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導游詞(通用12篇)
博物館導游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半坡遺址位于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于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鉤、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發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20xx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博物館導游詞 篇2
古墓博物館位于洛陽市北郊邙山鎮冢頭村東,占地150余畝,建筑面積82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以陳列歷代典型墓葬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
古墓博物館分為兩大展區。歷代典型墓葬展區陳列上自西漢、下迄宋金的古墓葬25座,其中西漢“打鬼圖”和“卜千秋升仙圖”等9座壁畫墓的壁畫堪稱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北魏帝王陵區以宣武帝景陵為中心,集中展示了北魏陵寢制度的基本面貌。地面建筑由仿漢代、北魏兩組建筑群組成,規模宏大、古樸典雅。院內珍花異木,郁郁蔥蔥,松柏修竹,四季常青。草木花竹掩映著莊嚴肅穆的殿閣和迂回曲折的游廊,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堪稱園林式的博物館,是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博物館導游詞 篇3
迎大家來到我們重慶,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長江旅行社對各位貴賓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托大家的福,我很幸運的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姓劉大家直接叫我小劉就行啦,可別叫什么劉導之類了,多不親切啊是不是?好了請大家核對一下時間,現在是晚上八點整,我們的船即將起航,大家看看自己的左手,有沒有提著別人的行李,看看自己的右手,有沒有拉著別人的老婆!哈哈聽出來我講錯了啊,我就是想知道大家是不是被美麗的山城夜景吸引住了沒聽到我的講話啦!
好的,大家可以一邊欣賞夜景一邊聽我講一下我們明日后日的行程,大家記不住沒有關系我們每到一站我都會為大家先簡要的介紹一番:我們現在出發大概明天早晨6點左右到達豐都鬼城進行參觀游覽。下午游覽匠心獨運的石寶寨,21:00左右下船拾級而上,參觀平湖岸邊依山傍水的云陽張飛廟(游覽1.5小時),“江上風清”四個大字依舊雋永渾厚,講述著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的千古傳奇。隔江遙望云陽新城萬家燈火。后天抵達白帝城,早餐后上岸游覽『白帝城』景區(約3小時):感受濃濃的三國文化,嘆劉備托孤的無奈與悲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確實悲壯!然后我們將體驗高峽平湖后新盆景式島嶼景觀,近觀夔門雄姿。返船下行,游船駛入長江三峽第一峽—【瞿塘峽】:長約8公里,以雄奇險峻著稱,尤以號稱“天下第一門”的夔門而聞名天下。它們總是給我一種感覺就是群山要沖出去,河流想擠出去。那么午餐后呢,我們將繼續領略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的旖旎風光:幽深秀麗的巫峽宛如巨幅山水畫卷,迂回曲折、柳暗花明,更有聞名遐邇的『神女峰』令你魂牽夢縈。晚上抵達三峽大壩,船過永久船閘,大家可以一起感受“乘船下樓梯”的奇妙感覺,親眼見證中國人的驕傲—舉世矚目的雙線五線船閘。晚游船上舉行歌舞聯歡晚會。至于咱們以后的活動就以后再說吧。先講我們明天一起見鬼的事吧,呵呵,豐都叫鬼城嘛我們進鬼城不就是見鬼嗎?豐都,自古以來就是文化鬼城又稱為“幽都”、“中國神曲之鄉”。這個神曲指的并非網絡流行的龔琳娜的神曲啊。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臺、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筑名城,是中國很有特色和名氣的歷史文化小鎮,以其作為陰曹地府所在地的鬼文化而蜚聲古今中外。這里流傳著許多鬼神傳說,《西游記》、《聊齋志異》、《鐘馗傳》等許多中外文學名著對“鬼城”豐都均有生動描述,頗富傳奇色彩。
博物館導游詞 篇4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游覽。
這座博物館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它是目前我國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的國家級歷史博物館。它占地約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6000平方米,用于展覽的面積為11000平方米,館內現有收藏品37萬件。這座博物館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遺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來總理來陜西視察時,有感于陜西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資源和已有博物館小而簡陋的狀況,提出應該在陜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館的指示。后來由國家計委和陜西省政府共同投資1.44億人民幣,建成了這座藝術殿堂。這座博物館的設計是由中國建筑學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張錦秋女士擔任的。建筑的外觀為仿唐風格,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反映了一個輝煌時代的風貌。布局上借鑒了中國傳統建筑“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樓”的結構特點,突出了古樸凝重。并創造出一種帝宮與傳統園林相結合的氛圍,象征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可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三大部分。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基本陳列,也就是常設陳列。為陜西古代史。系統的展現了陜西自藍田猿人至鴉片戰爭的發展過程,突出了周、秦、漢、唐等封建社會的盛世和陜西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序言大廳。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騰咆哮的黃河和綿亙無垠的黃土高原,既有古代陜西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陜西歷史文化孕育、產生和不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這兩幅照片的背后,陳列著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皇帝陵墓的巨照,標志著陜西古代文明、中華文明的開端。這些用照片構成的無言之序,通過寬廣渾厚的場面,象征著陜西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綿延久遠,以及具有世界影響的人文傳統精神。大家現在看到廳中央的這尊巨獅,它原來位于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的順陵前。我們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偉,堪稱“東方第一獅”。中國古代獅子及石獅的藝術是從阿富汗傳入的。因此,這座石獅不但是陜西歷史文化的反映,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
陜西古代史的第一個段落是史前史,時間范圍是距今約115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這一時期的每一段落都有重大發現,文化高峰迭起年、并首尾相連,在全國突出地位。首先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藍田猿人的頭像。她是1964年在藍田縣公王嶺發現的,是一位年紀約30多歲的女性。藍田猿人距今約115萬年,是迄今所知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在距今約20萬年左右人類就已經發展到了智人階段。陜西地區的大荔人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距今約8020__年左右,人類就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老官臺文化是陜西境內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新舊石器時代區別主要有三個重要標志:一是學會了制造陶器;二已經定居并有了原始農業;三是出現了磨制石器。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發展的一個階段。這類文化遺存由于是1920__年首次發現于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因此得名。又因為在這類文化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半坡遺址是仰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繁榮階段。后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會中處于支配地位。人類就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龍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典型文化。這類文化由于是在1920__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省章丘縣的龍山鎮,因此得名。又因為發現了大量的灰陶,因此龍山文化也被稱為“灰陶文化”或“黑陶文化”。龍山文化之后,我國歷史進入了傳說時代,也就是歷史上所說的“軍事民主制時期”。黃帝就是這個時期一位杰出的領袖,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每年清明,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來到黃帝陵尋根問祖,認同中華文化,愛國之情在這里升華,從而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黃帝之后,人類歷史上又出現了三位杰出的領袖,他們是堯、舜、禹。后來,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于此,中國便進入了奴隸制王朝的統治時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陜西境內主要是周族的發生、發展與興盛。周族實際上經歷了周民族、周方國、西周王朝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隸制王朝鼎盛時期西周的一個青銅器。青銅是指銅和錫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來是一種炊具,即煮肉的鍋,后來隨著禮樂制度的強化,鼎也逐漸成為一種權利和等級的象征。傳說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為政權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就曾遣使詢問周朝九鼎的大小輕重,以后“問鼎”就成為企圖篡奪政權的代名詞。我們現在所說的成語“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孰人敢來問鼎”等都與這件文物有關。鼎,一般可分為圓頂和方頂。圓頂一般為鼓腹,雙耳,三足,整個造型給人以穩定、威武的感覺。所以,人們用獅胸虎足來形容它。而成語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則是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銅器上的紋飾是研究青銅藝術的重要內容,也成為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青銅器上的紋飾可分為兩大類,即:動物紋和幾何紋。總的特點是神秘怪誕,很難看懂。這是因為作器者本意是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說明他構思成功。在陜西境內迄今發現的西周青銅器達3000余件。就一個有限的地理范圍而言實屬罕見。
