、狼皮梁衛生院建設工程,提升醫院硬件服務能力。
3、完善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和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提高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快速推進縣級新發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強化衛生監督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指揮及應急保障體系,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網絡和應急處置機制。
(二)建設健康機構
4、改善健康服務環境。以人性化、生態化、藝術化為標準,科學規劃醫療衛生單位建設,改善工作服務環境。醫療衛生機構環境整潔衛生,道路暢通,車輛管理有序,標識醒目,人性化服務設施及公共配套設施完好。大力開展綠化建設,積極開展室內綠化。優化醫院門急診環境和流程。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改善醫院急診設施和條件。
5、推進健康科學管理。以病人為中心,加強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管理,力爭群眾對衛生服務滿意程度≥90%。加強質量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保障醫療安全,大力彰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建立醫療機構質量考核評價標準,完善考評體系,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加強價格管理,以實施臨床路徑、單病種限價為重點,促進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規范醫院診療及收費行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降低群眾醫療費用。加強服務管理,簡化就醫手續,縮短群眾等候時間。完善門診信息管理平臺,公開醫療服務信息;實施優質護理工程,合理配備臨床一線護理人員;依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專業培訓、持證上崗、規范管理的原則,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做好新農合工作,實現參合農民在全市范圍內就近診療無障礙。加強信息化管理,建立實用共享的醫療衛生服務信息系統,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管理信息化建設,整合資源,打造城鄉居民健康管理系統,逐步實現高效、互聯、互通、共享,提升機構信息化水平及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6、營造健康工作氛圍。積極開展“健康靈武、衛生先行”系列活動,在全系統營造積極向上的健康氛圍。各單位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使“愛運動、健體魄”成為全體干部職工共識。積極在全系統營造健康生活方式,工作場所全面禁煙,工作時間全面禁酒,使醫療衛生機構成為全市建設健康城市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三)開展健康服務
7、提供滿意醫療服務。以學科建設帶動技術提高,以人才建設促進科研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服務。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技術、服務、科研水平。積極實施人才建設規劃,夯實基礎人才梯隊,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培養一支全心全意為百姓健康服務的優秀人才隊伍。發揚中醫特色,積極宣傳科學的中醫保健知識,充分發揮中醫在養身保健方面的傳統優勢。
8、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按照“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患病早治療”的原則,以人人免費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目標,實現公共健康服務關口前移、重心下沉、進入社區、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為群眾提供防病、控病的條件和途徑。加強各類人員培訓,改善設備條件,強化疾病檢測能力建設。建立規范制度,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演練,熟練掌握處置程序。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提高各類急慢性病救治能力。加強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全面落實各項預防、控制和治療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90%。抓住肺結核病人發現和治療這兩個關鍵環節,落實各項結核病防治措施。完善慢病監測預警系統,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監測工作,探索慢性病防治新模式。
9、增加健康服務項目。普及免疫接種知識,落實兒童規劃免疫,研判和預測傳染病流行趨勢,有計劃的增加推廣免疫接種項目,提高人群對相應疾病的免疫水平,有效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以維護居民健康為中心,增加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群,全面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進社區。結合健康城市指標,合理設計城鄉居民保健體檢服務包,實現全體城鄉居民人人享有免費保健體檢,做到免費保健體檢全覆蓋,以保健體檢為基礎,提高35歲以上人群血壓、血糖知曉率,使35歲以上人群血壓知曉率≥40%,35歲以上人群血糖知曉率≥30%。扎實做好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建檔率達到國家要求。加強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腦卒中、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社區干預工作,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管理治療率≥70%,建立醫院、鄉鎮、疾控三位一體的慢病管理模式。
(四)提高健康素養
10、開展健康知識宣教。以“人人具備基本衛生知識”為目標,積極推廣和普及健康生活應具備的理念,逐年提高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知曉率,努力使知曉率≥80%。
11、實施健康行為干預。以“人人掌握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為目標,鼓勵社區居民主動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主動干預自身的健康隱患,逐步實現健康的自我管理,實施“一動二限三控”工程。開展“每日萬步健康行”活動,發放公開倡議書,倡導市民每日步行一萬步。開展“限飲酒限腰圍健體魄”活動,倡導市民飲酒適度、杜絕酗酒,均衡體重、控制腰圍。開展“控油、控鹽、控煙”活動,倡導市民合理膳食,提供健康干預工具,發放“控油壺”、“控鹽勺”,促進形成健康生活習慣;推動控煙立法,推進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工作。倡導健康婚育,積極推行免費婚檢,做好生殖保健綜合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12、培育積極健康心理。以培育擁有積極健康心理的人群為目標,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服務水平,營造“關注精神衛生、關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健全精神衛生管理網絡。以二級綜合性醫院精神衛生專科門診為主導,以鄉鎮、社區精神衛生咨詢干預點為基礎,以居民精神衛生狀況監測為手段,完善工作網絡,夯實工作基礎。加強精神衛生服務人員培養與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開展心理健康行為干預。深入社區、學校、企業、機關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遏制重點人群心理行為問題上升趨勢。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統一認識
各單位、各科室要把建設健康城市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來抓,按照“突出健康、以人為本,明確項目、統一規劃,協調發展、分步推進”的建設思路,切實加強領導,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措施到位、責任分工到位。
(二)落實項目、細化責任。
圍繞建設健康城市的總體目標,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和步驟,加強部門溝通,落實責任,形成“目標共推、責任共擔”的工作格局。
(三)團結協作、主動溝通
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組織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從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證和支持。抓好各環節的有效銜接,配合聯動,主動作為,講求實效。對于要爭取其他部門支持的項目要利用政策,主動對接,加強溝通,爭取項目和經費落到實處。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要加大宣傳發動和輿論監督力度,樹立典范,弘揚新風。要充分發揮各新聞媒體的特點和優勢,積極配合健康城市建設工作,開展各項公益宣傳、知識普及、新聞報道。使建設健康城市成為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識,深刻認識健康城市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牢抓住我市衛生事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的機遇,明確目標與責任,堅定信心與決心。
(五)強化監督、嚴格考核。
實行建設健康城市目標管理,領導小組將采取不定期督查、定期巡查、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單位健康城市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對工作突出、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和責任追究。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6
為全面提高人民群眾整體健康水平,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滄州,幸福滄州,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的指導意見》,在全市范圍內扎實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服務、健康飲食、健康信息、健康文體、健康環境”六大工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為指導,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樹立健康也是生產力的新理念,培養健康文化,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推動全民健身行為,創建全民健康環境,打造健康型社會,以人民群眾身心的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
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二是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至上;三是堅持立足實際、注重特色;四是堅持城鄉統籌、協調推進;五是堅持開放創新、全面提高。
二、活動目標和主要指標
通過5年的努力,至20xx年,初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城鄉健康環境明顯改善,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一)健康環境指標
1、環保指標:①全年二級及二級以上天數(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85%,②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③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0%。④垃圾集中處理率≥95%。(市環保局、市水務局負責)
2、綠化指標: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省里要求的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由10.03平方米、41.76%、35.01%提高到13.8平方米、45.2%、40.3%。(市林業局、市城管局負責)
3、環衛指標:市區生活垃圾清運作業機械化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環衛管理公共廁所水沖率達8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初步建立一個設施完善、機械先進、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市城管局負責)
(二)健康服務指標
1、建立完善縣、鄉(街道)、村基本醫療服務體系。每個縣(市)至少有一所二級甲等或以上的縣級綜合醫院,每個鄉鎮建立一所達標的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建立一所標準的衛生室。(市衛生局、市發改委負責)
2、市、縣兩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檢驗服務能力分別達到C級和B級,具備職業衛生檢測、評價服務資質。(市衛生局負責)
3、市、縣級建立專業性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隊伍、醫療緊急救援隊伍和職業病防治隊伍,完善工作預案,做好物資儲備,形成完善的職業病防治網絡。(市衛生局負責)
4、建立食品及藥品安全長效機制。(市衛生局、市食藥監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負責)
5、城鄉社區有較完善的健身活動場所。(市體育局、市住建局、市規劃局負責)
6、所有縣(市、區)建立精神衛生服務網絡,95%以上的縣(市、區)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網絡,85%的縣(市、區)開展精神疾病社區康復工作。(市衛生局負責)
7、建立比較完善的國民體質監測體系。(市體育局負責)
(三)健康人群指標
1、到“十二五”末全市人均預期壽命比末增加1歲。(市計生委、市衛生局負責)
2、孕產婦死亡率24/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11‰以下。(市計生委、市衛生局負責)
3、慢性病防治知識人群知曉率達到70%以上,35歲以上人群自我血壓水平知曉率達到80%、自我血糖水平知曉率達到50%,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率分別不低于50%。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達到70%。(市衛生局負責)
4、市、縣、鄉級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單位創建率100%,無煙學校創建率100%,其他無煙單位創建率50%以上。成年男性吸煙率控制在60%以下。(市衛生局、市愛衛辦負責)
5、居民健康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70%以上。(市衛生局負責)
6、居民每周鍛煉三次以上,每次鍛煉時間不少于半小時的成年人比例達到35%以上。(市體育局負責)
三、主要任務
實施六大工程、25項重點項目。
(一)健康教育工程
1、健康教育進家庭項目。向每戶居民免費發放《居民健康指南》,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營養膳食、居民健康素養等內容。(市衛生局負責)
2、健康教育進校園項目。中小學校要編寫健康知識讀本,開設健康教育課,每學期不少于10課時。學校設置固定的健康教育櫥窗,開展健康知識競賽、有獎征文等活動。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小手拉大手”活動,帶動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追求體育鍛煉、文化娛樂的健康氛圍。在各類學校中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活動,至20xx年中、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100%、90%;中、小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100%、90%。(市教育局負責)
3、健康教育進醫院項目。各級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在為患者進行醫療救治的基礎上,要根據各自的不同專業對病人及病人家屬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要有針對性地為患者開具健康處方,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引導活動。醫學專家面向社會舉辦健康知識、衛生救護講座,提高目標人群對疾病的預防、控制能力。在各級醫院中開展健康促進活動,至20xx年縣級推出至少一家“健康促進醫院”示范醫院,至20xx年全部縣級醫院和30%的鄉鎮衛生院院達到“健康促進醫院”,至20xx年健康促進縣、鄉級醫院達到100%。(市衛生局負責)
4、健康教育進社區項目。社區基層組織定期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組織醫學專家深入社區舉行講座。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每個社區一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個社區建立一個健康教育小課堂,每個月開展一次健康促進活動,每年進行一次社區健康問題調查;在日常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醫護人員通過日常門診、義診、電話、入戶和咨詢等形式,開展咨詢宣傳,發放健康教育處方,解答居民提出的健康和疾病疑難問題,指導求詢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工作日通過DVD和電視等多媒體設備播放衛生科普片,以圖文并茂和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衛生墻報、宣傳櫥窗、宣傳展板、實物模型展示等形式開展傳播活動。組織動員社區群眾組織、居民志愿者參與“相約健康社區行”、“健康大課堂”、“健康俱樂部”、衛生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健康促進活動。培育“社區-家庭-個人”健康管理模式,依托社區衛生服務專業力量,動員并培育家庭中的婦女、中老年人成為家庭保健員,開展家庭健康管理,定期參加健康體檢并實施自我健康監測,及時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市文廣新局、市衛生局、市愛衛辦負責)
5、媒體健康宣傳項目。在媒體開設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專欄,宣傳普及衛生知識;在電視臺播放健康知識公益廣告片,開辦健康知識講座;在網上開設“就醫指南”、“健康講壇”等專欄,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娛樂宣傳活動,擴大健康教育引導覆蓋面。(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局、市文廣新局負責)
6、禁煙、控煙項目。從在校生和青少年抓起,廣泛開展禁煙、控煙干預活動,通過加強社會宣傳,提高控煙自律意識;大力實施“無煙學校”、“無煙機關”、“無煙餐館”、“無煙家庭”等創建活動,在禁煙場所設置專門吸煙區。人群吸煙率在現有基礎上逐年遞減。至20xx年100%的中小學校、100%的醫院成為無煙場所。(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衛生局、市愛衛辦負責)
(二)健康服務工程
7、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項目。為每人制定一個健康計劃、建立一個電子檔案、每人每年體檢一次。積極推廣居民電子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對居民健康情況進行管理,將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納入電子健康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健康信息即時采集和調取利用,方便居民通過互聯網、短信等形式查詢自己的健康信息,同時利用信息管理平臺定期發布手機健康信息、電子健康郵件等。到20xx年為全部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對城鄉居民的健康現狀進行抽樣調查,科學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現狀。調查數據錄入微機數據庫,撰寫和發布轄區居民健康狀況報告。進一步強化政府衛生監管、建立健全衛生監督體系。(市衛生局負責)
8、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1)全面完成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任務。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構筑30分鐘的醫療服務圈。著力加強縣級醫院建設,發揮好縣級醫院的龍頭帶動作用,各縣(市、區)至少有1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或以上。啟動縣級中醫院標準化建設項目。完成規劃確定的未達標鄉鎮衛生院建設,實現全市每個行政村都建有一個標準的衛生室,一個能看病的醫生,建立起基本藥物的保障機制,配備基本的診療設備。基本實現一般疾病不出村,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門診量占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比例明顯提高。建立完善醫療緊急救援體系,加強縣級醫院的緊急救援服務能力建設。
(2)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計算機網絡化管理,規范化運行,實現科學化管理。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醫保,制訂居民慢性病報銷辦法,引導居民到社區看病就醫。實現“小病到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雙向轉診模式。
(3)建立健全縣、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企事業單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服務網絡。各縣(市、區)要開發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人力資源,建立健全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體的宣講團和志愿者宣教團;成立專業健康教育機構,配置具備社會動員、倡導、傳播與教育、計劃設計、實施、監督與評價等基本技能的健康教育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社會各行業和單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鄉鎮(街道)、村(居委會)、醫院、學校、單位等配備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專、兼職人員,負責轄區內或本單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市衛生局、市發改委負責)
9、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保障項目。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實施大學生村醫工程。通過對口支援、定向培養、轉崗培訓、在職教育、社會招聘等多種途徑力爭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負責)
10、慢性病干預項目。開展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干預措施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等活動。積極創建“健康促進及慢性病防治”示范區,各縣(市、區)以社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為平臺,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健康促進及慢性病防治示范區創建活動,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示范區工作經驗和工作模式,并形成示范和帶動效應,推進本縣(市、區)健康促進及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20xx年前每個縣(市、區)以鄉為單位至少抓好一個健康促進及慢性病防治示范點,并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廣。(市衛生局負責)
11、職業相關疾病防治項目。對工礦企業管理者和各種作業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培訓,做好有毒有害崗位工人的體檢和健康培訓工作。職工健康體檢率、建檔率逐步提高。(市衛生局負責)
12、精神衛生項目。深入學校、企業、社區,傳播心理衛生知識,引導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實施早期干預策略,消除焦慮、抑郁、悲傷、恐懼、惱怒和成癮等異常心理行為,引導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逐步提高。加快精神衛生服務人才隊伍培養,加快建設功能比較完善的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三)健康飲食工程
13、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項目。對所有食品和食品加工企業、相對集中食品加工小作坊、銷售企業、餐飲(集體食堂)單位、倉儲場所進行全面集中徹底清查,嚴厲查處和打擊食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實行“五個一批”,即關閉取締一批、停產整頓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派監督員入駐企業監控一批,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市衛生局、市食藥監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商務局、市工信局負責)
14、建立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立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機制、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機制、食品安全質量保證機制、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食品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建立藥品安全長效機制。建立藥品安全質量保證機制、藥品安全監測預警機制、藥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藥品安全應急處置機制、藥品安全責任追究機制等五個機制,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市衛生局、市食藥監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負責)
15、放心飲水項目。加強城鄉居民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監測,建立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監督檢測機制。集中式供水單位建檔率達100%。(市水務局負責)
16、安全飲食項目。以治理抗生素、雌激素、農獸藥殘留超標為重點,加強蔬菜、水果、肉蛋奶、飲品、食品添加劑的檢驗檢測,倡導使用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單位和食品經營單位的管理。全面推行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辦法,A、B等級餐飲單位逐年遞增5%。(市農牧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市商務局負責)
17、平衡膳食促進項目。倡導居民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實現“吃動兩平衡”。倡導少鹽少油飲食,倡導食用低鈉鹽、植物油。倡導集體食堂、餐飲單位對鹽油實行總量控制、總量遞減。倡導適量飲酒不過量,文明飲酒不勸酒,提高廣大群眾的自覺控制能力。為全市每戶家庭免費發放一把定量鹽勺和定量油杯,發放控鹽、控油、控體重和酗酒有害健康的宣傳材料。(市商務局、市愛衛辦負責)
(四)健康信息服務工程
18、醫藥衛生信息化項目。加快以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管理為重點的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和衛生行政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居民就醫“一卡通”,為每個人建立一份電子健康檔案。(市衛生局、市工信局負責)
19、醫院信息化項目。積極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快遠程診療服務系統建設,開展遠程會診項目。在二級以上醫院推廣患者滿意度電子評價系統。(市衛生局、市工信局負責)
(五)健康文體工程
20、全民健身項目。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切實保障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權益,組織好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提高全市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生活方式。加快城市社區、行政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到20xx年,全民體育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經常性體育鍛煉人數明顯提高。50%縣市區建成一場或一館為標志的規模較大、功能較全的體育中心。100%的城市街道和70%的社區,100%的鄉鎮和6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體育設施。城區公園、廣場體育健身設施安裝率達到100%,按照《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標準》,每個社區建有不低于80平方米的活動室和健身廣場,并配備相關器材。新小區和居住區必須按要求達到人均0.3平方米以上的室外體育設施建設用地和人均0.1平方米以上的室內體育建筑面積。全市人均體育用地達到1.5平方米。健全全民健身運動組織,定期組織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鼓勵社區、單位配備健身運動指導員,指導群眾掌握科學鍛煉方法。充分利用公園、廣場、河湖沿岸等各種資源,開展健康主題公園、健康示范街、健康步道等建設,完善社區(村)健身場地和健身設施,鼓勵各單位向群眾開放健身和運動場所。倡導累加式、鑲嵌式等多種形式的運動方式和工間操,在公共休閑和鍛煉場所設置體育運動量的標識。倡導每人每天運動不少于30分鐘,日行一萬步,青少年每天運動不少于60分鐘。(市體育局、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愛衛辦、市發改委負責)
21、文化活動項目。每個鄉鎮(街道)、每個村(居委會)都建有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各種群眾文化活動普及到每一個鄉鎮(街道)、每個村(居委會)。創作健康教育劇目,定期舉辦農民秧歌大賽、社區居民歌詠大賽、大學生和中學生街舞、健身操比賽、國標標準大賽和交誼舞大賽等活動。(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市體育局負責)
22、民間組織健康促進項目。以現有的各種類舞蹈、歌唱等群眾健身團體為依托,發展一批新的有益健康的疾病康復類社團、健身中心、俱樂部等民間組織,全市民間健康、文體活動組織覆蓋更多人口。(市文廣新局、體育局負責)
(六)健康環境工程
23、碧水藍天項目。以我市節能減排、企業治污減排、飲用水源環境綜合整治、綠化攻堅行動等專項行動為重點,不斷擴大綠化面積,改善我市城鄉大氣、水環境質量,使環境、綠化等主要指標達到環保目標要求。地表水國控、省控監測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要求,或出境斷面水質好于入境斷面水質。積極推廣利用天然氣等清潔和準清潔能源技術,對燃煤鍋爐進行改造;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和普及,燃氣普及率達到99%以上,管道燃氣使用率達到80%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5%以上。(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住建局、市林業局、市城管局負責)
24、廁所改造項目。農村大力推行“三格式”、“雙甕式”、“沼氣池式”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市愛衛辦負責)
25、除害滅病項目。全市城鄉每年開展兩次大規模的衛生整治和“消殺”行動,積極開展城鄉除四害工作,將蚊、蠅、鼠、蟑螂等蟲害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有效控制各類傳染病和蟲媒疾病的發生。農村要實行垃圾“戶清、村集、鄉運、縣處理”的模式。(市愛衛辦、市城管局負責)
四、方法步驟
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4月-6月):制定方案。各縣(市、區)、各部門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滄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的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和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出創建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組織實施。全面啟動實施創建“健康城市”活動,20xx年12月底前,六大工程、25個重點項目實現階段性目標。推選出一批樣板項目、精品項目、特色項目,發揮示范作用。
第三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深化成果。鞏固和深化前面階段活動成果,推廣先進創建模式,建立健全全民健康促進工作的長效機制,推進此項工作持續向更深層次邁進,實現五年活動目標。
五、組織實施
(一)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由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市醫改辦會同相關部門對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實施具體指導。
(二)各縣(市、區)及各部門也要按照本方案對本地及本部門開展“健康城市”活動作出相應部署,成立領導機構和相應辦事機構,專人負責。推廣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在全市形成以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社區和村鎮全員參與的活動組織方式。
(三)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要結合城市面貌三年上水平及新農村建設統籌推進。要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城市污水治理、廢物垃圾處理等基本設施的建設改造,改善城鄉環境。
(四)加大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的考核力度。要把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成效納入年度縣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年度進行考核評比。開展活動所需經費以縣、市為主,省財政以獎代補形式補助。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7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以衛生室為骨干,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對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開展健康教育,各居委會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有專人專管,每年至少每月開展1次健康教育講座,更換4次以上宣傳欄,幫助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
二、建立公共居民健康檔案
依托以建居民健康檔案,結合不同的活動,與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協作,為居民提供健康查體服務,對重點人群健康檔案信息每年至少更新一次,對未建檔案人員,建立家庭健康信息資料,與社區居民形成固定的服務關系,建立完善居民健康信息網絡,家庭健康檔案建立達到100%。
三、深入開展慢性病防治(四種病等)
1.做好重點慢性病患者登記與健康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培訓中醫藥預防保健相關內容、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對來診35歲以上人群進行首診測血壓制度。對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四種病患者建立專門檔案,規范用藥指導和干預,并實施隨訪,每年不少于4次。
2.①對已確診精神病人做好登記、建檔,做好咨詢服務。
②做好殘疾人登記,為殘疾人康復訓練提供咨詢指導,患有慢性病的殘疾人每年4次家訪巡視。
③搞好婦女、兒童保健工作,健全各種檔案隨訪記錄。
四、加強重點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宣傳
針對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乙型肝炎等,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做好季節性宣傳教育,有效控制轄區傳染病的流行。
五、老年保健工作
為60歲以上老人建立專門健康檔案,指導老年人進行疾病預防,強化老年人自我保鍵意識,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每年提供4次家庭訪視與巡視,并指導病人利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及土單驗方進行防病治病。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8
為了進一步推進建設健康社區工作,根據《xx區建設健康城區行動計劃的要求。在辦事處黨委的領導下,在區愛衛辦的大力支持下,以改善居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和提高市民群眾健康素質為出發點,積極營造健康、優美、和諧的人群生活和居住環境,我們將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工作網絡。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辦事處建設健康社區進展,成立了建設健康社區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以社區為組長、全體社區工作人員為成員的建設健康社區領導小組,下設七個片,有專人專管,把西新苑建設健康社區工作計劃落實到各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了職責分工,以確保建設健康社區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加大宣傳發動,進一步營造社區氛圍。
為了讓更多的社區群眾知道建設健康社區活動,并積極投入到這項活動中來,我們將加大了建設健康社區的宣傳力度。一是召開建設健康社區工作會議;二是結合愛國衛生月、世界衛生日活動,組織社區建設健康社區職能部門一起,計劃在社區廣場、保險公司門前、泰達證券門前等地方進行了衛生宣傳咨詢服務活動,下發各類宣傳資料,拉橫幅、固定廣告牌等活動。三是利用各片宣傳陣地(畫廊)和簡報進行衛生知識,讓廣大居民進一步了解各種健康知識。通過這一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居民的知曉率,為建設健康社區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三、整合社區資源,進一步推進健康社區。
1、“健康身心”活動。進一步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的作用,認真開展傳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識普及教育,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檢測和干預,加強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提高接種的及時率。同時開展各類健康互助活動,完善解決社區貧困人群的醫療救助方案。積極開展社區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為貧困、無業精神病人提供基本的精神衛生服務。
2、“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為加強人口和家庭計劃指導工作的網絡化管理,鞏固和完善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把“家庭計劃指導進萬家”做好,同時也為更好地開展計生服務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其次在西新苑社區廣場舉辦了知識講座,力爭有更多的家庭共同參加,并舉辦的“家庭育兒大考場”競賽活動。
3、“人人掌握救護技能”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競賽,著重對各居委有關人員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培訓,提高市民對突發事件的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切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4、“放心食品、健康消費”活動。全面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有序開展衛生等級評定工作;重點抓好職業道德教育,注重提高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自律意識,增強食品安全意識;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和培訓,下發各類宣傳資料達,切實提高市民對食品安全知識的知曉率,引導市民形成健康的食品消費行為
5、“控煙”活動。繼續推進控煙單位創建,幾年來先后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唐山49中學、開平小學6家單位進行推進工作。同時加強公共場所控煙執法,積極倡導在飯店、茶室等公共場所設立吸煙區;大力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知識宣傳,提高市民控煙意識。
四、加快建設健康社區,進一步推進健康單位、家庭。
1、“健康單位建設”活動。大力宣傳引導,切實提高單位主要領導對建設健康單位重要意義的認識,真正化為單位的自身需求和自覺行動。指導各單位根據自身實際和行業特點,開展單位職工人人運動、食品安全、資源節約、健康教育等特色活動,形成多元化的健康單位建設格局。
2、“健康家庭建設”活動。以社區為基點,指導創建家庭開展“居室清潔、家庭和睦、生活健康、熱心公益”的創建活動,爭取到10共創建200戶。總之,我們要按照建設健康社區的工作要求,開展工作,我們將按照建設健康城市的目標積極探索,不斷實踐,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與時俱進,扎實有效地推進西新苑社區建設健康社區工作,為建設健康城區作出應有的貢獻。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9
