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導游詞(精選25篇)
晉祠導游詞 篇1
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距市中心五一廣場約25公里,坐落在汾河西畔懸甕山麓,為晉水源頭。這里依山傍水,古樹參天;亭臺池沼,星羅棋布;樓閣殿堂,雄偉壯觀;氣候宜人,風光秀美。有山西“小江南”之稱,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園林式祠廟建筑群,是太原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和游覽勝地。祠內存有許多國內僅有的文物精品,當中包含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歷史掌故,國務院1961年3月4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我先從晉祠的歷史講起。
晉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紀念姬虞這位晉國開國元勛而得名。姬虞的封地古稱唐國,本人為周成王之弟,故被叫做唐叔虞。圍繞叔虞封唐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西周初年,武王姬發死后,長子姬誦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輔佑下做了國君,即周成王。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園里玩,他把一個桐葉剪成圭形,送給弟弟并說:把這玉圭給你,封你去做唐國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請成王擇吉日良辰封叔虞為侯。成王不以為然地解釋說:我是和他鬧著玩的。史官卻很認真地說:天子無戲言。周公旦也認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諸侯。這就是廣為傳誦的“桐葉封唐”或“剪桐封弟”的故事。
叔虞到任之后,為政有方,領導人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愛戴。后人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晉水源頭,叔虞為晉開國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稱晉祠。
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已無從稽考,不過,根據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和《魏書"地形表》有關記載可知,晉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經有了。這樣看來,晉詞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當時已經是祠堂魚沼皆有,游客貴人光顧的游覽勝地了。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晉祠布局較前大為改觀。圣母殿成為祠內主體,規模最為宏大,殿前重修了魚沼飛梁,會仙橋西樹金人臺。金代增建獻殿,明萬歷年問在獻殿前建對越坊、鐘鼓樓、水鏡臺等。從而形成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一組祠廟建筑群。除了上述景點,元明清各代還添建或改建了兩側的其他建筑: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吳天祠、東岳殿、文昌宮、三圣祠、勝瀛樓、景清門等,這就形成今天規模宏大的園林式建筑格局。
大致了解晉祠的來龍去脈之后,我帶大家游覽晉祠的各主要景觀。
水鏡臺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一建筑是水鏡臺。它坐東朝西,是一座戲臺。“水鏡”之名取自《漢書》名句“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寓意為善惡忠奸盡人皆知。從建筑學的角度來看,水鏡臺體現了殿、臺、樓、閣四種風格。從東邊看去,上部為重檐歇山頂,它像座樓;下部為寬闊的宮殿形制,它又是殿。上部所懸匾額“三晉名泉”,是清康熙武舉楊廷翰所書,書體清秀,筆力遒勁。從西邊看去,上部是單檐卷棚頂,像座閣;而下面又是寬敞的高臺。這是一座由殿樓和卷棚合而為一的特殊建筑,殿樓建于明代,而卷棚則是清代補建,這種形制國內極為罕見。上懸正額“水鏡臺”,是清乾隆翰林、名書法家、晉詞人楊二酉所題,以秀麗著稱,被譽為晉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楊二酉是楊廷翰之侄,伯父與侄兒,一武一文,各題名匾,一前一后,同懸于水鏡臺上,為這座戲臺增色許多。
會仙橋
水鏡臺正西跨越智伯渠上這座小橋叫做會仙橋。此橋本身并無特別引人注目之處,可能是晉祠
人覺得此橋太平淡無奇,與晉祠的其他景觀相比反差太大,所以賦予了它一段動聽的傳說,以引起游人對這座通向圣母殿必須經過的小橋的注意。
據傳說,此橋是明朝翰林羅洪先與仙女相會的地方,所以取名“會仙橋”。這羅洪先本是明代大奸臣大貪官嚴嵩的兒女親家,但他為官清正廉明,與嚴篙多有抵牾。有一年嚴嵩造了一座豪華客廳,其中的一根梁是大魚的骨頭。前來慶賀的人對客廳均大加贊賞,惟獨羅洪先老實不客氣地說:“好是好,就是梁太小。”嚴嵩以為羅當眾侮他“氣量太小”,于是準備羅織罪名加害于他。嚴嵩的女兒不忍未來的公爹大禍臨頭,但又不便明言,急中生智就泡了一碗茶,命侍女送去。未過門的媳婦敬公爹一碗茶不為違禮。羅洪先揭開碗蓋一瞧,內浮兩顆紅棗一撮茵香,羅沉思良久,恍然大悟:棗棗茴香莫不是早早回鄉之意。于是連夜逃走,羅洪先就這樣被罷官免職。
丟了官職的羅洪先云游四海。有一天來到晉祠,當他信步走到智伯渠上的木板橋邊時,見橋的西頭有一手攜竹筐的農家少婦,衣著得體,鬢發如云,楚楚動人,羅不由地隨口吟出贊美的詩句:“世人常夸西施美,余視嬌婦勝西施。”婦人聽罷大為惱火,立馬回敬兩句:“官丟位去宜收斂,滿口穢語怎學仙。”說罷飄然逝去。羅欲跨橋追趕,只見木板驟然起火。羅洪先方才醒悟:村姑并非凡人。從此羅洪先潛心于佛道,成為對佛教道教造詣很深的學者,并寫下詠晉祠詩一首:“懸甕山中一脈清,龍蟠虎伏隱真名。水飄火劫山移步,五十年來帝母臨。”后來人們在燒毀的木板橋處修了石板橋,會仙橋由此名聲大噪。
金人臺
過會仙橋,前面這座磚砌短欄方形臺就是金人臺。中央這座琉璃瓦小閣是明代建筑,四角各立一尊鐵鑄武士,身披鎧甲,十分英武,因為鐵屬五金,所以稱此臺為金人臺。
稍作比較,大家就會發現,不論是鑄造工藝,還是姿勢神態,最為杰出的是西南角這尊,而且也是惟一原物保存至今的鐵人。據胸前銘文所知是由太原府張元圭等人捐資鑄造。據傳,為了鑄好金人,特地從中岳嵩山請來名師,名師確實高明,他所鑄成的金人,不僅神態逼真,體態英武,而且風雨之中不蝕不銹,至今已有900多年仍光亮如初,可見其冶煉與鑄造技藝之高。因為這尊鐵人是出自外來匠師之手,所以被稱為外來戶,而其余三尊則是出于當地工匠之手的本地戶。
仔細觀察,金人手中像是持有兵器,但為什么現在沒有了呢?大概由于他們手中的兵器是木制的,日久天長,便自然毀壞了。
獻殿
對越牌坊西邊這座看似涼亭的建筑叫“獻殿”。獻殿也就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明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重修,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
獻殿面寬3間,進深4椽,單檐歇山頂。前后檐明間敞門,四周無壁,只是在檻墻上安直欞柵欄,從形制上看很像一座涼亭。殿頂架構極為簡潔,梁身不弱不肥,簡單輕巧,四角構造合理,堅固耐久。殿內敞朗,檐頭舒展,給人以穩健舒適的感覺。獻殿在中國古寺廟建筑中不乏其例,但多為明清建筑,此前極為少見。而晉祠的獻殿建于金代。是國內同期現存的古建中所獨有,頗具代表性和歷史價值,所以被文化部鑒定為晉祠三大國寶建筑之一。
圣母殿
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軸線西端,前臨魚沼,后擁危峰,坐西向東,獨冠中居,是
晉祠三大國寶建筑中價值最高的一處。其珍貴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內塑像兩方面,可謂宋代建筑水平和泥塑藝術的代表之作。
圣母殿是晉祠楹聯匾額最為集中的地方,共有楹聯10副、匾額16塊,款款都是立意鮮明而深長,書寫和雕刻手法極為精煉的上乘佳作。最為引人注目的除了前廊正中所懸慈禧御筆“三晉遺封”外,當數“永錫難老”一匾,此匾為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祁縣渠本翹所書,原本是弧形貼金大陰字,由于技藝高超,陽光反射映人人們視覺的卻是時凸時凹,人稱活字匾。
殿內43尊彩塑更是晉祠文物中的精華,也是我國古代泥塑藝術的珍品,作品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
主像圣母邑姜,頭戴鳳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瓔,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貴婦的儀表氣質。42尊宮女宦官分立左右兩旁,排列有序,職責有別,儀表各異,逼真地反映出宮廷侍女內心世界的喜怒哀怨。其中有著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僚5尊,侍女像33尊。女官穿男服大概是為了出入宮廷方便,宦官是宮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更多的當然是丫環侍女了。
這群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之一,(其余二絕為周柏和難老泉)相信會給大家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難老泉
難老泉是晉祠“三絕”之一,亦是晉水的主要源泉。走出藝術殿堂圣母殿,駐足向兩側觀望,即會發現南北各有一個八角亭。原來,亭下各有一泉,北為善利泉,南為難老泉,加上中間的魚沼,構成晉祠三大神泉。只可惜,魚沼和善利泉均早已干涸,僅剩難老泉了。
難老泉有“晉陽第一泉”之稱,泉水自懸甕山下的巖層中涌出,潛流十多米,從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龍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練飛舞,聽如鳴琴合奏,構成晉祠八景之一的“難老泉聲”。泉水溫度為18℃,冬溫而夏涼,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澇,奔涌不息。所以北齊時有人取《詩經"魯頌》中的佳句“永錫難老”,命名為“難老泉”。
水母樓
難老泉亭西邊這處兩層建筑叫水母樓。水母樓是奉祀晉源水神的祠堂,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官,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頂二層樓閣。四周圍廊,但一層為三洞磚窯,形制特別。上下兩名匾“懸山響玉”“沾濡懸甕”,不僅道出晉祠風光的最大特色,也表達了對恩澤百姓的晉水的感激之情。
中間洞內這尊水母像為銅鑄,高1米多,端坐于甕形蓮花座上,神態自若,束發未竟,一副村姑模樣,與一般神像大不相同。水母的這一形象源于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勝村人,嫁到古唐村(晉祠)為媳。春英生性善良賢慧,勤勞儉樸,能忍能讓。而她的婆婆卻十分刁蠻。柳氏所做飯菜,婆婆嫌缺鹽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從好幾里以外挑來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凈而倒掉,只吃前桶,這樣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對這些刁難并無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著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牽著白馬的老頭,請求讓他的馬喝點水。柳氏指著后桶水說,喝吧。老人為難地說,這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應。如此三日,柳氏都滿足了老人的要求。盡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飲完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時,老人對春英說:我
