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總結(通用32篇)
課題研究總結 篇1
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培養學生語感入手,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加強學生言語實踐,強調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并在最新頒布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試驗)》中也提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需要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人們的共識,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也列入了新課程標準中。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應該從學生與教師兩方面提高培養策略,對于學生,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拓寬課外閱讀面,指導學生朗讀與背誦等方面;對于教師,增強學生語感培養的意識、在課堂中回歸課文,增強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感悟與體味、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等方面,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得到熏陶從而優化語感。
1、從學生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認為;“我不把教識字,教讀書作為終極目標,我要使小朋友養成語言的好習慣,也是思想的好習慣,這才是終極目的。”培養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把他們平時大量的無意識閱讀引導到有意識的培養語感能力方面,將會對語感能力的形成與提高大有好處。
第一、指導學生養成自覺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學生自學不可或缺的,對于學生來說,在語文學習中最常用的工具書就是字典和詞典,學生在查字典或詞典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很多詞匯,并從中了解字詞的情味,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性。巧妙運用工具書,能提高自和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第二、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讀書不做筆記,猶如雨點落入大海,無蹤無跡。”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對培養語感能力大有好處,做讀書筆記一般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在平常的課內外閱讀中,看到精彩段落或是名言警句,就要把它摘錄下來;一種是在精讀一篇文章后對把主要內容寫出來,并對它作一個小結;還有一種就是在讀完書后將自已的感受寫下來,以提高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與體悟,并從中豐富知識,積累材料,增強語感。
第三、培養朗讀的習慣,提高語感能力
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主要途徑,是積累語感的最佳方式。“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這是古人從實踐中所得出的經驗,也足以說明朗讀對培養語感的重要性。朗讀也有其具體的方法,首先是示范朗讀,它重在以情感人,讀出情趣。讓學生進行了示范朗讀,既能使讀的學生有一種情感的介入,自覺的入情入境,也可以使聽的學生從中體味到文中字詞的旨外之意。其次是想象朗讀,想象朗讀是種超乎現實之外,走入文中意境的的朗讀,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品深藏的意蘊和情感。
第四、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語感是需要在長期的言語學習中積累的,只有強化口語與讀寫的實踐,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教師應經常督促學生寫日記、周記以及讀書心得,還要重視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使學生在不斷運用語言中,進一步實踐與積累,逐步培養語感能力。
(2)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主體,對學生的教育是一個外在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內在的消化吸收,才能把教師傳授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內在素質。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據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和獨立活動,把人類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智力和才能。轉化為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和方法結構。
擺正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問題,也是語感教學不容回避的問題。因為任何教學最終都要落實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身上,教師教的一切內容均要通過學生才能發揮作用。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過程,是學生自已主動地建構知識體系和能力系統的過程,這是一個積累和感悟,新舊經驗之間交融的過程。所以,要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學會觀察思考完善和發展自己,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己感知品味作品,逐漸養成豐富的情感和敏銳的語感能力。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體驗作品時,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在反復誦讀中感知文學作品。如果為了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不顧學生的主體體驗,過快介入分析做出結論,使學生主體體驗在匆匆間進行,學生的情思就無法深入,與言語作品的對話也無法充分發開。同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帶著追求“標準答案”的心理學習,應給予學生自由,鼓勵學生對言語作品做出個性化的解讀。教師要引導學生以主動、真誠的姿態閱讀作品,努力調動自己的審美感受和想像,沉入作品的情境中,感受言語內在美,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語感能力。
(3)閱讀經典,加強文化熏陶語感不是人生來就有的,它具有后天性,是人們在長期的言語實踐中逐步積累的,由此,可以看出積累對培養語感的重要性。而要積累語言,在頭腦中占有豐富的材料,閱讀經典作品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學生當中,大多喜歡閱讀一些校園文學、漫畫之類的書籍,而對名著名閱讀處于一種缺失狀態。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在學生當中提倡閱讀經典。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就是十分重視經典閱讀在語文中的作用,重視經典閱讀在充實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語文素養上的獨特功能。博爾赫斯說過:“經典是一個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而閱讀經典,就一定要閱讀原著,忠實于原著的精神內涵,以尊敬和虔誠的心態進入作品,靜心閱讀,細心體味,培養人格,提高語文素養,為語感能力的提高而積累。作為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并走在他們閱讀的前面,與他們交流,作學生經典閱讀的知心人。
2、從教師方面入手
(1)增強對語感的重視
近二十年來,語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新的課程標準也強調學生的語感的培養。但是在語文教師那里,語感并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重視。所以,教師必須在潛意識里重視語感的培養。在備課時,要從語感出發,研究教材,使教材為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服務;在上課時,增加對作品的品位涵詠,對文章思想內容的評價賞析;在課下,要從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角度設置作業。對語感的重視,不僅是在思想一給予重視,更要化為行動,在具體的教學中滲透語感能力的培養。這是需要教師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懈努力,共同探討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2)強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體驗
語感的對象是文學作品,而在語文課上,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教材,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是專家和教師經過精心篩選的,這些文章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也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所以,語文教材是培養語感最好的材料。在語文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對文章的體驗和感受。另外,在語文教學中,要真正發揮教材對培養語感的作用,就要立足于教材,通過語言文字插圖等創設也可感可觸的情境,讓學生多讀多悟,吟詠品味。
(3)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要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首先,要提升處理教材與設計教學的能力。教師要在深入鉆研和熟讀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把握教材要點,并有獨到的體驗和發現,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其次,教師要提升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要規范、正確、得體;資料的運用要恰當、有效;提問要有啟發性和思考性;教師要捕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到的發現和所存在的問題,及時引發學生思考,并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據教學是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興趣,品嘗成功,樹立信心。
語感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但也不否認它的工具性,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們要把語感貫穿于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近二十年來,有關語感本身的理論問題得到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實踐上的研究卻不能與理論同步,至今還沒形成系統有效的語感教學模式,這是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由于筆者并未從事過教學工作,對于在教學中如何評價學生語感,從而采取不同的培養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還有很多的局限性,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通過真實的班級來進行調查,進而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
課題研究總結 篇2
課題研究已進行半年有余,通過同組教師的協作努力,課題順利進行著,對此,本人特做出如下總結:
一、本年度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及成果:
1,教師理論水平等到較快提升
通過課題研究,全組教師共同努力,閱讀了大量的教育理論書籍,查閱了很多文獻資料,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教學觀念,促進了課堂高效率,在實踐的同時積極總結并撰寫論文,確實得到了能力
的提升。
2,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在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課題研究與開展,學生能獨立完成只是結構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通過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對知識進
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增強立體思維能力。
3,加強了師生的協作,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光靠老師的行動還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讓學生真正積極自主的學習起來,俗話說“教學相長”,通過老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漸漸自主的培養起學習的積極性并真正落實到實踐中,從而提高整整體的教學質量。
以下是教師獲得的科研成果:
王柳明 《返璞歸真的文本閱讀——談初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的教師角度》 第十二屆五四杯一等獎 20xx年
邵秋芳 《有效朗讀,精彩課堂》 20xx年“金帆杯”二等獎
二、下一階段研究規劃
1,繼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實驗,注意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
2,針對學生差異,在教師的有效課前指導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要重視整體知識的構建的運用,提升自己對知識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3,教師在,有效指導過程中,要側重思維方法上的指導,提供相關示范,鼓勵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提高學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樂趣。
4,積累教育資料,撰寫案例和論文。
課題研究總結 篇3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正在成為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也都是逐漸將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資料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供給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英語教師必須進一步從自我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來輔助自我的教學,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到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對基礎教育所產生的促進和變革作用,對學校和教師實施新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地運用信息技術成為教師實施新課程的重要素養之一。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小學教師必須進一步從自我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來幫忙自我的教學,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與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新的課程觀讓我們重新審視延續多年的教學觀、質量觀、發展觀、人才觀,深刻影響著教師長期習慣的教學行為。同時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對學校教育教學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宏觀的教育目的、教育資料,還是微觀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最終都在因之而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體現了在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必將成為教育改革的著力點和發展方向。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經過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課題的研究,我們力求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共同推進,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增強師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本事,真正掌握最先進的教育技術,促進教與學的革命。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方向,怎樣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有效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其應用價值是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資料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與小學英語教學資料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資料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同時也讓教師能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資料,使教材活起來,讓英語學習更貼近生活。
教師要改變以課件制作、電腦輔助教學即為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整合的片面的教學觀念,努力貫穿開放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尋求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相結合的切入點,從而實現人與機、人與人、課程與信息的高度交互,并經過這種教學模式的實現,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真正還給學生,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自主式地學習,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中自由發展。
三、課題研究組織分工
負責人:
成員:小學一級教師(英語)
小學高級教師(語文)
小學高級教師(語文)
學一級教師(數學)
小學一級教師(語文)
小學一級教師(數學)
小學一級教師(數學)
小學一級教師(語文)
分工安排:
課題總負責:
制定課題方案:課題組全體成員,
資料搜集整理:課題組全體成員
階段總結:
最終成果總結:課題組全體成員
四、課題研究方法步驟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綜合運用、文獻研究、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課題組成員帶領教師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加強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會反思、學會批判,在實踐中邊學習邊總結,一方面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把全新的課堂帶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力。
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學習相關理論,確定研究課題,組建課題組,制訂相應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明確分工。了解國內外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整合教學研究的現狀,進而認識本課題研究的價值。
2、實施階段。在保定市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的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時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分別在2個年級實施課程計劃及學期方案。分析總結階段性教學成果寫出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關論文。經過課堂教學、問卷調查等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本事。再次分析、總結教學成果,調整原教學計劃,寫出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相關論文。
3、總結階段。⑴系統整理過程資料,總結研究經驗、成果,構成論文。⑵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⑶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并申請結項。
五、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經過一年的認真學習,努力實踐,我們的課題研究取得必須的成果。
1、師生信息技術素養得到有效的發展提高,會應用計算機等工具進行信息收集、處理,絕大多數教師能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將計算機作為自我教和學生學的工具,學生的信息素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2、教師經過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有了新的變化,學生的主體特征凸現,動手欲望加大,創新意識增強,到達較之以往更高的學習水平。
3、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初步構建了貼合我校學情的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4、經過課題研究,鍛煉了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學校涌現出了一批信息技術運用比較熟練的師生群體,如在我鎮總校擔任現代教育技術組長的張海遷教師等,有在安新縣文體教育局舉辦的文字錄入比賽中獲獎的楊子軒季明偉等學生。
5、經過課題實驗,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本事都得到加強,新的課程觀、質量觀、教學觀逐步構成。廣大教師認真總結自我在實驗中的心得體會,撰寫的論文分別在各級各類雜志上發表或評比中獲獎。
6、課題研究的開展,促進了教師改變長期習慣的教學行為,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變化,讓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證了學校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
六、課題研究的特色及價值
從宏觀上講,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必然會帶動教育從目的、資料、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改革。從微觀上看,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可為我們教與學構建新的平臺。因為網絡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的超文本性可實現課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體的外部刺激多樣性容易激活學生的進取思維。教師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利用信息技術,既能夠構建個別化學習環境,也能夠營造協作化學習氛圍。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英語課程的整合,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學習本事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力求凸現信息技術和網絡的顯著特點,在互動化、網絡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從目前情景看,要真正把計算機網絡技術融合到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教學改革任務。我們首先狠抓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立足于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其次是培養骨干,建設隊伍;再則就是選擇帶頭教師,力爭以點帶面。在實驗中,我們力求突出信息技術的特點,圍繞教學資料的難點,尋找整合實驗的關鍵點。
七、我們的反思
1.要有課程改革的大視野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必須要有課程改革的大視野,必須要以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為目的。也就是說,整合是在課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進行的。
2.要有全體師生的高素養
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很大程度取決于師生的信息素養,所以,要從教師培訓機制、學校課程設置、人員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改革,切實扭轉不利局面,為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供給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臺
對每一個教師而言,在堅持和發揚朗讀、演講、板書、繪畫等傳統的教學基本功的基礎上,應當隨著課程改革發展的機結合的本事、有效整合課程要素、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本事等等。
八、未來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果,但我們還決心在下階段進一步深化研究。學校的學校整體改造已正式啟動,在不久的將來,當新的三機一幕進入教室后,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將會向更高層次開展。
1、加快學校網絡環境的建設。
在學校整體改造中,學校將建成一流的網絡設施,學校將繼續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來建設學校的網絡環境。除了硬件建設外,學校將完善已經建立的小學英語教學資源庫,開發學校網絡教學平臺。
2、加強對教師網絡信息技術的培訓
首先是進取、認真參加上級培訓,加強管理,加強考核;其次是繼續進行校級培訓,要求四十周歲以下的教師都要較為熟練的掌握信息技術,堅持每年進行電教使用的活動,并不斷豐富資料。
