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匯報范文(通用3篇)
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匯報范文 篇1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省、市、區的工作要求,我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務實發展,全力推進產業發展,大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保持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促進農村全面進步,不斷推進我鎮鄉村振興。現將我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扎實推進全域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工作。根據東鄉村振興組紀﹝20xx﹞1號文件精神,完成了全域人居環境整治第二批5條創建鄉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工程并且完成了第三批創建鄉村共13條自然村的申報工作。第二批創建鄉村已劃撥350萬元,已支出313.505531萬元,資金支出率為89.57%。二是加快推進智慧鄉村建設工作。完成了沙坪村、北環村、瓦北村、良洞村、蓮北村智慧鄉村建設項目,口洋村、大澳漁村智慧鄉村正在加緊建設,將在7月底完成。三是按照“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的要求,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重點整治農村垃圾、水體污染、畜禽污染、亂搭亂建、飲水安全、村場臟亂差等。20xx年上半年,全鎮農村共拆除了破舊房屋16間520平方米,清除垃圾400.2噸,清理村內水塘17口,清理村內溝渠17.64公里,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8噸。通過全面綜合整治,村容整潔,各村面貌日新月異,村莊的人居環境得到較好的改善,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2、扎實開展脫貧攻堅戰工作。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區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的脫貧目標,對照脫貧“八有”指標,扎實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達到了相對貧困戶退出的“八有”指標,符合相對貧困戶退出的標準。相對貧困村的貧困戶發生率、農民收入、集體收入等10項指標均已達標,符合相對貧困村退出的標準。根據《廣東省相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村退出機制實施方案》的要求,我鎮相對貧困人口379戶768人已全部退出;相對貧困村瓦北村已出列。我鎮共收到省貧專項撥付資金1641.9萬元,現已支出資金1526.236582萬元,資金使用率達92.96%,主要是圍繞村道及巷道硬底化、村場建設、文化室、環村路、墻面美化等創建項目全面推進示范村建設工作。
3、扎實推進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20xx年上半年,我鎮扎實推進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項目,擬投資300萬元的大澳驛站和120萬元鑊耳村農耕展示館項目的已完成設計,將辦理招標前期手續;擬投資450萬元的大澳環山休閑步道已完成掛網招標工作,正在施工;擬投資101萬元的大澳漁村文化建設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建設;良洞村、大澳漁村、蓮北村和口洋村智慧鄉村建設項目正在施工;地塘園村、泥澳村、允新村、海蓢村、雙門村、沙坪一村、沙坪二村7個環保項目正在施工,其中泥澳村、海蓢村、雙門村三個已完成竣工驗收。省示范片已動工建設的21個項目總預算12582萬元,中標價9772萬元,省1億元專項資金已支付6034.96萬元,資金使用率為60.35%。示范片建設中尤其重視解決村巷道硬底化、村村通自來水、村莊垃圾污水治理、改廁和居民外立面改造及貧困戶的基本生產生活等民生問題。
4、扎實推進鎮區人居環境整治。東平鎮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并將鞏固提升市、區兩級文明村鎮的創建成果,作為推動“生態美鎮”建設的重要抓手,依托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改善鎮域人文環境,在全區的鄉村尤其是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的村莊內,種植了一批綠植,打造了一批悠閑公園,切實改善了全鎮生態文明環境,把東平建成了“有山有水,推窗見綠”的悠美風情浪漫小鎮。
旅游強鎮建設縱深推進。東平鎮堅持錯位發展,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充分利用東平豐富的旅游資源,全力打造生態旅游強鎮。飛鵝嶺公園上山路段土石方工程、旅游大道綠化帶工程已經開展,25公里沙坪村至口洋村綠道工程進入前期籌備階段。榮獲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稱號。聯合攝影協會、釣魚協會,高投入開發了旅游產品,成功舉辦攝影比賽、潑水節、開漁節、旅游文化美食節和全國海釣錦標賽等豐富的節慶活動,“漁家風情、浪漫小鎮”旅游品牌進一步打響。
推進民生實事,構建和諧東平。東平鎮堅持民生優先,扎實推進民生實事,完善社會保障,促進和諧,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廣東省教育強鎮”創建成果繼續加強鞏固,教育整體水平與質量不斷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就業幫扶政策全面實施,城鄉醫保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平安陽東創建活動縱深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常抓不懈,應急管理不斷強化,社會治安穩定向好,全鎮全年實現零集體越級上訪,信訪總量呈下降趨勢,社會政治大局穩定。公共服務不斷改善,完成20個村公共服務站、辦事大廳、“四室”、上墻制度和信息系統等基礎建設,服務群眾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鎮區環境衛生、“六亂”進行全面整治,鎮區和景點落實專人保潔,鎮區環境衛生得到全面改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漁歌對唱”、“籃球比賽”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持續開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層治理全面提升,依法治鎮工作有力推進,社會和諧穩定。
5、扎實推進連點連片鄉村精品路線建設。我鎮扎實推進
陽東區連點連片鄉村精品路線建設,已完成了南線精品線路東平鎮總體規劃設計和口洋鑊耳村農耕展示館的設計。
二、主要存在問題和不足
總體來說,我鎮鄉村振興工作進展較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照中央、省、市、區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不小差距,不足和問題明顯存在。一是部分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多數村集體經濟薄弱或根本沒有收入,資金投入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農村人力資源短缺與專業人才匱乏并存,農民持續增收后勁不足等。