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條馬鞭,把它放在水甕里,用水時只要輕輕一提,水就會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萬不要提過甕沿,不然就會遭水淹,切記!說罷,老人和白馬化作一朵白云而去。柳氏望著空中拜了幾拜,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從此免卻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鄰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嶺去挑水了。但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馬鞭藏起來,可馬鞭剛一提出水甕,滔滔大水頃刻涌上,轉眼間淹了整個村莊。正在娘家的春英聞訊,來不及把頭梳完便急急趕回家中,把一草墊扔在甕上不顧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頓時變小,只剩下一股泉水從坐下溢出,這使是晉水源頭——難老泉。洞中這尊銅像正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的。
樓上水母則是供奉梳妝后的水母坐像。值得指出的是,兩側這8尊侍女塑像,從前面看完全是身段苗條的美少女;而從后面看則呈魚形,衣紋飄動十分優美,可以稱得上中國的“美人魚”。
周柏唐槐
晉祠三絕我們已領略其二,所剩一絕便是這齊年古柏。
晉祠古木眾多,若論樹齡之長,就數植于周代的兩株柏樹了。一株為東岳祠西南的長齡柏,高15?16米,干粗2米多,形如卷龍,葉如濃云,挺拔壯美。另一株就是圣母殿北側的齊年柏。原本大殿兩側各有一株,相傳同植于周代,原生長于懸甕山南澗,圣母殿建成后,將這對連理柏移來分栽于兩側,有比翼齊年之意,故稱齊年古柏。可惜的是南側那株被迷信的鄉民在道光初年砍伐,只剩北側這一株了。大概是失去了手足親人之后悲痛過度,高大的古柏漸漸向南傾斜下去,而且腰干一凹節處每遇刮風還會流出悲傷的“淚水”。古柏已有2800多年的樹齡,高10余米,干粗兩圍,側身斜依于圣母殿頂上,與地面形成45度夾角,酷似臥龍。明末清初大學者傅山稱它為“晉源古柏第一章”。令人稱奇的是,不知何年臥柏下面又長出一棵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輩,義不容辭地撐住了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錯是那樣的自然天成,令游人贊嘆不已。這株翠柏被稱為“擎天柏”,樹齡亦在千年以上。古柏已成為不老的象征,與古柏合影便成為人們表達希望自己亦能長生不老的最佳方式。
唐叔虞祠
晉祠本來是指唐叔虞祠,但自從圣母殿建成之后,叔虞祠便退居次席。位于獻殿北側的唐叔虞祠并不是最早的晉祠,而是一座較年輕的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距今僅220多年。盡管已不是主殿,但仍有氣勢。
叔虞祠分內外兩院。外院有碑廊環繞,陳列《華嚴經》石刻,布局對稱。正殿也是過庭,兩旁陳列著一組元代樂伎塑像,每邊7人共14人,手持不同樂器,組成一個完整樂隊,東邊為管弦樂,西邊為打擊樂,兩位矮人大概一個是領隊一個是指揮。這支樂隊似乎是在為治國有方的唐叔虞歌功頌德,樂伎雖然面部表情雷同,但卻是研究中國音樂發展史的珍貴實物史料。
內院正北即為唐叔虞殿,殿內中央神龕便是唐叔虞塑像,手里拿著成王封賜的玉圭,身穿蟒袍,修目美髯,神采奕奕,溫良敦厚,文質彬彬。分立兩旁的是文武大臣。
祠前的八角蓮池,原來是善利和魚沼二泉匯流地,池中清波粼粼,荷葉片片,在荷花盛開月光明媚的夜晚最為美麗,有蓮池映月之奇觀。清人趙謙德曾為此寫下“月明露冷無人見,一幅蓮溪太極圖”的名句。而且,由于泉水恒溫,即使在隆冬季節,蓮花仍傲雪怒發,蔚為又一奇觀。
關帝祠
晉祠既是祖廟,又有佛寺,還有道觀。晉祠的道觀叫吳天神祠,位于唐叔虞祠東側,由三清洞、
關帝祠、玉皇閣三部分組成。神祠以供玉皇大帝為主,因玉帝全稱“吳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故名吳天神祠。
神祠分前后兩院,后院有三清洞與玉皇閣,前院便是關帝祠。正殿所懸“如天之平”匾額,意為與天同高,贊關公之偉大。立于1861年。殿內供關帝塑像,兩壁是80余幅關羽故事的連環彩繪,為明代作品。
人稱紅臉關公,為何此像為黃白臉?這要從關公早年說起。關羽原本姓馮名賢,晉南解州人,以打鐵為生,膂力過人,忠勇剛直,愛打抱不平。當時解州有一惡霸,號解州虎,串通官府把全鎮水井填封,只留他家一口井,借此敲詐勒索,欺男霸女。馮賢憤而夜殺解州虎,逃到撞關。因捉拿他的畫像已貼在城門口,所以難以出關。正當危急之際,遇一老婦指點,他便打破自己的鼻子,把鼻血涂了滿臉,原本白凈的臉面一變為大紅,并裝瘋賣傻,指關為姓,順利騙過把關兵卒,混出關門。出關后,當他在澗水中洗面時,卻再也不能洗凈,因而變成面如重棗的紅臉大漢。但家鄉人自然知道關羽的本來面相,所以給他塑了這尊并非紅臉的關公像。
出關帝祠,迎面這座名為“鈞天樂臺”的戲臺,是專門為關帝演戲所用。
奉對寺與舍利生生塔
奉圣寺,位于晉祠的最南部,坐西朝東,全名十方奉圣禪寺,又名釋迦廠。最初是唐高祖李淵為功勛顯赫的大將尉遲敬德所修別墅,但慣于征戰沖殺的尉遲公在這里住來并不自在,夜里常作砍殺之夢,睡不踏實。敬德大惑不解,便去請教國師智滿。國師告訴他:“將軍一生殺戮過甚,血腥氣太濃,你必須修建一座寺廟,立佛堂,超度眾生,方可解救。不然,會天長日久自因而亡。”敬德聽罷,便將自己的別墅捐獻出來,改為寺廟。從此,將軍日日焚香,天天仟悔,頗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誠意。別墅改為寺院,時間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
舍利生生塔是奉圣寺最著名的古跡,相傳塔下埋有生生不息的佛寶舍利子而得名。該塔創建于隋代開皇年間(公元589?604年),但到清初已毀塌嚴重。奉圣寺和尚善修決心重修此塔,他四處化緣,終于得到足夠的資金,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塔身高38米,8角7層,琉璃剪邊,輪廓秀美,挺拔壯觀。塔內設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頂,每層開4門8窗,憑窗遠眺,晉祠內外美景可一覽無余。如果在夕陽西下時欣賞寶塔,還會出現一天云錦、滿塔光輝的壯麗景觀,被譽為“寶塔披霞”。
此外奉圣寺內還有尉遲敬德歇息的“掛甲松”,以及將軍親手栽種的“松柏?揪”和充滿神奇色彩的復生槐等珍貴古木。總之,奉圣寺的人文內涵極為豐富。
晉詞山靈水秀,歷史久遠,人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以上所講僅為其主要部分,此外尚有許多景點,如勝瀛樓、三圣祠、白鶴亭、真趣亭、臺駘廟、公輸子祠、文昌宮、東岳祠、朝陽洞、待鳳軒、三臺閣、讀書臺、呂祖閣等等。時間允許的話,均值得觀賞品味。另外,爬懸甕山,游晉祠公園也都別有情趣。
晉祠導游詞 篇2
晉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祠原為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于唐叔虞祠(即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
晉祠現已稱為一個有著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的游覽勝地。晉祠的文物古跡很多,比較著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晉祠的主體,也是現在晉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寬7間,進深6間,殿的四周有圍廊。建筑學家們認為這個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齊年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由于年代久遠,樹身已向南傾斜約40度,但仍充滿了生機。隋槐在祠內的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
難老泉,素有“晉陽第一泉”之譽,與侍女像、齊年柏并稱“晉祠三絕”。因它晶瑩澄澈,暢流不斷,人們便以“難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詩人都曾寫過贊美難老泉的詩。
晉祠一組祠祀建筑可謂把祭祀功能發揮到了極至,過會仙橋西行,為古蓮花臺,臺為方形,四隅各鑄一鐵人護祠、鎮水,以壯威儀。穿對越坊便是獻殿、魚沼飛梁、圣母殿組成的核心群體。
獻殿、殿身三間,歇山頂、四周無墻,當心間前后辟門,其余各間,在堅厚的檻墻上安叉子,形如一座涼亭,靈巧而豪放。敬神時,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氣,便會使人置身于云霧漫漫,青煙繚繞的神秘氯圍之中,從而使人的心靈不由自主地產生某種微妙的變化,上達于天,天人妙合。
魚沼飛梁在圣母殿與獻殿之間,古人圓者為池,方者為沼,沼中多魚,故曰:“魚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橋,“架虛為橋,若飛也。”故曰:“飛梁”。東西橋面寬闊,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橋面,下斜如鳥之兩翼,翩翩欲飛;邊綴勾欄,憑欄賞景,益增詩情畫意。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說:“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進而考其功能更似一四通之祭壇。雩祀是民間的大事,故春旱求雨,必先擇吉日,即壬辰一類屬水的日子,然后在城東筑八尺見方的四通之壇,獻生魚八條,玄酒、脯肉一類以祭。在甲、乙日做一條八丈長的大青龍,置放中央,做七條四丈長的小青龍,面向東方,相隔八尺陳列車員。
令兒童八人、田嗇夫八人齋戒三日,青衣立于龍旁。儀式開始,鼓樂喧天,兒童與田嗇瘋狂起舞,然后由一近迷狂狀態的伶牙俐齒的巫祝,口念祭詞,手舞足啃以請雨……不管形式如何變化,蒼龍始終是我們民族文化一個至今不衰的母題。從“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卦辭到靈星祭雩祭,從默默無聲的神秘卦象到震耳欲聾的祭禮鼓聲,哪個不圍繞這個母題?這母題具有神奇的生命力,它沒有終止于漢代的祭祀,反而在民間穩固地生要發芽、開花結果,演成至今不衰的民俗文化形式、龍舞龍燈、龍戲珠……在當年雩祭的青龍舞,早已種下龍舞龍燈與大型龍舞的原型因子;那手舞足蹈的僮子就是后來的手執波珠的領舞者,那強悍的男嗇夫就是后來的舞龍人……
晉祠導游詞 篇3
晉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祠原為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就有關于唐叔虞祠(即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
晉祠現已稱為一個有著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的游覽勝地。晉祠的文物古跡很多,比較著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晉祠的主體,也是現在晉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寬7間,進深6間,殿的四周有圍廊。建筑學家們認為這個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齊年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由于年代久遠,樹身已向南傾斜約40度,但仍充滿了生機。隋槐在祠內的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
難老泉,素有“晉陽第一泉”之譽,與侍女像、齊年柏并稱“晉祠三絕”。因它晶瑩澄澈,暢流不斷,人們便以“難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詩人都曾寫過贊美難老泉的詩。古建薈萃、名木雜布、風景綺麗、聞名遐邇的太原晉祠,地處市區西南的懸甕山下,晉水源頭,是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中國古建園林明珠。其歷史悠久,始建年代無考,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一書已有記載,說明晉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已有一定規模了。
晉祠即晉侯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方國開國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后因晉水發源于此,改國號為晉,故名晉祠。
晉祠占地4萬多平方米,祠內林木蔭翳,業經千余年的補葺修擴、開發建設,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晉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祠堂而發展成為包括各類寺廟在內的奉祀諸多人、神、佛、道的廟宇群落,有宋、金、元、明、清歷代興建的各種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百余座,是一處文化極為豐富并且有著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建園林,在海內外久負勝名。
晉祠導游詞 篇4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您參加本次旅游活動。
