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精選19篇)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
隨著了解的深入,對報紙定位的清晰,不到一周能又采寫了《貨幣閥門擰緊鋼鐵板材奈何》和編者短評《鋼企應如何應對》。
稿件發稿前天就已經采寫好,原題目是《貨幣政策從緊的方向不變》。待到第二天我再次打開稿件審查時,突然認識到采訪不完善之處太多,整整用了一個下午采訪金融學博士程實,東方證券分析師劉文亮、舞鋼金恒興貿公司經理、海東期貨北京營業部葉海濤,無論是通過郵件、qq還是電話,對“這次繼續從緊貨幣政策給鋼鐵行業是否帶來影響?”進行全面采訪。最后整理、融合形成現在的稿件。
不過,刊登后發現還是有缺點,由于做深度、大篇幅稿件,在突出它全面、深刻、多角度等優點的同時,掩埋了信息的“新奇性”,導致稿件冗長、陳舊、漫無目的。失去主題,甚至“亮點”。
這一點,我以后一定注意改正。
至于《鋼企應如何應對》短評,由于我個人不認為剛剛從事編輯記者工作的新人就能發表尖銳觀點評論的思想作怪,所以這篇主要是篇建議性文章,對鋼企應如何應對繼續從緊貨幣政策而提出的一些個人建議。記者閱歷、經驗、全局把握性是一評論員最起碼的必備條件。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2
總攬現代物流報,我個人感覺:
1、首發新聞不是很多,記者自己采訪稿件少。大多都是二手新聞的整合、編輯。沒有親自采訪,失去新聞基本的現場感與新聞應具有的真實、及時特點。這一點王亞彬記者把握的很好。
2、不夠有深度。作為鋼鐵專業報紙,我們應該對鋼鐵前沿、動態信息進行深入挖掘,做到全面、多角度綜合性報道。專業報紙,不同于晚報、都市報新聞的最大特點就是;做到有深度,能夠給受眾對象提供專業的指導、引路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所采寫的新聞應該對鋼鐵上下游生產商、銷售商帶來實際參考價值,這也是報社以后維護受眾群,擴大受眾群的關鍵。這一點楊世新記者把握的很好。
3、版面分布稍顯復雜。各版、版頭主題定位往往與內容不相符。換句話說,各版面界線不是很明確,出現一篇稿件同時放在那個版都可以的局面,譬如:一篇煤炭類稿件可以放在產經版,也可以放在藍海版,更可以放在專題版。當然,這樣的后果便是,各版面負責編輯采寫新聞很容易出現撞車現象,建議重新審視、精心策劃、細致定位各版分工。
小結
近一個月來,通過多方面學習,對現代物流報有了深一步認識和提高,但同是也發現了自身存有不少缺點。無論經驗還是認識都有待提升。倘若,報社考慮用我,我想進一步研究報紙各版面,初步想法是在周四的七、八版設立“聚焦-觀察”版,主要是配合楊姐做一些鋼鐵焦點、熱點話題的解讀,深度分析,以此來提升我報的報道深度。
雖然,我報一時間里發不了過多時效性極強新聞,但可以發些事后全面、綜合性文章,以補充短消息的不足,同時能給受眾提供很好的指導和建議,相信鋼鐵行業讀者正是需要這類解讀報道。
倘若,報社考慮到我個人存有欠缺不足,不能勝任本報工作,請領導示明,我會再接再厲,努力改正,無論是繼續離這實習還是離開。
致辭
敬禮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3
通過一個月來的實習,自我發覺到身上仍有好多不足之處,無論新聞專業理論還是實踐采訪經驗。具體來說:
1、對報紙在核心定位把握不夠準確。鋼鐵物流必須牢記“鋼鐵”和“物流”兩個核心概念,尤其在做鋼鐵上下游產業的新聞,常常最后忽視把其和鋼鐵交叉采訪。我采寫的第一篇稿件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2、自身知識面不夠豐富。后悔在校期間,沒有大量擴展知識。尤其是經濟、社會文化知識,雖然也選修了《宏觀經濟學》,沒有用心去學。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3、采訪面(對象)太過于局限、單一。這種思維模式需要調整,譬如,《貨幣閥門擰緊鋼鐵板材奈何》,采寫后自己感覺不錯,定稿后第二天又發現,采訪過于受限,應該全面、綜合去看待從緊貨幣政策問題,當然,考慮到自己所屬報紙,把貨幣政策和鋼鐵業交叉采寫顯得更為重要。
4、近期這幾篇稿件出現一個通病,字數偏多,顯得冗長無主題。這應該怪我一開始對版面的理解有誤。初步認識現代物流報,總感覺版面、版式過大,應該在稿件上下力度,多做深度性大稿件,來填充版面。這是不對的,新聞稿件要求“新”、“準”、“精”、“實”等特點。本以為這一要求只針對大眾、晚報都市報適用,其實這是對認為新聞單位的新聞稿件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我會在以后糾正這一錯誤認識。
5、剛畢業,心情比較沉重,一個月來,幾乎沒什么話說,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學習財經知識。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4
首先,深入了解報紙定位很重要。現代物流報(我們主要負責鋼鐵物流),顧名思義,所謂物流,通俗講就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包裝、配送等功能的集合過程,而鋼鐵物流正是特指鋼鐵產品的流動過程,我們關注的正是這一流動過程中的最新信息,從生產原料供應到走向市場,從企業舉動到市場需求等一系列的動態信息。
剛到報社的我,對這個定位并不是很明確,在韓主任建議下,我幾乎費盡一周的時間大量翻閱近期的報紙,以及我報的數字報,新浪財經頻道、中國聯合鋼鐵網。
當然,為了補充專業方面不足,我還閱讀了《專業采寫報道》、《經濟采訪》、《現代物流教程》、《宏、微觀經濟學》課本。
看到大篇幅的鋼鐵及上下游相關產業類新聞,我一下“蒙”了,先前我在《河北青年報》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教育新聞,都是一些比較大眾化、通俗類新聞。而我個人認為,擺在我眼前的報紙,很明顯是專業性、深度化經濟報道。從這個角度出發,我不得不暗示自己要轉變青年報那種采寫、報道理念。
我開始了細致的研究。現代物流報(鋼鐵物流)主要在周二、周四出版。一般情況下,周二,一到三版分別是頭版要聞、新聞評論、專題報道。以及后面的論壇、產經、業界企業、等固定版,當然還有談經論道、行業組織、論壇等不固定版面。周四,一到三版,基本無變化,除外,還有固定版面藍海、市場板材、建材、有色金屬等等。
我個人工作主要是輔助韓主任的“藍海”版塊,藍海總四個版面,包括上下游產業鏈、電子商務、金融等。
見習第一周,趕上了畢業典禮、頒發學位、離校找房子等,這一周說自己懵懂,除對報社工作認識外,很大方面來自大學生畢業后的那種喜悅、感傷、失落等復雜情感的'交織。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5
望著一個個朝夕相處的同學踏上離去的列車,曾經的微笑,今日的離別。一種力量激勵我,要奮斗、要努力工作。再次找回了考研的那種頑強意志。
我發表的第一篇稿件是鋼鐵上游產業鏈煤炭方面新聞《鋼性需求拉動煤炭價格鋼企成本壓力仍將持續》。一開始,只知道煤炭價格一時期出現暴漲現象,隨即成為各大財經媒體的焦點。
后來,通過網絡瀏覽、閱讀煤炭等相關動態新聞及分析報道,終于在閱讀中找到了煤炭和鋼鐵的切合點。主題定下來,接著采訪就是問題了。
傳媒業內的“七份采,三份寫”可以突現出采訪的重要性。一篇成功的稿件,缺少了采訪這一重要環節,就是“閉門造車”式新聞,尤顯空洞、不真實、無現場感、無說服力。第一時間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著手采訪工作。
第一步,聯系、搜索采訪對象。由于剛從事這方面工作,人際圈不廣是弊端。通過網上大量聯系煤炭行業專家,最終約到了銀河證券研究員、博士后田書華老師,后來才知道他可謂是煤炭業界領頭人。
第二步,擬訂采訪提綱,其實大多時候這一步工作可以先做。待預約好田博士后,我開始起草《采訪函》。具體包括禮貌用語、涉及采訪問題要簡潔、深刻、明確,最后的落款、署名等細節問題。《采訪函》一定要提前發給采訪對象,并標明要求回復最晚期限,第一次我就忽視了這一問題,直到報社馬上排版、截稿時才收到回復,連忙編輯稿件,費事費力。
第三步,等待回復的同時,我及時關注這方面相關新聞,以防新聞“復現”,失去首次報道性。同時,我針對煤炭價格上漲對鋼鐵行業的影響這一核心問題,電話采訪了其他煤炭界人士,對大多的看法、觀點進行了解,必要的觀點納入編輯寫作范圍。
第四步,編輯稿件。從采訪的內容里找“亮點”。找能脫穎而出的話語,來直接引用。在采訪田博士后時,田博士后明確提出了:“20xx年中國很可能會成為煤炭凈進口國”的觀點,抓住這一點來引申報道,提升報道影響力。
但是,在這第一篇稿件的采寫過程中,我忽視了對鋼鐵的重點采訪。這是報紙的宗旨,作為鋼鐵物流方面的刊物必須時刻以“鋼鐵”為核心關注對象。
煤炭,這篇稿子后來經過韓主任添彩增色,順利刊登。
接下來的《原油綁架全球經濟上漲趨勢短期不改》,從收集資料到采訪,寫作,準備了也差不多一周時間。但這一周讓我感覺不錯的稿件是后來花費不足一個小時的《電煤價格干預政策合理嗎?》。起先是從田博士的一篇《煤炭價格不應該》約稿而展開的,隨后找到各大證券研究所發表的不同觀點。經過精心整合,對同一問題的大談論的報道形式出爐,此稿雖然是一篇綜合報道,但是刊發觀點鮮明,時機得當,很有實際指導意義。
后來,稿件配發評論及時發表。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6
去報社實習的兩周里,我感覺收獲還是頗大的。
剛開始去的時候,我心里挺擔心的,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忐忑不安的,很怕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更怕自己找不到新聞,導致沒有新聞上報。去實習的這段時間,大概了解了當記者是怎么一回事,也算是為了自己解惑了。曾經想過,大學畢業后,自己有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現在看來,自己可能不太適合這份職業。看得出,記者上班的時間很自由,除了會議之類的時間要到之外,只要有新聞可寫,就可以不用去報社,我覺得這樣的上班時間還是蠻好的,感覺挺自由,更可以充分的支配自己的時間。我們去實習,其實主要的還是靠我們自己,說白了,就是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去找出有價值的新聞,一天分為兩個階段,半天接電話,半天跑新聞。接電話是一件比較輕松的事,而一天里能接到的電話也不多,其實自己本來也是一個局外人,所以在報社里,我強烈感覺自己到一種人情冷暖,我只覺得冷漠也許是我們呆的時間太短,他們可能認為我們只是一個過客,因而也就沒怎么關注我們,當我們不存在吧!在外跑新聞的過程中,剛開始挺有激情的,后來就感覺越來越來越累,也許是走的路多里吧!當然,正因為跑新聞,使我熟悉了更多地方,同時也深刻的了解了民生,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開始與相關部門打交道,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起到鍛煉的作用,至少我是受益匪淺,感覺自己以后再面對問題時會更有勇氣去解決它,同時也讓我變得更成熟,更了解社會。
因此,我建議:再有機會去實習的情況下,同學們應該把握這次機會,我相信你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收獲的。
