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導游詞(精選25篇)
鐘鼓樓導游詞 篇1
朋友們,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鐘樓的姊妹建筑——鼓樓。
鼓樓座落在北院門街的南端,距離鐘樓只有250米,它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是我國現存同類建筑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與鐘樓遙相呼應,成為西安市中心一道亮麗的景觀。 鼓樓的基座與鐘樓的基座一樣,都是用青磚砌成的,所不同的是:鐘樓的基座呈正方形,面積有1377.64平方米;而鼓樓基座呈長方形,面積有1998.8平方米。由此可見,鼓樓要比鐘樓大得多。臺基下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券形門洞,與南北街相貫通,樓體建于基座的中心,為梁架式木結構建筑,樓分上下兩層,四周設有回廊。屋頂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結構,剛才我們已經講過了,這種形式在皇家建筑里才能夠看到,它看似三層,實際上只有兩層,在古建筑學上叫“重檐三滴水”。
鼓樓作為一座城市的中心建筑,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根據史料記載:各地方鐘樓或鼓樓的發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由于當時的鐘樓或鼓樓主要作用是報警或作為啟閉城門的信號,并不一定要按時報時,所以都是單設鐘樓或
鼓樓,而且也多以“譙樓”、“戊樓”來稱呼,而將鐘鼓樓同時放在相應位置,作為一種固定形式,首先出現在皇宮和宗教寺院中。城市中設置鐘鼓樓的目的主要是報時和發布啟閉城門的號令,也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晨鐘暮鼓”。隨著時光的流逝,鼓樓已經失去了它的報時作用,1996年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鼓樓上曾用來報時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為了迎接“香港回歸”及“文物旅游年”,西安市文物局投資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們大家現在看到的“聞天鼓”,大鼓高1.8米,直徑2.83米,凈重1.5噸,上面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加上4個銅環,正好是20xx個,象征二十一世紀。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聲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聞,目前文物局已經將這面大鼓申報進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
中國木結構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以木構架為承重構件,構件之間不用鐵釘而是用榫卯來連接固定的,這就是我們參觀鐘樓的時候講到的“斗栱”。鼓樓自建成至今,已經經歷了無數次大小地震,可它依然昂首挺立,安然無恙,經受住了巨大的考驗,“斗栱”的科學性也就由此可見了。
色彩的使用也是中國古代建筑裝飾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但是由于民族和地區的不同,也有若干差別,它的卓越成就是建筑的藝術要求與保護木材相結合而發展形成的。就樓閣式建筑而言,從春秋時代起,主要使用強烈的原色,經過長期的發展,在鮮明的色彩對比與調和方面,創造了不少優秀手法,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宮殿、廟宇、府第等多用白墻、紅柱或柱、枋和斗栱,繪有華麗的彩色,到了宋、金逐步使用白石臺基,紅色的墻、柱、門窗及黃綠色的琉璃屋頂,而在檐下用金碧交輝的彩畫,加強了陰影部分的對比,創造出一種富麗堂皇和絢麗多彩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在元朝基本形成,到明朝已成為制度化。在封建社會中由于封建等級制度,色彩的使用也有著嚴格的限制,如宋代有“凡庶人家,不得施五色文彩為飾”;明代有“庶民居家,不許飾彩色”的規定。我們大家現在欣賞的鼓樓彩繪,屬于瀝粉貼金和璽彩繪以及旋子彩繪,這兩種彩繪在明清時期都屬于皇家建筑才有的,由此也證明了鼓樓地位的尊貴。
鼓樓的南北兩側檐下,過去曾懸掛著兩幅巨匾額,南面為“文武盛地”,是清代陜西巡撫張楷臨摹乾隆御筆所書。西安地區最早淵源于西周文王、武王所建的“豐”“鎬”二京,文王、武王時期,天下和
平安泰、國富民強,所以張楷書匾足以說明了西安古往今來的發達昌盛。北面匾文“聲聞于天”,出于咸寧縣學士李允寬之手,典故是《詩經》中“鶴鳴九皋、聲聞于天”,此匾筆力剛勁、瀟灑,氣勢非凡。兩幅巨匾猶如畫龍點睛,使鼓樓生氣盎然,為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遺憾的是這兩塊懸掛了200多年的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毀壞,如今“鐘鼓樓保管所”正計劃按照原有歷史資料將其予以恢復。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鼓文化展演大廳”。鼓,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晚期,歷經夏、商、周三代,鼓的種類不斷增加,從早期的陶鼓、木鼓到后來的瓦鼓、銅鼓等,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鼓用于不同的場合會被制成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尺寸或采用不同的裝飾、不同的材質,同時也就有了不同的名稱。祭天神用“雷鼓”、祭地神用“靈鼓”、祭祖先用“路鼓”,還有我們x說的“擊鼓升堂”、“擊鼓鳴冤”,古代將這種鼓稱為“登聞鼓”。在古代戰爭中“鼓之則進,金之則退”,鼓聲可以起到鼓舞士氣、震懾敵人的作用,成語“一鼓作氣”就出自古人對戰爭的描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悠悠鼓韻吧!
