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湖北晴川閣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介紹湖北晴川閣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包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獲批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有著“三楚勝境”之稱的晴川閣風景區。
晴川閣位于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東對長江,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相得益彰,蔚為壯觀。
晴川閣風景區由三大主體建筑組成,包括主樓、禹稷行宮和鐵門關。
晴川閣主樓,又稱晴川樓。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為當時漢陽知府范之箴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晴川”二字命名。歷史上晴川閣屢毀屢建。明清兩代,晴川閣先后進行了五次維修,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晴川閣作為軍事要地,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為廢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斗,在戰亂中晴川閣毀于大火。屢毀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后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晴川閣的歷史悠久,這里的視野極好,樓臺的造型也好,無愧于“楚國晴川第一樓”的冠譽。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為修葺后的晴川閣題寫楹聯:
洪水龍蛇循軌道
青春鸚鵡起樓臺
,辛亥革命爆發,龜山屢遭重炮轟擊,晴川閣受損嚴重,雖未全毀,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到了1934年,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1983年,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黃鶴樓的同時,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復了晴川閣。閣名是由當時的中國佛協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居士所書。從此,晴川閣與黃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樓閣對峙,交相輝映,成為江城一大旅游勝景,有“三楚勝境,千古巨觀” 之美譽。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大家可以在此憑欄遠眺,前后龜蛇之巔黃鶴樓、電視塔赫然在目。
介紹湖北晴川閣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恩施大峽谷游覽觀光,我是擔任大家本次行程的景點導游,我姓向,大家可以叫我向導,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請盡管提出,我會竭盡全力為大家解決,最會祝大家能在大峽谷玩的開心,玩的愉快。
到景區之前,小向在這里給大家一些溫馨提示我們在山中行走,山上的路和大家經常走的水泥馬路大有區別,有的路非常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看著自己的腳下,小心摔跤。3有序的進入棧道,靠內行使,不得擁擠,注意安全。4.要文明游覽,注意保護環境衛生,不隨地亂扔雜物。
大家有沒有去過黃山和張家界?黃山是山中看谷,而大峽谷是谷中看山;黃山是花崗巖,張家界是石英砂巖,大峽谷卻是石灰巖;黃山是侵入巖,張家界是機械沉積巖,大峽谷是化學沉積巖。三大景區,各具特色。黃山以奇松、怪石著稱于世,張家界以天然盆景飲譽中華,那各位看了恩施大峽谷后一定會被它的大氣、震撼所折腰嘆服。
大峽谷主要景區集中在前山和后山。前山是2.1-2.5億年前形成的三迭紀地層,所以氣勢恢弘、棱角分明;后山是2.5-2.9億年前形成的二迭紀地層,景觀秀麗,形態圓潤。前山和后山景觀風格各有所長,目前已開發的僅前山七星寨景區。
大峽谷景區概括為:一段地縫,兩條河流,三大板塊,四大神奇,五大特色。
1、一段地縫。
是指云龍河地縫。“地縫”現在已經是地學界接受的一個“喀斯特地貌”術語,它是指非常狹窄且有相當深度與長度的流水溝谷,形態上表現為地殼表面的一條深切“天然巖縫”。由于其形成、保存十分困難,“地縫”也就成了旅游的熱門景點。一般的地縫是下面窄,上面寬,有的是上面窄,下面寬,而像云龍河地縫上下垂直基本一致斷面呈“u”字形的地縫極為罕見,目前世界上只發現羅馬尼亞有類似的地縫,所以它的稀缺性、獨特性可見一斑。