報社的實習報告篇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剛進報社聽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做新聞就是要多聽多看多想多感受。當時理解的很淺顯,但通過這兩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含概的東西很多。所謂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我現在的理解,對于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報社的總編室里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發行量第一的報紙才是最好的報紙”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發行量第一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調。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定義,即新近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
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他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么樣的'新聞。第二,必須從大局出發寫稿件。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損于國家、黨和人民利益的新聞堅決不能寫。第三,要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說話,辦事,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現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舉個例子,有一期的瀟湘晨報專門做了一個關于老百姓看病的專欄,記者暗訪了湖南幾個區域的大小醫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達189元。
小病花大錢看似小事,但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晨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最點,寫出了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內幕,在內容上進行了突破創新,是很可貴的。
在實習期間,我作為記者,走遍了長沙的大街小巷、鄉鎮村莊,走高樓、下小巷,用文字記錄下了一個個的新聞事件。在這期間,翻閱了大量的關于政治的、社會的、生活的資料和報刊,對于社會各個層面的現狀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
在采訪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以前所沒有學到過的東西,那就是交流,溝通。這兩個字看似簡單,而且人人都會,但是會和會不一樣,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溝通。作為記者,要善于把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要讓被采訪對象能夠信任你,把積壓在心里的話向你傾訴,這樣才能使一條新聞能夠豐滿起來,而不至于只是個骨架沒有內容。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7
從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xx日報社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實習。短短的實習期雖然出去采訪的次數并不多,但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學問。發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經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而經過了四次的外出采訪,有順利接受采訪的,有被拒絕采訪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淺的。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
書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校就知道做記者人際很重要,一個良好的人際網,以及相關的新聞素質是很重要的,但運用到實際,要做到得心應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聞的事實性,客觀性,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進行換位思考。
吳記者把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叫到他面前,在網上隨手找了一篇報道讓我倆看,我們睜大眼睛看,是關于學校的一篇研究報道,看完了新聞我倆面面相覷卻不懂有什么看頭。吳記者就說你們要盡力利用周圍身邊的所有資源獲取新聞,做自己熟悉的領域。就像現在從你們的學校出發,從自己的最方便的出發。看這新聞你們覺得有什么可以做?我們依然沉默。“你們首先必須遵循新聞的事實和客觀性,然后想想我們這份報紙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們自己還想從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想他們還想知道什么,進行這樣一個換位思考。”在吳記者的引導下,我們從這消息找出還可以報道的東西,然后聯系新聞當事人,開始著手實習的第一篇新聞。
做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斷提高自我交際能力,擴大交際圈
因為是放假時間聯系不到學校教授,我們的采訪一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報社吳記者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現在科技這么發達,電腦,電話,身邊的所有人都可以發生作用。再說你們是學生,本來就具有得天獨厚的便捷,發散人力去干吧,沒有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后來經過多方面真的就是聯系上了教授。
其實當記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際圈,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才可以盡快盡量準確的辦好事情。就像一篇報道,你可以找到相關的新聞對象,根據“六人認識論”人傳人,以一傳十,十傳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對象。而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訪得心應手。我們就嘗試過,因為是記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訪拒絕,而老記者通過某個有點“權力”的朋友幫忙,我們最終還是可以進行采訪獲得了需要的'新聞信息。當然人際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對于記者來說更加是重中之重。
擴展思維,從點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邊的報紙,沒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說發現有新的材料可以寫。他說報道說還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們可以補充這些消息作為新聞,還是會有很多讀者關注。這是關于湛江節能燈的同一篇新聞,我看完了就把報紙扔到一邊了。而主任卻看到了可以寫的新聞,就是新聞敏感,就是經驗?對于自己目光狹隘我真的無話可說,問了主任很笨的問題:“怎么發現新聞?”主任就說,“留心處處皆學問,我們就要做別人所沒有的。學會擴展思維,從點延伸。”
好一個處處留心,做別人所沒有,因為主任的仔細觀察,我是寫了兩篇跟蹤報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識珠”恐怕這消息就會隨著報紙一起沉默,成了沒有的東西。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這不只是經久“沙場”的老記者才可以做到的。問題在于自己有沒有去動腦,有沒有用實際行動去證明。看這新聞就要懂得從新聞找新聞,“查缺補漏”都可以派上用場。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細心一點記錄會發現生活里有很多學問。
急轉彎把握時機,改錯都可順帶新消息
因為是電話采訪的緣故,登出來的新聞人物的一些個人資料與實際有點出入,當事人的父親打來投訴電話,當時自己卻不知道如何解決心里生怕被罵。無奈硬著頭皮尋求老記者的幫忙,誰知老記者輕快的說:“沒事阿,用不著登什么更正消息,你應該再聯系當事人,希望獲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報道里重聲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緊張的樣子他還補充一句:“不用緊張,錯誤是有的,有時候可以將錯就錯,這不又可以有新聞出來了,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過這樣一個途徑去解決錯誤報道的問題,更加想不到還可以順帶出新聞。發覺解決問題只要用心去想,還是有很多辦法的。這是一堂很好的課。在接下來的報道我也幾乎是竭盡全力,盡力把這則“意外”的新聞寫好。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8
從1月18日開始到現實,已經差不多4個月了。在這100多天的日子里,見過了很多人,也經歷了很多事。這些人和事,都讓我體現到社會的現實與殘酷;但同時也存在那么一群人,他們善良,他們有理想,有激情,他們的努力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正因為有了這經歷,使我逐漸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轉變成一個社會人,盡管轉變的過程很痛苦,但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很感謝學校和報社給我提供了一個到社會中磨練的機會。
春節前夕,剛剛完成期末考試,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跟另外三位同學就來到了《深圳晚報》實習,而年級里其它同學都要等三月后才開始實習,我們比他們足足早了一個多月。對于深圳這個大都市,我們四個人都很陌生,盡管我們都生于廣東。因為時間緊迫,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就匆匆忙忙地來了。那時候,對于哪里能就餐,哪里有住的地方等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條件都不清楚就趕過來了,面前的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我們義無反顧。
1月18號那天,我們四個人在上海賓館下車,把行禮放到一個同學在深圳打工的朋友的宿舍后,下午我們就來到福田區商報路商報大廈19樓報道。剛好在一樓就碰到了晚報綜合辦公室主任,帶我們上去填完表后,我和其中一個同學被分到了社會部,其他兩個同學一個在政文部,另一個在文娛部。之后,大概晚上6點,我們開始找房子。來之前對深圳一點都不了解,大家以前也從來沒有在外面獨自租過房子,幸好有一個同學的朋友一直都在幫忙張羅,晚上約9點的時候就找了一個滿意的地方。于是,我們幾個人就在那間狹窄的房間住了將近四個月,當時我們全部的家當就只有衣服。
