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著裝論文(精選3篇)
商務禮儀著裝論文 篇1
摘要:不同行業的人,對服裝都有一定的要求。雖然美術教師該穿什么服裝沒有特定的限制,但筆者認為,在我們講求時尚的同時,要考慮到教師職業的裝束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教師的衣著應該適合職業特點、年齡特點,要注意顏色搭配,得體大方。
關鍵詞:美術教師;衣著禮儀;依課穿衣
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人的著裝無論從色彩、款式還是面料上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灰藍一片。中國教師的著裝已展英姿風貌,尤其是美術教師,職業特性驅使他(她)們追求新潮的服飾、時尚的打扮,然而教師是公眾眼中社會道德的主要傳承者,有多少人認可這種教師穿著社會化現象呢?
筆者在農村、城區都任教過,農村學校對教師著裝上的要求嚴于城區,教師一不注意就要被扣分,于是剛調回城時,發現校園流動著一道活動的風景:陽光下,打扮入時的教師,或裙翼搖曳,或網襪熱褲,不禁讓筆者想起農村學校苛刻的要求,一時慨嘆起教師穿衣的區別來。面對要求差異頗大的城鄉,作為一位美術教師,筆者提出質疑:美術教師如何面對著裝禮儀?
結果分析,有這么三點值得推敲:①教師穿著對學生是有一定影響的。一個人的衣著打扮如何,自然影響著儀表美。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儀表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學生影響較大。②57%的學生認為教師不要穿統一校服,說明學生希望美術教師穿著富有個人特點,性格鮮明。這倒符合美術教師職業的特性。③大部分同學認為美術教師應該穿得青春、活潑、大方。
一、美術教師應打扮得莊重、漂亮、有時代感
根據李昌玉老師曾談到中學生對教師儀表的看法分析,美術教師適宜的打扮是完全可能被接受的,而學生有更高的要求:莊重、漂亮、有時代感。
1.莊重
莊重,即整潔,美觀大方,樸素典雅。教師為人師表,在追逐美的同時要尊重職業道德,不穿奇服,但也不要過分保守。新型教育需要新型教師形象,教師是學校的形象代表,某些學校發化妝品也就不奇怪了,鼓勵教師有個清新的面容和打扮,使教師自信,讓學生喜歡。
2.漂亮
(1)注重服裝色彩搭配。服裝的顏色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因為各種色彩在人們的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聯想和感覺。[1]美術教師天天和學生打交道,應該使學生產生親切的感覺,而“米黃”等舒適的淺色會給同事和學生帶去溫暖親切、容易親近的感覺。
(2)根據體形選擇合身的衣服。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指出:“如果穿得不合身也就必定不美。”[2]這可以說是經驗之談,再美的服飾也要合身,像寬大冗長的哈韓哈日服裝就不適合追求新潮的美術教師穿。
3.有時代感
美術教師可以“依課穿衣”(根據美術課內容選擇搭配),效果更好。比如《中國結》一課,有位教師穿著唐裝出場,扣子用的是小盤結,非常切合課題,教師本人也成為視覺中心。
莊重、漂亮又要有時代感,這是對師生進行調查時達成的共識,也是對美術教師著裝禮儀的具體要求,符合美術教師氣質與職業性質。
二、美術教師在著裝上的避忌
(1)不戴、少戴閃亮飾物。水鉆等容易折射光線的物品裝飾性很強,但正因為其閃亮的特性,經常把孩子的視覺和注意力分散了,他們不聽你在講什么,而是盯著閃亮的東西看。
(2)不穿透視、半透視裝。夏天,很多女教師喜歡穿黑色紗、麻制衣,甚至是半透視衣,如果內衣顏色反差大,就會給人不好的印象。
三、領導的帶頭示范作用
校方既不能對教師穿著太苛刻,也不能放任。有的領導自己佩帶粗亮的手鏈卻要求教師不能這樣、不能那樣。領導首先要起好帶頭作用,其次才能適當作要求。馬卡連柯說:“無論對教師或是對教育機關中的其他成員,都必須要求衣服整潔,頭發和胡須都要弄得像樣,鞋襪潔凈,雙手清潔,修好指甲和經常備有手帕。”
教師這個為人師表的行業似乎暗示了教師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著裝和打扮。[3]學生可以在美術教師的著裝上獲得如何審美、如何做人等學問,因為身教勝于言教。而且,美術教師的衣著打扮并不是個人審美那么簡單的問題,因為他們面對的是純潔的學生。如果不加注意,有可能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美術教師的著裝是以符合教師職業形象為先提條件的。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讓我們知道流行的并不一定是適合我們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到穿著簡潔舒適,稍化淡妝,舉手投足間流露自然之美。
參考文獻:
[1] 莊諧,等.中學生對教師穿著的看法[DB/OL].