三、下步工作計劃
1、加快全域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部村莊完成“三個三”整治,20xx年底,爭取95%以上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50%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2、加快推進農村生態宜居建設。我鎮納入農村人居建設的村莊共45條,已有建設的32條,余下13條村爭取在區第三批人居建設創建成功,實現村莊建設全覆蓋。
3、加快推進省示范片建設項目。20xx年底前,完成大澳環山休閑步道、大澳驛站、鑊耳村農耕展示館、智慧鄉村等省示范片建設項目。
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匯報范文 篇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攻重點、破難點、補短板、強弱項的總抓手。xx鎮近年來圍繞建設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圍繞脫貧攻堅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與鄉村振興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就xx鎮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推進情況及成效
xx鎮黨委政府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全鎮農業農村工作實現了健康穩定發展。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農村暢通工程已全覆蓋,預計今年年底所有通縣鄉主干道全部貫通,修通所有斷頭路,農田水利設施得到有效改善。安全飲水已覆蓋四個貧困村,完成新增土地整治項目2萬畝,20個村級活動場所均達到300平方,醫療服務水平逐年提升,基本藥物實現零差價,學校布局進一步優化。20個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時放活土地經營權,在農民自愿基礎上,累計流轉土地3500畝,農村環境有效治理。20xx年完成林業增綠增收工程,成片造林690。7畝,補植補造農林1萬畝。建設生態宜居示范村9個,示范村內綠化面積達90%以上。全鎮20個村所有自然莊垃圾實行一體化轉運處理。建設水沖式公廁63個,戶改廁完成868戶,共建污水處理設施5個,涉及收益人口12000人。鄉風文明蔚然成風,各村成立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開展文明村、文明戶及各類評選活動,連續兩屆評選懷遠好人2名。脫貧攻堅開創新局面,始終把十大攻堅工程作為脫貧攻堅主要措施來抓,大力發展產業,為脫貧戶拓寬增收渠道,對特困群眾實行社會保障。20xx年四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50戶683人實現穩定脫貧,預計20xx年底全鎮實現整體脫貧。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創新,平安建設得到強化,群眾滿意度逐年提升。我鎮不斷完善防控體系,治安防控水平進一步提升,夜間巡邏始終堅持。三農干部素質不但提升,拓寬用人渠道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今年在村兩委換屆中,從返鄉創業、退伍軍人中選齊配強村兩委干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發展的制約因素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鄉村發展的差距所在,補齊短板,才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當前我鎮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基礎條件不完善,農村發展環境不優。很多自然莊互通道路不通,現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與高標準的、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基礎設施還有較大的差距,農業產業發展后勁不足。農村的教育師資力量、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文化生活等方面與城里相比、與鄉村振興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2、新型農業經營規模化種植不大不強,離現代化規模化種植差距較大。同時,還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應對惡劣天氣、抗災能力不強,容易造成較大損失,導致不能持續發展。
3、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好。“等靠要”思想嚴重,等政府投入,出現上頭熱、下頭涼的現象。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生活污水、農藥化肥、生活垃圾、人畜糞便等已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群眾自覺意識較差,教育引導農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產業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原動力,是鄉村振興的支撐,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治理有效是鄉村文明的基本保證,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奮斗目標。
1、大力發展鄉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繼續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優化農業發展環境,提升水稻、小麥主導產業技術的升級,讓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萬畝噸良田示范區繼續產生更多效益,讓農民收入可持續增加。實施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五郢藍莓園、水海葡萄園、合淝白菜園規模化和現代化生產。鼓勵扶持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同時需要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在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擔保難、融資貴等難題。可以借鑒徐圩鄉一塊田改革,互換合并,小田變大田,實現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
2、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發展鄉村旅游。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力爭20xx年底全部消除旱廁,垃圾一體化轉運實行無害化處理,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治理。根據市十三五旅游規劃,積極爭取市、縣兩級的資金支持,大力發展四方湖旅游,同時結合我鎮的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兩個文化旅游發展特色村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如民宿、農家樂、綠色觀光、無公害水果采摘等。