朋友們,我們今天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大家對我的接待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請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祝大家在西安旅游愉快,朋友們再見。
鐘鼓樓導游詞 篇2
在古代,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撞鐘報時極有規律。古人將黑夜分為五更,每更次為一個時辰,即現代的兩個小時。元明兩代的報時方法已無據可查,清代原規定報時方法為: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后敲鐘,其二至四更則只敲鐘不擊鼓。乾隆后改為只在夜里報兩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點—21點)和亮更(即五更,3點—5點)先擊鼓后撞鐘。定更時鐘聲響城門關,交通斷,稱為“凈街”;亮更時,鐘聲響城門開,所謂“晨鐘暮鼓”。擊鼓和敲鐘的方法相同,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如此兩遍,共108下。”古人用108聲代表一年,一年有12個月,24節氣,72侯(古人把五天稱為一侯,六侯為一月,一年七十二侯),這些數字相加為108。
在古代,銅刻漏計時,鼓手們聽到鐃響后擊鼓定更,鐘樓聽到鼓聲后撞鐘報時。這一科學的銅刻漏計時、更鼓定時和銅鐘報時程序,系統地為文 武百官的上朝和百姓的生息勞作和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時間參考。清代計時儀器改用時辰香,嚴格定制的時辰香為盤旋狀,均勻燃燒,在經過精確計算的刻度上懸掛小球,下接金屬盤。當香燒到該刻度,球掉入盤中報時,提醒鼓手擊鼓。
鐘鼓樓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
現在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從50年代才開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繕鼓樓,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恢復 “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決定重制鼓樓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系用整張優質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 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制,加上4個銅環共20__年,象征公元20__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該鼓聲音洪亮、渾厚,重槌之下,十里可聞,是中國最大的鼓。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辟為鐘鼓樓廣場,綠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是古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鐘鼓樓導游詞 篇4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很高興認識大家,我是你們本次的導游,我叫許晨軒,大家叫我許導或晨軒就可以了。下面讓我們開始西安古城墻之旅吧!
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西安古城墻,西安古城墻又稱為西安明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墻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中心。
請大家緊跟我不要掉隊,我們前面的是城墻的主城門,像這樣的城門共有四座:我們面前的長樂門(東門);還有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它們四座城門作為明城墻的原有城門,因當時的軍事,防御需要,都是單門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墻,兩道城墻之間又形成了翁城。至今為止,四座城門中除永寧門外,其余三座城門都只剩下兩道城墻。
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一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
鐘鼓樓導游詞 篇5
西安鐘樓是一座體現明代中國民族建筑風格的古建筑。始建于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現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筑。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于報警報時,故名“鐘樓”。
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寶頂通高36米,面積1377.64平方米。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繪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中國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筑,也是我國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屋檐四角飛翹,如鳥展翅,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形式古樸、藝術典雅、色彩華麗、層次分明之美感。高處的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使這座古建筑更散發出其金碧輝煌的獨特魅力。
由鐘樓北側臺階而上,一層大廳天頂“萬道霞光”的圓形彩繪圖案首先映入眼簾,四周伴有184塊由四季花卉組成的彩繪天花,鮮亮艷麗、栩栩如生。一層大廳的西墻上分別鑲嵌著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鐘樓后留下的碑文記載;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陜西巡撫張楷書寫的《重修西安鐘樓記》碑;第三方是由陜西巡撫龔懋賢在鐘樓東遷后親筆提寫的《鐘樓東遷歌》碑,(這三塊牌匾由于鐘樓2樓展廳裝修的原因,已經被展柜遮擋住了)將鐘樓的價值及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色彩給予恰如其分的體現和評價。
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 端,東與鐘樓相望。鼓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主持修建鼓樓的有長興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據說是在微雨朦 朧之中為鼓樓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兩次重修。據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樓記》載,上年陜西小麥豐收,“隴有贏糧,畝有遺秉,民不俟命”,出現了“男娶女歸,禮興訟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樓。長安縣令王瑞具體負責修繕事宜。重修后的鼓樓,面貌崇隆敞麗,燦然一新。登樓遠望,鬧市風光、秦川景色歷歷在目。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鐘鼓樓導游詞 篇6
北京鼓樓位于北京市中軸線上、鼓樓東大街與地安門外大街交會處。與鐘樓一起,元、明、清時為北京全城報時中心。北京鼓樓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暮鼓晨鐘”使全城有序可循。后停止,1990年 起,每年除夕恢復鳴鐘擊鼓。鼓樓是一座單體的木結構古代建筑物。灰筒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項,通高46.7米,通 面寬34米,通進深22.4米,檐下有單昂單翹五踩斗,旋于彩畫。樓底層共有拱券式門八座;南北各三座,東西務一座。北墻東側有旁門,內有登樓石階梯,南北向傾斜45度,共60級,然后拐彎向西,東西向傾斜45度,亦有9級, 即攀登69級石階梯方到達二樓。二樓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門窗,四周有廊,寬約1.3米,帶木護欄,望柱高1.55米, 建筑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是暗層。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約4米的磚石臺基上,通寬為56米,通進深為33 米。南北有磚砌階梯,東西為墁坡路。鼓樓總占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更鼓,為報時器具,置于鼓樓二層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個節氣)。現僅存大鼓 一面。這面大鼓鼓面直徑約1.5米,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 聯軍侵入北京時日本軍隊所為。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后,每個 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后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北京仍流傳著“緊十 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鼓樓上原有銅壺滴漏一座,但早已遺失無考。載:“鼓樓之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
口安撓神,設機 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溫之。”民國以后,鼓樓曾改名為“明恥樓”,在樓上陳列 了一些圖片和模型等實物,展示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后-和搶劫的情形,供人參觀,以示不忘國恥。以后還曾先 后辟為“京兆通俗教育館”、“第一民眾教育館”等。
鐘鼓樓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鐘鼓樓及城墻沿途講解的導游,鐘樓的鐘聲詮釋了西安古城的古樸和這座歷史古城的渾厚。那么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會在欣賞鐘鼓樓城墻沿途風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西安這座古城風韻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飲食文化,說起西安的飲食,大家能否說出西安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小吃嗎?