[2]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馮至,范大燦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3] 任海峰.淺談教師著裝[J].科技信息(學術版),20xx(15).
商務禮儀著裝論文 篇2
摘要:現代職業女性,良好的職業禮儀對于塑造職業女性的良好形象,提高職業女性的個人整體素質,將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職業著裝、社交著裝、服飾搭配技巧、舉止禮儀是一位優秀的職業女性應具有的基本素養。
關鍵詞:職業著裝;社交著裝;服飾搭配
巴爾扎克在《夏娃的女兒》中說“衣著對于女子是一種語言,一種象征,一種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達,反映對一個時代的態度。說話是有場合的,穿衣也要有場合,說話要清楚,自信,有品位;穿衣表達也要整潔,大方,有尊嚴。”良好的職業形象可以增加競爭實力,形象對女性來說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外在形象、有品位的裝扮、得體的談吐會讓別人對你有個很好的印象。服裝是女人的第一張名片,衣著往往有著左右事業的力量。隨著社會的發展,形象的包裝已不再是明星的“專利”,普通職場人士對自己的形象也越來越重視,因為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對個人的求職、工作、晉升和社交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一位優秀的職業女性,職業著裝、社交著裝、服飾禮儀、舉止禮儀、談吐細節方面的要求就更高。職業女性為提升女性自身的品味、素養。找到穿衣的竅門和樂趣,為你的生活添加色彩,并在職業范疇及社交方面,通過外在的形象包裝,突出自己的內在優點,為自己增值,踏上成功之路!
一、職業女性的職業著裝的原則
不管你多么才華橫溢,別人第一次判斷你時,還是會看你的外表和衣著。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使人們對你有一個好印象,愿意和你繼續交往合作,特別是在求職、工作、會議、商務談判等重要活動場合,形象好壞將決定你的成敗。在工作場所,就應該穿職業裝,這在世界各國都是通行的慣例和禮儀標準。規范統一的職業裝束不僅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時也能體現專業形象。職場中個人代表的不僅是自己,更代表所在團隊,因此保持和提升專業形象很重要。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如何得體適度的穿著已成為一門大學問。
(1)大方端莊、成熟穩重的原則。
職場正裝就像是古典與藝術的優雅對話。就尋職或在職的女性而言,服飾穿著首要的是講求端莊穩重,這需要與你的職業緊密結合,而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要體現出你在職業領域的專業性。任何使你顯得不夠專業化的形象,都會讓人認為你不適合你的職業。成熟穩重是專業形象的關鍵,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表現出自身的成熟。當你走進一家五星級酒店,穿著不同服飾的服務人員熱情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職業服飾是檢驗他們服務質量的好標識。根據職業性質和特點設計的具有職業特色的服飾,把它作為職業文化的一部分,對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發揮著無形的作用。打扮過于時髦的女性,并不能給人以好的印象。目前女裝款式中,裙式套裝已被公認為最恰當的職業女裝,幾乎成了一項不成文的規定。裙式裝既不失女性本色,又能切合莊重與大方的原則。除了特殊情況外,職業女性在公共場合或在上班時穿此類裙裝都非常合適,著裙裝能顯示女性陰柔之美 。
(2)職業女性穿著的第二個原則是:根據職位選擇服裝、突出個人風格。
