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對口支援工作總結3篇
“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和“援疆學科建設計劃”是教育部為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而采取的重要舉措。我院先后與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簽署了對口支援協議,正式納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計劃。自實施受援計劃以來,在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支援學校的大力幫助下,我院在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學科建設水平等方面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綜合實力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現將總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協議簽約情況介紹
早在5月,經與上海財經大學積極協商,在友好互助的基礎上,由我院尤努斯院長帶隊前往上海財經大學簽署了以培養博士生為主要內容的協議。目前為止已為我院累計培養博士6人。8月,為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貫徹教育部《關于做好有關直屬高校與新疆部分學校對口合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培養新疆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人才,經友好協商,由我院李儒忠書記帶隊前往中國人民大學簽署了以“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支持學科建設、師資培訓、單列單考碩士、支持攻讀博士”為主要內容的協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月,教育部先后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實施“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通知》、《關于全面實施對口支援新疆、西藏本科高等學校有關事宜的通知》,確定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為我院對口支援單位,我院被正式納入對口支援計劃。支援方與我校均高度重視,雙方以積極、務實的態度,以促進我院內涵發展為宗旨,經反復協商,雙方校級領導數次互訪后,于6月在新疆召開的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大會上正式簽署了對口支援協議。
中央財經大學作為教育部批準的“211工程”院校、國家重點建設高校,始終將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為提高新疆高校學科建設水平,加快新疆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充分發揮國家重點學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中央財經大學主動提出對口支援我院。雙方本著積極、互助的合作原則,經過友好協商,11月,由我院阿斯哈爾院長帶隊前往中央財經大學簽署了對口支援協議。教育部于3月正式批準中央財經大學對口支援我院。至此,對口支援我院的高校增至3所。3所對口支援高校與我院簽署的協議主要內容是:支持學科建設、開展合作研究、共同培養博士生、師資支援、進修、訪學、學術交流等。目前,對口支援高校與我院已進入實質性的合作階段,對口支援計劃的效果已開始顯現。
二、協議執行情況
自教育部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以來,共有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5所部屬高校34人次教師先后到我院支教;共承擔44門次的授課任務;舉辦45場學術講座;接待我院進修、訪學教師21人次;為我院培養博士19名,碩士13名;為我院捐贈圖書1800余冊;校級領導互訪15人次;2人被支援學校聘為博士生導師;中組部先后安排5人(均來自于對口支援高校)來我院掛職(副校長2名,副處長3名)。見下表:協議執行情況統計表(-)支援方校級領導互訪支教 學術講座 進修訪學 人才培養 評聘博士生導師 掛職人數 授課門數 博士 碩士 校級 處級中國人民大學 6 3 421 7 8 31 1 2上海財經大學 5 4 7 15 5 6 6 1 0 1中央財經大學 4 13 13 6 2 0 0 0 10其他院校 015 19 3 2 5 4 0 0 0總計 15 35 44 45 16 19 13 223在支援學校大力援助下,我院綜合實力得以較大提高(見下表):年度 本科招生數 研究生招生數 研究生學歷人員占教師總數論文發表數人數增長率 人數 增長率 占比 增長率 篇數 增長率 1516人 150% 48 560% 15% 210%500余篇160% 2236人 271 32% 800余篇
從上表可以看出,對口支援計劃實施前后,我院在體現學校內涵發展的幾個方面均發生了較大變化:本科招生規模由1516人增加到2236人,增長了1.5倍;研究生招生規模由48人增加到271人,增長了5.6倍;研究生學歷人員占教師總數比由15%增加到32%,增長了2.1倍;論文發表數量由500余篇增加到800余篇,增長了1.6倍。充分說明了我院5年來的內涵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也可以看出對口支援計劃對我院內涵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到目前為止,對口支援協議基本得到落實,對口支援高校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部分計劃仍難落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援高校最需要受援的部分恰恰是支援高校最緊張的資源。如師資支援、博士招生計劃等,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難以完全落實,還需教育部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
三、經驗體會
1.雙方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是對口支援計劃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與保障。