隨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但周王朝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現了“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公元前220__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掃六合而蕩天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維護其統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文字、貨幣、法律、車軌和度量衡等。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貨幣就是秦統一六國之后的通行貨幣——秦半兩。上面的這些貨幣就是統一前六國的貨幣。貨幣的不統一大大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于是,方孔圓形的半兩錢便應運而生。古人講“天園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兩就意味著“圓以象天,方以則地”。這種精神為以后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古書上也因此把錢稱為“孔方兄”。秦半兩的制作很科學,中間有小孔,可用繩子穿起來便于攜帶;外圍為圓形,則不易產生磨損。中國古代有三大貨幣,除秦代的貨幣秦半兩外,還有漢代的五銖錢和唐代的通寶錢。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但同時他也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殘暴的統治終于激起了人們的反抗。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爆發了。隨后四年的“楚漢相爭”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公元前220__年,漢高祖劉邦登基,漢王朝就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漢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朝代,它的各項發展對中國歷史上以后各朝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也是在這個時候正式形成。中國懂得方塊字也是從這一時期起被稱為“漢字”。漢王朝成了當時世界最強盛的一個國家。所以,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還把“漢”作為中國和中國人的代稱。現在請大家看這副“絲綢之路”示意圖。它中國最古老的一條貿易通道,也是橫貫歐亞大陸的一條貿易通道。它為東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溝通歐亞大陸的這條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張騫開通的。張騫是我們陜西城固人,他于公元前138年應政府招募出使西域。經歷了十年時間和種.種磨難,熟悉了西域的政治、軍事、地理、風俗民情。溝通了漢與西域各國的關系。因此史書上把張騫的這次出使、也稱為“鑿空”。公元前120__年,漢武帝又先后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4000多公里。“絲綢之路”開通后,商隊往來不斷,經濟貿易十分活躍。促進了農業和科學技術交流,為中西文化開創了新紀元。由于這條路最先主要過往做絲綢生意的商人,所以把這條通道也稱為“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我國的絲綢不斷輸出。在當時的羅馬,中國的絲綢與黃金等價。因此,絲綢又被稱為“軟黃金”。從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黃瓜、蠶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獼猴桃等物產傳入我國。我國的種茶、鑿井、冶煉等生產技術也傳入西域。“絲綢之路”就好像一條絢麗而堅韌的紐帶溝通了亞歐大陸,也使世界上出現了兩顆明珠。從此,世界上就有了“東有長安,西有羅馬”之說。
漢王朝不僅有發達的經濟貿易活動,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1965年,從咸陽楊家灣的一座漢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馬俑。這座漢墓屬于漢高祖劉邦長陵的陪葬墓。據同出的“銀鏤玉衣”推測,墓主人可能是漢初名將周勃或其子周亞夫。在楊家灣出土的俑群中,有騎兵俑583件,各種人俑1965件。這些漢兵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數做武士打扮,個別做跳舞、奏樂、指揮等姿勢。拿這批漢兵馬俑與秦兵馬俑相比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時刻準備著出發去打仗。漢俑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靈氣十足,愉悅歡暢。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當時國富民強、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樂。在秦俑里,我們從外形看不出有指揮官,但在漢俑里則可以看出;另一方面,軍陣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秦兵馬俑以步兵為前鋒,戰車為突擊力量,騎兵甚少。而漢兵馬俑中騎兵所占的比例卻大的多。漢王朝也正是憑借著這支強大的騎兵才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農業民族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勝游牧民族。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國力大大削弱。漢初“天子不能俱純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意思是說,在漢朝初年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顏色相同的馬為皇帝拉輦。而一般將相的車輛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漢王朝勵精圖治,養馬業得到了高度發展,使漢代騎兵的馬源充足,所以漢代騎兵業得到了發展。楊家灣的漢三千彩繪兵馬俑就是一個有力的印證。
漢朝滅亡后,我國歷史進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從公元220__年北魏建立開始,到公元589年隋統一結束,歷時369年。這一時期政權更迭,戰亂頻繁,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和陜西歷史上依次偉大的大融合時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將楊堅建立了隋朝。隋煬帝楊廣也是歷史上以為有名的暴君。公元620__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唐朝。隋唐兩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陜西歷史文化的黃金時代,現代的海外華人自稱“唐人”,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對后世子孫產生的影響。
在唐時,人們的生活比較安定,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各種娛樂活動。打馬球便是其中的娛樂項目之一。現在就請大家看這幅《打馬球圖》。這是從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馬球,也叫波羅球,球似拳頭大小,朱紅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傳入我國的。這幅圖畫形象生動的描繪出了唐代馬球運動的精彩場面。畫面上有騎馬人物二十多個,他們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長袍。前五個手拉韁繩,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驅馬掄球,有的反身擊球,姿態矯健,得心應手。其它騎手也姿態各異。場面生動,圍繞著滾動的小球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畫家巧妙的抓住了馬球運動的瞬間場面,使比賽的緊張氣氛溢于畫外
在唐朝的時候,上至宮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連婦女都愛打馬球。尤其是許多皇帝,都是馬球運動的愛好者,甚至成為馬球健將。據史料記載:唐中宗景虎年間,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與漢人比賽馬球,經中宗同意后,雙方展開較量。第一回合以漢人失敗而告終。這時一旁觀看的臨淄王,即后來的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率領球隊進行比賽。終于以精湛的球技轉敗為勝,一時在京城傳為佳話。唐代的皇宮禁苑大多筑有馬球場,有的貴族官僚還有自己的馬球場.唐代以后,馬球隊運動就開始流行全國,直到明朝末年才開始逐漸衰敗。近幾年來,在西安東郊也開展過。這幅畫的表現技法相當講究,極富真實感和立體感。可見這幅馬球圖達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從一個側面再現了大唐時期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社會情況,再現了大唐雄風。
