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調查報告(精選14篇)
誠信調查報告 篇1
隨著稅務稽查由傳統的執法型向執法服務型的轉變,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已被廣泛認可,但同時也應該看到,誠信納稅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為加快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就目前的稅務檢查工作而言,建立并實施新的檢查機制和新的檢查方式已勢在必行。
一、稅務稽查工作的現狀分析與探討。
近年來,按照“檢查工作規范化、檢查方式科學化、檢查手段現代化和檢查人員優質化”的工作目標,采取強有力的措務局施,使稽查檢查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強。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實行了稽查檢查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加強了內部工作的規范化,減少了隨意性;建立了稽查考核指標體系,考核指標的設置,突出稽查執法正確率、檢查結案率、稅款入庫率等;實行“查前準備制度”,即對納稅人可能出現的偷稅問題,進行科學的歸納分類,具體列舉出來,要求每個稽查人員在實施稽查時,按照列舉的項目條款,一一對照,細致檢查,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規范性;制定審理把關的具體標準,開展案件復查制度,特別注意稽查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正確準確查處問題,證據采集是否充分,運用法律是否正確;建立了檢查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和稅務檢查回訪制度,不斷約束和規范執法行為,提高部隊伍政治業務素質,強化企業對稅務人員的監督和制約機制,保證了監督的方式、程序、內容落實到位;開展稽查質量分析會制度,分析典型案例,評比優秀案卷活動,推動稽查質量全面提高。。
實踐證明,認真開展稅務檢查工作不僅查補了稅款,而且也嚴肅查處了一批熱點、難點、重點案件,起到了震懾稅務違法犯罪分子、規范廣大納稅人的納稅行為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堵塞稅收漏洞,促進了稅收征管質量的提高。
二、正確認識運行新的檢查方式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我們在對稅務檢查工作的現狀進行客觀性分析與探討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稅務稽查工作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稽查人員素質亟待提高、稽查工作如何適應誠信納稅體系的有效開展等,值得我們正確認識和認真思考,同時應對現有檢查方式加以完善和更新。
(一)“重點稽查”與依法城信納稅之間的關系。
稅收征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稅收征管,促進依法治稅、防止稅款流失。正確理解和把握“重點稽查”的含義,必須與依法治稅工作和整個城信納稅體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稽查檢查其執法客體是廣大納稅人,由于受稽查檢查傳統思想的影響,在稅收征納主、客體之間似乎約定俗成了一種“檢查”與“被檢查”的關系。納稅人往往是望而生畏,雙方存在一種不和諧的氣氛。因此,稽查工作必須始終重視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實行公開、公正和文明稽查,力爭實現依法征稅和依法納稅的有機統一,這也是對企業依法納稅的信任,為營造公平、合理的稅收環境和稅收秩序奠定基礎,也為企業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提供了環境。
(二)稅務檢查監督制約機制急需完善。
稽查工作擔負著打擊稅務違法和規范納稅行為的同時,稅法也賦予了稅務稽查人員進行稅務檢查的權力,即對涉稅違法問題進行處理處罰的權力。如何保證稅務稽查部門和人員正確行使這些權力,既要防止超越權限用權力,保護納稅人的權益;又要防止成為不法分子腐蝕拉攏的對象。稽查檢查不僅處在偷稅與反偷稅斗爭的前沿,而且也處在了~與反~斗爭的前沿。歷史與實踐證明,沒有監督的權力就容易產生~。稽查檢查部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拒絕監督,只有主動接受監督,才能保護好自己。
當前稽查部門主要接受來自兩個方面的監督:一是征管、稅政、法制等業務部門的監督。對通過認真分析選出并實施檢查的案源要做到認真檢查和反饋,對檢查中不明確的稅收政策問題及時向稅政部門請示,對較大金額的案件要提交法制部門進行審理定案。二是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積極主動配合實行錯案責任追究、案件抽復查等制度,對執法辦案中的不廉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
從以上監督制約機制看出,各級稽查檢查機構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相關工作制度,但對稽查檢查人員在辦案過程中的每一個工作環節和每一個工作步驟及采取的方式方法,查處的真實情況是否公正、公開和透明等,還缺乏有實效、有針對性的監督。總之,要加強對稅務稽查工作建立起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在稽查人員高效履行職責的同時,使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三)稽查檢查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與時俱進,必須以人為本。當前,在稽查檢查任務明確,稅制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人員逐步得到充實與加強。但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不是稽查人員的數量不足,而是稽查人員的素質不高,與當前稽查工作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政治素質參差不齊,大部分稽查人員能夠做到廉潔自律、依法行政,但還是存在政治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
2、能夠獨立查賬和獨立查辦案件的人員較少,影響了工作效率。
3、能夠熟練應用計算機的人員少,面對企業的財務軟件和電子商務活動,只會傳統查賬的稽查人員顯得束手無策。
4、懂財會、熟悉法律知識、會操作微機的復合型人才極為匱乏,缺少競爭激勵機制。
三、實施“陽光稽查”勢在必行。
為適應當前環境,在綜合分析上述檢查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為更好地開展稅務稽查工作,根據《石家莊市地方稅務局稽查系統“陽光稽查”工作實施辦法》。我局于今年建立并實施了“陽光稽查管理辦法”一是“透明稽查”主要內容是“五項公開”、“八項承諾”,“五項公開”是指公開涉稅案件舉報方式,公開稽查工 作程序,公開稅收政策,公開涉稅案件的處理結果,公開執法監督方式;“八項承諾”是指文明稽查、透明稽查、查前輔導、事前告知、程序服務、限時稽查、調帳建議、補救服務。
一是實現執法檢查由“單純執法型”向“執法服務型”的轉變,使納稅人和檢查人員充分體驗到了“陽光”的溫暖,為鑄就稅企誠信奠定了基矗。
二是“查前輔導”是指根據每月檢查計劃對納稅人進行查前稅收政策,輔導的制度,主要目的是幫助納稅人在被檢查前掌握稅收政策,明確責任,認真自查,并自行糾正納稅中的問題,變“重在罰后教育”,為“重在罰前輔導”此舉可謂是“心系法律,情系納稅人”。
三是向被查對象發放“陽光稽查監督跟蹤卡”,由企業在檢查完畢后,郵回監察部門,堅持廉政教育在先,予防為主的方針,增強執法人員在辦案過程中勤政廉政的透明度,進一步強化監督制約機制作用的發揮.四是實行查后回訪反饋制度,從制度上要求檢查人員必須依法辦案、照章辦事,有助于干部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進而提高稅務檢查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一)“陽光執法檢查”的建立與實施,確立了公開、公正、透明的檢查新機制。
稅務稽查對象的確定是按照稅務稽查計劃范圍、工作目標以及稅務違法案源線索對稽查對象的選擇和確定;稅務稽查行為是由具體稅務人員來完成的,在稽查人員同納稅人有某種利害關系的情況下,人的感情因素和個人意志很容易同執法行為相混淆,而使執法行為失之公正。這就要求稽查對象的確定應該是客觀公正的,在客觀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的納稅人接受稽查的機會應該是均等的,只有科學地確定稽查對象,才能保證稽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在安排檢查任務時應注意:
1、規定檢查標準、辦案期限。
即稅務稽查人員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稽查方案所確定的稽查范圍、種類、方式和內容等要求,依據稽查標準,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按照規定的期限,有目標、有步驟地進行稽查的實務操作活動。
2、在稽查檢查中建立工作底稿制度。
即在檢查中對檢查的.內容、采取的措施、發現的問題、被查對象的態度、檢查時間等順時記錄。檢查結束時要在稅務稽查工作底稿的基礎上制作稅務稽查報告。稅務稽查報告要說明被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案件的由來、主要違法事實、初步處理意見、被查對象的態度、檢查的所屬期間等。稅務稽查報告連同工作底稿及其他有關資料交審理人員審理。上述辦法的實施將檢查人員的一舉一動置于大眾的監督之下,增強了辦案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二)“陽光稽查”的建立與實施,公開了檢查程序,促進了企業與稅務檢查之間的關系。
“陽光稽查”是新事物,是對“誠信納稅”的肯定,對企業依法納稅的信任。“陽光稽查”的推出旨在提高稽查工作透明度,實現稅收執法與稅收服務并舉,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收政策。實施“陽光稽查”要求公開稅收政策、辦案程序,對稅務稽查實施、執行環節及處罰結果等內容進行公開,讓納稅人了解稽查的每一個環節,感受陽光下的稽查工作模式。具體來說,實行稅務稽查查前輔導和查后反饋制度,稽查人員在下達檢查通知的同時,向被查人發放“陽光稽查跟蹤卡”將被查人的基本權利、基本義務和稽查辦案紀律、廉政制度以及稅務機關地址、聯系電話等內容告知被查人,由被查對象獨立填寫廉政信息反饋卡郵寄到縣局監察科,增加稽查透明度。
(三)“陽光稽查”的建立與實施,使檢查人員的責任心、事業心和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通過開展“陽光稽查”看,最為明顯的是檢查人員的各方面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檢查工作思路進一步清晰了,增強了對檢查工作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二是具備了檢查工作經驗和組織、協調能力;三是文字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能適應稽查工作能征善戰、能說會道的要求;四是具備了檢查工作所要求的綜合素質;五是具備了一定的創造能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所創新;六是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敢于面對各種偷、逃、抗稅行為;七是思維方式增強了,能夠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陽光稽查”的建立與實施,進一步強化內外部監督制約機制。
一是堅持廉政建設教育在先,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啟發式教育,筑牢干部的思想防線、道德防線、法紀防線,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二是實行查前公示制度,在對企業進行納稅檢查前,先要遞交《陽光稽查監督跟蹤卡》,讓納稅人監督稽查人員是否公正執法,使稽查權力置于納稅人監督之下,從機制上預防不廉潔行為發生。自今年開展實施“陽光稽查”以來,以規范嚴格執法、強化稅收服務、加強稅企交流、鑄造稅企誠信為宗旨,切實開展了一系列針對納稅人的查前輔導培訓,進行走訪交流,并開展查后輔導整改和廉政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各項工作,受到了納稅人的廣泛好評,取得了納稅人的信賴。在今年稽查工作中,共計發放并收回“監督跟蹤卡”120余份,收到意見和建議12條,解決實際問題9件,今年上半年在縣紀委組織的行風服務承諾檢查評比中,我局被評為優秀單位。
綜上所述,只有認清形勢、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才能使各項工作得到完善和發展。通過對“陽光稽查管理辦法”可行性分析,我們認為它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了當前經濟環境的需求,更加符合了稅務檢查一要嚴查、二要嚴打、三要重罰、四要規范納稅行為、五要監督制約的稽查檢查工作要求,是值得全市稽查檢查系統借鑒并推廣使用的。
誠信調查報告 篇2
姓名:
學號:
專業:
調查時間: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是任何社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規范,生活中我們評價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中,誠信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誠信乃經商之道,為人之本。良好的社會信用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文明建設卻落后了,社會誠信度逐漸下降,即使世界變成了“全球村”,人們變得越來越陌生。所以為了了解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誠信度現狀,進行此次的短期的社會調查,現將調查情況歸納如下:
一.調查主題:
當地社會誠信度現狀及其影響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3號—20xx年11月4號
三.調查地點:
鄭州航院東校區
四.調查目的:
通過這次調查了解當地民眾及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以及大學生通過日常生活體現的對誠信的態度和價值觀,并期望這一調查能使大學生對誠信度引起更多的關注,一定程度上,積極引導他們增強誠信意識,切實做到為人守信,誠信于人。
五.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主要采取的是問題采訪的形式進行調查,即針對當地民眾和在校大學生關于誠信度的問題進行采訪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主要對20個學校周邊居住的民眾和我們外語專業的40個同學進行了采訪調查,并將他們的回答整理如下:
1.表述對社會誠信度的態度問題
(1)百分之九十的民眾和大學生認為,在當今社會,誠信度很重要,而且需要大家努力去做好誠信這一點。
(2)對大學生來說,百分之八十的人認為他們自己在校內和校外都沒有完全做好對人守信,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大多時候,都沒有兌現自己對別人下的承諾和答應別人的事情。
(3)針對大學生的誠信度問題,我們讓周邊民眾對他們的誠信度現狀進行了打分,分為“優”“良”“及格”三個等級。結果我統計顯示,百分之六十的人認為是優,百分之三十的認為是良,剩下的就認為是及格。所以,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現狀還是令人擔憂的,不樂觀的。
(4)在大學生自身看來,他們對他們自己的誠信度的現狀還是比較滿意的。多數同學的為人處事在許多方面還是做到誠信的,不欺騙的。只是少數人存在嚴重的不誠信行為。所以他們相信他們會有所提高的。
2.社會和校園中存在哪些主要的不誠信行為?