為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國發〔20xx〕15號)、《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xx〕8號)要求,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推進健康城市建設,結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關于印發全國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20xx版)的通知》(全愛衛發〔20xx〕3號)等文件,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認識愛國是核心、衛生是根本、運動是方式的愛國衛生運動內涵,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政府主導、跨部門協作、全社會動員,預防為主、群防群控,豐富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總結推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經驗和做法,突出問題和結果導向,強化大數據應用和法制化建設,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有效防控傳染病和慢性病,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全民健康水平,為實現健康中國永川行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20__年起,具備接受國家衛生區復審的條件。到20__年,力爭新創建國家衛生鎮5個,完成健康鎮建設5個及以上,完成健康細胞建設200個以上;實現對符合評價評估條件的重大行政規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項目進行健康影響評價評估;根據國家、市級健康城市評估安排部署,力爭建成健康城市示范區。
三、重點任務
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圍繞營造健康環境、構建健康社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文化5項任務,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一)營造健康環境
1.綜合整治城區環境。結合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城鎮重點場所、薄弱環節、重點行業的環境衛生整治,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補齊公共衛生環境短板,重點抓好老舊居民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建筑工地、棚戶區環境整治,治理居民小區飼養家禽家畜;實施城市綠化景觀專項整治;加強交通運輸工具內外清潔、日常消毒。(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局,配合單位:區教委、區住房城鄉建委、區商務委、區文化旅游委、區衛生健康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市場監管局、區交通局,各鎮街)
2.綜合整治農村環境。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五清理一活動”,制定整治計劃,分類移交,全面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排亂泄、亂涂亂畫,消除垃圾圍村、圍田、圍塘、圍路,拆除違章建筑,疏浚坑塘河道。(牽頭部門:區農業農村委,配合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水利局、區衛生健康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各鎮街)
3.規范農貿市場管理。深入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做好功能分區和布局;加強農貿市場管理,為群眾提供干凈、整潔、規范、管理有序的日常生活購物場所。取締禁止區域的活禽交易和宰殺行為,實現家禽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牽頭單位:區商務委,配合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農村委,各鎮街)
4.推進垃圾污水治理。加強垃圾分類政策鼓勵、宣傳教育等,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到20__年,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8%以上,建成區所有鎮街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以上,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建立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持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梯次推進農村集中居民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加大農膜回收利用力度,推廣有機肥、配方肥及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技術,完善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示范,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完善醫療污水處理,規范醫療廢物儲存設施管理。(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局,配合單位:區住房城鄉建委、區生態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委、區供銷社、區衛生健康委、各鎮街)
5.大力開展廁所革命。扎實推進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改造,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村莊配套建設公共衛生廁所,強化管理維護,逐步擴大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覆蓋面。加快城鎮二類公廁提質增量,形成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城鎮公廁服務體系;推進學校廁所改造建設,提質升級旅游景區廁所,將醫療機構廁所納入“美麗醫院”建設,全面開展農貿市場、客運站等重點公共場所廁所改造,規范管護使用。(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委、區城市管理局、區教委、區文化旅游委、區商務委、區交通局按職責分別牽頭落實,配合單位:各鎮街)
6.深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完善從水源保護、自來水生產到安全供水全過程監管體系;加強對飲用水水源、水廠供水和用水點的水質監測。加強城市供水設施的建設改造,提高供水能力和范圍。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強化二次供水設施維護管理和水質檢測,推進老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保障居民飲水安全。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實現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積極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筑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牽頭單位:區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水利局、區衛生健康委、區教委、區住房城鄉建委、區交通局、區商務委、區發展改革委、區機關事務中心,各鎮街)
7.科學防制病媒生物。各鎮街要認真落實病媒生物防制主體責任,開展以環境治理為主、藥物防治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堅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專業防制和常規防制相結合的病媒消殺,清除病媒生物孳生源頭,著力解決城鄉環境臟亂差問題;根據傳染病流行規律,適時實施統一滅蚊、滅蠅、滅鼠、滅蟑螂活動,防止鼠疫、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傳播流行;加強病媒消殺隊伍建設,提升病媒生物防制能力;健全病媒生物監測網絡,發生傳染病疫情時增加監測頻率、擴大監測范圍,運用監測數據和評價結果,建立病媒生物監測預警機制,科學制定防制方案;衛生鎮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實行動態管理,檢查不達標“一票否決”;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處罰防制不力的單位。(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責任單位: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二)構建健康社會
8.完善保障體系。保障城鄉居民在教育、住房、就業、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完善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保障人群實現基本覆蓋,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別。繼續建設以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牽頭單位:區教委、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區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別牽頭落實,配合單位: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9.加強重點行業領域治理和監督檢查。重點行業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均達90%及以上。(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各鎮街)
10.加強社會健康管理。強化愛國衛生能力建設,鞏固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構建健康區建設推進平臺,發揮國家衛生鎮創建引導作用,筑牢健康工作基礎。到20__年,力爭新創建國家衛生鎮5個,完成市區級健康鎮建設5個及以上,完成市區級健康細胞建設200個以上(含健康社區、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學校、健康單位等)。根據國家、重慶市安排部署,力爭建成健康城市示范區。(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教委、區經濟信息委、區民政局、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高新區管委會,各鎮街)
11.倡導全民健身。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健康步道、健康廣場、健康公園等支持性環境,努力打造百姓身邊健身組織和“15分鐘健身圈”;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加強科學健身指導服務,落實工間操,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日”,普及群眾體育運動;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非上學時段體育場所免費開放,確保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和符合開放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構建科學健身體系,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加強運動康復,構建運動傷病預防、治療與急救體系。實施特殊人群的體質健康干預計劃。到20__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不少于94.6%,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2.5%及以上。(牽頭單位:區文化旅游委,配合單位:區教委、區住房城鄉建委、區城市管理局、區衛生健康委,各鎮街)
12.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加強食堂、小餐飲店、小作坊等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整治,推進餐飲業“明廚亮灶”;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現代化治理體系,加強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農產品和食品抽檢量達到3批次/千人,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區農業農村委、區衛生健康委,各鎮街)
13.促進社會心理健康。加強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傳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樂觀積極的理念和相關知識,引導形成和諧向上的家庭和社會氛圍。建立健全政府、社會組織、專業機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機制,發揮“互聯網+”作用。推進鎮街、村(社區)心理服務平臺建設。健全教育系統、機關企事業單位心理服務網絡,支持心理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發展,培育標準化、規范化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加強未成年人等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健全傳染病、地震、洪澇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中的社會心理健康監測預警機制,強化心理健康促進和心理疏導、危機干預。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牽頭單位:區委政法委、區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別牽頭落實,配合部門:區委宣傳部、區教委、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信訪辦、區公安局、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區殘聯)
(三)優化健康服務
14.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基層衛生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建立對口支援與合作制度,每所二級及以上醫院對口支援3-5個鎮衛生院,補齊醫療衛生服務的短板。以美麗醫院建設及健康服務環境提升行動為抓手,不斷改善就醫環境和醫療服務。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和康復科,提升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探索中醫藥與養老、旅游、文化等產業協同發展新業態。提高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體系逐步完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按照0.5-0.8公里服務半徑或常住人口1萬人左右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逐步形成“10分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圈”和“20分鐘街道醫療衛生服務圈”。(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民政局、區文化旅游委,各鎮街)
15.促進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不斷拓展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新劃入19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逐步提高和深入落實項目籌資標準。多種渠道動態更新和完善檔案內容,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依法依規向個人開放;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為抓手,規范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按照《重慶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范(第一版)》要求,規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完善簽約信息化建設,持續豐富簽約服務內涵,切實提高簽約居民的感受度。加強與殘聯、民政部門銜接,做好殘疾人簽約服務。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著力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四類重點慢性病患者規范管理服務。(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各鎮街)
16.開展傳染病及慢性病防控。強化重大傳染病防控措施,建立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按照相關要求制定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落實“四早”要求,壓實“四方責任”,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情況穩定。加強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建設和管理,健全疾病監測系統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體系,推進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各鎮街)
17.深化創建成果。以健康有關創建活動作為提升健康服務的重要載體,推進國家衛生區、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等衛生健康類創建成果鞏固提升。(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各鎮街)
(四)培育健康人群
18.關愛婦女兒童。認真貫徹落實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的各項方針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為婦女、兒童提供基本健康保健服務,努力降低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開展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宣傳、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落實《重慶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和《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和肥胖防控。(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教委、區婦聯、團區委,各鎮街)
19.嚴格落實控煙禁煙。加強控煙宣傳教育,落實《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宣傳及實施,切實做到控煙精神進家庭、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醫院,推動轄區居民了解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嚴重危害,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推進醫院、學校、機關全面禁煙,鞏固無煙黨政機關創建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嚴厲查處違法發布煙草廣告行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產品。落實青少年煙草流行監測。開展控煙禁煙效果考核評估。(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教委、區交通局、區文化旅游委、區市場監管局、區煙草局,各鎮街)
20.推進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全面推進健康促進和知識普及,普及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等健康知識與技能。明確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促進與教育職責,將健康知識普及納入績效考核。建立完善全區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扎實開展“健康中國行”等品牌活動,深入推進健康教育進社區、進家庭、進鄉村、進學校、進單位“五進”活動,大力推行“社區-家庭-個人”健康管理模式。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推動“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構建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合理布局、科學設置,倡導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有機融合,實現醫養無縫對接。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別牽頭落實,配合部門: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五)發展健康文化
21.樹立綠色環保理念。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強化道德實踐養成,推動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強《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低碳生活方式等知識宣傳,引導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習慣,推廣健康生活方式,踐行綠色環保理念。開展生態文明宣傳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醫院、進交通、進商場、進酒店、進工地、進社區、進家庭等活動;倡導節約水電等資源能源,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推行“慢行+公共交通”為主的慢行交通發展模式,優化公交線路。倡導使用環保用品,推動塑料產品替代和限制使用,加快推進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的限制禁止工作,解決過度包裝的問題。(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交通局、區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別牽頭落實,配合部門:區經濟信息委、區生態環境局,各鎮街)
22.培育中醫藥文化。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群眾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注重師承教育,繼續開展“師帶徒”“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等工作。深入發掘全區中醫藥文化資源,加大民間名記、名方挖掘整理,開展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整理研究與推廣應用,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廣泛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宣傳,推進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校園,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全民生活。(牽頭單位: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教委,各鎮街)
23.弘揚衛生日文化。以每年各類衛生主題活動宣傳日為契機,組建健康科普專業隊伍,發揮權威專家作用,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力度,動員全區廣大醫務工作者、愛衛工作者、學校師生和黨員志愿者等,開展愛國衛生宣傳咨詢活動,創作一批通俗易懂,傳播速度快的健康科普作品,如:小品、相聲、快板、動漫、微視頻等,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加大健康知識傳播力度,大力弘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倡導健康生活行為方式,增強群眾的衛生防病意識,引導形成公民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樹立和踐行對自己健康負責的健康管理理念。(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24.營造書香文化氛圍。鼓勵和支持健康文化產業發展,創作出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健康文化作品,建立健全社區、村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文化廣場等場所,積極發展鄉村特色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健康文化需求。(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旅游委,配合單位: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25.傳播志愿者文化。進一步推進“全國志愿者服務信息系統”志愿者注冊工作,創新方式,完善志愿者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志愿者在健康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團區委,配合單位: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26.遵守健康公約。大力宣傳《重慶市民健康公約》,完善村規民約等社會規范,定期開展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引導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區級各部門,各鎮街)
四、工作保障
(一)建立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
成立健康城市建設專項工作組,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成員由愛衛會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組成。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健康委愛衛辦,負責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及考核等工作。各鎮街、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鞏固國家衛生區暨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樹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執政理念,要成立“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充實人員力量,完善責任機制,明確工作目標、措施,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建立多渠道經費保障機制
各鎮街、各部門要不斷加大對健康鎮、健康細胞建設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要有效整合部門資源,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參與,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鞏固國家衛生區暨健康區建設工作任務按要求完成。建立“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對成功創建市級衛生鎮的鎮區政府按照50萬元/鎮的標準給予經費補助;成功創建國家衛生鎮的鎮,區政府按照100萬元/鎮的標準給予經費補助。
(三)建立有效的督查考評機制
將健康城市建設和鞏固國家衛生區工作作為重點督查內容,納入區級部門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內容,對措施不力、行動遲緩、問題突出的鎮街、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追究責任。各鎮街、各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一把手”定期督導檢查、新聞媒體參與監督等機制,向社會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及時受理群眾投訴,切實解決工作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四)建立科學的效果評價機制
區健康城市建設專項工作組辦公室要進一步完善永川區健康城市建設指標和評價體系,開展建設指導和監督,做好市級評價準備;各責任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健康細胞建設活動,區疾控中心要結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等工作,具體組織實施、效果評價、監督管理,于每年1月20日前將上年度健康細胞建設情況報區愛衛辦,區愛衛辦根據推進情況適時開展抽樣評價,做好市級抽查準備。
(五)建立及時的信息報送機制
《永川區健康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任務分解》中明確的區級責任部門,要嚴格對照具體任務,結合對應貫徹措施,制定年度工作序時安排,于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5日前報送工作完成情況,每年12月10日前報送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及健康城市建設指標完成情況。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0
為全面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xx〕32號)精神,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健康呼倫貝爾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民健身為主體,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和身體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通過立體構建、融合推進、示范引領、動態實施,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在理念、組織、設施、活動、人才、產業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和全民健康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實施“健康呼倫貝爾”行動作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目標
到20__年,全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大格局初步呈現,成效顯著,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到2030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全市人民群眾的習慣,全地域覆蓋、全周期服務、全社會參與、全人群共享的格局基本形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5%,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5平方米,國民體質監測合格人數比例達到92%,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及職業群體等各類人群身體素質明顯改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0%。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引導,推動理念融合
1.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樹立體育健身文化新理念,普及推廣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科學知識,大力倡導“康體結合”“體醫結合”,將“體育治‘未病’”“運動是良醫”“體育鍛煉讓健康壽命更長”等理念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列入衛健和教育部門健康教育體系,不斷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引導人們樹立體育健康觀。(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局)
2.加大宣傳教育引導。體育、衛健、教育、文旅廣電等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新媒體等,開設全民健身欄目,舉辦講座論壇,制作公益廣告、宣傳片、宣傳畫,出版科普圖書、音像制品等,大力宣傳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對于促進全民健康的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普及健身健康科學知識。(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局、教育局,市廣播電視臺、呼倫貝爾日報社)
(二)健全體系,推動組織融合
1.健全基層全民健身組織。形成遍布城鄉、規范有序、富有活力的體育社會組織網絡。到2030年,鄉鎮(蘇木)以上地區體育總會覆蓋率達到100%,旗市區級單項體育協會至少達到20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覆蓋率達到100%,老年人體育協會覆蓋率達到100%,全民健身活動組織站點人數比例達到1‰。(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民政局)
2.創新社會組織協作發展模式。以“大體育”“大健康”為遵循,積極推進各類健身組織與衛健、教育、民政等社會組織對接,支持社會力量采取特許經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開辦非營利性康體、健康測定和運動康復等健身健康服務機構,推動健身與健康服務一體化發展。(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民政局、教育局)
3.融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全民健身融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與體質測定大數據相融合,提供科學健身指導、健康咨詢、健康體檢、數據查詢等服務。加強數據挖掘與綜合分析,為“健康呼倫貝爾”行動提供精準科學的大數據預測支持。(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體育局、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委網信辦)
(三)完善條件,推動設施融合
1.著力增加健身場地供給。各旗市區要逐步建立結構合理、門類齊全、功能完善的健身健康設施供給體系。進一步提高現有公共體育場館、健身中心等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加大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力度,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依托現有公園、廣場改造提升,適度增加相關體育設施,提升現有公園、廣場的健身服務功能。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加大本級資金投入,統籌建設一批體育公園、蘇木鄉鎮健身館、社區健身中心、游泳館、滑冰館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推進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建設,努力打造百姓身邊“10分鐘健身圈”。(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市教育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局)
2.加強設施共建共享。推動體育健身設施與衛健、文旅、教育、民政等公共服務設施聯合配置,融入健康元素,增設健康體檢、監測、評估等設施設備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整合相關部門和行業領域的資源、政策、項目以及資金,建設一批利用率高、帶動性強的綜合性健身健康項目。鼓勵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合作模式興建體育和衛生健康相關項目。扶持基層體育設施建設,推動鄉鎮(蘇木)、村(嘎查)以及社區、街道關于體育、文化、科普、衛健、養老等基層服務站點(中心)的改造升級和共建共享,探索打造基層健康促進服務中心。(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文化旅游廣電局、教育局、民政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局)
3.建立健全體醫結合的健康服務網絡。各旗市區依托城市公立醫院,至少建立1個健康服務中心;依托街道(鄉鎮、蘇木)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嘎查)衛生室,建設街道(鄉鎮、蘇木),村(嘎查)健康服務站。面向群眾提供國民體質測試、運動能力評估、運動健身指導、醫療體檢、健康教育、康復療養等“一站式”健康服務。將國民體質測定納入健康體檢項目,在醫院普遍設立科學健身門診。推動全民健身相關項目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社保卡余額可用于購買健身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大型綜合醫院設置運動康復專科門診。(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配合單位: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市體育局、醫保局)
(四)創新方式,推動活動融合
1.推廣普及大眾健身項目。大力發展廣場舞、健身氣功、健身跑、健步走、球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積極培育冰雪、航空、汽車摩托車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時尚休閑運動項目。扶持推廣搏克、射箭、馬術等民族傳統運動項目。定期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2.以品牌賽事促進全民健身普及。以冰雪、民族體育運動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打造一批重點品牌賽事活動,以活動為引領,帶動全民健身廣泛普及開展。繼續舉辦冷極馬拉松、冬季英雄會等品牌賽事。依托“十四冬”比賽場館,爭辦國際、全國冰雪類高水平專業比賽。整合民族體育各類賽事活動,打造搏克、射箭、賽馬等民族傳統體育賽事品牌。(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文化旅游廣電局、民族事務委員會)
3.加強重點人群健康干預活動。組織實施青少年、婦女、老年人、職業群體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體質健康干預計劃。把體育健身活動納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培養青少年“終身體育”意識,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至少1項體育技能,學生在校期間每天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在職業人群中推行工間操,推動“上班族”就近就便參與體育鍛煉。加強對老年人健身活動的科學指導,積極推進“助殘健身工程”,廣泛開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活動。推廣社區體育健康促進計劃,開展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運動療法和非醫療健康干預專項行動。(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局,共青團市委、市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
4.打造健身健康特色活動。推動全民健身活動與衛健、文旅、教育以及精神文明等相關活動的融合,打造“國民體質測試暨健康義診活動”“健康知識暨科學健身指導講座”等特色活動。鼓勵各旗市區結合當地傳統民俗、旅游資源,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影響力大、可持續性強的健身健康特色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健身健康需求。(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文化旅游廣電局、教育局)
(五)交叉培訓,推動人才融合
1.著力培養體醫結合復合型人才。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健康知識培訓,推動由健身指導向健康指導的職能轉變;提高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健身教練等體育從業者的'健康指導和培訓能力,培育具備運動健身與醫療健康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加強體育總會、協會、俱樂部等組織、服務人員的健康知識學習和培訓,提升體育社會組織健康引導和指導能力。多渠道、多領域廣泛培育,全面打造結構優化、素質強硬的體醫結合專業隊伍。(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將健身與健康人才培養納入呼倫貝爾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探索建立體育、衛健、教育、養老等人才融合培養、引進、發展機制。大力提升醫院、鄉村、社區、家庭等各類醫生體育健身指導專業水平,培育其開具運動處方的能力,并從中培養發掘社會體育指導員。鼓勵醫療機構培養和引進運動康復專業醫師。鼓勵具備條件的師范類、醫學類、體育類職業學院和高等院校開設“醫體結合”類課程和專業,并通過定向培養、就業培訓等校企合作模式保障就業渠道和能力再提升,大力培養同時掌握體育學和醫學兩方面專業素質的高水平人才。引導鼓勵運動科學和運動康復專業人才進入社區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志愿服務機制,定期組織志愿者深入服務社區、鄉鎮等基層開展健身和健康指導服務。(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體育局、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局、民政局,呼倫貝爾學院、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扎蘭屯職業學院)
(六)注重培育,推動產業融合
1.大力發展健身休閑產業。鼓勵體育服務綜合體和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鼓勵各旗市區結合實際,利用大型商場、閑置設施等場地改造建設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積極引導牙克石鳳凰山、扎蘭屯金龍山等景區景點增加體育元素、融入體育項目,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重點培育冰雪運動產業發展,不斷建設和完善冰雪運動基地、冰雪運動小鎮,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冰雪運動,逐步形成冰雪運動消費習慣,培育消費市場。(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市體育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旅游廣電局)
2.探索發展健康產業。合理利用、挖掘蒙醫藥的健身、健康方法,以大型醫藥企業為依托,建立集蒙醫治療、養生康復為一體的蒙醫藥養生康復體系,提供精品特色服務,著力打造蒙醫藥產業和蒙醫藥健康旅游產業。鼓勵金融、地產、交通、信息等企業拓展關于健身健康方面的數據采集應用、裝備技術、監測檢測、金融保險等服務和業務,促進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體育局、文化旅游廣電局、金融工作辦公室、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全民健身和健康工作跨部門融合開展。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方案的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切實抓好落實。
(二)加大經費投入。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和市有關部門要積極落實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相關政策和經費。積極申請國家、自治區等專項資金支持,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推動落實財稅等各項優惠政策。