西安的飲食文化洋溢著濃郁的西北風情,品嘗西安的`風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樂事,無論是一直被西安人鐘愛的羊肉泡饃,還是名揚海內外的“西安餃子宴”,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邊有兩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話“千古風味餃子香,傳奇品質德發長”,對,這就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德發長,德發長是以餃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嘗的話可以在我們旅行完之后互相結伴去感受一下德發長的非同尋常之處,同時也告訴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沒品嘗過這里的餃子!不過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風味這一名號,想必一定實至名歸吧!說完了餃子那么有的人就要問了羊肉泡饃在哪個地方有賣的?那么請大家隨我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德發長隔壁有個同樣建筑風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門口我們會不經意留意到一個雕塑,那么大家能說出這個雕塑展示了陜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來)同盛祥主營牛羊肉泡饃、各種特色小吃,而且將傳統特色與現代時尚融為一體,所以來這個地方來就餐的話我想大家會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過鐘鼓樓廣場,我們現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優美的鼓樓,鼓樓的街道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種知名的西安小吃應有盡有,那么我想問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條街,來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機會來回民一條街的話都認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獨特的一面,那么為什么這么說?我想不光是因為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和飾品店帶給我們無限的吸引,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內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樓到北院門一線,南北走向的街道,不過有時也會把相連的化覺巷、西羊市還有大皮院一同算進去。回民街顧名思義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區的一條街道,大約500米左右,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成蔭,路的兩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兩邊的商鋪主要是以經營餐飲和一些具有陜西特色的飾品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經營的,具有濃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來游客的的喜愛。
大家現在看到的街道兩旁的飯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飯店。其中有幾家比較有名的飯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賈三灌湯包、紅紅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孫家羊肉泡饃等等。其中關于西安的羊肉泡饃還有一段比較風趣的傳說,相傳大宋皇帝趙匡胤在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飲挨餓的生活,有一天他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到他非常的可憐,所以就讓他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后掌柜就澆了一勺滾熱肉湯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著趙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頓飯,當時他感到這頓飯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來,趙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過長安時,仍忘不了當年在這里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就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饃,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鮮美無比,所以就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從此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饃便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所以有機會大家可一定要品嘗一下當地的民俗風味。
鐘鼓樓導游詞 篇8
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鼓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5年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是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
鐘鼓樓導游詞 篇9
各位團友,我們眼前一前一后兩座高大的建筑就是鐘鼓樓。鐘鼓樓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即今天的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后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占地約13000平方米。
鐘鼓樓是鐘樓和鼓樓的合稱。在古代,鐘樓和鼓樓通常建造在城市中心地帶,作為報時和聚眾議事的工具,還有另一種,建于宮廷內,做報告時間和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鐘鼓樓各地都有,但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元明清三朝,北京的鐘鼓樓相當于每日發布標準“北京時間”的國家授時中心,是鐘鼓樓中的“權威”。
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城,重建鐘鼓樓。據談遷《北游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鐘樓和鼓樓毀于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20xx年)重修。,“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筑幸免于毀。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1957年鐘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鐘樓相繼開放,隨后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鐘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在看西方的電視劇或者電影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高大的尖塔式鐘樓,上面有一面巨大的機械鐘。每到整點或者半點自動報時。中國早在宋朝時候,宮廷內就有了以水流作為動力的自動報時的機械鐘,當時叫做水運儀象臺,主要作用是觀測天文,但是,由于這種技術被皇室壟斷,無法普及,終于導致技術失傳。所以,中國古代的城市報時裝置還是使用青銅鐘。鐘樓建筑高大,所以鐘聲可以傳的很遠,把時間告知這個個城市。
而鼓樓在城市中的作用一般是聚集眾人議事,當有重大節日或者戰爭時候,也用來聚集民眾。此外,古代城市中夜晚是實行宵禁的,禁止一切商業活動和娛樂活動。每到傍晚,鼓聲敲響,商販們便開始收攤,鋪面也紛紛打烊,待到第二天早上五點敲完亮更鼓以后,人們才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鐘樓和鼓樓都是怎么工作的呢?那就隨我一起來探索吧„„
清代原規定鐘樓晝夜報時,乾隆后改為只報夜里兩個更時,而且由兩個更夫分別登鐘、鼓樓,先擊鼓后敲鐘。其計時方式按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來計算,每更為一時辰,即現在的兩小時,19點為定更,21點為二更,23點為三更,1點為四更,3點為五更,5點為亮更。鐘鼓樓每到定更先擊鼓,后敲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后敲鐘,表示該起床了。擊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鐘與擊鼓相同。