穿著的方式,職業女性要突出職業和職位的特點,職場形象要突出個人風格,注重能夠體現自我魅力和風格的服裝。現在,尤其在年輕的新生代中,他們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他們個性張揚,也樂于大膽嘗試 。他們對自己職業形象細節專注,對自己職業形象價值的認識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職業形象的設計上也必須在細節上體現出個人風格。職業形象的功能在于交流和自我表達,在于打造個人的品牌,如果在形象上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即使再得體、再職業化也是不成功的。要想打造出自己的個人風格,首先要在形象顧問的協助下對皮膚、相貌、體形、內在氣質進行對比、測量和分析,了解到自身的優缺點,然后再針對這些細節去尋找最適合的設計:服裝用色、款式、質地、圖案、鞋帽款式、飾品風格與質地、眼鏡形狀與材質、發型等。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優點和氣質,也許沒有驕人的容貌,但有高挑的身材,沒有清秀的五官,但有細膩的肌膚,問題是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優點,并將它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
二、社交著裝的一般原則
社交場合,衣儀非同小可,因為,這不是普通的朋友聚會或公司內部的Party。衣,當然指衣著,儀,則指著裝,化妝后的儀表形態和行為舉止。社交有形形色色的場合,多種多樣的內容與形式。關于社交場合的著裝,國際上有一條公認的原則,即所謂的TPO原則,是指著裝要考慮時間(Time)、地點(Place)和場合(Occasion)三個因素,要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使自己的形象與周圍的環境、氣氛相協調,達到整體美與和諧美。遵循時間的變化而選擇不同的著裝是首要要求。在不同的時間,人們的著裝應有變化,如參加商務酒會、公司開業慶典、客戶聯誼會小禮服或連衣裙是最佳選擇;藝術派對、生日派對、私人派對,要注重表達個人的風格和品位,彰顯個性。上班時穿的正式服裝最好不要出現在派對場合,顯得過于呆板。這時穿著基礎服裝,搭潮流配飾,是最簡單有效方法。春、夏、秋、冬四季都要穿著不同的服裝。遵循地點的變化就是指人們若處在不同的地域環境就要穿戴與之相協調的服飾,也就是說要入鄉隨俗。如在在政界或國際宴會中,有中國特色的服飾是成為亮點的好辦法。黑色和金色是高雅大方的顏色,紅色會讓人脫穎而出。場合是指服飾的穿著要與所處場合的氣氛相和諧。一般來說,應事先有針對性地了解活動的內容和參加人員的情況,挑選穿著合乎場合氣氛的服飾,使自己的服飾與場合氣氛相融洽。如在正式、嚴肅的社交場合,人們的著裝應莊重、大方。在職業場所、社交場合穿生活裝,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在我國,由于禮儀教育方面的缺乏,很多人根本不分職業裝和生活裝。在私人空間里,如何穿衣打扮別人也無權過問,但在工作及公務范疇里,穿衣打扮就不能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其實,禮儀更重要的是體現個人的內在素質和修養。
三、 服飾搭配技巧
對于服飾的搭配,“沒有丑陋的衣服,只有丑陋的搭配”,女性的著裝應該以整潔、美觀、穩重大方、協調高雅為總原則,服飾色彩、款式、大小應與自身的年齡、氣質、膚色、體態、發型和職業相協調、一致,而一些小飾品諸如:眼鏡,袖珍等的佩戴也不容忽視,它們是體現職業女性的氣質和修養的關鍵。幾件基本服飾應是你的鎮山之寶。有限的衣服,無限的搭配。服飾的流行是沒有盡頭的,但一些基本的服飾是沒有流行不流行之說的,比如1件黑西服、1件及膝裙、1件粗花呢寬腿長褲、1件白襯衫、1件紅毛衣一條黑連衣裙、1條紅絲巾……這些都是“衣壇長青樹”,歷久彌新,哪怕20xx年也不會過時。這些衣物是你衣櫥的鎮山之寶,不僅穿起來好看,穿著時間也長,擁有了一批這樣的基本服飾,每年、每季只要根據時尚風向,適當選購一些流行服飾來搭配就行了。服裝色彩是服裝感觀的第一印象,它有極強的吸引力,若想讓其在著裝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必須充分了解色彩的特性。黑白紅是職業女性衣櫥的主要顏色,“因為它們是基礎顏色,這三種單色,每一種至少能和你衣櫥種的三件衣服搭配”。在時尚的主旋律中,黑白紅是永遠的三個重要音符!紅與黑搭配顯示女性適度的典雅、熱情。