自教育部下達對口支援通知以來,支援方與我院校級領導高度重視,在協議的協商、簽署及落實過程中親歷親為,并數次互訪,為協議的順利簽定及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簽約前,我院領導以積極、誠懇、務實的態度對對口支援學校進行了訪問,就協議的內容與對口支援學校進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阿斯哈爾院長及崔光蓮副院長率各受援系部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先后訪問上海財經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我院黨委書記李中耀及崔光蓮副院長訪問中央財經大學;對口支援各高校領導從政治的高度給予了積極的配合,中國人民大學袁衛副校長、上海財經大學孫錚副校長先后訪問了我校。簽約后,雙方校級領導又進行了數次互訪。
2.建立聯系與溝通機制是受援計劃順利實施的保證。各職能部門及院系間的聯系與溝通是信息通暢,計劃順利執行的必要前提。
支援方與我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雙方融洽的合作氛圍為各項計劃的順利執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院相關職能部門與對口支援學校對口部門間均安排有相對固定的負責人,雙方以各種形式保持著經常的聯系且有不定期的互訪以便及時溝通信息,制定切合實際的計劃,及時了解對口支援計劃的進展情況,,確保計劃的落實。與此同時,我院受援各系部與對口支援部門間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并頻繁互訪,確保了計劃的可行性,為雙方互利、雙贏的合作原則提供了保障。
3、支援方安排高層次人才來我院掛職或支教是提高我院學科建設水平、教師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及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徑。
實施對口支援計劃以來,通過支援方安排高層次人才來我院掛職或支教的方式,不僅為我院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教學經驗,快速提升我院相關學科的建設水平,也為我院的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進行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的平臺,為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是我院對口支援計劃中行之有效的重要實踐經驗。
4。結合以學科建設為核心的學校遠期規劃,合理制定受援規劃。
通過制定合理的受援規劃,確保受援工作有條不紊及突出重點。在著手進行重點突破的同時,彌補薄弱環節,為我院總體發展目標提供必要的支持;受援遠期規劃與短期計劃相結合,形成互補是受援計劃制定的關鍵。我院在制定5年受援規劃的同時,以學期為單位,在充分考慮雙方實際情況的前提下,本著“內容盡量詳細但不宜過多,受援范圍不宜過大,確保受援計劃的可行性,提高落實效率”的原則制定短期受援計劃。此外,我院短期受援計劃均提前制定(一般在學期末前2個月制定下一學期計劃),并及時報支援方審核,以便支援方提前安排相關工作,提高計劃落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強與支援方的聯系與溝通,健全溝通機制。
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以及院系間的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相關信息,以便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受援計劃,并根據需要及時調整,最大限度地落實受援計劃。
2.在師資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有所突破。
目前,我院與支援方在互聘博士生導師方面已取得突破。教師的進修、訪學計劃也較好地得到了落實。根據我院的發展規劃,為進一步推進我院的內涵發展,爭取今后在師資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養等方面有所突破,為全面提升我院的綜合實力提供必要的支持。
3.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
舉辦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活動是獲取最新信息,提高學術水平,縮小與內地高校學術差距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我院今后的一項重點工作。
五、總結
我院黨委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將之視為加快我院內涵發展,提升我院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內,我院設立了專門負責對口支援工作的機構并配備了工作人員,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工作到位;對外,我院高度重視與支援院校的聯系與溝通。黨委書記、院長及主管副院長先后數次訪問對口支援學校,就對口支援相關工作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與溝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口支援各職能部門間及院系間的聯系也在不斷加強。
在思想統一,認識統一的前提下,我院高度重視受援計劃的制定及落實。本著“重點突破、高效務實、實現雙贏”的原則,受援計劃先由受援各系部提出草案,經研究生處初審后交專家組討論研究后,報院領導審批決定,并由研究生處報支援學校審議。由于受援計劃制定合理,受援計劃基本得到落實。
在已建立的良好的溝通機制的基礎上,我院今后將進一步加大與對口支援學校聯系與溝通的力度,完善溝通機制,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對口支援計劃的落實效率。
六、建議
1、建議給予專項經費支持。
經費的支持是對口支援計劃順利實施的保證。但目前,各高校經費普遍緊張,且經費缺口較大,無論支援方還是受援方均無力承擔,部分支援計劃因缺少經費支持而不能實施,對順利實施對口支援計劃造成了較大影響。如能撥付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費壓力,為對口支援計劃的順利實施創造有利的條件。
2、建議對支援方與受援方共同申報的課題給予政策傾斜。
支援方與受援方教師共同申報課題是提高受援方教師科研水平,拓寬支援方教師研究領域的重要途徑之一。如能給予政策傾斜,優先批準此類課題立項,必將極大地提高雙方教師共同申報課題的積極性,是雙方實現雙贏的突破口,對對口支援計劃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4.建議單列博士招生計劃。