2、兩條河流。
一條是從利川而來的雪照河,另一條是從奉節而來的云龍河。云龍河的水量大,雪照河的河道長,根據“唯遠為源”的原則,將雪照河上游都亭山作為清江的正源。新近探察出云龍河上游的長度可能超過雪照河上游的長度,對清江的源頭又有新論。兩條河流給大家帶來的禮物都不同凡響,雪照河帶來了世界第一杉、亞洲第一洞,云龍河帶來了世界罕見的天坑、地縫和暗河。
3、三大板塊。
大峽谷共分為五個功能區,主界有三大板塊:一是朝東巖板塊,它是以探險旅游為主;二是大山頂板塊,它是以休閑度假為主;三是七星寨板塊,它是以山水觀光為主。今天我們要去的就是七星寨板塊。
4、四大神奇。
一是絕壁峰叢并存。
二是暗河上的“熱云洞”
三是后山大山頂的女兒會
四是兩個不同地質年代的地縫
5、五大特色。
一是清江升白云。大峽谷由于有清江的凝聚,每逢雨過天晴升起的云海象一條騰飛的巨龍,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形態豐潤,美不勝收。
二是絕壁環峰叢。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絕壁者無峰叢,有峰叢者無絕壁,大峽谷不僅兼而有之,而且面積大、品位高。有四面絕壁凌空者,有四面絕壁落陷者。其它地區多見單面絕壁、雙面絕壁,我們這里是三面絕壁和四面絕壁,目前象這么大規模的多面絕壁在世界上并不多見。
三是天橋連洞群。洞穴群落是大峽谷中又一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大峽谷沿線有大小洞穴200余個,最大的是利川騰龍洞。暗河上的“熱云洞”,一年四季仙云飄飄,有石壁相隔形成兩個洞口,一洞出熱風,一洞出冷風,冷熱交融,煙霧繚繞。更有天橋匹配,水天相諧、人物相映,宛如世外仙境。
四是地縫接飛瀑。地縫怪石遍布,五彩斑斕,古木蒼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縫兩岸的數條飛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
五是暗河配天坑。恩施大峽谷的地下暗河全長50公里,為世界罕見。僅暗河之上的豎井就有108個,每逢冬季如同古代長城上升起的狼煙。
七星寨景區概況(馬鞍龍交叉路口處介紹)
恩施大峽谷七星寨景區位于恩施市的東北部,距市區40公里,景區由云龍河地縫、大樓門、中樓門、小樓門及絕壁組成,主要包括地縫、絕壁、奇峰、峽谷等地質景觀,是整個清江大斷裂景觀的精華,總面積23.9平方公里。目前已開放的游步道全長7.5公里,沿途景點有小龍門群峰、龍門石林、一線天、絕壁長廊、轎頂山、鞠躬松、一柱香、天路、母子情深等。
(一)、云龍河地縫 (橋上介紹)
云龍河地縫至少形成于5千萬年前,從地縫頂部到地縫底部的地層主要為形成于2.1-2.9億年間、跨二迭與三迭紀的灰巖;全長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寬15米,兩岸陡峭,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聯莽莽清江。地縫上共有7條半瀑布(有一條瀑布叫“半流瀑”,豐水期有,枯水期無,故稱半條瀑布)。大家看到的云龍橋上游那條瀑布,該瀑布水質清澈且在太陽下出現彩虹,游客如果有幸見到這道彩虹,必然顯貴發達。云龍橋下游的那條瀑布,名為開陽瀑布,瀑布中含有黃鐵礦,天長日久沖刷卵石,石頭就變成了五彩顏色,又叫五彩黃龍瀑布,下方即是五彩河。神話中女媧補天所用的五彩石,正是這種石頭。
云龍河地縫曾是云龍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萬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強烈掏蝕,在地表不斷剝蝕、致使暗河頂部坍塌,地縫才得于面世,成為恩施大峽谷一大奇觀。中國地質大學實地考證,這是世界上唯一兩岸不同地質年代的地縫。右岸為1.8-2.3億年前形成的三迭紀地層,左岸是2.5-2.8億年前形成的二迭紀地層。原因是:在早期地殼變動中由于斷裂作用,使三迭紀地層與二迭紀地層呈斷層接觸,后經過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斷裂薄弱帶長期下切、侵蝕,而形成現在的深谷地縫。
(二)小樓門景區下面(斜塔峰旁介紹)
小樓門險中有夷,狹可通車,三峰聳峙,一門洞開。
1、斜塔峰。在世界北緯30度線上還有個比薩斜塔(意大利),科學家伽里略當年在比薩斜塔上,做過測定重力加速度的著名實驗。假如他老人家當年知道有此峰,可能實驗場所就選擇在恩施大峽谷了。
2、小樓門。小樓門下綠樹掩映、蔬村稀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再現了陶淵明筆下武陵源的場景。人們在這里可以從幽谷中走向光明,可以享受混沌初開的妙趣。
(四)、小樓門景區上面
