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導游詞(精選5篇)
陜西省導游詞 篇1
法門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寶雞市96公里。法門寺旅游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山門,佛寺院的大門,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是三門而立,中間大兩邊小,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山門”也稱“三門”,也以山門做寺院的別稱。如今的法門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寶殿、地宮以及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館)等四大部分。
據專家考證,法門寺始建于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后,現寺內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樹立的。當時稱“阿育王寺”(或“無尤王寺”)。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門寺,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貞觀年間,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唐代宗大歷三年(786年)改稱“護國真身寶塔”。自貞觀年間起,唐朝朝政府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重修工作,寺內殿堂樓閣越來越多,寶塔越來越宏麗,區域也越來越廣,最后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內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輔”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
法門寺佛光大道佛光大道全長1230米,寬108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一條成佛之道,同時又是景區的景觀主軸。
佛光大道分別設有經幢、菩薩,等景觀,它是按佛教“五時判教”而設,我們將山門比喻為“此岸”(現世),佛光大道接引眾生通過“五時判教”到達“彼岸”——合十舍利塔(佛國),這樣一輪回即為一大度。同時佛教中講究因緣所生法,大道內兩側的10尊菩薩是為佛之因,佛是為菩薩之果。在佛光大道上穿行,感受由菩薩之因到佛之果的成佛過程,二側菩薩表一佛,佛在中間,佛即是我們自己,佛在我們心中。
位于佛光大道東側的林蔭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共由八組景觀雕塑組成的佛陀圣跡,其主旨表現人間佛陀,人間佛教。此佛陀像非圣化之佛陀像,按不同的年齡做出不同的模樣,體現佛陀由凡入圣的偉大精神;而西側的林蔭道中為您呈現的八組景觀雕塑則為法界源流,其主旨接釋迦涅磐后佛教的發揚光大,如漢傳佛教凈土宗、禪宗、中國八宗、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
法門寺文化景區佛光閣法門寺佛光閣位于法門寺的新文化景區內,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座佛文化體驗賓館。按五星級標準投資興建,擁有近200間客房。房間裝飾典雅、別致,設備齊全,設計獨特,禪修房中設有專門為參禪者打坐的禪臺。講經堂、禪茶室、素食餐廳、書吧等具有佛文化特色的設施一應俱全。
法門寺文化景區膳緣居佛光閣中設有素食餐廳與佛文化底蘊濃厚的五個獨立包間,在這里您可以享受到專業大廚為您帶來具有新意的特色佛家素食和我們無微不至的服務。法門寺十大之最:
一、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一個金骨和三個影骨),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有文獻記載和碑文證實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二、法門寺地宮,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
三、地宮文物陳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羅。
四、地宮27000多枚錢幣中,13枚玳瑁開元通寶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絕無僅有的玳瑁幣。
五、地宮出土的一整套宮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等級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宮廷茶具。打破日本茶文化起源說
六、地宮中出土的雙輪十二環大錫杖,長1.96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等級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七、地宮中發現的13件宮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證實的秘色瓷器。
八、地宮中發現的700多件絲織品,幾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絲綢品類和絲織工藝,堪稱唐代絲綢的寶庫,是唐代絲綢考古的空前大發現。