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晉祠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相交織的風景名勝區。古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內有晉水而改唐為晉,后人祀叔虞于晉水之源,因稱晉祠。自《山海經》始,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于祠內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用“經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懸甕山的雄偉,晉水的秀麗做了擬人化的評贊:
“其施惠也;則和風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
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
……瑩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
住方圓以成象,體圣賢之屈伸;
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
對于晉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詩意的描寫:“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樹。”
李白詩曰:“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郭沫若詩曰:“圣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芊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林徽因說:“晉祠的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
《晉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晉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于偏愛,這里多僅從建筑學和美學的角度,對晉祠古代建筑做出粗略的分析。
晉祠導游詞 篇5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您參加本次旅游活動。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又有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
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導游詞 篇6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大同國旅歡迎您參加本次旅游活動。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
晉祠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是后人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姬虞在唐國為政有方,勵精圖治,他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奠定了日后800年國泰民安的盛世基礎,姬虞去世后,其后人為了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姬虞的兒子夑父繼位,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
晉祠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自古以來就被譽為“三晉第一名勝”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這里遍布著國內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流傳出美妙動人的歷史故事。晉祠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寫的《水經注》。書中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的記錄。這就是說,晉祠距今至少也有1500年的歷史了。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現存建筑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的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等各式建筑100多座,碑碣300多通,占地300公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園林式祠廟建筑群。
走進大門,大家迎面看到的這座建筑為水鏡臺,坐東向西是古代唱戲的戲臺,始建于明朝,現在我們看的的這個面為后部是重檐歇山頂。演戲時用為后幕。前面是單檐卷棚頂,面向圣母殿。演戲時為前臺。前臺正中懸掛的“水鏡臺”匾額,是清代乾隆年間翰林院編修,同時也是晉祠人楊二酉所書。以秀麗著稱,被譽為晉祠的三大名匾之一。,臺下埋大甕八口,為擴音之用。整個建筑式祥別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這樣的戲臺。
從水鏡臺向西,是一條晉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傳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城開鑿此渠。后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智伯渠上的的橋叫會仙橋,據說當年李白曾泛舟于此,相傳每年四月十四有仙人在橋上相會。
通過會仙橋,便是金人臺,也稱“蓮花臺”。中央這座高達丈余的琉璃瓦頂的小閣是明代建筑。因為臺上四角各立高兩米有余鐵人一尊,鐵是五金之屬中的黑金,所以就稱為“金人臺”。古人為什么用鐵筑造武士呢?是為防止水患而鑄的。其中保存最完整,鑄造工藝最好的是西南角的這一尊金人。鑄造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
霜,迄今明亮不銹,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被稱為宋朝的“不銹鋼”四尊鐵人的架勢好像是手里都拿著東西,但手中又是空的,這是怎么回事呢?傳說原來鐵人的手中都握著刀槍,后來被祠廟的老僧收走了,就變成赤手空拳了。
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后開門之外,均筑堅厚的檻墻,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于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點,獻殿在中國古寺廟建筑中并不少見,但大多為明清建筑,而這座獻殿卻建于金代,為國內同期現存的古建中獨有,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所以被譽為晉祠三大國寶建筑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由漢白玉石建成的橋梁就是蜚聲中外的魚沼飛梁。為什么叫魚沼飛梁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把圓形的水塘叫池,方形的叫沼,我們腳下的這個水塘是方形的,水中又有魚,所以就叫魚沼了。古書中又說:“架虛為橋,若飛也”。就是說如果從高空俯視,它很像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鳥。故名“飛梁”。這樣魚沼飛梁的美名就一直流傳下來。
飛梁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根據《水經注》紀載,北魏時此橋就已存在,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樣翻修時。發現圣母殿下的水洞與魚沼的西岸相連,由此分析,現存飛梁是與圣母殿同時期的建筑。古代橋梁多為一子橋,這種結構奇特的十字形橋梁可謂匠心獨具,它既是我國現存古橋中僅有的實物和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筑的孤例,又可謂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橋雛形。 我國古建筑學家梁思成說“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堪稱是國寶了。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此殿創建于北宋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是現在晉祠內規模最大,最為古老的建筑。也是晉祠三大國寶建筑中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建筑。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筑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
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上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
圣母殿采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9分鐘)
殿內共四十三尊彩塑,除龕內二小像是后補外,其余為北宋原塑。被譽為“晉祠三絕之一”。 大殿正中的神龕內是主像圣母邑姜,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兒。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
的尊貴和奢華;其余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于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5尊,著男服的女官像4尊,侍女像共33尊。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后服種種勞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
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藝人,滿懷同情,塑造了一群終生被幽禁深宮,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這些侍女像,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老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筑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老套,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錮深宮受盡役使的侍從們的生活精神面貌,從而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側面。在技巧上,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系,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們談到晉祠,往往總要談到這些精彩的宋塑。
晉祠的美還不止于此,自然美更賦予她神奇的魅力。祠內清澈見底的難老泉水,不僅養育了一方兒女,也為晉祠增添了幾分江南水鄉的秀色。這長流不息的泉水,給晉祠帶來了靈氣,也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每當春暖花開時節,以周柏、隋槐為代表的20余株千年古樹,郁郁蒼蒼,向游人講述著晉祠悠久的歷史;白玉蘭、紫丁香、牡丹、海棠競相開放,芬芳撲面,沁人心脾,向游人展示著晉祠無盡的美。
千百年來,晉祠以她悠久的歷史,奇特的景觀,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也招徠了歷代的帝王將相,這些名人雅士在游覽之余,吟詩作文,為晉祠留下了碑碣多達300余通。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碑堪稱其中之最。公元646年,太宗皇帝東征高麗歸來途中,率群臣重游晉祠,想起當年發跡神祠,保佑他奪取江山的唐叔虞,不禁浮想聯翩,感慨萬千。于是,親撰銘文,刻石立碑,留下了這塊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張和絕妙書法的千古名碑,后人稱之為繼王羲之《蘭亭序》之后的又一塊文筆俱佳的行書大作。