高校博士數量的多少是學校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體現,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是受援高校與內地高校存在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養博士在對口支援計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衡量對口支援計劃的一個重要指標。支援方與我院的協議中均有為我校培養博士的條款,支援方也積極想盡各種辦法給予解決。但由于“沒有額外計劃”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此項援助很難有效實施。如教育部能劃撥一定數量的博士單考名額,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開展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的工作,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邁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發展的需要。為了積極發展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加快培養急需的高等人才,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對口支援新疆高等師范學院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關于實施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通知》精神,以來,東北師范大學與南京大學對伊犁師范學院進行了近五年的對口重點支援,這一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對口支援的基本情況
7月1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對口支援新疆高等師范學院工作會議”上,東北師范大學與伊犁師范學院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6月,兩校續簽了對口援助學科建設的協議書。按照協議書的內容,東北師范大學對伊犁師范學院進行了全方位、有重點的支援,重點支援伊犁師范學院的生物學、教育學、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專業。
6月,南京大學與伊犁師范學院簽訂了為期5年的南京大學支援伊犁師范學院學科建設協議書,對口重點支援伊犁師范學院的數學、物理學、化學三個學科專業。其實,南京大學對伊犁師范學院的支援早在就開始了。8月江蘇省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達成智力支援的合作協議后,南京大學就一直不間斷地選派博士生、研究生來伊犁師范學院支教。
通過幾年的對口支援,伊犁師范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學術氣氛空前活躍,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領導干部和各級管理干部思想觀念得到提升,學院的管理水平上了新臺階。可謂成效顯著,碩果累累。
二、對口支援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住機遇培養學術骨干,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業務素質。對口支援的中心是培養高層次的教師隊伍,四年來,東北師范大學通過單列博士名額和單考碩士名額,錄取了我院4名教師攻讀博士研究生,47名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南京大學錄取了我院2名教師攻讀博士研究生,6名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此外,東北師范大學接受了我院25名教師訪學,南京大學接受了3名教師訪學。為培養后備師資,東北師范大學還接受了我院4批共25名本科生插班學習,有50%以上的學生考取了該校的研究生。
深造與訪學期間,兩校為我院的教師配備了學術造詣高、科研能力強的教授細心指導。深造與訪學的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東北師大攻讀碩士的歐陽艷的8篇論文、何曉燕的6篇論文分別被《SCI》收錄;在南大攻讀博士學位的蔣中英發表的3篇論文被《SCI》收錄,施津菊在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數篇高質量的論文。這些同志相繼被自治區評為教授和副教授,真正成為學院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學院的內涵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上述高校學習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占整個學院讀學位教師的50%。考博士、考碩士對我院的師生已不再是夢想,目前,我院教師和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空前高漲,令人欣慰。通過這項工作,學院高學歷教師所占比例也有望達到國家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要求。
(二)緩解教師匱乏的矛盾和壓力,傳播名校的教風與學風。為了給外出深造、訪學的教師創造條件,緩解我院師資緊缺的所帶來的壓力,6年來,南京大學共派出來12批137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來我院支教,東北師范大學派出25名骨干教師來我院支教,承擔了近300門課程的教學任務,累計授課超過1.5萬學時。他們帶來了內地著名高校優良的教風、學風和校風,憑借嚴謹的治學態度、扎實的理論功底先進的教學方法,刻苦鉆研的精神,贏得了邊疆各民族師生員工的好評。支教教師和研究生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的贊歌。
(三)幫助我院凝練學科方向,加強優勢學科建設。東北師范大學書記盛連喜教授來學院就生物學學科建設及伊犁地區生態環境研究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校長史寧中教授先后兩次來我院指導基礎數學學科建設及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的申報工作。黨委副書記柳海民教授應邀來我院,就新形勢下教師教育的專業化問題與我院教科系的教師進行座談,并舉辦學術講座,為我院突出師范性特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南京大學物理系博士生導師黃以能教授來我院掛職,結合學院的實際,提出把凝聚態物理與材料設計作為今后我院重點發展的學科。經過論證,南京大學物理系同意與我院共建凝聚態物理與材料設計研究所,并捐助了150萬元的儀器設備,力爭使該學科達到新疆的領先水平,使之成為我院的優勢特色學科。1月,我院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實現了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這正是對口支援高校的辛勤汗水澆灌出的艷麗花朵。