社會部是報社里最大的、人數最多的一個部門(包括熱線組)。正因為我們報的是社會新聞(包括突發新聞),經常要到各個地方跑來跑去,所以也是最累的一個部門,同時也是最鍛煉人的部門,我非常有幸來到這里。1月18日報到的那天是星期五,報社全體員工剛好要在周六、日到東莞開年終大會,部門一位副主任和熱線組幾位同事交代了關于工作的一些細節后,我們被告知1月19日(即報到后的第二天)就要開始上班——接熱線。
對于我們部門來講,熱線組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幾乎所有突發新聞都是首先通過市民打報料,然后對于那些有新聞價值的事情,我們再通知記者出去采訪。接看似簡單,但其實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并且這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對以后正式采訪都非常有幫助。首先要把報料人所說的事情記下來,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和結果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有些報料人自己對事情的經過不是很了解敘述也不祥細,所以我們就要多問,通過報料者我們能了解多少就多少。有些時候報料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對我們來說有很大作用,倒如發生了車禍,傷者被送到醫院,而報料者就是醫院里的醫生,那么說明這個料可靠性很高,因為平時我們也會接到一些假的料。我們每天接到的每一條報料都要打進電腦進行統計,開始還不能邊聽電話邊輸入,于是就先把關鍵的地方記在紙上,然后再輸進電腦。這跟我們采訪時記錄很相似,都是把事情的關鍵部分(關鍵詞)記下來,回去后再根據這些筆記寫成文章。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9
從20xx年的9月9號到10月9號我在各界導報報社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短,但讓我學習到了很多在校園里學不到的知識,增加了不少閱歷。所以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學問。發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經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實習過程中,有順利的時候也有挫折的事情,但我都堅持了下來,認真完成了大學期間重要的一次課外作業,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選擇《各界導報》作為實習單位緣于呂剛老師的推薦,《各界導報》是有陜西省政協主辦的一份政府性報紙。后來的經歷證明我選擇各界導報實習是正確的選擇,單位的老師對我和我們一起實習的同學都很關心,及時給我們答疑解惑,老師帶,這足以說明導報周到的考慮,盡量是我們在短時間內不至于浪費寶貴的時間,每天都有事可做。商報的記者不多,所以每個人的任務就比較大,每天都很辛苦,帶我又李榮老師、李坤老師,我能感覺到了他們都是那么的敬業,那么的熱愛這份工作,對于我這個實習生也是當做朋友一般,經常跟我溝通交流,指導我的稿件,教我采訪的技巧,我從內心感謝他們。
在報社待的一段時間,讓我有了很多收獲。剛去報社的幾天,老師并沒有給我安排任務,而是讓我看報紙,除了本報社的報紙外,還要求我多看幾家比較有名的如《華商報》《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他們的報紙,我在學校就是比較喜歡看報紙的,但是在學習之余把看報紙當作一種放松的方式,而現在讓我整天坐在哪里看報紙,當時真的是很無聊,老師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告訴我說讓我看報紙不光是讓我看新聞的內容,關鍵是讓我了解記者采寫新聞的角度,報到的方式和對新聞事件的把握,這是當記者的第一關。我實習中我認識到好的新聞稿要遵循新聞的事實性,客觀性,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進行換位思考。實習的第三天劉老師把我和王珩叫到他面前,在網上隨手找了一篇報道讓我倆看,我們睜大眼睛看,是關于學校的一篇研究報道,看完了新聞我倆面面相覷卻不懂有什么看頭。李老師就說你們要盡力利用周圍身邊的所有資源獲取新聞,做自己熟悉的領域。就像現在從你們的學校出發,從自己的最方便的出發。看這新聞你們覺得有什么可以做?我們依然沉默。 “你們首先必須遵循新聞的事實和客觀性,然后想想我們這份報紙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們自己還想從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在李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從這消息找出還可以報道的東西,然后聯系新聞當事人,開始著手實習的第一篇新聞。
還有就是要做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斷提高自我交際能力,擴大交際圈,有一次我們要采訪一位高校的教授,可是聯系不上,我們的采訪一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詹老師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現在科技這么發達,電腦,電話,身邊的所有人都可以發生作用。再說你們是學生,本來就具有得天獨厚的便捷,發散人力去干吧,沒有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后來經過同學的同學真的就聯系上了教授。其實當記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際圈,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才可以盡快盡量準確的辦好事情。就像一篇報道,你可以找到相關的新聞對象,根據“六人認識論”人傳人,以一傳十,十傳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對象。而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訪得心應手。我們就嘗試過,因為是記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訪拒絕,而老記者通過某個有點“權力”的朋友幫忙,我們最終還是可以進行采訪獲得了需要的新聞信息。當然人際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對于記者來說更加是重中之重。記得有一次我單獨去采訪,我報了老師的名字,沒有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老師后來批評了我,他要求我建立自己的交際圈,可見對記者而言,交際范圍很重要。報社李老師一直要求我要學會擴展思維,目光要獨特。他經常讓我關注財經類的新聞信息,他說,現在很多報社都主打社會新聞,所以社會新聞很多,我們多關注社會新聞以外的東西,沒準就能另辟蹊徑,寫出優秀的稿子來。事實也是這樣,閱讀就能出現不同的結果,有一次劉老師拿起我身邊的報紙,沒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說發現有新的材料可以寫。他說上面的報道還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們可以補充這些消息作為新聞,還是會有很多讀者關注。這是關于房價的一篇新聞,我看完了就把報紙扔到一邊了,而記者卻看到了可以寫的新聞,這就是新聞敏感,就是經驗,對于自己目光狹隘我真的無話可說,問了老師很笨的問題:“怎么發現新聞?”老師說,“留心處處皆學問,我們就要做別人所沒有的,學會擴展思維,從點延伸,新聞就在身邊。 ”好一個處處留心,做別人所沒有,因為老師的仔細觀察,我是寫了兩篇跟蹤報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識珠”恐怕這消息就會隨著報紙一起沉默,成了沒有的東西。其實我們自己也可以做到,這不只是經久“沙場”的老記者才可以做到的。問題在于自己有沒有去動腦,有沒有用實際行動去證明。看這新聞就要懂得從新聞找新聞,“查缺補漏”都可以派上用場。
實習期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儲備的嚴重不足,才發現記者就像一部百科全書,什么都得懂,因為你不知道你下一步會遇到什么情況,而且要敢于提出問題,并去解決問題。有一次去回訪有個人將自己父親關進地下室的新聞,老師帶著我去咸陽進行采訪,采訪的過程中我們偷偷摸摸的,盡可能不讓別人知道我們記者的身份,現在的人對記者這個身份很警惕,老師采訪醫生了解情況,我躲在旁邊不說話,后來老師問我們為什么不說話,我說我說不好話,老師狠狠批評了我們,作為記者,要學會保護自己,但是保護不能不說話,要在保護的過程中采的給我上了一課。以后采訪要在不同環境學會采訪了,才能提出一些水平比較高的問題來。
在報社期間深刻體會了作為記者的艱辛,有的記者一天不停的在跑新聞,晚上工作到很晚加班加點為了第二天報紙能發出最有價值的消息。報社是一個很和睦的大家庭,大家互相之間沒有隔閡,這里沒有年齡的差距,部分職位的高低,有什么問題大家一起討論,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但這都是為了出精品稿件。我們這些實習生也是耳濡目染,平時有什么想法都及時跟記者提出來,好的點子都會得到老師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放開手獨立去做。
在這一個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導報的文化氛圍,從中也領悟到了許多東西。我發現報社里很多人不是新聞專業出身,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做新聞、做記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優秀。這說明了做新聞不一定非得新聞專業或者文科專業的人才能做好,因為新聞記者和編輯只是報紙運做的小部分人員,報紙運做很大一部分還是在廣告策劃與市場營銷上,同時,報社一個市場運營單位,在某種理念上也可以稱為一個公司,這就需要使部門劃分明確,人員職責到位,要有管理部門、服務部門與生產部門。記者與編輯只是生產部門中的成員,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部門龐雜,要想在報社做好工作就必須知識結構全面,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綜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聞的專業知識,又要會管理策劃與營銷,只有這樣,才能無論做什么工作都得心應手。
實習雖然很辛苦,但讓我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為將來踏入職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實習期間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和自己的堅持努力下都一一解決,由于學校離報社較遠,每天就得8點起床,往報社那邊趕,晚上有時候稿子較多就得加班,回到學校已經是深夜,好幾次都遇到沒有公交車回不到學校的事情,自己也曾想放棄,但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讓我堅持了下來,而且老師也很照顧我們,知道我們路途遠,所以盡量讓我們每天都早點走,真的是無微不至。