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晉祠時欣然命筆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游晉祠》:“圣終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荇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古老而神奇的晉祠,有說不盡的話題,講不完的故事,采不盡的靈氣,解不完的蘊涵。愿晉祠的山光水色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愿三晉大地上這顆璀璨的明珠更加光耀奪目。
晉祠導游詞 篇7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
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
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導游詞 篇8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
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晉祠導游詞 篇9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 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為在晉水之北,水之北謂陽,于是當時便叫“晉陽”。“晉祠”并非“晉王祠”的簡稱。新中國建立后,領導人來晉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說如今百姓當家做主,中國已無王侯,便把晉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稱晉祠。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上的金人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祠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急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且將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無法休息,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概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導游詞 篇10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西太原晉祠的導游詞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翁山下,晉水發源處。北宋天圣年間,追風唐疏虞為汾王,并為大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大的圣母殿,殿內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魚沼飛梁喂國內所僅見。殿內兩側為難老、善利、二泉,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廳有唐太宗寫的“御碑”、“晉祠之銘并續”。晉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側,唐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郁郁蒼蒼,于常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譽為“晉祠三絕”。
晉祠導游詞 篇11
晉祠始建于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的。這里的殿宇、亭臺、樓閣、橋樹互相映襯,山環水繞,文物薈萃,古木參天,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古建園林,被譽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處國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園林,馳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魚沼飛梁、難老泉等景點是晉祠風景區的精華。祠內的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晉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晉祠的旅游景區距太原市較近,氣候條件與市區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風景優美,是游客避暑、觀光地。太原市通往晉祠的8路無人售票公共汽車、8路小公共汽車,晝夜持續時間長(早600--晚2300),行車間隔時間短(15--20分鐘),乘車環境舒適。晉祠風景區食宿方便,飯店、旅館坐落周圍,數十家飯店、餐館、酒家,均具有上乘的服務和可口的飯菜,且具有本地特色。尤其是“晉祠大米”以其明晶透亮、味道純香而飲譽天下。緊靠景區的晉祠鎮政府近幾年下工夫抓了以旅游業為龍頭的公用設施及三業(服務、餐飲、娛樂)建設,面貌大為改觀,尤其是景區的住宿條件、通信業務、醫療保障、有娛樂場所、購物環境越來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睞。
晉祠導游詞 篇12
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雕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晉祠始建于北魏,是后認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現在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們晉祠得環境如此的優雅舒適,環境非常的優美秀麗。晉祠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
游晉祠怎么游,當然是跟著我小王游,開個玩笑,游晉祠可以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也就是小王現在帶領大家游覽的這條路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水鏡臺可是我們現存的明清戲臺,它體現了中國建筑的殿、閣、樓、臺四種風格,是由殿樓和卷棚合二為一的中國罕見古建筑,有詩云:殿閣樓臺四面風,遠觀近視不相同,水清如鏡含天理,善惡忠奸自辨明。說的就是我們晉祠的水鏡臺,水鏡臺正西跨越智伯渠的小橋就是會仙橋,大家跟著我走過會仙橋,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四尊神態威武的鐵人,因鐵為五金之屬,因此稱之為金人臺,大家順著我的.手勢朝西南方向看,西南隅的這一尊鐵人鑄于北宗卲圣四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它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發光,頗為獨特.......小王實在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來贊美他了。
為什么說這一尊鐵人特殊呢,這里有一個傳說: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
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帶著鐵人遠送的目光,我們來到了頌揚圣母的牌坊“對越坊”,它可是與“水鏡臺”、
“難老泉”匾并稱晉祠匾額三絕。而與對越坊相對的就是供奉禮品,祭祀圣母的獻殿,這可是晉祠三大國寶級建筑之一。它外觀酷似涼亭,給人以穩健疏朗的感覺。說到國寶級建筑,我們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位于圣母殿前水池上的精致古橋建筑~魚沼飛梁,這也是我們晉祠國寶級建筑之一。誒,有旅客就問了,魚沼飛梁,魚沼飛梁,怎么這么奇怪的名字,聽小王啊給你慢慢解釋,古人對水塘的命名,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因沼中多魚,故名”魚沼“,又因東西平坦,前后分別與獻殿與圣母殿相連,南北左右下斜,我們可以從俯視圖看到,這座橋梁呈十字橋型,如大鵬展翅一樣典雅大方,因此稱作魚沼飛梁。他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 ,可是我國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好的,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我們晉祠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圣母殿原名女郎祠,相傳圣母為姬虞邑姜邑姜。我們走進殿內,我們殿堂內有塑像43尊,其中宋塑41尊,尤以33尊侍女像為佳妙,姿態秀麗生動,是我國古代藝術的杰作。大家可以看到居中而坐的就是我們的圣母邑姜。你們看他神態莊嚴,雍容華貴,端莊氣派,鳳冠霞披。環繞他周圍的是眾多侍女和女官,他們的動作姿態各不相同,神態性格刻畫的十分生動自然,有的持物而立,有的載歌載舞,有的喜形于色,有的心事重重,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天真無邪,形象性格十分豐富多彩。 而這眾多侍女像中,有一尊作品最為出色,他就是年齡最小的這一個,在晉祠眾多的侍女像中,有一尊作品最為出色。她是年齡最小的一個,頭微微左傾,雙手放在胸前,身材窈窕,雙肩消瘦,顯得略有些單薄,頭上梳著當時流行的發髻,面容清秀俊美,眉毛上挑,顯得小心謹慎。作品將少女初入宮幃、未諳世事和拘謹小心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
這圣母殿是我們晉祠的國寶級建筑,而侍女像可是我們晉祠三絕之一,晉祠三絕有哪三絕?一絕侍女像,二絕難老泉,三絕周柏。至于這三絕絕在哪里,小王在這里先賣個關子,待會大家可以自己去游覽,感受一下他的絕妙之處。小王待會會繼續從北南兩條路線游覽晉祠。北部是隨自然地勢錯綜排列的殿樓風格,而南部則是素有江南園林風韻,俗稱山西的小江南。大家有三十分鐘自行組隊拍照留念,三十分鐘后在這里集合。希望大家玩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最后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晉祠導游詞 篇13
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距市中心五一廣場約25公里,坐落在汾河西畔懸甕山麓,為晉水源頭。這里依山傍水,古樹參天;亭臺池沼,星羅棋布;樓閣殿堂,雄偉壯觀;氣候宜人,風光秀美。有山西“小江南”之稱,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園林式祠廟建筑群,是太原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和游覽勝地。祠內存有許多國內僅有的文物精品,當中包含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歷史掌故,國務院1961年3月4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我先從晉祠的歷史講起。
晉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紀念姬虞這位晉國開國元勛而得名。姬虞的封地古稱唐國,本人為周成王之弟,故被叫做唐叔虞。圍繞叔虞封唐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西周初年,武王姬發死后,長子姬誦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輔佑下做了國君,即周成王。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園里玩,他把一個桐葉剪成圭形,送給弟弟并說:把這玉圭給你,封你去做唐國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請成王擇吉日良辰封叔虞為侯。成王不以為然地解釋說:我是和他鬧著玩的。史官卻很認真地說:天子無戲言。周公旦也認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諸侯。這就是廣為傳誦的“桐葉封唐”或“剪桐封弟”的故事。
叔虞到任之后,為政有方,領導人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愛戴。后人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晉水源頭,叔虞為晉開國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稱晉祠。