(四)選派優秀干部前來任職,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加強受援學校的管理隊伍建設是支援的一個重要內容。9月,經東北師范大學向教育部推薦,自治區黨委任命東北師范大學副校級干部王延教授為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為加強我院美術專業的建設,東北師范大學派出苗根源副教授任我院藝術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派出黃以能教授、孔敏教授分別任物理電子信息學院、數學系副院長、副主任。他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校的管理和建設中,帶來了內地高校的辦學理念,影響、感染和帶動著我院干部和教職工的思想觀念。我們深切感受到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對學院長遠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這將對我院的各項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找準切入點,幫助我院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黃以能教授表示自己援疆任務結束后還將定期來我院指導凝聚態物理與材料設計研究工作,力爭將該實驗室建成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為邊疆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東北師大歷史文化學院的劉厚生教授來我院開展了錫伯族語言文化的研究,以我院和伊犁州的查布察爾錫伯族自治縣為科研基地,幫助我院的人文學院獲得一項錫伯族語言文化的自治區級的課題。為聯合開展沙漠濕地的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草地所楊海軍課題組捐贈了5萬元的科研啟動基金。前來支援的專家們在邊疆找到了自然、人文科學研究的新領域,均表示愿意盡力幫助我院在這些領域取得一批前瞻性的成果,達到雙贏的目的。
(六)動真情,辦實事,給予了我院經費、設備方面的大力支持。東北師范大學為我院捐贈了24595冊圖書價值35萬元,捐贈了25萬元現金用于我院購買教學設備,捐贈了5萬元的科研啟動基金;為我院讀博士、碩士、訪學教師及插班的本科生均減免了一半的學費,四年累計減免學費共68.8萬元。為減輕我院教師負擔,東北師范大學將單考碩士研究生考點設在我院,4年來,每年派3名工作人員冒著嚴寒,不辭萬里來學院組織考試,并承擔全部旅差費。3月東北師范大學還單獨列預算50萬元,專門用于援疆人員的旅差費及其他相關支援費用。3月,南京大學決定撥出150萬元與我院共建伊犁師范學院凝聚態物理材料設計研究所,第一批100萬元的設備即將投入使用,南京大學捐贈的3萬元的1000冊圖書也即將到校。兩校這種無私的援助行為令我院各族師生深深感動,成為我院師生員工傳頌的佳話。
三、對口支援工作的經驗和體會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是做好對口支援工作的保證。在對口支援的4年里,東北師范大學的黨委給予此項工作高度的重視,強調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帶著真情厚意援疆。黨委書記盛連喜、校長史寧中先后來伊犁師范學院指導支援工作;主管此項工作的副校長、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忠兩次來伊犁師范學院,協調解決對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口支援領導小組副組長、研究生院院長蘇忠民做了大量的日常工作。東北師范大學校領導先后8人次來伊犁師范學院訪問和考察。南京大學副校長張大良教授對援疆工作充滿政治責任感,對學院提出的困難做到了有求必應;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毛昌鑒同志盡職盡責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系,落實協議內容;研究生院的王亞軍老師熱心負責,從研究生需求計劃的發布、報名、確定人選,包括接送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心。伊犁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洛合達爾汗、院長趙嘉麒等4位領導先后6次赴東北師范大學尋求幫助和支持,三次赴南京大學洽談對口支援事宜。三校領導層的溝通交往,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和了解。三校都在領導小組之下成立了對口支援辦公室,確保了對口支援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二)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是做好對口支援工作的基礎。我院與兩校的領導和教職工都從講政治的高度,帶著深厚的感情認識這項工作。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把對口支援工作當作一項落實黨中央西部開發戰略,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建設和諧社會的政治任務予以高度重視。伊犁師范學院把受援工作作為歷史性的機遇,作為學院發展的重要條件來加以認識。在東北師范大學學習的教師得到了眾多的關心和幫助,特別是對在校學習的少數民族教師在生活上給予了細致周到的服務。每逢節假日兩校都組織學習的教師和支教的教師召開座談會和茶話會,兩校教師親如一家。
(三)突出重點,搭建平臺,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是作好對口支援的關鍵。近幾年,東北師范大學緊緊圍繞為伊犁師范學院培養高層次的人才隊伍,實施支援工作。抓住了關鍵,找準了切入點。從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和層次,逐步擴大到聯合開展科學研究,使對口支援工作一步步向縱深發展。
(四)動真情、辦實事、求實效是對口支援工作的目的。支援工作中涌現出很多令伊犁師院師生感動的事跡:東北師大甄艷老師身患糖尿病堅持來伊犁支教;吳瓊和李君老師都是新婚不久就積極報名來伊犁師范學院支教;白華英老師推遲了婚期前來支教,除每周承擔12節課的教學任務外,還為伊犁師范學院學生開設考研輔導班……東北師范大學將對口支援經費納入預算,為學習的教師減免學費,南京大學決定捐贈150萬元,與我院共建凝聚態物理與材料設計研究所,這一幕幕一樁樁無不顯示出兩校對邊疆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片真情。伊犁師院的師生都深情地說,沒有這兩所高校的真情支援,就沒有我院今天令人矚目的發展與變化。