實習時間不長,但將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將更加努力。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0
在20xx年7月至八月我來到了xx日報社進行我的畢業實習,決定考研的我選擇了分散實習,以前總是聽學長學姐說集中實習是大學四年中最刻苦銘心的回憶。在還沒有來到報社進行實習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經想過很多有關實習的內容,甚至對沒有選擇集中實習而感到后悔,但是經過了這次實習,證實了我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我獲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專業的知識,更多的是了解了社會、了解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關注了以前從未關心過的事情,增長了關于專業關于社會各個方面的知識。在這次實習期間,我更進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聞的氛圍和記者這份職業的特色。比起前兩次寒暑假的實習有了新的體會,新的感想。主要有了如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真真切切的認識了黨報,實實在在的做了一回記者
《xx日報》是xx市的黨政機關報,在沒有來到報社之前,我對于黨報的性質、辦報原則、黨報的編輯過程以及發行都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它的強烈的黨性;也知道了這份報紙是不對外銷售的,它主要是發送至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各個單位黨政機關的報紙;更懂得了它的辦報原則和指導方針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
《xx日報》體現著與時俱進的思想,時刻保持著為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是我最大的感受。這份報紙是一份四開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對重大新聞的報道,一般有一個版面是轉載《人民日報》上國家的重大新聞,偶爾有兩個版面是轉載新聞。同時《xx日報》還有兩個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財智時代》(星期三出版)。在實習期間,我還發現在《xx日報》上又是刊登的新聞會是這兩三天之內的新聞,而并非所有新聞都是當日的。根據陸定一先生“新聞是指新近發生的重大時事的報道”這個定義,這樣發布新聞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種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著學習的好奇心。
同時在實習期間,我還對xx日報社攝影部有了些許的了解,進去實習后才知道,原來一般記者出去采訪是不需要拍攝新聞圖片的,要上報的主要圖片都是由攝影部派人去拍,而新聞記者只是負責記錄現場和撰寫新聞稿,圖片會由攝影部的記者直接發送到主編那里,分工非常明確致使我的相機完全沒有發揮作用也使我沒有發表新聞圖片,但還是拍攝了一些難得的新聞照片留著給自己做紀念了。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關于記者采訪內容的感受,因為是黨報所以《xx日報》的記者們采訪的群體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個政府職能分支部門,采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工業、農業、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與政府政績政府政策相關的內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內容與晚報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眼便可以看出來。一般有些軟新聞都還是謀殺案、天文奇觀之類的事件。
這感受這份黨報的性質之后,我跟隨老師先后采訪了xx縣農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團、市委常委考察園區經濟建設、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等,通過對這些人物這些事情的采訪進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報》的性質以及加強了對黨報內容的了解和黨報新聞的采寫。
二、實習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敏感性
此次實習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彭老師對于新聞的敏感性以及他對于報紙的熱愛,對于記者這份職業的喜愛。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素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也成為我在實習期間不斷前進不斷努力的動力。
指導老師是90年代初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新聞媒體單位工作已近15年,在報社也可以說是主筆記者了。他主要負責每個星期《財智時代》的撰寫和編輯工作,是這份特刊的主編。這份特刊主要是報道經濟方面的新聞,主要采訪的就是各大銀行、信用社、政府稅收部門以及各種經濟報告會。與這些單位和部門打交道需要對國家經濟政策非常了解,還要掌握各大銀行的辦行原則以及他們的借貸款方針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們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和做出貢獻。對于一個大四的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真是個難題,因為這里面關于經濟專業方面的知識非常多。
第一天去報社,聽完老師的介紹我整個人都蒙住了,這是以前完全沒有關注過的方面,并且我對經濟這塊非常的不敏感,雖說對國家重大的經濟政策會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腦海中還是一片空白。老師說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去關注經濟、了解經濟并且學會看經濟新聞,掌握經濟新聞,培養對經濟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匯報自己關注過的新聞。就是經過老師這樣的指導和教育,我開始去琢磨去研究經濟領域,慢慢的我對經濟新聞越來越敏感。
雖然實習的時間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師當初剛進軍經濟領域時的樣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讀了很多關于經濟的書籍,看了許多經濟報紙,瀏覽了無數的財經網頁。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1
為了充分利用寒假,我選擇留校在工人報社實習了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采寫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學到的知識,也更明白了學好專業知識的重要性。理論指導實踐,我也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理論知識的不足,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得努力搞好專業的學習了。
從小,我就很喜歡報紙,喜歡報紙的油墨香,喜歡碼著的密密麻麻的字,對報紙上記者的名號更是崇拜有加,總在想什么時候我的名字也可以出現在報紙上呢?記得小學時,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報紙的時候,還領到了二十塊的稿費,心情特別的激動。上個學期,我在社團出了20__份的報紙,狠狠地過了一把癮,但由于從拉贊助到編輯到印刷,都是自己在弄,所以格外辛苦。之前大概都是鬧著玩,當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工人報上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以前大大的愿望才真正實現了,不過到現在它已經變成小小的愿望了,但每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出現在報紙上,都還是會一樣的開心。
我很喜歡傳媒這個行業,可謂是死心塌地,當初也是奔著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來的,對我來說,盡早實習盡好。在大一時,覺得專業的課程還學得太少,之前是打算大二暑假開始去報社或電視臺實習的,我提前完成這個任務了。
沒到報社之前,我在網上搜了很多在媒體實習的文章,看了又看,里邊酸甜苦辣都有,我也以為是不是在媒體工作的人都有些高不可攀或者不那么友善呢?一進報社后,我才發現我那想法真荒謬了。社長、總編、我們專刊的主任、其他專刊的主任、還有記者、編輯們等等非常友善,對我也很關照,讓我感覺很溫暖,并不覺得陌生。
在不了解工人報時,聽名號,我以為大概都是寫工人工廠的東西。在仔細研究了一番報紙,我才知道它的內容包羅萬象,而且內容很貼近生活,類似都市報紙的模樣,但又跟都市報紙的表面報道不同,工人報大多是深入報道。廣西工人報分為4個專刊,有工會新聞、創造者專刊、財富專刊、讀者周末。本來社長讓我挑,看我想進哪個專刊。我看了看幾份報紙,覺得創造者專刊、財富專刊理論性強了些,讀者周末比較貼近生活又生動有趣些,我就想選讀者周末專刊,可后來聽說讀者周末已經不招了,我又覺得金融的知識自己不怎么掌握,于是留在了創造者專刊,后來我才發現若是在財富專刊的話,很多身邊的經濟現象都是可以寫的,不過我們創造者專刊也是很不錯的,可寫的也不少。
我們創造者專刊的肖主任是個認真而又嚴謹的人,財富專刊的韋主任開朗又健談,帶我的小鄺姐三四個月前還是實習記者,現在已經是見習記者了,她是研二的學生,半工半讀來著,還有一個學期就畢業了,雖然小鄺姐個子不高,但非常能干,開朗又友善。小鄺姐的辦公桌在財富專刊辦公室,小鄺姐經常出去采訪,我到了報社就坐在小鄺姐的辦公桌那里,后面是韋主任的辦公桌,還有財富專刊其他記者的辦公桌。
在辦公室里面,我經常聽他們在討論報紙的事宜,比如說該去采訪誰啊,該上哪篇稿啊,圖片該大還是該小啊等等,我經常是一邊看報紙一邊新奇地在聽著。有空時,我就向主任記者們請教下如何寫報道。也經常閑聊,有一次,我和韋主任提到了我最愛玩的QQ空間,主任不會玩空間,不過在我的"指使"下,還幫我留言板留了個笑臉,真好玩了。
開始時,我在報社拿了十幾份報紙回去"研究",看看別人怎么寫,看多了,自己也有了一些頭緒。在年前,小鄺姐和我去了客運站,采寫農民工回家的圖片新聞,農民工們也蠻樂意接受采訪的,拍了一些相片后,我就給那其中的四五張相片分別配上一百多字的說明,難度不大,不過當時一個問題讓我尋思良久,知道了他們的姓,倒是不曉得怎么分別稱呼,后來小鄺姐一修改,我才曉得可以叫老楊啊、田大叔啊、楊大哥啊、黃阿姨啊等等,看來每一個細節的知識都是不容忽視的呀。
