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在教師作風整頓學習活動中,我認真學習了教育局有關作風整頓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學習中一邊做筆記,一邊接受領導和同事們的教育,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通過這次整風學習,變被動教育為主動受教育,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聽取別人的批語意見,我有如下一些認識。現進行自我剖析如下:
1、學習貫徹精神,感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干教育,踏踏實實育人才,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根據區教育局的“改革、發展、質量”的目標,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重視教育的過程管理,把工作落到實處,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老師們說:“教師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一名合格的老師,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觀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學校是傳播文明的場所,教師是播種文明的使者,在一切教學活動中,教師都要做到文明從教。”“育人為本,是學校辦學的宗旨,是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只要我們廣大教師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教育是一項平凡而偉大的工作,是關系千千萬萬孩子的未來,系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要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緒,從點點滴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對待學生要有耐心,特別對于問題學生要給他(她)機會,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精心營造育人的一片藍天。“作為教師,用愛點亮學生心頭的明燈,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責無旁貸,任重道遠。”“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豐富的知識和學問,更有堪為人師的人格和品德,有著對學生的一種無私奉獻的愛。”“教師在教會學生做人和學會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知道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3、加強個人師德修養。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樹人”,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的人格力量的體現。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大家認為:“一粒種子,要經過春天的播種,夏天的澆灌,秋天的收割,還有好多工序才能變成碗中香噴噴的米飯。教育學生也是一樣,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標,不再繼續澆水,不去收割,那么永遠都不會有收獲。”“讓我們一起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帶著對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愛,帶著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生命的至愛。”……
4、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觀,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教育實踐觀,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各項任務、工作目標順利完成。落實到工作中就是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孩子全面發展,全面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
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聯系群眾不夠密切。在工作實踐中,有時以一種懷疑的心態去對待群眾的智慧和能力,不夠重視群眾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二是不能大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對于出現的工作問題和漏洞,總是檢討自己的時候多,說普遍存在的問題多,具體到個人的少。
三、工作上的積極主動性
這一方面自認為做得不錯,但是有時有一定依賴性。有些工作認為領導會有具體的指示,我不用先急著干,以免做得不好,反招來非議。還有一方面,在教學上,逐漸缺乏創新精神,對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依順,不太動腦筋去創新嘗試,不夠大膽,害怕失敗。
四、工作作風
工作很熱情,但耐持久性不夠強,工作時間久了,沒有新鮮事物出現,有時就有一種厭倦的情緒產生。總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徑,急于求成,最好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對問題有時不能作深層次思考,處理方法簡單。
下一步整改措施
今后,自己一定從思想上、行動上嚴格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辦事,改正問題和不足,努力干好工作,爭取新的成績,具體是做到“五心”:
1、政治上要忠心。要全面認真系統地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扎扎實實地投入到活動中去
2、教育教學要有雄心。做好日常工作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及業務學習,提高工作水平,切實以過硬的本領來完成好領導交辦的日常工作,并且要不斷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積極、主動,勤動腦,多研究,力求工作上創新,有新突破。
3、面對群眾要有良心:要強化服務,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愿意不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