四、今后的工作設想及建議
(一)高度重視我院與兩校簽訂的援疆學科建設計劃書,全面落實協議書的內容。我院制定出每年希望支援的具體計劃,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將其列入當年的工作規劃中,將計劃分門別類的予以落實。每年召開對口支援工作例會,及時解決出現的新問題,使對口支援工作不斷深入。
(二)繼續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以人才培養帶動學科建設。聘請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的教授做我院的兼職碩導,支持學院4個碩士學位點的建設,“十一五”期間爭取使伊犁師范學院再增加幾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增強自我發展的“造血能力”,全面提高伊犁師范學院的辦學層次和水平。希望教育部能為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每年單列5名左右的博士生名額招收我院的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同時為“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單列1-2名博士、3-4名碩士名額,專門用于培養我院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通過兩校的支援,使我院“十一五”期間幾個學科專業和實驗室能夠達到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的水平。
(三)繼續加強與兩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以科研協作促進支援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在聯合申報國家級、自治區級科研項目上下大力氣,作大文章,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并將對口支援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尤其是抓好南京大學與我院共建的凝聚態物理與材料設計研究所的工作。今后我們將和對口支援高校聯合申報高層次的科研課題,希望教育部及有關部委給予政策上的傾斜。
(四)對口支援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對口支援工作要從現在的校領導層面下移到院系、教研室以及具體人員的層面。通過網絡等先進的教育手段,南京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的教授能夠一對一的指導幫助我院的中青年學術骨干,使其早成長,早出成果。
(五)我院衷心地希望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每年都能派出若干名教授、副教授來我院講學或承擔研究生教學和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內地名校來1-2名專家講學,我院有幾十名教師、幾百甚至幾千學生受益,可謂事半功倍。
(六)希望教育部再增加1-2所高校支援我院并納入援疆學科建設的計劃中。我院將繼續加強與有支援協作關系的河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的聯系與溝通,把支援的內容做大做實,為學院的發展謀求更多更強的外部資源。
(七)進一步加強互派管理干部的任職掛職工作,這是提高我院管理水平和培養干部的有效途徑。希望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最好連續派出同一學科專業的專家教授把支援學科做強做大,也希望對口支援的高校在將來的工作中,對來邊疆任職、掛職的干部和任課教師予以重點使用,創造一個人人愿意來邊疆奉獻的良好氛圍。
(八)加大宣傳工作的力度,營造濃厚的援疆氛圍。對口支援這項事業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自加壓力,搶抓對口支援工作的機遇,不僅要加快校內改革的步伐,提升學院的辦學水平和人才質量,而且要加大宣傳工作的力度,大力宣傳援疆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讓這項工作深入人心。我院將繼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熱情周到的服務為支援我院的專家教授、支教教師和管理干部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讓他們把才華帶到邊疆,把事業傳到邊疆,把感情留在邊疆,營造起一個和諧有序的援疆氛圍。
6月,教育部啟動了“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經教育部批準,7月16日,我校與華東師范大學正式簽訂《華東師范大學與新疆師范大學對口支援協議書》。下面就四年來,兩校對口支援工作的執行情況總結如下:
一、對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況
我校與華東師范大學本著積極務實的精神,以借助華東師范大學的學科和人才優勢,增強我校的綜合實力為目標,以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管理與運行機制建設為重點,努力實現我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雙方商定每年簽訂《華東師范大學與新疆師范大學200×-200×學年對口支援項目協議》,每學年度制定相應的《華東師范大學對口支援新疆師范大學的實施方案》,通過對口支援項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此項工作的貫徹落實。
四年來,華東師范大學以“辦實事,求實效”為指導原則,積極調動全校上下各方資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優質的教育資源向我校輸出,從而使我校在學科發展、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顯改進。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與合作,對口支援項目按《協議》和《方案》得到了順利實施,成效顯著。
二、協議的執行情況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華東師范大學已將我校三位教授聘為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并從起陸續開始招生,開展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此外,華東師范大學還積極支持我校碩士研究生培養,免費接受我校部分學科碩士研究生前去修讀課程。