3、繼續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利用網絡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將研究課所探索的教學模式不斷擴大,應用于平時的常規課教學,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網絡環境下得到進一步的開展。
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各位專家的引領下,在兄弟學校的幫忙下,我們的思路必須會越來越清晰,我們南地小學的科研之路也必須會越走越寬廣。以上就是我們要報告的情景。
課題研究總結 篇4
為在學校中形成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進一步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擁有科學、規范的工作流程,使廣大教育者形成善于在細微之中做學問、做事情的風格,培養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將來發展打好基礎,從而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質量,搞好學校內涵建設。20xx年11月,我們桃墟中學
申報承承擔了實驗課題《農村中學班級精細化管理探索與實踐》。近半年來,我們在教育局及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深刻反思,不斷改進,研究已經初見成效。教師的管理觀念改變了,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學校的班級精細化管理水平上了一個臺階,現將本階段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過程和進展
(一)、領導高度重視,堅持課題引領、服務策略
學校領導對教育科研十分重視,堅持科研課題引領、服務教育教學工作。從課題的申報立項到實際研究,學校都積極關注,由學校政教處公主任主持,并由有經驗的教科室張主任及時跟蹤、指導,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組織核心成員外出聽取專家匯報、參觀管理現場等活動,充分保障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順利進行。學校是我們科研課改的堅實后盾。
(二)、做好教師管理觀念、學生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等的現狀分析,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為了充分、全面、客觀地了解自課改至今的班級學生管理現狀,使實驗教師的研究更具有針對性,自課題申報開展以來,課題組老師多次進行班級學生的現狀調查和分析。課題組老師認真調查、總結、研討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了教師的教學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以及學生的態度、行為、習慣的體現方式等。使課題研究工作有更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三)、扎實開展課題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應用于學校管理,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發展
1、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以德育教育為基礎,狠抓班級管理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是開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實施德育工作的主力軍,班級是實施德育的主戰場。為此,學校每年挑選一批責任心強、有能力、素質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組織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在學校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學校發展計劃,同時借鑒兄弟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重新修訂了《桃墟中學班級量化考評細則》、《班主任評價方案》、《班級文化建設評價方案》、《控制輟學考評辦法》等規章制度。現在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健全管理機構,抓執行,促整改
學校成立了以政教主任公主任、團委張書記及各年級主任為成員的考評和檢查小組,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每日做到“五查”,即查到校、查兩操、查課間、查自習、查放學。所查結果做到每天公布,每月匯總公布,并把每月考核結果納入班級量化考評之中。學校特別重視考評結果的在整改,通過整改,班主任看到了不足,找到了與其他班級的差距,想法設法改進了,班級間的差距縮小了,學校班級管理工作上了一個臺階。
(3)開好“四會”,促進班級德育教育
每周召開一次班主任會,班主任每周認真組織一次主題鮮明的班會,每學期組織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每學期開展一次“文明禮儀標兵”和“紀律標兵”評選會。通過“感恩教育”班會使學生在家理解父母的“嘮叨”,在校體會老師的“嚴與愛”;“文明禮儀教育”主題班會后,校園里追逐打鬧、大聲喧嘩的現象沒有了,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的同學越來越多了一次次主題班會的召開,一次次開啟了同學們心靈的大門。在開展會議中,注重實效,不搞形式。每次會議要依據存在的問題或者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主題計劃和實施措施;注重痕跡管理,不搞口頭形式。班級工作要有記錄,總結和反思,強化經驗推廣。
2、重視學生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業成績的重要保證,也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習慣也往往會成就學生的一生。
(1)制定健全制度,抓好學生課堂學習規范,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課題研究,促進學校教學發展,學校專門制定修改了《桃墟中學教學獎勵辦法》、《桃墟中學“三六”和諧高效課堂構建實施辦法》、《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范十條》、《學生課堂學習規范十條》等,突出了教學作為學校中心工作的地位。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推行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動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放手讓學生概況,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課堂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宰者。
(2)抓好課間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向上的學習習慣
作為一所寄宿制半封閉管理的農村學校,管理好學生的課余時間,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與習慣也是班級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為此,在學期初年級組要求各班級與任課教師分別制定了各班學情分析報告,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學習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整改的措施與目標,并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座談、指導,使學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好習慣,拾起信心加倍努力。班主任負責跟蹤服務與階段性評價總結。
(3)表彰獎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校特別重視對優秀學生、優秀教師的獎勵,每學期對一學期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并頒發獎學金,同時學校借助學校宣傳欄、校電臺等形式,對優秀學生進行宣傳,以此樹立良好風氣,促進學風建設,激勵學生進步。
3、加強班級環境衛生管理,創建清潔美麗校園
為了加強校園文明建設,不斷培養師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文明水準,優化育人環境,努力使校區環境達到“清潔、整齊、文明、有序”,學校特別重視班級環境衛生管理。為此,學校專門制定了《桃墟中學學生宿舍管理方案》、《桃墟中學學校環境衛生管理方案》等制度,并專門召開各班勞衛委員培訓會,由勞衛委員組織各班學生認真學習,統一要求與考核標準。為了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學校成立了以政教處公主任與團委張書記為考核負責人的考核小組,堅持每天不定時檢查和抽查,并做好詳細記錄,每天將考
核結果在學校公告欄公示,而考核結果也納入班級量化之中,以及學校評選“勞衛標兵”的重要依據。每天考核結果的出現總能吸引班主任與同學們的關注。通過一次次的關注與整改,我們的校園樹更多了、草更綠了,地更凈了、宿舍更整潔了。現在每一個桃中人都有一個共識:共同營造桃墟中學清潔美麗校園的學習環境,使清潔美麗的校園環境永遠成為桃墟中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4、發揮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人總是生活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受到特定的文化影響的,因此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班集體,它的文化對于學生的文化定向、文化發展、文化轉型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級的文化建設既是一種文化氛圍的創建,又是對學生心靈的塑造。為此學校確定了“樹立優良班風,展現班級風采”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及《桃墟中學班級文化建設評價標準》,各班在班主任的組織下,師生共同策劃,一起動手,裝扮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室里“班級風采”、“佳作欣賞”、“班務公開”、“心愿樹”等欄目,展示了班級師生的風采,彰顯了同學們的個性。為了激勵同學,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學校每學期組織校領導班子對各班班級文化建設進行考評打分,并公示考評結果,通過活動的開展,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使班級精細化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1、從教育思想觀念來看,仍有個別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教育思想比較落后,教育觀念不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個別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只注重智育,甚至只顧自己所教的學科,,人為地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沒有照顧學生的全面發展,管理中沒有體現班級精細化管理的要求。這種思想指導下的班級管理是片面的、不科學的、不公平的,勢必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2、就教育管理方法而言,當前,教育管理者的現代教育管理理論仍較匱乏,班級管理中缺乏理論指導,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也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具體班級管理中,表現出班級管理表面統一、嚴謹,但缺乏內在活力和特色;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多見于批評教育乃至懲罰的方法,導致了師生關系的疏遠、教育功能的萎縮。
3、由于長期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影響,班級管理模式多是保姆式、警察式的。過多地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在班級的實際工作中,甚至把班主任的主導作用變成主體作用、包辦作用,班主任“有為”,而學生“無為”。
4、目前由于班級學生人數多,班主任工作壓力大,各項活動和事務性工作繁雜,班主任有時疲于應付,班級管理不能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難以推廣。因此,存在班級管理沒目標或者目標不落實,計劃性差、隨意性強,放手學生管理而不能及時有效指導等問題,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連續性,因而影響班級精細化管理效果。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越來越感到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涌現,在課題研究工作中還有著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探索、解決。但是我們將繼續走校本科研之路,在以后的課題研究中更扎實更嚴謹,以期圓滿完成研究目標,為實現桃墟中學跨越式發展盡一份力。
桃墟中學《農村中學班級精細化管理探索與實踐》課題組
課題研究總結 篇5
指導學生在習作中合理運用修辭,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這些要建立在學生有著良好的習作習慣,愿意寫,能寫,寫得好,所以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常規的訓練,激發他們的語言表現欲,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一、習作指導生活化,讓學生愿寫、能寫。
1、突破時空,走進學生的生活
小學現行課程安排一周僅有兩堂習作課。于是小學傳統的一篇作文教學往往是分兩課時完成。要求學生在八十分鐘內于教室完成,指導擬稿,修改、謄寫。似乎學生習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貯存于大腦之中,習作時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2、關注學生情感體驗,活化生活積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傾吐欲望。在一次“六一”慶祝前夕,在與學生交談后我發現:學生對學校“六一”慶祝活動的安排頗有微詞,我靈機一動,便舉行一次“六一”應這樣慶祝的習作練習,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無語的學生所寫的文章,也由“兔尾”變成“豹尾”,洋洋灑灑三頁多,且言辭中肯,感情強烈。看來“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語),學生在其感興趣的方面有了較深的情感體驗,在一定情境中遇到這方面的話題則情動而辭發,激活了腦中豐富的,沉睡著的生活積累,因而“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反省我們的傳統習作教學伊始,教師便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明確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適的,如何開頭,又如何結尾,講得越透徹,越細致,學生受到的束縛越多。當然激活學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須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師生間必須是零距離,其次激發學生對選題的興趣,再者便是創設一定的情境。
3、習作方法指導堅持以學定教,讓學生能寫。
在與學生的座談中,我了解到好多學生都是憑著感覺走筆,一個環節該寫與否,該詳與否,全然不知,這無疑給我們教者敲響警鐘習作指導不得法,或者說教師的習作指導學生消化不了,更談不上領悟運用,回憶一下我們農村小學一般習作指導流程,審題指導→選材指導→表達方式與技巧的指導→學生練習。
那么,我們應如何進行習作指導呢?在實踐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種“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以學定教的習作指導策略,建立以評改為中心環節的作文教學模式,學生初寫→師生評點習作→互評→自改成互改→謄寫→再改,這樣把習作前的觀察與構思,擬稿與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完成。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地進行觀察、構思、擬稿、自改、互改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張揚了個性,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將教師的指導環節融于對具體習作的點評之中,并置于學生擬稿之后,這樣讓教師在指導前可以通過學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實具體的學情,而后的學定教有針對性的點評方案,這樣“從學生中來”的有針對性的具體形象的習作指導,學生很容易接受,當然,這樣指導下,學生的習作,絕不會千篇一律。
4.指導學生在習作中合理運用修辭。
利用語文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去發現,合理運用修辭可以讓我們所要寫的內容更加生動具體,總結概括常用的修辭都有哪些,如何在習作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實施動態指導性評閱,讓學生樂寫
《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學評價的不僅甄別與篩選的功能,而應能促進學生發展的發展性評價。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要我們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獨立體驗與感受,結合自己的實踐,筆者認為當前習作評價應注意以下四點。1、尊重主體的獨立感受:評閱學生的習作時,我們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經驗來看待評價孩子的表述,這方面李吉林老師曾經介紹一個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個學生寫了句:“原來阿姨是女的”這句話,這句話不是一句大廢話嗎?但李老師在批改時并沒要求該學生刪去。她說,因為這個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現在她發現了,并要將這個發現與同學老師一同分享,這難道錯了嗎?多么細心的呵護啊,孩子當然愿望對李老師“寫自己心里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更“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
2、分層而評,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翻開一個班的作文本便可發現,得“優”的老是那幾個學生,得“中”甚至“差”的總是跳不出“中”與“差”的圈,一個習作總是得“中”或“差”的學生,他們的習作自信在被一個接著一個的“中”與“差”中擊得粉碎,而遠離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實踐中我采取了分層而評的策略,增強各層次學生的習作自信心,讓他們每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①面對全體學生分層而定,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定等第的標準不同。②對一個學生的要求則循序漸進的,如我對一個習作后進生最初得優的標準是:頂格不寫逗號、句號、問號等標點符號,接下去得優的標準是:“要分段”這樣逐步提高,一步步將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指導性批閱,促進學生再發展。
從傳統的作文教學過程來看,批閱作為一篇作文教學的終節環節,從而使這環節的教學功能僅是“評定包改”甄別優劣,學生在這一教學的環節幾乎沒有收獲,僅得優者受到鼓勵而己。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擊,削弱習作的信心。
4、動態評定,讓學生對習作充滿希望。
習作等第的評定不能一錘定音,應實施動態性的等第評定,促進優生更“優”,差生變優,具體做法是:得“良或優”的習作,經學生成功的修改后,我們可以把這篇習作重新評定為“良+”或“優+”(與學生約定中+=良,良+=優,優+=特優),學生若再作修改,習作還可以再作評定。直到學生自我滿意為止。這樣動態性的評定,對于習作后進生來說,給了他們很容易的“得優”的機會,對自己的習作充滿希望與信心。
總之,指導學生在習作中使用修辭,讓學生的習作不再枯燥無味,變得富有生氣,切實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課題研究總結 篇6
學會學習的研究將近一年了,這一年,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初步認識,到逐步提高,一路走來,對學生,對教師,都是步步高升。現梳理一下這半年的研究工作。
一、取得成績
1、加強培訓,提升理念。
學會學習是一整套教材,有連貫性,也有學科性,單純地照本宣科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加強培訓。我們一方面積極參加縣級的教科研培訓會議,回來后做好二次培訓。一方面加強課題組成員之間的培訓交流,讓學習快的教師帶動學習慢或是學習晚的教師。基本到達各成員同步進行,共同提高。
2、學生的學習行為有了很大改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會學習才是真正地本課題最大的收獲。這半年來,學生從一開始感到新鮮而樂學,到此刻感到學習有成就感而樂學,是一個很大提高。我們班上有四個學生,以前是什么課都不認真聽,什么作業都不完成。此刻這幾個學生已經有三個在慢慢改變,他們上課明白自我做什么了,作業雖然字寫的歪歪扭扭,但總歸是寫了。
3、教師的教學態度有了很大改變,從教知識,到教方法,這不僅僅是一個課堂改革,更是一次理念更新。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真正的立足于學生,立足于方法,這是本學期我們課堂的最大改變。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心理變化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步驟,做到以生為本。
4、亮點工作。我們課題的最大亮點就是:學會學習與學科的融合。
我們課題組成員把學會學習這套教材都細細研究一遍,對于教材中有哪些方法,這些方法適用于什么學科,什么學情,都做到心中有數。在上課的時候,能夠打破年級的界限,把這些方法適時適量地教給學生。
比如,我發現我們五年級的班上,多數學生還是不懂得如何記憶,每到讓學生記知識的時候,就會出現背了一節課,記的東西十分少。于是我就把六年級的《記憶方法巧優化》搬到了五年級,讓學生了解一些記憶方法,這樣,在記知識時,學生的效率就有所提高了。
將學會學習的方法融入到學科當中,既省時,又省力,還讓學生對數學學科有了更深的認識及更高的興趣。所以,在備課時,我們都把學會學習的方法與技能研究進去,讓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技能。
二、存在問題
1、有的方法不適合我們學校的學生。
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每個班級也都有自我的特色。許教授的.課本應當是針對大多數的班級和大多數的學生。而我們學校,學生流失較大,剩下的學生中,學習習慣十分不好。有的應當在三年級掌握的東西,五年級的學生也不必須會。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教材的起點有些高,不能完全使用這套教材。
2、還有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沒有改觀。
每個班上總有幾個學生,理解和記憶力都十分差,這些學生,雖然明白了有哪些方法能夠用,可是還是不能應用到自我身上,導致學習習慣還在原地踏步。
三、改善措施
1、尋找更多的學習方法。方法不僅僅限于學會學習書本上的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找到更多、更適合的方法。還是祖師孔子說得好,因材施教。所以,我們想以學會學習這套教材為引領,探索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2、異常關注學困生。踐行孔子的有教無類說,每個學生的情景不一樣,進行的幅度不一樣,要更多關注學困生,不讓一個學生落后。
課題研究總結 篇7
本學期,我們課題組進一步推進了“關于學生快樂寫話策略研究”的實驗,發現學生的寫話興趣和寫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探索出了更優化的寫話模式。
即“構思、寫話、修改、評議、投稿、評優”六步走的快樂寫話模式。第一步:構思,內容從生活中來,什么有趣就寫什么,不必受命題限制;第二步:寫話,不必受范文限制,寫出童真童趣;第三步:修改,尊重原文,教師只在有錯字的地方修改,力求把孩子的意思表達出來;第四步:評議。朗讀寫話,共同賞析好詞佳句,引導學生明白怎樣寫是生動有趣的;第五步:投稿。優秀寫話投稿到博客,給學生展示的平臺;第六步:評優。評選“小作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在這樣的六步走方法指導下,我們逐步幫助學生學會構思、學會寫話、學會欣賞,培養學生寫話能力。
2、明確了學生寫話的層次性目標。
一年級上學期:用一個拼音句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能把一句話寫通順,寫完整。一年級下學期:句子前后連貫、規范使用標點,能寫好兩三句話。二年級上學期:留心觀察,能用上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寫話有條理。二年級下學期:有想象有創新,具體生動,能寫一段通順的話。考慮到學生差異,評價標準根據學生發展情況來定。只要寫得認真、生動或是有進步,就有機會參加“評選小作家”的活動。
3、拓寬了學生閱讀和寫話的渠道。
利用校圖書館、綠色書吧、班級圖書角,增加學生閱讀量。設立“每日積累”專欄,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組織朗讀、寫話、講故事等比賽,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
4、研究了激發學生寫話興趣的策略。
策略一是內容更自由。每一次寫話都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以往,寫話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煩惱,現在寫話已成為一種期待,這和改變寫話內容是有很大關系的。
策略二,指導重情趣。努力捕捉每個學生在寫話過程中值得稱贊的地方,豐富評價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策略三,評價求創新。我們構建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網絡評價相結合的新模式,激發了學生寫話興趣。
5、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課題組教師圍繞課題進行專題學習,整理出了一本研究資料集。一年來,教師上校級以上公開課近20節,三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十多篇論文在各級競賽中獲獎。整理出了學生寫話作品,為后續的調查研究做好了準備。培養了許多“小作家”“小明星”。多位課題組成員建有教學博客,在老師和學生群體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課題組中有多位教師被評為溧陽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溧城鎮先進教育工作者,1位教師在市級評優課中獲獎。
近一年來,我們在課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1、未能建立完整體系。
教師參與課題實踐的積極性高,但教師教學觀念、專業素養有差異,研討交流的深度不夠,研究未能建立完整的體系。研究學生、研究策略、實踐再反思,都需要教師花費足夠的時間、精力,這對教師理論素養和教學素養的要求很高,課題組老師專業素養要提升,教學觀念要更新,指導方法要新,才能建立完整體系。
2、學生發展不夠均衡。
一年來,我們重點研究了寫話內容、寫話目標、寫話指導的方法、寫話評價的方法,激發了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但是學生之間是有明顯差異的,如何發揮尖子生的作用,帶動后進生的提高?如何大面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話能力?