唐王朝的外交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從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畫《迎賓圖》。畫面上的前面幾個人是熱情的朝廷官員,后面三個人是外國和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使臣。經考證,三人中第一個是印度人,第二個是朝鮮人,第三個是突厥人。這幅畫形象的再現了唐代官員接待外國使臣的場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躍的外交活動以及同外國和我國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的實況。大家請注意看,在這幅畫面的下角有一位個子比較矮的唐代朝廷官員,這就反映了唐代對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長得個高或個矮,都會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會風貌。
隋唐兩代都把長安作為其都城。隋時稱為大興城,唐時稱為長安城。規模宏大的都城長安可以說是那個偉大時代的明亮窗口。透過它,可以窺見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各個方面。隋大興城是少數民族建筑大師宇文愷設計并主持營建的。唐長安城是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葺完善起來的。從這幅唐長安城的平面布局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它氣勢宏偉,整齊劃一。全城共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內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由十一條縱向的大街和十四條橫向的大街,把整個長安城劃分為108個小區域,稱為坊。正如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中所寫:“百千家似為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這種布局對以后各個朝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亞洲一些國家如日本、朝鮮等規劃都城時所效仿。唐長安城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規模宏大。它總面積為84.1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百萬。其面積是漢代長安城的2.4倍,東羅馬首都拜占庭的7倍,阿拉伯首都巴格達的6倍,明代長安城的9.3倍。它可以說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規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軸線朱雀大街寬155米,而橫貫皇城自承天門至長樂門之間的橫街竟寬達440米,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絕無僅有的。中華民族成長壯大到了唐代,充滿了開拓進取精神。因此對長安城的修筑不僅僅只著眼于實用功能的需要,還有著積極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氣魄和泱泱大國的氣勢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個國家的人們來到長安。當時居住在長安城的外國人和少數民族人數約5萬人。同時長安吸收融匯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創造了博大精深、輝煌璀燦、當時世界文化最高峰的唐文化。 I$ _ Zz51
唐代的手工業也是非常發達,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西漢武帝時期。唐三彩并不專指三種顏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風行一時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黃、綠、赭。
藍等多種彩釉組合裝飾成的一種鉛鈾陶器。它的制作過程是把高嶺土經過挑選、沖打、淘洗、沉淀、冶煉等工藝后,捏制成形,經修飾曬干后放入窯內。經過1000度左右燒制,待冷卻后飾以配制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窯中燒至900度后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鄉。在西安附近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種冥器,慢慢地才發展成為一種日用品和工藝品。唐三彩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以造型取勝。三彩中無論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動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寫實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生活,在藝術上達到了令人贊嘆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贏人。三彩釉色雖簡單,但它經燒制過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動,互相浸潤后自然漫延,呈現出一種千變萬化,班駁淋漓,彼此交融,沒有明顯界限的裝飾藝術效果。優美、流暢,具有一種和諧的古樸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動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構成了豐富的藝術語匯,使唐三彩成了世界聞名的古代工藝品。
公元960年,宋代趙匡胤皇袍加身定都開封。元、明、清分別建都南京和北京。陜西從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軍事重鎮。又由于周、秦、漢、唐的燦爛文化形成一種巨大的慣性,所以這一時期陜西的經濟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和發展勢頭。
博物館導游詞 篇5
各位觀眾朋友們:
您們好!歡迎您參觀偽滿皇宮。偽滿皇宮,位于長春市東北部,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 溥儀 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遺址。它雖然沒有中國傳統皇宮那般莊嚴肅穆,也不像西方宮殿那般宏偉壯觀,但建筑風格仍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既有中國舊式帶廊瓦房,又有“中日合璧”的殿堂,還有歐式情調的樓宇,可謂古今雜陳,中外并舉。
宮廷占地總面積13.7萬平方米,略呈南北窄而東西寬的梯形。外周為993米長宮墻所圍,內有圍墻368米,附崗樓11座,共有宮門7座。偽滿皇宮正門位于南部,稱萊熏門,此門偽滿時期專供“皇帝”溥儀、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及來偽滿訪問的各國政府首腦出入使用;萊熏門的西部有專供偽滿官吏和其他有資格者出入的側門——保康門,它有“保衛康德”的含義(“康德”是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溥儀的年號);萊熏門以東有出入建國神廟及偽祭祀府派駐帝宮內管理祭祀的機構廟務所的日式鳥居門;北面由西向東分別為體乾門、福華門、含宏門;西面有一禁衛門。內部宮門主要有僅供溥儀及其眷屬日常出入使用的長春門、偽滿皇宮東區的正門同德門及日偽官吏進出偽滿皇宮西區外廷的必經之門——興運門和迎暉門、偽滿皇宮西區內廷與外廷的分界線——中和門等。興運門建成于1934年1月,時值溥儀第三次登基做偽滿洲國皇帝前夕,溥儀認為自己即將成為九五至尊,便命人在其門楣上雕刻二龍戲珠圖案,并親自將其命名為“興運門”,希望國運從此興隆。
偽滿皇宮主體部分為4.6萬平方米,分為東西兩個不對稱的區域。西區由三進式四合院構成,包括內廷與外廷,二者以中和門為界。溥儀依據《禮記·中庸》中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句話為此門命名,以表達他的處事觀“中庸之道”。中和門兩側房間除由溥儀的乳母、部分隨侍和御醫居住外,還有一間是宮內府司房的辦公室。司房是處理溥儀日常生活的辦事機構,它負責管錢、管物、收發、傳達,隸屬于近侍處。內廷是溥儀及其家眷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區域,包括中國古式四合院和西御花園。四合院的正房居北,為溥儀的寢宮緝熙樓,西廂房為溥儀的中膳房和茶房,東廂房為皇后婉容的畫師崔惠茀小姐及傭人的住房,南部為洋膳房。
外廷是溥儀的政務活動區,主要建筑有溥儀處理政務及舉行大典的勤民樓、供奉列祖列宗的懷遠樓、偽滿皇宮的綜合管理辦事機構——宮內府及關東軍派到宮中負責監視溥儀的特派機構——日本憲兵室等。東區包括集居住、辦公、娛樂于一體的同德殿、舉行大型宴會的嘉樂殿、書畫庫、東御花園、御用防空洞、游泳池和網球場等。此外,宮廷還包括西部的跑馬場、汽車庫、御用花窖、禁衛軍營房,東部的“建國神廟”遺址、“天照大神”防空洞、祭祀府派駐帝宮內管理祭祀的機構廟務所、禁衛軍營房等附屬建筑設施。如今,偽滿皇宮的主體部分已全部對外開放,以其獨特的風貌向游人訴說那段蒙恥的歷史。
偽滿皇宮,原為民國時期負責鹽務管理與運輸的吉黑榷運局所在地。因為它是當時長春市內最好的建筑之一,所以,溥儀于1932年3月8日來到長春就任偽滿洲國執政,4月3日便住進這里。溥儀本想借助日本帝國主義的力量復辟大清王朝,卻沒想到反被其操縱和控制,在這里渡過了13年4個月零8天的傀儡生涯。民間曾流傳這樣一句話:“小皇帝住鹽倉,咸(閑)龍一條”。
現在,請讓我們共同走進偽滿皇宮,了解那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血統治下,充滿了怪誕氣息的宮廷以及溥儀及其后妃被扭曲的,迥乎異常的宮廷生活。
博物館導游詞 篇6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這里出土了一千多個士兵陶俑,每個表情姿態各不相同。站在龐大的地下軍陣前,你會感覺到兩千年前始皇帝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非凡氣勢。
秦始皇嬴政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園,常年征用數十萬民夫,耗損了大量的國力,修筑時間長達38年。1974年春,因當地農民打井挖出陶制武士頭,兵馬俑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共發掘出三個坑。
景區中的一號俑坑,是最早發掘、面積最大的一個坑。二號坑和三號坑分別在一號坑的兩旁。三個坑共有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整齊有序。景區內還有出土文物陳列室和秦陵銅車馬陳列室,分別陳列著出土的青銅兵器和兩輛青銅馬車。
出土的兵馬俑根據裝束、神態、發式的不同,可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每一個陶俑的臉型、發型、體態、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馬原本都有彩繪,但由于后來的火燒和浸泡,大多已剝落變色。
秦兵馬俑景區天天游客如織,在參觀時可以避開高峰,先從最小的三號坑開始游玩。游玩完畢后,游客可以免費乘坐景區內的旅游專車前往秦始皇陵,車程約5分鐘。
兵馬俑博物館導游詞相關文章:
5.陜西秦兵馬俑博物館導游詞
博物館導游詞 篇7