3、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加快建設小康社會。集中力量脫貧攻堅,加快落實政策舉措和幫扶機制,確保今年預脫貧人口年底前實現高質量脫貧。把產業作為脫貧增收的重要途徑,讓新型經營主體成為扶貧生力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通過市場主體帶動,激活產業造血功能,建立和新型經營主體利益相連接的機制,最終實現了兩者利益緊密相連,達到“抱團取暖”的目的。全面推進健康扶貧和政策兜底扶貧,不讓“病根”變“窮根”,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醫療基礎上,嚴格落實個人繳費救助,大病關懷救助、特困人口特殊幫扶救助,為脫貧攻堅再戰再勝提供堅強保障。
4、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鎮村兩級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線推動者、落實者。加強基層黨員干部“三農”知識培訓,把在農村一線鍛煉成為培養干部的重要途徑,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把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行業領頭羊,充分發揮優秀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其次,充實鄉鎮農技人員,招考農學院等優秀大學生到縣農委、鄉鎮農技站任技術指導,改善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環境、待遇,用優惠政策留住人。再次,鼓勵引導年輕人回鄉就業和走出去的企業家回鄉創業,在政策范圍內給予補貼優惠、產業支持,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同時黨委要加強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整合資源,發揮各部門作用,成立專門工作組,促進鄉村振興各項任務全面落實。
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匯報范文 篇3
今年來,我縣把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全力以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工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奠定扎實基礎。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縣于xx年2月建縣,是全省最年輕的縣,轄12個鄉鎮、130個行政村、16個社區居委會,國土總面積1515平方公里,總人口29.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5.1萬人。中方區位優勢明顯,三面環抱懷化主城區,是懷化鶴中洪芷生態城鎮群的核心引擎,規劃為全省重點開發主體功能區及懷化“一體兩帶四區”發展戰略的核心區。中方生態環境良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8%,已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和省級園林縣城。中方是全國平安縣,榮獲全國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獲評全國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中方是發展快縣,先后榮獲“湖南省全面小康經濟發展快進縣”、“湖南省全面小康推進工作前十位縣”、“湖南省經濟快進縣”等稱號。20xx年率先成為全省首批5個脫貧摘帽縣之一,20xx-20xx年連續四年榮獲省、市脫貧攻堅先進縣。20xx年榮獲“中國十佳脫貧攻堅與精準扶貧示范縣”,20xx年被定為全省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試點縣(全省2個),20xx年被國家扶貧中心定為過渡期脫貧縣脫貧村定點觀測縣(全國20個,全省僅1個)。在充分立足縣情基礎上,縣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五年內將xx縣打造為武陵山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宏偉目標。
二、工作成效
準確把握新階段新要求,努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堅持精準施策,守住防止規模性致貧返貧底線。制定《xx縣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和《xx縣防返貧監測與幫扶管理平臺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嚴格按照程序和標準,開展監測對象識別和風險消除工作,做到應納盡納。20xx年我縣新識別監測對象162戶295人,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共12戶37人,截至目前,我縣有脫貧對象11169戶39611人,監測對象794戶20__人(其中已消除風險監測對象646戶1752人,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148戶251人)。所有監測對象均已安排有能力的干部進行結對幫扶,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均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無一戶一人發生致貧返貧。
2、拓寬增收渠道,群眾收入持續增加。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從20xx年的12556.39元/年·人,增長到20xx年的13946.32元/年·人,增幅為11.1%。一是產業幫扶促增收。20xx-20xx年,省重點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共計900萬元,幫扶人口共3820人,分紅65.92萬元。全年新增小額貸款483戶2318.1萬元,實現應貸盡貸,貸款不良率高于貸款銀行機構各項貸款不良率目標控制在1.63個百分點。二是就業幫扶促增收。繼續完善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就業服務平臺全面覆蓋,并為每個村、社區配備一名勞務協管員;落實“311”就業幫扶工作,實現脫貧人口轉移就業17811人,同比增長11.3%。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08人;培訓城鄉各類勞動者1517人、脫貧人口503人。開發就業崗位3865個,農村公益性崗位數量350個,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三是農村電商促增收,今年來通過網絡媒體、自媒體、短視頻等渠道進行宣傳造勢,完成農產品上行交易額1.24億元。