3、寫話模式有待完善。
“構思、寫話、修改、評議、投稿、評比”六步模式的確能提高大部分學生寫話能力,但老師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很多。如何將寫話更加有效地融入到拼音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中?閱讀課上的寫話教學最佳模式是怎樣的?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課題研究總結 篇8
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區科研部的指導下,已進入了深入研究階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做一個簡要回顧總結。
一、規范管理,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科研教育思想。
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調動教師全員參與科研工作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以科研促教研,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月堅持自學,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課題研究案例、教學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用心參加省、市、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論文征集工作課題研究培訓活動,拓寬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中。
1、“科研興校”一向是我們辦學指導思想,為使課題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實到實處,我們在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計劃性,著重要求教師們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1)我校組織教師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課題進行小課題研究活動,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4)每位課題組成員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反思等。
(5)、本學期學校開展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題課教學大賽活動,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教學大賽,相互交流學習,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行。
2、我校將“小課題研究”活動納入常規工作當中,已開展多年,以學年組為單位的“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效的促進了老師香胡交流和提高。
3、用心進行課題研究構筑有效生命課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科研的最終目標。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是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用心圍繞“有效生命性”這一主題開展教科研研究。我們精心研究備課教案;要求各教研組能結合理想課堂的構建,針對教學中的困惑、難點確定教研主題,然后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理論學習、群眾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活動。
三、抓好過程管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務必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從xx年起開始制訂有關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并逐年修訂、補充、完善。確保了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
在參加學校課題的研究中,我們每位課題成員都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實驗材料按時做好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學校及時總結并將過成材料歸檔。
四、課題研究初見成效。
我校的課題研究雖然開展充分顯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顯著的成果。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更新較快,個性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了學校科研工作的骨干。科研期間,我校以省、市、縣級的征文活動為契機,鼓勵教師用心撰寫、投稿。許多教師把自己在教學中收集到的點滴寫成論文并用心參加各級各類的論文評比。我想,只要我們為之努力,爭取了,我們才有可能得到豐厚的匯報。
課題研究總結 篇9
本學年,我校繼續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點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點培養和扶持了今年上報并立項的小課題。
本學年我校繼續抓好以往課題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給教師自主開展研究,準備好過程性材料,學校在學期末進行了過程性檢查并進行評價。
針對小課題的研究,我們立足“小”字,幫助教師們關注自己具體教育教學中的現象和問題,追求真實的研究;立足“課題”,引導教師從計劃到反思,以科學的方式探索問題的解決或現象的改變,追求經驗的提升。我們把教師的“小課題”研究作為教師獲得個性化成長的重要平臺以及特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回顧走過的路,我們主要做了以下扎實有效的工作:
一、培訓選題,確定立項小課題
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上級教研部門關于“小課題研究的意見,針對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的選擇、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實施等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了培訓輔導,使老師們懂得了“開展自己的教研,發表自己的見解,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是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我們組織各學科教師認真選題,經過了“困惑”——“問題”——“課題”三步曲:首先,我們利用“集體教研”的時間,組織教師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疑點;然后,讓老師們進行思維加工,并提出問題,把一個個小問題,轉化成一個個小課題;最后,指導教師分析背景,查找資料,形成課題,編制計劃,填報《小課題研究立項申請表》。其間,我們對各學科所選的課題進行了嚴格的篩選。
二、抓行動、抓反思
立項后,教師嘗試進行行動研究。學校每周開展小課題研究,供各課題的負責人和研究人員總結經驗、發表見解、交流心得,同時老師們也跨課題、跨學科發表見解。
我們圍繞小課題研究,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了每月一次的協作研討活動,為研討活動作準備,展開課題研討,以學科組成員互動的形式展開,一般程序為:中心發言人發言——課題小成員補充發言——參會者提問與互動——組織者總評。這一生動活潑的互動式學習形式,激發了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教師采取了研討課的形式,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研討。
課題組通過大型研討活動,讓老師們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及時小結反思,分享經驗,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計劃、改進研究方法。對典型的課例,還采取現場診斷的形式進行指導。
三、抓檢查、抓評估
為了確保小課題研究扎實有效地向縱深推進,我們學校成立了跟蹤檢查小組,抽查聽課和查閱記錄、跟蹤研討活動等方式檢查工作,便于了解教師研究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師的教研活動進行階段評價。目前,我校的小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初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師們對本人承擔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二是老師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掌握了課題的研究更多靈活實用的方法;三是積累了初步的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經驗。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及各位老師的積極參入下本學年的小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精心計劃用心總結,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過程
每位教師都做好詳盡可行的計劃,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提前通知每一位教師,在研討時,把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困惑與收獲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總結經驗與教訓,及時把教研的成果納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二、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課題研究扎實有效
各位教師根據不同研究階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討方式,圍繞學生的習慣培養及能力提高,扎實有效。
三、研討活動效果顯著,資源共享
每一課題發揮本教研的優勢,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科研的先導作用促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達到教研興校的目的。各學科對知識點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針對作業的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實際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本學年小課題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個別學科組研討活動有的老師參入態度不積極,教師的個人發言材料偏離研討主題。
2、課題組集中活動次數偏少,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3、不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與積累,收集的材料單一。
4、活動過程學生材料過少,沒有學生反饋的資料。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后需做以下改進:
1、提高學科組成員的參入意識,針對每個學科組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摒棄偏離主題的發言。
2、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資料貫穿始終,注重平日的積累,特別是學生資料的積累,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的動態。
3、可以把平日備課組集體研討的問題積累歸納,抓出重點,提高研討的效率。
總之,一年來,中心校的指導,小課題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師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學,學生的學習面貌煥然一新。為了更合理使用新課標,貫徹新課標的教育思想,我們會繼續加強學習,更新教師理念,繼續加強研究,提高各項工作的實效性,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
課題研究總結 篇10
從事教師職業十多年了,最近幾年對工作莫名的產生了倦怠心理,怎樣走出職業倦怠,實現自己第二次成長呢?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學習,閱讀大量的研究資料讓我茅塞頓開,對未來又充滿了期待和向往。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不斷的學習。在當下教師僅僅能恪守職責、有崇高的事業心已經不夠了,必須要成為有專業特長的專家型的教師。要成為有專業特長的專家型教師只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提高,充實自己,要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有所創新。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
二、要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做一名哲學的思考者。帶著問題去思考教育;帶著嘗試去解決問題;帶著反思去總結問題;帶著結論去驗證問題。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反思和課題研究為特點的在崗培訓已經成為教師成長的趨勢,其中,“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專家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十反思=成長,已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公式。
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自己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雙重角色,既是引導者又是評論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過程。自己不僅要成為教學的主體,而且要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過程,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反思可以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體現在教育活動的始終。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相關的反思工作,就會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變得更具理性色彩,實現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三、要不斷的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是國際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驅動力。教學即研究,一旦教師樹立了這樣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在研究中發生,在研究中開展,有效的研究活動,必然是帶來觀念的改革。
課題是開展教育科研的載體,也是開展科研的方向。課題從哪里來?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從紛繁蕪雜的教學現象中發現問題,然后圍繞問題去學習理論,再進行篩選,建立起有價值的研究課題。課題確立之后,我們就要從教學的現實出發,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借鑒最新的理論成果去開展課題研究。即“發現問題—學習理論(論證)—建立課題—開展研究—反思總結(理論)”,這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基本進程。這一進程是一個具體實踐與理性思辨交織的探究過程:科研取得了成績固然需要我們去思考,從而發掘規律;而研究失敗了,或者遇到了問題和困難,更需要我們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辦法。
教師既是課程的消費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設計者,這就要求教師應以研究者的身份進行教學實踐;不同的學生也需要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育,這也需要教師具備較濃的科研意識;還有,教師的專業知識拓展、職業素養的提高都離不開研究。所以,課題研究是教師使自己逐步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由“教書匠型”向“專家型”轉化的孵化器。通過研究,我們才能轉變教育思想,構建新的教育理念。
教師要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樸素的感情,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奉獻的精神,從事崇高的事業;以高超的技藝,展示個人的才華;以不斷的追求,提升自己的價值。
課題研究總結 篇11
本學期對學生進行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以便促進以后的工作,現做以下總結:
1.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學習新課之前能按老師的要求預習課文,要求做到:把課文讀熟,借助拼音自主學習生字。每人準備一個預習本,把預習的生字注上拼音,借助工具書給每個生字組兩個詞,這樣學生及認識了生字,還進行了擴詞練習。預習時能對要學的內容,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記在預習本上。老師在教學新課之前,先看一看學生的預習本,你會發現學生那些字容易寫錯或寫得不規范,那些字組詞容易出錯,學生會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走穩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學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覺進行了預習的同學,上課就積極主動,認真聽講,對新知識接受快,學習效率就高;成績越來越好,反過來又促使他自覺地預習。這樣,良性循環就形成了。
2.養成聽課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的習慣
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培養學生特別是成長困難學生用心聽課的習慣,上課能坐得住,不但要專心聽教師講,還要注意聽同學講,學會聽,能聽懂;同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功,對于形成、鞏固和發展他們良好學習習慣起著特殊的作用。在成長困難學生的身上,往往消極因素暴露得比較明顯,缺點常常掩蓋了他們的閃光點。因此,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多觀察,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鼓勵后進生繼續努力,并為成長困難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和條件。比如對待后進生,只要他舉手回答問題,就趕緊讓他回答,并且會大家贊揚:你看,人家誰誰聽講多認真哪,還這么愛動腦筋。誰誰認真思考了。教師講完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后,問:我剛才強調的什么問題,誰能說說?這時故意讓后進生回答,并表揚:某某同學認真老師講的問題了。這些學生會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自信心不斷加強,認真聽講的習慣會越來越好。
3、規范書寫的習慣。
盡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信息和知識更新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范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上,教師要有書寫意識,一方面強調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另一方面滲透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占格問題等。因為兒童容易受暗示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板書、在學生作業上寫批語時,書寫要規范,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課桌整理得越干凈,越能靜下心寫好字,減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錯字、別字、漏字等現象。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我們分三方面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即:干凈、漂亮、正確。每次學生的作業都得三個分。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為了規范學生的字體,讓學生從小就寫一手漂亮的字,我們從一年級就讓學生每天堅持練字,每人一本與教科書同步的字帖,讓學生描摹生字。每次單元測試,我們都設有卷面分,讓每份試卷盡量做到書寫認真、整潔。
4、讓學生樂于積累,養成良好的習慣
《語文新課程標準》多次提及“語言積累”這個問題。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又特別指出在閱讀方面要注意“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然后又在各階段目標中再對此加以具體化。可見,積累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確實,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而且語文學習很難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做法如:
(1)每周的語文閱讀課。
(2)定期開展的評比獎勵活動,讓它成為學生們主動積累的不竭動力。
(3)學生準備摘抄本,有好詞佳句積累本、名人名言積累本等,發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妙詞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學習。
課題研究總結 篇12
我組這一教科研課題:“先學后導,先練后教”歷史教學模式是區級課題,已經實施一年多,今年是第二階段。在上一階段實施的基礎上,我們繼續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思路仍然是:本組成員通過學習理論,實踐再到理論,再到實踐,不斷的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研究能力,真正的把高效課堂的理念貫徹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這一模式的具體做法主要是:教師精心準備導學案,提前布置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先預習;教師先出示設計好的練習題讓學生做,以檢查學生所學,對于學生出錯的地方要引導點撥、引導。簡單來說就是學練導教。
在上一階段實施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師生均有收獲,這里不再贅述。在上一階段我們總結了一些困惑和不足,主要是:
1、導學稿不夠精煉,多說老師依賴現成的練習冊,沒有針對性。
2、學生反映自學的時間不夠,負擔加重。
3、老師們也反映備課負擔加大,甚至有人懈怠,重回老路子,沒有堅持。
4、老師課上講題時間多,有些被動,教學的重難點不能突出,不能引申,影響學生做一些難度較大的靈活題。
針對以上困惑不足,本學期我們的改進措施是:
1、加強教師理論學習,依托網絡,搜集相關的具體做法,每周教研活動時候,大家拿出來交流,取眾家之長,并在課上實踐。
2、加強集體備課,在課前編制導學稿,印成小卷子下發給每個學生,上面明確課標要求,讓學生知道該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并附上精編練習題,課前一天給學生。
3、課上針對學生習題錯誤講解,除此之外還把一些重難點講解透,
讓學生掌握知識一次到位。實施一學期來,學生反映不錯,不再漫無目的的看書,不再在題海上茫然,學生成績提高了,自信心增加了。
但我們仍有做的不夠的地方,仍有困惑,主要是:
1、教師工作量大增,能否在下一階段中,也讓教師輕松些?
