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手足口病的工作實施方案(精選3篇)
防治手足口病的工作實施方案 篇1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xx----20xx學年度學校突發公共衛后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三次預警通知》,《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xxx----20xxx學年度學校突發公共衛后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三次預警通知〉的緊急通知》和《蒼溪縣轉發》的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把防控幼兒園和學校手足口病及夏季腸道傳染病工作納入學校當前中心工作來抓。促進健全并迅速啟動預防控機制,落實工作質量,發揚抗“非典”的精神,嚴防死守,防控校園內手足口病和夏季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染。因此,特定我校關于手足口病防控實施方案。
一、成立手足口病夏季腸道傳染病防控領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體幼兒園教師和中小學各班班主任
辦公室設在后勤辦公室,由、負責辦公室具體工作
聯系電話:
二、防控措施
1、全面啟動學校防控制度,責任落實到人頭。
1完善晨檢制度。○各班班主任是晨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負責每天自己班上學生的晨檢,登記,缺席學生隨防,患病學生護送醫院診
治等具體工作。晨檢工作要做實做細,先檢后登記,登記工作盡量要詳實具體,特別是學生發病癥狀,學生發病的姓名和人數。晨檢登記要對學生逐一詢問,仔細觀察,特別是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學生。要徹底杜絕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
2完善因病缺課登記和隨訪制度。○隨訪工作是班主任在防控期間直接責任。根據晨檢結果,對缺課的學生要跟蹤隨訪。隨訪形式可分為電話隨訪和直接家訪。一般情況可用學校電話訪問家長,問清缺課原因。患病學生要徹頭徹尾了解清楚病因病狀,疑似病可向家長提出治療建議并直接家訪,同時做好記錄,填寫學校制定的因病缺課登記簿和隨訪登記簿。
3建立校園衛生巡查制度。○校園衛生巡查每周行政值勤周是第一現任人,值周教師是直接責任人。行政值周負責學校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重點監管學生食堂及周邊的清潔衛生、滅菌滅蠅、學生公寓清潔衛生及消殺。值周教師具體做好公共衛生班級落實情況,重點是校園公共區環境衛生,教室、廁所、垃圾場的衛生消殺及垃圾清運工作落實與監督,按時填寫相關記錄。
4加強學生衛生知識教育,大力開展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識宣傳。○
學校將與鄉衛生院防疫人員聯系,請醫務人員作有關手足口病的知識講座。各班要做好加強學生個人衛生的管理工作,開展好學生個人衛生的知識教育,在學生開展飯前便后的洗手教育活動,各班要為學生準備洗臉洗手的臉盆和毛巾。村上各班要為學生準備開水,不能讓學生喝冷水、生水,做好“病從口入”的教育工作。各班要加強對住校生個人衛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和宿管員要做好學生洗臉洗腳工作管
理,按時要求學生換洗床上所有用品,下大力氣整治寢室里的臟亂現象,堅決清除各種廢棄雜物。教室寢室要隨時開門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5做好消殺工作,維護校園環境衛生。校園消殺分片負責:學生○
廚房食堂由茍傳友同志負責;教室廁所垃圾場、辦公室由黃華負責;公寓由鄭麗負責。學生廚房內每天滅蠅一次,廚具消毒兩天一次。學生公寓樓每周兩次。同時填寫好消殺記錄。
三、病情報告
各班一旦發現可疑傳染病,要求在第一時間里報告辦公室,并填寫疫情登記表,辦公室再向學校防控領導小組報告,在領導小組報告給本地衛生疾控部門經專業醫護人員確定后,再向上級各相關部門報告,決不允許任何人進行謊報,漏報,瞞報,遲報和越級上報。一旦發現疫情要迅速啟動相應的隔離治療措施,有效阻截疫情傳播。
四、防控工作的檢查。
學校防控領導小組每天不定時對全校各班的防控工作進行檢查、督導。發現問題要立即糾正并進行通報。存在問題的班級和個人應當積極自覺糾正,任何人都不得麻痹大意,對因工作不作為而造成責任事故,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并嚴肅處理。
x學校
20xx年4月6日
防治手足口病的工作實施方案 篇2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xx——20xx學年度學校突發公共衛后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三次預警通知》,《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xx——20xx學年度學校突發公共衛后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三次預警通知〉的緊急通知》和《蒼溪縣轉發》的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把防控幼兒園和學校手足口病及夏季腸道傳染病工作納入學校當前中心工作來抓。促進健全并迅速啟動預防控機制,落實工作質量,發揚抗“非典”的精神,嚴防死守,防控校園內手足口病和夏季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染。因此,特定我校關于手足口病防控實施方案。
一、成立手足口病夏季腸道傳染病防控領小組
組長:冉宗文
副組長:李國權李明興
成員:李先全、茍傳友、韓壯陽、全體幼兒園教師和中小學各班班主任
辦公室設在后勤辦公室,由茍傳友、賈旭東
負責辦公室具體工作聯系電話:
二、防控措施
1、全面啟動學校防控制度,責任落實到人頭。完善晨檢制度。各班班主任是晨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負責每天自己班上學生的晨檢,登記,缺席學生隨防,患病學生護送醫院診治等具體工作。晨檢工作要做實做細,先檢后登記,登記工作盡量要詳實具體,特別是學生發病癥狀,學生發病的姓名和人數。晨檢登記要對學生逐一詢問,仔細觀察,特別是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學生。要徹底杜絕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
2、完善因病缺課登記和隨訪制度。隨訪工作是班主任在防控期間直接責任。根據晨檢結果,對缺課的學生要跟蹤隨訪。隨訪形式可分為電話隨訪和直接家訪。一般情況可用學校電話訪問家長,問清缺課原因。患病學生要徹頭徹尾了解清楚病因病狀,疑似病可向家長提出治療建議并直接家訪,同時做好記錄,填寫學校制定的因病缺課登記簿和隨訪登記簿。
3、建立校園衛生巡查制度。校園衛生巡查每周行政值勤周是第一現任人,值周教師是直接責任人。行政值周負責學校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重點監管學生食堂及周邊的清潔衛生、滅菌滅蠅、學生公寓清潔衛生及消殺。值周教師具體做好公共衛生班級落實情況,重點是校園公共區環境衛生,教室、廁所、垃圾場的衛生消殺及垃圾清運工作落實與監督,按時填寫相關記錄。
4、加強學生衛生知識教育,大力開展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識宣傳。學校將與鄉衛生院防疫人員聯系,請醫務人員作有關手足口病的知識講座。各班要做好加強學生個人衛生的管理工作,開展好學生個人衛生的知識教育,在學生開展飯前便后的洗手教育活動,各班要為學生準備洗臉洗手的臉盆和毛巾。村上各班要為學生準備開水,不能讓學生喝冷水、生水,做好“病從口入”的教育工作。各班要加強對住校生個人衛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和宿管員要做好學生洗臉洗腳工作管理,按時要求學生換洗床上所有用品,下大力氣整治寢室里的臟亂現象,堅決清除各種廢棄雜物。教室寢室要隨時開門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5、做好消殺工作,維護校園環境衛生。校園消殺分片負責:學生廚房食堂由茍傳友同志負責;教室廁所垃圾場、辦公室由黃華負責;公寓由鄭麗負責。學生廚房內每天滅蠅一次,廚具消毒兩天一次。學生公寓樓每周兩次。同時填寫好消殺記錄。