( 1 )商業信用危機。毀約、違約、欺詐簽約、惡意騙約的商業流氓行為屢見不鮮,其存在和蔓延不僅破壞了市場信用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了市場交易風險加大。
(2)產品信用危機。假冒偽劣產品盛行,而且品種多、數量大、范圍廣,在有些地區,有些領域泛濫成災。假產品不斷流入人們的生活中,嚴重阻礙了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降低了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
(3)資本市場信用危機。在證券市場上,造假已成為股市的“艾滋病”,一些公司如大慶聯誼、銀廣夏等虛增利潤、編造有關信息,隱滿重大事項,破壞了資本市場的信譽,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
(4)金融信用危機。信貸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貸的循環狀況也是衡量社會信用的一個尺度。資料顯示,金融生活領域中,集資詐騙、貨款詐騙、等不斷增加,甚至出現了假借各種名目脫逃銀行債務的行為。他們利用法律空隙,做危害人民利益的事,從中牟取暴利。
(5)官員信用危機。極少數領導干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不務實效。搞面子工程,上“短平快”項目,還有極少數官員濫用公共權力以謀取私人之利,這種權力腐敗極大地降低了了社會誠信,也影響到政府的誠信。動搖了共產黨在人們清政廉潔的形象,瞞報謊情,欺上瞞下,使人們的.真實生活情況不能得到有效地改進和處理,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2.校園中主要缺乏誠信的行為表現在以下方面:
(1)在進行采訪的同學當中,針對考試中是否做過弊的問題,情況統計為:大概百分之三十的同學承認自己從來沒做過弊。百分之五十的人都認為自己再過去的考試中都有過大大小小的作弊行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承認自己的確經常作弊,因為他們經常學習中曠課逃課,學習成績自然不是很好。
(2)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有過逃課的經歷,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沒逃課曠課的人實在少之又少。一半以上的同學,在日常學習作業中都有過抄襲他人作業的經歷,有少部分的同學是經常抄襲他人作業來完成任務的。所以,在學習任務這一方面,大多數大學生的學習獨立性還是不夠高,具較大的懶散性,且依賴性強。
(3)在大學這個小社會里,多數同學會有著攀比的心理。為了在別人面前顯得有面子,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常常隱瞞現實情況,偽裝自己很有錢的形態,“狐假虎威”,欺騙了別人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他自己最真實的心。
所以從該調查結果來看,不管是校外民眾還是在校大學生,都普遍存在過不誠信行為,但是他們的不誠信行為的發生率不算高。以上也是我提出的眾多問題中的少許,可以看出真正不誠信的人還是少許的。我們大學生可以說是社會中最弱勢群體,社會對我們并寬容,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提升自我,切實做到誠實可信。
3.造成社會缺乏誠信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市場經濟對傳統價值觀念的沖擊。市場經濟本身是一種功利性經濟,它以利益為基本導向,引導人們如何去獲得經濟利益。這樣,便出現了與市經濟相適應的道德價值觀,如尊重個人利益、倡導自由競爭、主張自由平等,等等。這些道德觀念有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特別是對金錢的追逐,為金錢所左右,利欲熏心,就會導致“唯利是圖”,成為金錢的奴隸。于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弄虛作假、使社會誠信受到嚴重沖擊。
第二,法制不健全,對失信者打擊不力。市場經濟既是信用經濟,也是 法律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是信用建設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國法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其一,沒有制定信用激勵和懲罰制度。守信用者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失信者未受到嚴厲制裁。在不少情況下卻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決執行上軟弱無力,判決執行率低。法律作為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最高維護者,在處理違約賴賬行為時顯得蒼白無力。。
第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的確立,社會流動的速度越
來越快,人們之間的交往范圍逐漸擴大。它打破了傳統社會的熟人交際圈,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是在生人中進行的。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人們之間的交往表現為短暫性,人們之間雖然交往的數量增加了,但熟識程度卻降低了。可見,傳統社會靠熟人去維護社會誠信的機制,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已經完全行不通了。人與人之間只是利用關系罷了,很少能做到真正的信任。
4.大學生缺乏誠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學生的思想可塑性較強,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稍不注意正確引導,就會使他們走進思想的誤區。現在社會虛假事物過多,嚴重影響了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度。
(2)由于學校內部管理不善,形成了大學生對學校誠信度的下降。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形成不思進取、散漫的學習、生活態度,并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在收費方面不太規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度。
(3)社會不良思想的入侵。
(4)學校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宣傳力度不夠也是原因之一。而調查中發現,從小受到誠信教育的學生比沒受過誠信教育的學生更講誠信,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壞也是影響學生誠信與否的因素。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此次調查,不難發現,社會民眾和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普遍呈現較好的現象,但是部分人的不誠信行為存在而且不斷在擴大,損害百姓的切身利益。大學生對誠信認識較清醒,能夠正確的看待誠信的內涵,并且基本上能做到誠實守信,人們普遍認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贊成大學生的誠信度與從小到大的教育和社會風氣有關系。
七.建議
1.不斷健全法制。維持良好的社會風氣,國家應該使用法律,與誠信形成有效聯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使誠信與法治是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的,健全的法制 體系既是誠信的前提和基礎,
2.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擺在教書育人的首位,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
3.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采取宣傳教育,健全法制;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誠,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社會行為對大學生影響巨大,良好的社會誠信體系,是培植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優良土壤,而大學生誠信建設的成果將直接影響社會誠信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4.對于各位同學的家庭,應積極引導良好的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5.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今后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
我們應該做到講誠信,講道德,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全面發展。進入社會后,如果缺乏誠信,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希望大家能自覺做到誠實守信,牢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同時也是為了你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都知道這句歌詞。“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并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社會會因為守誠信的人越來越多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光彩活力。
誠信調查報告 篇3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似乎漸漸淡忘了誠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了了解大學生的誠信度以及大學生對誠信所持態度,我們小組進行了一項關于大學生社會誠信度現狀的調查,通過這一調查得出以下幾方面信息,希望這些信息能喚醒部分大學生處于沉睡狀態的誠信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態度
一、調查題目:大學生社會成新度現狀及其影響調查
二、調查成員:
三、調查目的:這次實踐的目的是通過調查了解當今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以及大
學生通過日常生活體現的對誠信的態度,并期望這一調查能讓大學生對誠信度引起更多的關注,從而讓引導他們更好地做到誠實守信。
四、調查的準備:
為了讓這次調查具有真實性、說服力,我們小組共組織了兩次自由的討論,同時也運用了計算機網絡經常在網上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第一次討論及第一次小組會議的討論確定了調查流程,并初步擬定了調查的形式,如問卷調查,采訪等,還確定了調查的范圍(合肥學院的學生(校內)、社會人士(校外),由于社會人士調查難度過大,我們決定把重心放在大學生自身的調查上),以及問卷調查的內容。根據組員的激烈討論,我們提出了大學生誠信度體現的多個方面,并配合調查問卷的各個環節對小組成員進行分組,明確劃分了各個成員的任務。第二次討論主要針對問卷設計。第二次會議主要是對回收的問卷及統計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確定調查報告的初步擬寫;以及調查的其他形式的討論,并最終否決了使用采訪的形式。
五、確定調查的對象
在會議討論中,組員經過對調查研究項目的主題進行探討和琢磨,最后確定以合肥學院機械系為主要研究對象,并且對學長進行問卷調查。盡量爭取調查范圍的廣泛。
六、問卷調查的設計
經過討論確定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二大部分,即以前是否做過不誠信的事,對當前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的認識,命題主要是以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為題,如作弊現象。
七、調查問卷的分發
通過小組的分工,各分小組立即各司其職,全身心投入到調查中來,所以這一環節迅速地完成了。
八、問卷統計與分析
首先,把問卷調查表分發給組員,分發到學生手中,收集好后,然后開展討論,全組成員一起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
九、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制作發放并回收面向大學生紙質問卷共100份,有效問卷83份。
(一)大學生社會誠信度現狀
1、對大學生誠信度的基本態度問題
(1)80%的大學生仍然認為誠信是十分重要的;(2)95%的大學生基本都能做到誠信;
(3)有60%的同學認為自己學校目前誠信狀態一般,還有15%的同學認為自己學校誠信度差;
(4)對于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堅持“很好,不需要過多擔憂”觀點的僅占總數的3%,認為“一般,只是個別行為”的人數占總數的55%,覺得“較差,較多人存在不誠實行為”的人占35%,覺得“很差,值得擔憂”的人占7%。
2、關于考試作弊
(1)大學生中32%的人從沒有做過弊,而占65%的同學偶爾作弊,只有3%的人經常作弊。
(2)對于作弊的現象,27.1%的同學反對,認為那是欺騙行為;51.9%的同學認為是因為學校的某些理論課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學持中立態度;而5.5%的同學存有僥幸心理,贊成這種行為。
3、作業、論文抄襲
(1)大學生中只有9.4%的同學是個人完成,49.2%的同學是大部分自己寫,少量引用資料,36.5%的學生是大量引用資料,而占5%的學生完全是用別人的文章來拼湊;
(2)從社會調查方面來看,人么對于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發現便取消學位資格的71.2%的人認為“理應如此”,28.8%的人認為處罰過于嚴厲。
4、有錢申貸
你聽說過身邊的同學有錢而去申請助學貸款?6.1%的同學沒有這種情況,45.3%的同學很少這么做,而占48.6%的學生經常這么做。
5、請假造假
你身邊的同學是否經常拿別的`理由來搪塞請假的理由?3.9%的人沒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經常這么做。
6、關于編造假的家庭情況申請學雜費的問題
47.5%的大學生會如實說明自己的家庭情況,45.3%的同學基本會照實說,但也會稍加渲染;而7.2%的同學則是大肆渲染,完全不符合他的實際家庭情況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大部分人在過去的學習生活中有過不誠信的行為,但也都是偶爾的行為,并非習慣或者經常性的行為。大多數同學基本上是講誠信的,當代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良好,然而個別不誠信行為確實存在。
(二)對誠信的及重要性的認識
( 1)根據調查結果,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標準,但是己經不適合今天社會發展的要求”的人占11.6%,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適用”的人占80.7%,認為“誠信僅僅是一種道德約束,靠個人自覺”的人數占35.9%,認為“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約束,而且是一種法律約束”的人數占22.1%。
(2)對于誠信都會與找工作的重要性,76.8%的同學認為重要,19.9%的同學認為一般重要,還有2.8%的同學認為不重要。對于誠信對人際關系的影響,87.8%的同學認為重要,11%認為影響不大,還有1.1%的同學認為不重要。
通過這一調查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大多數大學生對誠信及其重要性認識較清楚,但也有少部分人并不看重誠信。
(三)對當今大學生誠信度現狀形成原因的認識
(1)調查結果顯示:在成長過程中,長輩對自己進行過誠信教育很多的為47%,有一些的為41.4%不太多的為11%,幾乎沒有的僅為0.6%。