有一次,和小鄺姐去了區醫院采訪一個心理咨詢師關于社交恐懼癥的一些問題,小鄺姐說,當聽到不明白的地方時,要及時問清楚。之前我問小鄺姐,那些專業的醫學詞匯怎么可以寫得出來呢,我們又不是學醫學的。小鄺姐說,醫師會告訴你專業詞匯的,我們要做的是把專業詞匯解釋得通俗給讀者去了解。春節時,小鄺姐安排我寫了兩個人物過年的故事,還特別囑咐了要多寫一些細節。初6為了趕這兩篇稿子,是我最忙的一天了,不僅要和每個人物聊上一兩個鐘,而且為了更好地選擇人物,我多聊了一兩個人物,然后在晚上前終于把兩篇分別一千多的稿子給趕出來了。
采訪也不那么容易,有些是不想接受采訪的,有些是不大樂意給照相片的,我只能好言相勸咯。交給小鄺姐后,小鄺姐說我寫得不錯,聽了真開心,另外小鄺姐幫我改動了一些地方,還讓我琢磨下改動的地方,我從改動的字句上發現,不要小看每一丁點的用詞,要把字詞用得恰到好處,還真不是一兩天的功夫,我也真得好好打磨自己的文字功底。擁有一手好文筆,也是我長久以來一直在夢想的東西。寫多了一些后,我也越來越有用文字表達的欲望了。
同時,我越來越感覺到人脈的重要性了,比如說你要采訪各行各業的人,要是熟識的話,就好辦多了,要是采訪比較成功的人士,就更如此了。當然人脈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若不多出去跑跑,怎么去認識別人呢?所以在以后這段時間,在保證專業的學習后,我得好好加強自己的社會實踐了。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2
這次認識實習主要是去了博大企業集團以及解放日報集團旗下的《報》。
我們先是去了博大企業集團,博大企業集團是一家多元化投資的公司,包括數個子公司和分公司,其主營業務為石材,核心公司為金博石材建設有限公司。公司的辦公樓從外面看就好像是用一整塊大石頭雕成的,大門旁邊的公司名稱“博大集團”也是刻在石頭上的,公司里的桌子、墻壁裝飾畫、垃圾箱等也都是石頭做的,這些都充分表現了公司的特征。我們先是在公司的會議室里開了個會,看了一段介紹公司的視頻,商量了一下接下來的安排。然后由公司的負責人領我們參觀了一下公司的各個部門,大體的了解了一下公司。
接下來的三天里,我們被分到不同的部門進行實習。我和其他六個人被分到了上海卡絲通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博大集團的一個子公司),幫助他們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在這里,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司內部的工作氛圍,每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工作都是井井有條,一環扣一環的,感覺緊張有序。
同時也更深入的了解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公司以“博大精深,博愛天下”為經營理念,在公司的會議室及辦公室的墻上隨處可見的“假如我們是羚羊,停下腳步我們就會被獅子吃掉;假如我們是獅子,停下腳步我們就會被餓死”的警示語更是記在每個員工的心里。他們公司的內部報紙《博大報》也是辦的非常出色,而且里面特別注重對員工的關懷,每期上面都會有刊有近期過生日的員工名單以及其他員工對他們的祝福。
結束了在博大企業集團的實習后,我們又去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公司負責人領我們參觀了解放日報旗下的《晨報》。我們先是在樓下參觀了他們的排版過程,發現他們排版時使用的也是方正飛騰排版系統,但是排版人員使用的都極其熟練,用的基本上都是快捷鍵,我們雖然也學過方正飛騰排版系統,但是看他們排版的時候只看到電腦屏幕上的圖文速度飛快的變換著,根本就看不清楚他們做了什么,就好像自己完全沒有沒有學過這軟件一樣。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3
俗話說,學以致用。假期的這段實習經歷,對我的啟發很大。3月2日,我戀戀不舍地離開《xx晚報》,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歷程。與上期暑假在《xx日報》實習的成績相比,此次最大的進步是學會了寫消息的格式。
1月28日,我回到了家鄉,還沒來得及休息,便匆匆趕往《xx晚報》尋求實習機會,報社的黃總得知我來意后,欣然接受了,并安排我到社會新聞部實習。負責帶我的記者是伍慶松,兩人十分投緣,以哥弟相稱。就在我滿懷希望準備實習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姑父說他得動手術,需要有人幫其打點生意,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畢竟,姑父待我恩重如山。
1月29日清晨,我向伍記者提出準備放棄這次實習。他說:越苦越累的時候就越要堅持下去,不管你什么時候來,我都給你提供實習機會。就這樣,我上午在晚報實習,下午回去幫姑父做事,晚上寫稿子,生活十分充實。
晚報消息跟日報消息的寫法風格上有天壤之別。剛開始時,還真不適應那種風格。日報的新聞崇尚理念性,晚報則注重時效性和可讀性。2月7日,伍記者要求我跟著民政救災車外出獨立采訪,那一次,對我的觸動很大,要不是親眼目睹了那些弱勢群體,我還真難以想象城市里也存在著陰坡和陽坡。在沒有陽光照射的那面,他們的生活境域會是那么悲慘,黃玉香老人,一直在家中照料被摩托車撞成植物人的女兒;王麗蛾阿姨,在輪椅上一坐便達20年之久;劉繪善、劉茂材兄弟患性肌肉性萎縮,每兩天要吃一桶中藥……
采訪歸來后,我第一次想到自己好幸福。我試著用自己的筆去幫助這些底層人士,但寫出的消息不倫不類,見報后被老師修改了大半。他嚴肅地對我說:記者要為自己的每一篇稿子負責,不然稿件很有可能被編輯刪去。消息有嚴格的結構和風格,初學者可以參照時間倒金字塔結構去寫。這些話在上課時老師也反復強調過,但真正讓你寫又是另一回事,總感覺消息無法展開,語句段落很難連貫。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4
在這一個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報業集團的文化氛圍,從中也領悟到了許多東西。我發現報社里很多人不是新聞專業出身,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做新聞、做記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優秀,報社的高層領導也很少是新聞專業出身。這說明了做新聞不一定非得新聞專業或者文科專業的人才能做好。
因為新聞記者和編輯只是報紙運做的小部分人員,報紙運做很大一部分還是在廣告策劃與市場營銷上。同時,報業集團作為一個市場運營單位,在某種理念上也可以稱為一個公司,這就需要使部門劃分明確,人員職責到位,要有管理部門、服務部門與生產部門。記者與編輯只是生產部門中的成員,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部門龐雜,要想在報社做好工作就必須知識結構全面,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綜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聞的專業知識,又要會管理策劃與營銷,只有這樣,才能無論做什么工作都得心應手。
早報的總編室里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發行量第一的報紙才是最好的報紙”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發行量第一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調。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定義,即新近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他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么樣的新聞。
第二,必須從大局出發寫稿件。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損于國家、黨和人民利益的新聞堅決不能寫。
第三,要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說話,辦事,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
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這一點是晚報新聞二部的胡樂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時特別講到提出的。現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為此,他還特意給舉了一個例子:武漢的一個記者李紅英寫了一篇關于醫院對小病開大藥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錢看似小事,但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李紅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最終獲得新聞一等獎。還有就是北京青年報的記者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在酒吧,寫出了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內幕,在內容上進行了突破創新,是很可貴的。
做到了以上四條,新聞稿件便有了質量的保證,老百姓便會喜聞樂見。這當然需要記者付出很多汗水,編輯嚴格把關。
其次,廣告策劃也是很重要的。現在就報業集團來說,每辦一張報紙如果不是廣告的支持都是要賠錢的。所以廣告策劃在這里也十分重要。有時候好的廣告策劃甚至能改變一張報紙的命運。現在社會信息需求量很大,很多讀者都需要獲得自己有用的信息,報紙是他們信息的來源之一。特別是招聘、房產、汽車、家電等廣告,形成自己的專版,辦出自己的特色,會對報紙的銷售發行產生巨大影響。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5
XX年8月——9月對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我們在珠江時報實習,可以說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剛開始時有期待也有忐忑。我明白工作與學校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區別,我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方面,要將自己歸零,還原空瓶狀態;另一方面,要獨立,不能再依賴別人,就像指導老 師所說:出來社會,你傷心難過了,如果別人不顧及你,那是正常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別人顧及你了,你應該視為驚喜,并且滿懷感激之情。我們就在這樣一種心態下,走向工作崗位,開始為期6個星期的實習生活。
我被安排到南海新聞部。說是安排,其實是報社根據我們的興趣愛好進行調配的,相比其它部門,如社區報和新媒體,我更希望學會寫最常見的新聞體。帶我的記者 老師是戴歡婷老師,第一天她跟我說,接下來有個綜治大行動系列報道,她負責三電和教育專版,任務將會很重。當時我心想:任務重好啊,我們正式來報社學習的,而且實習時間只有6個星期,任務多可以學到多一點東西。在往后的日子里,正如老師所言,忙得不可開交。當別人休息時,我經常外出采訪;當別人上網時,我在辦公室寫稿;而周末,難得休息,我也在加班,對我而言,每天已沒有星期之分,這樣充實的日子正式我所企盼的。我相信鉆石是在壓力下造成的。
在報社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外出采訪、寫稿件,有時聽聽采訪時錄下的錄音,把錄音整理成文字。除了綜治行動的專題報道外,日常一般都是寫消息,大約800——1000字左右,比專題要好寫很多。