(三)強化保障措施。將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財政預算,構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發展的統籌、評價、監督等方面制度框架。宣傳、利用好相關政策措施,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四)做好監督評估。各旗市區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依法強化體育、衛健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能,確保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順利實施。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在20__年和2030年對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推進工作進行第三方評估,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實施過程中的有效做法和先進經驗,要及時總結,積極推廣。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1
為了更好地推進寶塔區健康細胞示范建設工作,打造健康機關,提高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健康素養水平,結合局機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延安市寶塔區健康寶塔建設工作委員會《關于推進健康細胞示范建設的實施方案》(延區健發〔20__〕2號)為依據,引導機關全體干部職工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機關干部職工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機關干部職工的健康素養水平,努力達到健康機關標準,為寶塔區實現創建省級健康促進區作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健康機關創建活動,優化機關健康環境,提升機關干部職工健康促進意識,提高機關干部職工健康水平。
(一)機關干部職工健康素養水平提高2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比例提高20%,肥胖率下降5%,吸煙率下降3%。
(二)機關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全面禁止吸煙。
(三)機關干部職工對健康促進機關的'知曉率達100%。
(四)有負責健康教育和健康機關工作的專(兼)職人員。
三、時間安排
創建健康機關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公開承諾,部署啟動(20__年5月)。根據寶塔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局機關實施方案,成立工作機構,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安排部署機關創建工作。
第二階段:落實方案,全面推進(20__年6月至20__年11月)。按照局創建健康機關實施方案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強化督查,推進工作。
第三階段:充實完善,達標迎檢(長期)。對照方案和標準認真自查,完善整理有關制度、資料,接受檢查驗收。
四、工作任務
(一)宣傳健康促進理念,提高干部職工對創建健康機關的知曉率;書面承諾創建健康機關,動員機關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創建活動。
(二)有專(兼)職人員,有系列文件、制度、計劃總結;各項活動有記錄,檔案資料管理規范。
(三)積極開展無煙單位創建,有控煙宣傳;單位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禁止吸煙。
(四)每年舉辦健康講座不少于2次,健康主題活動不少于1次,及時收集活動安排、簽到、現場圖片、工作記錄、授課內容等資料。
(五)定期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跑步、爬山、球類、游泳等活動,提高干部職工身體素質。
(六)開展衛生清潔活動。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辦公場所保持窗明幾凈,整潔衛生,環境舒適。
(七)組織干部職工每年堅持健康體檢,建立職工健康檔案。
五、組織實施
(一)為加強創建工作的領導,成立以局長姜東為組長,副局長董向林為副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和局機關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董向林同志任主任,李梅、高嬌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日常組織實施。
(二)明確落實專門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落實工作責任,要注意工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確保全面完成創建工作任務。
(三)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創建工作情況進行不定期的督促檢查。
(四)營造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專題講座等宣傳陣地,密切結合健康機關創建工作和干部職工普遍關心的健康熱點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健康教育,對創建活動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努力形成全局關心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積極開展20xx年“全民健身月”活動,深入貫徹實施《長沙市全民健身辦法》,通過整合資源,創新形式,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組織開展貼近生活、豐富多彩、利民惠民的體育健身活動,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健身的意識。
二、活動主題
全民健身 快樂健康
三、組織領導
湘雅路街道成立全民健身月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策劃、組織、協調等工作。
組 長:陳志興
副組長: 朱旭東、王艷
成 員:羅 思、羅海嵩、李 智、曾靜鉉、袁 暉、龔莎莉
四、責任部門
黨政辦
五、活動內容
1、活動時間:
20xx月8月1日——8月30日,其中“8月8日”為全市集中活動日
2、參與單位:
街道機關、各社區、轄區企(事)業單位
3、項目設置:
街道主題活動:
(一)社區籃球賽
比賽時間:
8月15日——8月20日
比賽地點:
湘雅醫學院學生公寓籃球場、省民委籃球場
(二)社區拔河比賽,比賽時間8月25日 比賽地點:三角塘小學
(三)集中組織居民晨練,個社區廣場。
(四)各社區要根據自身情況舉辦一個以上的健身活動,并于月底將活動方案和活動記錄發至黨政辦。
六、活動原則
一是突出社會參與。廣泛動員,充分發揮各類體育社團組織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格局。二是突出全民參與。廣泛動員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積極開展小型多樣,適合普通人群參與的活動。三是公益惠民。推出各類公益健身惠民措施,真正使廣大群眾享受到免費或優惠的健身活動。四是因地制宜。結合本地、本行業和不同人群實際,開展就近、就便開展活動。
七、宣傳口號
宣傳口號為:“實施《長沙市全民健身辦法》,掀起全民健身高潮”;“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全民健身,你我同行”;“每天健身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等;各社區、單位可以結合實際,提出特色鮮明、具有廣泛感召力的其他宣傳口號。
八、活動內容
(一)各社區圍繞《長沙市全民健身辦法》,以板報、廣播、健身活動、知識競賽和發放《長沙市全民健身辦法》單行冊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長沙全民健身辦法》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街道將結合自己的實際舉行一個以上主題活動;各社區要根據自身情況舉辦一個以上的健身活動。以當地群眾喜愛的健身活動為主要內容,以社區、單位或家庭為主體,確保廣大基層群眾享受體育的快樂。
(三)要因地制宜組織群眾開展球類、棋牌類、健身操類、健美操、健身氣功、踢毽子、跳繩、長跑、爬山、放風箏、踩高蹺、傳統武術、舞龍舞獅等大眾趣味健身項目比賽活動及具有地方傳統特色,喜聞樂見的健身項目比賽活動;特別是要充分利用近年來投放的全民健身路徑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已建成的籃球場、廣場,組織開展以社區、單位或家庭為單位的各類健身活動。
(四)在舉辦各種健身活動的同時,各社區文體活動中心要采取發放宣傳冊、光碟、板報、墻報和專人輔導等多種形式進行科學健身的宣傳和講座,提升群眾科學健身理念、提高健身效果,提升生活質量。
(五)在全民健身活動月期間,各社區區域內的公共體育設施要免費向市民開放。
九、要求
(一)周密安排,精心組織,確保安全
各社區要高度重視“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動的組織開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活動方案,積極發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家庭廣泛開展小型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注重發揮示范引導作用。主動與相關部門密切合作,有序組織,確保安全。
(二)堅持“以人為本”,力求活動創新
突出活動主題、結合當地傳統文化活動,創新活動形式,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彩、形式新穎、小型多樣、便民利民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活動要深入普及到社區、家庭,做到全員動員。
(三)發揮協會力量,體現俱樂部作用
要充分發揮轄區內各級體育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地域之間、單位之間和有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體育健身、聯誼交流、小型競賽等活動。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要積極舉辦各類培訓、比賽等體育活動,組織廣大青少年參加體育健身。
(四)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
各社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活動效果。充分利用社會媒體,采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宣傳形式擴大活動影響。并在“全民健身月”期間,倡導各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并做好預先通告,引導更多的群眾參加到全民健身活動中來。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3
為全面推進健康社區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建設街道辦事處將探索開展健康社區的創建,建立健全健康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機制,確保如期完成創建工作目標。現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東勝區健康城市基礎工程實施標準》精神,切實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綜合干預措施,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樹立“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核心健康觀,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導健康優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通過全街道共同努力,建立健康社區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達到全國健康促進區標準。
二、創建目標
“健康社區”創建以提高健康素質、創造健康環境、倡導健康生活為核心,重在過程、重在參與、重在實效。要通過開展健康單位創建活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營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環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培養居民健康意識,最終提高全體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三、成立組織機構
“健康社區”活動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焦廣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副組長:李波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成員:孫懿暄城管辦主任兼安監站站長
阿斯哈億利金威社區書記
王彥軍郝家圪卜社區書記
查娜橋西社區書記
烏化新豐社區書記
張立萍新巷社區書記
賈善文利民社區書記
李冬育英社區書記
毛旭民聯社區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管辦,孫懿暄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健康支持和環境建設的日常工作。
四、創建內容和標準
(一)加強衛生管理
1、有足夠的`封閉式垃圾容器、果皮箱。
2、實行衛生保潔責任制,定人定期清掃,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垃圾日產日清,儲運密閉。
3、道路硬化、平整、通暢。無污水坑凹、亂挖亂占、亂搭亂建、亂設攤點、亂寫亂畫等現象。
4、上下水設施完善,無跑冒滴漏。
5、室內衛生整潔,物品擺放整齊,樓梯、走廊、門窗、墻壁潔凈。
6、公用廁所全部為水沖式,保潔良好,設施完善,無蠅蛆,無臭味。
7、開展以消除“四害”孳生地和控制“四害”密度為內容的病媒生物防治活動。
8、大力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和消費方式。營造綠色優美的生活環境,生活場所因地制宜進行綠化,提高綠化覆蓋面。
(二)營造健康環境
1、有居民健身活動的場地及設施,或有經費支持居民到公共場所開展健身活動。
2、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要求,以傳播《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3、養成良好的文明健康行為,建立健康均衡的'生活方式,職工基本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基本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5%以上。
(三)開展健康活動
1、開展爬山、體育比賽、運動會等不同形式的群體性健身活動,每年至少開展1次。
2、每年至少組織1次健康膳食知識競賽。
3、組建2個以上的健身或運動團隊,如廣場舞隊、文藝表演隊等。
4、每年為社區居民至少開展2次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講座。
5、開展控制吸煙活動,公共場所有禁煙標志,設置吸煙區,內部有控煙激勵機制。
6、積極參與義務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
7、主動參與爭創“健康家庭”活動。
8、教育引導居民使用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工具(控油壺、限鹽罐、BMI尺、腰圍尺、計步器等)。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社區是具體參與和落實機構,要結合各自職責和年度工作安排,創造性的開展各項活動,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創建的工作機制。
(二)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和居民的思想實際,把創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精心謀劃制訂完備的工作計劃,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舉措、有考核。嚴格按照要求,健全各項制度,認真組織實施,有序推進創建。廣泛動員,上下聯動,人人參與,不斷擴大創建活動覆蓋面,提高創建活動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加大創建活動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學習會、宣傳欄、微信公眾平臺等宣傳渠道,積極宣傳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工作目標和任務,宣傳創建活動中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進一步擴大影響面,強化廣大干部職工追求文明、構建和諧的意識,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創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使追求健康、構建和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廣大居民的強烈愿望和自覺行動。
(四)嚴格管理,加強督導。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采取召開座談會、經常性督查、隨機抽查、定期調度等方式,了解活動進展情況,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活動有序推進,扎實長效開展。同時,隨時接受上級部門的督查指導,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并進行限期整改,確保創建活動取得預期實效。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4
根據《“健康徐匯2030”規劃綱要》、《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衛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門的意見》和《關于推進本市智慧健康小屋建設的通知》(滬衛計基層〔20__〕2號)等文件精神,為推動本區社區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各類社區健康服務資源融合共享,豐富居民獲得社區健康服務渠道,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與效果,現制訂本區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實施方案。
一、建設目標
以政府實事項目為依托,充分整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自檢設備、體質檢測站、學校健康檢測、鄰里匯等各方資源,以街鎮為單位,建設智慧健康小屋,暢通居民健康自檢、自我健康管理與獲得健康教育與早期干預渠道。
全區按照“1+1+x”的模式建設智慧健康小屋(站),即每個街鎮的鄰里匯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建設1家智慧健康小屋(站),鼓勵各街鎮根據需要在鄰里小匯、功能區等建設多種形態的智慧健康小屋(站),不斷健全服務網絡。具體如下:
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20__年至少完成5家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到20__年實現每個街鎮至少有一家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
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結合居民實際需求與健康服務供給,合理布局,到20__年實現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街鎮級鄰里匯有一家智慧健康小屋(站),逐步將智慧健康小屋(站)延伸到功能社區,逐步將相關功能和應用延伸至居民家中。
二、功能定位
智慧健康小屋是社區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是居民獲得整合型社區健康服務的重要載體,其功能定位主要包括:
健康自檢的載體。以自助檢測為主要形式,以居民常見疾病為重點,通過智能化設備開展健康自檢服務,推進重點疾病的風險提示,實現社區健康管理關口前移。
健康指導的渠道。基于居民健康自檢結果,根據不同健康狀況與疾病風險,為居民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宣傳教育,引導有需求的居民及時對接家庭醫生、專科醫生、體育指導員等專業資源,提升重點疾病的識別率、建檔率、管理率和控制率。
自我管理的平臺。通過健康自檢與健康宣傳教育,促進居民獲悉自我健康狀況,強化社區居民主動開展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豐富社區居民開展自我健康管理的途徑,逐步提升社區居民的健康素養。
信息匯集的環節。居民健康自檢數據由智能健康小屋檢測設備實時采集,強化對健康自檢數據的管理應用,納入面向居民的健康賬戶,逐步將智慧健康小屋打造為居民健康信息匯集的重要環節。
三、建設內容
(一)科學規劃布局
以街鎮為單位,充分整合資源,合理規劃布局智慧健康小屋設置,原則上每個街鎮均需設立一家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鼓勵結合社區基本單元建設,充分利用現有鄰里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育指導站等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與居民集中活動場所進行設置,或相鄰設置,優先考慮在街鎮級鄰里匯設置。
結合居民實際需求與社區健康服務供給,科學規劃,能級管理,合理布局多樣化的智慧健康小屋(站)網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的專業機構,鄰里匯是徐匯區為社區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平臺,原則上每個街鎮級鄰里匯和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要設置一家智慧健康小屋(站),并逐步將智慧健康小屋功能延伸鄰里小匯、社區衛生服務站,延伸至學校、樓宇、商圈、園區等功能社區,并通過可穿戴健康檢測設備進行推廣,將相關功能和應用延伸至居民家中。
(二)明確服務內容
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應提供三大類服務,包括:健康自助檢測(利用自助檢測設備,對主要體征、體質進行自檢自測)、健康自我評估(利用自助評估量表等工具,對主要健康風險進行評估與提示)與健康指導干預(出具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提供健康賬戶查詢、健康宣教、家庭醫生簽約、引導有需求的居民至專業機構進行疾病篩查或就診、提供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等)。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區體育局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基本服務項目。
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的服務內容應與所服務對象的主要健康需求緊密對接。其中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智慧健康小屋(站)應提供高血壓精準測壓。
在提供基本服務項目的基礎上,鼓勵各街鎮圍繞社區健康服務清單,整合各類資源,探索開展延伸性、拓展性服務項目,滿足居民多樣化健康服務需求。在服務提供中,逐步將各種檢測功能、評估量表、評估工具等進行整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提供整合型智慧健康服務。
(三)規范服務流程
居民可在開放時間前往就近的智慧健康小屋,憑身份證、社保卡(醫保卡)進行智能身份識別,自動新建或調用居民健康賬戶,居民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健康自檢、自評或指導服務,根據居民健康自檢或自評結果,智慧健康小屋將依托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為居民出具健康自檢、自評報告,開具健康處方、運動處方等,提供針對性的健康、健身指導與宣教,并根據健康自檢、自評結果,引導居民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社會健康服務機構等獲得進一步疾病篩查、診療、健康管理等服務。
(四)規范設備功能
根據智慧健康小屋所提供服務內容,應配置相應功能的設備設施。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所配備設備應達到基本功能與標準要求(詳見建設標準),在此基礎上,鼓勵配備功能整合型、智能便捷型設備。對提供基本以外服務內容的智慧健康小屋增加的設備,應確保功能健全、操作簡便、安全實用,并可實現信息數據的自動采集與整合。
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根據居民需求和場地條件合理配置智能設備,提供自檢和自評服務。其中,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街鎮級鄰里匯的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原則上參照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設。
(五)加強信息應用
居民健康自檢、自評數據與結果應通過信息化自動采集,上傳至區域健康信息網,作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的補充,定位于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數據,納入居民健康賬戶,作為反映居民健康狀況的重要參考,促進智慧健康小屋與居民的聯動。
加強智慧健康小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質監測站、學校、社會健康管理機構等信息共享與應用。促進居民健康檢測數據在各類機構間的利用,提升服務效率。
(六)規范運行管理
各街鎮政府作為智慧健康小屋的責任主體,開展智慧健康小屋的日常運行,其中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由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日常運行。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原則上應一周七天對外開放,并向居民公示服務時間、服務內容與服務流程。智慧健康小屋應合理配備具有健康服務技能的醫務人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員,參與智慧健康小屋的日常服務與維護。將老年人健康體檢、居民健康評估、居民體質檢測等服務融入智慧健康小屋,不斷提高居民對智慧健康小屋知曉度與利用率。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參照管理。
四、實施要求
(一)制訂智慧健康小屋方案
各街鎮應根據智慧健康小屋建設要求,結合落實社區健康服務需求,對轄區內智慧健康小屋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制訂建設方案。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制定本中心內的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建設方案。各街鎮形成標準化和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設計劃表,形成面向居民、基于需求、形態多樣、便捷可及的智慧健康小屋網絡。
(二)有序推進落實建設任務
1、落實市政府實事項目
根據市政府實事項目要求,成立由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區體育局、區財政局領導組成的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工作組,各街鎮政府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負責項目的總體方案設計與實施督導。
在各街鎮已有基礎上,遴選確定了市政府實事項目首批5家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名單,各街鎮政府需高度重視,制訂建設計劃,確保20__年二季度啟動規劃布局,二、三季度全面開展建設,11月底前完成建設。
2、落實多樣化智慧小屋(站)建設
根據建設整體安排,按照各街鎮智慧健康小屋建設方案和計劃表,有序推進建設,確保20__年完成建設任務。
(三)落實建設與運行管理保障
各街鎮應按《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基本標準》(附件1)開展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多樣化智慧健康小屋(站)建設參照執行。各街鎮合理分布設置智慧健康小屋,對智慧健康小屋所需房屋場地予以統籌安排。對規劃在新建、改建居民區的智慧健康小屋設置,要與居民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智慧健康小屋房屋租賃、硬件建設、設備配置與更新、信息化建設與運維、日常運行維護等所需相關經費應納入財政預算,由各街鎮政府予以保障,其中設置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智慧健康小屋(站)由區衛生健康委予以保障。
(四)探索整合第三方資源
在智慧健康小屋建設中,可探索引入社會資源,委托第三方社會健康管理機構負責智慧健康小屋運行管理,或整合社會健康管理機構資源,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對智慧健康小屋的'協同作用。根據建設標準與服務要求,加強對參與服務的社會資源管理與考核,確保智慧健康小屋服務規范,質量可靠。
(五)加強項目督導和工作報告
區衛生健康委、區體育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將加強對各街鎮智慧健康小屋建設與運行的指導,將建立督導機制,確保按時、高質量地完成實事項目建設,服務廣大社區居民。
根據全市統一安排,自20__年5月起實施智慧健康小屋建設月度進度報表制,各街鎮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20日前將工作進度報表(見附件2)報區衛健委,區衛健委匯總后將報區體育局、區財政局備案。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5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的通知》和省安委《轉發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推動實施《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強化安全生產依法治理,促進企業依法守信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特制定此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國家、省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煤礦、非煤礦山、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特種設備和冶金等工貿行業領域為重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激勵約束,促進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依規、誠實守信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保安全”轉變,建立完善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
二、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制度建設
(一)建立安全生產承諾制度。
重點承諾內容:
一是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消防等各項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絕不非法違法組織生產;
二是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三是確保職工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不違章指揮,不冒險作業,杜絕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四是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五是自覺接受安全監管監察和相關部門依法檢查,嚴格執行執法指令。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企業制作承諾書,并向社會和全體員工公開安全承諾,接受各方監督。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明確各個層級一直到區隊班組崗位的雙向安全承諾事項,并簽訂和公開承諾書。
(二)建立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有違反承諾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列入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生產經營單位一年內發生生產安全死亡責任事故的;
二是非法違法組織生產經營建設的;
三是執法檢查發現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重大職業病危害隱患的;
四是未按規定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或在規定期限內未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的;
五是未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如實記錄和上報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期限內未完成治理整改的;
六是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的,以及逾期不履行停產停業、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和罰款等處罰的;
七是未依法依規報告事故、組織開展搶險救援的;
八是其他安全生產非法違法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行為。
對責任事故的不良信用記錄,實行分級管理。原則上,生產經營單位一年內發生一般責任事故的,納入市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發生傷人責任事故的,納入縣(區)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發生死亡2人(含)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上報省級相關監管部門納入省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發生較大(含)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上報相關部門納入國家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納入國家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的,必須納入省級記錄,依次類推。
不良信用記錄管理期限一般為一年。各地和相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標準要求明確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內容及管理層級。
(三)建立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制度。
以不良信用記錄作為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的'主要判定依據。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納入市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
一是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不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二是發生暴力抗法的行為,或未按時完成行政執法指令的;
三是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的;
四是無證、證照不全、超層越界開采、超載超限超時運輸等非法違法行為的;
五是經監管執法部門認定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其他行為。
六是一年內發生死亡2人(含)以上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累計發生責任事故死亡超過2人(含)以上的,納入市(地)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
納入市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必須同時納入縣級管理。各地和各相關部門可在此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明確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內容及管理層級,但不得低于《意見》的標準要求。
根據企業存在問題的嚴重程度和整改情況,列入“黑名單”管理的期限一般為一年,對發生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管理的期限分別為一年、二年、三年。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1、信息采集。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通過事故調查、執法檢查、群眾舉報核查等途徑,收集記錄相關單位名稱、案由、違法違規行為等信息。
2、信息告知。對擬列入“黑名單”的生產經營單位,相關部門要提前告知,并聽取申辯意見;對當事方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要予以采納。
3、信息公布。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名單,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提交本級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由其在10個工作日內統一向社會公布。
4、信息刪除。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經自查自改后向相關部門提出刪除申請,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整改驗收合格,公開發布整改合格信息。在“黑名單”管理期限內未再發生不良信用記錄情形的,在管理期限屆滿后提交本級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統一刪除,并在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未達到規定要求的,繼續保留“黑名單”管理。
(四)建立安全生產誠信評價和管理制度。
開展安全生產誠信評價。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定的等級作為安全生產誠信等級,分別相應地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原則上不再重復評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的發布主體是安全生產誠信等級的授信主體,一年向社會發布一次。
加強分級分類動態管理。重點是鞏固一級、促進二級、激勵三級。對納入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的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具體情況,下調或取消安全生產誠信等級,并及時向社會發布。對納入“黑名單”的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依規停產整頓或取締關閉。要合理調整監管力量,以“黑名單”為重點,加強重點執法檢查,嚴防事故發生。
(五)建立安全生產誠信報告和執法信息公示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定期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報告安全生產誠信履行情況,重點包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隱患排查治理、職業病防治和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各有關部門要在安全生產行政處罰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
三、提升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大數據支撐能力
(一)加快推進安全生產信用管理信息化建設。
依托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管理系統,整合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信息系統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建立基礎信息平臺,以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基礎,構建完備的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大數據,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檔案,全面、真實、及時記錄征信和失信等數據信息,實行動態管理。推動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信息化建設,準確、完整記錄企業及其相關人員兌現安全承諾、生產安全事故、職業病危害事故,以及企業負責人、車間、班組和職工個人等安全生產行為。
(二)加快實現互聯互通。
加快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信息平臺與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地方政府信用平臺的對接,實現與社會信用建設相關部門和單位的信息互聯互通,及時通過網絡平臺和文件告知等形式向財政、投資、國土資源、建設、工商、銀行、證券、保險、工會等部門和單位以及相關企業通報有關情況,實現對企業安全生產誠信信息的即時檢索查詢。
四、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一)激勵企業安全生產誠實守信。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安全生產誠實守信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在相關安全生產行政審批等工作中優先辦理。加強安全生產誠信結果的運用,通過提供信用保險、信用擔保、商業保理、履約擔保、信用管理咨詢及培訓等服務,在項目立項和改擴建、土地使用、貸款、融資和評優表彰及企業負責人年薪確定等方面將安全生產誠信結果作為重要參考。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失信企業糾錯激勵制度,推動企業加強安全生產誠信建設。
(二)嚴格懲戒安全生產失信企業。
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完善市場退出機制。企業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和非法違法生產造成事故的,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及有關行業管理部門要實施重點監管監察;對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一律取消評優評先資格,通過組織約談、強制培訓等方式予以誡勉,將其不良行為記錄及時公開曝光。強化對安全失信企業或列入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企業實行聯動管制措施,在審批相關企業發行股票、債券、再融資等事項時,予以嚴格審查;在其參與土地出讓、采礦權出讓的公開競爭中,要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相關金融機構應當將其作為評級、信貸準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據,并根據《綠色信貸指引》的規定,采取風險緩釋措施;對已被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或安全生產許可證已過期失效的企業,依法督促其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直至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相關部門或保險機構可根據失信企業信用狀況調整其保險費率。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安全生產誠信等級制定失信監管措施。