20xx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響——25位年輕鼓手表演了《二十四節令鼓之冬》樂章(鼓譜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樂團打擊聲樂部首席朱嘯林先生),鼓聲持續3分鐘,到20xx年元旦0 時結束。鼓樓從20xx年元旦起,正式對外開放。每天將四次擊鼓,每次15分鐘。
距離我們較近的這一座就是鐘樓(北面那一座),它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原址為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之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后毀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后竣工。其樓身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頂,無梁式磚石建筑。屋頂為黑琉璃瓦綠剪邊,正脊兩端安背獸,兩層屋檐的戧脊上均安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
翹單昂五踩斗拱,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無梁拱券式全磚石結構的大型單體建筑,也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將建筑與傳聲巧妙結合的杰作。樓身四立面相同,當心開一拱券門,左右對稱開券窗,窗上安設石刻仿木菱花窗。內部結構采用復合式拱券,除主體拱券之外,還于圍護墻體中設有環路通道。基座為漢白玉須彌座,周圍環以漢白玉欄桿。樓身之下為磚砌城臺,城臺上四面有城垛。臺身四面開券門,內部呈十字券結構,東北隅開門,內有石階七十五級供登臨。鐘樓原有明永樂年間鑄造的鐵鐘一口,置放于樓外平地上,后由古鐘博物館收藏。鐘樓內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懸鐘。該鐘鑄造于明永樂十八年,鐘通高7.02米,最大直徑3.40米,重約63噸,為目前我國發現最重的銅鐘,被譽為“古鐘之王”它是研究古代冶金史和大型青銅器物鑄造技術的重要實物。鐘樓正南為一座與圍墻相連的三聯大門,中門內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鐘樓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題額《御制重建鐘樓碑記》,碑陽為經筵講官戶部尚書梁詩正奉敕敬書碑文,碑陰為民國十四年()十月京兆尹薛篤弼書的《京兆通俗教育館記》碑文。
鐘樓后面(南面那一座)是鼓樓。鼓樓總占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鼓樓,初名齊政樓,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樂十八年(1420)重建,現存建筑為明嘉靖年十八年(1539)所建.樓高46.7米,,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筑,通高46.7米。樓身有上下二個功能層和中間的一個結構暗層,平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帶周圍廊;城臺(下層)外顯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內部為拱券結構,前后各有三座券門,左右各一券門,南門前有一對石獅。樓臺東北隅有一門,門內有石梯69級,由此登臨。鼓樓屋頂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正脊兩端安背獸,平坐周圍以木制滴珠板封護,下層檐為四坡屋頂,各層屋頂戧脊上曾置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現為仙人為首的七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平坐下施重翹五踩斗拱。室內方磚漫地,外檐裝修采用六抹方格格扇門窗。上層室外環樓有走廊,設木欄桿,四角支撐有擎檐柱。鼓樓二層內原有主鼓一面,群鼓二十四面,代表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清代的群股如今僅存一面主鼓,鼓高2.22米,長2.25米,腰徑1.71米,鼓面直徑1.40米,已殘破不堪,并在鼓皮上留有侵華日軍用刺刀捅破的刀痕;有木制鼓座,鼓座為紅油漆上雕云紋,高1.8米,長2米,寬1.9米。1988年依據舊主鼓復制兩面新鼓;后又依據清嘉慶年間的史料記載仿制主鼓一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徑1.60米,二十四面小鼓高1.60米,鼓面直徑1.12米。
從前在鼓樓上還有用于計時的“銅刻漏”,可惜早已遺失。據文獻記載:“鼓樓之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口安撓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溫之。”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后,每個 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后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北京仍流傳著“緊十 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
鼓樓以漏刻計時,擊鼓定更;從元朝到清朝,鐘樓撞鐘報時的歷史延續了652年。后鐘樓,鼓樓成為京城民眾教育及娛樂場所。曾一度名為“明恥樓”,展有八國聯軍在北京屠殺和搶掠的圖片、實物和模型。現在,為了傳承古老民族文化精華,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已完成了銅刻漏的仿制及二十五面定更鼓的復制。再現了“漏刻計時、擊鼓定更、撞鐘報時”的恢弘歷史畫面,精心仿制的 銅刻漏可生動演示古代計時與報刻;每日定更的擊鼓表演,每年新舊交替的撞鐘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走進鐘鼓樓。 鐘鼓樓之上還是鳥瞰北京古都風貌最好的地方,您可以在這里好好欣賞一下北京城。
各位游客,關于鐘鼓樓的講解到此就暫告一段落了,謝謝大家。
鐘鼓樓導游詞 篇10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
現在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從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繕鼓樓,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恢復“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決定重制鼓樓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系用整張優質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制,加上4個銅環共20___年,象征公元20___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該鼓聲音洪亮、渾厚,重槌之下,十里可聞,是中國最大的鼓。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辟為鐘鼓樓廣場,綠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是古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西安鐘鼓樓導游詞6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墻、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城墻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筑,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城墻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墻稱為“女兒墻”,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于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西安鐘鼓樓導游詞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鐘鼓樓及城墻沿途講解的導游___,鐘樓的鐘聲詮釋了西安古城的古樸和這座歷史古城的渾厚。那么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會在欣賞鐘鼓樓城墻沿途風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西安這座古城風韻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飲食文化,說起西安的飲食,大家能否說出西安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小吃嗎?