怎么樣朋友們是不是覺得這塊碑很值得一觀呢,欣賞完我們文廟的石刻精華之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我們館內的木刻精華,我們文廟的鎮館之寶,也是我們文廟的第4絕——至圣先師孔子神位。這塊牌位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時制作的,已經有480多年的滄桑歲月了。根據史書的記載明世宗嘉靖九年,禮部議奏:“人以圣人為圣,圣人以孔子為至”。孔子是至賢,但畢竟是人臣,因而應當去掉“文宣王”的王號,改稱“至圣先師”,準奏后,嘉靖帝就詔令全國,“去塑橡、設木主、罷封爵”,意思是說文廟以后都不準在供奉孔子像了,把孔子像換成孔子的牌位進行拜祭久可以了。而且嘉靖皇帝還頒布了各地制作孔子牌位的統一規格和標準。按照規定,孔子牌位必須是“高二尺三寸七分,厚七分,闊四寸,座高四寸,長七寸,厚三寸四分”。不能大,也不能小,規矩是相當嚴格的。以至于現在山東曲阜孔子廟內保持著的一塊嘉靖九年制作的孔子牌位,其長寬高厚完全按照朝庭規定的尺寸而作。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我們資中文廟內的孔子牌位卻忤逆了“天威”,光是通高就有八尺八寸六分,超出當時規定的3倍,它的寬是四尺二寸,厚度七寸五分,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嘉靖皇帝所頒布的孔子牌位的規格大小。其二便是按規定,牌位必須“朱地金書”,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牌位卻是金底黑字,正中的“至圣先師孔子牌位”是用黑漆寫在金榜上的。可以說,這塊牌位無論是從尺寸大小還是字體顏色上都沒有按照當時皇帝的要求來制作,我們都很清楚在封建專制社會里,是最為忠君守道的。但是當時的這里的人們為什么偏偏如此大膽的頂風違命,抗旨不尊,公然的忤逆天威,炮制出了這么一塊欺君之物呢?有人說或許是對資中文廟的一個特許,因為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都是站著的。。。。。但事實上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這也成為了我們華夏神州所有文廟中永遠的未解之謎。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此牌四周縷空雕刻著九條龍,二條鳳,外圍是以花瓣和海濤、龍鳳纏繞其間,栩栩如生、呼之欲飛……可以說此牌構思巧妙,形態生動,技術精湛,氣勢恢宏,是不是令大家嘆為觀止呢?其實現在在山東的孔子廟里也有這么一塊一般大的牌位,只不過那個牌位是清代才立的,而我們這塊是明代就有了的,相比起來,我們文廟里的這塊牌位不僅大,而且歷史更悠久。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它如此完好的保存下來,是十分不易和珍貴的。怪不得此牌被人們譽為“中華第一牌下面我們來到的是東廡,這里同樣也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館藏文物,我們現在看到的拓畫,是從我們資中南宋時候出的宰相趙雄的墓里拓畫下來的,這幅圖的名字叫做“宰相出行圖”當時發現的時候,墓里的圖畫都是彩色的,非常的漂亮。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就是我們資中清朝光緒年間的狀元駱成驤的照片。他17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這塊“經魁”匾就是他中舉人的時候,送給他的外公的報喜之物。31歲時被光緒皇帝欽點,成為清朝唯一的川籍狀元。這塊“狀元”匾就是在他中狀元之時候,送給他的舅舅的報喜之物。這個“狀元”匾上的“欽點”二字便指的是光緒皇帝的欽點,那么為什么光緒帝會欽點他為狀元呢?我們可以開看看下面的文章,這是駱成驤在當時殿試的時候手寫的《殿試策》。單從這篇字來講就寫的十分工整,如同現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見駱成驤的書法功底。據說當時光緒皇帝臨軒側問當下應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并要求大家暢所欲言,于是駱成驤就在這篇文章中寫下了4個點來回答光緒皇帝所提出的問題,這4點分別是:整軍練兵、興修水利、例行節儉、懲治貪污。可以說這4點建議在歷朝歷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緒皇帝看后十分喜歡,便欽點了駱成驤為狀元。由于其出身于貧寒農家,中狀元后駱成驤并沒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業,大力的興辦學堂。他在當時的京師大學堂(現在的北京大學)做過首席提調,后來回川以后創辦了四川高等學堂,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大學,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份《殿試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現在四川大學里。
博物館導游詞 篇8
山西省晉商文化博物館坐落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祁縣古城內的渠家大院,是一所以晉商文化為主要陳列內容的縣級博物館,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家研究晉商文化的博物館。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20xx年的歷史,它當年的主人在縣城內建有40個院落,人稱“渠半城”,整個建筑總面積為23628平方米,現已開發出5317平方米,是當時“渠半城”的五分之一。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內分3個大院,19個小院,房屋240間。明樓院、統樓院、欄桿院、戲臺院巧妙組合,錯落有致。懸山頂、歇山頂、卷棚頂、硬山頂形式各異,主次分明。牌樓巍峨壯觀,眺閣玲瓏精致,院院之間有過廳,牌樓相隔,層次分明,活潑有趣。屋內屋外彩繪華麗,堆金瀝粉。木、石、磚雕俯仰可見,題材廣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我國著名考古專家鄭孝燮先生由衷地贊嘆,渠家大院的每一個建筑構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是當之無愧的民居瑰寶。
大院外觀為城堡式,墻頭為垛口式女兒墻,內分8個大院,19個四合小院,共有240間房屋,每個四合小院都自成體系,而各院落之間有牌樓、過廳相隔,形成院套院、門連門的美妙格局。整個大院墻高院深、氣勢恢弘。其中石雕欄桿院、五進式穿堂院、牌樓院、戲臺院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堪稱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被建筑專家贊譽為"集宋、元、明、清之法式,匯江南河北之大成"。·北武當山導游詞 ·山西導游詞 ·觀音堂導游詞 ·晉祠導游詞 ·廣勝寺導游詞
渠家大院開發于1993年,經過了三年時間的籌建,于1996年9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祁縣渠家在晉商中頗具代表性,曾是清代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全國各大城市都有渠家開設的商業金融字號,商業資本高達 1000萬兩白銀,其發家過程、經營之道及其經商愛國、投資近代工業、熱心公益、興辦教育、發展文化等都很引人注目,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尊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商人興衰命運的縮影電視連續劇《昌晉源票號》即是以渠家為原型。現在館內陳展分晉商縱覽、著名商號、巨商大賈、愛國義舉、商界盛世、晉劇淵源、渠氏家族7大系列、27個展室,采取原狀陳列和系列展出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實物、圖片、模型、雕塑等手法,配以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揭示晉商文化的內涵,藝術地再現了渠氏家族窮通天下,雄闊經商的輝煌。
博物館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天津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文廟在天津舊城東門里,又名孔廟,因與武廟相對,俗稱文廟。是天津市區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大殿始建于明正統元年(1436年),后經明天順、萬歷,清康熙、乾隆等各代重修、擴建。清雍正年間,天津府、縣同設治所于城內,因而廟東側為府廟,西側為縣廟,均有照壁、拌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府廟主體建筑的殿頂均用金黃色琉璃瓦覆蓋,雕梁畫棟,裝飾精美。廟外有二柱三樓式牌坊兩座,明代建造,萬歷、清康熙年間重修,是天津市內僅存的過街牌樓。
文廟位于天津舊城東門內大街路北,由相鄰的三路建筑組成。中路是天津府文廟,東路是府明倫堂,均始建于明正統元年(西元1436年);西路是天津縣文廟,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整個建筑群占地約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全國唯一的府縣比鄰的文廟古建筑群,1954年公布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此建筑始建于明代,位于天津南開區東門內大街路北,是全國唯一的府縣合一的古建筑群。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文歷史
天津文廟博物館位于天津市南開區東門里大街。始建于明正統元年(1436年),提學御史程富提出上奏,要求在天津設立衛學。天津衛指揮使朱勝將住居一所施為學宮,首建堂齋、公廨,至此天津建起了第一所官辦學校。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始稱衛學,為天津地方教育官學和尊孔的廟宇。后清雍正三年(1720xx年),天津衛改天津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升州為府,另置天津縣。衛學亦改為州學。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府學兩側增建縣學,形成府、縣學宮并列的格局,后在府學東側擴建明倫堂,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文廟是天津歷史上等級最高的古建筑群,也是天津地區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
基本信息
天津文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代,天津文廟位于天津南開區東門內大街路北,是全國唯一的府縣合一的古建筑群。天津文廟始建于明正統元年(1436年),據《天津衛志》載:“文廟,在東門內。明正統元年,天津左衛指揮使朱勝,照陵西按察司僉事林時,建言事例,奏淮開設。本官遂將住居一所,施為學官,首建堂齋公廨,十二年大成殿成。”也就是說天津文廟創立之始就與學宮(衛學)合為一地。
天津于明代1420xx年設衛建城,后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戍守軍士達16800人,加上家屬和隨軍移居人口,數量相當可觀。當時天津居戶的主體就是軍人戶籍人口,而學校教育尚為空白,因而軍人子女教育已成突出的社會問題。為解決此問題,1436年,天津左衛指揮僉事朱勝獻出私宅,建成天津“衛學”,“衛學”是儒學的一種,又稱文學,是津門首座官辦學校。