(三)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
各行業協(學)會要把誠信建設納入各類社會組織章程,制定行業自律規則,完善規范行規行約并監督會員遵守。要在本行業內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誠信承諾、公約、自查或互查等自身建設活動,對違規的失信者實行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懲戒措施。鼓勵和動員新聞媒體、企業員工舉報企業安全生產不良行為,對符合《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條件的舉報人給予獎勵,對舉報企業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事故的人員實行高限獎勵,并嚴格保密,予以保護。
五、分步實施,扎實推進
(一)20xx年底前,各地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承諾制度、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制度、安全生產誠信報告和公示制度。
(二)20xx年底前,依托市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與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和單位互聯互通。同步推進建立各區縣市的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建設體系及信息化平臺,并投入使用。
(三)20xx年底前,各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全面建成。
(四)20xx年底前,所有行業領域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誠信體系。
六、工作要求
(一)充分認清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是《安全生產法》第75條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激勵約束機制、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激發其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內在動力的重大舉措,是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反長效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有效手段。各地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務院和省、市要求上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把工作的著力點聚焦到企業本身,把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部署,狠抓落實。
(二)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國務院和省、市工作部署結合起來,結合各地各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實際,認真研究,全面部署。各級安委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流程和步驟,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各級安委辦和職能部門要加強督查督辦和指導協調,定期通報誠信體系建設進展情況,并將建設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內容。
(三)完善機制積極推進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地區和行業領域實際情況,細化激勵及懲戒措施,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間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積極培育發展企業安全生產信用評級機構,逐步開展第三方評價,對相同事項要實行信息共享,防止重復執法和多頭評價,減輕企業負擔。要加強安全生產誠信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崇德向善、誠實守信的傳統文化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契約精神,形成以人為本、安全發展,關愛生命、關注安全,崇尚踐行安全生產誠信的社會風尚。
(四)強化保障確保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作為履職盡責、抓預防重治本、創新安全監管機制的重要舉措,組織力量,保障經費,狠抓落實。
各區縣市安委會和市直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和本行業領域的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于20xx年3月底前報送市安委會辦公室。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6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系統掌握和分析飲用水衛生安全狀一、行動目標(一)到20xx年底,各單位均啟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二)到20xx年底,全縣有60%以上的鄉鎮達到如下目標:城鄉居民對健康生活方式核心知曉率不低于45%,采用合理膳食和身體活動指導工具的人數比例不低于30%,每天攝入蔬菜、水果達標的人數比例不低于60%,身體活動達到推薦水平的人數比例不低于40%,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到9克以下。
(三)鄉鎮信息上報率與審核率達到95%以上,到20xx年底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評價方案完成評價工作。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全面啟動“行動”。
20xx年底前,各鄉鎮完成下列基本工作任務:
1、按要求成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積極組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每年至少要召開1次以上工作會議,領導小組要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努力推進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2、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或計劃,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納入各單位綜合目標管理,召開相關會議,舉辦培訓班。
3、開展與行動相關的現場健康主題活動(不少于4次,每次直接參與人數不少于100人)。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應包括飲食和身體活動內容,活動中應推廣健康支持工具,每次活動留有影像圖片、總結、相關媒體宣傳報道等可評估的活動資料。
4、根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指導方案》的要求,當年啟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食堂/餐廳(總數不少于3個)及其他健康支持性環境(至少1個)的建設。
5、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相關主題媒體報道不少于4次。
6、按照“行動”信息管理系統的要求及時上報并逐級審核工作數據。
(二)持續推進“行動”。
各單位持之以恒開展“行動”,結合當地政府和各部門開展的日常工作,不斷豐富行動內涵,具體任務為:
1、完善工作機制。
(1)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行動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行動辦公室要在上級行動辦和本級行動領導小組指導下,因地制宜制定實施行動方案,做好科學指導、組織實施、信息上報和績效評估工作。
(2)各單位行動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應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加強政策宣傳,多形式多途徑深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縣疾控中心要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指定專人負責,將“行動”作為一項常規工作落到實處。
2、開展宣傳教育。
(1)各單位要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為內涵,以“我行動,我健康,我快樂”為口號,積極傳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的實施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日等各類健康主題日,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活動。
(2)各單位要積極營造輿論環境,主動聯系媒體(電視、廣播、網絡)對宣傳活動進行報道。
(3)鼓勵各單位組織開展健康長走比賽、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傳播競賽、健康生活方式書畫攝影等活動,激發群眾參與行動的主動性。
3、加強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
各單位要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指導方案》文件要求,積極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學校、健康食堂、健康步道、健康主題公園等支持性環境建設工作,加強對已建設的健康支持性環境的維護與動態管理。
4、推廣適宜技術和工具。
(1)各單位每年至少推廣適宜技術或工具1種,以提高居民健康意識和養成健康行為。(2)各單位要大力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認真組織技術培訓,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五進”活動(進家庭、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醫院),每年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不少于20人,培訓內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工作手冊、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適宜技術和工具。
5、組織實施專項行動。
各單位根據本地主要健康問題,圍繞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所,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切實開展減鹽防控高血壓、維持健康體重、營養標簽教育、理性飲酒、健康骨骼、健康口腔等專項行動。6、突出抓好“四個結合”。
各單位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要與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相結合,與衛生縣城創建工作相結合,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相結合,與群眾性活動相結合,充分利用各種契機,豐富活動內容,實現行動創建。
7、加強隊伍能力建設。
各單位行動辦公室負責人和技術骨干接受縣級以上培訓比例要達到100%,要積極開展本級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實施方案、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核心信息、防治骨質疏松知識要點、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指導方案、適宜技術和工具及專項行動方案等。
三、管理與督導評價
(一)縣衛生局和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將定期組織對各單位行動辦公室“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情況進行抽查和督導。
(二)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信息管理系統的要求及時上報和審核工作數據。縣“行動”領導小組將定期對各單位工作數據上報情況進行全縣通報,對發現的遲報、不及時審核、虛報和漏報等現象進行通報批評。
(三)各單位要按照國家行動領導小組下發的第一階段行動評價方案的要求,開展“行動”周期效果評價,并于20xx年底前完成現場調查工作,及時上報數據。縣行動領導小組于20xx年底前完成現場調查工作,并及時將評價結果上報市行動辦。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7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醫養結合的決策部署,根據市衛生健康委、民政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渝衛發〔20xx〕34號)精神,經研究決定,現就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以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為引領,以滿足全區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為目標,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政策體系、標準規范、管理制度,使醫養結合投資主體更加多元、服務模式更加健全、服務隊伍更加專業、服務流程更加標準、服務品牌更加豐富,“養+防、治、護、安”(即基本養老+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安寧療護)五位一體的醫養結合服務不斷完善。到20__年,全區所有醫療機構為老年人開通就診綠色通道;全區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不低于70%;有不少于1所獨立的老年護理院或依托區級醫院附設的老年護理院;社區醫養結合型機構不少于5個;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2%以上。人均預期壽命達歲。
二、主要任務
(一)拓展醫療衛生機構老年健康服務功能。將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作為區域衛生規劃重點,加大建設力度。鼓勵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增設老年康復、護理床位,開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等工作。引導部分二級及以下醫院轉型發展成為收治重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機構。(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提倡養老機構與周邊的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簽約合作,進一步規范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內容、方式、費用,明確雙方責任,建立健全健康指導、急救急診、預約就診、定期巡診、業務指導等合作機制,為合作養老機構中的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及安寧療護等一體化的健康服務,提升簽約服務質量。確保入住老年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健康服務。(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養老機構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開辦或內設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診療康復護理服務。養老機構中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與簽約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雙向轉診機制,嚴格按照醫療衛生機構出入院標準和雙向轉診指征,為老年人提供連續、全流程的醫療衛生服務。養老機構可通過服務外包,委托經營等方式,由醫療衛生機構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支持養老機構提供醫療服務作為養老機構服務和等級評定的重要內容,確保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提供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按照全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計劃,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鎮衛生院或社區養老機構、敬老院利用現有資源,內部改擴建一批社區(街鎮)醫養結合服務設施,重點為社區(街鎮)失能(含失智,下同)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醫養結合服務。支持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鎮衛生院與街鎮養老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與農村互助養老點一體或毗鄰建設。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設置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病床和養老床位,因地制宜開展家庭病床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服務中心開辦診所、護理院等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逐步提高護理型養老床位比例。(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向家庭延伸。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病床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為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養老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求,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相應的醫療健康服務。制定完善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醫療衛生服務標準,規范醫療和護理服務項目。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老年人做好“五個一”(一個專業醫護團隊,一份老年人健康檔案,一次年度免費健康體檢,一個年度健康管理方案,一個慢性病長處方)保障,對居家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提供“四項重點”(家庭病床、家庭巡診、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服務。(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政局、區醫保局、區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推動中醫藥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獨特作用,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增強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能力。鼓勵中醫醫院加強與養老機構合作,為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健康管理、保健咨詢、預約診療、急診急救、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院開展中醫醫養結合服務,鼓勵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開設老年醫學科、康復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開設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提升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診療能力。支持養老機構開設中醫診所,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老年人養生保健、醫療、康復、護理、健康管理服務。鼓勵和支持公立中醫醫院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以品牌、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資源與養老機構開展合作。鼓勵中醫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與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合作,推廣針灸、推拿、中醫康復等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動優質中醫藥資源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探索建立中醫藥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養老照護人員的中醫藥技能培訓,鼓勵中醫醫師在完成所在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前提下,為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提供中醫保健和調理知識技能培訓。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8
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要求,為有效提升我區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結合健康促進示范區建設工作,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提高轄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__)版》為核心,全面加強健康科普知識宣傳。
(二)降低15歲及以上人群煙草使用流行率。通過加強煙草危害宣傳教育,開展戒煙服務,推進城市公共場所控煙立法等綜合措施,逐步降低煙草使用流行率。
(三)全面推進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以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示范區為契機,大力建設各類健康促進場所,創造健康支持環境。積極傳播健康知識、理念和技能,培養健康生活方式。
二、重點任務
堅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統籌安排,科學謀劃,按照相關要求,細化任務分工,重點抓好健康促進場所建設、健康傳播和科普活動等工作落實,結合實際創新項目內容和形式。
(一)開展健康促進場所建設。以健康為中心,改善醫療環境,開展患者健康教育和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社區居民的疾病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緊密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大力支持基層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健康促進工作,普及健康知識和技能。
(二)繼續做好健康傳播工作。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創新健康傳播工作渠道和形式。圍繞《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__)版》和衛生健康中心工作,結合“健康中國行”活動,開展健康巡講。積極利用互聯網、新媒體開展健康科普知識精準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養水平。全區健康傳播活動覆蓋人數不少于常駐人口的1.5%,其中流動人口不少于400人。
(三)推進健康科普工作。針對重點疾病、重點領域和重點人群健康需求,繼續開展合理膳食、無煙生活、科學就醫、合理用藥、衛生應急、食品安全、職業衛生等主題健康教育工作,結合實際做好艾滋病、結核病等相關疾病及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針對貧困人口、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開展符合其特點的健康促進活動。要將健康扶貧作為健康促進與教育的重點,著力改善貧困地區居民的健康觀念、健康意識,提升健康素養水平。
三、保障措施
深刻認識提升健康素養對推進“健康鹿泉”建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意義,認真分析本地居民健康素養現狀和主要影響因素,科學制定計劃,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持續推進20__年健康素養促進行動。
(一)加強技術指導。要切實加強專業機構的技術支持力度,提高項目執行質量和效率。
(二)提高人員能力。要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按照相關規劃和規范要求,配齊、配強專業機構人員,提升服務能力。因地制宜推行基層計劃生育專干轉崗培訓承擔健康教育職能,大力培養城鄉健康指導員,加強基層健康促進與教育服務力量。
(三)開展評估考核。將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列入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認真開展年度自評并提交自評報告。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19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控慢性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策略。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xx”規劃綱要》和《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xx—20xx年)》,將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推進健康南樂建設為引領,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為重點,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為手段,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活動為切入點,積極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科學傳播健康知識,廣泛傳授健康技能,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為建設健康美麗南樂奠定堅實基礎。
二、行動目標
全縣開展“三減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的社區、單位覆蓋率達到100%,營造全社會共同行動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圍。
三、行動內容
(一)減鹽。建立完善減鹽支持性環境,引導餐飲企業、單位食堂積極采取控鹽措施,促進標準化控鹽用具(定量鹽勺、儲鹽罐)的生產和推廣。以餐飲從業人員、中小學生、家庭主廚等為重點人群,食堂、餐廳、學校、社區、超市為重點干預場所,針對性開展“少用鹽,味兒更鮮”餐飲企業減鹽活動、“少吃鹽,身體健”學校減鹽活動和“減鹽控油在廚房,美味家庭促健康”社區減鹽活動,廣泛開展“鹽與健康”宣傳與培訓,普及低鹽膳食與慢性病防治知識,增強居民低鹽飲食意識,提高居民選擇低鹽食品和烹飪減鹽技巧。
(二)減油。結合“減鹽”行動,倡導低鹽低油的健康飲食習慣,引導餐飲企業、集體食堂和公眾共同采取措施控制油脂攝入量,對學校學生、家庭主婦、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等重點人群進行培訓和干預指導,廣泛宣傳油攝入過多的危害、油攝入量標準、控制攝入的生活技巧等減油核心信息,增強居民低油膳食和健康飲食意識。
(三)減糖。以兒童青少年為重點人群,在托幼機構、中小學校開展“糖與健康”健康教育主題活動,鼓勵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的攝入。同時引導餐飲企業、集體食堂積極采取控制添加糖使用量的措施,減少含糖飲料的供應。面向公眾大力普及添加糖與齲齒、超重和肥胖等相關疾病防控知識,促進居民養成低添加糖膳食習慣。
(四)健康口腔。以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為重點人群,學校、托幼機構和社區為重點場所。針對兒童青少年組織開展“陽光寶貝”幼兒園口腔健康促進活動和“微笑少年”學校口腔健康促進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鼓勵幼兒園兒童和小學生將口腔健康知識和信息帶回家,鼓勵兒童帶動家長形成愛牙護齒的家庭氛圍。針對老年人開展“健康從牙開始”社區口腔健康促進活動,廣泛傳播科學刷牙、定期口腔檢查、使用含氟牙膏等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提高居民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度,改善居民口腔健康行為。
(五)健康體重。以職業人群和兒童青少年為重點人群,開展“快樂工作健康生活”職業場所體重控制活動和“輕松童年”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預活動,營造維持健康體重的支持性環境,針對不同年齡人群提出科學建議,倡導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的健康生活理念,通過開展健步走、減重比賽等形式多樣的健康體重干預活動,提供多途徑、個性化健康體重指導與服務。
(六)健康骨骼。以中青年和老年人為重點人群,深入社區開展“健康骨骼、健康人生”宣傳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性骨質疏松防治知識競賽、健骨運動操比賽等公眾廣泛參與的活動,廣泛宣傳預防骨質疏松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對骨質疏松的認識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對基層醫務人員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開展培訓,提高社區骨質疏松防控指導隊伍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三減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明確職責分工,健全工作機制,精心安排部署,強化督導落實。要緊密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健康城市和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縣)建設,依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全民健身活動、健康中國行活動等平臺,推動健康支持性政策出臺,推進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學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主題公園、健康知識一條街建設,實行動態評估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二)廣泛宣傳動員。結合9月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各類健康主題日,采取日常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主題宣傳與科普宣教互輔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推進的形式,積極傳播“三減三健”核心信息,營造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輿論環境。與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組織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競賽、烹飪比賽、健步走活動、書畫展覽、文體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感受度高的活動,激發群眾參與行動的主動性,提高社會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同度。
(三)發揮示范引領。要積極招募社區居民、大學生等志愿者,發展壯大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隊伍,并對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隊伍開展定期培訓和動態評估。要注重樹立典型,充分發揮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個體化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宣傳和技能指導服務。鼓勵家庭、個人和集體人群使用控油壺、定量鹽勺、限鹽罐、體質指數速算尺等健康支持工具,從小改變入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養成健康行為。
(四)強化督導評估。各責任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推進“三減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的目標任務和對策措施,切實加強督導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總結經驗,推廣典型,推動工作落實。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0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__〕1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__〕32號)和《“健康海南2030”規劃綱要》,實施健康海南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加快推動衛生健康理念和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緊緊圍繞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戰略定位,對標國際先進水平,聚焦影響海南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問題,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全生命周期進行健康管理,全面構建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長預期壽命和健康壽命,打造生態島、健康島、長壽島,為建設健康海南奠定堅實基礎。
二、總體目標
到20__年,全省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婦幼保健體系逐步健全,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主要健康指標明顯提升。
到2030年,全省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和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人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慢性病、重大傳染病、婦幼健康等領域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調控,健康環境質量居于世界領先水平,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2歲,主要健康指標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三、重大行動
(一)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深入推進我省健康促進縣(區)、健康促進場所建設,建立并完善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和“海南省健康傳播網”平臺健康資料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將健康促進教育工作納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以及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和績效考核。借助“健康中國行”“中醫中藥中國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以及各類衛生健康主題日開展宣傳活動,指導和干預高危個體、家庭的健康生活方式。面向學生、社區居民、單位職工、患者等人群開展針對性的健康知識講座。加強各類單位、媒體傳播健康信息的監測監管,降低虛假健康信息危害。到20__年和2030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3%和35%。(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省科協等)
(二)實施合理膳食行動。貫徹落實《海南省國民營養計劃(20__-2030年)實施方案》,推進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擴大合理膳食科學知識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引導居民形成科學合理的膳食習慣。開展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重點的專項行動。控制食鹽攝入量,逐步量化用鹽用油,同時減少隱性鹽攝入。實施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達標工程,加強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繼續實施營養干預工作。加強地方病防控工作,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到20__和2030年,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于5%和4%;到2030年,超重、肥胖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市場監管局、省科協等國民營養計劃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
(三)實施全民健身行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推進市縣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鄉鎮文化場所建設,城鎮社區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廣海南傳統體育活動,營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圍。推進國民體質監測與評價機制,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積極探索在醫療、體育等領域實施運動處方工作,大力推廣科學健身方法,不斷提高科學鍛煉水平。全面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將高校學生體質狀況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評價。到20__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低于94%和9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分別不低于39%和44%。(牽頭單位: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
(四)實施控煙行動。加大控煙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健康的認知程度,降低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強化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執法。鼓勵領導干部、醫護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開展無煙醫院、無煙學校等無煙單位創建,20__年底把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逐步建立和完善戒煙服務體系,為戒煙者提供專業服務。積極推進省級和具有立法權的市縣公共場所控煙立法,到20__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不低于30%和80%。(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教育廳、省交通運輸廳、海南鐵路有限公司、民航海南安全監管局、省煙草專賣局等)
(五)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危機干預等方式,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依托城鄉社區綜治中心等綜合服務管理機構及設施建立心理咨詢(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站),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注重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工作。到20__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分別提升到20%和30%。(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人才發展局、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醫療保障局、省殘聯等)
(六)實施健康環境促進行動。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開展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和科普宣傳工作,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置工作,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踐行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以復合污染對健康影響和污染防護為重點開展攻關研究,著力研發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指導公眾做好健康防護。組織實施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嚴格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保障環島高速鐵路運營安全。強化重點領域質量安全監管。加大飲用水工程設施投入、管理和維護,保障飲用水安全。大力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推進社會文明大行動、鄉村振興、城鄉環境大整治行動,建設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持續推進廁所革命行動計劃,大力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到20__年底,完成全省全部約76萬戶滲漏農廁改造任務。到20__年和2030年,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15%和25%,全省空氣質量優良比率保持在98%以上,全省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生態環境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海南鐵路有限公司等)