2、授課后還應該有鞏固練習甚至是測試,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以便提高效率。
教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我們長期的探索實踐,學無止境,老師們,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課題研究總結 篇13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我充分認識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基礎上開展學習,集中學習有關課外閱讀指導性資料,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自學,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對課題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意識,并按照自己的研究計劃開展研究。
二、加強教研確保實施
我在確定各小課題之后,便開始進入課題研究工作。主要以個人開展分課題研究與集體研究討論方式相結合進行的。匯報自己各階段研究成果;相互傾訴在研究課題中的困惑,在交流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請有經驗的教師介紹自己的具體做法,相互學習、借鑒。
三、多彩活動學生受益
我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讀書,指導學生讀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寫富有特色的讀書筆記。學生們在讀書活動中開拓了閱讀視野。與此同時,重視朗讀、默讀、背誦,重視指導朗讀和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知道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許多經典的文章里面的好詞好句,都可以要學生有目的的識記,甚至熟讀成誦。在此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需還有不少同學將習得的方法、好詞佳句能在運用時脫口而出或涌流于筆下。平時老師能發現、獎勵和發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優點,在我的鼓勵表揚下學生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我的教學活動,愛上讀書。
在學期前以《致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與家長溝通,請家長為孩子準備書籍,并要求一邊讀一邊想,在書中勾畫語段,并批注(揣摩順序、領悟表達、體會情感、發表觀點)。期間多次召開讀書交流活動,好書推薦會,孩子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和作者主人公進行親密接觸。學生讀書后寫讀后感,在班中進行賞析。翻閱了讀后感后,針對不足之處進行講評,使學生的理解、寫作能力都得到提升。活動中期,發現部分學生的讀書熱情有所減退,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學生:只有將愛好持之以恒的堅持下來才能成為特長,好的習慣要堅持就能形成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將同學閱讀的書籍進行翻查分為三等評價,分別是:真棒、加油、要努力。在動結束時采用五星評定,表彰在我班開展“好書伴我成長”讀書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并頒發班級“讀書之星”獎狀,并完成好書推薦卡的填寫,使更多的同學分享讀書的快樂。
學期初,低年級我結合本班的具體的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班級的讀書計劃。積極發動學生參與到“我讀書,我快樂”的活動中來。還動員學生向班級捐獻自己平時的愛看的各種圖書,并能主動地借閱給其他同學。引領每一位學生在書的海洋里遨游,以書為友,努力增長學生的知識水平,并且,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家校合力收效顯著
尋求家長的支持,加強督促,讓更多的孩子在閱讀中享受快樂為了確保良好的效果利用短信平臺告知家長,家長的做法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如果家長不聞不問,孩子一定有空可鉆!只有從細節抓起,好習慣養成了,孩子的學習越來越輕松!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希望家長予以督促。
課題研究總結 篇14
一、選題的意義。
從目前大多數義務教育的教學實踐看,以教師為主體,以面授講解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仍然占據一定地位,直接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成果,有必要在借鑒國外先進高教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研究、判斷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
教育方法和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就成為把握未來的關鍵。教師導學法的合理運用,成為應對社會發展變化的有利工具。我們要反思成功經驗,需要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進。教師導學方法的核心在于優化教學過程,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思維、判斷、學習和創新能力。
二、課題研究階段主要成績。
自國家級《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課堂教學技術行為研究》的子課題——《導學模式的嘗試與探索》立項書后,我校成立課題組,制定了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定期召開科研會。
回眸兩年多來的教學模式的嘗試:欣喜——實驗教師都能積極嘗試;欣慰——團隊網絡教研提升骨干教師的專業水平。欣然——在課堂評價語言的適時、及時方面達成共識。下面結合我校在此方面的實施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1、欣喜——實驗教師都能積極嘗試。
語文、數學和英語教師能夠大膽積極嘗試。首先是教學板塊清晰明確。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和匯報預習的能力。如:王淑娟老師雖然任教二年級學生,但是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非常夯實——不是熱熱鬧鬧走過場。從學生匯報的真實性看出教師注重平時化、常態化的教學嘗試。真正做到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學會。
另外,在開展的教研活動中徹底看到實驗教師發生了教學理念的轉變和學生匯報方式的轉變。教學氛圍也是非常濃厚的。每個班級因學生的年齡不同預習能力的不同——共同的是學生能走進導學的教學模式——認真預習——有效預習。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發生質的改變——游刃有余地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
2、欣慰——團隊網絡教研提升骨干教師的專業水平。
20xx年xx月xx日晚19點我和、參加了網絡教研活動。當我們順利完成這次網絡教研活動——卸載了我當時參與前的忐忑不安的情懷、激發了我們今后的探索意志!當這次活動的主持人譚剛和我說明參與網絡教研的目的時,我很高興地同意這次活動的同時,也在為我們這次大型教研活動擔心效果如何。畢竟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畢竟是我們的這個教學模式不是走向了成熟——以展示匯報的方式參與此項活動。但是,我們真的是以虛心向各位網絡名師、領導和專家交流后,能給我們以新的啟示,促進這個教學模式向縱深發展。
伴著時間的腳步,讓我能真實地和各位網絡名師進行交流。當我們面對名師仿佛談到導學模式就像杜郎口的模仿者那樣被質疑時,我能以我們這個教學模式的產生背景和實施過程中的平實化、真實化的收效予以解答后,又面對名師要以課例的形式談具體實施過程時,我非常佩服我們這次活動的主持人——譚剛老師!我看到他沉著、穩定、不慌不忙地一邊用筆記大家的質疑問題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后得到質疑者的滿意答復。可以說,那一刻我真的感覺青年教師真的需要在這樣的平臺中歷練,促進他們專業化成長。活動后我們看看時間已經是21點10分了。帶著活動順利的欣慰我們更堅定了今后的這個模式的實驗信心和今后努力方向。
3、欣然——在課堂評價語言的適時方面達成共識。
通過兩年多的教師互相聽課,開展教研活動后在評課的時候,教師們都能意識到做課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及時、不適時。都能非常誠懇的表示今后繼續在這方面嘗試。如:對那些真的通過學習資料輔助預習效果,學生能在課上滔滔不絕談出自己的見解時,教師的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就要馬上說出,給學生增加預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前學會學習、課上學會的學習方式。
三、今后研究方向。
1、繼續提升老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
兩年來,老教師的教學嘗試存在著——講的多,放手學少的現象。從青年教師課堂上運用導學模式取得成效看,學生是樂學的。課堂氛圍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樂學氛圍。而老教師的課堂依然有自己主講的痕跡,總是不信任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有效預習方面方面仍需要探究。從學生預習方面看,仍有預習粗淺的現象。如:數學學科只會做課后題就認為預習了。對于創編題膚淺的現象依然有;語文學科在對文章感悟和對主人公的評價方面提出問題探究方面仍有待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總之,選擇了嘗試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有實驗教師探索的信心、有我的關注心、責任心,相信我們會真正踐行教無止境、學有佳徑的教學追求!讓新時代的教育因我們的嘗試,彈奏出時代的最強音!
課題研究總結 篇15
一、語感的含義語感,是語言
使用者在語言的習得和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對言語理解、言語生成的綜合全面的直覺的語言能力。它的形成和結果以及運用的過程是無意識的。這“無意識”并不排斥意識活動,而是指它的過程和結果難以用言語表述。也就是說,語感是一種不假思索、迅速準確、自然而然地直覺把握言語形式和言語內容的能力。
二、小學生語感培養的意義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感培養是語文教學的核心。
語感培養能有效的將三維目標統一起來,使小學生全面發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出發,改進語文教學。語感培養能夠做到這一點。語感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知識對語感培養起很大作用,語感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語感的培養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個體驗感悟的過程,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形成或改變。也就是說,語感培養即不是脫離言語知識、脫離言語文本的天馬行空,也不是咬住字詞句不放的文字游戲,它要通過字詞句通向人的心靈、精神世界,通向生活,通向社會。作為言語主體的人,可以憑借語感主動地去選擇符合自己心理圖式的言語內容和形式,從而與活躍于語言對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鳴,在同化與順應的過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質。對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的大量反復的感知認同,有助于一個人求真、逐善、創美。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策略
1、誦讀吟詠,積淀語感
誦讀吟詠是訓練語感的重要方法。誦讀吟詠是語言積累的最重要途徑,從古至今,瑯瑯的讀書聲都是語文課的一大特色,是眼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朗讀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諦,在不經意之間對語言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也可以通過吟詠、朗讀讓小學生領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傳統語文教育,主要是通過吟詠、朗讀讓小學生直覺體悟言語規律從而達到語言運用的階段。誦讀能力的培養。讀,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讀的形式要多樣,讀的指導和訓練要有層次,充分體現朗讀、誦讀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訓練過程。要善于用指導朗讀和小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培養語感,加強文學的情感的熏陶,加強美的熏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要善于用指導誦讀的方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自主的、創造性的閱讀能力和邊讀邊想的讀書習慣。要重視背誦,背誦的過程是典范語言模塊整體儲存的過程,背誦既積累了語言,又沉淀了文化,提高人的語文素養,受用終生。
2、積累語匯,夯實語感學習的基礎
語感,是借助各種言語實踐活動形成的一種內化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的形成,是以大量的存儲為基礎的。因此,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我們要關注言語材料的積累。小學生在逐漸養成主動識字習慣的過程中,隨著知識的積累、體驗和總結出來的規律的增多,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并得以發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在注重識字數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小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關注小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體會和認識,以及識字方法的嘗試和探索。這就要求每位小學語文教師積極調動小學生語感的經驗性,不能把識字數量的多少當作識字教學的全部目的,也不能當作衡量一種識字方法是否有價值的唯一標準。在此過程中,小學生能否借助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將識字任務與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實事聯想起來,能否借助語感的經驗性來獨立識字是關鍵。3、品析語言,架建語感學習的橋梁語感,是由語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動和認識過程。語感的獲得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言語直覺、經驗的低層次上,還必須進行適當的語感分析,即品析語言。因此,引導小學生品析的`功夫少不得。訓練語感,必須了解字詞的意義和情味。要鼓勵小學生咬文嚼字,考究某個字或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微言大義”,仔細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處及其蘊含的藝術魅力。一般說來,從語言文字本身入手的語感訓練應著眼于以下幾類詞句的品析:能夠表達文眼(詩眼)的語句;能表達聲音、色彩、氣味的詞語;能表達作者感情態度的詞語(多為虛詞);表現力較強的動詞、形容詞;作品中重復出現的重點詞語;白話文中使用的文言詞語:運用了修辭手法的語句;敘事性作品中的議論和抒情性語句。
在閱讀教學中,應加強詞句方面的訓練,從課文范例中尋找精彩的字、詞、句、段,引導小學生比較歸納,品味揣摩,激發情感,聯想想象,讓小學生體會到語感的藝術魅力。
4、寫作隨筆,養成語感學習的習慣
寫作語感隨筆,最大的好處是容易養成研究語言的習慣。無論是課內課外,讀書討論,養成隨時寫作短小的語感隨筆的習慣,可以時時感受到廣化、深化、美化、敏化語言的快慰。久而久之,人的語感能力自然會增強。小學生在面臨習作時,新課標要求小學生不是為了習作而習作,而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他人交流”,明顯將語文作為一種工具在生活中使用,所以小學生習作更應調動小學生語感的情感性與整體性。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就要去感受生活,體味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對語言文化中特有的意境、意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閱讀是吸收、是積累、是基礎;寫作是在吸收與積累的基礎之上的表達。從閱讀中學習寫作,是習作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寫作過程中,小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觀察、思索、表達,其結果就會比在閱讀中得到的語感認識又提高一步。
四、結論
語感在語言運用過程中,對聽、說、讀、寫等語言運用能力起著塑造、監督和指導等作用,它統攝了具體言語活動的全過程,沒有語感的參與,這些具體言語活動方式就無法有效進行。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訓練小學生的語感,語感是語文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是一種高層次的語言能力,語感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核心。只有深入探討語感的本質、語感的形成,才能有助于基礎教育中語感教學走一條低耗高效之路。
課題研究總結 篇16
本年度,根據學校課題研究計劃,我們子課題組承擔的是進行教師、家長、學生共讀活動與三者之間溝通能力的關系的研究,一年來,我立足于本班實際,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活動,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豐富學生閱讀量,培養閱讀興趣。
為了抓好課外閱讀,我針對一些學生不愿意讀書的實際情況總結原因:一是我們學校可以說是屬于城鄉結合體,部分學生文化知識起點低,底子薄。二是家長不注重物質投資。(比如,幫孩子購買書籍);三是家庭輔導時間少。(很多家長都是做生意的,忙于賺錢,無暇顧及孩子)。居于這些原因,要想提高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必須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學生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學生有了課外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得到知識和愉快的體驗又會增加閱讀興趣。于是,培養興趣成了課題在研究初始階段的重點工作。我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1.系列活動彌漫書香
在研究過程中,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比如:好書推薦,每學期開學,我都向學生推薦一些好書,這些書分別是《夏洛的網》、《我要做個好孩子》、《草房子》、《笑貓日記》、《不一樣的卡梅拉》、《窗邊的小豆豆》等。在閱讀課上師生共度,在家里,和爸爸媽媽共讀。
在學習園地里張貼學生的讀書體會、摘錄的精彩片段,開展“課外閱讀之星”評選活動等;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對課外閱讀保持比較持久的興趣。同時在教室設立讀書角,課余時間同學們逐步對一本本課外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直至愛不釋手。為切實引導學
生多讀書、讀好書,我班還舉辦了讀書節活動,以“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計劃舉辦了讀后感征文競賽、讀書筆記展覽、好書伴我成長演講賽以及讀書之星評比等活動。系列活動的開展,營造了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師生讀書的濃厚興趣,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2.以讀促寫讀寫互動
當孩子們廣泛的閱讀,形成一定的閱讀積累以后,他們早已領略和感受文字世界的精彩,但如果不寫作,回到自己身邊,依舊是干巴巴的文字,只有閱讀而不寫作,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現象。在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在寫作中有所提高,促進閱讀的吸收,讓閱讀興趣成就寫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提高家長參與度,構建閱讀網絡。
為了確保我班閱讀活動的有力開展和順利進行,我制定了相應的課外閱讀活動方案,學生和家長在閱讀方案的引領下,開展相應的活動,從而,有效地促進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為了讓書香飄進每個家庭,在活動中,我們經常邀請家長參與,家長和孩子共同朗誦詩文,為課題研究增添上了濃濃的一筆。
今后,我們將在如何爭取家長配合這一點上,開展研究,努力培養一個個書香少年,在營造書香校園的基礎上,評選出一大批書香家庭。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我校的課題研究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課題研究總結 篇17
作為一名實驗教師,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收獲很多,現總結如下:
一、 培訓使我對于信息素養與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
學校領導對于本課題的研究十分重視,結合學校具體情況成立了課題小組。通過組織座談、進行講座等形式,使我對于“信息素養”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我們學習了張景生先生的《現代教育中的教師信息素養》,以及宮淑紅桑新民的《創新推廣理論與信息時代教師的信息素養》。通過培訓,我們認識到,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起決定性作用。由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日益成為一種比物質和能量更為重要的資源,信息的流通對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教育而言,直接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響到了教育系統的各個方面。作為小學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二、培訓提高了我的信息素養。
我們在課題組內開展了“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比賽”。內容包括“文本輸入”“幻燈片制作”。通過這些比賽,了解到課題組成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基本情況。以此為起點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制定了網絡上查閱整理資料、幻燈片進階培訓和flash軟件的初步培訓。通過這些培訓,我能夠更好更快的通過互聯網整理資料,制作課件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經常在備課的過程中制作一些有利于教學的簡單課件。隨著自己信息素養的提高,我還經常上一些有關教育教學的網站。在那里既可以欣賞到許多大家、名師的教學風采,又可以通過交流平臺和全國各地的教師進行交流教學經驗。我們學校對于基礎比較好的老師,還組織了“課件開發興趣小組”不定時進行活動。現在已經進行“photoshop””dreamweaver”等軟件的培訓。技術好的教師在興趣小組中給其他老師面授技藝,使小組里的其他老師制作課件的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課題研究總結 篇18