下面我將通過做人與業務兩方面寫我在珠江時報實習的體會和收獲:
做人方面:
要有禮貌。禮貌是處理人際中最基本的要求,我在報社時稱呼帶我的記者為老師,其它認識的記者就叫姐、哥,不認識的直接用“您好”,說實話,我連搞衛生的阿姨都不遺漏。見面打個招呼,那才比較有可能有后續。
要懂得感恩。我很幸運,我跟的記者對我非常好,經常帶我去改善伙食,空閑時間也去逛逛街,更重要的是教了我很多東西。我也一直懷著感恩之心,臨走時,我給她送了一盆可以防輻射的花(目前還沒發芽),花名叫勿忘我,希望老師能明白我的心意。
要察言觀色。作為實習生,我們可能缺乏社會經驗,但是我們多的是學習的機會。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學習別人是怎么做的,下次自己該如何做。比如在實習期,搭 乘電梯時,我會走在前面按鍵;在飯桌上,我會端茶倒水,(剛開始時經常在猶豫是不是坐錯位置了,還有也猶豫自己有沒有資格倒水,(*^__^*) 嘻嘻……);中午老師要休息了,我會關燈,并把窗簾拉上;要是有人打噴嚏,我也會將空調調到一點溫度......我認為做這些并不是奉承,而是表達真誠。
要做好準備。要寫一篇好稿件,少不了材料。要拿到好材料,記者在采訪之前要好準備怎么寫?這樣寫要用到什么材料?我的記者老師經常是在去采訪之前就 已經構思好了。這樣到達現場時就會有目的性,而不會啞口無言,還要注意大膽地詢問,把材料問到位不僅是記者的職責,也是對讀者負責。
要寫得出色。作為新聞人,報道最重要的是遵循客觀性和真實性,但也要為讀者考慮一下,不能把干巴巴的稿件讓讀者看。我的老師就教我要學會“編”,但這個編 并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合情合理地編。比如去采訪市民,有些市民說話的水平有限,不能夠一針見血,也有些是只說了表面的,深層次的煤油說出來,這樣記者就要發揮編寫的能力,幫助市民把他們沒有說出來的話說出來,但是,如果是領導說的話,那就不可以隨意改動啦。所以,在寫稿時除了要保持客觀,還要生動一點,要 讀者有親臨其境的感受。
要終生學習。我一直都以為找到工作后,就可以把學習放一邊了,但記者老師卻告訴我,在寫稿之前要看看網上別人寫這類稿時時如何寫的,可以向別人借鑒一下。 老師經常寫一篇稿件要瀏覽幾十個稿件,寫專題時更甚,瀏覽上百個。后期我在寫稿時,也經常上網瀏覽別人寫的,我發現同樣的題材,卻有非常多風格,而且有的寫的真的非常不錯。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無論是做哪個行業,都必須學習。保持終生學習,才能時時進步。
注意細節。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想這句話可以用在各行各業。記者在寫稿時也得注意細節。往往精彩的細節描寫能讓讀者讀出故事性和趣味性。這就要求我們 在采訪時,不僅要聽內容,還要留意環境、表情、眼神、動作等細節。比如慰問特困老人,記者就要留意老人住的環境是怎樣的?慰問百歲老人,要留意老人的樣貌和精神狀態。老師曾經發了一篇她以前領導寫的稿件給我借鑒,那篇稿件實在有太多細節描寫了,雖然是一篇政治稿,但我看著卻像在看故事。很不錯。
要主動。學東西是為自己而學,不是學給別人的。主動一點才能學到更多東西,比如到報社后,如果沒事干,可以問問記者今天有什么安排,又比如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但還沒到下班時間,也應主動問記者還有什么可以幫忙的。主動一點,就意味著向前一步。
善于總結。總結時最后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習之后不總結往往會前功盡棄。自己寫的稿對比老師寫的,總結之后你會發現自己有了質的飛躍。有時我覺得寫稿的過程還不如總結的過程重要。
實習的6個星期,我一共發了30篇稿件。到后期,經常能聽到記者的表揚,她說我寫的稿件有些不用改動就可以發表了。實習最后一天,同一個辦公室的另一個記者也說我事業心強,而且工作認真、細心。他們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但我深知自己在寫稿上還有很多不足。往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6
實習,是把你放在“戰場”上,讓你看一看你想象的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你學會獨立、學會承擔,學會正確的進步、正確的成長,報社實習總結。XX年2月到5月,幾個月的實習讓我感慨非常也唏噓非常,作為沒有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帶著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帶著天然的輕松心情帶著年輕的資本去進行了一次實戰蛻變。
XX年2月23日,我一本正經的來到了大眾日報社找到了我的實習老師張國棟,他簡單的問了我一些新聞寫作的經驗并在網上搜了一下我以往的寫作成果,對我說:“咱們報社稿子并不多,你得多加加油。”就這樣,我的實習生活開始了。2月28日,我接到了新的一年里第一個新聞報道任務——關于農民工求職觀察的3000字通訊稿。回想起來,對濟南的公交、地圖毫不了解的我,為了完成一篇稿子,一個人跑遍了在濟南市召開的每一場招聘會。當我拿著手機百度怎樣到達人才市場的時候,當我自己迷路在天橋區小梁莊街手機又沒電的時候…突然所有簡單的事情都開始有了跟我對著干的苗頭,我開始怯懦了,我懷疑我能不能堅持下去。就這樣一步步走來,當我將第一篇稿子交給老師并得到肯定,當我隨即又接到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然后慢慢地習慣一次一次的壓力,并且千方百計去攻克每一個難關。當所有的困難都再沒有最初時那么堅不可摧的時候,真慶幸,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一下。我曾經以為自己學了三年半的科學文化知識,足夠撐起一片天來拯救全世界,才發現,那些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所謂“豐富的文化知識”,對于完成一次采寫任務來說,并不是主要武器,問題的關鍵,反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技巧——人與人的交流。
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需要充分的磨合,我們是去學習的,要主動與同事交流,了解單位和行業情況。也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也許你奔波勞碌了許久后卻徒勞無功。不要氣餒,其實你的每個付出、每個行為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讓你有所收獲,不知不覺。
3月11日,我被老師安排跟著省紀檢委去出差報道厲行節約的情況,同行的還有齊魯晚報和山東衛視的記者。5個半小時的車程,剛開始我不知道該和大家聊什么也插不上話,我坐在車里,好像很突兀,后來我厚著臉皮主動跟我身邊的齊魯晚報的x靜說話,打開了話匣,從記者的薪水、記者的無奈到新聞理想、做新聞的初衷,一路上嘻嘻笑笑很輕松的過去了。到了乳山已經是下午兩點,簡單休息了一下我便被叫去開會商量怎么報道,因為都是平面媒體,所以我跟齊魯晚報記者郭靜一直商量怎樣切題,郭靜很熟練很自然的跟我商量說可不可以從公車的使用入手并問我的意見,由于在路上聊天也算是挺熟悉了我也很隨意的指著文件回答道,“可以說一下公車從定點維修、定點保險這種做法上節約。”就這樣我很自然的加入了這個很專業的會議。兩個小時后我們定下了所有的方案,所以第二天的采訪進行得很順利。遺憾的是,這篇我以為很用心的3000多字的稿子沒有發表,老師老師說稿子宣傳氣濃、不客觀,給pass了。我們都知道新聞要真實客觀,“真實”容易做到,但“客觀”卻難以達到,經歷過挫折,你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差的還很遠。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需要充分地磨合。有時候一兩次的失敗挫折反而是好事。沒發稿子雖然遺憾,但是我從這次的事情及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我也結識了很多其他領域的記者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些關于新聞的知識。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7
暑假實習,株洲天氣很熱。穿梭市內各大街小巷,人變黑了,也瘦了。雖如此,仍很快樂,高興。在那里,收獲頗豐,認識了許多人,和他們相處很融洽。也學到很多東西,對新聞采編寫的基本規律以及市級媒體的運作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次暗訪
“暗訪”一詞,于記者而言,是興奮、刺激的,又是充滿挑戰、危險的。上個學期,《南方都市報》記者龍志曾給我們講述他頗具刺激而危險的暗訪經歷。他的勇氣、智慧、心細迎得了一片掌聲。當時,已對擁有無窮魅力的暗訪迷惑。
XX年.8.1.離奧運開幕式只有7天。那日,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訪。
“北京奧運,百年盛世。不少準新人應該會在奧運期間結婚辦酒席”。擁有新聞敏感的*老師將奧運婚慶狀況調查任務交給了(實習生)和我。在辦公室,我們撥通了僅有的婚慶公司的號碼,告知對方采訪目的,“暫時情況還不知”一句回應過來,接著“嘟嘟嘟”聲響起。雖后又得知幾個聯系方式,但結果一樣。既然公開調查不行,于是我和*決定暗訪。
在《株洲日報》和《株洲晚報》的廣告欄上,我們知道了他們的地址。下午*點,*、(實習生)及我三人來到婚慶公司。剛進門,特別緊張,萬一露餡了咋辦。咬了咬牙,硬著頭皮走進了大門。幾人寒暄一陣,并沒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結婚了,想到你們這里了解一下情況”我開門見山的說道。由于職業敏感,老板問我哥準備結婚的時間。辦公室靜下幾秒,“*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這是天方夜譚了,哪有*月準備,*月就結婚的。至少要提前2、3個月”突如其來的失誤,讓我不知所措。你哥現在哪兒,他怎么沒來?老板好奇的問道。“還在工作,我家是**人,我嫂子是”未來得及反應,話已出口了。隨著慢慢的交流,我們了解到現在的婚慶現狀并不是很好。“準備了很多奧運婚慶活動,但來者渺渺無幾”。2個月下來,他們只接待*對準新人。擔心親朋好友觀看奧運不來,是準新人不愿在8月份結婚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現實了,雖說8月8日,一個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額的消費讓他們退步了。相對以前,因奧運婚慶活動、車費、人工費等成本的上漲,每對準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費用也漲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賣的現象,喜得龍老板認為沒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為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決定采訪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準備離開公司時,“你能介紹一下其他婚慶公司的號碼嗎”吳問道。“怎么可能,說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嗎”老板直截了當的說。出身的牛犢不怕虎,可還是害怕了,出了錯誤。