(七)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將婦幼健康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母嬰安全保障、出生缺陷防治等納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重點,實施“婦幼雙百”人才引進項目。加強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和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加強新生兒重癥救治能力建設,開展新生兒免費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服務,擴大實施地中海貧血篩診項目。繼續實施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聽力篩查。健全我省聽力診治和產前篩查服務網絡。加強免費婚前保健服務的宣傳,提高婚檢覆蓋率與服務質量。強化0-6歲兒童健康管理。加強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到20__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4%及以下和3%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3/10萬及以下和10/10萬及以下。(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總工會、省婦聯、省殘聯等)
(八)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大力推進健康知識進校園活動,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特別是中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采取切實措施,降低以溺水、校園內猝死為重點的學生意外死亡。加強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把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部門和學校考核評價體系,實現規范化校醫室全覆蓋。到20__年和2030年,全省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分別不低于50%和60%,全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牽頭單位:省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團省委等)
(九)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標準,建立健全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職業病防治格局,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倡導健康工作方式,開展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強化源頭治理,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將不符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產業政策方向,且塵毒危害嚴重的行業列入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加大職業健康監督執法力度,推動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鼓勵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健康管理。完善職業病防治服務網絡,落實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措施。到20__年和2030年,重點行業勞動者對本崗位主要危害及防護知識知曉率不低于90%,并持續保持。(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醫療保障局、省總工會等)
(十)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門服務的能力。完善家庭養老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加強老年醫學科建設,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發展。推動醫養結合,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同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緊密結合。開展老年心理健康與精神關懷服務,推動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到20__年和2030年,65歲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醫療保障局等)
(十一)實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鼓勵、支持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和急救中心、醫療機構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配備標準。全面落實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規范化管理。推進醫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建設,逐步完善并動態發布腦卒中、胸痛“急救地圖”。到20__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不高于209.7/10萬和190.7/10萬。(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
(十二)實施癌癥防治行動。倡導積極預防癌癥,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根據國家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結合實際,創造條件開展癌癥機會性篩查,繼續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健全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報告制度。通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癌癥診療能力建設,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推進腫瘤精準治療模式。加強癌癥防治科技攻關。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審評審批。到20__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醫療保障局、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藥品監管局等)
(十三)實施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推進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推動各地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配備肺功能檢查設備,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肺功能檢查能力。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篩查干預、診斷、治療、隨訪管理、功能康復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務,提高基層慢阻肺的早診早治率和規范化管理率。到20__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分別不高于9/10萬和8.1/10萬。(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
(十四)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提示居民關注血糖水平,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學降低發病風險。為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落實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范,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范化,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發現、規范化診療和治療能力。到20__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不低于75%和77%。(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等)
(十五)實施傳染病防控行動。總結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應對突發重大傳染病的能力和水平。加強新發突發傳染病、熱帶傳染病科研及重點學科建設,建設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提升管理保障水平。加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控,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落實監測、干預等防控措施,加大患者救治救助,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分類做好公共衛生和防疫健康指導。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識,講究個人衛生,關注環境衛生。規范預防接種服務管理,提高接種覆蓋面,開展疫苗使用監測和風險評估。到20__年和2030年,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醫療保障局、省藥品監管局、省科技廳等)
(十六)實施健康產業促進行動。以“三區一中心”為海南健康產業發展基準定位,以高水平醫療服務業和健康旅游業為先導,以先進醫藥制造業為支撐,構建“一核兩極三區”的健康產業發展格局。圍繞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建設、海口生物醫藥和轉化醫學基地建設、三亞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設、南藥產業規范化規模化提升、氣候治療與特殊治療中心建設、國家運動健康示范區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工程,將健康產業打造成推進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實現更高水平全島開放的先行產業。爭取到20__年和2030年,健康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5.5%和10.5%。(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等)
(十七)實施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引進國內優質醫療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省級醫院。繼續實施“一縣一院”工程,推進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群。加快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改革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先頭兵作用。構建智慧醫療服務體系,推動遠程醫療、分級診療、智慧醫院等項目,深入挖掘健康大數據,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決策、區塊鏈等技術創新醫療服務新型模式,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到20__年和2030年,全省各級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十八)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實現縣辦中醫醫院全覆蓋。推進中醫治未病服務改革創新試點,發揮中醫在疾病治療、疾病防控和特色康復中的作用。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促進黎苗等民族醫藥發展。開發海南特色的南藥種植和中成藥生產基地,培育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業和南藥芳香藥特色保健產業。到20__年和2030年,全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100%,村衛生室提供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分別達到70%以上和80%以上。(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等)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健康海南行動推進委員會(以下簡稱推進委員會),按照《健康中國行動(20__-2030年)》規定的行動目標、指標、任務和職責分工,統籌推進健康海南行動。各市縣要建立健康海南行動領導推進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逐項抓好任務落實;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研究具體措施,落實重點任務。
(二)動員各方參與。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健康促進的強大合力。鼓勵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海南行動,落實個人健康責任,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單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資源,積極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鼓勵企業研發生產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增加健康產品供給。鼓勵社會捐資,形成資金來源多元化的保障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健康類產品和服務。省內衛生健康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指導、組織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
(三)強化疾病防控。完善公共衛生法治體系,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建設省級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推動省級和四個區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能力提升。加強醫療機構的醫療和預防職能相融合,完善公共衛生機構、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基層醫療機構“三位一體”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機制,優化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構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發揮數字技術支持作用,提高重大疫情領導指揮、應急響應、研判決策水平,優化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建立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建立和健全醫療保險和救助體系,健全多層次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應急醫療救助機制,動態調整突發疫情期間醫保政策。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統籌應急物資采購、供應和產能保障,科學儲備應急物資。
(四)健全支撐體系。在推進委員會的'領導下,成立省級專家咨詢委員會,為行動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和基地,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加強財政支持,強化資金統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醫保資金在保障和促進健康方面的使用效率,保障行動落實。加強科技支撐,省級科技計劃針對行動實施中的關鍵技術,加強攻關研究。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健康政策審查。加強信息支撐,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推動健康信息共享。
(五)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健康海南行動的宣傳推廣、科學引導,提高全社會對健康海南建設的認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健康文化。編制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材料和文藝作品,以有效方式引導群眾了解和掌握必備健康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典型報道,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1
健康城市是衛生城市的升級,通過完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改進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健康服務,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滿足居民健康需求;健康村鎮是在衛生村鎮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完善村鎮基礎設施條件,改善人居環境衛生面貌,健全健康服務體系,提升群眾文明衛生素質,實現生產、生活環境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根據省愛衛會《關于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的實施意見》(青愛衛〔20xx〕28號)和《玉樹市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玉市政辦〔20xx〕114號),現結合我市實際,就全面開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健康優先。堅持以人的健康為中心,針對當地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將健康相關內容納入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政策之中,促進健康服務的公平、可及。
堅持政府主導,共建共享。發揮政府的組織優勢,促進部門協作,鼓勵、組織和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家庭和居民參與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活動,提高全社會的參與度,使健康福祉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堅持城鄉統籌,典型示范。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薄弱環節傾斜,縮小城鄉差距,逐步實現城鄉健康服務均等化。通過培育和推廣典型經驗,強化示范引領,擴大健康城市、健康村鎮覆蓋面,提升建設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創新發展。找準城鄉發展中影響健康的重點難點問題,科學施策,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建設的策略、方法、模式,循序漸進推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建設環境宜居、社會和諧、人群健康、服務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實現城鄉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建立健全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管理機制,形成一套適合我市實際的科學、有效、可行的指標和評價體系。20xx年全面啟動玉樹市為健康城市、玉樹市新寨街道辦事處代格村為健康村鎮試點的建設工作。力爭到20__年,玉樹市建成健康城市、新寨街道辦事處代格村建成健康村鎮,為推動健康玉樹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三、主要內容
(一)建設健康環境。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為出發點,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發展布局,統籌城鄉污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公共廁所等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做到科學合理、兼顧長遠。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創新環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實現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便捷、安全的交通體系,提高節能水平。加大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力度,開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收集處理,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著力解決城鄉環境臟亂差問題,創造整潔有序、健康宜居的環境。
(二)構建健康社會。切實保障城鄉居民在教育、住房、就業、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保障人群實現基本覆蓋,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統籌城市和農村養老資源,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均衡發展。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標準普及義務教育,提升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實施城鄉一體化優質教育帶動戰略,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不斷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和保障水平。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和食品藥品監管制度,保障飲食用藥安全。著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支持慈善事業發展,逐步拓展社會福利保障范圍,保障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有尊嚴地生活和平等參與社會發展。
(三)優化健康服務。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基層衛生人才特別是全科醫師隊伍建設,補足醫療衛生服務的短板。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提高疾病監測和干預能力,積極防治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職業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完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機制,提高衛生應急能力,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及時處置傳染病疫情。提升藏醫醫療服務能力,充分發揮藏醫藥特色優勢,大力實施“治未病”、藏醫特色康復等健康工程。
(四)發展健康文化。全面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格局。發揮各行業和體育協會的作用,組織開展多層次、多項目的群眾性比賽活動,倡導群眾終生鍛煉,穩步提高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充分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開展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識宣傳,在全社會倡導正確的健康理念。著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識,移風易俗,改變陳規陋習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學知識轉變為群眾能夠理解接受、易于養成踐行的良好習慣。加強藏醫藥科普宣傳,傳播藏醫藥健康文化,提升群眾藏醫養生保健素養。大力倡導健康文化,鼓勵和支持健康文化產業發展,創造出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健康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文化需求。健全市民公約、村規民約等社會規范,倡導公序良俗,積極開展“講文明、講衛生、除陋習、樹新風”活動,摒棄亂扔、亂吐、亂貼、亂行等不文明行為,有效提高群眾文明衛生意識,營造健康向上、和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讓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五)培育健康人群。強化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服務工作,綜合實施干預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和婦女兒童健康水平。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完善計劃生育獎勵優撫措施,倡導社會性別平等,促進全市人口均衡發展。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群眾身體素質。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建設健康步道、健康廣場、健康公園等支持性環境。保障中小學體育課時,大力開展青少年課外體育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技能培訓。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普及健康素養知識與技能,定期開展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引導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強群眾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
四、重點任務
(一)健康城市建設的重點任務
1.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以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和健康家庭為重點,大力實施健康“細胞”工程,深入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將健康城市理念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市場、進機關、進寺院、進家庭,提高社會參與程度。健康社區建設以整潔宜居的環境、便民優質的服務、和諧文明的文化為主要內容,綠化美化環境,健全文化體育設施,向家庭和個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層面、連續性、綜合性服務,引導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強群眾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同時營造自然生態環境、生產生活環境、家庭衛生環境,認真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營造安全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建立完善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有效機制,倡導團結和睦、積極向上的鄰里關系和家庭氛圍。健康單位建設以學校、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等為重點,積極創造有益于健康的環境,保障飲食安全、營養,完善控煙措施,落實健康體檢、職業健康檢查、職業防護、安全管理等制度,營造相互尊重、和諧包容的人際關系和單位文化,創造有益于健康的環境。健康家庭建設以家居環境整潔、家人身心健康、包容和睦為主要內容,以關愛家庭成員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為重點,改善家庭生活品質,提高家庭健康水平,結合“五星級”文明戶創建,培育發展千千萬萬個“健康細胞”。
2.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加強防治結合,建立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組織體系。加快推進健康服務信息化建設,實現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和醫療保障等信息互聯共享,以大數據支撐群體疾病預測和個體化服務。發揮中醫預防保健優勢,推動醫療服務從注重疾病治療轉向注重健康維護,開展治未病、藏醫特色康復等服務,探索開展藏醫特色健康管理。推進全民預防保健服務,對居民的健康危害因素及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分析、評估、預測,通過疾病預防和治療,實現有病早治、未病先防。
3.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完善環境衛生的基礎設施,加強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實現城市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城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加快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逐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加快城市公廁建設,形成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城市公廁服務體系。推廣降塵、低塵清掃作業方式,擴大機械化清掃保潔作業范圍,提升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
4.加強飲用水安全管理。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依法清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嚴格定期進行安全評估。從水源到水龍頭全過程嚴格監管飲用水安全,嚴格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當地飲用水源、供水單位出廠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按時向社會公布。健全城市供水應急和預警機制,努力控制和消除突發供水事件造成的社會危害。城市水環境質量和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國家要求,切實落實消毒衛生措施,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檢測,提升飲用水水質,確保水質衛生安全。
5.改善環境質量。注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嚴防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等現象,全力改善環境質量。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堅持源頭管控,減少污染物排放,狠抓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綜合治理。整治工業廢氣,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建設。積極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強機動車環保管理,提升燃油品質,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加強大氣環境監測,定期公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情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有序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強化土壤污染源頭控制,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對農用地、牧草地、建設用地實施分類、分區、分用途的科學管控與治理,系統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推進生態園林建設,強化濕地等自然資源保護,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6.完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玉樹建設,強化治安防控、交通和消防管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完善應急體系,推進緊急醫學救援網絡建設,提高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控職業危害風險,提高勞動者職業健康和安全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發生。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減少傷害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傷害發生。
(二)健康村鎮建設的重點任務
1.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完善農村道路、環衛、電力、通信、消防等基礎設施,全面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推進廣播電視、通信等村村通和寬帶普及。加大對村鎮垃圾清運設備和中轉設施建設的投入,統籌整合農村環境治理項目資源資金,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有步驟、有重點地規范建設村鎮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結合美麗城鎮建設,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完善污水管網和功能,提高污水處理率。采取城市管網延伸、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等多種方式,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2.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強水源保護,突出工程管護機制建設,輔以新建改建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和供水保證率。在有條件的地方,優先采取城鎮供水管網延伸或建設跨村、跨鄉鎮連片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大力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配套完善水處理、消毒和計量設施建設,讓農村群眾喝上衛生水、用上衛生廁所。堅持因地制宜、集中連片、整村推進,深入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農村新建住房要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小學、鄉鎮衛生院、集貿市場、公路沿線等區域要建設衛生公廁。持續開展旅游廁所建設管理行動,有效改善全市旅游廁所衛生狀況,提升廁所文明。積極做好戶廁維護保養,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衛生戶廁,健全完善建管并舉的農村改廁長效機制,讓農民群眾長期受益。
3.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按照《玉樹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建立村莊保潔制度,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做好農村地區環境衛生日常保潔。整治占用鄉村道路晾曬、堆放等現象,統籌建設晾曬場。規范收集、處置農藥包裝物、農膜等廢棄物。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強化秸稈禁燒監管,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推進畜禽糞污綜合治理利用,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處理,加強犬只管理,控制并減少無主犬。深入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保護自然景觀,加強綠化美化,建設有歷史記憶、農村特點、地域特色、民族風格的美麗宜居村鎮。加大對農家樂、茶園等環境的衛生監管力度,深入推進衛生村鎮創建活動,健全衛生管理長效機制,以鄉帶村,以村帶戶,有效破解農村衛生管理難題。
4.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強化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工作,全面落實重大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點控制嚴重危害農村居民的重大疾病。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科學布局基本醫療服務資源,每個行政村應當設置1個村衛生室,每個鄉鎮辦好1所標準化建設的鄉鎮衛生院,方便農村居民就地就近看病就醫。強化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急診搶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高危孕產婦篩查、兒科等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全科醫學建設,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藏醫藥服務能力,在鄉鎮衛生院設立藏醫綜合服務區,在村衛生室全面推廣藏醫藥服務。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保證村衛生室正常運轉,筑牢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網底。
5.提高群眾文明衛生素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活動。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普及疾病防治和衛生保健知識,破除迷信,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和幫助農村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依托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拓展醫療衛生、健康教育和環境整治服務功能。健全完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村家書屋、文體廣場等場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積極打造鄉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設農村體育健身場所和設施,培養農村文體骨干和體育健身志愿者,帶動開展簡便易行的群眾性健身活動,鼓勵和支持農村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康環境建設由市愛衛辦牽頭,主要會同市環境保護和林業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和各鄉鎮、各街道,做好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環衛設施建設等工作,大力推進生態型、園林式城市建設,不斷鞏固和擴大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切實改善環境質量,不斷優化城市形態,建設宜居城市。健康服務建設由衛生局牽頭,主要以建設衛生強市為引領,以服務市民健康需求為導向,扎實做好公共衛生、醫療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等工作,積極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著力改善市民健康綜合素質,確保我市健康服務工作居于全省前列。健康食品建設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主要做好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環節的.各項工作,有效控制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減少食源性疾病,營造“放心食品,健康消費”的良好環境。健康細胞建設由愛衛辦與衛生局共同牽頭,要運用試點先行、典型示范、專題培訓、現場指導、表彰獎勵等方式,指導、協調各鎮街、各相關部門做好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機關、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健康家庭等各類健康細胞建設,不斷拓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渠道,倡導社會上下廣泛參與,全方位、多層面打牢健康城市建設的基礎。健康生活建設由各鄉鎮、街道辦牽頭,從鄉鎮、街道、社區、小區和村鎮各個層面,廣泛開展生殖健康、優生優育、控煙戒煙、控油限鹽、應急自救等各項健康促進活動,推廣和普及健康生活理念、健康生活行為和健康生活技能,逐步提高廣大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行為形成率。健康鍛煉工作由文體旅游廣電局牽頭,以小康健身工程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培育群眾體育組織,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引導全民健康消費,增強廣大市民身體素質,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健康宣傳工作由宣傳部與衛生局共同牽頭,要依托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和黑板報、宣傳欄、墻報等各種載體,運用各類健康城市宣傳教育資料、健康文化節、衛生宣傳日、健康教育下鄉進社區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健康城市理念和健康城市建設活動,大力普及全民健康知識和技能,不斷強化建設健康城市的輿論導向,營造市民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制定發展規劃。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發展規劃。通過開展健康影響因素評價、居民健康狀況調查等方式,對城鄉建設和居民健康狀況進行分析評估,明確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確定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和可行的階段性目標,制定相應實施方案,確定階段性評價指標和部門職責分工,分階段、分步驟完成工作目標
(三)廣泛宣傳動員。大力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健康城市健康村鎮理念和典型示范城市(村鎮)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和支持率,營造氛圍,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確保建設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學習借鑒健康城市健康村鎮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我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有序開展。要通過“以獎代補”等形式,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作用,形成各方力量有序參與共同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的良好格局。
