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局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系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舍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恒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么錯綜復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余。
當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舍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注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干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后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這個寒假,我看了《孟子》這本書,對孟子其人其書有了一些了解。
生命是坎坷的,除非有了勇氣;勇氣是莽撞的,除非有了理性;理性是臨時的,除非有了信念;信念是可變的',除非有了崇奉。
讀《孟子》,讀出的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就告訴我們磨練是成功必經之路。《孟子》告訴我們:苦難和波折是人生的標桿,往往更能測出一個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而瀑布的斑斕之處,也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蕩,而是水到斷崖處,那不屈不撓的向前飛躍。現代社會合作激烈,不經歷波折、泥濘,不通過在困難中鍛煉自我,又怎樣達到成功彼岸的呢?“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要準確面對波折,厚積薄發,才能擁抱成功,享受幸福
讀《孟子》一書,學孟子精神,就是要進修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進修孟子的“善養吾浩然之氣”,就是要進修孟子的正義精神,只要這樣,才能不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報答社會。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健康發展,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猶疑。作為教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現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從而對他們加以表揚。“你剛剛學畫時,連筆都拿不住的,現在已經會畫手絹了。”“你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勵后,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有意識的表揚,對與幼兒良好學習行為的養成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在活動課上,還有在幼兒園里的一些簡單勞動、游戲或其他活動,教師要鼓勵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觀察、多思考,如外出參觀、游玩,目的是讓幼兒與外界多接觸,從而放松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師就要對認真、能積極思考的幼兒多表揚,這既激發了這樣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幼兒也起了一個正向引導的作用。在勞動中,有的幼兒不怕臟、不怕累,而有的幼兒則拈輕怕重,有躲避勞動的傾向。
教師就要講明勞動的意義,大力表揚前者,對后者既不批評又不縱容,而是諸如此說:“__平常非常熱愛勞動,今天的勞動熱情還沒全發揮出來,希望__成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這么一說,大家肯定都干得熱火朝天,結果是既美化了環境,又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對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必須用語言表現出來。老師滿意信任的目光,親切喜悅的笑臉,都會給孩子帶來力量。他們從老師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對了,“啊,我進步了老師多高興呀。”于是孩子在盤算著,怎樣讓老師更高興,不用你嘮嘮叨叨的數落孩子,他們自己會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在鼓勵聲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僅讀《孟子》幾章,可將其為政理想概括為:為政一處,造福一方;為政一時,澤被千秋;為政以仁,民眾拱之如日月;為政以利,民眾視之如草芥。
而對比今之為政者,有些領導,如日月乎?如草芥乎?其對己,恨不能盡天下之財物為我所有;對他人,恨不能有一毫財物為他所用;視己為至貴至尊,視他則至微至陋;口里大呼君子當淡泊名利,自強不息,實則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利盈我;美其名曰領導就是公仆,心系員工生存,實則為只讓牛兒奔跑,不讓牛兒吃草;口里曰府首甘為孺子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實則為員工真的成了牛,吃的是果真是草,擠的確是鮮奶,而領導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吃的是奶,擠的是邪惡與虛偽。
民德不厚已久矣,民風不淳也已久矣!究其根本,上行下效已久矣!茍欲民德歸厚,則必得為政者以德文己,以己化民。如此則春風可化細雨,潤物亦可無聲。
自己貪得無厭,而呼員工要大公無私;
自己奢侈浪費,而呼員工要簡以養德。
如此為政者,與禽獸何異?是披著羊皮的狼,還是披著人皮的獸,不得而知。唯愿為政者能日三省乎己,為人為獸,自可定論。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5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于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書中并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于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亡。”、“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并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于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么“仁政”說并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說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說,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說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說著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干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里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里是臣子說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說“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衛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后了。)其后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制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說,“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里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說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所..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說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說白了聞名不如見面,今日,我也榮幸讀來到這本能反應使我們終生獲益的書。
有關教大家怎樣做人的書讀了的很少,但也涉足過一些,例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一件事危害較為大。這本書關鍵寫了春秋戰國時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教育學家孔子身旁產生的一些小故事,我讀后獲益匪淺。