(2)關于誠信度與教育程度的關系,認為很有關系的為55.8%,一般的為30.9%,認為沒有關系的占13.3%。對于大學生誠信與社會風氣的關系,認為很有關系的占72.9%,基本上有關系的占26.5%,認為沒有關系的僅占0.6%
從調查中發現,影響大學生誠信度的因素主要有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方面。以上的調查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對于誠信的觀念有著高度的認知水平,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出現背離的現象,反映出對于誠信的認知與誠信觀念的信奉有著較大的差異;學生的誠信行為選擇有著較大“現實性”的特點,尚沒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誠信原則。因此,在誠信行為與維護誠信的選擇上,學生都是以自我作為判斷的依據,學生擁有的誠信的社會資源不足,這直接影響到青年學生的誠信行為的選擇。再加之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對不誠信現象沒有明確的處理對策,滋長了不誠信的行為;學校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宣傳力度不夠也是原因之一。而調查中發現,從小受到誠信教育的學生比沒受過誠信教育的學生更講誠信,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壞也是影響學生誠信與否的因素。
(四)關于如何提高大學生誠信度
關于如何提高大學生誠信度,63.5%的同學認為應“建立個人誠信檔案”,45.3%的同學認為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30.9%認為要“加強輿論宣傳”,18.2%的同學認為要“建立失信的懲罰措施”。
十、調查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調研實踐活動,我們對大學生誠信度現狀有了了解,大學生對誠信認識較清醒,能夠正確的看待誠信的,并且基本上能做到誠實守信。但仍有少部分人沒有認真看待誠實守信,甚至覺得它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從中我們也間接地了解到了當今大學生對誠信及其相關的東西的態度,如教育、社會風氣,大家普遍認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贊成大學生的誠信度與從小到大的教育和社會風氣有關系。
在調研過程中,各組員積極參與,較充分地運用了大家的智慧,發揚了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使這次實踐獲得了預期的結果。
十一、建議
結合這次問卷的分析,我們對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誠信度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重視家庭教育。
長輩應該多對學生做誠信等基本道德觀念的教育,樹立德育為先的觀念。誠信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家長在生活細節中正確引導,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是人最信賴的地方,家人對孩子一直進行誠信教育,孩子也能受熏陶,形成誠信的好品質。
第二,學校要做好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首先,努力創新誠信教育的方法。高校誠信教育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在發揮傳統的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優勢,多方面、全方位地對大學生進行立體的誠信教育,力求提高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其次,將誠信教育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時候,要切實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將解決思想問題,開展誠信教育,滲透到處理大學生生活實際問題中去。最后,廣泛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在實踐中加強誠信教育。身體力行是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措施,我們在從思想上、理論上加強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同時,應該切實引導大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誠信素養,從而真正將誠信教育貫穿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三,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采取宣傳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懲處力度,使失信者無利可圖;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使失信者無處藏身;加強輿論監督,讓失信者身敗名裂;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社會行為對大學生影響巨大,良好的社會誠信體系,是培植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優良土壤,而大學生誠信建設的成果將直接影響社會誠信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第四,建立公開透明的個人誠信檔案。
用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個人誠信,把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都如實記錄,有效的促使大學生平常養成誠實守信的行為習慣。大學生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認識社會,杜絕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學會分辨真偽,不要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侵蝕,并且培養“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誠信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
誠信,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但是近年來受到社會風氣、社會環境和就業壓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比如遲到早退、考試作弊、論文抄襲、偽造簡歷、拖欠助學貸款等等誠信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了解大學生在校的誠信狀況,我們對本校大學生進行了誠信狀況調查。
調查對象:
從我校數千名大學生中,隨機抽取的100名學生中進行詳細調查。
調查方式: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 (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時間:20xx年04月20日——20xx年5月1日
調查結果分析:
綜合紙質問卷調查和網絡問卷調查:
本次參與調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約是1:1,在調查中,80%的學生認為誠信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60%的學生認為誠信在自己的為人處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則,35%的學生認為視具體情況而定。從對別人要求的角度,學生對于別人的誠信品質要求普遍較高,60%的學生認為他人的誠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證。從自己的角度講,50%的學生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誠實守信,40%的學生認為基本能,視情況而定。在“如果您要申請減免學雜費或困難補助,對您的家境會”一題中70%的學生回答會如實說,30%的學生回答會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在“如果您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會”一題中,80%的學生回答會按時還款20%的學生回答到時再看,或者能拖就拖。在關于就業誠信的調查中,作為一種品質,誠信體現出很強的相對性特征。如55%的學生認為若是企業的領導者,對于大學生違約行為會視具體情況而定,理解年輕人的選擇;60%的學生認為求職過程中簡歷的適當修飾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學生認為簽約后再找到自己更滿意的單位然后違約是可以理解的。
在考試作弊的問題上,學生的回答結果較分散,作弊現象的存在上,同學們認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認為較多的占25%,認為較少的占46%,認為極少的占10%,可見,多數學生認為作弊現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數的多少而已。
在“您能否接受學生作弊行為”一題中,50%的學生認為不可以接受,39%的學生認為可以理解,11%的學生認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見,50%的學生是能認同作弊行為的。在“您在平時的考試中”,回答從沒作過弊的學生占60%,偶爾作過弊的占3%,經常作弊的占5%,可見,約有40%的學生有過作弊行為。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
1、傳統誠信觀念作用范圍與當代社會特點脫節
現在隨著全球化趨勢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匯和流通,我們所面對的更多的是一個“陌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傳統的誠信觀面對轉型中的社會顯得蒼白無力。
2、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不良風氣的影響
政治領域。少部分領導干部憑借權力貪污受賄等等,大學生與社會的聯系十分緊密,不正之風容易對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使其誠信缺失。
社會經濟領域。假冒偽劣、合同違約、債務拖欠、偷逃稅費、走私逃匯、商業欺詐等失信現象行為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對青年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使一些青年大學生會缺乏誠信責任意識,做出誠信缺失的行為。
文化領域。宣傳工作中的虛假報道、有償新聞等,教育亂收費、招生黑幕、注水文憑等,學術論文的粗制濫造、假冒偽劣、抄襲剽竊等現象不利于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也必然會對青年大學生產生消極影響。
3、社會運行經濟利益至上
受到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也難以抵御社會中的各種負面影響,難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從而導致與社會主流道德的背離現象。
4、高校誠信教育缺乏實效性
誠信教育內容模糊。在當前高校的誠信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誠信教育的內容沒有明確的界定。對于誠信教育的內涵許多教師表示說不清楚,這必然影響高校誠信教育的切實有效。
許多大學生談起誠信問題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對作業抄襲、考試作弊等失信行為也多持反對態度,但同時他們也承認失信行為就發生在自己或同學的身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不夠統一,他們的實際行為和心中堅持的準則有所出入。
從上看來誠信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隨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改變,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要讓誠信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因此,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大學生的會責任感,是現在我們最都應該關心的話題。
對于大學生誠信現狀的建議:
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大學生的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話題。
1、培養大學生的“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大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并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不能讓受騙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受了騙卻去騙別人。要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大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騙,同時,也不會去騙別人。這樣,社會才會得到凈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
靈。
2、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擺在教書育人的首位,讓中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學校在德育過程中,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道德教育。教師對其進行教育時,切忌大道理連篇,嘮叨不停,這樣極易引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礙。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注意儀表,并提倡在校內使用普通話及文明語言。運用多種教育形式,言傳身教,以情動人,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
3、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通過多種媒體對其進行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幫助大學生解除心理的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大學生先進行教育時,要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亮點一面,不要過分渲揚社會陰暗面,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的真實,以增強對社會的信任。
總結語:
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大學生的誠信問題,讓他們能夠在一個信任、舒適的大環境中茁壯成長,因為祖國將來的建設要等著他(她)們來繼續完成。我們的社會是由這么多人組成的,以后的發展還要繼續,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誠信的作用,不能夠忽視誠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誠信才是我們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證,以后的路還要怎么走,就靠誠信,社會能夠誠信下去,我們的社會才是健康的,相信誠信社會一定會重新回到社會中!