(四)嚴格督導檢查。市愛衛辦要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相關要求,建立健全適合我市實際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指標和評價體系,組織專業機構進行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效果評價。不斷完善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更加科學規范推進試點工作。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2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全民健康素養,扎實推進“健康鶴崗”建設,根據市衛健委要求,并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為指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整合各類資源,以“健康傳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發展”為主要內容,以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為重點,樹立“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核心健康觀,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素養水平。
二、工作目標
到20xx年底,向陽區健康促進活動要達到省級標準。
(一)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機制。出臺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門聯合開展健康行動。
(二)健康家庭、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的比例不低于20%、50%、20%。健康社區、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達到100%。
(三)居民健康素養在20xx年初基礎上提高20%,或高于當年全省平均水平。
(四)成人吸煙率在20xx年初基礎上降低20%,或低于當年全省平均水平。
三、建設范圍、時間和經費安排
(一)建設范圍
向陽區按照全市20xx年健康促進縣(區)工作方案和附件標準去推進落實。
(二)時間安排
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政府(單位)承諾、工作啟動(20xx年12月—20xx年1月)。要制定《健康促進區實施方案》、《健康促進區承諾書》,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向陽區創建健康促進區動員大會。
第二階段:落實推進、細化目標(20xx年2月—20xx年7月)。各部門按照創建區考核指標,細化分解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全面推進健康促進區建設。
第三階段:考評督導、效果評價(20xx年8月—20xx年12月)。對照標準自查提高,完善創建工作的相關資料并整理歸檔,確保各項工作指標達到省級健康促進區標準;按照分類標準進行創建效果評估,并提交評估資料,迎接驗收。
第四階段:鞏固提升、扎實推進(20xx年12月-20xx年12月)。各單位在原有創建的基礎上,繼續補充創新,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三)經費安排
根據《黑衛宣傳函[20xx]138號》文件,項目經費可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列支,工作經費不低于35萬標準。項目區本級財政應同時立項支持。結合實際參照執行。
四、重點建設內容
(一)健康促進工作機制
向陽區政府公開承諾開展健康促進區工作,將健康促進區建設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建立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多部門參與的健康促進領導協調機制,部門職責明確。定期召開協調會議,通報工作進展。將健康促進區工作納入政府預算給予支持,并根據經濟發展和財政增長情況逐年增加。
建立覆蓋政府有關組成部門、鄉鎮、街道、學校、機關、企業的健康促進工作網絡。每單位專(兼)職人員承擔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設置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健康教育專業機構人員配置率達到1.75人/10萬人口。建立以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核心、覆蓋轄區內所有醫院、公共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促進專業網絡。每單位有專職人員承擔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系統培訓,提高政府、有關部門、專業機構對健康促進區的認識和工作能力。
制定工作方案。開展基線調查和需求評估,了解項目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情況,人群健康素養、健康狀況、疾病負擔和健康需求,健康促進資源和意愿等基本情況,分析主要健康問題,確定重點人群和優先干預的健康問題。結合健康促進區評價標準,研究制定適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促進策略和措施,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
開展培訓。采取多種形式,提高政府、有關部門、專業機構對健康促進試點區的認識,提高健康促進工作能力。通過工作會議、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提高對健康促進區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的認識,提高其發揮部門優勢促進居民健康的能力。針對衛生健康部門和健康促進與教育專業人員,采取逐級培訓、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方式,提高各級健康促進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對健康促進區理念、方法和建設內容的理解,掌握健康教育理論和方法,熟悉健康素養、煙草控制、優生優育等基本內容,掌握健康教育計劃制定和實施、健康傳播材料設計制作、健康講座和健康咨詢、社區診斷和現場調查等基本專業技能。
建立督導檢查、考核評估的工作機制,定期了解各項工作進展,聽取政府各部門和居民的工作建議。定期監測項目組織實施情況,開展項目技術評估。
(二)制定健康政策
落實“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各有關部門主動向各級黨政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宣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義。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制度,成立健康專家委員會,在新政策制訂時增加健康影響評價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訂、發布等政策制定環節中,征求健康專家委員會的意見。
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梳理本部門與健康相關的公共政策,補充、修訂或新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針對當地需要優先應對的健康問題,開展針對慢性病防控、傳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婦幼健康、健康老齡、環境與健康等重點健康問題的跨部門健康行動。在多部門協作、資源統籌、社會動員、健康管理、健康產業等方面取得創新。
(三)建設健康促進場所
建立健康促進場所建設工作機制,在向陽區域范圍內全面開展健康促進社區、健康家庭、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和健康促進企業建設。建設100%健康社區,建設20%健康家庭,評選出5個示范健康家庭。建設100%的健康促進醫院(包括綜合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等),建設100%健康促進學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學)、50%的健康促進機關(包括機關和事業單位)、20%的健康促進企業,提高場所內居民和職工的健康素養,發揮健康促進場所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建設促進健康的公共環境。建設健康步道、健康主題公園等公共設施,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煙,營造促進健康的公共環境。無煙環境是健康促進醫院、學校、機關和企業建設的必要前提條件。
(四)建設健康文化
加強媒體合作。在電視臺、廣播電臺和報紙開設健康教育類專題節目或欄目并加強監管,定期組織媒體培訓會或媒體交流會,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平臺,積極宣傳健康促進區理念以及活動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影響力。設立健康類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健康科普。開展衛生日主題活動,在世界衛生日、無煙日、高血壓日、糖尿病日、結核病日、艾滋病日等衛生日時段內,多部門聯合,深入社區開展健康主題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增強宣傳教育效果。
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項目、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國民營養計劃等為重要抓手,充分整合衛生健康促進與教育資源,利用好健康中國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等平臺,加強健康傳播,普及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五)建設健康環境
布局合理,推進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公共廁所建設,建設整潔衛生的生活環境,空氣、飲用水、食品安全、環境衛生等影響因素有所改善或達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業、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應對老齡化。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整潔有序、健康宜居的工作、生活和社會環境。建設無煙環境,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
(六)培育健康人群
根據轄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薄弱環節,制定健康素養促進工作規劃或計劃,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重點人群、重點問題的健康素養。定期開展居民健康素養調查。
經過建設,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吸煙情況、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等影響居民健康狀況的指標有所改善,學生體質達到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關標準。
五、組織管理
(一)區衛生健康局負責統籌和監督落實。區疾控中心負責日常管理和推進,負責培訓和指導各單位健康促進工作開展、評估、技術支持、工作情況和經驗材料上報。
(二)各有關部門要按要求落實好各項措施。要成立以主管領導牽頭的、相關人員參與的綜合協調辦公室,辦公室下設在區衛健局,主任由董靜擔任,工作網絡由相關單位專人負責。要制定向陽區健康促進區建設方案,要明確職責分工,落實項目實施主體,建立工作網絡和具體負責人。疾控中心要在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衛健局指導下,具體組織實施建設工作,要及時為省、市級提交相關資料,接受省、市級的監督指導和考核評估。
六、工作流程
省級健康促進縣區建設
(一)申報和確認。向所在市級衛生健康委健康促進主管部門提出省級健康促進縣區申報。
(二)開展省級健康促進縣區建設。開展基線調查,確定重點人群和優先干預的健康問題。研究制定適合本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促進縣區工作計劃,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開展培訓,提高政府、有關部門、專業機構對健康促進工作能力。按照本區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實施方案,有計劃推進各項建設任務,要保存過程記錄。
(三)本區督導與考核。向陽區于20xx年2月正式啟動,于20xx年7月份前完成區級督導與評估,于20xx年11月前接受省、市級督導及考核。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3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xx〕1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xx〕32號)和《省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江蘇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發〔20xx〕12號),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落地見效,加快健康南通建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健康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全面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xx—20xx年)》,加快實施《“健康南通2030”規劃綱要》,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20__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顯著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程度顯著提升,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全民醫保制度顯著完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全面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全面控制,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全面下降,人人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1.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完善全民健康教育體系,建立全民健康教育制度,加強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健康教育。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健康知識與技能,自覺維護和促進自身及家庭成員的健康。建立市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為市級媒體等有關單位和各地開展健康科普提供支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健康知識,市廣電集團和其他媒體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辦優質健康科普節目。有效激勵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積極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主動提供健康科普服務。加強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建設,組織群眾性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培訓,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到20__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9%和32%。
2.合理膳食行動。制定并實施居民營養計劃,普及合理膳食營養知識,針對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加強有針對性的營養和膳食指導,推廣使用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等健康工具,促進減鹽、減油、減糖。開展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狀況監測和總膳食研究。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評價制度,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實施營養干預。加強對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營養健康工作的指導。在養老機構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加強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普及食品營養標簽知識,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控制過量飲酒,加強限酒健康教育,減少酗酒。到20__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保持低于3%。
3.控煙行動。利用世界無煙日等衛生健康主題日開展控煙宣傳,促進形成不吸煙、不敬煙、不勸煙的社會風氣。發揮領導干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的控煙引領作用,建設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努力營造無煙環境。建立戒煙服務體系,開展戒煙咨詢熱線和戒煙門診等服務,提高戒煙干預能力。推行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強化控煙監督執法。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嚴格落實不向未成年人售煙等有關法律規定,將青少年作為吸煙預防干預的重點人群,努力減少新增吸煙人群。到20__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不低于30%和80%,全市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22%和20%。
4.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促進,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引導居民正確認識抑郁和焦慮癥狀,掌握自我心理調適方法,關注家庭成員心理狀況。加大對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力度。推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服務,設立心理衛生援助熱線,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加強專業心理咨詢服務機構建設,在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和流動人口聚集地推廣設立心理咨詢室。加強精神障礙防治工作,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治療率和管理率,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責任的獎補政策,對經濟困難的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實施免費救治。以鎮(街道)為單位,建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組織開展康復工作。加快組建專業化、社會化心理救援隊伍,加強災害和事故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建設。到20__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分別達到20%及以上和30%及以上,減緩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
(二)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5.全民健身行動。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健全全民健身服務網絡,均衡布局構建城市公園綠地體系,完善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高標準建設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社區健身中心、戶外健身營地等全民健身設施,推動“10分鐘體育健身圈”向城鄉一體化發展。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管理和運營,推動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動體育社團組織網絡向基層和不同人群覆蓋延伸,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制定和實施全民健身行動計劃,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實施特殊人群體質健康干預,有針對性地為各類人群提供運動健身方案。推動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操等職工健身活動,促進在職人群體育制度化、常態化。整合公共體育和醫療衛生資源,推廣建設體醫融合服務機構和平臺,創新體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培訓可開運動處方的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健康管理師。加強各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建設,打造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綜合服務平臺。到20__年和2030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不低于16.2平方米和16.5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不低于2.7平方米和3.1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3.3%和9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41%和45%。
(三)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6.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行動。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規劃指導與調控引導,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均衡配置,健全健康服務網絡,加強采供血機構建設,全力推進無償獻血工作,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加快南通創新區綜合醫院建設,加快康復、老年病、長期護理、慢性病管理、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加強兒童、婦產、腫瘤、精神、傳染、口腔等專科醫療機構建設及全面推進胸痛、創傷、卒中、新生兒和孕產婦危急重癥五大救治中心建設。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加大醫保引導基層首診差別化報銷比例力度。全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加快推進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所有縣(市)和涉農區全面建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和縣域醫共體,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加入。加快建立市、縣兩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中心,完善鄉鎮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全面優化整合鄉鎮衛生院與衛生所,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實施衛生人才強基工程,完善基層衛生人才招引、培養、使用和管理機制,落實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公益一類財政保障、公益二類績效管理,推行基層衛生人才“縣管鄉用”,穩步提升基層衛生人員工資水平。鼓勵各地調劑部分事業編制,定向招聘在村衛生室工作滿六年的執業(助理)醫師。社區衛生服務站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配齊配足執業醫師及注冊護士。加強學校衛生室建設,將學校衛生工作納入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支持建立政府購買校醫服務的機制。加快推進疾病預防控制、綜合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現代化建設。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建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綜合和專科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構建預防-治療-康復-護理服務鏈,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推進疾病診療全程質量管理,建成市級醫療服務質量綜合監管平臺。到20__年和2030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完善,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7.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向公眾普及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知識,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全面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監測評估和規范管理。建設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心,提高院前急救、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應急處置能力,形成心腦血管急癥救治體系。到20__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
8.癌癥防治行動。組織防癌抗癌科普宣傳,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強化癌癥患者康復管理,發揮慈善救助在困難癌癥患者救助中的積極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加強市癌癥中心建設,根據腫瘤發病情況,打造重點癌癥多學科聯合診療平臺,健全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報告制度。到20__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
9.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探索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篩查干預、診斷、治療、隨訪管理、功能康復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務,提高慢阻肺的早診早治率和規范管理率。建設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中心。到20__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8.0/10萬及以下和7.6/10萬及以下。
10.糖尿病防治行動。落實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建設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健全糖尿病防治服務體系,推進糖尿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落實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范,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范化。到20__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70%及以上和75%及以上。
11.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引導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宣傳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加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支持社會團體、企業、基金會、有關組織和志愿者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感染者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筑牢口岸檢疫防線,防控境外傳染病輸入。加強寄生蟲病、地方病防治,消除血吸蟲病危害,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飲水型氟砷中毒和水源性高碘危害。建立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格化基層監測體系,實現鄉鎮(街道)監測哨點全覆蓋。健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城鄉聯防聯控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設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突發傳染病防控物資儲備清單,完善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消毒設備、紅外體溫監測儀、宣傳設備等防控物資日常儲備,提升疫情應對能力。到20__年和2030年,完善預防接種信息系統與兒童預防接種標準化門診,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分別保持在96%和98%及以上。
(四)保護重點人群健康
12.婦幼健康促進行動。針對婚前、孕前、孕產期、兒童等階段特點,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和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健全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加強縣級以上婦幼保健院、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產兒科和基層婦幼健康服務門診規劃建設,強化婦幼衛生緊缺人員培養和配備。深入實施婦女健康保障行動計劃,規范孕產婦保健和助產及計生技術服務。規范實施城鄉婦女乳腺癌與宮頸癌篩查,孕前、孕早期補服葉酸及預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嬰傳播等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深入實施兒童健康保障行動計劃,規范0~6歲兒童健康管理、疾病篩查和常見病防治。進一步規范高危新生兒專案管理,加強對5歲以下兒童的健康體檢、飲食和生活的有效干預,提高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水平。推動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出生人口健康素質提升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初篩、轉診、確診、干預和隨訪相互銜接的服務網絡。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加強孕前優生服務項目,推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制度,全面開展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癥及新生兒聽力篩查。到20__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均控制在3‰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6/10萬以下和4/10萬以下。
13.學生健康促進行動。加強學校健康教育,把學生健康納入全民健康工作體系,健全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配齊人員和設備,每年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中小學每學期開設健康教育課不少于7課時。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普遍開設健康教育必修或選修課。探索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關口前移,滲入課堂。持續推進健康促進學校建設。扎實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全面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和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級證書制度。深化學校體育工作改革,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健全體育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強化課外鍛煉和業余訓練、豐富競賽活動,著力保障中小學生每天校內、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除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把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評價。加快建設中小學生體質健康信息管理系統,依托現有資源建設區域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中心。加強學校衛生機構建設,完善學校衛生工作評價標準。建立學生體質、形體、生理、心理健康素養監測、干預和評價體系。開展學生因病缺課監測、常見病監測、環境監測、體質監測等工作。到20__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市健康促進學校比例達85%及以上和90%及以上。到20__年,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降低至56%及以下;到2030年,全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14.職業健康保護行動。依法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利,倡導健康工作方式,宣傳職業健康知識,指導用人單位做好員工健康管理,建設健康企業。優化產業結構,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從源頭消除、減輕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加大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勞動者職業健康意識和個體防護能力。實現職業健康檢查不出縣、職業病診斷不出市,優化職業衛生服務。不斷提升工傷保險參保覆蓋面,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到20__年和2030年,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實現明顯下降,并持續下降。
15.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加強老年病醫院等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標準和規范,健全全市統一的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促進基本醫保與醫養結合政策配套銜接。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銜接。構建養老、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等相互銜接的醫養服務模式。鼓勵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到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多點執業;鼓勵一、二級醫院和專科醫院轉型為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普及老年健康知識,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推進安寧療護工作。全面建立老年人健康電子檔案,加強老年人健康指標監測和信息管理,開展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健康教育指導。支持社會力量大力發展護理院,鼓勵發展品牌連鎖護理機構。依托居家養老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社區護理站,推進高齡和失能老人醫療護理康復上門服務。到20__年和2030年,護理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數的比例分別不低于60%和65%;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16.殘疾人健康促進行動。全面開展殘疾預防,大力推進康復服務,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完善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制度,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深化人工耳蝸手術、白內障復明、助聽助行等健康行動。加強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建立醫療機構與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雙向轉診機制,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殘疾人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社區康復能力,依托各級醫療衛生及專業康復機構,指導社區和家庭為殘疾人提供專業化康復服務。實施精準康復,為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配套完善殘疾人文化體育康復場地設施,豐富殘疾人文化、體育康復活動,促進殘疾人身心健康。實施殘疾預防行動,增強全民殘疾預防意識,開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殘疾預防,有效控制殘疾發生和發展。加強對致殘疾病及其他致殘因素防控,推動實施殘疾預防綜合干預。到20__年和2030年,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分別達90%及以上和95%及以上,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支付范圍。
(五)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
17.擴大中醫藥服務行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治療和預防中的特殊作用,努力使中醫藥融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健全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培養優秀中醫人才,強化中醫重點專科、學科及診療中心建設。推進中醫藥理論與技術創新,實施中醫藥重點研發計劃和重大項目工程,加快培育和集聚高水平中醫藥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高水平的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慢性病中醫藥監測與信息管理制度。大力發展中醫非藥物療法。發揮中醫藥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在基層建設工作站,促進優質資源下沉。開展以鄉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重點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和診療方法。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提升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推動中醫藥與養老融合發展,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面向老年人群開展個性化服務。到20__年,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到2030年,9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
(六)健全全民醫療保障
18.全民醫保制度完善行動。全面建成覆蓋全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實行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逐步提高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籌資標準及個人繳費比例,不斷提高財政補助標準。開展醫療保障扶貧行動,對醫療救助等困難群體和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加大保障力度,提高醫療救助制度托底保障的精確性,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發揮醫保政策和基金的導向作用,全面推行總額控制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開展緊密型醫聯體總額付費試點。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逐步構建動態調整機制。到20__年和2030年,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穩定在80%左右和70%左右。
(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19.食品安全保障行動。貫徹食品安全戰略,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構建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監管格局。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和宣貫工作。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完善食源性疾病報告網絡。全面推行標準化、清潔化農業生產,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食用農產品質量。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推進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實施獸藥抗菌藥治理行動。加強對食品原產地指導監管,完善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協作機制,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探索建立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建立職業化檢查員制度,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強化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制度。落實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加快推進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和食品攤販備案管理,提升餐飲質量安全水平,全面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實施“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和“出口食品質量競爭力提升工程”,構建進出口食品安全現代化監管體系。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設,強化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守護校園食品安全,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責任制,推進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全覆蓋,提高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量化等級優秀率。全面提升食品抽檢合格率,突出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時節以及群眾的關注點、食品安全的風險點食品的抽檢監測。到20__年和2030年,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及以上。