九、盛裝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寶函,是世界上發現的制作最精美、層數最多、等級最高的舍利寶函。
十、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銀寶函,上面鏨刻金剛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羅,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羅壇場。
20__年05月25日,法門寺遺址作為南北朝至清古遺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陜西省導游詞 篇2
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光游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更名為昭應山、會昌山。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向是皇故里林地,離宮別墅浩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對象綿亙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長青,絢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事業志》云:驪山“崇峻不如太華,綿亙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為舊居,媧圣既其出冶,周、秦、漢、唐以來,多游幸離宮別館,繡嶺溫湯皆成佳境。”
驪山美如俊麗,又名繡嶺,以石甕谷為界分為東繡嶺、西繡嶺。驪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事業四處可見,神話傳說層出不窮。“渭水秋日白,驪山晚照紅。”每當落日西下,驪山在斜陽夕陽里紅霞萬狀尤顯壯觀,“驪山晚照”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驪山云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對驪山名勝及其汗青職位做了適當而精確地歸納綜合。遠在上古時期,這里曾是女媧氏“煉石補天”之處;西周時,周幽王又在此表演了一幕“狼煙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全國”的汗青鬧劇;威震全國的秦始皇將他的陵墓建于驪山腳下,還留下了有名天下的秦戎馬俑軍陣;唐朝時期,唐玄宗、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凄美的戀愛故事,就連避禍而來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嬉戲享樂,這是驪山滄桑的經驗,也是中華民族提高的汗青見證。
驪山不只天然景觀奇麗,并且有幾十個馳名的文物景點勝跡,從古到今,驪山給人們留下柔美的回想,登驪山別有一番情趣。青石臺階路把聞名的周狼煙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石甕谷、舉火樓、遇仙橋、秤錘石、雞上架、三元洞、風箏翻身等事業連在一路。游人可拾級而上或乘坐驪山索道纜車爬山至狼煙臺。極目遠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條玉帶飄動在綠野之間,俯視山下,風光如畫,游人熙攘。
驪山半山腰有一塊上有金黃菌銹的巨石,眺望像老虎身上的花紋。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外形似一只蹲臥的老虎,也叫臥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涼亭。這里是西安事務時,蔣介石被捕處。五十年月更名為“捉蔣亭”,并在亭內正面上方石壁上題詞,論述“西安事務”粗略顛末。連年更名為“兵諫亭”
陜西省導游詞 篇3
西安曲江海洋館是國度AAAA級景區,位于西安曲江新區籌劃的焦點旅游景園區內,西臨有名中外的大雁塔,南與再現盛唐皇故里林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一起之隔,和曲江南湖、寒窯等文物事業、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區位上風顯赫。西安曲江海洋館館外配套建樹的項目包羅演藝廣場、水面景觀、貿易、餐飲、休閑、娛樂等辦法,占地近3萬平方米。館內水體總量約為6000噸,計劃養殖的淡水、海水生物300余種,數目12000余尾(只)。
“西安曲江海洋館”是“西安曲江海洋天下”項目標一期工程,是西安市重點建樹項目,由四館八區構成:海豚演出館,海洋科普館,熱帶雨林館、海底地道四館及入場區、科普區、雨林體驗區、海底體驗區、中央演藝區、消耗處事區、海底大觀區、裝備區等八區。
海豚演出館
海豚演出館位于海洋館旅游蹊徑的后半段,可與海洋館同一游程,也可單獨游程。可容納1300人的海豚演出館,將有智力超群的海豚、海獅、逗人喜歡的海豹的杰出表演。
海洋科普館
海洋館內的科普館面積400多平方米,為海內海洋館中之最。在這里,人們可以進修各類百般的海洋常識,專業先生將為各人提供全方位的處事;這里是小伴侶課外樂趣之家,他們可以親手建造標本,調查海洋生物的發展發育進程;在這里海內有數的海洋動物標本將初次登臺表態。
熱帶雨林館
雨林的空氣是一種展示多種伎倆的團結體,從動植物到聲光電,操作植物的絞殺、寄生、板根、共生等植物發展形態,團結雨林的動物、昆蟲、鳥類的情形,示意出雨林的多樣生物共生、共存,枯木溪流、蛇蟲出沒、細雨點滴,讓人發生無窮遐想,配景噴繪的運用更富厚了雨林的場景和結果。雨林的隱秘在于他從動植物孕育了形形色色的種類繁多的生物,從植物到動物,都帶有雨林特有的特色。讓從未到過雨林的人們經驗一次令人生平難忘的雨林之旅。
隱秘的熱帶雨林是探險家們的樂土,雨林中種類繁多的生物以及他們保留的舉動方法引發著人類無限的好奇心。在這里,這次雨林之旅將不只讓您懷孕臨其境的感受,并且對雨林根基常識也有深刻的熟悉。