在任何時代,誠信的美德都不應該被丟棄,特別是對于肩負歷史使命的當代大學生,更應恪守誠信的原則。通過這次社會調查,我們對大學生誠信問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發現了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和建議,.當然,當代大學生的整體誠信意識是良好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不斷提高自己,以好的思想品質去感染別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不斷進步!我們的國家也一定會不斷繁榮昌盛!
誠信調查報告 篇5
現代學生普遍都非常重視誠信,將誠信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道德標尺來衡量一個人。但以此為基點,很多大學生都沒能以身作則的做到誠信待人,誠信為人。在一方面,他們認為高等教育對一個人的社會觀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即對是否能做到誠信起到影響作用;在另一方面,他們又在以各種各樣的或有或無的理由作為自己無法達到誠信的掩體。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紙醉金迷”的錯誤享樂觀,“拜金主義”的扭曲價值觀,已經使人們淡忘了古人所強調的“德”,“誠”。取而代之的是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其他的影響。
在調查報告中的第15題,很大一部分同學對未來社會的誠信度持悲觀態度。而由第3題,第10題,第16題,第17題來分析,正是由于這個社會中大家扮演的都不是絕對誠信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太多的虛虛假假扮演著反面角色,使大家對這個社會的誠信體系保持的保守態度。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有必要也有能力通過一些有悖于道德的方法來實現自我保護。這也印證了先前提到的,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慮這樣做是否會對他人或是集體帶來的危害。
就第9題的結果來看,幾乎100%的同學選擇了不會。據此分析,我想,在人們心中,還有一條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的存在,在這條底線之下的做法是大多數人無法容忍的。
值得注意的是第7題的結果,很多同學出乎意料的放棄了朋友,和親人的選項,轉而選擇了網友。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21實際,幾乎每個人都在上網,很難相信,他們都在向陌生人傾訴著自己苦惱,分享自己的秘密,發表自己的看法,發泄自己的不滿。這也再次敲響了社會誠信體系的警鐘,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已經放棄了相信他們本應該最相信的人。治理這種現象的方法,根據第13題的統計結果,政府誠信顯得尤為重要。
價值思考: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誠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可見,在古人看來,“誠信”乃是天下人團結一致的基本保證,是為人之道,是人們所需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之一。誠信的基本道德是務真求實,誠實守信,不妄不偽,真實不欺。所以誠信的缺失,特別是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將會嚴重的影響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
想象如果一個社會失去了誠信,那么一切社會保障將不復存在。國家的政策,法規,律法無法取得效果,社會公平、公正無法實現,社會秩序將處于混亂無序狀態。
在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的經濟交易必須是建立在講誠信、講信用的基礎之上的,這是經濟交換的基本原則。在經濟領域,經濟信用是誠信的最主要體現,誠信是經濟信用的堅實基礎和依據,而經濟信用是企業、居民等任何微觀層次的主體開展經濟活動的基本支柱;而失去誠信與經濟信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對于經濟活動的主體而言,其危害是毀滅性的。而在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社會生活領域,誠信更是維系正常的社會關系和人際交往的橋梁與紐帶,是折射真善美和社會良知的一面道德之鏡;而失去誠信,人與人交往的基本狀況就受到了威脅,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美好、和諧的生活狀態就會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精神奢望。
在現代社會中,誠信在國家機器與政策運行、政治與法律、經濟交往、意識形態與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所有領域都發揮著基礎性的、保障性的作用,是絕不容動搖的,是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規范和價值觀念之一,具有特殊的調節功能和導向、示范功能。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社會中的相對高素質人群,誠信的缺失所引發的“不良效應”會更加明顯,更加深遠。而且大學生誠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極影響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和隱蔽性。由于大學生在學校期間尚未真正參與社會經濟活動,誠信缺失的危害尚不能充分體現出來;但是,當他們畢業后融入社會,分布到祖國各地、各行各業后,誠信缺失所導致的嚴重危害就會真正凸顯出來,所以學校的誠信價值觀的教育對于引導大學生講誠信起著十分重要的核心作用。
現實意義:
大學生的誠信與否對和諧校園是否能成功構建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競爭無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我們大學生中還存在許多不講誠信的現象。比如:有的同學考試作弊;有的同學擅自更改學習成績,在畢業推薦表上弄虛作假;有的同學無故拖欠學費,把父母給的學費任意揮霍;有的同學不按時歸還助學貸款;有的同學利用網絡的虛擬特性,隨意侮辱欺詐他人,或散布流言蜚語,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等等。諸如此類的行為,是與大學生的稱號、父母的期望、黨和國家的要求背道而馳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養成不良行為和習慣后,將來很難有所作為,有的甚至會一步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學校在公民誠信道德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有必要開展相應的誠信教育幫助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種理想層面的道德修養,學生普遍認同。然而當代大學生面臨著一種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就業方面,這使得大學生的命運更加坎坷。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大學生應對這種急劇變化的情況的素質能力受到自身社會閱歷的限制,在誠信方面容易出現偏差。就此次調查結果,及本小組從網上搜索的近幾年來數位專家、學者對大學生誠信狀況開展的調查研究的結果均表明當代大學生的主觀愿望是在行為中表現出誠實守信,但在現實中卻表現出知行不一。
大學生作為國民中的優秀分子,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否具備誠信的品德是事關高校人才培養能否順利推進的重大問題,是新時期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幸的是大學生出現誠信危機的現象卻呈不斷滋生蔓延之勢。這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誠信調查報告 篇6
本文摘要:大部分人在過去的學校生活中有過不誠實的行為,但也都是偶爾行為,并非習慣或者經常性行為。大多數同學基本上是講誠信的,當代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良好,然而個別不誠信行為確實存在,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別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是很多同學還是不免有不誠信的地方,他是我們還可以看出,社會對于大學生的不誠信現象并不寬容,這意味著大學生自身誠信度水平有待提高。
本文正文
1、對大學生誠信度的基本態度問題
從大學生自身方面看:(1)81.2%的大學生仍然認為誠信事十分重要的;(2)95%的大學生基本都能做到誠信;(3)6109%的同學認為在家學校目前誠信狀態一邊,還有14.9%的同學認為自己學校誠信度差;(4)對于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堅持“很好,不需要過多的擔憂”觀點的僅占總數3.3%,認為“一般,只是個別行為”的人數占總數的54.7%,覺得“較差,較多人存在不誠實行為”的人占34.3%,覺得“很差,值得擔憂”的人占7.7%
從社會調查來看:(1)有超過一般的人認為大學生對待誠信的態度一般或不重視;(2)有23.7%的人曾被北大學生欺騙過;(3)對于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16.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很好、不值得擔憂,73.9%的人認為大學生的誠信度一般,不誠信只是個別現象,10.2%的人認為大學生誠信度較差,很多人存在不誠信的行為。
2、關于考試作弊
(1)大學生中32%的人從來沒有作弊,而占65.2%的同學偶爾作弊,只有2.8%的人經常作弊。
(2)對于作弊的現象,27.1%的同學反對,認為那是欺騙行為;51.9%的同學認為是以為學校的某些理論課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學持中立態度;而5.5%的同學存有僥幸心理,贊成這種行為。
3、作業、論文抄襲
(1)大學生中只有9.4%的同學是個人完成,49.2%的同學是大部分自己寫,少量引用資料,36.5%的學生是大量引用資料,而占5%的學生完全是用別人的文章來拼湊。
(2)從社會調查方面來看,對于大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發現便取消學位資格的71.2%的人認為“理應如此”,28.8%的人認為處罰過于嚴厲。
4、對于求職簡歷美化的現象
(1)從大學生自身方面看,大學生中15.5%的人認為這是不誠實的體現,不值得提倡,77.3%的人認為適當的修飾可以理解,7.2%的學生認為這種現象沒什么大不了,可以接受。
(2)從社會方面來看,40.7%的人認為這是種欺騙行為,很不應當;45.8%的人認為可以理解,6.8%的人恩物這是旁邊現象無所謂。
5、有錢申貸
你聽說過身邊的同學有錢而去申請助學貸款嗎?6.1%的同學沒有這種情況,45.3%的同學很少這么做,而占48.6%的學生經常這么做。
6、請假造假
你身邊的同學師傅經常拿別的理由搪塞請假的理由?3.9%的人沒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經常這么做
7、關于編造假的家庭情況申請學雜費的問題
47.5%的大學生會如是說明自己的家庭情況,45.3%的同學基本會照實說,但會稍加渲染;7.2%的同學則是大肆渲染,完全不符合他的實際家庭情況。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明確地知道:大部分人在過去的學校生活中有過不誠實的行為,但也都是偶爾行為,并非習慣或者經常性行為。大多數同學基本上是講誠信的,當代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良好,然而個別不誠信行為確實存在,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別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是很多同學還是不免有不誠信的地方,他是我們還可以看出,社會對于大學生的不誠信現象并不寬容,這意味著大學生自身誠信度水平有待提高。
對于提高誠信度水平的建議
第一、重視家庭教育:長輩應該多對學生做誠信等基本帶的觀念的教育,樹立德育為先的觀念。誠信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家長在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第二、學校要做好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首先,努力創新誠信教育的方法。搞笑誠信教育一定要跟緊時代步伐,在發揮傳統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手段優勢,多方面、全方位地對大學生進行立體的誠信教育,力求提高哦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其次,將誠信教育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時候,要切實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講解決思想問題,開展誠信教育,滲透到處理大學生生活實際問題中去。最后,廣泛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在實踐中機槍誠信教育。我們在從思想上、理論上加強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他是,應該切實引導大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誠信素養,從而真正將誠信教育貫穿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三、創造良好的社火氛圍:采取宣傳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懲處力度,使失信者無利可圖;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使失信者無處藏身‘加強輿論監督,讓失信者身敗名裂’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社會行為對大學影響巨大,良好的社會誠信體系,是培植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優良土壤,而大學生誠信建設的成果將整潔影響社會誠信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第四、建立公開透明的個人誠信檔案
用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個人誠信,把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都如實記錄,有效的促使大學生平常養成誠實守信的行為習慣。大學生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認識社會,杜絕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學會分辨真偽,不要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侵蝕,并且培養“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誠信調查報告 篇7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展理念之一。誠信,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然而時下,我們身邊卻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現象。這是一個遍及全社會的課題,對大學生更是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它代表中國未來的發展。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的機遇。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號至號
調查目的:
了解當代大學生對誠信度的理解和認識,研究誠信對大學生的意義。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xx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分析:
環境對誠信度的影響: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認為造成目前存在不誠信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社會風氣造成的,因為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用欺騙的手段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少數人認為是缺少宣傳和教育和社會上沒有誠實守信觀念。而且當自己遭遇到無誠信的情況時,85.2%的人主張今后注意小心防范。而少部分的人要到相關部門投訴,協商處理和訴諸法律。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這樣一個實例:平時時常有人到宿舍來推銷東西,有部分宿舍聽信了她們的話,結果上當受騙。而自己就只是提醒自己今后小心防范,這次吃虧就算了。
現在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身邊的人大部分都做到了誠信,還是有少部分人沒有做到,而大部分人認為社會誠信狀況會影響人與人的信任度,平時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不誠信待人,那么我們將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將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自己將處于孤立的境地。