3、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成果,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是社會兜底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全縣新增農村低保對象329戶495人,取消低保對象1500余人,1-10月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971萬元、特困供養金633.3萬元,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助463.16萬元。投入57萬余元,為特困人員購買住院期間護理保險,投入296.34萬元,為全縣城鄉戶籍人口購買精準防貧綜合保險,進一步增強了困難群眾抗風險能力。100%落實好2569名留守兒童照護責任。二是義務教育保障“一個不漏”。為89名殘障、精神疾病等適齡兒童開展送教上門,實現無一個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失學輟學。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義務教育階段“五類”學生做到應補盡補,落實各類學生補助資金1373.08萬元。三是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困難群眾財政全額資助參合率達100%,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慢性病規范管理及大病專項救治率達100%。繼續實施縣城內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信息化結算,結算各項補償資金6523萬元,縣域內住院補償9550人,補償金額2514萬元,縣域內就診率達89.92%。四是住房安全保障“應改盡改”。組織人員對監測戶住房狀況進行全覆蓋鑒定,經過篩選審核,按照應改盡改的原則,20xx年全縣危房改造共198戶,其中監測戶16戶,已經全部完工。五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有力。突出搬遷后“穩得住”這條主線,對集中安置區實行社區化管理,改善安置區基礎設施,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1009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不動產權證全部辦理完畢,338人享受低保等社會保障政策;完成搬遷群眾技能培訓200余人,開發就業幫扶特崗52個,消除“零就業”家庭;大力鼓勵支持自主創業,20xx年度搬遷戶自主創業8戶35人,通過湘西地區開發產業發展項目4個,搬遷戶就業67人,年增收3萬余元,依托合作社入股分紅形式,達到產業幫扶全覆蓋,易地扶貧搬遷戶增收穩定,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六是農村安全飲水有保障。投資320萬元完成10處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改善農村7430人供水問題,投入440萬元用于“7·3”洪災水毀飲水工程恢復建設。加強安飲工程管護,各鄉鎮、村均成立供水機構,明確專人管護及收繳水費等,農村安全飲水保障率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8%。
4、積極推進產業振興,鄉村產業態勢良好。穩定糧食生產方面,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9.79萬畝,糧食總產12.49萬噸,完成20xx年2.1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正全力推進20xx年2.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湘豬工程方面,制定了工作方案,強化了疫情管控,現有年出欄5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262家,前三季度,全縣生豬存欄12.27萬頭,出欄16.02萬頭,預計12月底全縣生豬存欄可達16.5萬頭。千億產業方面,強化政策落實,安排特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凈增規模以上企業5家,全產業鏈產值92.07億元,增長8.65%。六大強農行動方面,刺葡萄是省“一縣一特”農產品,新增云頂黃金貢柚等3個綠色食品;新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申報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4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家、家庭農場3家,創辦省級最佳家庭農場1家,瀘陽鎮成功申報省級特色產業強鎮;完成上年度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示范園建設,爭創培育省級示范園1個、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園1個、縣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2個;全年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培訓8500余人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40余人;建成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11個,認證產品18個,面積8561畝。
5、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村集體經濟實力全面增強。積極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回頭看”工作,對全縣村集體資產進行清查核實,摸清集體資產家底,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制度;全縣130個行政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105個行政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25個村建立了農村股份合作經濟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掛牌、登記賦碼及頒證率達到100%,村級“三資”管理系統平臺初步建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檔案整理、立卷、歸檔和移交任務完成率80%。實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五個十”工程,全面增強村集體經濟整體實力,截至目前,全縣13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高于5萬元,無村集體經濟薄弱村。