(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截至,華東師范大學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師攻讀博士學位,22名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另有6名教師到華東師范大學相關專業進修(免進修費),并參加科研項目的合作研究工作,這對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和業務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支教方面:華東師范大學自上半年起,根據我校實際需要,派遣教師到我校講學,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擔短期(一學期)教學工作,使我校師生能夠通過最直接的方式接觸到各學科領域的理論前沿動態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師生的理論視野。
(四)干部掛職交流:華東師范大學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擔任副校長;我校也派出了兩名處級干部前往華東師范大學掛職學習,這為促進我校教育行政領導干部轉變觀念,吸收東部地區教育改革和發展經驗,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水平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五)圖書館建設方面:共建四年來,華東師范大學已向我校贈送六萬余冊圖書和部分期刊光盤,贈送了部分辦公設備,并且每年培訓我校一名圖書館管理人員,對我校電子閱覽室建設,提高圖書館館藏圖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六)訪問交流方面:對口支援關系建立以來,兩校建立了學校領導互訪制度,輪流進行訪問,落實對口支援工作。四年來,兩校領導及有關職能部門之間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對各項工作的落實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三、落實“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工作情況
6月,教育部正式實施“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確定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三所院校對口支援我校8個學科,我校分別與三所院校簽訂了協議。這是教育部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以后,實施的又一項有利于新疆高校發展和學科建設水平提高的重大舉措,該計劃的有效實施,將更有力地推進我校的學科建設,促進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提高,因此,學校非常重視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制定了落實該項計劃的相關措施。
1、6月---12月,所進行的主要工作為:
第一、與三所院校來參加簽儀式的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就開展具體工作達成一致意見;
第二、在全校范圍進行廣泛宣傳,尤其是受援的8個學科,要求各學科認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關學科的情況,積極尋找合作機會,主動與對方聯系交流;
第三、8月,中國科技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帶領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及學科人員一行8人來我校訪問,就具體開展工作進行了進一步交流,密切了兩校之間的關系;
第四、組織、動員我校教師報考三所院校,攻讀博士、碩士學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報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錄取工作正在進行;已有3人被華東師范大學錄取攻讀碩士學位。
2、為了進一步落實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具體工作,利用該計劃促進我校學科建設的發展,在我校完成學校及個學院“十一五”學科建設規劃制訂工作后,3月28日—4月9日,我校黨委書記梁超同志帶領我校研究生處、人事處及相關學科負責人共24人,分別前往三所院校進行訪問交流,出訪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視和熱情接待。本次出訪采取的方式是:召開學校層面的座談會、職能部門、學院和學科層面的會談和進一步交流,雙方就具體落實援疆學科建設計劃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磋商,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學術交流等方面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并簽訂了會談紀要,具體工作將從今年6月逐步開展:北京師范大學將于6月派專家來我校進行講學;將在7月、8月分別與中國科技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聯合舉辦兩個全國性學術會議;9月,將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師前往三所院校進修訪學,并將就合作開展科學研究進行協商、落實。
3、在落實援疆學科建設計劃中,我校確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臺的原則與支援學校進行協商,得到了對方的真誠支持,支援學校積極幫助我們想辦法、提建議,表現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高度熱情和政治覺悟。北京師范大學提出,雖然計劃中所列是兩個學科,但科研領域的合作和人才培養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而擴大學科領域。中國科技大學則應我校的要求將支援學科擴大到計算機科學,并在人才培養方面給以特別的政策和條件。華東師范大學將對口支援與援疆學科兩個計劃結合起來,對協議中的內容逐項落實。應該說我們和三所院校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隨著各項計劃的落實,必將對我校的學科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4、在落實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過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還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與其他高校積極聯系,并得到了熱情響應,如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雖然沒有教育部規定的對我校支援任務,但都表示了積極態度,與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將逐步展開。