后明景泰、天順、弘治年又先后增建了欞星門、兩廡和專事教學的明倫堂。明萬歷四十年(1620xx年)在天津衛城西南角樓創辦“武學”,以學習弓箭、美術等武藝為主,武生如能做文章,經考試合格也可進“文學”。清雍正三年改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升州為府,另置天津縣。因此,衛學改為州學,后又升為府學,天津文廟也隨之升為府廟。由于府、縣官員不能同地祀孔子,故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府廟西側另建縣廟,又在縣廟西修建縣學,形成天津文廟府縣并列的格局。
,教育家嚴范孫等在文廟成立了“崇化學會”,聘請著名學者王襄、鄭菊如等在此講學,培養出許多文史方面的學者,后改為崇化中學。1949年改為東門內一中,后被少兒圖書館、新華書店古籍部等單位借用。1985年進行復原修繕,原駐內單位遷出。
平面布局
文廟的平面布局,承襲了我國傳統的四合宮殿體系,由南至北分別由萬仞宮墻(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和東、西兩側配殿等組成。其中有些建筑名稱是文廟所特有的,如泮池,是座架著石橋的半圓形的水池子,來源于《周禮》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設置的四面環水的大學堂,人們踏上泮池,就好象進入了最高學府。在清代,對考取秀才的稱“入泮”。欞星門是一座巍然挺立著四根沖天大柱的牌坊。傳說欞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靈,通過欞星門,就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
主體—大成殿
大成殿是天津市文廟博物館的主體建筑,位于全廟的中心,是祭孔正殿,落成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殿內供奉著孔子及孟軻、顏回等四配十二哲人的牌位,顯示出孔子之學后繼有人,學子濟濟一堂。舊時每年的祭孔活動都要在此舉行,它是整個祭孔活動的中心。在天津按照舊時的規定,對于孔子,每年農歷春秋各舉行一次祭典。農歷八月二十七是孔子的生日,這時所有的學校都要放假,要集體向孔子行禮,還要吃一頓撈面,聊表紀念“孔誕”之意。另外,東、西兩側配殿供奉孔子的七十二賢人及歷代的名宦、鄉賢等。
后殿—崇圣祠
崇圣祠就是后殿,為供奉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東門內的兩座過街牌樓也是文廟整體建筑的一部分,此牌樓為二柱三樓式,木結構,造型奇特。橫額上有鎏金雕龍華板,精巧的斗拱支撐三座“五脊六獸”的四阿瓦頂,加之華士奎書寫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墨寶點綴,使牌樓既氣勢雄偉,又玲瓏秀麗。這也是對孔子的頌揚之詞。
文廟作為天津的名勝已保存500余年。在津門,孔子作為圣人也被祭祀已數百年。
1954年,天津市政府公布文廟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后又撥巨款多次進行復原保養維修。1985年市政府撥款90萬元修葺并重建縣廟影壁、泮池和欞星門。1987年成立了文廟博物館并與同年十月對外開放。館內陳列有《府廟大成殿復原陳列》和《孔子生平展》,館內現藏文物主要是祭孔禮、樂器。比較重要的有編磬、古琴、古瑟、建鼓、應鼓、搏鼓以及銅爵、竹篚、竹籩等等,這些藏品表現了中華兩千年的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館內還不定期舉辦“祭孔古樂演奏”。
博物館導游詞 篇10
這座博物館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它是目前我國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的國家級歷史博物館。它占地約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6000平方米,用于展覽的面積為11000平方米,館內現有收藏品37萬件。這座博物館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遺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來總理來陜西視察時,有感于陜西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資源和已有博物館小而簡陋的狀況,提出應該在陜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館的指示。后來由國家計委和陜西省政府共同投資1.44億人民幣,建成了這座藝術殿堂。這座博物館的設計是由中國建筑學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張錦秋女士擔任的。建筑的外觀為仿唐風格,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反映了一個輝煌時代的風貌。布局上借鑒了中國傳統建筑“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樓”的結構特點,突出了古樸凝重。并創造出一種帝宮與傳統園林相結合的氛圍,象征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可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三大部分。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基本陳列,也就是常設陳列。為陜西古代史。系統的展現了陜西自藍田猿人至鴉片戰爭的發展過程,突出了周、秦、漢、唐等封建社會的盛世和陜西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序言大廳。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騰咆哮的黃河和綿亙無垠的黃土高原,既有古代陜西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陜西歷史文化孕育、產生和不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這兩幅照片的背后,陳列著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皇帝陵墓的巨照,標志著陜西古代文明、中華文明的開端。這些用照片構成的無言之序,通過寬廣渾厚的場面,象征著陜西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綿延久遠,以及具有世界影響的人文傳統精神。大家現在看到廳中央的這尊巨獅,它原來位于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的順陵前。我們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偉,堪稱“東方第一獅”。中國古代獅子及石獅的藝術是從阿富汗傳入的。因此,這座石獅不但是陜西歷史文化的反映,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
陜西古代史的第一個段落是史前史,時間范圍是距今約115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這一時期的每一段落都有重大發現,文化高峰迭起年、并首尾相連,在全國突出地位。首先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藍田猿人的頭像。她是1964年在藍田縣公王嶺發現的,是一位年紀約30多歲的女性。藍田猿人距今約115萬年,是迄今所知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在距今約20萬年左右人類就已經發展到了智人階段。陜西地區的大荔人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距今約802019年左右,人類就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老官臺文化是陜西境內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新舊石器時代區別主要有三個重要標志:一是學會了制造陶器;二已經定居并有了原始農業;三是出現了磨制石器。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發展的一個階段。這類文化遺存由于是1921年首次發現于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因此得名。又因為在這類文化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半坡遺址是仰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繁榮階段。后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會中處于支配地位。人類就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龍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典型文化。這類文化由于是在1928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省章丘縣的龍山鎮,因此得名。又因為發現了大量的灰陶,因此龍山文化也被稱為“灰陶文化”或“黑陶文化”。龍山文化之后,我國歷史進入了傳說時代,也就是歷史上所說的“軍事民主制時期”。黃帝就是這個時期一位杰出的領袖,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每年清明,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來到黃帝陵尋根問祖,認同中華文化,愛國之情在這里升華,從而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黃帝之后,人類歷史上又出現了三位杰出的領袖,他們是堯、舜、禹。后來,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于此,中國便進入了奴隸制王朝的統治時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陜西境內主要是周族的發生、發展與興盛。周族實際上經歷了周民族、周方國、西周王朝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隸制王朝鼎盛時期西周的一個青銅器。青銅是指銅和錫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來是一種炊具,即煮肉的鍋,后來隨著禮樂制度的強化,鼎也逐漸成為一種權利和等級的象征。傳說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為政權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就曾遣使詢問周朝九鼎的大小輕重,以后“問鼎”就成為企圖篡奪政權的代名詞。我們現在所說的成語“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孰人敢來問鼎”等都與這件文物有關。鼎,一般可分為圓頂和方頂。圓頂一般為鼓腹,雙耳,三足,整個造型給人以穩定、威武的感覺。所以,人們用獅胸虎足來形容它。而成語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則是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銅器上的紋飾是研究青銅藝術的重要內容,也成為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青銅器上的紋飾可分為兩大類,即:動物紋和幾何紋。總的特點是神秘怪誕,很難看懂。這是因為作器者本意是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說明他構思成功。在陜西境內迄今發現的西周青銅器達3000余件。就一個有限的地理范圍而言實屬罕見。