我是學校課題組主研人員,現將我接受課題科研任務后進行科研工作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傳統語文教學的方法是建立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主要是講解、提問、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被動應付,接受性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設計好一個又一個環節,讓學生按著教師的思路走。為了使學生達到某種“深度”,教師問個不休,學生忙于應付,課堂上大量的時間在不得要領的“分析”中虛度。課外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學生課業負擔十分沉重。這嚴重損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主動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研究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二、立足課內,不斷探索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也是學生攻讀語文的主陣地。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聽課時不走神,不隨便說話,也無小動作。老師的要求他照辦;老師的教導他認真聽;老師提出的問題他認真思考;有疑問或不同看法,主動提出。教學中,我是如何進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的研究的呢?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情境教育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永遠能引起學生極大興趣,激發其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教育思想。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老師,而情境教育正是把兒童的學習興趣作為促使其發展的的老師,而情境教育正是把兒童的學習興趣作為促使其發展的第一要素。因此,我把“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作為我課題科研的首選。
教學《草原》—課,上課伊始,我用幻燈片打出一幅草原風光圖,隨即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學生通過視聽感受到了那廣闊無邊、藍天碧野下的大草原。這樣,以美的情景引入課文,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對課文內容感知的興趣和___
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我先投影展示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四幅幻燈片,同時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誦錄音。這時,學生眼前看到的是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花木繁茂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雪景壯麗的冬天的四季風光。耳畔聽到的是松濤陣陣、流水淙淙。鳥語歡歌的錄音,自然地進入情境,徜徉在小興安嶺美麗的林海之中,激起對課文內容感知的愿望、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又如《窮人》課后有一小練筆,續寫《窮人》,上完該課,我擬出題目:《拉開帳子后》,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情節,打破思維定勢,鼓勵他們進行發散思維,去尋求故事的不同結局。同學們興趣十足,大膽想象。這樣,既深化了課堂教學,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了讓學生提高寫作興趣,放膽作文的目的。
2、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
教學實踐證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堂課教學的好壞,直接受課堂心理氣氛的影響。“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只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途徑之一。為了使課題研究不至于只停留在狹小的范圍之內,我又進行“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與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研究。
良好的師生關系乃是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所以,平時我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個性心理點,主動與學生溝通思想,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課堂上,我不搞教師與少數學生“雙邊’活動,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給優生以褒揚,中生以扶持,差生以鼓勵。創造出健康、積極、活躍的課堂心理氣氛,使所有學生在—種心理安靜、愉悅、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達到了激發學習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的。實踐中,我發現:課堂心理氣氛不是每時每刻都良好。因此,我總結出:教師要善于及時捕捉學生學習表情的變化,洞察他們思維所處的狀態,及時進行調控,使課堂心理氣氛適時得到調節,始終保持適宜的狀態,這樣才能求得教學效果。實踐中,我還體會到:教師的情感可產生共鳴,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關系到課堂心理氣氛的形成。因此,教師應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在學生面前表現出與教學內容不協調的表情,應以積極向上的情緒來渲染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三、拓展課外,鞏固興趣
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果只靠課內的“創設情境,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來培養,是有局限性的,要使學生真正對學習語文感興趣,還必須激發他們閱讀、作文的興趣。鑒于此,我針對所教不同年級,開展了各具體特色的培養興趣的活動。
中年級是我現在所教年級,除了進行以上培養興趣的研究外,我開展了“一天一新聞”活動,并根據學生實際,因學生而異,因見聞而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在朝會課上朗讀自己所寫的新聞,《學習園地》中專設“新聞”欄目:評價新聞采取多“尋寶”少“挑刺”的原則。學生們覺得有趣極了,為了使自己的新聞能“榜上有名”,他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及身邊發生的事情,選擇有趣的、有意義的、有新意的材料、認真寫好每一篇新聞,雖然才開始接觸寫作的他們,語句欠流暢,敘事欠具體,但“一天一新聞”活動卻極大的調動了他們學習、寫作的積極性。
高年級是我以前所教年級,為鞏固培養他們閱讀的積極性,我開展了“比一比,看誰課外書讀得多、讀得好、收獲大”的活動。圈點法,做摘錄筆記等。同時結合學生自辦的“手抄報”,讓重視和不重視課外閱讀的學生進行對比,使多讀課外書的學生嘗到甜頭,并通過他們帶動其他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對語文這門功課的學習興趣相應提高了。
四、總結經驗,撰寫論文
課題科研,我花了大量心血,做了不少工作,嘗試到成功的喜悅,也嘴嚼過失敗的苦惱。如果不對這一切努力加以總結,科研無疑白做,成果將付之東流。所以,我不斷總結經驗,撰寫論文,教案,以形成文字材料,加以保存。并將論文寄至有關教育科研部門參賽、評審。20__年4月,論文《指導小學生作文的幾點看法》獲“中國教育報”、“新作文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作文新導法”大賽三等獎,論文《怎樣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獲教研成果三等獎,并在《民族的脊梁》一書上發表。
課題科研,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也深知自己肩上擔子重,科研工作任重道遠。我將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加大科研力度,不斷開拓,不斷創新,把教學科研工作推上新臺階。
課題研究總結 篇19
新課程剛剛開始實施,學生剛剛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他們習慣了獨立思考、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突然間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解決某些問題,學生迷茫。目前,學生合作學習大多是在老師的要求下進行的。而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自發性行為,而不應該是老師的要求性反應。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可用以下三種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小組成員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后,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②、進行學習方式培訓,向學生介紹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如: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優點、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學生產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舉行小組合作學習競賽活動,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評優,激發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2、加強學生自主能力的訓練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應該是基礎。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小組成員沒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他們的合作也是虛無實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還應加強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①、激發情感,提高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態度等諸方面應獲得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真正積極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②、自學思考,激勵自主嘗試。讀書離不開思考,自學更是如此。“學而不思則罔”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自學就是兩者的橋梁,這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創設自學氛圍,提供自學空間,提出自學要求,要盡量找到新知識的生成點,直接或間接提供與新指示有關的舊知停靠點,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自學,為學生自主嘗試創造條件。③、質疑問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貴有疑,“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質疑問難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精神。因此,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更新觀念,把“你今天學到可什么知識?”轉變為“你今天向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明確提問不僅使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其次,把課堂變成學生交流學習問題的地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課結束前,根據學生的表現,評選出“提問人”和“問題“,以調動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多思多問”的問題意識“。
4、洞察學生合作需要的時機
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小組合作學習,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性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而學生的合作熱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問題,后來終于有一學生道破了天機:老師,這些問題我們不用討論也都知道嘛!為什么還要討論?原來如此,學生在學習時,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只有當內容在學生個人確實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讓學生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有合作的熱情。因此,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時機,恰如其分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那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那些力所難及的問題,則讓學生合作解決,而那些力所不及的問題,則需要教師引導解決。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應和其他學習尤其是獨立學習有機的結合,在培養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祝愿每位老師(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擁有這么一批可愛、樂觀、上進的學生吧。
課題研究總結 篇20
20__年已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悄然遠去,而我進行的教師個人課題研究也已開展半年有余。現趁寒假空暇,對這半年的研究工作作一個回顧與總結,汲取其中成功的經驗,發現自己的失誤與不足,以便對新一學期的研究起到指導和借鑒的作用。
一、端正思想,勇于嘗試,不斷進取。
教師個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在我們恩施自治州尚屬首次。因此在任務下達之初,大家都有一種畏難情緒。但我轉念一想,這就和我們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一樣,雖然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以借鑒,但摸著石頭也完全有可能過河。就算只能取得點滴研究成果,其實對于自己也是一種收獲與提高。端正了思想,則充滿了信心。所以我勇于申報了一個自己覺得既有一定難度同時又能對自己有所促進有一定研究價值的課題——農村小學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研究。
當課題取得立項以后,我以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思想指導,集中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勤奮認真。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去開展研究活動,以期取得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成果與進步。但當自己真正融入其中的時候,卻又驚喜地發現: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循序漸進。
在20__年春季學期的最后進行課題申報以后,我首先在暑假期間對一些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了解他們原先在口語交際課程中的感受和困惑,聽取他們對此課程的交流和建議。然后據此寫出了《學期初調查報告》。
對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課程的現狀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后,我在開學初期,經過認真地考慮和準備,拿出了自己對本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和《實施方案》,為研究工作的具體開展指明了方向。
進入研究工作的實施階段后,我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采用多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為我的研究內容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讓我能寫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經驗總結文章。
三、勤于耕耘,善于發現,顆粒歸倉。
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努力,雖然沒有取得值得炫耀的重大研究成果,但點點滴滴的收獲卻不斷涌現。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大地提高,而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我根據自己的一些小小發現,還寫出了經驗總結文章五篇,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供同行們和其他社會人士交流斧正。
進入寒假以后,有了一定的空閑時間,我便抓住機會來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通過網上查閱資料。閱讀相關書籍雜志等方法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并寫出具有較深刻思想價值的讀書筆記。作好這一些準備工作,我對自己在新一年的研究活動就更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當然,由于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存在著或這或那的錯誤和不足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研究的范圍還不夠全面,研究的方法也不夠科學,甚至還沒能取得像樣的研究成果。但這一切都不能讓我退縮,因為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課題研究總結 篇21
課題研究已進行半年有余,經過同組教師的協作努力,課題順利進行著,對此,本人特做出如下總結:
一、本年度課題研究進展情景及成果:
1,教師理論水平等到較快提升
經過課題研究,全組教師共同努力,閱讀了很多的教育理論書籍,查閱了很多文獻資料,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教學觀念,促進了課堂高效率,在實踐的同時進取總結并撰寫論文,確實得到了本事的提升。
2,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在學校構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經過課題研究與開展,學生能獨立完成只是結構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經過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對知識進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增強立體思維本事。
3,加強了師生的協作,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光靠教師的行動還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讓學生真正進取自主的學習起來,俗話說教學相長,經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漸漸自主的'培養起學習的進取性并真正落實到實踐中,從而提高整整體的教學質量。
以下是教師獲得的科研成果:
王柳明《返璞歸真的文本閱讀談初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的教師角度》第十二屆五四杯一等獎20xx年
邵秋芳《有效朗讀,精彩課堂》20xx年金帆杯二等獎
二、下一階段研究規劃
1,繼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實驗,注意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
2,針對學生差異,在教師的有效課前指導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對于學習本事強的學生,
要重視整體知識的構建的運用,提升自我對知識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3,教師在,有效指導過程中,要側重思維方法上的指導,供給相關示范,鼓勵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提高學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學習本事,增強學習的樂趣。
4,積累教育資料,撰寫案例和論文。
課題研究總結 篇22
一、 研究進度:
針對課題研究,在完成了開題報告后,我們就展開了第一階段的研究。現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已經
完成。第三階段關于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以及英語閱讀的有效教學正在展開。
二、 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階段的研究內容是探討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課堂觀察、走訪教師和學生,了解學生閱讀學習的現狀。然后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對影響閱讀速度及閱讀效果的原因加以總結。
三、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1、首先我對七、八年級的部分學生做了一項學情調查。同時,針對這一學情調查,進行總結分析。此次調查主題:影響初中生閱讀速度及閱讀效果的原因調查。對象:七年級、八年級的部分學生。調查內容:圍繞英語學習興趣、英語閱讀學習能力進行分析,進而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這次調查采用問卷的形
式,圍繞問卷調查設計如下:
1.你喜歡英語學科嗎?