在校黨委對落實“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高度重視下,目前全校正以學科建設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確定了充分利用對口支援和援疆學科建設計劃促進學科發展的原則,相信在未來兩三年內,該項計劃將取得顯著成效,對我校學科發展將發揮積極深遠的作用。
四、經驗總結
華東師范大學對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間,通過兩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對口支援工作進展順利,對我校的學科建設和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關因素的制約,協議中的部分內容沒有完全落實,主要是科研領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學術交流還不夠豐富。
鑒于上述情況,為推動對口支援工作向縱深發展,在全面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認為今后的工作重點是:
(一)對口支援工作要認識到位。對口支援工作要從大局著眼,從長遠部署,從實際入手。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對促進西部教育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戰略和現實的重大意義。對口支援工作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須全力以赴、抓住機會、鼓足干勁,為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不懈努力,并將這種意識滲透到學校辦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
(二)對口支援工作要領導到位。學校各級領導必須始終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所組建的專門工作小組不能流于形式,負責此項工作的學校領導要經常檢查對口支援工作的進展和落實情況,確保一個流暢的主通道,綜合協調和督促相關部門的工作。
(三)對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對口支援工作必須以切實可行、互惠互利為原則,具體措施必須具備較好的操作性和實施性,在實施過程中也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開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為支援學校的負擔,同時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優惠條件的前提下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
(四)在目前已經開展的支援項目基礎上,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將以建立雙贏互利的合作平臺為基礎,努力加強科研領域的合作交流,促進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學科建設的發展。
五、自我評價及建議
我校非常重視對口支援工作,認為此項工作是學校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機遇,學校成立了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了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四年來,通過對口支援計劃和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落實,我校的師資隊伍在結構和質量上都有了明顯改善,學科建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重要的是,通過與對口支援學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師在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顯著轉變和提高,這將對學校進一步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使對口支援工作進一步深化,各項措施能夠順利實施,根據以往的工作實踐,我們建議:
1. 對口支援的目的是促進西部地區高校辦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希望教育部能考慮單獨設立有關西部地區重大研究項目的專項資金,進行專項經費投入,大力支持支援雙方的科研人員聯合申報,共同開展研究。通過雙方合作開展科研工作,以求積極促進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顯著提高,從而提升西部地區高校的研究水平。
2.希望教育部能夠盡快將華東師范大學對口支援我校項目納入國家正式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中,并能考慮在經費上給予有效的支持,該經費主要用于支付雙方派出人員的相關費用及各種科研合作的科研經費,從而能大力減輕雙方學校教育科研經費緊缺的壓力,更好地調動支援雙方的積極性。這樣可以在兩校之間開展長期有效、形式多樣的各種培訓項目,定期選派我校骨干教研人員前往華東師范大學參加培訓;同時也積極促成華東師范大學更多的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來我校考察和講學。
3.希望教育部在政策上能給于保證,將“西部少數民族骨干人才培養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高級訪問學者計劃”等工作和“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結合起來,尤其是對“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和“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的專項博士、碩士招生計劃給以充分保證,最好在給支援學校下達計劃的時候給以明確說明,并提出明確要求,以有利于此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