恰到好處地運用色彩的兩種觀感,不但可以修正、掩飾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強調突出你的優點。身材高大豐滿的女性,在選擇搭配外衣時,亦適合用深色。這條規律對大多數人適用,除非你身體完美無缺,不需要以此來遮掩什么。對于“職業妝型”,“美麗而不妖嬈,自然而不俗氣”,而禮儀方面則是以自信、大方為主要原則,有著良好的職業禮儀對于塑造職業女性的良好形象,提高職業女性的個人整體素質將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作為現代的職業女性,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完善自我,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星空。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我認為一個女性最大的財富是自信,自信首先來自于自愛,在現在經濟活動中,一個不休邊幅的女性,很難讓人產生容易接近和親近的感覺。女人一生不一定生的漂亮,但要活得漂亮。當你打扮的最漂亮的時候也是你工作最出色、最自信的時候。我非常倡導女性一定要有一種智慧的生活,同時應該有一種藝術的生活能力。只有擁有一種藝術的生活能力,才會擁有藝術的工作能力。藝術的工作能力代表有效率、有快樂。如果把藝術變成生活中的一種喜愛,生活會變得快樂,自身整體的藝術形象也會非常有品味。每一個女人都是一件藝術品,每一件衣服都是女人心中一份永遠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沈紅.《衣儀天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xx.4
商務禮儀著裝論文 篇3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深入,商業競爭日趨激烈,跨國交往日益增多。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儀表、體態、言談舉止反映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修養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礎和依據。人們在對外場合的行為舉止,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且會影響到本部門、本企業的形象,甚至國家的形象。因此,必須時時刻刻注意維護自身形象,掌握涉外禮儀知識,懂得禮儀規范,以期打開國際合作之門。
一、商務禮儀中的交談禮儀
首先要注意個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服裝等。要意識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國家、民族、所在單位,言行應從容得體,不應表現得畏懼自卑,也不應表現得狂傲自大。認真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兌現。要把握好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會事與愿違,會使人厭煩或懷疑你別有用心。謙虛適當,一方面反對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輕自賤。尊重隱私,商務禮儀交談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齡、婚姻、健康、家庭住址、個人經歷,信仰政見等。商務禮儀中的交談禮儀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交談的態度。
交談的態度,指的是一個人在與別人交談的整個過程中的舉止表情,以及由此而體現出來的個人修養和對待交談對象的基本看法。從某種程度上講,交談的態度有時甚至比交談的內容更重要。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與一個外國人初次打交道時,交談的態度通常會更受對方的關注。對每一位參與涉外活動的中國人來講,要想使自己交談的態度符合要求,就必須注意以下3個基本要點:
(1)注意語言。與外國人進行交談時,選擇何種語言,是大有講究的。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通用語言或直接使用交往對象所在國的國語。而在正式的官方活動中,為了體現一個主權國家的尊嚴,則只能使用自己國家的國語,然后再通過譯員進行翻譯。有些時候,不一定非要精通交往對象所在國的國語,在非正式場合哪怕是現學上幾句,也可以令對方倍感親切。
(2)注意神態。此處所謂的神態,特指交談時的表情和動作。與外國人交談時,在神態上既要親切友善,又要舒展自如。在自己講話時,要注意不卑不亢,恭敬有禮。在對方講話時,則要專心致志,洗耳恭聽。不論是自己說還是在聽,都不要表現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或是態度夸張、咄咄逼人。特別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手勢。不要舉目四顧,雙眼不敢與交談對象對視,也不要張牙舞爪,指手畫腳,對對方指指點點,拍拍打打。
(3)注意語氣。與別人交談時,講話的口氣不可不慎,此即所謂語氣問題。同外國友人交談時,在自己的語氣方面,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謙恭禮貌。在交談當中,在不故作姿態的前提下,應盡量多使用一些謙詞、敬語和禮貌用語。既不要在交談時表現得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裝腔作勢,對對方喝來喝去,也不宜在語氣上顯得奴顏婢膝、曲意迎奉,一味討好對方,遷就對方,附和對方,而不顧自己的國格人格。
2稱呼的使用。
稱呼,指的是人們交談時所使用的用以表示彼此關系的名稱。與外國人進行交往應酬時,尤其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應當選用的稱呼主要有如下幾種:
尊稱。它幾乎用于任何場合,主要包括先生,小姐,夫人,女士。應當強調的是,在稱呼一位婦女時,最好根據其婚否,分別以小姐或夫人相稱。若一時難以判斷,則可稱之為女士。在有的國家。閣下這一尊稱也可以使用,但只適用于對部長,將軍以上高級官員。許多時候,尊稱可與姓名,姓氏或行業性稱呼分別組合在一起使用。
榮譽性稱呼。在人際交往中,若交往對象擁有在社會上備受重視的學位,學術性頭銜,專業性技術頭銜,軍銜,爵位。例如博士,教授,醫生,律師,法官等等,均可使用作稱呼。有時,這類榮譽性稱呼還可以與姓氏、姓名分別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喬治馬歇爾教授,黑格將軍。德國人、奧地利人很重視職銜的稱呼,如果他們是博士、教授,應不厭其煩地使用這個稱號,他會很高興。
公務性稱呼。在公務活動中,一般可以直接以對方的職務相稱。例如。可稱其為部長、總理、總裁、科長、主任,等等。不過,有的國家并不習慣采用此類稱呼。國外稱行政職務的情況多見于高級職位,如總統、部長、市長等。而一般職務,如司長、處長、科長等,在西方很少能聽到,特別是在企業、公司中,基本不稱職務,平時此類公務性稱呼,可以分別與尊稱、姓氏、姓名組合在一起使用。
一般性稱呼。只稱姓,還要加上先生等尊稱。除非很熟,一般不直接稱名。
特殊性稱呼。它主要是指對于王室成員或神職人員的'專門性稱呼,例如,陛下、教皇、神父、牧師、阿匐、拉比,等等。
3內容的選擇。
進行交談時,最重要的當推其具體內容。與外國友人進行交談時,特別是與其進行較為自由的非正式交談時,必須對其內容斟酌再三。一般認為,與外國友人交談之時適合選擇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
(1)表示敬意的內容。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光榮的歷史、優良的傳統、獨特的習俗、杰出的文化、突出的成就。與外國人交談時倘若涉及這方面的內容,無疑會令對方感到自豪和愉快。
(2)歡快輕松的內容。有些時候,特別是在非正式場合跟別人閑聊時,往往不宜選擇過于深奧、枯燥、沉悶的內容,以防曲高和寡,令人不悅。此時此刻,不妨談論一些令人感到歡快的內容,例如,娛樂、休閑、時尚、影視、賽事烹飪,等等。有時,還可以天氣作為交談的內容。
