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的調研報告
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是在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中偉大創造。XX年9月,xx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渝府發[]113號),庚即在九龍坡、南岸、江北、永川、南川5個區開展試點。XX年擴大試點范圍后,將在主城區全面推開,XX年試點區縣達80%以上,XX年在全市建立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根據黨的xx大“病有所醫”和國家“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要求,建立xx區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必須未雨綢繆,抓早抓主動。
一、xx區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現狀
(一)城鎮職工醫保:在完善中成熟
1、基本情況。xx區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于XX年4月啟動。現有927戶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54896人參保。其中,國家機關6253人,事業單位15716人,企業31915人,靈活就業1012人。XX年共籌資7022萬元,截止XX年11月底,門診就診114510人次,住院就診4774人次,共支出醫療費4286萬元。據了解,XX年1月1日起,我區將納入xx市主城9區市級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
2、完善成熟。針對城鎮職工醫保運行初期問題多、參保人員意見大狀況,區政府采取了若干切實可行措施予以完善。一是增加醫療服務網點。將XX年只有定點醫院40家擴展到46家(其中市級醫院15家)、8家社區服務站、35家藥店,且刷卡購藥、看病,方便了參保人員。二是調低個人自付比例。目前,我區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員報銷住院費達80-90%,門診費1000多元;企業人員報銷住院費70-80%,均比主城區市級統籌多報銷15-20%左右。三是加強定點醫療服務機構監管。采取細化醫療服務協議、改變醫療結算辦法、網上時時監控、公示醫院醫保費用發生情況、強化定點醫療機構負責人和經辦人培訓、不定期對定點醫療機構運行情況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等措施,創造出了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較為規范、醫保基金運行安全的局面。四是完善參保政策。XX年11月,區政府發出了《關于原區屬國有改制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意見》(府發[]109號),解決了1200多名原區屬國有改制企業退休人員的醫保問題,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
3、待解問題。XX年我區職工醫保將納入市級統籌,需要向市級醫保機構反映解決以下問題。一是企業職工報銷比例較低,個人負擔偏高問題。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定點醫療服務機構、尤其是定點藥店的監管。三是要理順勞動部門內部醫保辦、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工傷與生育保險中心關系。
(二)“新農合”:創特色三方滿意
1、運行狀況。xx區作為首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區縣,自XX年11月啟動以來,按照“惠民、便民、放心”的要求扎實工作,XX年,參合農民達到41.4萬人,占全區50.1萬農業人口的82.6%。XX年參合44萬人,參合率達到了87%。XX年籌集“新農合”基金1983.8萬元,至11月底,參合農民門診就診83233人次,住院就診16150人次,支出“新農合”基金1536萬元。幾年來,“新農合”在農民“小病能治、大病有救”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收到了群眾得實惠、醫院得發展、政府得信譽三方滿意的效果。國家衛生部已把納入“未來衛生體系聯合研究”國際課題項目單位,并在亞洲地區推廣經驗。
2、主要特點。一是強化管理,農民放心。通過建立健全“新農合”監督委員會、年度審計、“四公開”和“一公示”等制度,管好用好了農民的保命錢,農民參合放心。通過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建設和監管,改善農村衛生院醫療環境和條件,規范行為,農民看病放心。二是多措并舉,凸顯便民。將區外定點醫療機構由原有7家擴大到所有市級公立醫院,每個鎮街、村均設立定點醫療機構;建立“新農合”計算機管理系統,實行轉院網絡審批制度;推行參合農民醫藥報銷鎮街“全程代理制”,鎮街衛生院設置專門報銷窗口,有效地解決了參合農民就醫難、報銷難問題。三是政策優化,惠及農民。農民外出務工符合規定的住院費予以報銷,8個慢性病在統籌資金中報銷,對住院分娩定額補貼,區內住院費起付線由500元降為100元,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25個百分點,擴大用藥目錄,門診實行零門檻,參合農民到任何醫療機構和藥店就診購藥的費用均可在家庭帳戶中報銷,推行單病種醫療費最高限價制,實行大病二次補助制度。通過政策優化,做到用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確保了農民實惠最大化。四是鏈接救助,擴大保障。通過制度銜接、醫院共用、信息共享、監管統一等措施,“新農合”與民政部門的農村醫療救助實現了無縫鏈接。這是“新農合”的最大亮點,“模式”已經叫響全國推向全國。通過民政渠道按個人繳費的10元標準給予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全額資助;給上述對象中患慢病和特殊病及8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300元日常醫療救助金;對上述對象實行住院支付零門檻,費用在1000元以內,按“新農合”規定報銷后,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門全額救助;費用在1000元以上部分在“新農合”按規定報銷后,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門救助60%,最高救助金額在3000元以內。XX年1-10月全區已救助1144人、146.6萬元,切實解決了農村困難群體病有所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