海底地道
80米長的海底地道有著來自天下各地的90多種、數目高出5000尾(只)的海水魚類、獸類,它們之中有猛烈的大鯊魚,飛翔的鰩魚及其余形態各異的海洋生物,以海洋生物為主的同時,尚有部門淡水撫玩魚類,包羅陜西特有的部門珍稀水生野活躍物,館內總計有約300種,數目12000多尾(只)的水生野活躍物將在這里展示。旅客在撫玩進程中,也可以親身參加喂食生物,潛水進入海底與魚兒共游,真正體驗到人與海洋生物原本可以云云“親昵打仗”,調和相處。
五項之最
西安曲江海洋館在海內偕行中締造了五項之最:
1、海洋科普館面積400多平方米,為海內海洋館中之最;
2、熱帶雨林館分為太古探秘、雨林異景、人與天然、異域風情、將來緩步五個部門也是海內海洋館中體量最大的;
3、海洋科普館展示的國度二類水生掩護動物布氏鯨標本體長13.5米,個人簡歷,是海內海洋館中最大的;
4、擁有海內海洋館中最高的圓柱缸;
5、大陸初次引進最先輩、屏幕最大(高3米、寬14米)的高科技假造海洋生物展示體系。
陜西省導游詞 篇4
伴侶們,各人好!接待旅行游覽驪山風光區。此刻,我們從驪山的東大門(史稱昭陽門)入園,起首各人看到的是驪山勝跡圖,先相識一下驪山的輪廓。驪山是國度AAAA級旅游區,國度地質公園,國度級叢林公園,海拔1302米,對象長25公里,南北寬13.7公里,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從地質角度來講,驪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的一個孤獨的地壘式斷塊山,經行為時期呈整體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斷塊。
在陜西境內,驪山險要不及西岳,綿亙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龍門,但卻以“秀”而有名于世,因此又名繡嶺,本日人們風俗上把驪山分為東,西繡嶺,西繡嶺上首要漫衍有狼煙臺、永生殿遺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諫亭、三元洞等景點,東繡嶺首要漫衍有上善湖,七夕橋,上德苑,達摩洞,舉火樓、石甕寺、石甕瀑布、雞上架、遇仙橋、秤砣石等景點。勝跡圖下面的這些浮雕造型示意的別離是女媧補天、永生殿盟誓、遇仙橋、秦始皇戲神女、張騫出使西域等驪山傳說。相識了驪山或許環境后,請各人拾級而上,我們邊走邊聊,去細心體味這座汗青文假名山奇異的韻味。
“驪山云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這是聞名學者、墨客郭沫若老師對驪山名勝及其汗青職位適當而精確的歸納綜合。
起首來到兵諫園。兵諫園是為眷念西安事務65周年,弘揚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主義精力而建。園內展出有與西安事務有關的飛機、火炮、汽車、裝甲車等武器。西安事務浮雕再現了西安事務的汗青進程,是迄今獨一全面反應西安事務史實的浮雕,于____年12月12日——西安事務68周年時對外開放,成為我們回首汗青的活躍課本。(兵諫園及西安事務浮雕簡介附后)
下面,我們將要旅行的是記實“西安事務”這段非凡汗青的重要景點——兵諫亭.1936年這里產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務”,在一陣槍聲中,臉色惶恐的蔣介石從華清池后門經這條路向后山逃跑,50歲的蔣介石在匆忙的飛躍中不警惕掉進了一個石縫里,扭傷了腳,于是他只能順勢藏在石縫中,聽其自然了。雖然蔣委員長沒有我們本日這么清閑,各人可以想想看,嚴冬臘月,近50歲的蔣介石,身披寢衣,腳踩拖鞋,惶恐失措是多么的狼狽。這個石縫本日如故齊備地生涯著,而且加修了防護鐵鏈,以確保旅客安詳,這塊有斑紋的大石頭,就是“虎斑石”,關于這塊石頭尚有一個風趣的傳說。
陜西省導游詞 篇5
列位旅客:
中國有四大碑林,它們別離在陜西、山東、四川和兩岸,而陜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館,以碑石之多、代價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倘若您是一位汗青、文學、繪畫、鐫刻、書法藝術喜愛者,來西安而沒去旅行西安碑林博物館,將會異常遺憾。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于西安市三學街15號,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舊址上成立起來的,是一座以西安碑林和古代石刻陳列為主,并舉辦綜合陳列的汗青文化寶庫。西安碑林,以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歷經900多年的汗青,是我國保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藝術寶庫。該館藏石3000余方,現展出的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別離陳列在6個碑廊、7座碑室、8個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國務院發布為第一批國度級重點文物掩護單元。下面,請各人隨便地瀏覽一番碑林的藝術英華吧。
【文廟的汗青沿革】
列位旅客,前面已經說過,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日址上成立起來的,本日我們的游覽也就首要分成兩部門。此刻我們來到的是第一部門碑林博物館前院,也就是文廟,旅行這里就像是寓目主戲前的序幕。
文廟就是孔廟,因唐代封孔子為文宣王而得名,此刻仍保持著孔廟構筑的格調。旅客們還在車上時就能發明這里是一片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式的古構筑群,不親歷這綠樹成蔭、鶯啼燕語的情形,誰能信托在富貴的鬧市區競有云云清幽的場合?