在這本書里幾個小故事深深記在我的腦海中里,在其中有一個故事稱為《師友之道》。這個故事關鍵講的是交朋友要保證“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孟子說過“父子倆有親,臣子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盆友有愿”,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解決人際交往的基礎規律,為政冶應以身作則,以身作則,才可以保持社會發展的平穩和人際交往的和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根據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實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歡這本書,我不想忘掉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說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余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仿佛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就是說“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于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于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悅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悅之。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圣人,他們的賢德在于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回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么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認清自己,從告別心靈雞湯開始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大概理解為:讀書是好事,但是不能完全盲目的迷信書本,不能盲目的完全相信它,應該辯證去看待問題,過度的相信它,而迷失自己,不如不看。
這些年,我們翻開手機,隨處可見的網絡毒雞湯,好像在隨時告訴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有問題的。
最經常聽到的:別人的女朋友過節都有禮物,而我卻沒有,你就是不愛我了;男朋友發幾千塊獎金,只給自己520元的紅包,你就是不愛我了;如果你愛我,你就要愛我的`無理取鬧,否則,就是不愛我。
就因為這些毒雞湯,而忘記對方一直以來對你的好,用所謂毒雞湯的標準,來衡量真心對自己的人,讓自己活在深信不疑的網絡毒雞湯中,最后,還到處宣揚對方不愛你。
如果全世界的禮物都要統一發放,這不叫禮物,而是獎品。
也不知從何時起,溫暖人心的心靈雞湯變成了蠱惑人心的毒藥雞湯。
過度的把網絡上的毒雞湯,當作自己的至理名言,實際上你并沒有找到自我,找到的只是別人的自我,與你無關。
人在一生之中,一定會有自己的閃光深刻,在閃光深刻來臨之前,一定要保持內心的透亮,自己要走怎樣的路,要做怎樣的事,自己一定要清楚,切莫讓自己霧里看花,越看越花。
有一句話這樣說:“人生如尺,要有度”。
任何事情,過度的執著,往往會產生極端,學會做自己的直尺,因為有度,才有適;有適,才安寧。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孟子見了梁惠王時的說詞。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已矣。”
孟子曾言:“大人者,言必行,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所在”,這就是孟子義利之辯的最后結果。由此可見,董仲舒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程頤所謂:“人皆知趨利而避害,圣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不當為”,皆與孟子的“惟義所在”觀點合若符契,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顯然,在孟子看來,仁義乃人之為人的本性,“居仁由義”的'目的非為別的,只為實現其人之為人的本性。
不過,朱熹《孟子集注》說得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的那么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唯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原而救其弊,此圣賢之心也。
對于我們今天來說,可用圣人孔子的“見利思義”來調節。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這個寒假,我看了《孟子》這本書,對孟子其人其書有了一些了解。
孟子名軻,從師于子思,后來,他授經講學,帶領弟子周游列國。晚年與幾個學生一起著書《孟子》。他是繼孔子之后儒學思想的一代尊師,被后人稱為“亞圣”。《孟子》這部書大多在寫孟子向各國諸侯極力推薦的“王道仁政”,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另外,在個人品德修養方面,它繼承了孔子的儒家學說,并加以闡述和發展。
《孟子》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在家,家之本在深。”可見天下的基礎在于國家,國家的基礎是每一個家庭,而家庭的基礎是每一個組成家庭的成員本身,可見只要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這個家庭就會變得幸福美滿,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的話,這個國家必定繁榮昌盛,若是每個國家都繁榮昌盛的話,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只要每個人都做好份內的事,世界就變得美好了。
社會如此,學校亦如此。如果一個班內的每個學生都認真學習,那么這個班就會變成尖子班,如果每個班都這樣,那么這所學校就是名校了。但這還是得靠每個人的努力,只要每個人都把自己管理好,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那么這個集體就都好了。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粗看了一遍《孟子》,就有了很多啟發,以后,我要好好研讀《孟子》,讓它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明燈。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當我津津有味地讀完《國學》時,媽媽看我對古代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就給我買了經典國學系列書籍,我挑了一本《孟子》認真地讀起來。
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思想主要有為人恭儉,不侮奪人;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君子過則改之……
在《孟子》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車胤囊螢”。
車胤從小就聰明好學,非常喜歡讀書,經常捧著書在書桌前如癡如醉地看,周圍人對他都是贊不絕口。但是他家境貧寒買不起燈油,晚上看不了書,心里很是苦惱。有一個夏天的晚上,他正在心里回憶著白天讀書的內容,忽然發現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頓時有了一個好主意。他找了一條很薄的手絹,把抓來的螢火蟲放了進去,然后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光芒,認真的讀書。
用這樣的辦法,他讀了很多書,長大后他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做了大官,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故事雖然很短,但我深刻地明白了:做大事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們一定要像車胤一樣刻苦學習,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王立群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著,列舉了王立群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過舉例,說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脫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后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說,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通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初中學生在深夜干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才剛剛開始,從于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群,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于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__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說仁政,怎么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說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群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群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說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后果,反方面說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說,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孟子,名軻。