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已無從稽考,不過,根據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和《魏書"地形表》有關記載可知,晉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經有了。這樣看來,晉詞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當時已經是祠堂魚沼皆有,游客貴人光顧的游覽勝地了。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晉祠布局較前大為改觀。圣母殿成為祠內主體,規模最為宏大,殿前重修了魚沼飛梁,會仙橋西樹金人臺。金代增建獻殿,明萬歷年問在獻殿前建對越坊、鐘鼓樓、水鏡臺等。從而形成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一組祠廟建筑群。除了上述景點,元明清各代還添建或改建了兩側的其他建筑: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吳天祠、東岳殿、文昌宮、三圣祠、勝瀛樓、景清門等,這就形成今天規模宏大的園林式建筑格局。
晉祠導游詞 篇14
水鏡臺規模壯觀,臺上東部為重檐歇山頂,演戲時用為后幕,臺上西部為卷棚歇山頂,面向圣母殿,三面開敞,演戲時為前臺,臺下埋大甕八口,為擴音之用。在民間無論那種酬神還愿的祭祀活動,總少不于表演各類舞樂,以娛神兼娛人,歷代皆然。由于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終年辛勞,僅得一飽,閑暇有限,為了調劑生活,每每借祭祀的機會鼓舞歡慶。這種民間的迎神賽社的祭祀儀式,具有公開性、禮儀性和娛樂性的特征〈淮南子·精神訓〉載:“今天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為樂矣。”〈東京夢華錄〉栽北宋汴京城外神保觀神誕時的盛況:“廿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為繁盛。廟在萬勝門外一里許,敕賜神保觀。廿三日……于殿前露臺上設樂棚,教坊,鈞容直作樂,更互雜劇舞旋……廿四日諸司及諸行百姓獻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臺之上。”宋元時期戲曲勃興,為適應迎神賽社時的演出需要,在露臺、樂亭的基礎上分前場后幕,單面開敞的戲臺。場地也由四周圍觀,進而形成有固定方向的戲場,并在各祠廟中普遍出現了。
晉祠導游詞 篇15
說明宋代在建筑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筑式樣上也更富于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筑,經歷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對于研究我國宋代建筑和我國建筑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圣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系后補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其塑像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其余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于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后服種.種勞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藝人,滿懷同情,塑造了一群終生被幽禁深宮,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比較造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任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筑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老套,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錮深宮受盡役使的侍從們的生活精神面貌,從而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側面。在技巧上,顯然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系,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們談到晉祠,往往總要談到這些精彩的宋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色斑瀾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贊美不絕,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巖,常年水溫保持在17”C,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就是詠頌晉祠的泉水的。
水母樓位于難老泉亭西面,又稱水晶宮,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于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導游詞 篇16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色斑瀾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贊美不絕,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巖,常年水溫保持在17”C,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就是詠頌晉祠的泉水的。
水母樓位于難老泉亭西面,又稱水晶宮,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于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并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煉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于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后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筑分前后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遠些塑像約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國器樂發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
晉祠導游詞 篇17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臺、橋、榭。在蒼郁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游客。
關于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后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導游詞 篇18
今天我們來參觀的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相交織的風景名勝區。古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內有晉水而改唐為晉,后人祀叔虞于晉水之源,因稱晉祠。自《山海經》始,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于祠內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用“經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懸甕山的雄偉,晉水的秀麗做了擬人化的評贊:
“其施惠也;則和風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
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
……瑩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
住方圓以成象,體圣賢之屈伸;
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
對于晉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詩意的描寫:“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樹。”
李白詩曰:“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郭沫若詩曰:“圣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芊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林徽因說:“晉祠的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
《晉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晉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于偏愛,這里多僅從建筑學和美學的角度,對晉祠古代建筑做出粗略的分析。
祠祀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與自然同處于一種既隔絕對立又渾然一體的矛盾狀態,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無法窺探自然界的奧秘。便常以自己的思維去比附周圍的世界,于是只能簡單地把物看成是有靈的,與自己相關的生命體。對于原始人類來說自然不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秘的,對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質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于是自然崇拜便產生了。當人們把動植物中個別的崇拜對象當做本族的祖先或與本族祖先有血緣關系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關聯成了其保護神的時候,又以想象重構這一崇拜對象,并當作本族的名稱標志時,就出現了圖騰崇拜。隨著農耕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自然崇拜逐漸被歸納為天地崇拜。人們用美妙的傳說創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諸神并賦于他們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現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從人們重視父系傳宗接代開始的,陶祖和石祖的出現標志著圖騰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興起。敬神尊祖也就進而成為古代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觀念。
晉祠是奉祀晉國首任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晉王祠。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說:“《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游宦子,莫不尋梁集契,用相娛慰,于晉川之中最為勝處。
高歡、高洋父子,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定晉陽為別都,并在天保年間在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北齊后主高偉,崇信佛教,于天保五年(公元569年)曾下詔把晉祠改名為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淵與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廿年(公元646年)故地重游,親撰《晉祠之銘并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重建了魚沼飛梁,祠區布局,大為改觀。元佑、紹圣年間,由善男信女募集資金,鑄靠造鐵人,筑蓮花臺以壯威儀。金大定八年,更在飛梁大東,增建獻殿,專為圣母子貢獻祭品。明萬歷年間,在獻殿前增建對越坊和鐘鼓樓。接著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水鏡臺供演戲之用。