雖此稿最后未能見報,但采訪中的經歷讓我不遺憾。作為一名記者,對市場規律、人物、事件、行業等采訪對象的背景資料的了解,應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綻,采訪就可能無法繼續,甚至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雖此次暗訪,并不怎么波瀾壯闊,觸及生死,但還是蠻刺激,有趣的。其實,背景資料的充分了解,不僅方便于采訪,而且會提高新聞作品的深度。暗訪,刺激有趣,細細品味,樂在其中。暗訪,危險恐怖,回頭一看,仍膽戰心驚。有時,揭開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徑就是暗訪。博學多識、處變不驚、明察秋毫應是記者該具備的素質。
尋找那一點
每一次出去采訪,老師都會強調注意細節。細節有時不僅是問題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讀性、趣味性的添加劑。總編室的黃老師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為一名頂級記者》。里面就講述了美聯社記者是如何把握細節,注意細節,以及重視細節。細節豐富了新聞的內容,提升了問題的深度。
實習期間,曾多次出去調查,跑過醫院、網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區的一次采訪。
*月*日,接到家住**小區的*先生打來投訴電話。“住在小區都*年了,水電還未到位,都還是臨時的”自以為了解情況,可我錯了。“什么是臨時水電,什么叫水電未到位,具體狀況是如何?”李老師一語道破,驚醒了我。幸未掛電話,否則,只是瞎貓一個,什么也不知。那天,我們約好周末見面。
星期點,來到*小*區.。一根根木柱組成的電線桿立在黃色的頭上,上面架著錯綜復雜的電線,最低的只有3米,這是我的第一印象。風一吹,塵土飛揚。不看房子,就如一個貧民窟。“因供電不穩,電線經常燒斷。”姓王的居民指著一根已有6、7個結頭的電線。居民的困擾不僅僅是用電,吃水也相當困難。天一熱,小區用水就非常緊張。家住*樓的*先生,因龍頭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為解決吃水之困,小區每棟房前都挖一口井。而當時居民介紹井時,我未在意。
星期一將寫好的稿子交給了李老師。“但寫得很亂”這是老師第二句評價。“‘防用水不足,該小區的每棟房前都挖了一口井,作為備用水。’這個就具是新聞點,你瞧哪個小區還自家挖井”。一語道破。其實,自己也清楚,那篇稿子小區水電問題都有,但寫的都不是很清楚,缺少一個點。于是“住在城區還要挖井取水佳苑小區居民好無奈”便成了稿子的標題。
聽不同的聲音
記者應忌諱閉門造車,把有限的資料作為稿子的`來源。他們應該出去,應該與他人交談,看他們的動作和表情。唯一這樣,寫出來的稿子,才是生動,有生命的。
*月*日,*老師讓我改一份《本埠印刷企業遭遇“寒冬”》的報告。初看內容,覺很棘手。寫了幾次,但都是已不滿意而告終。雖里面講述了株洲市印刷業整體遭遇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布局和規劃,但缺少各印刷老板的“牢騷聲”,企業具體遭遇的困難以及采取的應對措施等信息。
至*月*日,因沒去采訪,此稿還是未出。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時間。*月*日,再回到《株洲日報》。“印刷稿子還沒完成,明天去弄”,剛見面,老師告訴我。奧運期間,因朱老師要弄奧運題材,沒能采訪印刷企業,最終該稿子推到現在。就近原則,老師決定先采訪《株洲日報》印刷廠*廠長。在那里,我們了解到紙張上漲的緣由以及印刷成本的上漲。因有《株洲日報》報業的支撐,印刷廠壓力很小,并不是舉步維艱。采訪結束后,想聯系“美彩印刷廠”的*老板,但一直占線,未能聯系上。后得知,拉業務,學技術,*老板最近忙的不可開交。從事20多年印刷的周老板認為,印刷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見到他時,他的背全濕透了,額頭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采訪期間,不少人來找他,采訪時斷時續。
他認為,株洲市印刷的“蛋糕”很大。蘆淞服飾市場、醴陵的陶瓷及煙花的存在,本埠印刷業不應是現在的狀況。而事實卻不容否定。30家印刷企業倒閉,大部分企業暫時停業。因利潤微薄,小企業又選擇減少業務,圖茍延殘喘的生存。另外,他強調我市印刷企業“寧做雞頭,不愿做鳳尾”的心理,使得我市印刷廠存在技術不足,設備不強,只能做低端的業務。千金、太子奶、唐人神等大企業的高端高利潤的印刷業務都流失到廣東、長沙等地。現在他正籌辦網上交易平臺來減少成本,以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科發印刷有限公司”在這場“寒冬”中,選擇了被動。為拓寬市場,“科發”本預備購入一臺全自動膠裝機。現在,公司取消了這個決定。為保證公司正常運轉,公司負責人希望勸臨近退休的員工提前退休。“科發”負責人表示茫然無措。“我們只能等待,靜觀整個行業的走向。”另外,和印刷老板觀念完全相反的包裝與印刷學院唐院長認為,包裝印刷以輕工業產品為主,我市產品結構以重工業為主,包裝印刷量需求不大,市場有限。構建印刷工業園或許是本埠印刷業的出路,大多廠家的不愿意最終無法實現。歷時2個多星期,終于“本埠印刷業現狀”廬山真面目亮相。
然而上述資料,不是報告上能找到的。只有親自去采訪了,聊了才知道他們的真是情況,他們的想法。甘地曾說過,當他去往天堂時,第一個見的就是美聯社的記者。美聯社就是憑著不斷與別人聊天、不斷走訪,走出了一批出色的記者。正如書本所說,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記者的身影。
其實,《株洲日報》實習不僅只有上面所述的采訪經歷和心得。新聞有這樣一個規律:稿子越長,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黃編輯也有一個口頭禪“寫得這么啰嗦,一句話就可以搞定嗎!”每次改稿時,都會豪不留情的刪除累贅、復雜以及沒有必要的語句。短短一個多月的耳聞目睹、親身力行,收獲頗豐,懂得了實踐中的采訪技巧、黨報寫作的注意點以及記者不同場合表現的身份等等,同時也認清了自己的一些缺點。相信路雖遠,行則必至。實習回來,認清缺點,去除缺點,補自己不足,揚自己之長。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8
從蕭瑟的秋到肅殺的冬,轉眼間,來到報社已經三個多月了。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足夠自然界完成一次季節更替,也足夠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些成長的痕跡。這三個月,對于我來說是很特別的,它代表了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習;第一次接觸新聞記者的工作;第一次完全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第一次…… 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難免生疏迷茫;也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感觸尤為深刻。回想這三個月的實習生活,有過不知所措的迷茫、橫沖直撞的摸索,也有過豁然開朗的欣喜、偶有所得的滿足。盡管曾經想過要放棄,盡管對自己不盡滿意,但不管怎樣,我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心靈的成長,經歷過,才會懂,我想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也是值得用文字來記錄的。
【所得】
對于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在學校時,總覺得記者是一個很風光的職業,雖然累,但很有面子。那時候以為記者并不難當,只要會寫、會看、會觀察,就可以成為一個好記者。通過實習,我才發現記者并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光鮮,實際的工作要復雜繁瑣得多。文字功底只是基礎的基礎,記者需要具備的是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豐富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權衡利弊的能力等等。記者的“風光”背后其實飽含著更多不為人所知的辛酸和努力。對于新聞媒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來實習之前,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看報紙時只知挑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看,很少去思考關于報紙本身的問題,更加不知道報紙是怎樣來的。而現在,對新聞編輯的流程有了簡單的了解,再去讀報紙,不再像從前那樣只是“看熱鬧”,多少可以看出一點“門道”了。同時,每個星期寫報評,也加深了自己對報紙的認識,提高了鑒賞分析的能力。掌握了大量關于冷凍產業的知識。由于學習的專業是中文,平時閱讀的書籍大部分是文學作品,對食品行業的了解很少,至于速凍食品,基本上一無所知。這三個多月的時間里,通過看報紙、瀏覽新聞以及向老師和周圍的同事請教,了解到很多關于速凍食品的知識。比如,冷凍產業的上、中、下游都有哪些企業,速凍食品的發展歷史及現狀,業內有哪些知名企業,企業的經營理念等,這都是在學校環境中無法學到的知識。新聞寫作能力有所提高。作為中文系的學生,寫文章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論文、散文、小說、詩歌,或多或少都有所涉獵。而說到新聞,除了新聞寫作課的考察作業,卻基本沒寫過。
盡管大二時,當過一段時間網站通訊員,寫了一些校園新聞,不過,這種新聞的含金量很低,實際上是新聞的內容散文的形式。新聞,一直以來,都是我并不擅長的文體。來到這里之后,經常閱讀報紙,對新聞的寫作格式有了大概的了解。通過平時的一些寫作練習和老師的指導,我的新聞寫作技巧嫻熟了很多。另外,把自己寫的稿件和老師最終發表的文章進行比較,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盡管這種進步只是相對的,比起專業的記者,還有很大差距;盡管還沒有獨立在報紙上發表過文章,但不管怎樣,這些進步之于自己,都是一份可貴的收獲。
【所憾】
其實相比于收獲,我更在意的是那些“遺憾”,因為它們帶給我更多的思考,它們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還欠缺些什么。都說實踐出真知,經過實習,我發現了一些以前不曾發現的的缺點和不足。首先,做事沒有計劃性,太過隨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許久之前就聽過的道理,現在才真正理解。因為沒有明確的計劃,每天來到報社,都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瀏覽新聞也是漫無目的的感覺。看著身邊的人都在忙碌地工作,自己卻無事可做,茫然感隨之而生。錯過了許多學習的機會不說,還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和資源。
其次,工作缺乏主動性,典型的“被學習”一族。不會主動尋找學習機會,老師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不安排,就不知所措無所事事。不懂得主動去尋找新聞線索,遇到問題,往往是以旁觀者的角度隔岸觀火,而不是以業內人的身份積極參與,例如,在經銷商會議上沒有主動去發現新聞,參觀完各種會議沒有主動寫稿。總是認為很多事情自己還做不了,其實,卻在這想當然的“認為”中錯失了很多鍛煉的機會。再次,擺脫不了學生的青澀稚嫩,處理問題不夠理智成熟。典型的情況就是,一遇到復雜些的狀況,便手足無措,不知從何下手。比如,美食品嘗團買水餃時,事先沒有考慮充分,走了許多冤枉路。而且不會察言觀色,很多工作老師不指出,自己就看不到。工作時有欠周到和成熟,并且經常慢半拍,總是事后才想到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