大學生對誠信度的理解:
在問卷調查中,大學生對誠信的理解是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標準,但是己經不適合今天社會發展的要求占11.5%;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適用占77%;誠信僅僅是一種道德約束,靠個人自覺65.6%;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約束,而且是一種法律約束占52.5%;誠信與法律是相悖的兩種價值體系占23.0%;在以上的數據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對誠信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標準,是一種道德約束,在今天仍然適用。但是對于誠信沒有一個完全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還有少部分的大學生對誠信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所以說明大學生對誠信的認識還是需要有人來引導和糾正,那樣大學生才能正確的對待誠信這個問題。
社會誠信度的現狀:
當在買東西的時候,賣家多補給你錢,有很多同學都說他們會把多補的錢給還回去,但是有少部分的人不會退回去,他們說商家為了賺錢給的我們的`價格遠遠的屬于不誠信行為,賺取別人的血汗錢,他們應該給他們一些懲罰。在調查的過程中大學生是否上當受騙過,有90.2%的人說他們都上當受過騙,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對社會上的誠信值期望過高,所以他們都沒有是預防過,因此在上過當之后他們說他們以后一定不會像他們那樣去騙別人。
在調查的人數上,絕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抄襲作業,借東西不還,考試作弊,做兼職時偷工減料,說謊等等都是不誠信行為,但是有55.6%的人認為說謊是不屬于不誠信的,因為他們說,善意的謊言是是可以原諒的。
52.5%的大學生認為誠信度與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有關,他們說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教育知識都沒有,那么他們也不可能做出誠信的事情,但是有32.8%的人說,誠信度的高低與教育程度只有一般的關系,甚至有14.8%的人說他與教育一點關系都沒有,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一個人有良知,他們就不會去做不誠信的事情。
44.3%的大學生說他們是否是一個誠信度高的人那得視情況而定,他們說人有的時候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于是他們就只能做個半誠信人。
調查結論:
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因此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們應該把誠信放在首位,來解決大學生社會誠信問題。一是政府要著手制定、完善和貫徹執行能充分體現誠實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用以規范政府、企業、個人的行為,以法律形式約束社會的各種行為。二是開展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抓起。要培養大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虔誠態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并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
誠信,即誠實守信,是言行與內心思想一致,不偽裝,不虛假,說話算數,講信譽。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人的良知在客觀環境中的一種外露,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誠信的核心一是誠實,二是守信。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的活動中相互聯系的道義憑借。認識:通過這次調查得知,誠信非常重要,誠信是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是進行正常的經濟活動的重要保證,誠信維系著社會秩序,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把科學認識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結合起來統一起來,才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和人民,人生也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也只有熱愛真理、襟懷坦白、誠實公正的人才能為追求真理拼搏和獻身。
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于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誠信調查報告 篇8
一、xx大學在校大學生誠信現狀
現狀一:日常大部分時間能做到誠信,認為人際交往中誠信仍是評價他人的重要標準
調查結果顯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訪同學中僅有13.6%能夠完全做到誠信,74.2%的在大部分情況下能做到誠信,一般情況下能做到誠信的約占11.1%,而較少和幾乎不能做到誠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際交往中,50.9%的同學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誠信,比較看重他人誠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誠信的同學僅占了0.7%。
誠信作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為規范,是否誠信影響著人際關系,影響著社會總體的誠信水平。由調查結果可見,目前我校學生的誠信水平總體上還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誠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社會環境,校園風氣等因素影響,仍然有部分學生無法做到誠信,所以在校大學時的誠信水平仍然需要改進和提高。一個人是否誠信決定了他和別人交往時是否能夠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調查中絕大部分的同學表示很看重或比較看重他人的誠信,說明在如今的社會中,誠信仍然被看作為評價和選擇一個人的標準。
現狀二:在校大學生在學業上的誠信狀況令人擔憂
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同學中,受訪同學中16.8%的同學認為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很不合適,36.3%表示不太合適,26.1%中立,超過兩成的同學認為可以理解。而對于不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12.0%受訪同學認為很不合適,14.4%認為可以理解,27.8%認為是否按時完成作業是一樣的,有近一半同學認為不太合適。面對考試作弊,在受訪同學中有44.9%對考試作弊表示很不合適、堅決反對,29.1%的同學認為不合適,16.2%中立,但有9.8%認為可以理解。
從數據上看,大學生在學業上誠信狀況很是令人擔憂,這也很可能與大學較自由寬松的環境有關,很多學生上了大學后就逐漸變得慵懶,遲到曠課早已是普遍的現象,而且大部分學生都持著不以為然的態度,沒有相應的處罰,學生也大部分認為這個不涉及誠信的問題。由于大學里缺乏管束,很多學生在平時都沒好好學習,渾渾噩噩,到期末考時,為了通過考試,不得不通過抄襲的方式,不過畢竟還是少數。
現狀三:不同性別、年級、政治面貌的學生誠信狀況有差別
調查結果顯示,男生的學業誠信得分均值為3.89,女生為4.04,男生的誠信水平顯低于女生。一、二年級學生的誠信水平明顯高于三、四年級的學生。黨員和團員得分均值為3.94和4.10,相對高于群眾和其他民主黨派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學剛進大學時,還帶著高中時的單純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對變得老油條了,這樣的風氣也漸漸影響整個校園的風氣。而黨員和團員,在入黨入團時就已經經過一定的篩選,思想覺悟、綜合素質相對較高,故而誠信度也相對較高。
現狀四:在校大學生認為誠信在社會中很重要,但認為當今社會的'總體誠信水平一般
調查結果顯示,當詢問到誠信在當今社會中所占的地位時,近九成的同學認為誠信在社會中是重要的。而約58.3%的受訪學生認為我國社會誠信總體水平在一般的。
雖然誠信缺失狀況存在,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誠信是很中重要的,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學生的眼中,我國當前的社會總體的誠信狀況還不令人滿意,可以說是令人擔憂的。我國一直致力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看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議
建議一: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大學生從自身作起
大學生作為祖國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誠信狀況將會深深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由調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狀況還沒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所以我們需要加大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力度。比如開展誠信論壇,國學課堂等等活動,讓大學生加深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
而作為大學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誠信,不要被校園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所影響,堅持自我,不要被身邊的不誠信行為所影響。
建議二:改革大學教育體制
大學教育體制需要改革和調整,大學教育本來是自由自覺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時由于過于過分寬松的環境,許多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大學里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沒有認識到大學一樣需要好好學習,到考試時不得不使出各種辦法以求得考試的通過。所以校方可以在體制上加以改革,把這種以考試成績為目標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加大平時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績作為學習的唯一指標,多加賦予學生以創造性的作業和課題,讓同學們樂于去學習。
建議三:營造誠信的校園風氣、校園環境
作為校方,需要以身作則,給所有學生做好誠信表率。同樣的,老師更要注重他們的言行,首先做到誠信,才能正面積極地去引導學生。對于學生出現不誠信的狀況,給予教育、警告,以教為主。
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將會深深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和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注意學生的誠信水平。通過對財經大學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狀況調查,初步了解了大學生誠信的基本狀況,不是特別令人滿意,雖然大部分學生有誠信的意識,但是卻還是不能從行為上嚴格的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西方發達社會,在誠信上他們做得是比我們好的,或許使他們的法制建設比我們健全的緣故,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我們自己,我們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近些年來,論文抄襲、貪污舞弊等狀況近些年頻頻爆出,世博會上觀眾為省時間不排隊,“角色扮演”走綠色通道甚至強行通過等等現象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國一直致力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大學生的誠信水平會不斷提高,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的。
誠信調查報告 篇9
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歷史積淀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歷史根源。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童叟無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誠信的經典之句,但在封建社會長期的封建制度下。剝削階級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消極腐敗的現象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加之歷史上“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老實人吃虧”等俗語古訓,導致人們在潛意識中誠信意識的扭曲。誠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實,無真實則無誠信。因此,“歷史積淀中的負面影響確實還在影響著當代大學生,而且這種影響還具有“世襲”的趨勢。
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教育機制、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學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引導,忽視學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題地位。學校的德育工作往往習慣于通過批評、禁止等行政手段來規范學生的行動,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習慣于具高臨下對學生提出種.種要求,而不善于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以心理咨詢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其次,在評價機制上,存在著重知輕德的現象,把道德簡單地用各種數據來量化衡量,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造成“老實人吃虧”的后果。這種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一些誤導,使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獲得好的成績,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從學生考試作弊到偷盜自行車屢屢得手,從學生綜合測評作假到后勤采購“黑心棉”事件的屢屢得逞,所有這些虛假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加劇了誠信缺失的泛濫.再次,高校管理體制上的不完善給大學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機。高校中的許多管理領域和部門存在著許多弊端和漏洞,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學校決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學生對學校、學院乃至本年級的重大決策、諸如重要學生干部的任用事項、綜合測評的依據、學生入黨、保送研究生的程序等等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少數人決定重大決策的事情在學生中經常發生,特別是在一些與學生關系特別密切的職能部門,存在著嚴重的餓工作無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監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實施與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誠信缺失學生的僥幸心理。
誠信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中反映的問題
80%的同學認為校園不誠信問題非常嚴重,在問卷中所提到的不誠信現象中,調查結果不禁讓我們瞠目結舌,100%的人做過或見到周圍人做的,可見校園誠信缺失問題的嚴重性,這讓我們不得不對誠信問題引起高度的關注。
面對大學生誠信嚴重缺失問題,建立誠信檔案是否勢在必行?73%的同學認為應該建立,15%認為沒必要。很多人認為對于誠信好的同學建立會有幫助,而對誠信不好的同學一定會起到反面作用,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誠信者的優勢啊。
誠信是否影響就業?75%認為一定會,25%認為不一定,沒有人認為不會。而誠信是否能成為就業的主要條件,53%的同學認為一定會,28%認為可能會,只有少數人認為不會。
通過這次調查反映了很多問題。但留給我們確是更多的思考,為什么誠信問題變得如此嚴重,究竟根源是什么?