隨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但周王朝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現了“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掃六合而蕩天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維護其統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文字、貨幣、法律、車軌和度量衡等。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貨幣就是秦統一六國之后的通行貨幣——秦半兩。上面的這些貨幣就是統一前六國的貨幣。貨幣的不統一大大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于是,方孔圓形的半兩錢便應運而生。古人講“天園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兩就意味著“圓以象天,方以則地”。這種精神為以后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古書上也因此把錢稱為“孔方兄”。秦半兩的制作很科學,中間有小孔,可用繩子穿起來便于攜帶;外圍為圓形,則不易產生磨損。中國古代有三大貨幣,除秦代的貨幣秦半兩外,還有漢代的五銖錢和唐代的通寶錢。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但同時他也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殘暴的統治終于激起了人們的反抗。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爆發了。隨后四年的“楚漢相爭”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公元前22019年,漢高祖劉邦登基,漢王朝就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漢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朝代,它的各項發展對中國歷史上以后各朝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也是在這個時候正式形成。中國懂得方塊字也是從這一時期起被稱為“漢字”。漢王朝成了當時世界最強盛的一個國家。所以,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還把“漢”作為中國和中國人的代稱。現在請大家看這副“絲綢之路”示意圖。它中國最古老的一條貿易通道,也是橫貫歐亞大陸的一條貿易通道。它為東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溝通歐亞大陸的這條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張騫開通的。張騫是我們陜西城固人,他于公元前138年應政府招募出使西域。經歷了十年時間和種種磨難,熟悉了西域的政治、軍事、地理、風俗民情。溝通了漢與西域各國的關系。因此史書上把張騫的這次出使、也稱為“鑿空”。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又先后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4000多公里。“絲綢之路”開通后,商隊往來不斷,經濟貿易十分活躍。促進了農業和科學技術交流,為中西文化開創了新紀元。由于這條路最先主要過往做絲綢生意的商人,所以把這條通道也稱為“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我國的絲綢不斷輸出。在當時的羅馬,中國的絲綢與黃金等價。因此,絲綢又被稱為“軟黃金”。從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黃瓜、蠶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獼猴桃等物產傳入我國。我國的種茶、鑿井、冶煉等生產技術也傳入西域。“絲綢之路”就好像一條絢麗而堅韌的紐帶溝通了亞歐大陸,也使世界上出現了兩顆明珠。從此,世界上就有了“東有長安,西有羅馬”之說。
漢王朝不僅有發達的經濟貿易活動,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1965年,從咸陽楊家灣的一座漢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馬俑。這座漢墓屬于漢高祖劉邦長陵的陪葬墓。據同出的“銀鏤玉衣”推測,墓主人可能是漢初名將周勃或其子周亞夫。在楊家灣出土的俑群中,有騎兵俑583件,各種人俑1965件。這些漢兵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數做武士打扮,個別做跳舞、奏樂、指揮等姿勢。拿這批漢兵馬俑與秦兵馬俑相比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時刻準備著出發去打仗。漢俑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靈氣十足,愉悅歡暢。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當時國富民強、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樂。在秦俑里,我們從外形看不出有指揮官,但在漢俑里則可以看出;另一方面,軍陣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秦兵馬俑以步兵為前鋒,戰車為突擊力量,騎兵甚少。而漢兵馬俑中騎兵所占的比例卻大的多。漢王朝也正是憑借著這支強大的騎兵才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農業民族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勝游牧民族。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國力大大削弱。漢初“天子不能俱純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意思是說,在漢朝初年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顏色相同的馬為皇帝拉輦。而一般將相的車輛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漢王朝勵精圖治,養馬業得到了高度發展,使漢代騎兵的馬源充足,所以漢代騎兵業得到了發展。楊家灣的漢三千彩繪兵馬俑就是一個有力的印證。
漢朝滅亡后,我國歷史進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從公元220年北魏建立開始,到公元589年隋統一結束,歷時369年。這一時期政權更迭,戰亂頻繁,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和陜西歷史上依次偉大的大融合時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將楊堅建立了隋朝。隋煬帝楊廣也是歷史上以為有名的暴君。公元62019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唐朝。隋唐兩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陜西歷史文化的黃金時代,現代的海外華人自稱“唐人”,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對后世子孫產生的影響。
在唐時,人們的生活比較安定,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各種娛樂活動。打馬球便是其中的娛樂項目之一。現在就請大家看這幅《打馬球圖》。這是從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馬球,也叫波羅球,球似拳頭大小,朱紅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傳入我國的。這幅圖畫形象生動的描繪出了唐代馬球運動的精彩場面。畫面上有騎馬人物二十多個,他們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長袍。前五個手拉韁繩,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驅馬掄球,有的反身擊球,姿態矯健,得心應手。其它騎手也姿態各異。場面生動,圍繞著滾動的小球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畫家巧妙的抓住了馬球運動的瞬間場面,使比賽的緊張氣氛溢于畫外
在唐朝的時候,上至宮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連婦女都愛打馬球。尤其是許多皇帝,都是馬球運動的愛好者,甚至成為馬球健將。據史料記載:唐中宗景豬年間,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與漢人比賽馬球,經中宗同意后,雙方展開較量。第一回合以漢人失敗而告終。這時一旁觀看的臨淄王,即后來的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率領球隊進行比賽。終于以精湛的球技轉敗為勝,一時在京城傳為佳話。唐代的皇宮禁苑大多筑有馬球場,有的貴族官僚還有自己的馬球場.唐代以后,馬球隊運動就開始流行全國,直到明朝末年才開始逐漸衰敗。近幾年來,在西安東郊也開展過。這幅畫的表現技法相當講究,極富真實感和立體感。可見這幅馬球圖達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從一個側面再現了大唐時期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社會情況,再現了大唐雄風。
唐王朝的外交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從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畫《迎賓圖》。畫面上的前面幾個人是熱情的朝廷官員,后面三個人是外國和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使臣。經考證,三人中第一個是印度人,第二個是朝鮮人,第三個是突厥人。這幅畫形象的再現了唐代官員接待外國使臣的場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躍的外交活動以及同外國和我國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的實況。大家請注意看,在這幅畫面的下角有一位個子比較矮的唐代朝廷官員,這就反映了唐代對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長得個高或個矮,都會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會風貌。