1)喜歡 2)一般 3)不喜歡
2.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嗎?
1)經常感受到 2)偶爾感受到 3)從未感受到
3.你喜歡閱讀英語文章嗎?
1)喜歡 2)一般 3)不喜歡
4.在考試中,閱讀理解題丟分多嗎?
1) 很多 2)較多 3)一般
5.你了解一些閱讀技巧嗎?
1)了解一些 2)了解很少 3)不了解
結果統計:選擇1)選項的人數占23%,為A類。選擇2)選項的人數占53%,為B類。選擇3)選項的人數占24%,為C類。從直觀數字上看,B類學生的存在之多,說明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還是一般,
越往高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越低。
分析:學生學習英語缺乏學習興趣,認為費時、費力,成績不能很快有大的提高。在學習中缺乏高效率,需要改善有效學習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這一分析為此次課題研究找到好的切入點。
2.課題展開研究:
結合課堂英語教學實際,充分研討英語閱讀教學的規律,提出并實施“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及閱讀效率”的具體策略,并有效指導于學生。我首先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找出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困惑或不足,
然后利用英語閱讀課逐步指導學生,有效地改善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效果。
3.在本課題研究期間,為了更好充實課題研究的內容,我利用資料室、網絡信息以及閱讀理論書籍
等方式加強了理論學習。
四、研究結果概述:
本階段研究意在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加以指導。為此經過本階段的研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應對策略。即擴大詞匯量,訓練閱讀速度,克服不良閱讀習慣,教給學生
一些閱讀技巧,如略讀、跳讀。
鼓勵學生多做一些閱讀練習。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相結合。
五、主要收獲及階段性成果:
指導學生學會利用一些閱讀技巧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閱讀速度。本階段形成研究成果論文2篇,名稱《初中生英語閱讀現狀及成因》《有關初中生英語閱讀的學習與策略》,讀書筆記幾篇。
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理論研究上升不到新的高度,在研究中新教學理念與課題的結合體現落實不夠。
七、下階段研究的設想與建議
1加強理論學習,了解有關課題研究方面的新動態、新成果,結合本課題實際多做借鑒, 幫助學生
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的興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2.結合研究內容,指導課堂實踐,有效改變英語閱讀教學。
課題研究總結 篇23
半年時光匆匆而過,一個緊張、充實、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我校的數學教研工作,我們深感辛苦并快樂著,我們欣慰,因為我們付出了,努力了,收獲了更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數學教研氛圍。這也是全校每位老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開拓進取、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共同努力、互相協作的結果。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理論學習
圍繞課程改革組織數學教師進一步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學習相關專著、文章和教育教學理論,切實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與要求,增強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自覺性,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同時學習教育雜志刊載的.最新教育理念、信息動態、科研成果,不斷的更新知識、充實教師。
二、教學工作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扎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強化教學常規管理,落實七認真工作: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輔導要細,質量要高。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立足校本,克服當前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形式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組織并做好學生學習質量抽檢與分析工作。本學期共進行校級教學質量檢測4次。
3、面對班級學生學習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培優輔差”工作。首次建立全校統一的《輔導學生記錄》檔案。
4、開展口算及奧數比賽取得圓滿成功。在城區小學數學競賽中四~六年級學生不負眾望,一、二、三等獎均有獲得。
經過全體數學教師的努力,我校數學期中考和期末考均取得較好的成績,全體教師作好了收尾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以少出錯,盡量不出錯為前提,本著為社會、為學校、為家長、為學生負責的原則,在輔導學生上狠下功夫,我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課題研究總結 篇24
這次實習,我是在家鄉的楓林鎮中心小學,跟著我的指導老師一起教六年級數學,老師是一位很有實力的教壇新秀骨干人物,能在他的指導下學習,是我的榮幸。
從實習的第一天開始就意味著我從學生的角色中踏入了老師的隊列(雖然只是實習老師),我從那些充滿著活力、充滿著對新知識渴望的學生們面對面交流中,漸漸的我發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在改變,有人說,當你把改變后的東西當成了習慣,慢慢的你就會認為那就是本來的你,這應該就是說在改變中成長,在改變中進步吧。對于一個實習生來說,實習的過程其實是把自己置身于一個尷尬的位置來思考和踐行教育的過程。一方面,我們還懷有學生對教育的思考、責難、評判;而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些問題,我們將自己置身一個尷尬的位置上,或許總是少不了一些從心靈底處溢出的痛楚和掙扎。
在此期間,我也有幸參加了多次溫州小學數學專題培訓會,和許多市縣級優秀的骨干教師一起聽課學習,是一種榮耀。這也是我實習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回憶,名師們高品質的教學,以及學生的高素質都讓我深深折服。我的老師教給我聽課聽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怎么去聽好一節課:首先聽課前,應認真閱讀教材中的相關章節并且自覺的備好課,如果是習題課,應事先認真把題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來講我會怎么講。到了聽課時,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聽課的重點是注意任課老師講解過程中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師的優點,并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么會這樣講,課下可以與老師交流。同時要觀察老師怎樣講課,如何傳授知識、教學思路是怎樣的、如何控制授課時間、駕馭課堂的方法和調動課堂氣氛的技巧、與學生互動的技巧、板書設計等等并不是單純的.關注老師所講的知識。老師講課時也要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應,思考以后自己上課時要以怎樣的形式去上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這使我覺得現在的聽課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聽課是為了學習知識;現在聽課是學習教學方法。目的不一樣,上課的注意點就不一樣,現在注意的是名師們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思路。
除了聽課,上課自然更是實習的一個重要主題。
過程還算完整,流利,但可能問問題的方式,以及各教學步驟的時間安排上存在很多不足,導致課堂氣氛沒有想象中的活躍,老師說我的語言要精煉,不能太啰嗦,還要讓學生聽得懂,語言組織能力還要加強,有些問題問得不是很好,學生不容易聽得明白,還有問問題的方式要多樣化。教態要自然,你的動作有些僵硬,也許第一次還有些生疏。請學生回答問題不應該老是叫那些很愛舉手的,同一個人不能多次,要重視整體,上課是給全班上的,不是給個別的。
在教學過程中,備課就不得不提,它是上課的核心。備課歷來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它作為教學活動的準備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保證,又是減輕學生負擔的根本途徑。在實習過程中,我老師教我的幾點,我覺得很重要: 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作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數學現實:學生的實際知識有多少?數學水平有多高?日常生活常識有多廣?以便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和已有數學水平去認識新的概念,從而擴展學生的數學現實。上述問題可以在課前了解。其次,深挖教材;備教材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教師要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同樣,一節課教學內容的深淺也要適中。內容太深,學生不能接受;內容太淺,又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師在分析教材時,不妨對下列問題做出回答:⑴教材內容是不是達成課時教學所必須的?還需要補充什么?有哪些內容與目標無關?哪些內容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⑵教學從哪里開始?教材中所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⑶從教學目標來看,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是什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只有在回答了上述問題之后,才能采用有效的策略,諸如調整教學順序、提供現實背景、挖掘數學思想方法、改變呈現方式、設計或引進開放題、讓學生參與教學材料的提供,甚至重組教材內容等等,使教材內容成為更易于課堂教學表達、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材料,從而達到優化教學內容的目的。
但備課畢竟強調的是知識重點,課堂的活躍與效果也是要注意的。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一個老師的綜合能力一定要好。它不僅僅要求你明白那些是教學重點,它更要求你具備較好的語言能力,還要有好的畫功,這樣才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球,課堂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不能輕易否定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否則會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們應該注意讓孩子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教學效果才會高。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孩子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都給予肯定,讓孩子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的答案。
除了上課、聽課,改作業是不可避免的了,六年級的學生在學圓柱圓錐的時候涉及到的計算因為有個π是3.14計算有時候就顯得很麻煩,老師就讓他們從2π開始背到9π,16π,25π。然后是11一直到25的平方的多少,平方的我記得,但對于π,要讓我一下子說出8π,或者7π是多少我是說不出來,沒辦法因為要檢查他們的背誦情況我也跟著背。
候也要算,數據小點還沒什么,大了就什么結果都有。而且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公式就直接一大包數據在那算來算去,書寫是格式也亂七八糟,我還要慢慢去找他的答案在哪,黑漆漆的一片找一個小小的答案,都不知道藏在哪了,經常有這樣的學生。
從他們的作業中也發現雖然很多學生很聰明,班里除了兩三個外,沒有哪個是非常非常細心的,總有馬虎的時候,我就搞不懂體積的單位也能寫成平方。
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我發現責任心對一個老師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雖然只相處短暫的兩個月,但不論時間的長短,我們要都應該盡心盡責的去教他們,而且這種責任心不僅僅應該存在與學習上,也應該包含與生活。
短短的兩個月實習,對我來說,意義非凡,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漸漸有了一些教師的姿態,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定的走好,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生的負責。
課題研究總結 篇25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寫好漢字”是剛入學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寫字教學可以陶冶學生情感,培養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寫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進學識修養。”
我參與“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寫字效果”課題研究,目的是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出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寫字教學內容和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正確的書寫姿勢,寫規范、整潔、美觀的漢字,培養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及一絲不茍、專心致志的學習品質,陶冶性情,并有一定的欣賞、甄別、評價書法作品的能力。
二、研究對象與內容
對本校低年級的學生書寫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找出適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的寫字內容和方法,用趣味性教學激發寫字興趣,重視正確書寫姿勢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注意對學生進行使用和保管習字學具的教育,引導其在習字過程中掌握漢字書寫基本規則和技巧。
三、研究的方法
1、實驗研究法:在全面了解學生現狀的基礎上,構建適合本學段學生的寫字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圍繞研究目標,開展階段性調研活動,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2、調查研究法:定期了解本校低年級學生的書寫現狀,掌握其特點及優勢和不足,調查分析原因,研究全面提高寫字水平的策略。
3、個案研究法:根據學生書寫能力及水平現狀進行分類,并從各層次學生中抽取個案,進行追蹤、隨訪,觀察、了解其變化,評估寫字教學效果。
1、準備階段(20xx年11月)
(1)閱讀教育部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字教學的相關內容,明確小學低段寫字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研讀相關科研資料、文獻,為課題研究做準備。
(2)提出課題研究的初步設想,形成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5月)
(1)根據實施方案進行課題研究,并對實際教學研究中的案例進行分析。
(2)定期圍繞課題開展活動,更新觀念,及時反思、調整課題實施方案。
3、評價與總結階段(20xx年6月)學生作業、習字作品展評,進行階段性總結。
寫字課模式:
(一)看。每次寫字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師范字的布局、結構及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筆畫長短等,促使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對寫字要領做到心中有數。
(二)寫。包括描摹《寫字》書,臨摹教師板書的范字(以課文中一類生字為主),做到手寫心記,要求注意力集中,看準田字格,下筆準確,每一筆畫一筆寫成,減少涂擦,杜絕反復涂改。
(三)評。學生練習結束,在師評的引領下,學生互評,發現優點,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方法,逐步養成動腦分析的習慣,提高審美水平。
四、研究成果。
1、在描摹、臨摹《寫字》書的基礎上,獨立練習課文中的一類生字。欣賞了優秀的硬筆、毛筆書法字帖,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2、發揮教師的榜樣引領作用,各科教師以規范、美觀、整潔的書寫(板書、作業批語)做學生的表率;各科作業都要求書寫認真、規范、端正,鞏固寫字教學效果,真正做到“提筆就是練字時”。只要讓學生提筆寫字,必須強調正確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經過強化練習,學生大面積具備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字能力明顯提高。
3、規范了書寫工具。一二年級要求用HB木質鉛筆書寫,控制用脆而易斷、難以用力的自動筆;控制使用橡皮,培養了平心靜氣、一絲不茍的書寫態度,降低了寫字出錯率,從而提高了書寫速度、效果。
4、練習時間:在校每日中午寫字課為教師指導,集中練習時間;課余時間由學生自行安排,每周不少于2小時習字,在強化練習中提高了寫字速度,做到了“熟能生巧”。
5、建立完善的評價制度,組織了一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寫字比賽,定期進行作業展評等,班級開辟學生優秀鉛筆字作品展示臺,每月一次寫字之星評比,將學生的進步之作、優秀之作張貼于展示臺,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評價書法作品,提高鑒別能力、審美情趣。
五、課題研究的'反思。
寫字是小學階段一項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學生寫字技能的形成,要堅持不懈地重復,練寫充分,才能形成。寫字教學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規律,就是要精講多練,且反復練,直至達到自動化的程度。但是這一點往往得不到部分家長的配合,認為讓孩子練字增加了孩子的課外負擔,家長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就看到孩子的進步,有些家長慢慢的放棄了,沒有堅持下來。總之,要使全體學生真真正正的學會寫字的這項技能,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需要師生的不懈努力,任重而道遠!一年來的認真實踐,積極探討研究,在習字教學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收獲。低年級學生的易變性還是比較大的,我們還須繼續努力,加強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使他們真正掌握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
課題研究總結 篇26
我校班主任小課題研究,在專家們的正確引領下、在局領導的指導、調度下,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班級師生關系更融洽,學生學習更加主動,良好的班風逐漸形成,學生也更加珍愛集體榮譽,為生活在這個集體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了班主任小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
一、潤物無聲,加強學習和借鑒
1.學習,從制定方案開始做起。
從制定方案的時候,就開始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開展課題研究的意義,更新教育觀念,為班主任小課題研究的開展做一個入門鋪墊。
2.培訓,為研究奠基。
定期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有關的理論和文章。并及時發放資料、組織聽專家報告等方式,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專門培訓。尤其借助《潤物無聲》一書提到的相關案例,拿來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進行應用、探索。通過培訓、學習,我們得到新的共識,即人文管理思想核心是倡導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引導學生和服務學生。強調“要讓學生愛老師,老師必須要有可愛之處”,“可以讓學生怕我,也可以讓學生服我,更可以讓學生親我和信我,但是絕不可以讓學生恨我”。在學生中提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行為規范。我們專門為班主任設立的學習筆記,圖文并茂,學習讓他山之石為我所用。
3.反思,引領課題研究
老師們堅持每月一反思活動,通過這種自我反思,來思考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同時,加強對小課題演技素材的總結、反思,利用我校教師論壇時間、班主任小課題專題研討時間進行交流,來促進這項工作的開展。
二、同伴互助,相互協作和提高
我校3個班,3個正班主任,3個副班主任,3個班主任研究小課題。正副班主任共對一個班,同面一批學生開展研究。平時的問題,實現了兩人之間的及時商量,尋找問題解決方法。同時,班級教導會、學情會商會議時,班主任也把小課題研究的相關問題提出來,與全體任課教師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三、關注細微,讓小課題研究推動班級工作開展。
乍一看,班主任小課題不是非常“巨大”的課題,但是,對孩子成長來說卻是“無小事”,因此,“關注細微”成為我校對教師提出的研究立腳點,也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非常看重的一點。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與班級常規管理有效結合,讓小課題的研究成為開展班級工作的拐杖,成為反思班主任工作的切入點,成為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學情交流的重要內容。如此從細微處著手,讓每個班級都成為全體教師為孩子們建構的“溫馨家園”!