三、病情報告
各班一旦發現可疑傳染病,要求在第一時間里報告辦公室,并填寫疫情登記表,辦公室再向學校防控領導小組報告,在領導小組報告給本地衛生疾控部門經專業醫護人員確定后,再向上級各相關部門報告,決不允許任何人進行謊報,漏報,瞞報,遲報和越級上報。一旦發現疫情要迅速啟動相應的隔離治療措施,有效阻截疫情傳播。
四、防控工作的檢查。
學校防控領導小組每天不定時對全校各班的防控工作進行檢查、督導。發現問題要立即糾正并進行通報。存在問題的班級和個人應當積極自覺糾正,任何人都不得麻痹大意,對因工作不作為而造成責任事故,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并嚴肅處理。
防治手足口病的工作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新課改理論為指導,引導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增強教科研意識,激發教師的教科研興趣和熱情,適應新形勢和新課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實施科學管理為保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支撐,突出重點,深化研究,解決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主要問題,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改革目標:
1、總 目 標: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創優成績
2、教師目標:學會反思,并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改進和創新課堂。
3、學生目標:做課堂的主人,作自我發展與提高的主人。
4、課程目標:探索、改進、改造學習方式。
5、成效目標:切實提高三效——課堂效果、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力爭在三年內,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校園文化特色建設等方面形成顯著的優勢,使我校成為平泉縣教育教學改革的窗口學校,在承德市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
三、組織機構:
學校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組 長: 楊宗昌
副組長: 李盛清 秦鳳軍 尚云峰
成 員:
孫 軍 隗學新 宋國志 景立山
韓玉芹 王義金 劉新華 劉 英
石曉東
四、教改實驗年級: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
五、工作重點:
1、以魏書生科學民主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借鑒學習研究洋思中學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經驗,深入研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改進課堂教學設計,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一方面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著眼于教育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發展學生的特長;教學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一節課講授時間不許超過15 分鐘。另一方面要轉變學生的觀念,教師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堂主任的地位,自主學習,自我發展,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讓他們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3、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改革,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亞學習狀態”,以及邊緣生和后進學生,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彰顯“活力課堂”,使學生愿學、會學和樂學,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實施課堂教學新模式要求八個字“先學后教,當堂達標”,教師講解釋疑時間15分鐘左右。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2、課堂教學的六個環節:
(1)引課示標:導入要體現“新、趣、活、潔”,學習目標要真實科學明了。
(2)自學指導(自學提綱):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提綱進行自主學習。
(3)合作探究: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反饋,師生間釋疑解難,教師重點難點點撥。
(4)自我展示:師生、生生互動,小組合作互相交流,教師把握好切入點,講在當講處,講在點子上,導在引發時。
(5)訓練拓展:夯實基礎,強化能力,拓展探究必做題,試做題,探究思考題。
(6)自主測評:教師將已準備好的檢測題(檢測題可以是篇子、練習冊。題目要求精選,一定要體現學習目標,并且要典型,符合中考題型)發給學生,學生快速解答,然后學生間快速批閱。教師評價。
3、積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并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解惑。促進學生健康協調全面發展。
七、課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實“三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
2、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
4、實現“三會”——學會、會學、會用
5、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八、課堂評價的基本要求:
由評教師為主變為評學生為主,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參與度為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為主變為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為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為主變為評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為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主要是問答)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為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為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基本素能為主