20.藥品安全保障行動。加強對藥物研發機構及研發過程的動態管理,推進藥品生產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積極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推進上市持有人制度改革,促進醫藥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鼓勵新藥研發,提升藥品質量,強化合理用藥。綜合運用檢驗檢測、監督檢查、監測預警、風險管控、應急處置、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等手段,加強中藥質量源頭管理,強化特殊藥品監管和藥物濫用監測,提高藥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凈化藥品市場環境。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持續加大藥品行政違法案件查辦力度,加強行刑銜接,嚴厲打擊藥品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完善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監管機制。建立健全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機制,完善制度和程序,加強不良反應監測預警。加強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制度建設,提高日常監管水平。到20__年和2030年,社會公眾對藥品質量安全的滿意度明顯提升,并持續提升。
(八)促進健康環境建設
21.農村供水保障行動。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城鄉一體化供水為目標,嚴格落實農村供水保障責任,按照農村供水新標準以及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新要求,加快農村供水老舊管網更新改造、水源地達標建設、水質監測和監管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城鄉供水保障工程體系、規范化管理體系,健全工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到20__年和2030年,農村供水保證率穩定在100%,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9%及以上,實現城鄉供水“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四同目標。
22.生活垃圾分類行動。廣泛開展教育引導,加強督促指導,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加強科學管理,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標準規范體系,積極推動垃圾分類立法。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到20__年和2030年,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分別達82%及以上和96%及以上。
23.健康環境促進行動。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突出抓好長江保護修復。構建有針對性的重點地區、流域、行業環境與健康調查監測體系,開展典型行業、典型區域等環境與健康試點調查監測及風險評估,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等。積極做好新形勢下愛國衛生工作,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建設。健全衛生城鎮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技術指導和日常監督,改進評價標準和辦法,完善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不斷鞏固擴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成果。到20__年和203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并持續改善。
(九)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24.健身休閑產業培育行動。加快體育健身休閑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構建以大眾化市場為主體、適應多元化消費需求的健身休閑運動產業發展新格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閑設施建設、運營。推動體育項目協會改革和體育場館資源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改革。創新健康休閑運動項目推廣普及方式,進一步健全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打造“健身休閑服務綜合體”。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俱樂部,豐富業余體育賽事,積極培育水上、汽摩、航空、極限、馬術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時尚休閑運動項目。加快建設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汽車露營營地、船艇碼頭等設施,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健身休閑示范區、產業帶,培育一批健身休閑特征明顯的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健全健身休閑業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服務內容創新。加大青少年體育培訓服務供給,培育潛在體育消費市場。
(十)促進“智慧健康”建設
25.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行動。積極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和面向基層的遠程醫療服務。構建集成高效、統一權威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加強醫療健康信息標準化建設,提高數據歸集質量,健全醫療健康數據資源目錄,提升信息資源管理水平;推進醫療衛生行政審批改革,優化醫療機構內部流程,提升醫療健康服務和行政審批服務便捷化水平。建設“健康南通”應用服務,以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等形式,面向居民提供網上預約、線上支付、在線隨訪、健康咨詢等互聯網健康服務。發展智慧醫療健康惠民服務,推動居家養老、居家護理、醫養結合等健康服務智能化、便捷化。到20__年和2030年,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率分別達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要切實加強對衛生與健康工作的組織領導,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責任擔當,狠抓推動落實。將衛生與健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市級層面由健康南通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和健康南通建設全局性工作,指導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將實施健康中國行動與推進健康南通建設有機結合,強化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全面落實各項目標、指標和工作任務。各地區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領導推進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將健康融入各項政策,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確定年度重點工作并抓好落實。推進長三角健康一體化發展,健全衛生健康聯動發展體制機制。
(二)動員各方參與。鼓勵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南通建設,落實個人健康責任,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學校、社區(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資源,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金融、保險等機構創新健康類產品和服務。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指導、組織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
(三)健全支撐體系。加大財政衛生健康投入力度,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對健康南通建設投入予以重點保障。加強科技支撐,圍繞影響居民健康的因素和重大疾病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加大普法執法力度,以法治保障健康南通建設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強化信息支撐,健全監測體系,提高疾病與健康監測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推動部門間、區域間共享健康相關信息。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推進健康南通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四)加強監測評價。建立監測評價制度,把健康南通建設納入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和重要民生項目。對照健康江蘇、健康南通建設主要目標任務和監測評價指標,將部分核心指標納入縣(市)、區高質量發展考核,由健康南通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對各縣(市)、區開展監測評價,監測評價結果作為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獎懲的重要參考。
(五)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知識宣傳,引導群眾樹立和增強健康意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強化輿論引導,大力宣傳建設健康南通、促進全民健康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加強政策解讀,提高群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健康南通建設的良好氛圍。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4
為落實好省市衛生健康委,省、市計生協關于健康知識進萬家試點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引深全縣“健康教育進家庭”活動,盂縣衛健局、縣計生協聯合制定了《健康知識進萬家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為進一步推動健康盂縣建設,扎實開展《健康中國.山西盂縣行動(20__-2030)》,穩步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豐富健康知識獲取渠道,提升全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縣衛健局、縣計生協聯合開展健康知識進萬家工作,依托計生協組織網絡和會員組織服務體系,發揮計生協深入社區和家庭的工作優勢,動員各級計生協理事、會員、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參與健康知識進萬家試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實施范圍及時間
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
活動時間:20__年1月1日到20__年12月31日
二、工作目標
1.普及健康知識。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計生協聯合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服務,以“健康素養66條”為基礎,結合重點人群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深入鄉鎮、村廣大家庭,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理念。到20__年底,全縣覆蓋到45%的鄉鎮、街道;到20__年底,健康知識進萬家工作覆蓋全縣85%以上的鄉鎮、街道。
2.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高質量開展健康教育進萬家,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電子屏和宣傳欄上播放健康科普知識及公益廣告,繼續做好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公共場所、廣場、公園等固定健康教育宣傳欄的定期更新。
3.健全健康教育網絡隊伍。每個村(居)至少培養一名群眾身邊的家庭健康指導員,每個家庭培養一名健康“明白人”,搭建健康知識進入家庭的橋梁。
4.營造社會氛圍。多措并舉,多方施策,進一步擴大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把活動和服務信息傳遞給廣大家庭,吸引群眾參與社區健康管理和服務事務,引導群眾主動利用服務,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培養健康自覺,促進家庭開展自我健康管理,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三、主要任務
1.組建家庭健康指導員隊伍。依托村(居)計生協秘書長、小組長、骨干會員和志愿者等,從中篩選具有一定政治素養、健康素養、志愿者素養的人員,聘任為家庭健康指導員,承擔向廣大家庭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家庭健康素養的職能。村級計生協負責推薦家庭健康指導員人選,鄉鎮計生協負責選拔,明確職責任務、工作制度、工作方式和工作權限,并建立健全相應工作機制。原則上每個行政村(居)要保證1名。
2.豐富家庭獲取健康知識渠道。各鄉鎮、村針對鄉村老年人居多,新媒體宣傳使用有障礙的現狀,鄉村的大喇叭廣播要及時用起來,每個鄉村要結合各自實際,明確科普知識廣播的時間和內容,村醫要針對村民常見病多發病精選科普知識為村廣播提供內容。
3.開展針對性健康科普活動。各鄉鎮計生協家庭健康指導員采取入戶宣講、引導群眾觀看健康知識進萬家小程序等形式,向每個家庭推薦針對性健康教育材料,在每個家庭至少培養一名家庭成員作為健康“明白人”,幫助群眾掌握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樹立自身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帶動家庭成員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4.提升基層隊伍健康服務工作能力。衛生健康部門和計生協將分批分次對家庭健康指導員進行相關業務知識和能力培訓,提高其開展健康科普的能力,成為基層健康教育隊伍的有力補充,促進計生協工作轉型發展。
四、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__年1月至2月)。各鄉鎮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和媒介,圍繞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報道,提高社會影響。2月底前啟動項目
2.培訓階段(20__年3月至6月)。分期分批開展培訓
3.實施階段(20__年4月至20__年10月)。家庭健康指導員“走村入戶”,開展健康知識進家庭活動。堅持分類指導,抓好典型示范,探索創建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長效機制。開展各地之間開展經驗交流活動,互相借鑒,不斷將活動引向深入。
4.評估階段(20__年11月至20__年12月)。國家將對我省開展活動的成果進行評估、總結,推廣經驗,建立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長效機制,推動活動常態化。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鄉鎮計生協要從推動健康盂縣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的高度認識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的重要性,加協同聯動,建立完善服務工作機制。
2.健全工作網絡。要圍繞計生協組織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勵各級計生協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探索基層計生協隊伍參與健康科普工作的有益經驗,推動計生協健康教育與服務工作融入協會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推動計生協網絡建設提質擴面,促進計生協能力提升和工作轉型。
3.加強指導評估。要適時開展指導評估,定期通報各地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工作開展情況將作為全省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內容。
4.加大宣傳引導。要通過電視、廣播、報刊和官網、官微等平臺,大力開展健康科普宣傳。同時,大力宣傳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對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的重要意義,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擴大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的影響力,營造良好的社會圍。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5
一、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居民身體活動量明顯減少,身體活動不足是導致人體死亡的第四獨立因素。體育活動已經成為增強國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最積極、最有效、最經濟的生活方式。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體育活動在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1995年,國務院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0__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20__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20__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發展群眾體育活動、倡導全民健身新時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了明確部署。
自1995年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以來,我國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積極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青少年體育工作不斷推進,體育活動意識明顯增強;全國人均體育場館面積達1.57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比例為33.9%;老年人體育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生活質量提高。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全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4.9歲。體育活動成為強身健體重要手段的社會氛圍已經形成。
然而,我們應當意識到,體育活動在增強國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距離健康中國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國家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我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但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也持續增加,青少年耐力、成年人肌肉力量與耐力、老年人肌肉力量等指標的變化并不樂觀,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體育活動在促進健康領域的諸多研究成果尚未充分應用于實踐,多數居民在參加體育活動時有很大的盲目性。體育健身活動在增強體質、防控疾病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亟待從國家層面發布權威性的體育健身活動指南,引導居民科學地從事體育健身活動。
《全民健身指南》針對中國居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狀況實際,系統歸納、集成國家“十五”、“十二五”相關研究成果,基于中國居民運動健身的實測數據編制而成。主要包括體育健身活動效果、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體育健身活動原則、體育健身活動指導方案等內容。
二、體育健身活動效果
我國古代就有通過導引術提高人體健康水平的文字記載。現代大量研究成果證實,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有效地增強體質、防治疾病、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一)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體質是指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韌、平衡和反應能力,改善身體成分,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
1、提高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影響體質與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心肺功能低下可導致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心臟收縮力量和肺活量,調節血壓,改善血脂,對心肺功能產生良好影響,明顯提高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健康水平。
2、改善身體成分
身體成分是指構成身體的各種物質及其比例,一般常用身體脂肪含量和肌肉重量及其比值表示。研究證實,過多的身體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多可誘發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以有氧運動為主的體育活動可增加脂肪消耗,降低身體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改善身體成分。
3、增加肌肉力量
力量練習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抗疲勞能力,促進青少年成長發育,使體格更加強壯,預防因肌肉力量衰減出現的腰疼、肩頸痛等癥狀,提高身體平衡能力,防止老年人跌倒,維持骨骼健康,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發生。
4、提高柔韌性
柔韌性既是一種重要的運動技能,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活動能力。有規律的牽拉練習可提高肌肉、韌帶彈性,增加青少年身體活動范圍,身體姿勢優美,減少肌肉拉傷,預防和治療中老年人關節性疾病。
5、提高幸福指數
體育健身活動是心理干預的有效手段。體育健身活動可增加人體愉悅感,使人精神放松,緩解壓力,形成良好心理狀態,獲得生理和心理滿足感,使青少年充滿朝氣,中老年人充滿活力,提高幸福指數。
(二)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體育活動可以提高人體各器官功能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特別是對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效果明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等,是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誘發因素,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同時也是治療慢性非傳染疾病的有效手段,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由于生活方式不當、身體活動不足導致的過早死亡。
1、心血管病
我國居民心血管病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心血管病死亡列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通過提高心臟功能和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減少炎癥因子、調節血脂等途徑,降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發生,促進心血管病患者康復。
2、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提高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預防與治療2型糖尿病,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體育活動可以增強糖尿病患者體質,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
3、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以體重增加為特征,通常用身體質量指數(又稱BMI,下統稱BMI)表示。超重和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某些癌癥和多種骨骼肌肉疾病。預防和降低身體肥胖最有效的手段是體育活動和膳食平衡。體育活動是防控肥胖最積極的方法,可以幫助肥胖者控制體重、改善生理功能,防止減重后體重反彈,減少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發生。
4、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細結構變化,并伴隨骨折易感性增加為特征的骨組織疾病。體育活動有助于增加骨量,改善骨骼結構,減緩由于年齡增大引起的骨量丟失,通過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預防跌倒,減少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風險。
5、癌癥
癌癥,也稱惡性腫瘤,位列我國居民總死亡原因的第二位。體育活動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病風險,減緩癌癥患者術后的治療疼痛,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超過30%的癌癥可以通過體育活動干預達到預防效果。
6、抑郁癥
抑郁癥,也稱抑郁性障礙。近年來,我國抑郁癥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改變大腦的化學成分,引起良好的情緒和狀態反應,有效地預防抑郁癥發生,并對輕度至中度抑郁癥患者有積極的干預效果。
(三)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提高人的認知能力,使人集中精力。有規律的體育健身活動可減少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延緩中樞疲勞,對神經系統產生良好影響,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延長成年人有效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三、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
運動能力是指人體從事體育活動所具備的能力。本指南的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包括單項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綜合運動能力評價。人體在從事體育活動前,應對運動能力相關指標進行全面測試與評價,以便科學地制定個性化體育活動方案。在從事體育活動的不同階段,應定期進行運動能力測試,以客觀評價體育活動效果,確保體育活動安全有效。
(一)單項運動能力測試與評價
單項運動能力測試包括有氧運動能力、肌肉力量、柔韌、平衡和反應能力測試等。單項運動能力評價采用5分制,5分為優秀,4分為良好,3分為中等,2分為較差,1分為差。
1、有氧運動能力
有氧運動能力是反映人體長時間進行有氧運動的能力,與心肺功能密切相關。有氧運動能力強,表明心肺功能好。良好的有氧運動能力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保持并提高人體身體的有氧運動能力。
最大攝氧量是評價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
2、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是肌肉在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出來的克服或抵抗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測試指標包括握力、背力、俯臥撐、仰臥起坐、縱跳測試等。
3、柔韌、平衡與反應能力
①柔韌是指身體活動時各個關節的活動幅度以及跨過關節的韌帶、肌腱、肌肉、皮膚等組織的彈性、伸展能力。良好的柔韌性可以增加運動幅度,減少運動損傷。
②平衡指維持身體姿勢的能力,或控制身體重心的能力。平衡能力是靜態與動態活動的基礎。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有效地預防因跌倒引起的各種損傷。
③反應能力主要是指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接受一定指令或刺激后,有意識的控制骨骼肌肉系統的快速運動能力,體現了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協調性。
(二)綜合運動能力評價
心肺功能是影響人體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氧運動能力與心肺功能密切相關,因此,將有氧運動能力排在綜合運動能力評價體系的首位,其權重為40%。
肥胖可誘發多種慢性疾病,成為公共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BMI是反映身體肥胖程度的指標。鑒于BMI在體質與健康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且對運動能力有明顯影響,因此,將BMI列入綜合運動能力評價體系中,其權重為20%。
BMI計算公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體重(千克)/身高2(米2)]。中國人BMI的`正常范圍為大于18.5,小于24,BMI等于或大于24為超重,等于或大于28為肥胖。
肌肉力量與運動能力、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其權重為20%。柔韌能力、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的權重分別為10%、5%和5%。
根據不同單項運動能力指標在綜合運動能力評價中的權重與系數,計算綜合運動能力得分,計算方法為:
綜合運動能力得分=有氧運動能力得分×8+肌肉力量得分×4+BMI得分×4+柔韌性得分×2+平衡能力得分×1+反應能力得分×1
綜合運動能力評價采用4級評定:85分及以上為優秀、75分及以上為良好、60分及以上為合格、小于60分為較差。
四、體育健身活動原則
從事體育健身活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養成良好的體育健身活動習慣。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指在體育健身活動過程中,要確保體育活動者不出現或盡量避免發生運動傷害事故,是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首要原則。開始體育健身活動前,應進行身體檢查,全面評價個人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方案。體育健身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體育健身活動后要做好整理和放松活動。
(二)全面發展原則
全面發展原則是指在體育健身活動中,要使身體各部位都參與運動,使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又要提高肌肉力量、柔韌等身體素質。因此,要選擇全身主要肌群參與的體育健身活動項目,取得全面發展效果。
(三)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科學地、逐步地增加體育健身活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循序漸進原則強調要根據自己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適應程度,逐漸增加運動負荷,使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不斷提高,以取得最佳體育健身活動效果。
(四)個性化原則
個性化原則是指根據每個人的遺傳特征、機能特點和運動習慣,制定個性化的運動健身方案。在制定運動健身方案時,要進行必要的醫學檢查和運動能力測試,以便了解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使運動健身方案更具個性特征。
五、體育健身活動方案要素
制定體育健身活動方案,主要考慮體育健身活動方式、體育健身活動強度和體育健身活動時間等三個基本要素。
(一)體育健身活動方式
體育運動方式是體育健身活動者采用的具體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根據不同體育健身活動方式的運動特征,可以將體育健身活動項目歸納為有氧運動、力量練習、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方式、牽拉練習5大類。
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供應充足條件下,全身主要肌肉群參與的.節律性周期運動。有氧運動時,全身主要肌肉群參與工作,可以全面提高人體機能,是目前國內外最受歡迎的體育活動方式。有氧運動分為中等強度運動和大強度運動。中等運動強度主要包括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時)、騎自行車(12~16千米/小時)、登山、爬樓梯、游泳等;大強度運動主要包括跑步(8千米/小時以上)、騎自行車(16千米/小時以上)等。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節奏平穩,是中老年人最安全的體育活動方式。
人們在進行體育健身活動時,應將有氧運動作為基本的體育活動方式,以提高心肺功能、減輕體重、調節血壓、改善血脂為主要目的體育鍛煉者,可首選有氧運動方式。
2、力量練習
力量練習是指人體克服阻力,提高肌肉力量的運動方式。力量練習包括非器械力量練習和器械力量練習。非器械練習是指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練習,包括俯臥撐、原地縱跳、仰臥起坐等;器械力量練習是指人體在各種力量練習器械上進行的力量練習。
力量練習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發展肌肉耐力,促進骨骼發育和骨健康。青少年進行力量練習,可以明顯改善自身體質,使身體更加強壯;成年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力量練習應逐年增加;老年人進行力量練習,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防止由于身體跌倒導致的各種意外傷害。
3、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包括直接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和非直接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前者包括籃球、足球、橄欖球、曲棍球、冰球等;后者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門球、柔力球等。
球類運動的趣味性強,可通過比賽和對抗提高參與者的運動興趣。球類運動都具有一定的專項技術要求,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經常參加球類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反應能力,調節心理狀態,是青少年首選的體育活動項目。
4、中國傳統運動方式
中國傳統運動方式包括武術、氣功等。具體活動形式包括太極拳(劍)、木蘭拳(劍)、武術套路、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等。
中國傳統運動健身方式動作平緩,柔中帶剛,強調意念與身體活動相結合,具有獨特的健身養生效果。可以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改善神經系統功能,調節心理狀態,且安全性好。
以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柔韌性、協調性和改善心肺功能、調節心理狀態為主要健身目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可以選擇中國傳統運動健身方式。
5、牽拉練習
牽拉練習包括靜力性牽拉練習和動力性牽拉練習。各種牽拉練習可以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提高運動技能,減少運動損傷。
靜力性牽拉包括正壓腿、側壓腿、壓肩等;動力性牽拉包括正踢腿、側踢腿、甩腰等。初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應以靜力性牽拉練習為主,隨著柔韌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動力性牽拉練習內容。
根據運動健身目的推薦體育活動方式:
——以增強體質,強壯身體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可以長期堅持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如有氧運動、球類運動和中國傳統健身運動等。
——以提高心肺功能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應選擇有氧運動、球類運動等全身肌肉參與的體育健身活動。
——以減控體重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應選擇長時間的有氧運動。長時間、中等強度的體育健身活動可以增加體內脂肪消耗,減少脂肪含量。長時間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等是減控體重的理想運動方式。
——以調節心理狀態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應選擇各種娛樂性球類運動和太極拳、氣功等中國傳統運動方式,以緩解心理壓力,改善睡眠。
——以增加肌肉力量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者,可根據自身健身需求和健身條件,選擇器械性力量練習和非器械性力量練習方式。力量練習的效果與力量負荷和重復次數有關,一般大負荷、少重復次數的力量練習主要發展肌肉力量,小負荷、多重復次數的力量練習主要發展肌肉耐力。
——以提高柔韌性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各種牽拉練習,特別是在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階段進行牽拉練習,既可以節省體育鍛煉時間,又可以取得較好健身效果。各種有氧健身操、健美操、太極拳、健身氣功、瑜伽等運動可以提高柔韌性。
——以提高平衡能力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各種專門平衡訓練方法,包括坐位平衡能力練習、站位平衡能力練習和運動平衡能力練習。太極拳(劍)、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柔力球等運動也可以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以提高反應能力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各種球類運動,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網球等均可提高人體反應能力。
(二)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體育健身活動強度是制定體育健身活動方案的重要內容。強度過小,沒有明顯的健身效果;強度過大,不僅對健身無益,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1、體育健身活動強度劃分
體育健身活動強度可劃分為小強度、中等強度和大強度三個級別。
小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作用較小,運動過程中心率一般不超過100次/分,如散步等。
中等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強度適中,運動過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太極拳、網球雙打等。
大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強度較大,可進一步提高健身效果。運動中心率超過140次/分,如跑步、快速騎自行車、快節奏的健身操和快速爬山、登樓梯、網球單打等。
有良好運動習慣、體質好的人,可進行大強度、中等強度運動;具有一定運動習慣、體質較好的人,可采用中等強度運動;初期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或體質較弱的人,可進行中等或小強度運動。體育鍛煉者,在實施體育健身活動方案時,可根據自身情況,科學調整運動強度,以適應個體狀況。
2、體育健身活動強度監測
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的指標有運動中心率、運動中呼吸變化和運動中自我感覺等。
(1)用心率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體育健身活動強度越大,機體和心臟對運動刺激反應越明顯,心率越快。一般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數和運動中的實測心率監測體育運動強度。
最大心率是指人體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快心跳頻率,用次/分表示。測定最大心率的方法有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推測法。直接測定要在專門的測試機構采用遞增負荷運動測試,需要專門的運動測試儀器和器材。
人體的最大心率與年齡有關,采用下列公式可以推算正常人群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體育健身活動時,心率在85%或以上最大心率,相當于大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60%~85%最大心率范圍,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50%~60%最大心率范圍,相當于小強度運動。
在體育健身活動過程中,當實測心率達到140次/分以上時,相當于大強度運動;心率在100~140次/分范圍,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心率低于100次/分,相當于小強度運動。
(2)用呼吸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體育健身活動引起人體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變化,可以根據運動中的呼吸變化監測運動強度。
呼吸輕松:與安靜狀態相比,運動時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變化不大,呼吸平穩,可以唱歌。這種呼吸狀態下的運動心率一般在100次/分以下,相當于小強度運動。
呼吸比較輕松:運動中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增加,可以正常語言交流。運動心率相當于100~120次/分,為中小強度運動。
呼吸比較急促:運動中只能講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長句子。運動心率相當于130~140次/分,為中等強度運動。
呼吸急促:運動中呼吸困難,運動中不能用語言交談。運動心率一般超過140次/分,為大強度運動。
(3)用主觀體力感覺監測體育健身活動強度