1、龍門石林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石林叫龍門石林。步入石林,宛如進入迷宮,其樂無窮。俗語:“魚躍龍門、一舉奪魁”。傳說前山有一個姓盛的秀才,聰慧過人,才高八斗,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可長相奇丑,滿臉麻子,還瘸一條腳。某年他鄉試、會試連連高中,終于到了殿試。皇帝一見到他的尊容,心中不悅,問道:你那臉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圣上,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覺得這人奇怪,又問:那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圣上,這是“一腳躍龍門,獨占鰲頭”。皇帝贊賞他的機敏,又問:如今天下誰的文章寫得最好?他不假思索地說:天下文章屬吾縣,吾縣文章屬吾鄉,吾鄉文章屬吾弟,吾弟請我改文章。皇帝大喜,讀畢他的文章后,拍案叫絕,于是欽點他為狀元。
大家可以到石林里轉轉,必會“鯉魚跳龍門”——升官發財!
2、絕壁長廊
絕壁長廊,又叫“絕壁棧道”,始建于20_年10月,全長488米,118個臺階,位于海拔1700余米、凈高差300余米之絕壁山腰間,由曙光控股集團承建,歷時一年零八個月。該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棧道營造法,又結合現代鋼筋砼施工之先進工藝,科學安全,大氣壯觀,凝聚著當代開發創業者的勇氣與智慧。當你沿著棧道游覽,一路可以欣賞大武陵風光。該棧道共有七道彎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彎八拐,心始終如一。
(五)大樓門景區
1、一柱香(就地介紹)
“一柱香”,高99米,傲立群峰之中,晴空萬里時,一朵白云疊在峰頂,遠遠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陰雨天氣時,升起的一層薄霧,就像一縷青紗,將它打扮得若隱若現,嫵媚動人。
從地學上講,由于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交錯的影響,不斷地侵蝕,不斷地沖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于保存極度困難,所以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并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于此。
2、天路
從登天閣到登天門共有一百八十一步天梯,一百表明功德圓滿,八十一步,說明沒有一步登天的道理,要登天必須上九九八十一步臺階,每登一步離天越近一步。回味人生之路不也如此,越是看不見盡頭的路,就越具挑戰性,也意味著越接近成功!
3、母子情深 (就地介紹)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土家女子抱著一個嬰兒親臉蛋。這深情的一吻,見證了天下母愛的偉大,這副大自然的杰作就是一座搖藍曲的雕塑。大樓門景區是七星寨景區的精華所在,這里的一峰一柱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在這里可以看到金戈鐵馬之氣勢,欣賞到清風明月的大文章。這里的景點都是稀世珍品,它的大氣、震撼,誰到此不感嘆一番?對其如何命名,請大家共同探討。這應該是湖北旅游的新名片。
(游覽完畢)很高興今天能陪大家一起欣賞美麗的恩施大峽谷,各位對我的講解有什么意見可以提出來,對恩施大峽谷風景區的建設有什么好的建議也可以向我反映,我們會將大家寶貴的意見匯總反映給開發公司。剛剛我們走過的就是一期開發的7.5公里的游覽步道,景區其它配套服務設施正在建設中,二期工程將開發云龍河地縫,建升降電梯、棧道,山上還要建一條索道,方便游客。開發公司本著“高起點、新思維、高品位、大手筆”,全力把恩施大峽谷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旅游景點,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介紹湖北晴川閣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炎帝神農故里旅游區參觀游覽。炎帝神農故里位于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距隨州市西北約18千米;316國道、漢丹鐵路穿境而過,是去三國古隆中、武當山道教圣地的必經之路,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適中。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總占地面積約171.3萬平方米,投資約4.4億元,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圣區”“圣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20_年起,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為根本的“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活動在此舉行,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炎帝神農故里景區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游觀光的勝地。