課題研究總結 篇27
光陰荏苒,一個學期的時間很快就要結束了。回顧這個學期的課題研究開展情況,頗有些收獲。本學期我承擔了課題組的研討課《植樹問題》,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使我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有了更深一步認識。現結合研討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綜合實踐課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的教學原則。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
切實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了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從而體驗生活,認識社會。例如:在《植樹問題》教學的開始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發現手指之間有間隔,找出手指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并讓學生觀看多媒體的演示,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著間隔問題,間隔問題無處不在。
二、著眼活動的實踐性,靈活運用實踐課的活動形式
數學新標準中提出: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活動中應著眼讓學生深入實踐,自己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
在《植樹問題》中,對于不封閉道路上3種植樹方法我沒有直接的告訴學生們,而是準備了一張白紙讓學生們自己大膽的畫一畫,看看會出現哪幾種情況,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注重學生參與活動過程的評價
小學生在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所能獲得的成果大多都比較微小,但是我們主要看學生是否參與了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在實踐活動中發現了多少問題,解決了多少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重在評價學生參與活動獲取知識及信息量的多少,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方式,以及研究性學習方法,注重過程的評價。
總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過程中,一定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托,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生存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
課題研究總結 篇28
一、課題的提出
1、詞匯是言語的三大體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言語的根基材料,分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惟。
2、《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次如果激發和培育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使學生樹立自決心,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和構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節制必然的英語根本知識和聽、說、讀、寫手藝,培育學生初步用英語干工作的能力。
3、現行牛津版小學英語教材,詞匯量較大,從四年級起,要求學生節制的“四會”單詞越來越多,大大都學生靠機械地背字母挨次來記憶單詞,費時多,效果差。
4、農村小學的學生,家長素量良莠不齊,學生學習英語缺乏優秀的言語情況,教師劃定的讀書、記憶任務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不能完成。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確立了《指導學生有效識記四會單詞》課題。
二、課題界定
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方針或教學狡計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處置行為方式。有效教學方法對當于單詞教學,可以是某一環節的一類策略或一組策略,也可以是講堂教學上的一套教學策略。
三、課題的理講價值及實踐價值
1.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關心農村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的研究,提高講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立異認識和實踐能力,提拔學生的分析素量,以順當將來社會成長的需要。
2.本課題研究的理講價值
試圖通過組織、實施“農村小學英語單詞教學策略”課題研究,進行初步的理論歸納綜合,豐碩和拓展現代講堂教學的實踐性理論,推進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成長。
四、研究方針與方法
(一)研究方針:
通過組織、實施本課題的研究,切實提高學生的立異認識和實踐能力,提拔學生的英語素養,以順當將來社會成長的需要。
(二)研究方法:
1.查詢拜訪法
2.文獻法
3.步履研究法
4.經驗總結法
5.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內容
英語單詞的教學表現正在每堂英語講堂上。若是學生只是一味跟滅教師頻頻朗讀,是很難真正節制和利用單詞的讀音紀律的。故英語單詞教學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英語教學的效害。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起首表現正在學習可否積極自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起首表現正在可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進學生對知識的自動建構。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但愿能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切磋有效操練的路子,尋找根治頻頻低效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力讓使講堂教學有效、高效,為推進小學英語單詞教學的有效性供給必要的按照和內容,從而讓教師和學生更好的互動,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
六、課題研究的階段性功效
(一)創設了和諧、寬松的學習空氣
(二)提高了學生拼讀、識記單詞的能力
(三)正在學習中彰顯了學生的個性
(四)為教師提高素量搭建了舞臺。
1、教師教學理念的改變。
2、教師業務素量與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年多來,學校英語教師的業務能力獲得了提高。其中,劉珍教員被評為校“名師”,有多位教師的論文、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正在縣級評比中獲獎,并有部門教師的論文、漫筆正在省級刊物上頒發。同時學校多次開展了課題組
校級展現動,并獲得縣教研室的好評。泛博教師通過課題研究,逐漸利用新課程理念來沉新建構本身的知識體系,優化教學設計。優秀研究空氣培育了一批骨干教師,教師的教學能力獲得全面提高。
七、課題研究存正在的問題和勤懇標的目標
1、存正在的問題
課題研究剛剛起頭邁出第一步,我們所做的工做也只是正在進行試探考試考試,同時也面臨滅良多的堅苦。比如正在研究課中,人人都能把詞匯的有效教學放正在第一位,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搭建拼讀的橋梁,把它設計成本課的亮點。但正在日常平凡的教學中還不能持之以恒地進行音標拼讀法的教學。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英語做為學生的第二言語,確實需要不竭地頻頻,可正在實際教學中,沒有這么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做專項訓練。所以正在此后的教學中,我們還要不竭降服新的堅苦,找到訓練的沖破口,把詞匯有效教學進行到底。
2、勤懇標的目標
(1)繼續加大培訓力度,不竭優化考試考試教師步隊的素量,讓取研究工做少走彎路。
(2)深切進行課題考試考試,激勵課題組教師斗膽考試考試,正在講堂教學中充實表現學生的從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點,頻頻實踐、頻頻研究、對比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正在實踐中怯于試探。
(3)設法子,找啟事。多做研究的冷思慮,權衡利弊,不竭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樂趣和能力程度,讓取獲得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收持。
(4)自始自終捕好常態研究,總結經驗,力讓做出具有自創價值的功效。
課題研究總結 篇29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近一年以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下,認真按照縣級《課題研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積極營造教育科研的氛圍,參與課題的立項、申報及日常的研究,注意總結和推廣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在扎扎實實的課題研究過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育科研質量。現將這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主動參與課題研究
1、這一年來,我利用各種機會努力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提高自身的科研理論水平,及時更新教育觀念,積極開展教育研究,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并通過會議、座談、講學、調研等形式,提高自身對科研的認識。
2、加強研究,優化教學過程。我認為課題研究工作應落實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是學校的一民普通數學教師,但我熱愛本職工作,為人師表,力作學生的表率,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始終是我的追求。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加強研究,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一直沒有改變,結合學生實際,整合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及教學中都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力求體現學生的自我感悟,同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力圖以教科研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使自己從一個“經驗型”的教師盡快向“科研型”、“學者型”教師轉變,盡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3、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能注重第一手材料的積累,并及時加以總結。
4、以“教研活動”活動為主線,強化課題過程的管理。
課堂教學是進行課題研究的主戰場,我和其他教師一致認為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是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指導管理的有力舉措。
(1)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參加隨堂聽課活動。每一學期同年段教師之間,進行隨堂聽課,聽課程序為:
A、課前了解聽課內容和課前準備;
B、聽課、記錄;
C、課后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了解課題研究進展情況;。一年共聽課30節。通過上課、聽課、討論等環節促使課題研究工作落實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
(2)積極參加教研組組織的教研活動。全年級教師聽課,開課教案由教研組或課題組討論,要上出自已參與的課題的特點,上好后進行說課、評課活動,每位教師發表見解,共同探討,不斷深化課題研究。
二、進行比較、重視教科研的工作
本學期剛接手六(3)班的數學教學。該班由于種種原因進行重新分班,尖子生偏少,中下學生偏多。接班時盡然有12個同學不及格。接班時的平均分只有73分左右位居全年級倒數第三。張財婷同學老是逃學,于是我接班后我就下決心用自己的工作熱情、用關心愛護、用責任心去感化他們。首先,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位特別生,以鼓勵為主,不“狂轟亂炸”的批評,對每位學困生連續幾個晚上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商討如何幫助他們改變學習態度,想方設法激勵他們努力學習,不懂大膽提問,力爭進步。憑自己的工作經驗,主動積極配合班主任如何加強管理搞好班集體工作,給了一定的建議,半個學期過去了,班級情況明顯的改善了。經過一年的努力,我所教的數學成績以82分左右的成績位居全年級正數第三,只有4人不及格。全縣排名上升也很大。
總之,本人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成績應歸功于學校領導的正確引導,歸功于學校的教育科研氛圍。但與先進同行相比,還是做得不夠的,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新的教學理念,認真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發揮余熱。
課題研究總結 篇30
優秀的學校文化是優質學校的靈魂,是優質學校重要的生命根基。學校文化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無形的、潛藏著育人價值的課程資源,這種課程資源的科學開發,是每一所學校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學校品牌的主導取向和重要內容。過去多年里人們一般只對高校的學校文化研究感興趣,卻淡化對待中學的學校文化研究。比如:提及北京大學,人們自然會想到蔡元培,他在“兼容并包”的廣闊、自由的精神空間里,創造出全新的北大文化。即以“科學與民主”、“個體精神自由與獨立”,“重新估定價值”的懷疑主義精神與“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的寬容、博大胸懷為核心的新的世界觀、新思維、新倫理、新方法、新學術、從而為北京大學適應新的時代變革提供了新文化理想、新的價值體系、新的想像力與新的創造力。再如:人們談起清華大學就能想到他的學校文化,“嚴謹治學、精于學術”使得清華大學能成為國家的學術中心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是世界最負有盛名的大學之一。他的學校文化集中體現的“與柏拉圖相知,與亞里士多德相知,二更重要的是與真理相知”,這也充分體現了探求真理的大學精神。英國的劍橋大學,建校近800年,培養了60多位偌貝爾獎得主,他的學校文化賦予個體以學術自由,使他們能夠追求自我的理念、思想。她遵循“自學、獨立思考”的教育方針。
然而,中學特別是全國有影響力的中學,她們在構建自己的學校文化同時,往往是過多的是繼承,“有繼承才有發展,學校需要風格,風格來源于傳統,傳統需要創新”。面對新的世紀,面對已經推廣了的高中新課程,學校文化的重新思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高中新課程已經從2x年全面啟動研制,2x年的高中新課程的實驗推廣,到2x年的已在14個省市的逐步推開。至此,我國21世紀的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經形成。新課程的總的目標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協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圍繞這個新目標,現在的高中,特別是省級重點高中,應該重新思考學校的文化定位,文化體系,文化構建。在育具有何種素質的人的層面上需要研究與實踐。
學校文化的建設,要根據自己學校的歷史與現狀,研究學校文化產生發展的規律,遵循學校文化建設的原則,定位自己的文化核心。從學校層面來看,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一是打造學校品牌,二是對學校進行改革。從課程層面來看,現代學校建設旨在促進學生真實的發展,而不是虛假的發展,既要有顯在課程(這種課程是指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有組織實施的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又要有潛在課程(這種課程是相對于顯在課程來而言的,在需要通過正式的課程來實施,而是通過無時不有、無處不再的學校的物質環境、精神文化氛圍和人際情景,例如:校舍建設、教學設備、校貌、校園精神文化、教學禮儀、校訓、校紀、校規、校風、教風、班風、學風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等,對學生身心發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課程育人目標的實現)。只有將顯在課程與潛在課程一道構成相得益彰的學校課程范疇,才會積極推動學校課程育人目標的實現。二是從學校現代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內涵是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最終體現為教師與學生在生存和發展方式上的現代轉化,其實質是現代學校文化的建設,即根據新課程要求對現代學校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種與學校和人的現代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學校文化。
目前,現代中小學都面臨著復雜的文化生態環境,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新的課程與舊的教學方式等的矛盾沖突,使學校面臨著復雜的文化價值選擇。在這種背景下,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就顯得日益突出。從文化學的視角來看,首先,現代學校文化建設應該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礎上,形成優秀的學校文化,孕育優秀的學校教育,使學校文化成為凝聚學校群體成員的重要精神力量,成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內驅力。其次,現代學校文化建設要遵循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一般來說,文化的.發展要經過文化認同、文化融合、文化重構三個階段,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也不例外。第三,在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關注文化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使學校文化充滿活力。只有將高中新課程理念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思考才能真正探究出現代學校文化的內涵、機制、策略、途徑等,才能給中小學構建現代學校文化提供新的啟示。
一、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課題“高中新課程下學校文化體系的重建與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新的課程背景下重新對學校文化進行思考,構建適合新高中課程體系的學校多元文化體系。從基礎教育的高中階段思考對人才的素質培養,特別是對高中學生素質的發展的研究,對培養學生以什么樣的態度和方式對待人生和介入周圍世界的研究,學校文化應該包涵的重要內容等等。著手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有:
1、研究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建設的原因
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內涵是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最終體現為教師與學生在生存和發展方式上的現代轉化,其實質是現代學校文化的建設,即根據新課程尺度對現代學校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種與學校和人的現代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學校文化
2、探究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建設的機制和策略
準確把握時代和現實社會給學校教育提出的深層或前沿問題(核心是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進而確立現代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和主導文化精神,是現代學校文化建設必須首先面對和解決的課題。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在于立足于實現人的發展這一核心價值以及理性與人本的主導文化精神,對現在學校文化模式的非現代因素進行反思和批判,并以此為基礎,對已有學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在現代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研究處理好如下一些矛盾:(1)、學校文化的超越性與社會文化的制約性之間的矛盾。(2)、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3)、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矛盾
3、研究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
在于立足于實現人的發展這一核心價值以及理性與人本的主導文化精神,對現在學校文化模式的非現代因素進行反思和批判,并以此為基礎,對已有學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形成基礎教育階段高中的校園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網絡文化和課程文化等體系。實現現代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那就是實現人的發展,形成這所學校所特有的一種新的生存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反映這所學校生活在行為層面、制度層面和價值層面的整體特征。
4、研究普通高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它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有著特殊的功能,對學校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有著獨特的作用,是課堂教學、常規教育無法替代的。校園文化建設應以物態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創新文化建設為主體,從主體著眼,正面突破,構建特色校園文化,推動素質教育的穩步實現。
5、研究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所體現的文化
6、研究學校文化整合應由哪些方面構成?