西安的飲食文化洋溢著濃郁的西北風情,品嘗西安的風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樂事,無論是一直被西安人鐘愛的羊肉泡饃,還是名揚海內外的“西安餃子宴”,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邊有兩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話“千古風味餃子香,傳奇品質德發長”,對,這就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德發長,德發長是以餃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嘗的話可以在我們旅行完之后互相結伴去感受一下德發長的非同尋常之處,同時也告訴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沒品嘗過這里的餃子!不過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風味這一名號,想必一定實至名歸吧!說完了餃子那么有的人就要問了羊肉泡饃在哪個地方有賣的?那么請大家隨我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德發長隔壁有個同樣建筑風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門口我們會不經意留意到一個雕塑,那么大家能說出這個雕塑展示了陜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來)同盛祥主營牛羊肉泡饃、各種特色小吃,而且將傳統特色與現代時尚融為一體,所以來這個地方來就餐的話我想大家會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過鐘鼓樓廣場,我們現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優美的鼓樓,鼓樓的街道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種知名的西安小吃應有盡有,那么我想問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條街,來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機會來回民一條街的話都認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獨特的一面,那么為什么這么說?我想不光是因為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和飾品店帶給我們無限的吸引,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內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樓到北院門一線,南北走向的街道,不過有時也會把相連的化覺巷、西羊市還有大皮院一同算進去。回民街顧名思義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區的一條街道,大約500米左右,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成蔭,路的兩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兩邊的商鋪主要是以經營餐飲和一些具有陜西特色的飾品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經營的,具有濃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來游客的的喜愛。
大家現在看到的街道兩旁的飯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飯店。其中有幾家比較有名的飯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賈三灌湯包、紅紅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孫家羊肉泡饃等等。其中關于西安的羊肉泡饃還有一段比較風趣的傳說,相傳大宋皇帝趙匡胤在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飲挨餓的生活,有一天他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到他非常的可憐,所以就讓他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后掌柜就澆了一勺滾熱肉湯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著趙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頓飯,當時他感到這頓飯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來,趙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過長安時,仍忘不了當年在這里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就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饃,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鮮美無比,所以就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從此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饃便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所以有機會大家可一定要品嘗一下當地的民俗風味。
鐘鼓樓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機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
城墻是中國冷兵器時代城市的傳統防御設施。我們在距今6020xx年前的半坡遺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圍挖掘深溝,以提防野獸和外部的襲擊。如果把半坡村落視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溝也就是當時相當于城墻的設施。待到人們發明筑墻技術后,城墻自然伴隨城市同時誕生,成為古代城市的顯著標志了。據史冊記載:“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此躇之始也。”這大約是在距今約4520xx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但我們看到的這座城墻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龍首塬北麓修建了大興城。大興蟲模龐大,結構嚴密。除環繞城市的外郭城城墻外,城內環繞宮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墻,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將隋代的大興城改名為長安城。唐長安城基本上沿襲了大興城的規模和布局,只是對大興城進行了擴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逃往洛陽,留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出于軍事防守需要,放棄外郭城和宮城,把長安城縮小到皇城之內,以皇城城墻作為長安城的城墻,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長安蟲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從此開始了明在西安的統治,也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由于西安在歷史的政治、軍事地位極高,所以,明王朝在對全國廣筑城墻的過程中,對西安城墻的修筑更為重視。朱元璋任命長興侯耿柄文和都指揮使璞英主持修筑。從洪武三年,也就詩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詩元1378年,歷時8年,西安城墻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墻修筑得高大堅固,西、南兩面城墻基本上和唐長安城皇城的范圍相同。東、北兩面城墻分別向外擴移了三分之一。這座城墻的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南城墻長4256米,北城墻長4262米,西城墻長2706米,東城墻長2886米,周長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墻采用黃土夯打而成。在城墻墻基和墻頂還分別有一層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層。這種三合土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獼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堅硬如石,用鎬都刨不動。
西安城墻自明代初年建成后,歷代屢有修葺。明穆宗隆慶年間,也就詩元1568年,陜西都指揮使張祉為原來的城墻內外包砌了青磚。清乾隆年間,也就詩元1781年,陜西巡府畢沅對城墻進行了大規模補修。沿舊城墻先圍基石后灌腳,再用黃土逐層夯打,至頂部鋪砌青磚,并對整個城墻外壁加厚磚面。城墻內每隔40—60米,用青磚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墻頂面雨水,對西安城墻的長期保護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來,陜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墻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并建成了環倡園,使這座古建筑重新煥發了昔日風采。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深7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吊橋的橋頭兩側有鐵環,貫以粗大的鐵索與麻繩,系在閘樓上,用滑輪控制升降。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圣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明代以前,城門沿襲磚門的過梁式結構。從軍事角度看,這種城門的最大弱點是經不起火攻。因此,城門上往往眼設置水池,以防敵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的成語。