人體運動過程中的主觀體力感覺可分為6~20個等級,小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輕松(9~10級),中等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為稍累(13~14級), 大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累(15~16級)。
主觀體力感覺等級與心率密切相關,運動過程中的主觀體力感覺等級數乘以10,即相當于運動中的心率(次/分)。如,運動中主觀體力感覺等級數為12,即相當于運動中的心率為120次/分。
體育鍛煉者可以通過主觀體力感覺控制運動強度。一般來講,在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主觀體力感覺為輕松或稍累。
3、力量練習強度與健身效果
力量練習的負荷重量越大,表示運動強度越大。在進行力量練習時,常采用最大重復負荷(RM)表示負荷強度的大小。最大重復負荷是指在肌肉力量練習時,采用某種負荷時所能重復的最多力量練習次數。如一個人在做啞鈴負重臂屈伸時,其最大負荷為20公斤,且只能重復一次,那么,20公斤就是他的負重臂屈伸的1次最大重復負荷(1RM)。如果他能以15公斤的負荷最多重復8次負重臂屈伸,那么,15公斤就是他負重臂屈伸的8次最大重復負荷(8RM)。在非器械力量練習時,一個人可以完成8次俯臥撐,相當于8RM,以此類推。
力量練習負荷強度可劃分為小強度、中等強度和大強度三個級別,力量練習強度與健身效果密切相關。
大強度力量練習,相當于1~10RM,每種負荷重量的重復次數為1~10次,每個部位重復2~3組,組與組間歇時間為2~3分鐘。大強度力量練習主要用于提高肌肉最大收縮力量。
中等強度力量練習,相當于11~20RM,每種負荷重量的重復次數為10~20次,每個部位重復3組,組與組間歇時間1~2分鐘。中等強度力量練習可以用于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
小強度力量練習,相當于20RM或以上,每種負荷重量重復20次以上,每個部位重復2組,組與組間歇時間1分鐘。小強度力量練習主要用于發展肌肉耐力。
(三)體育健身活動時間
每次體育健身活動時間直接影響體育健身活動效果。運動時間過短,提高身體機能效果甚微;而運動時間過長,則容易造成疲勞累積,也不會進一步增加健身效果。對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每天有效體育健身活動時間為30~90分鐘。在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初期,運動時間可稍短;經過一段時間體育健身活動,身體對運動產生適應后,可以延長運動時間。每天體育健身活動可集中一次進行,也可分開多次進行,每次體育健身活動時間應持續10分鐘以上。
有體育健身活動習慣的人每周應運動3~7天,每天應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20~25分鐘的大強度運動。為了取得理想的體育健身活動效果,每周應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以上的大強度運動;如果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且運動能力測試綜合評價為良好以上的人,每周進行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150分鐘大強度運動,健身效果更佳。
六、一次體育健身活動的內容與安排
(一)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指主要體育健身活動開始前的各種身體練習。準備活動的主要作用是預先動員心肺、肌肉等器官系統的機能潛力,以適應即將開始的各種健身活動,獲得最佳運動健身效果,并有效地預防急性和慢性運動傷害。
準備活動的時間一般為5~10分鐘,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使身體各器官系統“預熱”,提前進入工作狀態;二是進行各種牽拉練習,增加關節活動度,提高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彈性,預防肌肉損傷。
(二)基本活動基本活動是體育鍛煉的主要運動形式,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健身方式等,持續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在一次體育健身活動中,需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控制適宜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在一周的體育健身活動安排中,體育健身活動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不同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和運動強度。
(三)放松活動
放松活動是指主要運動健身活動后進行的各種身體活動,主要包括行走(或慢跑)等小強度活動和各種牽拉練習。體育健身活動后,做一些適度放松活動,有助于消除疲勞,減輕或避免身體出現一些不舒服癥狀,使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逐漸從運動狀態恢復到安靜狀態。 做一些牽拉性練習,有利于提高身體柔韌性。
七、不同階段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一)初期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剛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運動負荷要小,每次體育健身活動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使身體逐漸適應運動負荷,運動能力逐步提高。剛開始體育健身活動計劃時,應選擇自己喜歡或與健身目的相符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運動后要有舒適的疲勞感,疲勞感覺在運動后第二天基本消失。
體育健身活動初期,增加運動負荷的原則是先增加每天的運動時間,再增加每周運動的天數,最后增加運動強度。
初期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約為8周,具體方案為:
——運動方式: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方式、柔韌性練習。
——運動強度:55%最大心率,逐漸增加到60%。
——持續時間:每次運動10~20分鐘,逐漸增加到30~40分鐘。
——運動頻度:3天/周,逐漸增加到5天/周。
(二)中期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從事8周體育健身活動后,人體基本適應運動初期的運動負荷,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有所提高,可進入中期體育健身活動階段。在這一階段,繼續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間逐漸增加到每周150分鐘或以上,使機體能夠適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期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約為8周,具體方案為:
——運動方式:保持初期的體育健身活動方式;適當增加力量練習。
——運動強度:有氧運動強度由60%~65%最大心率,逐漸增加到70%~80%最大心率;每周可安排一次無氧運動,力量練習采用20RM以上負荷,重復6~8次。
——持續時間:每次運動30~50分鐘;如安排無氧運動,每次運動10~15分鐘;每周1~2次力量練習,每次6~8種肌肉力量練習,各重復1~2組,進行5~10分鐘牽拉練習。
——運動頻度:3~5天/周。
在這一階段,體育健身活動方案基本固定,逐步過渡到長期穩定的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當身體機能達到較高水平、養成良好體育健身活動習慣后,應建立長期穩定、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方案。長期穩定的體育健身活動至少應包括每周進行20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150分鐘的大強度運動;每周進行2~3次力量練習,不少于5次的牽拉練習。具體方案為:
(三)長期體育健身活動方案
——運動方式:保持體育健身活動中期的運動方式。
——運動強度:中等強度運動相當于60%~80%最大心率,大強度運動達到80%以上最大心率;力量練習采用10~20RM負荷,重復10~15次;各種牽拉練習。
——持續時間:每次中等強度運動30~60分鐘,或大強度無氧運動15~25分鐘,或中等、大強度交替運動方式;8~10種肌肉力量練習,各重復2~3組,每次進行5~10分鐘牽拉練習。
——運動頻度:運動5~7天/周,大強度運動每周不超過3次。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6
一、基本內容
1.機關全面無煙環境,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全面無煙。主要建筑物入口、電梯、衛生間等區域有明顯的禁煙標識。
2.近3年內,單位未被行政部門處罰。
3.單位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
二、組織管理
1.街道公開承諾建設健康單位,倡議全體職工積極參與健康單位建設。
2.發揮黨團工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將健康單位建設工作與黨建、團建、文化建設工作密切結合,有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
3.有明確的禁煙規定,設舉報電話和控煙監督員,為吸煙員工戒煙提供必要支持。如有吸煙區應設置在室外。
4.根據職業和工作特點,有相關職業危害防護措施。
5.有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相關制度,如工間操、辦公室運動操、運動會等,并明確相應的激勵機制。
6.每2年至少為職工進行1次體檢,單位領導和工會等相關部門掌握職工基本健康狀況和變化趨勢。
三、環境建設
1.環境整潔,車輛停放有序,樓梯轉角處設置健康小貼士,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2.樓道照明良好,通暢防滑,樓梯扶手堅固,倡導多使用樓梯步行上下樓。
3.辦公環境配備健康促進設施,如小啞鈴、跳繩等便攜健身器材。
4.設有健康加油站/健康小屋或單位食堂為健康食堂。
5.設立固定的宣傳欄、板報和櫥窗等,張貼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材料,每年至少更換4次。
6.在適當的場所提供5種以上可供免費取閱的健康宣傳資料,配有血壓計、身高體重計、腰圍尺、壁掛BMI尺、膳食寶塔掛圖等設施,及控油、限鹽等健康支持工具。
7.有促進身體活動的場地及設施,或有經費支持職工到健身場所開展經常性體育鍛煉。
四、活動開展
1.開展心理減壓、爬山、廣播操比賽等不同形式健康促進活動,每年至少開展1次。
2.鼓勵單位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至少1個,定期開展活動。評選“健康達人”。
3.配置必需的醫藥物,每年至少組織1次急救和疾病療用品和急救預防知識培訓。
4.邀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方面的專家每年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講座,內容包4次以上包括: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安全急救、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傳染病預防和慢性病防治等,每次講座有30%以上職工參與。
5.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在世界無煙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全國愛牙日、世界骨質疏松日、世界腦卒中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主題宣傳日組織宣傳活動,每年至少4次。
6.每年為職工發放3種以上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材料或工具,同時開展健康支持工具使用技巧培訓,每年至少1次。
7.創建健康或健身社團至少2個,每月至少開展1次活動。鼓勵個人至少有1項運動愛好或掌握一項傳統運動項目。
8.每年招募并培訓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至少2人,規范開展宣傳和指導,發揮帶頭作用。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7
一、指導思想
以“推進健康企業建設”為引領,圍繞全面建設“健康宜化”發展定位,以健康促進企業為基本策略,逐步完善健康促進長效機制,持續加強促進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堅持運用可行干預措施,進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健康促進良好氛圍,不斷提高公司職工的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公司職工健康素養水平有所提高;組織職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二)建設無煙環境。廠區全面禁煙。
(三)公司符合健康促進企業標準。
(四)有完善健康促進企業工作體系,分工明確,有相應健身設備、運動場所、工作制度。
三、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工作啟動(20xx年6月一201 8年8月)。組織學習《 創建健康促進企業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召開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大會。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20xx年9月一201 9年3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落實責任,組織實施并監督指導,全面推進健康促進企業
建設。
第三階段:自查自糾(201 9年4月— 6月)。
第四階段:迎接評價(201 9年7月一12月)。對照標準自我提高,完善創建工作的相關資料并整理歸檔,確保各項工作指標達標。
四、工作內容
(一)建立健全公司健康促進體制機制、領導協調機制,制定相關制度。
1、公司公開承諾把創建健康促進企業工作納入公司年度工作計劃中,合理安排工作;成立公司主要負責人牽頭、各部門參與的健康促進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通報工作進展。
2、各部門梳理本部門與健康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探索開展健康影響評價,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
(二)健康促進項目重點宣傳。
1、公司辦公室要加大創建工作的宣傳力度,發揮公眾號宣傳優勢,提升職工健康素養水平,提高職工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2、健康素養促進行動。以提升職工科學健康觀、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婦幼健康素養、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為重點內容,組織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的質量和覆蓋面。
3 、衛生日主題活動。在世界衛生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結核病日、艾滋病日等時段內,深入開展健康主題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增強宣傳教育效果。堅持日常宣傳教育與主題日宣傳教育活動有機結合。
(三)健康促進企業建設。
1、書面承諾創建健康促進企業,動員全體職工參與建設活動。
、各項健康促進活動有記錄,檔案資料管理規范。
3 、積極開展無煙單位創建,嚴禁攜帶煙火進入廠區。
4 、每年開展4次健康講座。
5 、積極組織職工參加體育運動,每年至少組織3次體育運動活動。
6 、積極參與創建活動,職工對健康促進企業的知曉率達70%以上。
五、組織實施
(一)成立組織機構,抓好建設工作。為加強創建工作的規范管理,明確職責,組織實施各項目標和工作任務,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擬定公司健康促進企業建設工作的政策措施。
(二)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協作配合。公司辦公室、安全監察部、環保監察部要充分發揮紐帶、指導和協調作用,組織開展各項綜合干預活動;要根據職責分工,確保全面完成創建任務。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積極開展經常性的宣傳報道,讓全體職工充分理解創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具體任務,增強責任心和緊迫感,努力營造創建健康促進企業的良好氛圍。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8
為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加快健康吳忠建設,全面提高我市居民健康水平,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力爭到20xx年,全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廣泛形成,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水平明顯提升,重大慢性病、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努力完成自治區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的指標要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30%,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3‰、5‰和14/10萬。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健康素養提升工程
1.加強健康教育。大力開展健康科普“六進”活動,普及健康知識、科學健身及疾病防控知識等。深入推進“三減三健”活動,引導居民養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2.推進全民健身。加大健身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覆蓋率,進一步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加快形成“體醫結合”的健康服務模式,舉辦品牌賽事及體育活動。
(二)實施健康細胞建設工程
3.開展健康社區(鄉村)建設。加大城鄉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治理垃圾污水,推廣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實施飲水安全保障工程,推進廁所革命。合理布局社區健身設施,開展居(村)民健康監測評估、健康管理和扶老、愛幼、助殘、心理咨詢等服務,完善社區健康公約和居(村)民健康守則。
4.開展健康企業建設。落實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加大廢水、廢氣及固廢垃圾處理力度,嚴格落實工作場所健康防護措施。支持節能環保低碳項目建設,建立健全職工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監護制度。
5.開展健康機關建設。加大機關環境衛生整治和無煙黨政機關建設,做好環境綠化美化工作。完善機關基礎衛生設施及體育鍛煉設施建設,推行工間健身制度,積極開展符合各單位特點的健康知識講座和體育健身活動。加強機關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建設健康食堂,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健康體檢。
6.開展健康學校建設。將健康教育納入素質教育重要內容,加強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和無煙學校建設。做好學校重點疾病預防控制,加強學生近視、肥胖和營養不良等常見病及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和干預。加強醫校協同聯動,按要求設置學校醫務室或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有條件的學校設置心理咨詢室,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或心理咨詢師,認真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
7.開展健康家庭建設。推進健康教育進家庭活動,對影響家庭健康因素進行干預,加大家庭基本應急救護技能普及和培訓。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為家庭、居民提供科學健身指導。
(三)實施人均預期壽命提升工程
8.加強重大疾病篩查救治。對心血管病、腦卒中等9種重大慢性病開展醫療機構機會性篩查干預,實施上消化道腫瘤精準防治項目。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報告登記、救治及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和分類管理,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開展適齡婦女“兩癌”篩查,加大產前檢查和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篩查等。
9.加大意外死亡綜合防治。加強學校安全教育,落實溺水、踩踏等易發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加強鄉村及城市公路養護管理,加大急彎陡坡、長大橋隧等路段隱患排查治理,深入開展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消防等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整治,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及適老環境建設。加強安全防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識、防護技能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10.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立市級營養健康專家庫,各縣(市、區)成立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和會商。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善“三位一體”的檢驗檢測體系和信息化追溯體系,強化藥品流通監管。
(四)實施醫療衛生機構達標工程
11.促進醫療機構提檔升級。全面開展市縣兩級醫院等級提升行動,重點支持縣級醫院提標擴能。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功能科室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打造一批縣域醫療分中心。
12.規范婦幼保健機構建設。積極推進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推進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規范化建設。加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有效增加產科床位,全面改善產科、兒科診療環境和設施設備條件。
(五)實施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13.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依托市人民醫院積極建設心血管、呼吸、婦產、兒科、創傷、傳染病專科類市級區域醫療中心。
14.加強特色優勢專科建設。依托縣域醫療健康集團,加快縣級醫院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等中心建設,提升縣域影像、心電、超聲診斷等能力。
15.加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加快市級綜合醫院傳染病病區和4個縣級綜合醫院標準化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加強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重癥病區(病房)建設。落實預檢分診制度,規范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設置和管理。
(六)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16.加強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加快推動縣級中醫醫院達到國家標準,新建紅寺堡區中醫醫院,改擴建同心縣中醫醫院。加強市、縣中醫醫院呼吸科、急診科、感染科等科室基礎條件建設,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提標擴能。
17.加快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以特色優勢學科建設為重點,推進技術、管理和品牌擴容提升。加快中醫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組建中醫疫病防治隊伍。
(七)實施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工程
18.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引進。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在職人員學歷教育,實施人才交流、潛力人才培養計劃及緊缺人才、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瞄準國內知名院校、醫院、科研院所等,通過校院、院院、校企合作,引進全日制博士或副高級職稱以上高層次人才或團隊。
19.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配合自治區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和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的安置工作,支持二級及以上醫院在職或退休醫師到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落實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職稱“凡晉必下”制度,推進縣鄉醫療衛生一體化發展。
20.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全面推進醫療衛生機構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職稱晉升和傾斜政策,提高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落實“兩個允許”政策,合理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
(八)實施智慧醫療健康升級工程
21.加快信息一體化建設。加快建成全市統一的醫療衛生信息專網,加大醫療機構應用、服務、資源等云化部署,對接涵蓋互聯網醫療、診斷、醫藥、運營監管的一體化互聯互通健康信息平臺。
22.推進標準化應用。加快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信息數據庫標準化應用,逐步推動“互聯網+”線上線下一體化、健康醫療大數據、醫療健康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應用,加強傳染病、免疫規劃、慢性病、食品安全、120急救、血液等業務領域信息標準化應用。
23.加大服務智能化建設。大力提升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全面推行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日間手術、預住院、多學科聯合診療制度,探索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家庭病床試點工作,實現遠程影像、心電、病理、超聲診療系統全覆蓋。合理引導醫療機構增加對轄區高齡、失能等行動不便老年人護理服務供給。
(九)實施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工程
24.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新、改(擴)建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業務用房和實驗室,配齊實驗室儀器設備,完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整體遷建。完善疾控機構職能設置,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落實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和檢測能力建設,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加強疾病預防控制人才隊伍建設。
25.深化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統籌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加強緊密型醫共體、醫聯體建設,落實縣域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五統一”管理、一體化運營要求,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構建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共同體,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促進分級診療落地見效,縣域內群眾就診率達到90%以上。
26.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實縣域醫共體醫保基金“總額付費、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支付方式改革措施,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付費改革試點,積極開展調整優化醫療收入結構及比價關系試點工作。
27.深化醫療衛生領域“放管服”改革。簡化、規范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審批程序,鼓勵社會力量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和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短缺專科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支持政策,完善多元化辦醫格局。
(十)實施健康產業培育工程
28.加快醫養康養產業發展。鼓勵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創新合作模式,全面整合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殘疾人康復及社區等服務功能。加強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康復、護理、安寧療護中心和老年醫學科建設,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活動。
29.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推進中藥材規模化、規范化種植,逐步培育2—3個中藥材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實施中醫藥養生保健行動,加快中醫養生保健與養老、旅游等產業融合協同創新發展,緊緊圍繞吳忠特色中藥資源,開展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中醫藥健康養生產品的集成創新與應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建立市、縣(區)級領導同志包抓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確定年度重點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各部門(單位)要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或清單。各縣(市、區)黨委和政府要制定具體工作清單,明確重點任務、重點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立投入保障長效機制,優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保障補助等及時足額到位。對履責到位、成效顯著的縣(市、區)通過以獎代補機制在資金、項目上予以傾斜支持。各縣(市、區)要全面落實政府投入責任,統籌安排經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健康需求的投入保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三)強化宣傳考核。采取多種形式,強化輿論宣傳,加強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并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納入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和健康吳忠建設考核內容,建立考核約束獎懲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縣(市、區)、各部門(單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導,每年12月將各縣(市、區)實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考核情況及時報市委和政府。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29
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倡導促進全民健康生活,根據國家、省、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總體方案》和州、市《關于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的決定》的相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政府主導和倡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創造支持性環境,以科學為依據,從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愛國衛生、全民健身、中小學生陽光體育工程等活動,倡導和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市民眾身體素質,服務橋頭堡黃金口岸建設。
二、行動目標和任務
(一)行動目標
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行為能力,創造長
期可持續的支持性環境,提高全市民眾身體素質,促進慢性病管理規范化,創造人人參與慢病預防的良好氛圍,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二)具體任務
1.20xx年10月24日前,完成“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啟動儀式,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2.每年利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9月1日)、全國高血壓日(10月8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等主題活動,開展2次以上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活動以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為切入點,傳播“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生活理念。
3.開展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工作,于20xx年底前完成5個示范單位、1個示范社區、3個示范食堂、2個示范學校、1個“健康廣場”、1條“健康步道”或“健康步梯”,1條“健康知識街”創建工作。
4.于20xx年底前創建完成10個示范單位、2個健康示范社區、6個健康示范食堂、6個健康示范學校、2個健康廣場、2條健康步道、2條健康知識街。
5.結合醫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向社區慢性病患者推廣減鹽技術指導方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成人身體活動指南,改變不良生活行為方式,提高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
6.在當地主流媒體上,開辟健康行動專欄,通過專欄宣傳健康知識,報道行動活動動向;利用網絡、手機等手段宣傳行動活動,營造全民參與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的社會氛圍。
7.每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9月1日),組織開展以全民健身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民眾健身體育活動。
三、行動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單位要重視行動工作,充分認識行動工作對提高民眾身體素質的作用,在市政府領導下,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各司其職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建立行動工作責任制,將任務層層分解到個相關單位,落實到具體工作人員,確保行動工作落實。
(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利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和手機短信等手段,全面和長期報道行動活動,形成鼓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社會氛圍。
(三)廣泛動員社會力量
圍繞行動目標,積極動員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參加行動工作,規范合作方式,建立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他們在促進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中的力量和作用,形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大力普及健康知識
以群眾喜聞樂見和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推廣成熟的健康技術指南和專項指導方案,轉變不良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五)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遵循“因地制宜、業余自愿、小型多樣、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開展以傳統武術運動、戶外運動、群眾登山、廣場健身等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動。
(六)組織開展示范創建活動
積極開展示范社區、示范單位、示范食堂、示范學校、示范餐廳等創建活動,以示范帶動行動工作全面開展。
(七)倡導健康促進政策
市行動辦積極促進出臺支持合理膳食、健身活動等健康生活方式有關的政策,積極推進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鼓勵單位職工參加身體活動,支持單位制定起定期鍛煉的工作制度。
(八)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
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自愿服務活動,形成以社會體育活動指導員與同伴健康宣傳員為主體,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的全民健康行動服務隊伍。
三、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機構
成立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
“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領導、統籌部署和協調調度等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于衛生局,負責行動工作的具體組織、考核評估及信息收集匯總等日常工作。
(二)保障行動經費
1.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健康教育工作,從宣傳
經費中劃撥部分經費用于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制作和社區慢性病人技術指導方案推廣。
2.委員會辦公室及各成員單位根據工作內容安排做好經費預算,財政部門根據活動經費預算,合理安排相關工作經費,保障工作正常運行。
(三)加強部門協作配合
領導小組成員部門要發揮自身的職能力作用,研究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工作任務。衛生部門負責全民健康生活行為方式行動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職責,負責推廣成熟的健康技術指南和專項指導方案,牽頭組織全民健康生活行為方式宣傳活動和示范單位、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為“健康廣場”、“健康步道”、“健康步梯”、“健康知識街”創建提供技術支持。文化體育部門負責組織民眾健身活動,牽頭開展“健康廣場”、“健康步道”、“健康步梯”或“健康知識街”的創建工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示范餐廳創建工作,按照規定對示范餐廳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教育部門負責示范學校創建工作,利用課堂培訓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財政部門負責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為行動工作合理安排活動和工作經費。宣傳部、廣播電視部門負責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采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準確、深入宣傳行動工作,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健康廣場”、“健康步道”、“健康步梯”、“健康知識街”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等工作。工會、農業、林業等部門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做好全民健康生活行為方式行動相應工作,并積極開展健康示范單位創建工作。
四、督導和評估
市行動辦公室參照州行動辦評估方案,制定轄區內方案,定期督導和評價行動的實施情況,及時提供反饋意見,定期向社會公布實施情況,對成績突出的部門、單位及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推動不力的縣區及單位予以通報批評,確保行動工作取得實效。
健康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篇30
根據xx區全民健身工作計劃,結合我系統全民健身工作的實際情況,在20xx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加強“科學健身”工作為重點,認真做好全民健身各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工作
⒈、6月9日召開動員會,并進行“科學健身”知識培訓,全區舉行以“全民健身”為主題的升旗儀式。
⒉、對中小學校《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貫徹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⒊、成立中學生體育協會。
⒋、學校教育資源開放示范校評選。
⒌、總結挖掘中小學體育健身的好經驗、好方法,并加以推廣。
⒍、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
二、高質量完成市、區級規定工作和比賽任務
⒈、完成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⒉、積極參加XX區特奧運動會。
⒊、精心組織第九屆中運會。
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以“歡樂操場”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⒈、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⒉、“市北杯”中學生排球賽、中學生乒乓聯賽。舉辦“新民晨報杯”中學生籃球賽。
⒋、學生體育園隊展示。
⒌、6月10日“全民健身日”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學校開展各種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