7、研究就一所學校而言,對學生影響最大、最長久的是什么?
8、研究高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
9、研究高中新課程下的學校自我發展的主題
10、研究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的精神文化等
11、用整合的策略研究學校文化整合觀、主導價值觀
12、研究管理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校園文化的形式與內容等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建設學校文化的主要思路
一所學校,應該有諸多的建設和發展目標。學校環境建設,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硬件規劃,道德思想強化等,所有這些內容都不應該離開最重要的基礎,即學校文化建設。它是在多維變化的過程中,通過辯證批判的取舍,經過提煉和升華,形成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學校精神和方向,它能促進整個學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變革,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創造意識,是成為學校培育現代人所具有的獨特財富和資源。
建設學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行為實踐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讓一批批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和完善并留下鮮明的文化特征。學校教育如何構建新的學校文化﹖憑空制作顯然不行,把各種"流行"拿來拌成"文化色拉"同樣不行,讓各種文化輪流坐莊,或"只取其一,不及其余"也不行。在我們看來,可以采用的合理策略是整合。利用高中新課程的理念整合學校、社會、文化的元素。為完成這一整合和重建的艱巨任務,我們認為,至少要討論三個不同層面的問題:第一,學校文化整合的策略。第二,學校文化整合的主導價值觀。第三,學校文化整合的主要方面。整合過程的基本步驟有,首先需要明確學校文化的主導價值觀,它是社會發展需要的主導價值觀在學校領域內的特殊表現。然后是構建學校文化的總結構,在總結構框架清晰的基礎上,再來勾劃每一方面、層面的框架和內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怎樣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實現新的文化追求。這是一個由部分到整體、由內容到價值、由靜到動的生成過程。學校新文化的生成最終必將促進學校教育的整體改造。
2、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動研究法:
圍繞研究目標展開教育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修正方案、調整目標,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例如:德育模式的行動研究。一是要注重主體性的德育模式,著眼以學生個體為中心,倡導學生自主管理,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在學生常規德育管理產生實效的基礎上,學校積極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活動,讓學生參與制度制定,參與管理過程,參與評定結果,使他們產生了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理念。從早鍛煉到課間操、眼保健操,從早自習到晚自修,從寢室、食堂到教室,從勞動衛生到紀律,到處都可以有學生參與管理的身影。二是實踐學校、家庭結合的德育模式。
(2)個案研究法
利用實驗方法,從點到面,從全方位進行學校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把校長、學生家長、教師和學生都吸引進來,定期開辦家長學校,改革家長會內容和形式,邀請專家、學者做報告,老師向家長介紹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方法,使大家得到清新、實用的德育理念和措施,統一思想,統一行為、統一價值觀,形成優秀的學校文化。
(3)整合法
整合學校資源,創建優秀的教師文化。一是要為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一定的物質條件,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給予優秀教師充分的鼓勵,為優秀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讓教師有能力維護自己的精神家園,培育教師的人文精神。二是加強專業實踐的參與式培訓、行動研究和個案研究,讓教師在具體化情境中提高教師追求事業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覺研究教學行為規范等。三是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給教師創造機會,增加機遇,讓其才能得以展示。四是倡導教師新的專業生活方式。如鼓勵教師集體教研和體驗交流,堅持教學日志和軼事記錄、整理,建立專業成長檔案袋等。使教師成為“重精神、不計較名利、以學習者自居、對人有信心、樂于助人、擇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緒穩定、自律自強、有使命感”等10項特質“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個人能夠在自覺的層面上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創學校管理文化的新亮點。
(4)調查法
在每一個年級段設計不同的學校文化管理模式,并采用問卷調查式進行課題研究,探究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校園文化管理模式。
(5)文獻法:
了解學校文化的研究動態。了解高中新課程帶給學校發展的變化狀況。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內涵及其對學校文化產生的影響,從而運用正確的觀念指導課題實踐工作,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
(6)經驗總結法:在實踐中對已經獲得良好效果,并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教育活動進行回溯研究,做出系統總結。
(7)教育比較法:在時間跨度、級段之間進行縱向比較,在同年段不同班級、同類群體之間進行橫向對比,提煉有說服力的理論證據。
三、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一)現實基礎和歷史條件
1、現代化的教育環境
校園占地338畝,建筑面積達7、6萬平方米,總投資2、2億元。生活污水處理生態型、草坪灌溉天然節水型、沿河駁坎親水型、校園綠化自然型。環境布置獨具匠心,七島六橋,亭臺水榭,設施先進,環境幽美。融生態型、園林式、現代化為一體。
2、歷史上,我校德育有著優良的傳統。
浙江省溫州中學創辦于1902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源遠流長。歷史上,本校就是浙南地區傳播民主思想和革命火種的基地之一。著名校友鄭振鐸、謝文錦、盧聲亮等人就曾在校園、浙南大地留下了光榮的革命足跡。一代又一代的后學者繼承傳統,用行動踐行著學校的校訓——“英奇匡國,作圣啟蒙。”優良的傳統是溫州中學得天獨厚的優勢。
3、近年來,我們的學校文化已經初具框架。
⑴學校文化科學化建設。側重文化隊伍、德育手段、學校文化目標的研究,形成的主要觀點有:全員參與學校文化建設。堅持“一個核心,兩種教育活動,三個實施渠道”的文化體系(90年代初提出)。學科教育文化滲透(1992年在全省教研大會上經驗交流)。“四度”的德性育人目標:潔度(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強度(堅強的意志)、量度(與人相處的雅量)、韌度(承受壓力的能力)教育的德育目標。校園文化建設分三個層面(校集體、班集體、自然群體)實施。分層次班集體建設,高一年級段為“形成班集體”,高二年級段為“鞏固班集體”,高三年級段為“優化班集體”。
⑵學校文化制度化建設。強調文化管理、文化載體、規章制度的規范,形成的基本觀點有:
學校文化、校長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校園文化五位一體。鮮活的學校文化的載體有利于學生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學生教育活動的制度保證。
⑶學校文化多樣化建設。在學校課程、學科滲透、校園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形成了以下幾點認識:學校課程(顯在課程、潛在課程、認知教學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需要深化。學科中的文化滲透,教師的文化意識和自身文化素養有待提高。校園文化對學生人格的熏陶具有重要意義。
⑷學校文化特色化建設,主要有“班名命名”活動、學校活動班級承辦制、學生社團建設、學校網絡電臺等。
(二)保障措施及研究力量。
本課題由省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溫州市名校長、溫州中學校長胡海帆負責,胡校長曾負責過的兩項省級規劃課題研究,《把探究式學習納入高中正常教育過程的實踐與研究》、《以成“人”為目標的德育模式研究》都已經順利結題,并獲市級科研成果二等獎,課題組成員多數參與省級課題研究,積累了課題研究的經驗。學校各處室將盡力做好本課題的協調、管理工作。學校在財力、人力、物力上將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方便和幫助。
課題研究總結 篇3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又接近尾聲,其實,本學期的時間很短,只有三個多月時間,也難怪不知不覺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在課題研究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績。下面就簡單的小結本學期的課題工作。
一、制訂計劃,加強落實
開學初,制定課題組和個人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并在工作中圍繞本學期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積極落實。并取得很好的成績,本學期是課題研究的中心階段,課題研究成果,已經初見彌端。
二、提高認識,加強學習
本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積極探索加速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途徑和方法。首先加強課題組教師的理論學習,本學期我校理論集中學習4次,通過,理論學習,是我們的課題研究,有知識支柱,使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因為我們認識到校內網絡教學系統的建立和應用,可以極大的刺激和促進校園信息化的建設。認識到課題研究是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現代遠程教育項目開發利用得好,可以為教育改革,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可以大大改善教學的條件,更新各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一種具有現代氣息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信息素養的培養,可以讓師生們切實感覺到信息化與自己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貼近。因此,我校由校長親自抓項目的建設,管理人員具體負責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并有嚴格的管理使用制度,以保證正常使用。
三、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
本學起初,我校集中學習了安徽省農遠使用的幾種方法法,并在研究中有針對性的加以研究。提煉出一下五種:
1、“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以光盤教學為主,教師參照光盤的組織形式,組織學生模仿學習、對教學知識提煉概括。
2、“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以教師教學為主,用光盤中有效的資源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
3、“提供樣板—示范引導”型:以教學光盤中的學生為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4、“課堂直播—同步教學”型:直接播放教學光盤,學生進行同步學習。
5、“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對教學光盤中的有效資源進行重構,用于教師開展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四、存在的問題
1、由于教導處工作比較繁忙,以及本學期教學活動比較頻繁,本人的課題實驗課沒有得到落實。
2、本人撰寫論文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導致很多成果無法提煉為論文與各校的同行交流、切磋。下階段力爭有、更高質量的論文誕生。
本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會遇到的困難、的艱辛,但我們堅信,憑著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執著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會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成績。
課題研究總結 篇32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經過近兩年的認真學習,努力實踐,我們的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師教與學的最主要途徑,在有限的城,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了課堂效率,高質量地將大量信息傳遞給學生,改變以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傳統教學由于媒體單一,只能教師講,學生聽,以教為主,導致學生厭學。整合后的課堂教學一改這些弊端,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當觀眾的局面徹底改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綜合能力也得到培養。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拓寬了學生視野電腦和網絡,目前僅作為計算和信息處理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經變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并以前的未有的強勁勢頭向前拓展,成為了一個人類共有知識的平臺。學生在業余時間,通過上網來攻取各種知識,這大大擴展了信息來源,全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4、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
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資源,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獲取名教
師的經典教案、精彩課件,在計算機題庫中查找各科試卷。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解決經驗缺乏、資料匱乏等問題,快速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5、通過課題實驗,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都得到加強,新的課程觀、質量觀、教學觀逐步形成。廣大教師認真總結自己在實驗中
的心得體會,撰寫的論文及教學設計有多篇分別在省、地獲獎,我校有11位老師的錄像課送地區參賽。
6、通過課題實驗的開展,促進了教師的教學行為變化,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變化,讓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五、存在的不足1.在課題研究中,有部分教師對課題的理解還很片面,課堂上只注重了課件的使用,而忽略了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要形成新課堂的教學觀。
2.教師的信息素養還有待提高我們雖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來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的培訓,每周一次的培訓時間也比較少,教師運用計算機的熟練成度還不是很高,如搜集、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都有等提高。
3、學校還應加大投入,增加計算機的臺數,保證各班都有計算機,為各科教學提供便利條件,還要使電子備課室的上網速度快些。切實扭轉不利局面,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