券拱式城門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一色青磚結構不僅使得城門更加堅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雙方作戰,當敵人跨過護城河時,城門卻又攔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幾個人扛著粗重的木樁前來撞門,要花費好長時間才能將城門撞開,而有時也可能撞不開。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須用木材2.8立方米,重達3.19噸。門扇上下橫匝著9道寬15厘米,厚23厘米的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四棱攢頂的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密集的釘群,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有的城門還在門扇后的城門洞內,設置了拒馬樁、陷馬坑、鐵蒺藜等,進一步阻擋敵人進攻。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也叫“闕樓”、“樵樓”。象征門闕,兼用來打更。閘樓三面有城墻與主城墻相連,形成一個半月形的立體空間,叫“羊馬城”。敵人即使攻入閘樓城門,也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甕城內可屯兵。無論敵人進入第一甕城還是第二甕城,箭樓均可發揮攻擊作用。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題建筑。城樓距地面高約32米,長43.2米,三重飛檐,四角高翹,回廊環繞,莊重穩健,是主將鎮守指揮的所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寬20米,長12米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個立體交叉射擊區域。也正虱、弩、箭等古代遠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殺傷射程。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敵樓供士兵避風雨和儲備物資。城墻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墻”,整個城墻共有5984個矮雉。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墻稱為“女兒墻”,墻高1米,沒有垛口,它的作用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如果你繞城一周,就會發現,城墻的四個角唯獨西南角是圓形的,其它三個角是直角,那么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個角是保持了元代長安城蒙古式風格的轉角圓狀。明城墻在隋、唐、元代城墻遺址基礎上改建而成,范圍和唐長安城皇城范圍基本相同。
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同向城頭的馬道。緩上沒有臺階,便于戰馬上下。全巢建有登城馬道11處。登城馬道底部道口的門是朱漆的,俗稱“大紅門”。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為防敵人奸細混入城墻守衛中,登城馬道戒備嚴密,平時不允許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許閑雜人等靠近逗留。等到軍中禁夜炮響后,鐵門便緊鎖了。
西安城墻除明代在東、西、南、北有四個門: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安遠門外,隨著歲月的變遷,城門也發生種種變化。現在我們除了可以看到這四個門,還可以看到:勿幕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中山門、尚德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
明西安城墻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它以悠久的歷史,偉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好了,西安城墻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鐘鼓樓。謝謝大家!
鐘樓和鼓樓逝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筑。鐘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它的誕生至少有3020xx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祭禮、朝儀、娛神中的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也就詩元前八世紀開始用于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筑城墻,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需要在城市中心修筑鐘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是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御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筑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就是鐘樓。鐘樓位于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占地11260平方米,建筑面積是1378平方米。它建于公元1384年,也就是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觀,距目前位置1000米左右。當時迎祥觀是西安市的中心,但鐘樓在建成220xx年后,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城門改建,新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觀的鐘樓便日益顯得偏離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萬歷20xx年,也就詩元1582年,在陜西巡撫龔懋賢的主持下,將鐘樓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據鐘樓的碑文記載,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木質結構的樓體全是原樣原件。所以耗資不多,工程迅速。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攢尖高聳,屋檐微翹,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每邊長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磚砌成。基座四面正中各有一個高和寬都是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邊長22米,高26米,四面五開間,外面以回廊環繞,里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家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樸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達5米,里面是木心,外貼銅皮,銅皮上再箔敷一層黃金,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這口鐘建造以明成化年間,也就詩元1465年—1487年間。但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卻小得多了。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鐘是唐代景云年間鑄造的“景云鐘”。現在這口鐘收藏于西安碑林。據說,鐘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后,雖然樓的式樣大小并沒有改變,但景云鐘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對于景云鐘不響的原因,有人認為它是“歷世久遠,神武有靈”,不愿被熱挪動;也有人說,鐘置于室內正好像是“待甕以呼”,當時應該移到樓外。但無論如何,這給鐘樓的歷史又添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為了將景云鐘移到新建的鐘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云鐘運到了鐘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鐘樓內西墻上嵌刻有《鐘樓歌》和《鐘樓記》碑刻。《鐘樓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鐘樓記》是督修過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在鐘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這些木刻浮雕故事,給鐘樓增添了不少歷史趣味。建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筑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鐘樓遙遙相對的誓樓。鼓樓位于鐘樓的西北角。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也就詩元1380年,比鐘樓要早四年,與鐘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鼓樓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積1804平方米。樓體呈長方形,總高33米,基座高8米。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每塊匾重約3噸。南邊的匾額是:“文武盛地”,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北面的匾額為“聲聞于天”,是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在鼓樓的三樓有14根紅色顯柱,24根隱柱交叉立。里面掛有3只大宮燈,12盞中宮燈,16盞小宮燈。天花板上油漆彩繪云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1953年,國家撥款對鼓樓進行了大修,設立了文管所,精心保護,使鼓樓更加秀麗巍峨。現在,鐘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鐘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鐘鼓樓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大家就叫我常導吧。接下來就和我一起參觀西安鐘樓吧!