又由于晉祠是晉水的源頭,人們又把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視為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叔虞、圣母一起來祭祀,并在晉水源頭建水母樓、難老泉亭。于是晉祠又成了人們舉行地雩祭的重要場所。
民間的鬼神信仰主要來源于萬物有靈論。 秦漢時好神仙、尚方術之風興盛,人們對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禮制度,并設置了大量的神祗,將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來,吸引了許多民間信仰擴充了祭祀的范圍,增加了祭祀的對象,豐富了祭祀的儀式。幾乎無神不有祠,無神不致祭。于是乎晉祠以祖先、山川崇拜為主,儒、釋、道及民間諸神為輔的完善的祭祀場所逐漸形成。晉祠也就成了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到土地神、關帝老爺至文曲星君、英雄俠女等群“仙”會聚的地方,它們無不互棄己見,各居晉祠一隅,共享人間香火。
晉祠導游詞 篇19
關于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后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筑,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圣母殿。這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筑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筑,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于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并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臺,始建于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臺。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后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臺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別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晉祠導游詞 篇20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翁山下,晉水發源處。北宋天圣年間,追風唐疏虞為汾王,并為大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大的圣母殿,殿內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魚沼飛梁喂國內所僅見。殿內兩側為難老、善利、二泉,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廳有唐太宗寫的“御碑”、“晉祠之銘并續”。晉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側,唐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郁郁蒼蒼,于常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譽為“晉祠三絕”。
晉祠導游詞 篇21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您參加本次旅游活動。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2019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晉祠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相交織的風景名勝區。古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內有晉水而改唐為晉,后人祀叔虞于晉水之源,因稱晉祠。自《山海經》始,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于祠內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用“經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懸甕山的雄偉,晉水的秀麗做了擬人化的評贊:
“其施惠也;則和風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
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
……瑩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
住方圓以成象,體圣賢之屈伸;
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
對于晉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詩意的描寫:“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樹。”
李白詩曰:“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郭沫若詩曰:“圣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芊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林徽因說:“晉祠的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
《晉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晉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于偏愛,這里多僅從建筑學和美學的角度,對晉祠古代建筑做出粗略的分析。
祠祀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與自然同處于一種既隔絕對立又渾然一體的矛盾狀態,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無法窺探自然界的奧秘。便常以自己的思維去比附周圍的世界,于是只能簡單地把物看成是有靈的,與自己相關的生命體。對于原始人類來說自然不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秘的,對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質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于是自然崇拜便產生了。當人們把動植物中個別的崇拜對象當做本族的祖先或與本族祖先有血緣關系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關聯成了其保護神的時候,又以想象重構這一崇拜對象,并當作本族的名稱標志時,就出現了圖騰崇拜。隨著農耕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自然崇拜逐漸被歸納為天地崇拜。人們用美妙的傳說創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諸神并賦于他們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現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從人們重視父系傳宗接代開始的,陶祖和石祖的出現標志著圖騰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興起。敬神尊祖也就進而成為古代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觀念。
晉祠是奉祀晉國首任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晉王祠。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說:“《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游宦子,莫不尋梁集契,用相娛慰,于晉川之中最為勝處。
高歡、高洋父子,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定晉陽為別都,并在天保年間在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北齊后主高偉,崇信佛教,于天保五年(公元569年)曾下詔把晉祠改名為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淵與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廿年(公元646年)故地重游,親撰《晉祠之銘并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重建了魚沼飛梁,祠區布局,大為改觀。元佑、紹圣年間,由善男信女募集資金,鑄靠造鐵人,筑蓮花臺以壯威儀。金大定八年,更在飛梁大東,增建獻殿,專為圣母子貢獻祭品。明萬歷年間,在獻殿前增建對越坊和鐘鼓樓。接著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水鏡臺供演戲之用。
又由于晉祠是晉水的源頭,人們又把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視為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叔虞、圣母一起來祭祀,并在晉水源頭建水母樓、難老泉亭。于是晉祠又成了人們舉行地雩祭的重要場所。
民間的鬼神信仰主要來源于萬物有靈論。 秦漢時好神仙、尚方術之風興盛,人們對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禮制度,并設置了大量的神祗,將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來,吸引了許多民間信仰擴充了祭祀的范圍,增加了祭祀的對象,豐富了祭祀的儀式。幾乎無神不有祠,無神不致祭。于是乎晉祠以祖先、山川崇拜為主,儒、釋、道及民間諸神為輔的完善的祭祀場所逐漸形成。晉祠也就成了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到土地神、關帝老爺至文曲星君、英雄俠女等群“仙”會聚的地方,它們無不互棄己見,各居晉祠一隅,共享人間香火。
功能與形式
祠廟建筑是以精神為原動力而創造出來的。精神功能指人們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審美、認知、崇拜三個方面。祭祀是祠廟建筑最初的主要功能。《祭示篇》云:“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日報功,二日修先。報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務也。”對自然神的祭祀出于報功的心理,對祖先的祭祀就是修先報恩了。而民間百姓則主要出于禳災祈愿的現實需要和對自然力的恐懼依賴的矛盾心理。古代人謝神和祈禱儀式是極形象而富于浪漫想象力的。《樂雅·釋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嘗;冬祭曰蒸。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技懸;祭川浮沉;祭星曰布;祭風曰磔。”就根據所祀對象的不同采用了各不相同的象征手法。《禮記·祭法》鄭玄注說:“廟之言貌也,宗廟者先祖之尊貌也。”最早的“先祖之尊貌”可能就是標志生殖崇拜的靈石,宗廟之主“石”。《說文》云:“石,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一日大石,約在漢代又演為木主,也就是后代的祖宗牌位。應祭祀功能的需求,祠祀的建筑也就產生了。并隨居住、宮殿等營造技術的發展,祠祀建筑也由野外的墳、壇、石進入了有頂的廟宇,又因祭祀儀式的分工專門化和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又演變為寢殿、獻殿或香亭的組合群體。
禳災祈愿的心理——祠祀方式——墳、壇、祜、廟宇。
晉祠一組祠祀建筑可謂把祭祀功能發揮到了極至,過會仙橋西行,為古蓮花臺,臺為方形,四隅各鑄一鐵人護祠、鎮水,以壯威儀。穿對越坊便是獻殿、魚沼飛梁、圣母殿組成的核心群體。
獻殿、殿身三間,歇山頂、四周無墻,當心間前后辟門,其余各間,在堅厚的檻墻上安叉子,形如一座涼亭,靈巧而豪放。敬神時,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氣,便會使人置身于云霧漫漫,青煙繚繞的神秘氯圍之中,從而使人的心靈不由自主地產生某種微妙的變化,上達于天,天人妙合。