(3)交談對象確有所長的內容。在交談中直接向交談對象進行討教,不僅可以找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而且還可以借機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敬意。只要討教的內容確為對方之所長,通常都會令其倍感重視。 、
二、商務禮儀中的饋贈禮儀
互送禮品是一種禮儀的體現,也是一種感情的傳遞,能使雙方之間架起一個互通的橋梁。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送禮是必要的,是聯絡感情,廣交朋友,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但是,送禮時的熱情要適度,有時過分熱情反倒適得其反。所以,在對外送禮上,主要應該防止這樣幾個問題:第一,防止過多。第二,防止過于貴重,使別人不敢輕易接受。第三,防止體積過大,以方便攜帶。一般而言,贈送禮品的禮儀主要包含禮品的挑選、饋贈的方法、禮品的接受這3個方面的內容:
1禮品的挑選。
在禮品的挑選上,要對送禮對象的愛好、興趣做些簡單的調查,因人而異,投其所好。此外,還要注意對方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對方基本的忌諱。如信奉宗教的國家不要送酒、豬皮產品。送花時,西方國家比較忌諱雙數,喜歡單數,一般不送單一的花種,會讓顏色搭配得更加豐富,看起來更漂亮。各國對顏色都有忌諱,一般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征;黑色是肅穆的象征;黃色是和諧的象征,而紅色和藍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很多國家以黑色為葬禮的顏色。靈車用黑色。比利時人忌藍色。巴西人以棕黃色為兇喪之色,認為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在饋贈行為當中,主角當然非禮品莫屬。挑選贈送外國友人的禮品時,一般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恪守四項準則:
(1)突出禮品的紀念性。在涉外交往中,送禮依然要講究禮輕情義重。有時,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往往更受對方歡迎。因為在許多國家里,都不時興贈送過于貴重的禮品。反之,則很可能會讓受禮者產生受賄之感。
(2)體現禮品的民族性。有人曾說:最有民族特色的東西,往往是最好的。向外賓贈送禮品,其實也是一樣。中國人司空見慣的風箏、二胡、笛子、剪紙、筷子、圖章、書畫、茶葉等。一旦到了外國人手里,往往便會備受青睞,身價倍增。
(3)明確禮品的針對性。送禮的針對性,是指挑選禮品時應當因人,因事而異。因人而異,指的是選擇禮品時,務必要充分了解受禮人的性格、愛好、修養與品位,盡量使禮品得到受禮人的歡迎。因事而異,則指的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向受禮人所贈送的禮品應當有所不同。比方說,在國事訪問中,宜向國賓贈送鮮花、藝術品。出席家宴時,宜向女主人贈送鮮花、土特產和工藝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贈送糖果、玩具。探望病人時,則宜向對方贈送鮮花、水果、書刊、CD,等等。
(4)重視禮品的差異性。向外國人贈送禮品,是絕對不能有悖對方的風俗習慣。因此,務必要將此視為送禮之時的大事,此即涉外禮品的差異性問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要通過對受禮人所在國風俗習慣的了解,在挑選時,主動回避對方有可能存在的下述六個方面的禁忌:一是與禮品有關的禁忌;二是與禮品色彩有關的禁忌;三是與禮品圖案有關的禁忌;四是與禮品形狀有關的禁忌;五是與禮品數目有關的禁忌;六是與禮品包裝有關的禁忌。這六個方面的禁忌,有時亦稱擇禮六忌。
2饋贈的方法。
向外籍人士贈送禮品,不僅要重視具體品種的選擇,而且一定要注意贈送禮品時的方法。根據禮儀慣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饋贈的方法,具體是指在禮品的包裝,送禮的時機、送禮的途徑這3個方面,必須表現出中規中矩,不亂章法。