隋唐兩代都把長安作為其都城。隋時稱為大興城,唐時稱為長安城。規模宏大的都城長安可以說是那個偉大時代的明亮窗口。透過它,可以窺見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各個方面。隋大興城是少數民族建筑大師宇文愷設計并主持營建的。唐長安城是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葺完善起來的。從這幅唐長安城的平面布局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它氣勢宏偉,整齊劃一。全城共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內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由十一條縱向的大街和十四條橫向的大街,把整個長安城劃分為108個小區域,稱為坊。正如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中所寫:“百千家似為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這種布局對以后各個朝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亞洲一些國家如日本、朝鮮等規劃都城時所效仿。唐長安城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規模宏大。它總面積為84.1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百萬。其面積是漢代長安城的2.4倍,東羅馬首都拜占庭的7倍,阿拉伯首都巴格達的6倍,明代長安城的9.3倍。它可以說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規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軸線朱雀大街寬155米,而橫貫皇城自承天門至長樂門之間的橫街竟寬達440米,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絕無僅有的。中華民族成長壯大到了唐代,充滿了開拓進取精神。因此對長安城的修筑不僅僅只著眼于實用功能的需要,還有著積極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氣魄和泱泱大國的氣勢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個國家的人們來到長安。當時居住在長安城的外國人和少數民族人數約5萬人。同時長安吸收融匯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創造了博大精深、輝煌璀燦、當時世界文化最高峰的唐文化。
唐代的手工業也是非常發達,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西漢武帝時期。唐三彩并不專指三種顏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風行一時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黃、綠、赭。
我們今天參觀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我們半個小時后在門口集合,前往下個景點,謝謝。
公元960年,宋代趙匡胤皇袍加身定都開封。元、明、清分別建都南京和北京。陜西從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軍事重鎮。又由于周、秦、漢、唐的燦爛文化形成一種巨大的慣性,所以這一時期陜西的經濟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和發展勢頭。
藍等多種彩釉組合裝飾成的一種鉛鈾陶器。它的制作過程是把高嶺土經過挑選、沖打、淘洗、沉淀、冶煉等工藝后,捏制成形,經修飾曬干后放入窯內。經過1000度左右燒制,待冷卻后飾以配制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窯中燒至900度后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鄉。在西安附近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種冥器,慢慢地才發展成為一種日用品和工藝品。唐三彩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以造型取勝。三彩中無論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動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寫實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生活,在藝術上達到了令人贊嘆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贏人。三彩釉色雖簡單,但它經燒制過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動,互相浸潤后自然漫延,呈現出一種千變萬化,班駁淋漓,彼此交融,沒有明顯界限的裝飾藝術效果。優美、流暢,具有一種和諧的古樸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動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構成了豐富的藝術語匯,使唐三彩成了世界聞名的古代工藝品。
博物館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個愿望叫常出去轉轉,我僅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大家到河南來轉轉,各位遠道而來一路上辛苦了,敝姓張,是大家在河南省內的地接導游員,站在我身邊的這位十分穩重的先生是我們本次旅游的安全保障員,司機張師傅,張師傅駕駛技術純熟,對我省內的路況了如指掌,用我們河南話說就是“張師傅,中!”所以請大家放心的觀光旅游,享受我們河南的大好河山。今天,能夠前來為大家服務,我和張師傅都感到十分的榮幸,也請大家不要拘謹,有什么需要遇到任何問題盡管來問我們,我們叮當竭盡全力幫助大家,只有您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的開心,才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那么,我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收獲一段美好的記憶。
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行程,現在是早上7點,我們出發前往安陽殷墟博物院,中午我們留在安陽市用餐,下午兩點鐘我們將會返程回鄭州,以方便您按時踏上歸途。
我們的旅游車走走京珠高速途徑新鄉、鶴壁等市約行駛三個小時就會到達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安陽殷墟博物院。此刻您看向四周,看到的是繁華的鄭州市區,說道我的家鄉鄭州啊,真是有說不完的話,鄭州古屬豫州,公元前1020xx年周武王滅殷后封此地為管國,東漢時則稱為管城,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鄭州市區縣的名稱中尋找到歷史的蹤跡,如:管城區。到了隋文帝天皇三年,才有了沿用至今的“鄭州”這個稱呼。京漢鐵路大罷工使鄭州廣為人知,瞧,窗外這座綠頂雙塔就是鄭州市為紀念此次罷工而修建的,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二七塔早已不復當年的風采,但它儼然成為了鄭州市的地標式建筑,圍繞它的四周形成了鄭州市最龐大最繁華的商業圈,看清晨的陽光剛剛灑下,人群已經是川流不息,就可以猜到,鄭州的發展從未讓人失望過,它已經成為了中部崛起的引領者,不斷創造歷史,改寫著人們對河南的印象。
不知不覺我們的旅游車已經駛入新鄉原陽。原陽大米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有一首兒歌不知大家聽說過沒有?這首兒歌是這樣唱的“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13層”,這玲瓏塔就在原陽縣境內。大家可能都國外有一個比薩斜塔,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中國也有一個斜塔,那就是玲瓏塔。玲瓏塔始建與宋朝初年,玲瓏塔中軸線并不是與地面垂直,而是與垂直線成13度的夾角,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來塔向東北方向傾斜,好象隨時會倒塌一樣,其實,已經走過了千年的歷史。因其結構嚴謹科學,至今巍然屹立。塔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筑風格的樓閣式磚塔,造型美觀,是宋代寺院建筑的佳作。
車過鶴壁,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安陽境內。安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祥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長期穩定的都城。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已發掘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在這里出土問世。歷史上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發生在這里。古老的安陽有“三根”:一是“文字之根”。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字,除了甲骨文字以外全部都湮滅了,只有甲骨文字一脈相承,傳承至今,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二是“文化之根”。五經之首的《易經》,就發祥于安陽的羑(you)里城。《易經》所包含的樸素唯物主義的哲理,以及它的神秘色彩,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獨特的作用。三是“民族
之根”。三皇五帝之中,就有顓頊(zhuanxu)、啻嚳(diku)兩位圣賢在安陽建都,至今還有他們的王陵二帝陵。
我們的旅游車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目的地安陽殷墟博物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概況,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遺址,位于安陽市的西北郊,隨著對安陽殷墟的全面挖掘,一個古老王朝的都城遺址及光輝燦爛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據史書記載和夏商周斷代工程斷定,公元前1320xx年,商朝的第20位國王盤庚把都城由山東的“奄”遷到了“殷”,并在此建立都城,經歷8代12王,共254年,從此這里成為殷商王朝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來商以后,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變成了一片廢墟,所以就叫“殷墟”了。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景區之內,下車之前,希望大家認真聽我講一下我們的要求,首先,我們要文明參觀,不帶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片垃圾,其次我們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離隊,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記準我們的集合時間,好了各位朋友,請您關好車窗,帶上您的隨身物品,請記住我們的停車位置及我們車牌號豫AA9005我的導游旗是白色的,現在請大家隨我下車一起參觀——以一片甲骨震驚世界的安陽殷墟博物院。