風景區現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桿、烈山湖等2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炎帝神農故里現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湖北省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所處位置為景區人口。我們眼前的文化雕塑壁是為展現人類在蒙昧時代的混沌的文化墻,在石板上雕刻幾何抽象圖案的浮雕。大家看照壁正面“炎帝神農故里”是中國書法協會原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
各位請看,這是九拱橋,全長117米,橫跨烈山湖,將景區入口和神農大殿相銜接。以九為模數進行設計,橋身由九個券洞組成,橋上欄桿間跨度和引橋長度也采用九的倍數。跨國九拱橋,穿過華夏始祖門,經過圣火臺,我們來到謁祖廣場。謁祖廣場長117米,寬117米,為正方形。面積13689平方米,9的倍數。采用福建產上等花崗巖鋪裝,可同時容納2萬人參加拜祖活動。旭日園、彎月湖分別位于謁祖廣場的東西兩側,共同構建了一個“天圓地方、日月同輝”的景觀。
各位請看,這是八大功績柱,采用產自福建的編號606優質花崗巖雕刻而成,高9.9米,直徑1.27米,九九之數,示意炎帝在華夏民族文明發展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八大功績柱以圖騰柱的形式分布組成一組雕塑,用寫實的手法,生動的畫面,通過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充分體現炎帝在華夏民族文明發展史上的豐功偉績。在此設立八大功績柱雕塑,意在弘揚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對重拾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必將激勵我們承先啟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炎帝神農大殿,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髙臺圓柱直檐,秦漢風格,古樸莊重。它位于烈山腹地,向前延伸至對面的九龍山,形成一條中軸線。大殿采用廡殿頂,三重檐,高臺基的建筑形制,是對早期楚漢高臺建筑大尺度的空間技術方法和早期大空間的建筑空間組合的運用和提煉。神農大殿建筑平面柱網采用面闊九間,以反映歷史上荊楚以九為尊地方文化內涵,同時也隱喻炎帝神農故里九龍山的含意。在平面布局上由內外兩圈石柱圍合而成,外圏柱36根,象征36天罡,在人口處四棵方形石墩柱上分別雕有炎帝神農畫像及圖騰,一方面隱喻著四個季節及炎帝恩澤華夏大地,另一方面是對楚漢建筑特有建筑形式的抽象再現。大殿內墻裙將布置展現神農功績的石材浮雕,大殿頂部為長方形,刻有祥云浮雕。神農塑像高4.4米,神農凝視前方,雙目有神,慈祥中不失威嚴。
各位請看,這是萬法寺位于烈山的耕耘山山巔,始建于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隨州古代名剎、佛教圣地之一,有“百川匯海,萬法朝宗”之譽。
各位請看,這是功德殿古建筑群,是由清華大學徐伯安教授主持專家組設計的一組秦漢風格建筑群,高大雄偉,外觀威嚴、莊重。整體占地面積10320平方米,建設面積2466平方米,由日月門、天門、碑苑和功德殿組成,它是景區重要景點之一。用于集中展示炎帝神農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神農井位于功德殿中心廣場,為烈山九井之一。
各位請看,這是神農碑,是明代萬年間隨州知州陽存愚所立,高2米,寬1米,重數噸,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神農洞相傳為炎帝神農誕生之地。
各位請看,這是神農泉位于炎帝神農大殿西南側。傳說炎帝神農誕生時,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連,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由此而來。隨著時間流逝,九井現存一井,即為神農泉的所在。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神農紀念館。神農紀念館由門廳、神農生平展廳、祭祀活動展廳、五姓宗親會館、書法展廳、神農坐像聯合組成。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