世界大大都地域都建有孔廟,局限最大的要算山東曲阜的那座了。我們眼前這座西安孔廟始建于宋徽宗趙信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由唐長安國子監舊址,也就是本日的西安市西大街社會路一帶,移建于此,歷經元、明、清各代,反復修葺,依然保存著其巍巍雄姿。各人已經看到博物館門外南墻上,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廟”,是由清末陜西聞名字畫家劉暉所書。墻根下那幾棵古槐有人說是唐朝末年所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汗青,被稱為太廟古槐,目前也按重要文化遺產加以掩護。
【三學街—孔廟大門—木牌樓】
橫在各人眼前的這條路,叫三學街。三學街不長,卻能激發懷古之幽思,常令旅客樂不思蜀。在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西安府轄的長安和咸寧二縣的學府,相繼遷徙至文廟兩側,遂有一廟(孔廟)三學(咸寧學、府學、長安學)之稱。三學街的稱呼也就一向連續下未了。本日,這里已成為西安古文化藝術的齊集地之一,文房四寶、文物古玩一應俱全。
列位旅客,游完三學街后步入博物館大門,向東南偏向望去,木牌樓、伴池、魁星樓等遙相呼應,組成一幅別具氣魄威風凜凜的感人畫面。只要稍加留意,各人就會發明西安碑林博物館有個不引人注目標特點,即對象開門。著實全國孔廟無正門。無論巨細,孔廟的整體構筑名堂都是坐北朝南,但不開南門,而開義路(東門)和禮門(西門)。世界全部孔廟都把塞門、泮門及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對稱地排在一條中軸線上,由于孔子的職位被各朝代抬得很高,可以說是至高無尚。若開南門,即是不敬。
孔廟里建有一座怪異的木牌樓,遠看就像高高的彩樓。它用12根紅木柱支撐,三層棋形斗檐式木質布局,拔地而起,上面彩繪斑紋圖案和二龍戲珠,是明代構筑,也叫太和元氣坊。按其時規格制作法,原來應該把牌樓設在孔廟門外。這座牌樓是由華山廟遷建過來的,因為門外是城墻,選不出吻合的處所,便只好“屈就”在這里了。
【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兩廡】
列位旅客,此刻我們已進入到碑林前院了。各人已經看到中間有座不大不小的水池。這不是一樣平常的水池,“全國孔廟有泮池”指的就是它。所謂泮池,就是半圓形的池子。古代稱學校為泮宮;到清代,中舉稱人泮,泮池以此而得名。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并在泮池洗筆。列位旅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蹊徑,感覺一下秀才祭拜的儀俗。
好了,我們已進入欞星門,這也是孔廟的第二道門。欞星門始建于元代。東門額刻有“德配天地”,西門額刻有“道冠古今”。欞與靈通用。靈星為星宿之名,是神話傳說中取士之神。清代把欞星門由二門改為三門,中門書“文廟”二字,對象門穩固。
過欞星門后,人們便會發明孔廟里也有控馬樁,只不外此處的拴馬樁比平常見到的要大得多。著實,這是石柱型的華表,起儀衛和吉祥浸染。北京天安門前和山東曲阜廟的盤龍華表,代表了最高品級的華表,而西安碑林里的這對華表均為八棱形石柱,通高445厘米,周長163厘米,也是較引人注目標一景。
戴門位于欞星門以北,屬于明代后多次翻建的古構筑物。這是古代孔廟陳列武器用的,兩側室則為祭孔職員認識儀規和清算衣冠而設。
孔廟的兩點,也叫對象廡,指正房撲面和兩側的小房子,是孔廟里不行窮乏的構筑之一,為祭把孔子七十二學生而設。
【大成殿的得名泉源—構筑汗青—魁星樓的興衰】
列位旅客,此刻我們看到的是大成殿,這聲名我們已經游到了孔廟正殿。“大成”取自《孟子·萬章章句下》“孔子之謂大成,集大成者也”。其意思是孔子之知無不盡,而德無不全也。“猶作樂者,集眾樂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其意思為,孔夫子比如樂隊批示,能把演奏的內容融為一體,釀成大型演奏,故稱大成殿。
據有關史料記實,大成殿始于宋代。這里的大成殿為底式構筑,建筑于明代。其時殿前有一大型露臺,周圍有雕欄,東、南、西面有石級可踏步而上,南下中有云龍紋圖案石雕,可和北京故宮太和殿前的石雕相媲美。痛惜,這樣一座雄偉的構筑,在1959年9月13日下戰書4時,毀于一場無情的雷電之火。
魁星,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主宰文章興衰,俗稱魁星。一樣平常應試得第一名者為“魁首”或稱“魁甲”,即指狀元。舊時孔廟或學府中都要建筑魁星樓,以祭掃魁星,祈求功名順遂。
這里的魁星樓,建于明神宗朱栩釣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原樓于清末民初因失修塌毀。公元1986年,黨和當局據汗青資料,依原樓巨細、高度及形體重建了魁星樓。此樓建在城墻上,顯得越發高峻宏偉。
【景云鐘—七座碑亭】
我們穿過戟門,在東側可以找到被稱為全國奇物的景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