各位游客: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殷墟博物院內部,殷墟博物院猶如一座展現華夏歷史瑰寶的藝術殿堂,它給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殷墟博物院聞名于世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銅器和都城。請大家移步換景,隨我來一一體驗。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進苑這座大門,它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學專家楊宏勛教授專門設計的,整座大門莊嚴大方,朱彩雕墨,古風古韻、古香古色透著幾分寧靜與莊嚴、沉默與矜持。
如果說青銅器是使殷墟聞名于世的第二個因素,那么第三個因素就是都城了,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建在商城遺址上復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臟,是商王朝拜議事的重要場所,這座建筑是采用“茅茨土階,四重阿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蓋頂,夯土臺階,四面斜坡,雙重屋檐使整個大殿顯得莊嚴輝煌。
請大家往前方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記載量最大的青銅器,它1939年從王陵區出土,通高1.33米、長1.1米、直徑0.78米,重達875公斤,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發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如此重大的器物,澆注起來特別的困難,可見當時我國的冶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鼎最開始的作用只是用作煮肉的鍋,后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漸變成了權利和地位的象征。
現在就請大家隨我進殿去欣賞一下陳列在里面的甲骨文吧,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因其刻在龜甲和獸骨上而得名,甲骨文記載了當時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天文、歷法和祭祀等各種活動,成為研究商代歷史的珍貴資料。甲骨文被我們當代人重新認識以前,人們把可有珍貴文字的骨片當做類似于我們今天的蚊香來用,有的甚至那他來墊桌子,塞墻角。當我們腳下這塊土地還是農田的時候,人們經常會從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人們一直把他當做一種可以止血的藥材——龍骨。知道1899年我國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先生生病買藥時發現中藥“龍骨”上刻有奇怪的刻畫,經過仔細研究,他認為“龍骨”上的刻畫是商代的文字,是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王懿榮先生因此被人稱為是“甲骨文之父”
接下來我們要參觀婦好墓,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墓地,面前的這個建筑就是婦好享堂,而這尊漢白玉雕像就再現了華夏最早的巾幗女將婦好生前的颯爽英姿。婦好是武丁的妻子,她能文擅武,深受武定寵愛,她曾多次參與國家政事,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馬功勞。據甲骨文記載,她最多一次帶了13000多人,不少的男性將軍都歸她指揮。還有一次他率兵征戰,由于他運籌帷幄,事先在一個地方打好伏擊,配合正面的進攻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婦好不僅能率兵征戰,還能主持重大宮廷祭祀活動,在王室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連年征戰,婦好終因積勞成疾,先武丁而去。武丁非常沉痛,為了紀念她,破例將其葬在宮殿內,并墓壙上精修享堂,并附有大批隨葬品,在這些隨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等以外,我們還看到了壁龕里的尺骨,這就是當時被殉葬的奴隸,我們僅從這個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隸社會的縮影。大家可以順梯而下,到復原后的墓壙參觀。
朋友們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的講解至此就結束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去探尋自己感興趣的景點,但是請大家務必注意自己的安全,切記下車前的提醒,三十分鐘之后,我們在大門口集合,大家不要忘記時間,謝謝大家。
博物館導游詞 篇12
大家好!用完午餐當前,咱們就乘車前往洛陽古墓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位于洛陽市北郊的邙山冢頭村,乘車大概須要30分鐘。現在我就應用這段時光向大家先容一下有關洛陽地區古墓葬及洛陽古墓博物館的一些情形。
洛陽在中國古代號稱“天下之中”,它地勢平坦,四處群山圍繞,西據崤山函谷關,東扼虎牢關,北依太行、黃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澗四條河流,縱橫其間,即所謂“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優勝的地輿地位,既是洛陽成為“天下名都”的主要因素,也是儲藏無數文物瑰寶的有利前提。我國歷史上的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13個朝代,先后建都洛陽。恰是洛陽存在千年古都的文化積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濱成為蘊育華夏文物瑰寶的風水寶地。
邙山位于洛陽城北郊、黃河南岸,貨色連綿100多公里。山勢宏偉,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流洛陽。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習俗。因此邙山被視為宜于殯葬的風水寶地。自古以來歷代帝王將相、王侯將相多以邙山作為他們安身長眠的樂土。就連唐朝時位于朝鮮半島的百濟國義慈王及其后輩客死洛陽后,也遵守這種習俗埋葬于邙山。唐代詩人王建詩云“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在洛陽民間則有“生居蘇杭,死葬北邙”之說。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洛陽先后考察、發掘了數以萬計的歷代墓葬。眾多的考古挖掘材料證實,這些不同時期墓葬帶有以下顯明的特點:
一、時期蟬聯,自成系統。自龍山文化早期開始,縱橫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發展序列清楚,連接有序,在中國墓葬制度研究中,擁有斷代明顯的標尺作用。
二、數目眾多,品種豐碩,墓主人身份等級差別較大。不僅有大批帝王之陵、將相勛臣之冢,而且還有布衣庶民甚至奴隸刑徒的宅兆。
三、散布普遍,歷代墓葬大都以洛陽都城為核心而絕對集中,尤以邙山最為集中。
為了讓眾人懂得洛陽地域的墓葬文明特點,研討我國古代的墓葬軌制、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時尚風俗,洛陽古墓博物館于1985年開端興修,并于1987年對外開放。全部博物館占地44畝,建造面積7600平方米,可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個部門。地上修建群體從南往北有漢白玉石門闕一對,館表一座,館表上的表額“洛陽古墓博物館”題字由著名考古學家夏先生書寫,進而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兩側設有復制的漢代天祿、辟邪獸一對。殿后為高低墓區廳,兩側為配殿。后邊還有四角樓和望景亭。地下局部設有兩漢廳、魏晉廳、唐宋廳和休息廳,各廳之間有通道相連,通道兩側是還原的歷代古墓群。首批搬遷恢復的有上自兩漢下至北宋的歷代典型古墓葬22座。其中包含有名的西漢打鬼圖壁畫墓、卜千秋壁畫墓、新莽時代壁畫墓、東漢車騎圖壁畫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晉關內侯裴詆墓、北魏孝文帝之孫長山王元醒墓、南平王公瑋墓以及西域安國人唐代定遠將軍安菩夫婦墓。另外還有宋代五座仿木結構雕梁畫棟的磚室墓等。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色,或深奧宏大,或構造靈活,或布局謹嚴,或性質殊別;尤其是目不暇接的壁畫,或表示打鬼典禮、或反應仙人思維、或刻畫天體星象、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或再現車騎出行及家庭生涯的場景。墓中均隨葬有豐盛的明器,其中有一部分可稱的上是國之珍寶和藝術杰作。記錄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堪稱是補正史書的“石史”。另外,在配殿內還擺設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的典范墓葬模型以及歷代葬具跟喪葬典禮,以展現洛陽歷代墓葬的演化和時俗風氣。
說到古墓葬,就要首先從“喪葬”二字開始講起。
死,作為人生的一種做作歸宿或終結,是人類無法躲避、無法說明、無奈超出的現實問題。這個另人膽怯、焦急的事實問題,對史前時期的原始人類來說,天然是一個無法解釋的迷。他們害怕死亡的來臨,認為死亡不外是向另一個世界的過渡,因此喪葬便成為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步構成種種具備神秘顏色、肅穆而盛大的喪葬禮俗,對后代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然而,基于靈魂不滅觀念和原始道德觀點而產生的一種宗教性質的社會習俗,“喪葬”二字并不是一開始就聯合在一起的,而是經由了一段漫長的演變過程。
“喪”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為采桑,后來才被人們借作“喪亡”的“喪”,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種說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體,即死者的遺體,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禮節。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為掩埋逝世者尸體的象形字,其意是將死者的遺體掩埋在草叢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槨裝殮起來加以掩埋。后人以“葬”字指埋葬死者尸體,當淵源于此。
大約到了秦漢以后,“喪”“葬”二字才開始合稱,其最基礎的含意就是指人死后的尸體處置及其有關的禮儀習俗。從程序上看,“喪葬”能夠劃分為殯葬禮儀、掩埋禮儀和祭奠服喪禮儀三個部分。
喪葬作為意識形態的產物,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親密接洽在一起,并由出產關聯的性質所決議,為其它上層修筑所制約,并跟著經濟基本和整個社會制度的變更而變化。因而,在不同的社會狀態中,喪葬有著各自不同的性質、職能和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