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仁政”的創立者和倡導者,有“亞圣”之稱。
課余時間我閱讀了孟子一文。
讀后被孟子的母親所感動。
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最后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環境—————學堂附近,從而使心地善良,接受事物能力很強的孟軻開始喜愛讀書學習了。
人們常說: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
這話一點不假。
孟子正是得益于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走上了求學之路。
由此,我深深地體會到“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內涵。
作為為人子的我,切身感到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太多了。
他們整日整年的四處奔波,掙錢,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攢下錢來給我們用,把好的衣服讓給我們穿,把好的食物讓給我們吃。
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呢?
讀到這里,我也為孟子的懂事而感動。
孟子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他。
他深知母親的不易。
擔心母親孤獨,為了減輕母親的痛苦,不再找別的孩子玩耍,而是守在母親的`身邊。
他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
在求學的道路上,小孟軻刻苦好學,不厭其煩地練字,讀書。
只因為他的刻苦,努力,最后終于成為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我要向孟子學習,學習他對母親的孝順,學習他在學習上的刻苦。
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給我的父母,不能讓父母的血汗白流。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后來,我在書柜里找書時,偶然發現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并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里,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凄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跡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歷代注釋亞圣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于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征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說的不為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么樣的差異呢?什么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為?什么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才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著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么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說,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說,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愿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說,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么,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里面的內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讀了《孟子旁通》這本書后,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讓我的生活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前幾天,我們學完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打仗時,好天氣不如地形,好地形不如人民團結。所以攻心為上,招攬民心。
孟子是儒家學派大師,名軻,字子輿,人稱“亞圣”,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張施仁政,講王道。三國時期的劉備就做到了這一點,打仗時,所到之處毫發無傷,民心所向,最后也是入主西川稱帝,就連臨死時還念念不忘“惟賢惟德,能服于人”,說明劉備是個仁政的好主公。
現在,我們也要學會寬容用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這應該也算是攻心吧!你可以不與人做朋友,但你不可以與人為敵,擴充人緣,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于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書中并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于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亡。”、“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并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于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么“仁政”說并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說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說,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說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說著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干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里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里是臣子說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說“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衛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后了。)其后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制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說,“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里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查;放飯流飲,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
孟子提到,作為子女不能守三年之孝,卻要求其他晚輩守孝,責備他們不哭;自己不注重吃飯禮儀,卻關注別人啃骨頭時牙齒是否會掉;這就是所謂的不識時務,人不清楚自己,卻又去關心其他不相關的人和事。
在工作中,作為管理人員的我們,有時候也在犯類似的錯誤,對于沒有做好的工作,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反而去要求或質問下屬為什么沒有做好,造成自己工作被動,這就是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不清楚自己所犯的錯誤,卻又去要求別人。古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現問題時先從自身找問題,更有利于我們找到工作沒做好的原因,多反思以前工作中的得失,才能為以后的工作找到正確的方向或方法。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在工作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思考,謀定而后動,多思考自己的`不足和過失,總結過去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于不足和過失一定要分析出造成該種狀況的主客觀原因,刨根問底,才能真正做到讓失敗或過失成為通往成功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