二、原因分析
1、歷史積淀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歷史根源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童叟無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誠信的經典之句,但在封建社會長期的封建制度專制下。剝削階級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消極腐敗的現象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加之歷史上“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老實人吃虧”等俗語古訓,導致人們在潛意識中誠信意識的扭曲。誠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實,無真實則無誠信。因此,“歷史積淀中的負面影響確實還在影響著當代大學生,而且這種影響還具有“世襲”的趨勢。
2、現實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當前,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則是最直接原因。“所謂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為而付出的代價”。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市場
經濟在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領域和認知領域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準則被運用與人際關系中,效率的優先和利潤的最大化成為人們評價一切的準繩.經濟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圖,從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為方式失范,誠實守信的基本道德規范被物質化、功利化。這種現象存在于社會的廣泛領域。從經濟領域中的假冒偽掠產品沖斥市場、坑蒙拐騙經營,到社會政治領域中的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污受賄、欺上瞞下、搞形式主義、浮夸虛報;從教育界的教師不安心教書、搞第二職業,領導只講不做、失信于師生到學生考試時的作弊等等,這些失信行為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說,現實社會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遠遠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因此,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消極現象極大地腐蝕著大學生的靈魂,使得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的大學生有無所適從之勢,從而導致了當代大學生誠信的滑坡。
3、教育機制、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首先,學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引導,忽視學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題地位。學校的德育工作往往習慣于通過批評、禁止等行政手段來規范學生的行動,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習慣于具高臨下對學生提出種種要求,而不善于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以心理咨詢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其次,在評價機制上,存在著重知輕德的現象,把道德簡單地用各種數據來量化衡量,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造成“老實人吃虧”的后果。這種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一些誤導,使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獲得好的成績,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從學生考試作弊到偷盜自行車屢屢得手,從學生綜合測評作假到后勤采購“黑心棉”事件的屢屢得逞,所有這些虛假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
誠信調查報告 篇11
社會誠信現狀及緩解措施
前言:
誠信,即誠實守信。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不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哪個社會、哪個階層的人。誠信的人都是社會所稱贊的。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一向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義禮智信”是人們倡導并力求遵循的行為準則。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重承諾、守信義的道德傳統。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類的美談佳話。“誠”就是誠實、真誠、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欺人、不做作、不掩飾。“誠”不僅僅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態度。而且是人的道德素質借以體現的重要方面。“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諾言。不論對自己和他人只要是自己承諾的便一定要兌現。誠信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核心的外在表現。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產”。誠信還是一種需要。它是建立在高度自覺、完全自律的基礎上的,是通過為他人著想、為社會著想、認真履行合同的義務和責任來體現的一種需要。然而如今,社會誠信問題日漸嚴重,商家與買家之間,商品的質量問題、售后問題等,商家與商家之間,公司于公司之間的合約問題,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我們看到的都是很多很多不好的方面,盡管,好的方面還是會有,但讓我們看到的都是負面的,即使是在大學城這個小社會中也依然存在很多誠信問題,在平常的作業中,出現很多抄襲情況,學生在寫論文的時候移花接木,把別人的東西轉到自己那里,并不是用自己的知識完成作業,反應了學生在的誠信上的弊端,在考試當中,更是出現越來越多的作弊現象,而且作弊的手段也越來越高科技,讓人難以想象,另外前段時間發生的欺騙事件,幾個大學生在別人的游說下買了一大批沐浴露、洗發水等,本想能以低價購入再以平常價賣出來賺錢的他們最后發現這些東西都是偽劣仿冒產品,最終幾個學生合計損失幾萬元,這些年里,大學生因做兼職等問題上出現的被騙情況相當的多。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的告示,誠信上的問題仍然無法得到遏制,社會的誠信狀況需要我們每個人深思,造成如今誠信狀況如此的原因在于哪里?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如何?我們能通過怎樣的方法與措施來進行緩解?為能深入地了解上面的問題,我對社會誠信現狀進行調查。
扼要:
通過調查,對社會誠信現狀得到更為深入地了解,并且總結出緩解現狀的措施,該次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以樣本量為50的各高校在校大學生與社會人士做調查,通過問題,了解答卷對社會誠信現狀的意見以及其身邊的誠信狀況,最后,對答卷進行分析總結,通過數據,讓我們更直觀更真實地了解情況。
問卷調查:
1.對于身邊的朋友,你對他的信任是
A.很信任B.聽進去,但沒有反應C.信一半疑一半D.不相信
2.你對周圍的人是
A.話隨心出,沒有什么遮瞞B.會選擇性地說一些C.對他們說的隨便回應一下D.都是些招呼人的話
3.你有自己無話不說的真心知己嗎?
A.有B.暫時還沒有C.不相信會有這樣的知己
4.你會騙別人嗎?
A.從來都沒有B.曾經有C.騙過我的,我會以牙還牙D.經常
5.路上一個人和你一起撿到了錢,你會覺得這是騙局嗎?
A.肯定是B.不會真的`遇上吧C.無論怎樣都要分上一點
6.你遇過騙局嗎?
A.遇過幾次B.曾經好像是C.暫時還沒碰上
7.你覺得社會是一個爾虞我詐的戰場嗎?
A.對就是這樣的地方B.有,但不會像想象中那么恐怖C.會有一點,但不會很多
D.不會
8.你會相信曾經騙過你的人嗎?
A.會,人是會改的B.半信半疑C.多問幾個人才會相信D.不會
9.你覺得人與人之間一定會存在欺騙嗎?
A.對B.會有一些C.不是的
10.你覺得你身邊的朋友間存在很多欺騙嗎?
A.很多很多B.挺多的C.會有,但不是很多D.沒有發現很多
11.你覺得現在社會的誠信是怎樣的?
是無話不說,但盡管如此,很多人對于周圍還是會存在些許隔膜,與別人接觸的時候還是會有些保留,而且過半的答卷人曾經騙過別人,并且大部分覺得人與人之間一定會存在欺騙。在問答題中,答卷人都有各自的見解,但總體的都覺得現在社會的誠信仍有待加強,由于個人利益,誠信會出現很大的偏差,就如前幾年發生的奶粉事件,生產商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違背了誠信,違背了對商品質量的保證,最后引起的嚴重的后果,另外,有些答卷人覺得除了個人,政府的誠信也需要提高,政府作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構,但,仍然會聽到很多的只說不做的“宣傳”,在人民面前說一套,可是轉身后就忘了,而且,在誠信著方面,政府處于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在誠信問題造成的原因上更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首先,大家覺得個人的道德修養仍占重要位置,要改變誠信現狀,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依然是首位,通過改變每一個人,慢慢整個社會也會隨之而改變,除此以外,個人道德修養的培養很重要,但政府同樣處于相當個重要的位置,它能進行大力的協調、引導以及監督,回首過去,汶川地震中,學校等各種公共建設容易倒塌,造成更多的學生死亡,這是政府在監督上的重大缺失,政府作為公共機構,要真正地做到服務人民為人民做事,要從政府做起,要首先修正政府的誠信問題,一是執政透明,讓一切事關民生的政令,都能夠成為一種可由民眾打分的陽光行動;二是法律公正,真正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三是利益均衡,定期公布在職官員的個人財產,不能讓權力成為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的“特殊通道”;四是輿論監督的重心向官員傾斜,不能只講威懾而淡化甚至掩蓋輿論對于權力的制衡;五是以人為本,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除此外,領導干部要做表率以身作則,提高公信力,。另外,要緩解誠信問題建立健全的法制更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對社會公民和市場主體相互關系進行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度、準則,把社會誠信納入法制的軌道,形成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法制環境,維護和培育良好的市場信用秩序,而且結合我國實際頒布制訂有關規范誠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失信懲戒機制,加大對失信的懲處力度,例如,對直接損害消費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食品藥品、家用電器等制假販假者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論處,而政府各部門應依據自身特點,建立健全相關失信處罰制度,例如,工商
部門對制假販假者不能只罰款了事,除了給予經濟重處外,還應有失信紀錄,性質惡劣或屢犯者則限制其終身不得從事商業活動;其他部門對不守誠信的人,除予以處罰外,應記入黑名單,累計多次便取消其從業資格。通過嚴厲的制裁措施,加大失信者的經濟成本,使其無利可圖,以起到震懾作用。并且,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誠信信息也應該通過這個快速的網絡進行公開,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使失信者無處藏身。調查結論:
1.人與人之間總是會有著一曾隔膜;
2.在社會商業競爭中,誠信問題尤為嚴重;
3.商品質量上也存在很多的誠信問題;
4.緩解的措施表演在很多方面:
1.加強道德教育,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從個人做起;
2.政府與領導干部做表率,以身作則;
3.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懲處力度;
4.建立網絡信息公開,建立個人誠信信息
結語:
誠信作為一個科學的道德范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在現代社會,經濟的市場化和全球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現代化,無不凸顯著誠信的價值并要求踐行誠信。加強誠信建設,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但更重要的是靠全社會的實踐。
誠信調查報告 篇12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使筑一個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質,尤其是對于當前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培養人們誠信的道德操守,對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我們進行了一次在校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調查共發放問卷105份,覆蓋我校3個系2個年級,共回收問卷105份,有效問卷100%。其中大一大一75份,大二30份。問卷共包含12道題,覆蓋了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在誠信方面的看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覆蓋性。本次調查旨在了解我校學生對誠信的基本看法,在實際學習、生活中對誠信的遵守情況等,并提出今后指導誠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時間比較倉促,問卷發放較少,在反映問題中難免有失偏頗。下面我們就按照問卷的題目設置對調查的主要情況作簡要分析:
首先是對自己在誠信方面的看法,大一同學中有51%大二同學中有57%的人認為自己是一個誠信的人,平時能嚴格要求自己。而認為自己基本是、不誠信只是偶爾狀況的同學大一中有30%大二中有45%,當然也有部分同學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講誠信的人,大一中中有13%而大二中只有4%。從這項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平時還是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誠實守信。當然,從結果也可以明顯的看出很多同學還是出現過不誠信的情況的。
第二題調查的是對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的認識。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同學們來講有很強的認同感和親和力,作為一種理想層面的道德修養,對于大學生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調查發現認為現在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較好、不值得擔憂的大一和大二分別只有11%和3%,絕大多數同學認為誠信狀況一般,大學生中不誠信的現象還很常見。