(1)重視禮品的包裝。以前,中國人送禮,只重貨色,不重包裝。不管多么高檔的禮品,大都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或者頂多用報紙一包,硬紙盒一裝了事。這種做法,是不符合國際慣例的。在國際交往中,禮品的包裝是禮品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它被視為禮品的外衣,送禮時不可或缺。否則,就會被視為隨意應付受禮人,甚至還會導致禮品自身因此而貶值。有鑒于此,送給外國友人的禮品,一定要事先進行精心的包裝,對包裝時所用一切材料,都要盡量擇優而用。與此同時,送給外國人禮品的外包裝,在其色彩、圖案,形狀乃至緞帶結法等方面,都要與尊重受禮人的風俗習慣聯系在一起考慮。
(2)把握送禮的時機。在涉外交往中,由于賓主雙方關系不同,具體所處的時間、地點以及送禮目的不同,送禮的具體時機自然也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千篇一律。依照國際慣例,把握送禮的最佳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并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在會見或會談時,如果準備向主人贈送禮品,一般應當選擇在起身告辭之時。向交往對象道喜、道賀時,如擬向對方贈送禮品,通常應當在雙方見面之初相贈。出席宴會時向主人贈送禮品,可在起身辭行時進行,也可選擇餐后吃水果之時。觀看文藝演出時,可酌情為主要演員預備一些禮品,并且在演出結束后登臺祝賀時當面贈送。游覽觀光時,如果參觀單位向自己贈送了禮品,最好在當時向對方適當地回贈一些禮品。為專門的接待人員、工作人員準備的禮品,一般應當在抵達當地后盡早贈送給對方。
(3)區分送禮的途經。送禮的途徑,此處是指如何將禮品送交受禮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禮的途徑主要被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當面親自贈送;另一種則是委托他人轉送。這兩種送禮的途徑往往適用于不同的情況。有時,他們各自往往還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在一般情況下,送給外國友人的禮品。大都可以由送禮人親自當面交給受禮人。有些時候,例如,向外國友人贈送賀禮、喜禮,或者向重要的外籍人士贈送禮品,亦可專程派遣禮賓人員前往轉交,或者通過外交渠道轉送。如果有必要,禮品可以被提前送達受禮人的手中。通常,送給外國人禮品時,尤其是委托他人轉送給外國人禮品時,應附上一張送禮人的名片,它既可以放在禮品盒之內,也可以放在一封寫有受禮人姓名的信封里,然后再設法將這個信封固定在禮品的外包裝之上。有可能的話,盡量不要采用郵寄的途徑向外國人贈送禮品。
3禮品的接受。
接受禮物時,西方國家的朋友喜歡當面打開,而且講幾句贊賞的話。在商務禮儀中接受外國友人贈送的禮品,大致上有如下3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1)欣然接受。當外國友人向自己贈送禮品時,一般應當大大方方、高高興興地接受下來。沒有必要跟對方推來推去,過分地進行客套。在接受受贈的禮品時,應當起身站立,面含笑容,以雙手接過禮品,然后與對方握手,并且鄭重其事地為此而向對方道謝。在接受禮品時,面無任何表情,用左手去接禮品,接受禮品后不向送禮人致以謝意,都是非常失禮的表現。
(2)啟封贊賞。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在許多西方國家中,受禮人在接受禮品時,通常大都習慣于當著送禮人的面而立即拆啟禮品的包裝,然后認真地對禮品進行欣賞,并且對禮品適當地贊賞幾句。這種中國人以前難以接受的做法,現在已經逐漸演化為受禮人在接受禮品時必須講究的一種禮節。在許多國家,接受禮品之后若不當場啟封,或是暫且將禮品放在一旁,都會被視為失禮之至。在涉外交往中接受禮品時,對此無必要予以注意。
(3)事后再謝。接受外方人員贈送的禮品后,尤其接受了對方所贈送的較為貴重的禮品后,最好在l周之內寫信或打電話給送禮人,向對方正式致謝。若禮品是由他人代為轉交的,則上述做法更是必不可缺的。以后有機會再與送禮人相見時,不妨在適當之時,再次當面向對方表示一下自己的謝意。或者是告訴對方,他送給自己的禮品,自己不僅十分喜歡,而且經常地使用。這種令對方感到他的禮品物有所值、備受重視的做法,會令對方極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