九、教改實驗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階段
1. 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制定課改實施方案。
2、進行課改動員,下發課改學習材料,各學科組進行研討。
(二)、研究實施階段
1、以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討為中心,各教研組全面展開研討。
2、全面落實“一備、二研、三講、一反思”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同科共備的分組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對課改進行深層次研究。
3、開展課改實驗課觀摩研討活動。從第二周起,各學科教研組長負責,組內集體備課,推選一人上研究課。全組教師聽課,領導小組成員評課,上課教師說課。每月各組都要計劃安排2節教師在多媒體教室上的研究課。所有參與課改研究的教師都要自覺上好展示課。
4、舉辦理科教學評優,帶動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教學模式活動的全面開展,帶動全體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5、給學生下發征求意見卡,了解學生的愿望及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時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6、各實驗教師每兩周寫一篇實驗總結,提倡寫實驗日記。教研組長每月寫一篇學科實驗階段報告。
(三)、總結提煉階段
1、進行階段性總結,完成對實驗結果的科學分析、統計寫出實驗報告。
2、進行課題研究相關展示活動。
學期末,開設教師論壇,讓廣大教師暢所欲言,促進教師為追求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提升業務水平。通過教師間的交流,探討解決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幾點意見
第一、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發展,在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上,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課改要求必須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
第二、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應該是促進師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而不是為了區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之高下,更不能是為了管理意義上的需要。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評價的過程中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獻言獻策,幫助教師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要給予教師應有的安全感與自尊。這幾點,對于構建新型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究竟應該從哪幾方面,以怎樣的方式去評價課堂教學呢?
課堂上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與之密切關聯的教師教什么、怎么教,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內容。這就決定了評價的著眼點。換言之,即學生學習的狀態、接受知識的形態與教師教學的行為。其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應當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聚焦點,由此為出發點,去審視其他兩個方面的利弊與得失。
評價內容及標準:
1.學生的學習狀態
(1)參與狀態。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全過程;看是否有些學生能對同學的學習有所幫助、啟發。
(2)交往狀態。一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二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
(3)思維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二看所提問題與發表的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
(4)情緒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二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感。
(5)生成狀態。
一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并學有所得,感到踏實和滿足;二看學生是否對后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松。
2.知識的形態
(1)基本性。
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內容為基礎知識結構本身的邏輯規律性,二看是否為學生主動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長點。
(2)基礎性。這主要是從學生的認識與經驗的背景去看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是否能與學生已有的觀念、經驗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相互作用,從而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3)過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學生充分的觀察、操作與獨立思考的活動或機會,進而通過學生群體的講座與交流獲得理解與體驗。
(4)策略性。看學生是否獲得關于怎樣學習、怎樣記憶、怎樣思維的一般方法的經歷與感悟,從而增強自我意識與自我監控的能力。
(5)實踐性。看所接受的知識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教學行為
(1)組織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即一般意義上的駕馭課堂活動的能力。
(2)注意中心。看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能否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上去。
(3)教學機制。看教師是否具備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是否能靈活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教學發展的進程。
(4)教學態度。看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夠充分地尊重與信任學生,是否有對學生一生發展負責的態度,是否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出應有的熱情與寬容,是否能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是否對學生表現出來的獨特性與創造性能給予應有的贊賞,而不論學生的這種表現出現在教師的什么心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