第三題調查的是同學們對誠信缺失原因的認識,大一和大二中分別有61%和63%的同學認為是受社會大環境中不誠信的影響,也有部分同學認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來自與家長、老師、朋友的影響,令人驚奇的是這一看法的'同學大一中只有12%而大二中卻高達27%。把原因歸于高校考試教育體制不合理的大一中有21%,而大二中只有10%。
第四題則是調查同學們對加強大學生誠信措施的看法。題目共設有健全個人誠信檔案、建立失信的懲罰措施、開展宣傳教育和加強輿論監督四個固定選項,都得倒了多數同學的支持這也說明了大家對誠信的渴望。對于種種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我們進行了分析,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從學校、社會因素看,相關約束機制不夠健全,不誠信成本偏低。
2.從家庭因素看,家長沒有以身作則,忽視誠信教育,甚至部分家長還給孩子樹立背信棄義的反面形象。
3.從同學們自身看,道德修養不夠高,自律能力有待加強。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作為一種道德情操,大學生普遍對誠信有較強的認同感,并將其作為品質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在實踐中,誠信并沒有普遍內化到同學們的具體行動中去,體現出一種以個體利益為中心的隨機性特征;誠信作為對他人和社會的訴求,同學們表現出較強的渴望心理,但對于自己能否保證做到,較多學生存在視情況而定的狀態;對同學們而言,誠信主要是作為一種道德層面的東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種較強的契約意識,而如果沒有對契約的遵守,誠信能得到保障嗎?高校教師、學生是社會中文化教育程度較高、社會責任感較強的群體,在這一群體中率先推行信用體系相對于在社會其他群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為在全社會逐步開展并推廣這一價值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引導意義。這樣通過慢慢積累擴展,使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誠實守信的氛圍越來越濃,最終形成一種誠信光榮,背信可恥的強大社會輿論氛圍,社會、家庭、學校齊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1、通過這次調查反映了很多問題。但留給我們確是更多的思考,為什么誠信問題變得如此嚴重,究竟根源是什么?
2、大學生誠信思想道德現狀的主客觀原因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
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歷史積淀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歷史根源。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童叟無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誠信的經典之句,但在封建社會長期的封建制度專制下。剝削階級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消極腐敗的現象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加之歷史上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老實人吃虧等俗語古訓,導致人們在潛意識中誠信意識的扭曲。誠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實,無真實則無誠信。因此,歷史積淀中的負面影響確實還在影響著當代大學生,而且這種影響還具有世襲的趨勢。
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教育機制、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首先,學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引導,忽視學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題地位。學校的德育工作往往習慣于通過批評、禁止等行政手段來規范學生的行動,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習慣于具高臨下對學生提出種種要求,而不善于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以心理咨詢的方法來引導學生。
其次,在評價機制上,存在著重知輕德的現象,把道德簡單地用各種數據來量化衡量,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造成老實人吃虧的后果。這種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一些誤導,使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獲得好的成績,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從學生考試作弊到偷盜自行車屢屢得手,從學生綜合測評作假到后勤采購黑心棉事件的屢屢得逞,所有這些虛假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加劇了誠信缺失的泛濫。
再次,高校管理體制上的不完善給大學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機。
高校中的許多管理領域和部門存在著許多弊端和漏洞,這主要表現在:
一是學校決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學生對學校、學院乃至本年級的重大決策、諸如重要學生干部的任用事項、綜合測評的依據、學生入黨、保送研究生的程序等等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少數人決定重大決策的事情在學生中經常發生,特別是在一些與學生關系特別密切的職能部門,存在著嚴重的餓工作無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監督不力等弊端。
二是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實施與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誠信缺失學生的僥幸心理。
誠信調查報告 篇13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似乎漸漸淡忘了誠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了了解大學生的誠信度以及大學生對誠信所持態度,我們小組進行了一項關于大學生社會誠信度現狀的調查,通過這一調查得出以下幾方面信息,希望這些信息能喚醒部分大學生處于沉睡狀態的誠信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 誠信 態度
一、 調查題目:大學生社會成新度現狀及其影響調查
二、 調查成員:許功杰、張林莉、孫紅梅、周曉燕、林友露、張愛林、秦秋霞、
蔣小梅、肖容、秦丹丹、肖婷、陳巧、牛莉璠、許凌峰、何曉燕、曾媛、張瓊瑤
三、 調查目的:這次實踐的目的是通過調查了解當今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以及大
學生通過日常生活體現的對誠信的態度,并期望這一調查能讓大學生對誠信度引起更多的關注,從而讓引導他們更好地做到誠實守信。
四、 調查的準備:
為了讓這次調查具有真實性、說服力,我們小組共組織了2次正式的會議以及兩次自由的討論,同時也運用了計算機網絡經常在網上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第一次討論及第一次小組會議的討論確定了調查流程,并初步擬定了調查的形式,如問卷調查、采訪等,還確定了調查的范圍(重慶三峽學院的學生(校內)、社會人士(校外),由于社會人士調查難度過大,經過老師的同意,我們決定把重心放在大學生自身的調查上),以及問卷調查的內容。根據組員的激烈討論,我們提出了大學生誠信度體現的多個方面,并配合調查問卷的各個環節對小組成員進行分組,明確劃分了各個成員的任務。第二次討論主要針對問卷設計以。第二次會議主要是對回收的問卷及統計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確定調查報告的初步擬寫;以及調查的其他形式的討論,并最終否決了使用采訪的形式,確定用暗訪和正式訪問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調查。
五、 確定調查的對象
在會議討論中,組員經過對調查研究項目的主題進行探討和琢磨,最后確定以重慶三峽學院各院系各年級學生和萬州區社會人士為主要研究對象,并且通過網絡問卷對其他高校少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盡量爭取調查范圍的廣泛。
六、 問卷調查的設計
經過討論確定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四大部分,即以前是否做過不誠信的事,對誠信及內涵的認識,對當前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的認識,誠信度與教育、社會風氣等外在因素的關系,命題主要是以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為題,如作弊現象。
七、調查問卷的分發
通過小組的分工,各分小組立即各司其職,全身心投入到調查中來,所以這一環節迅速地完成了。
八、問卷統計與分析
首先,把問卷調查表分發給組員,以第二小組為主要統計力量,其他各組為輔助力量,各組員把問卷調查表上的答案輸入到計算機上,通過計算機統計出數據,然后開展第二次會議,全組成員一起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
九、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制作發放并回收面向大學生紙質問卷150份,網絡回收問卷31份,共181份,有效問卷181份。其中大一50人,大二73人,大三48人,大四10人;制作發放并回收面向社會人士問卷50份,網絡回收問卷9份,共59份,其中有效問卷59份。
(一)大學生社會誠信度現狀
1、對大學生誠信度的基本態度問題
從大學生自身方面看
(1)81.2%的大學生仍然認為誠信是十分重要的;
(2)95%的大學生基本都能做到誠信;
(3)有61.9%的同學認為自己學校目前誠信狀態一般,還有14.9%的同學認為自己學校誠信度差;
(4)對于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堅持“很好,不需要過多擔憂”觀點的僅占總數的3.3%,認為“一般,只是個別行為”的人數占總數的54.7%,覺得“較差,較多人存在不誠實行為”的人占34.3%,覺得“很差,值得擔憂”的人占7.7%。 從社會調查來看
(1)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大學生對待誠信的態度一般或不重視。
(2)有23.7%的人曾經北大學生欺騙過。
(3)對于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16.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很好、不值得擔憂,72.9%的人認為大學生的誠信度一般,不誠信只是個別現象,10.2%的人認為大學生誠信度較差,很多人存在不誠信行為。
2、關于考試作弊
(1)大學生中32%的人從沒有做過弊,而占65.2%的同學偶爾作弊,只有2.8%的`人經常作弊。
(2)對于作弊的現象,27.1%的同學反對,認為那是欺騙行為;51.9%的同學認為是因為學校的某些理論課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學持中立態度;而5.5%的同學存有僥幸心理,贊成這種行為。
3、作業、論文抄襲
(1)大學生中只有9.4%的同學是個人完成,49.2%的同學是大部分自己寫,少量引用資料,36.5%的學生是大量引用資料,而占5%的學生完全是用別人的文章來拼湊;
(2)從社會調查方面來看,人么對于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發現便取消學位資格的71.2%的人認為“理應如此”,28.8%的人認為處罰過于嚴厲。
4、對于求職簡歷美化的現象
(1)從大學生自身方面看,大學生中15.5%的人認為這是不誠信的體現,不值得提倡,77.3%的人認為適當的修飾可以理解,7.2%的學生認為這種現象沒什么
大不了,可以接受。
(2)從社會方面來看,40.7%的人認為這是種欺騙行為,很不應當;45.8%的人認為可以理解,6.8%的人認為這是普遍現象無所謂。
5、有錢申貸
你聽說過身邊的同學有錢而去申請助學貸款? 6.1%的同學沒有這種情況,45.3%的同學很少這么做,而占48.6%的學生經常這么做。
6、請假造假 你身邊的同學是否經常拿別的理由來搪塞請假的理由?3.9%的人沒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經常這么做。
7、關于編造假的家庭情況申請學雜費的問題 47.5%的大學生會如實說明自己的家庭情況,45.3%的同學基本會照實說,但也會稍加渲染;而7.2%的同學則是大肆渲染,完全不符合他的實際家庭情況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大部分人在過去的學習生活中有過不誠信的行為,但也都是偶爾的行為,并非習慣或者經常性的行為。大多數同學基本上是講誠信的,當代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良好,然而個別不誠信行為確實存在。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別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時很多同學還是不免有不誠信的地方。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社會對于大學生的不誠信的現象并不寬容,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自身誠信度水平亟待提高。
(二)對誠信的內涵及重要性的認識
從大學身自身方面看
( 1)根據調查結果,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標準,但是己經不適合今天社會發展的要求”的人占11.6%,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適用”的人占80.7%,認為“誠信僅僅是一種道德約束,靠個人自覺”的人數占35.9%,認為“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約束,而且是一種法律約束”的人數占22.1%。
(2)對于誠信都會與找工作的重要性,76.8%的同學認為重要,19.9%的同學認為一般重要,還有2.8%的同學認為不重要。對于誠信對人際關系的影響,87.8%的同學認為重要,11%認為影響不大,還有1.1%的同學認為不重要。
通過這一調查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大多數大學生對誠信內涵及其重要性認識較清楚,但也有少部分人并不看重誠信。
(三)對當今大學生誠信度現狀形成原因的認識
從大學生自身方面看
(1)調查結果顯示: 在成長過程中,長輩對自己進行過誠信教育很多的為47%,有一些的為41.4%不太多的為11%,幾乎沒有的僅為0.6%。
(2)關于誠信度與教育程度的關系,認為很有關系的為55.8%,一般的為30.9%,認為沒有關系的占13.3%。對于大學生誠信與社會風氣的關系,認為很有關系的
占72.9%,基本上有關系的占26.5%,認為沒有關系的僅占0.6%。
從社會調查上看
(1)關于大學生誠信度與受教育程度,28.8%的人認為有關系,20.3%的人認為一般,50.8%的人認為無關。
(2)對于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28.8%的人認為是社會大環境生活中不誠信的影響,62.7%的人認為是家長、朋友、老師的影響;6.8%的人認為是高校教育體制不合理。