【所悟】
如果說收獲代表著結果,那么遺憾和不足就代表著過程。而我一直覺得人的幸福感來自于過程,努力過,認真過,掙扎過,喜悅過,便算成長過,結果,只是一個美麗過程的附屬和點綴。生活中,真正讓我們成長的往往是過程。回首三個多月的實習生活,收獲讓我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不足教會我成長,正是在這些遺憾和不足中,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對于今后的實習或工作,我給自己制定了三個詞語:主動,勤奮,思考。主動,代表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可能這種態度并不能決定什么,但它卻可以讓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接下來的實習生活中,我要努力從各個方面培養自己的主動性:主動尋找新聞線索;主動嘗試多寫稿子;主動與老師交流,請教問題;主動把握鍛煉自己的機會……不再像窩在巢里的雛鳥一樣嗷嗷待哺,而是展開自己的翅膀去飛翔。勤奮,是天道酬勤之勤,也是勤能補拙之勤。不是每個人都有幸成為被上帝選中的天才,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蕓蕓眾生中普通平凡的一個,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卻一定會失敗。記得來實習的前一天,胡老師就對我們說過,實習生一定要勤奮。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當時并不知道這“勤奮”該怎樣去落實,所以一度很茫然。
今后,我要盡力找更多的事情來做,多行動,多思考,多練筆,多學習一些實際有用的知識及技能。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管有怎樣的理由,不會思考的學生都不是一個好學生。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與思考相生相伴的。其實,仔細想想,我從未真正學會獨立思考,接受了十多年灌輸式的教育,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逐漸失去了好奇和疑問,也是很可悲哀的一件事。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懂得思考的人,是我給自己的忠告。看報紙的時候,不再單單只看內容,還要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寫得有沒有道理,可不可以換種方式去寫;做事情的時候,不再機械地做,而是要思考為什么做這件事,可以從中學到什么;犯錯誤的時候,要思考出錯的原因及得到的教訓,以便下次改正。
【后記】
其實,剛來實習的時候,心里是很害怕的,怕不知道怎么和同事相處,更怕被老師罵(呵呵,以前經常聽別人講實習時挨罵的事)。結果發現實際情況根本沒有自己想像的可怕,同事人都很好,老師也很和藹,并且很多時候給了我不少的感動。比如,基本上每次出去辦事的時候老師都會請我們吃飯,不讓我們自己花錢;學校那邊有事請假都很容易,說一下就可以;老師們跟我們相處時就像朋友一樣,一點架子都沒有;印象特別深的是那次武老師出差前特地給我打電話讓我坐在她的座位上,讓我特別感動……
這些或許都是小事,但卻實實在在溫暖了我有些惶恐和不安的心。也許多年以后,我會忘記自己在這里做了什么,學到了什么,但想起這些人,相信心里依然會是溫暖的。最后,我想對這里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謝:感謝胡主編給予我這難得的實習機會;感謝王主任對我們的教導和指點;感謝那些實際上更像是哥哥姐姐的老師們;感謝給予我溫暖和友愛的同事們。謹以此文紀念我三個多月的實習生活。
或許,將來你會留在這兒工作;或許,你會在其他單位找到更好的工作……無論如何,我們都覺得你是一個聰明、懂事而富有靈氣的姑娘,相信你將來一定會獲得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接下來,簡單說兩句建言和祝愿吧!第一,找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這個工作首先自己要有興趣,對于不感興趣的事情,人們往往都不愿過多為之付出,如此便很難有所建樹。同時還要考慮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理想等諸多因素,所謂量力而行,別人光鮮也行,辛酸也罷,都只是一個參照物,關鍵是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第二, 塑造好性格。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性格,好的性格能助你一臂之力。第三, 養成好習慣。習慣是一種積累,通常都不會立竿見影,但往往會在你真正用到的時候顯出它的作用。
最后,私自代表一下這里的其他老師,感謝三個月來你對我們工作的幫助,提前祝愿你和家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報社的實習總結范文 篇19
在XX年7月至八月我來到了xx日報社進行我的畢業實習,決定考研的我選擇了分散實習,以前總是聽學長學姐說集中實習是大學四年中最刻苦銘心的回憶。在還沒有來到報社進行實習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經想過很多有關實習的內容,甚至對沒有選擇集中實習而感到后悔,但是經過了這次實習,證實了我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我獲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專業的知識,更多的是了解了社會、了解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關注了以前從未關心過的事情,增長了關于專業關于社會各個方面的知識。在這次實習期間,我更進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聞的氛圍和記者這份職業的特色。比起前兩次寒暑假的實習有了新的體會,新的感想。主要有了如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真真切切的認識了黨報,實實在在的做了一回記者
《xx日報》是xx市的黨政機關報,在沒有來到報社之前,我對于黨報的性質、辦報原則、黨報的編輯過程以及發行都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它的強烈的黨性;也知道了這份報紙是不對外銷售的,它主要是發送至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各個單位黨政機關的報紙;更懂得了它的辦報原則和指導方針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
《xx日報》體現著與時俱進的思想,時刻保持著為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是我最大的感受。這份報紙是一份四開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對重大新聞的報道,一般有一個版面是轉載《人民日報》上國家的重大新聞,偶爾有兩個版面是轉載新聞。同時《xx日報》還有兩個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財智時代》(星期三出版)。在實習期間,我還發現在《xx日報》上又是刊登的新聞會是這兩三天之內的新聞,而并非所有新聞都是當日的。根據陸定一先生“新聞是指新近發生的重大時事的報道”這個定義,這樣發布新聞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種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著學習的好奇心。
同時在實習期間,我還對xx日報社攝影部有了些許的了解,進去實習后才知道,原來一般記者出去采訪是不需要拍攝新聞圖片的,要上報的主要圖片都是由攝影部派人去拍,而新聞記者只是負責記錄現場和撰寫新聞稿,圖片會由攝影部的記者直接發送到主編那里,分工非常明確致使我的'相機完全沒有發揮作用也使我沒有發表新聞圖片,但還是拍攝了一些難得的新聞照片留著給自己做紀念了。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關于記者采訪內容的感受,因為是黨報所以《xx日報》的記者們采訪的群體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個政府職能分支部門,采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工業、農業、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與政府政績政府政策相關的內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內容與晚報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眼便可以看出來。一般有些軟新聞都還是謀殺案、天文奇觀之類的事件。
這感受這份黨報的性質之后,我跟隨老師先后采訪了xx縣農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團、市委常委考察園區經濟建設、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等,通過對這些人物這些事情的采訪進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報》的性質以及加強了對黨報內容的了解和黨報新聞的采寫。
二、實習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敏感性
此次實習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彭老師對于新聞的敏感性以及他對于報紙的熱愛,對于記者這份職業的喜愛。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素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也成為我在實習期間不斷前進不斷努力的動力。
指導老師是90年代初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新聞媒體單位工作已近15年,在報社也可以說是主筆記者了。他主要負責每個星期《財智時代》的撰寫和編輯工作,是這份特刊的主編。這份特刊主要是報道經濟方面的新聞,主要采訪的就是各大銀行、信用社、政府稅收部門以及各種經濟報告會。與這些單位和部門打交道需要對國家經濟政策非常了解,還要掌握各大銀行的辦行原則以及他們的借貸款方針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們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和做出貢獻。對于一個大四的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真是個難題,因為這里面關于經濟專業方面的知識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