6、不斷健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人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一是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投入4776萬元,完成旅游路、資源產業路35公里,農村公路安防工程20公里,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管養總里程667.829公里,今年投入605萬元對93公里農村公路進行了管養,通過縣級質檢,我縣優良路率達73.19%。二是全力提升文教衛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向公眾開放運行制度,經常性向公眾免費開放活動場所和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投入1026萬元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每個鄉鎮配備1所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和2名全科醫生,每個行政村配備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和1名合格村醫,12所建制鎮衛生院均按照標準建設中醫館,均能正常開展中醫服務;有46個村(居)建立了互助型養老服務機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村(社區)覆蓋率達到31.5%。三是積極開展鄉村治理。做好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三項清單”落實工作,實施農民維權減負行動。加強鄉鎮、村(社區)應急能力建設,目前全縣12個鄉鎮均按“六有”要求成立了“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146個村(社區)按“三有”要求成立了“應急站”。全縣146個村(社區)均成立村民理事會,完成村規民約法制審核備案,積極探索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自治單元的“微自治”,創新推廣“雪亮村莊”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建設,荊坪村被認定為國家鄉村治理示范村,新建村已申報創建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四是有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在全域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目前我縣共有縣級以上文明村65個,其中縣級文明村52個,市級文明村10個,省級文明村2個,全國文明村1個;有市級文明鎮1個,縣級以上文明鎮5個。
7、切實強化統籌管理,項目資金使用規范安全。一是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制定《xx縣20xx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調整方案》。整合涉農資金13373.265萬元,資金分配額度100%,實際支出進度100%;二是抓好項目庫管理。制定20xx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庫,入庫項目326個,總投資27079.9969萬元,入庫儲備資金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6.68%。20xx年計劃入庫項目320個,總投資32107.8624萬元,儲備資金量同20xx年比,增幅達18.57%。三是加強扶貧項目資產資金后續管理。制定《xx縣扶貧項目資產資金后續管理辦法(試行)》,對20xx年以來所實施的扶貧項目分類建好資產臺賬,明確項目資產的權屬,資產管護責任人,管護責任單位及資產的收益分配等。經清查摸底,20xx至20xx年我縣扶貧項目資產共計7.6923億元,其中公益類資產5.2194億元,經營類資產0.389億元,到戶類資產2.0839億元,確權比例為100%,已經按要求全部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系統。
8、深入開展“四美”共建,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制定《xx縣20xx-20xx年城鄉人居環境“四美”共建實施方案》《xx縣農村人居環境“十治”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落實1000萬元經費保障,全面推進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鄉村、美麗園區“四美”共建行動,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開展治廢、治水、治廁、治房、治路、治氣、治土、治牌、治賭、治陋“十治”行動。全縣農作物秸稈利用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5%以上,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配套率100%。實行農村生活垃圾集運的行政村達100%。建立集中式、分散式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行政村達70%,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管控村達80%。完成農村戶廁改造2335座,無害化衛生廁所基本普及。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示范創建行動,新建鎮被列入省級全域美麗鄉村示范創建鎮,中方鎮塔燈田村、新建鎮黑禾田村被列入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創建村、桐木鎮大松坡村被列入省級特色精品創建村。
三、主要做法
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1、科學精準謀劃部署。研究制定了《xx縣20xx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行動方案》等文件,相關行業部門均制定子方案。明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九大任務,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努力打好特色產業、農旅融合、“六美”鄉村建設三張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基本編制完成。
2、建立健全機制體制。制定《關于建立健全xx縣鄉村振興工作責任機制的實施方案》《xx縣鄉村振興督查巡查工作實施細則》等文件,構建了“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領導體系、“八個包干”全覆蓋責任體系、行業部門協同推進責任體系、常態化全覆蓋的督查巡查體系,以及賞罰分明的正向激勵和監督問責機制。調整中共xx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鄉村振興局,同時下設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工作專班,皆由分管的縣委常委擔任專班組長。
3、有效銜接幫扶工作。一是政策銜接到位。制定了《xx縣防止返貧致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政策匯編》,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延續或調整脫貧攻堅期間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小額信貸、就業扶貧、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兜底保障等政策,新增了防貧保等政策。二是駐村幫扶全覆蓋,對有脫貧戶的131個行政村(社區)和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部選派了縣級以上工作隊,并按照重點幫扶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脫貧村不少于3人,其他村不少于2人的標準選派。三是結對幫扶全覆蓋,明確原脫貧戶的幫扶聯系人堅持5年過渡期幫扶責任不變,繼續開展走訪、幫扶和監測,對新納入的監測戶由駐村工作隊和鄉鎮統籌安排有幫扶能力的干部結對幫扶。穩定脫貧戶,結對幫扶聯系人每季度走訪一次,監測戶,結對幫扶責任人每月走訪一次,監測對象風險不消除,幫扶責任不脫鉤。