從調查中發現,影響大學生誠信度的因素主要有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方面。以上的調查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對于誠信的觀念有著高度的認知水平,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出現背離的現象,反映出對于誠信的認知與誠信觀念的信奉有著較大的差異;學生的誠信行為選擇有著較大“現實性”的特點,尚沒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誠信原則。因此,在誠信行為與維護誠信的選擇上,學生都是以自我作為判斷的依據,學生擁有的誠信的社會資源不足,這直接影響到青年學生的誠信行為的選擇。再加之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對不誠信現象沒有明確的處理對策,滋長了不誠信的行為;學校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宣傳力度不夠也是原因之一。而調查中發現,從小受到誠信教育的學生比沒受過誠信教育的學生更講誠信,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壞也是影響學生誠信與否的因素。
(四)關于如何提高大學生誠信度
從大學生自身方面看
關于如何提高大學生誠信度,63.5%的同學認為應“建立個人誠信檔案”,45.3%的同學認為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30.9%認為要“加強輿論宣傳”,18.2%的同學認為要“建立失信的懲罰措施”。
從社會調查上看
(1)對于加強大學生誠信的方法,66.1%的人認為要加強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對孩子的誠信教育,22%的人認為要改造社會風氣,11.9%的人認為要加強道德素質培養。
(2)有近半數人認為大學生誠信度將會越來越好。
根據調查可以看出,無論大學生自身還是社會人士都十分重視大學生誠信度提高的問題,并且認為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來提高大學生誠信水平。
十、調查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調研實踐活動,我們對大學生誠信度現狀有了了解,大學生對誠信認識較清醒,能夠正確的看待誠信的內涵,并且基本上能做到誠實守信。但仍有少部分人沒有認真看待誠實守信,甚至覺得它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從中我們也間接地了解到了當今大學生對誠信及其相關的東西的態度,如教育、社會風氣,大家普遍認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贊成大學生的誠信度與從小到大的教育和社會風氣有關系。
在調研過程中,各組員積極參與,較充分地運用了大家的智慧,發揚了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使這次實踐獲得了預期的結果。
十一、建議
結合這次問卷的分析,我們對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誠信度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 重視家庭教育。
長輩應該多對學生做誠信等基本道德觀念的教育,樹立德育為先的觀念。誠信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家長在生活細節中正確引導,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是人最信賴的地方,家人對孩子一直進行誠信教育,孩子也能受熏陶,形成誠信的好品質。
第二,學校要做好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首先,努力創新誠信教育的方法。高校誠信教育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在發揮傳統的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優勢,多方面、全方位地對大學生進行立體的誠信教育,力求提高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其次,將誠信教育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時候,要切實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將解決思想問題,開展誠信教育,滲透到處理大學生生活實際問題中去。 最后,廣泛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在實踐中加強誠信教育。身體力行是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措施,我們在從思想上、理論上加強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同時,應該切實引導大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誠信素養,從而真正將誠信教育貫穿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三,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采取宣傳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懲處力度,使失信者無利可圖;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使失信者無處藏身;加強輿論監督,讓失信者身敗名裂;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社會行為對大學生影響巨大,良好的社會誠信體系,是培植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優良土壤,而大學生誠信建設的成果將直接影響社會誠信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第四,建立公開透明的個人誠信檔案。
用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個人誠信,把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都如實記錄,有效的促使大學生平常養成誠實守信的行為習慣。大學生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認識社會,杜絕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學會分辨真偽,不要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侵蝕,并且培養 “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誠信調查報告 篇14
一、摘要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誠信屬于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也是值得思考的。在本次調查中,大二學生和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對誠信問題的關注比較多,而在調查問卷中反映同學們對校園的缺失誠信問題都感到了危機,因此就此問題我做了一次在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問卷調查。由于現代社會風氣不正,虛假事物過多等嚴重腐蝕了大學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學生對社會事物的誠信度逐漸下降。現從大學生對社會、學校、家庭、誠信問題是否影響就業誠信現狀進行歸納總結。
二、調查概況
1、研究背景及目的
社會誠信在當代看來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光名磊落。可是隨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改變,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美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誠信度在逐漸下降。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青少年一代。在當今這個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為重要。特別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講信譽,誠實不欺。同時,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還可以促進學校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誠信觀念,實現依法辦學和以德治校。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目的: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大學生的誠信問題,為教育機構提供真實信息來掌握我們大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研究方法
為了了解大學生的'誠信現狀,現對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總共發出了問卷200份,收回200份,占100%,收回的問卷全部是有效答卷,而且卷面干凈整潔。
四、大學生誠信調查結果及分析
1、在此次調查中有80%的同學認為校園不誠信問題非常嚴重,在問卷中所提到的不誠信現象中,調查結果不禁讓我們瞠目結舌,100%的人是做過或見到周圍人做的,可見校園誠信缺失問題的嚴重性,這讓我們不得不對誠信問題引起高度的關注。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面對大學生誠信嚴重缺失問題,建立誠信檔案是否勢在必行?73%的同學認為應該建立,15%認為沒必要。很多人認為對于誠信好的同學建立會有幫助,而對誠信不好的同學一定會起到反面作用,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誠信者的優勢啊。信用檔案肯定會對學生有約束作用,保進學生從學校期間就培養誠信意識。同時,由于助學貸款屬于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有了誠信檔案后,不還貨款的學生可能減少,也有助于高校開展貧困學生助學貸款
誠信是否影響就業?75%認為一定會,25%認為不一定,沒有人認為不會。而誠信是否能成為就業的主要條件,53%的同學認為一定會,28%認為可能會,只有少數人認為不會。然誠信,就是競爭力,就是品牌,就是效益,就是財富,就是成功。
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有40%的人認為作弊總比補考好吧,20%的認為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從這道題中就可以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于考試作弊問題雖然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仍然因為各種原因作弊過或對作弊表示無奈與認同。所以,雖然大學生的心理已經趨向成熟了,但是對事物認識的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視。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們還設置了一道主觀題你對本次誠信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幾種:還可以;意義不大;了解現狀,利于自我認識;答案設置不是很好
2、通過這次調查反映了很多問題。但留給我們確是更多的思考,為什么誠信問題變得如此嚴重,究竟根源是什么?
3、大學生誠信思想道德現狀的主客觀原因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
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歷史積淀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歷史根源。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童叟無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誠信的經典之句,但在封建社會長期的封建制度專制下。剝削階級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消極腐敗的現象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加之歷史上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老實人吃虧等俗語古訓,導致人們在潛意識中誠信意識的扭曲。誠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實,無真實則無誠信。因此,歷史積淀中的負面影響確實還在影響著當代大學生,而且這種影響還具有世襲的趨勢。
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教育機制、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學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引導,忽視學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題地位。學校的德育工作往往習慣于通過批評、禁止等行政手段來規范學生的行動,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習慣于具高臨下對學生提出種種要求,而不善于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以心理咨詢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其次,在評價機制上,存在著重知輕德的現象,把道德簡單地用各種數據來量化衡量,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造成老實人吃虧的后果。這種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一些誤導,使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獲得好的成績,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從學生考試作弊到偷盜自行車屢屢得手,從學生綜合測評作假到后勤采購黑心棉事件的屢屢得逞,所有這些虛假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加劇了誠信缺失的泛濫.再次,高校管理體制上的不完善給大學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機。高校中的許多管理領域和部門存在著許多弊端和漏洞,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學校決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學生對學校、學院乃至本年級的重大決策、諸如重要學生干部的任用事項、綜合測評的依據、學生入黨、保送研究生的程序等等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少數人決定重大決策的事情在學生中經常發生,特別是在一些與學生關系特別密切的職能部門,存在著嚴重的餓工作無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監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實施與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誠信缺失學生的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