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看,在我們眼前的兩層建筑就是鐘樓,它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鐘樓高36米,是古色古香的磚瓦結構,四角挑檐翹起,凌空欲飛,樓頂有各色玻璃瓦鮮艷奪目,美麗極了。鐘樓四周鮮花環繞,增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基座是由巨大的城磚筑成,沿著基座北面的樓梯而上,我們便來到鐘樓樓身觀光臺,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口青色的明代大鐘,重五噸,里面能容納五六個人,鐘面上雕刻著精美的八卦圖案,渾厚洪亮的鐘聲好像悶雷滾動,告訴周邊的人們新一天的到來;如今,鐘聲祈禱老人的長壽、可以讓小孩健康快樂……一跨入展廳大門,就看見三排鐘從小到大的排列著,其中的一排鐘形狀大小一模一樣,但一排和一排形狀不同;周圍還有許多美麗的水墨畫和剛勁有力的書法,鐘和書畫向我們展現了明代人的技藝高超。站在鐘樓上極目遠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今天,我很高興為大家服務。鼓樓和鐘樓遙相呼應,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一起參觀西安鼓樓。
鐘鼓樓導游詞 篇13
西安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墻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于今址。
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
1956年8月6日,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導游詞 篇14
鐘鼓樓由鐘樓和鼓樓二樓組成,相互呼應,各司其職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后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
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司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筑,鐘和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以后才用于報時之用。中國古代鐘鼓樓起源于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唐朝都城長安是一個繁華的都城,其結構實行里坊制,即以里坊為單位,每個里坊圍以城墻,在四面或兩面設房門,定時開啟。而在宮城正門承天門上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承天門的鐘鼓聲開啟各坊門及宮門。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內,也于宮城之北建了鐘樓和鼓樓。
北京鼓樓建于明永樂十八年,是建在高磚臺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筑,臺基高達4米,臺上有5間重檐的木 鼓樓擊鼓
構殿樓,樓高46米多。紅墻朱欄、雕梁畫棟,非常雄偉壯麗。北京城內的鐘樓和鼓樓位于京城中軸線北部終點的,由于其類似城樓的建筑形式,飛檐翼角的獨特形態,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而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
清代原規定鐘樓晝夜報時,乾隆后改為只報夜里兩個更時,而且由兩個更夫分別登鐘、鼓樓,先擊鼓后敲鐘。其計時方式按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來計算,每更為一時辰,即現在的兩小時,19點為定更,21點為二更,23點為三更,1點為四更,3點為五更,5點為亮更。鐘鼓樓每到定更先擊鼓,后敲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后敲鐘,表示該起床了。擊 北京鐘樓
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鐘與擊鼓相同。
20xx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響——25位年輕鼓手表演了《二十四節令鼓之冬》樂章(鼓譜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樂團打擊聲樂部首席朱嘯林先生),鼓聲持續3分鐘,到20xx年元旦0 時結束。鼓樓從20xx年元旦起,正式對外開放。每天將四次擊鼓,每次15分鐘。
如今的鐘鼓樓雖已失去司時的作用,但每到年節,依然能聽到宏厚有力的鐘鼓聲,成為京城著名的一景。
鐘鼓樓導游詞 篇1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墻、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城墻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筑,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城墻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墻稱為“女兒墻”,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于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鐘鼓樓導游詞 篇16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大家就叫我_導吧。接下來就和我一起參觀西安鐘樓吧!
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看,在我們眼前的兩層建筑就是鐘樓,它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鐘樓高36米,逝色古香的磚瓦結構,四角挑檐翹起,凌空欲飛,樓頂有各色玻璃瓦鮮艷奪目,美麗極了。鐘樓四周鮮花環繞,增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基座是由巨大的城磚筑成,沿著基座北面的樓梯而上,我們便來到鐘樓樓身觀光臺,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口青色的明代大鐘,重五噸,里面能容納五六個人,鐘面上雕刻著精美的八卦圖案,渾厚洪亮的鐘聲好像悶雷滾動,告訴周邊的人們新一天的到來;如今,鐘聲祈禱老人的長壽、可以讓小孩健康快樂......一跨入展廳大門,就看見三排鐘從小到大的排列著,其中的一排鐘形狀大小一模一樣,但一排和一排形狀不同;周圍還有許多美麗的水墨畫和剛勁有力的書法,鐘和書畫向我們展現了明代人的技藝高超。站在鐘樓上極目遠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今天,我很高興為大家服務。鼓樓和鐘樓遙相呼應,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一起參觀西安鼓樓。
鐘鼓樓導游詞 篇17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
現在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從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繕鼓樓,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恢復 “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決定重制鼓樓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系用整張優質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 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制,加上4個銅環共20xx年,象征公元20xx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該鼓聲音洪亮、渾厚,重槌之下,十里可聞,是中國最大的鼓。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辟為鐘鼓樓廣場,綠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是古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鐘鼓樓導游詞 篇18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鐘鼓樓及城墻沿途講解的導游_鐘樓的鐘聲詮釋了西安古城的古樸和這座歷史古城的渾厚。那么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會在欣賞鐘鼓樓城墻沿途風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西安這座古城風韻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飲食文化,說起西安的飲食,大家能否說出西安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小吃嗎?