魚沼飛梁在圣母殿與獻殿之間,古人圓者為池,方者為沼,沼中多魚,故曰:“魚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橋,“架虛為橋,若飛也。”故曰:“飛梁”。東西橋面寬闊,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橋面,下斜如鳥之兩翼,翩翩欲飛;邊綴勾欄,憑欄賞景,益增詩情畫意。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說:“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進而考其功能更似一四通之祭壇。雩祀是民間的大事,故春旱求雨,必先擇吉日,即壬辰一類屬水的日子,然后在城東筑八尺見方的四通之壇,獻生魚八條,玄酒、脯肉一類以祭。在甲、乙日做一條八丈長的大青龍,置放中央,做七條四丈長的小青龍,面向東方,相隔八尺陳列車員。令兒童八人、田嗇夫八人齋戒三日,青衣立于龍旁。儀式開始,鼓樂喧天,兒童與田嗇瘋狂起舞,然后由一近迷狂狀態的伶牙俐齒的巫祝,口念祭詞,手舞足啃以請雨……。不管形式如何變化,蒼龍始終是我們民族文化一個至今不衰的母題。從“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卦辭到靈星祭雩祭,從默默無聲的神秘卦象到震耳欲聾的祭禮鼓聲,哪個不圍繞這個母題?這母題具有神奇的生命力,它沒有終止于漢代的祭祀,反而在民間穩固地生要發芽、開花結果,演成至今不衰的民俗文化形式、龍舞龍燈、龍戲珠……在當年雩祭的青龍舞,早已種下龍舞龍燈與大型龍舞的原型因子;那手舞足蹈的僮子就是后來的手執波珠的領舞者,那強悍的男嗇夫就是后來的舞龍人……
水鏡臺規模壯觀,臺上東部為重檐歇山頂,演戲時用為后幕,臺上西部為卷棚歇山頂,面向圣母殿,三面開敞,演戲時為前臺,臺下埋大甕八口,為擴音之用。在民間無論那種酬神還愿的祭祀活動,總少不于表演各類舞樂,以娛神兼娛人,歷代皆然。由于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終年辛勞,僅得一飽,閑暇有限,為了調劑生活,每每借祭祀的機會鼓舞歡慶。這種民間的迎神賽社的祭祀儀式,具有公開性、禮儀性和娛樂性的特征〈淮南子·精神訓〉載:“今天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為樂矣。”〈東京夢華錄〉栽北宋汴京城外神保觀神誕時的盛況:“廿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為繁盛。廟在萬勝門外一里許,敕賜神保觀。廿三日……于殿前露臺上設樂棚,教坊,鈞容直作樂,更互雜劇舞旋……廿四日諸司及諸行百姓獻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臺之上。”宋元時期戲曲勃興,為適應迎神賽社時的演出需要,在露臺、樂亭的基礎上分前場后幕,單面開敞的戲臺。場地也由四周圍觀,進而形成有固定方向的戲場,并在各祠廟中普遍出現了。
娛神娛人的心理一迎神賽社的儀式一露臺、戲臺、戲場。
廟會也是隨慶典祀獻,迎神賽社而產生的具有綜合功能的大型公共性活動。也促使祠廟中要有大容量的場院。有的還形成了商業、集會、宗教、社交等綜合功能的廟前廣場或廟前街。
人們在祭祀時懷著既依賴又恐懼的矛盾心理,在迎神賽社中如神兼娛人,在朝山進香時又兼郊游、踏青的意味。這就使祠廟建筑在布局上、形制上呈現出特有的宗教與世俗共存的雙重性。因祀神活動中的主體是人數眾多的鄉民,就必然反映出其公共性,又因其祠禮目的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又必詹呈現出世俗性。表現在建筑形式上是棲神獻禮的寢殿、祭壇、獻亭為核心;娛神、娛人的樂樓,戲臺相映襯;大容量的活動空間場院為過渡,突出開章的牌坊、照壁、門樓以及長長的香道為序幕的有機完整的空間序列。
環境與選址
晉祠的選址和環境是非常講究的。自古而今,大自然不單單是人類生活物質的源泉,也是人類心智交流的對象,是人們精神的象征。“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此話賦予自然比擬人化的道德屬性,并使自然之美帶上了約定俗成的文化內涵。這種傳統建筑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晉祠表現得尤為突出。自然本身就是人類最初祠祀的主要對象之一,除一般的地形、朝向、日照、防風、防洪、排水、交通等條件外,用山之峻峭,以壯其勢;用水之波濤,以秀其姿,并進而增強其神秘氣氛。故山神近山,水神近水,利用優勢的自然條件,依山傍水,背風向陽,居高而筑,也就成了古代建筑的鮮明特色。
依山作勢:高山猶如通天之路,能出風云,導雨水,潤大地,長萬物,育人類。所以人類與山有著自然的緣分。一方面是人對賴以生存的山林環境的熱愛,另一方面是人對高山深谷、洪水猛獸的畏懼,故人們視之為神靈。《禮記·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日神。”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言論中,也出現了吟頌山水,景仰山水,借山比君子之德,借水喻仁人之美的山水觀念。
晉祠被選擇了晉陽城西南的懸甕山麓,背負懸山,面臨汾水,依山就勢,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層設置,在山間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勢的顯露,山勢的起伏,構成壯麗巍峨的景觀。山坡上的建筑處于視覺注意力集中的焦點,其整體趨勢與山體內在的向上的趨勢相呼應,獲得了優美的天際廓線。
憑水添姿:在人類的生活中恐怕再沒有比水與人的關系更加密切的了。在古代,人們創造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并根據自己的喜好、想象來塑造其形象,利用人們對水的崇拜來增強其信仰,結合水的形態,運用波光倒影和水質水聲、烘托意境,取得理想的效果。也許是由于水的純潔、永恒、神圣的原始觀念,無論東方或西方在宗教和紀念性建筑前,常設一方池水或一灣流水,來作為神俗之間的勾通。
晉祠是以泉渠水系構景的佳例。水母樓建于晉水源頭“難老泉”之上,并附會“柳氏坐甕”的美麗傳說。泉水從其座下涌出,樓前一八角攢尖泉亭,再下用人字堰南北三七分流,水中不系事。中部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魚沼飛梁、圣母殿排列于主軸線上,后以歡喜嶺上望川亭作為終止符。南部臺駘廟、公輸子祠、三圣祠、同樂亭,北部苗裔堂、朝陽洞、唐叔虞祠、關帝廟、東岳廟、文昌宮環周布置。這些建筑群或依山、或臨水、自成小院,亭橋殿閣、水榭樓臺穿插其間,渠水在建筑之間蜿蜒曲折,叮咚作響,與建筑交織在一起,沿渠組成一組組美麗的風景,給莊嚴肅穆的祠廟平添了幾分靈氣與動感。
因高借遠:由于古人崇拜天而形成的傳統觀念的影響,高給人以接近天的神秘想象力,同時高也是表達雄偉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山川自然之中,祠宇因地制宜,“度高平遠近之差,開自然峰巒之勢。”依地形及景觀的輪廊特征,巧為輔高設,將建筑對自然的適應與景觀中優美的輪廊相統一,“因其高而愈高之,豎閣磊峰與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鑿井于下濕之區。”由于建筑手段在表達紀念性、象征性上,不像其它藝術手段那樣可以具體描繪,所以往往用崇高、偉大等概念來表達,祠宇選擇于高坡之上,以增強其崇高,便是這樣的道理,從工程方面來講,挖填的土方量也近于平衡,是最為經濟的,而祠廟中又具備了深遠豐富的層次,以至能近觀咫尺于目下,遠視千里于眼前。
空間與布局
一般的祠廟數量眾多,多為小龕和單獨小筑,利用環境根據不同的條件因地制宜、靈活布局,遍布于鄉村之間。大型的祠廟空間布局常用主次分明,中軸對稱;縱深發展,線形布置;曲徑通幽,欲揚先抑;繁而不亂,氣勢恢宏;向心布局,橫向排列等形式,而晉祠的布局則兼而有之,集眾所長與一身,分行了一個更為豐富合理的空間。
組織序列,引人入勝:出古城南行,時逢夏秋之季,但見麥浪翻滾,稻菽千頃,時有微風拂面,一派江南景色,“未入蓮花園,先聞水面香”。路邊荷塘之中有一古剎,是創建于北齊的崇福寺(俗稱北大寺),為晉祠外八景之一的“大寺荷風”。再向西折,鳴溪夾路,流水潺潺,放眼望去,遠入山巒延綿無際。過觀音堂,穿仙翁閣,山麓間一片密林,樹梢上露出塔尖,隱約可見許多殿宇,附近是村莊廬舍,前行便是晉祠山門。這樣由遠及近,從半掩到迎面的轉換,層層殿現,層層烘托,借天然的地勢及河水景色,反復強調了其神圣,刻意創造了一種使人崇敬的隸穆之感,增強了對人的吸引力。北宋歐陽修詩曰:“古城南出十里間,鳴渠夾路河潺潺。行人望祠下馬謁,退即祠下窺水源。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
寬闊、開敞的場院:進入祠門,有一戲臺,臺東部為樂樓,西部為三面開敞的戲臺,面向圣母大殿,四周開闊,可容萬人聚集。其實早原始人砌筑祭壇、豎起具有象征意義的圖騰柱時,建筑空間就從一定的自然空間中劃分了出來,有了人的屬性。
由豎向之物形成的空間,不象線、面那樣有圍合區或平面界線,然而,它卻給人以巨大的內聚力強烈的吸引力,有了一定的區域。就像人們通常喜歡聚集在旗桿、路燈、大樹下一樣,它的確蘊涵著實用功能目的(原始部落的巫術禮儀,就在這里舉行)。因祭祀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這種開闊的場所,雖經開敞到圍合的演變,卻一直在祠廟建筑中繼承下來,形成了大容量的場院。這樣由線和面圍合成的空間,具有穩定性、聚合性,從而為人們觀看戲曲、舉行慶典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在祠廟中有這樣一個露天卻圍合的良好空間,從功能上講,起到了一個融合、過渡區域的作用。殿宇、戲樓的“外”構成了院落的“內”場院的“內”,彼此從屬又互為依托,創造出一種微妙的內外互含的關系。
通透、過渡的獻殿:晉祠圣母殿的獻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068年),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殿中前后設門,余筑堅厚檻墻,上安叉子,狀如涼亭,格外通透寬敞。在圣母殿與獻殿的魚沼泉上架十字形飛梁,既有四通功用,也增加了靈透感與層次感。圣母殿前廊木雕盤龍倒影于池沼碧水之中,活靈活現。獻殿是舉行獻禮、陳設祭品的所在,為開敞或半開敞的空間,有較好的通透性,又增加了空間層次,在舉行祭典時,透過渺渺的煙霧,更有一種超凡脫俗、虛幻飄渺之感。
幽暗、封閉的寢殿:寢殿是祠廟中敬神祭祖的神圣場所,設于主軸線的后部,由于古人事死如生的觀念,便仿照前朝后寢的形式來建造。圣母殿采用重檐歇山頂,平面廣七間,深六間,殿身五間,周匝副階,前廊深兩間,異常寬敞,殿內無柱,內置神龕,中塑圣母,四周侍從42尊,僅前部設直欞窗復加柱廊。殿內的光照環境充分考慮了自然條件,殿內幽暗,前廊光線透過柱廊,斗拱愈顯柔和,殿頂瓦壟密密排列,明暗相間,陰陽交錯,殿前魚沼波光粼粼,形成了富于韻律的光影效果。通過自然光,透、折、控、濾等手法,利用人們的心理效應,創造了忽明忽暗、朦朧仿佛、高深莫測的感覺,使人敬意倍增。
這樣,通過層層遞進,主次、大小、遠近、虛實、動靜、明暗的對比突出了主體空間,給人以變化豐富的感受,增強了其意境的表現力。晉祠建造者在組織空間序列時,綜合運用了各種手法,著意處理各個空間的連接和過渡,從內部、外部組成一個連綿不斷的有機整體,天空、山巒、流水、林木、瓦屋、殿宇交疊顯示,時隱時現,晉祠那莊重、隸穆、神圣的氣氛也愈加強烈。
晉祠導游詞 篇22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臺、橋、榭。在蒼郁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游客。
關于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后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筑,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圣母殿。這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筑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筑,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于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并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臺,始建于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臺。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后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臺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別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從水鏡臺向西,有一條晉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后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臺。金人臺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銹,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后開門之外,均筑堅厚的檻墻,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于一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點,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寶。