4、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一是深入實施“紅色堡壘”工程,持續推進黨支部“五化”建設提質升級,對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工作進行“回頭看”,鞏固零軟弱渙散村成果,帶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二是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十項舉措,深入實施鄉村振興能人帶動工程,重點培育一批能力強、懂政策、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黨員干部助力鄉村振興,加強對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等基層干部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培訓,提高履職能力;三是以鄉村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五個到戶”專項行動為載體,積極構建完善“村(社區)黨組織—村民小組(網絡)黨組織—黨員聯系戶”農村黨組織體系,科學劃分147個網格、4329個微網格,推動8598名鄉村黨員干部聯系群眾79898戶。全面開展“五個到戶”行動,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便民聯系卡79898張、民情日記8598本,上門走訪農戶114440余次,收集匯總困難問題1301個,召開民情碰頭會、民情例會630場次,解決問題1124個,切實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四是深化“一門式”公共服務,推動全縣146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全面改造升級,建立村級工作事項清單制度,對45項下放村級權力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創新推行“12110”、“窗口坐班+上門服務”、“線上受理+線下辦理”三項便民服務制度,實現了一門式服務和一站式辦結。
5、狠抓思想作風建設。積極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領域作風問題治理,制定《xx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領域一專題”治理監督清單》,對“一領域一專題”治理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今年主要是抓好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由25個業務主管部門對20xx年1月—20xx年7月“一卡通”資金發放中的疑似問題數據進行逐一核實,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正在全力追繳違規資金。今年以來,全縣共查處扶貧領域“一卡通”案件4件,查處5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人,組織處理2人,追繳資金4.929萬元,退還群眾資金4.5748萬元。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8個,發現職能部門問題9個,處理3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9人,推動整改問題115個,推動建立和完善制度6個,為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作風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聚焦農業產業發展,以產業振興引領和支撐鄉村全面振興,堅持用工業化思路推動鄉村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
一是集中力量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縣第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創建一個以刺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為主體,以油茶和金秋梨為兩翼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桐木、鐵坡兩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三大特色產業基地,即建設三萬畝奧譜隆優質稻制種基地,建設五萬畝以龍牙百合、艾葉、魚腥草、金銀花為主導的中藥材基地,建設十萬畝以藍莓、金秋梨、葡萄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培育天天食品、南方葡萄溝酒莊、康潤農業、金糯咪四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抓好新建龍牙百合、袁家魚腥草、鐵坡金秋梨、半界黃桃、瀘陽艾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二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突出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價值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將天天食品、南方葡萄溝酒莊、康潤農業、金糯咪打造成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持續推進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全產業鏈建設。積極培育鄉村民宿、森林康養等新業態,重點培育桐木葡萄小鎮、瀘陽工業小鎮、銅灣戶外運動小鎮、新建森林康養小鎮、新路河水上風情小鎮、鐵坡梨花小鎮等特色小鎮。積極配合懷化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培育一批優質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和企業,奮力打造10億元以上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三是積極推動鄉村產業品牌化發展。實施“品牌中方”戰略,加大農產品品牌財政獎勵支持力度,繼續大力扶持“湘珍珠”刺葡萄品牌,抓好新建龍牙百合、袁家魚腥草、鐵坡金秋梨、半界黃桃、瀘陽艾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加大“中味方好”品牌宣傳推薦力度。健全農產品“身份證”管理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
四是不斷健全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健全完善“三社合一”體制機制,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以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抓手,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突出抓好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實現鄉鎮村物流配送站點全覆蓋,全面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特別是積極推動xx縣云物流特色小鎮項目納入懷化東盟物流產業園項目整體規劃、統籌建設,加快中方農業“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