獻殿以西,是連接圣母殿的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東西橋面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面一點三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圣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面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根據《水經注》紀載,北魏時已有飛梁之設。現存此橋,可能是北宋時與圣母及同時建造的。一五年曾按原樣翻修。建筑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復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面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于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很有價值。
飛梁南北橋面之東,兩端各臥伏一只宋雕石獅,造型生動。橋東月臺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于北宋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筑。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筑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圣母殿采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減柱法”的熟練使用。
說明宋代在建筑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筑式樣上也更富于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筑,經歷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對于研究我國宋代建筑和我國建筑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圣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系后補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其塑像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其余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于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后服種種勞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藝人,滿懷同情,塑造了一群終生被幽禁深宮,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比較造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任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筑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老套,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錮深宮受盡役使的侍從們的生活精神面貌,從而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側面。在技巧上,顯然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系,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們談到晉祠,往往總要談到這些精彩的宋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色斑瀾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贊美不絕,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巖,常年水溫保持在17℃,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就是詠頌晉祠的泉水的。
水母樓位于難老泉亭西面,又稱水晶宮,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于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并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煉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于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后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筑分前后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遠些塑像約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國器樂發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
舍利生生塔位于祠區南瑞,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云,甚是壯觀。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于圣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面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贊嘆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維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這些古樹年代久遠,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郁郁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
晉祠導游詞 篇23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筑,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圣母殿。這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筑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筑,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于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并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臺,始建于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臺。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后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臺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別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從水鏡臺向西,有一條晉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后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臺。金人臺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銹,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后開門之外,均筑堅厚的檻墻,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于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點,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寶。
晉祠導游詞 篇24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晉祠是祭祀西周唐國諸侯姬虞的祠堂,創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紀)。1500年前,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晉祠已有相當規模。后經北齊、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國諸時期,歷經20xx多年的擘劃營造和修葺擴充,遂成當今規模。
其中于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最為興盛,是中國唐、宋古建園林、雕刻藝術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時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別是主體建筑圣母殿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時期的代表性建筑實例。保存在圣母殿內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為當時社會上真實人物的寫照,開創了雕塑藝術寫實作品的先河,它不僅是中國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宮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國雕塑史上藝術高超的罕見精品。
晉祠創建年代久遠,跨越時空漫長,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許多祠廟建筑難以比擬的。晉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畫、古樹名木,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建筑、園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晉祠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使其成為古代宗祠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的且跨越的歷史最長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實例,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人類建筑藝術寶庫中一份最珍貴的遺產。
晉祠導游詞 篇25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翁山下,晉水發源處。北宋天圣年間,追風唐疏虞為汾王,并為大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大的圣母殿,殿內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魚沼飛梁喂國內所僅見。殿內兩側為難老、善利、二泉,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廳有唐太宗寫的“御碑”、“晉祠之銘并續”。晉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側,唐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郁郁蒼蒼,于常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譽為“晉祠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