西安的飲食文化洋溢著濃郁的西北風情,品嘗西安的風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樂事,無論是一直被西安人鐘愛的羊肉泡饃,還是名揚海內外的“西安餃子宴”,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邊有兩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話“千古風味餃子香,傳奇品質德發長”,對,這就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德發長,德發長是以餃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嘗的話可以在我們旅行完之后互相結伴去感受一下德發長的非同尋常之處,同時也告訴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沒品嘗過這里的餃子!不過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風味這一名號,想必一定實至名歸吧!說完了餃子那么有的人就要問了羊肉泡饃在哪個地方有賣的?那么請大家隨我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德發長隔壁有個同樣建筑風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門口我們會不經意留意到一個雕塑,那么大家能說出這個雕塑展示了陜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來)同盛祥主營牛羊肉泡饃、各種特色小吃,而且將傳統特色與現代時尚融為一體,所以來這個地方來就餐的話我想大家會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鐘鼓樓導游詞 篇19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很高興認識大家,我是你們本次的導游,我叫許晨軒,大家叫我許導或晨軒就可以了。下面讓我們開始西安古城墻之旅吧!
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西安古城墻,西安古城墻又稱為西安明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墻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中心。
請大家緊跟我不要掉隊,我們前面的是城墻的主城門,像這樣的城門共有四座:我們面前的長樂門(東門);還有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它們四座城門作為明城墻的原有城門,因當時的軍事,防御需要,都是單門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墻,兩道城墻之間又形成了翁城。至今為止,四座城門中除永寧門外,其余三座城門都只剩下兩道城墻。
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一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
本次游覽結束
鐘鼓樓導游詞 篇20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
現在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從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繕鼓樓,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恢復“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決定重制鼓樓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系用整張優質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制,加上4個銅環共20_年,象征公元20_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該鼓聲音洪亮、渾厚,重槌之下,十里可聞,是中國最大的鼓。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辟為鐘鼓樓廣場,綠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逝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鐘鼓樓導游詞 篇21
西安是明代的全國軍政重鎮,西安鐘樓無論從建筑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鐘樓構建于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
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并分別與明城墻東、南、西、北四門相接。
鐘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鐘一口而得名。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龔賢主持,將鐘樓整體遷移于今址。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重檐斗拱,攢頂高聳,屋檐微翹,華麗莊嚴。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關中一帶連連發生地震,民間相傳城下有條暗河,河里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長安在震動。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覺不踏實,于是想辦法要壓著它。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鐘樓,鐘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鐘樓,并調來“天下第一名鐘”景云鐘前來助陣。
鐘樓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大兒子鎮守西安,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碑林博物館正門口那兩個銅獅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東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間還有一次遷都之議。有大臣主張遷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動,專門派太子朱標赴西安實地勘察,選擇宮室基址,并繪制陜西地圖進獻。但這位太子返回后一病不起,次年便死了。遷都西安一事終未實現。
鐘鼓樓導游詞 篇22
鐘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筑。鐘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20_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于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筑城墻,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鐘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御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筑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就是鐘樓,位于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歷20_年,將鐘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回廊環繞,里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家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樸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小得多。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鐘是唐代景云年間鑄造的“景云鐘”。現在這口鐘收藏于西安碑林。據說,鐘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后,雖然樓的式樣大小并沒有改變,但景云鐘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云鐘移到新建的鐘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云鐘運到了鐘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鐘樓內西墻上嵌刻有《鐘樓歌》和《鐘樓記》碑刻。《鐘樓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鐘樓記》是督修過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在鐘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筑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鐘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與鐘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于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云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鐘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好了,鐘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鐘鼓樓導游詞 篇23
大家好,我們現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優美的鼓樓,鼓樓的街道兩邊都逝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種知名的西安小吃應有盡有,那么我想問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條街,來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機會來回民一條街的話都認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獨特的一面,那么為什么這么說?我想不光是因為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和飾品店帶給我們無限的吸引,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誓樓到北院門一線,南北走向的街道,不過有時也會把相連的化覺巷、西羊市還有大皮院一同算進去。回民街顧名思義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區的一條街道,大約500米左右,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
成蔭,路的兩旁逝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兩邊的商鋪主要是以經營餐飲和一些具有陜西特色的飾品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經營的,具有濃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來游客的的喜愛。
大家現在看到的街道兩旁的飯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飯店。其中有幾家比較有名的飯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賈三灌湯包、紅紅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孫家羊肉泡饃等等。其中關于西安的羊肉泡饃還有一段比較風趣的傳說,相傳大宋皇帝趙匡胤在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飲挨餓的生活,有一天他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到他非常的可憐,所以就讓他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后掌柜就澆了一勺滾熱肉湯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著趙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頓飯,當時他感到這頓飯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來,趙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過長安時,仍忘不了當年在這里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就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饃,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鮮美無比,所以就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從此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饃便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所以有機會大家可一定要品嘗一下當地的民俗風味。
其實在回民小吃一條街上,還有很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飾品供大家選購,大家可以看到這些飾品可謂是琳瑯滿目,種類多樣,比如這里還擺放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飾品,那么大家可以買上一兩個作為來西安的紀念。于此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這里的有很多有賣小孩穿的老虎鞋、大紅帽子等等,大家都知道紅代表吉祥與如意,所以我想大家還是有必要在回民街選購一些紀念品的。
鐘鼓樓導游詞 篇24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墻、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城墻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筑,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城墻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墻稱為“女兒墻”,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于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墻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墻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墻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鐘鼓樓。
鐘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筑。鐘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20xx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于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筑城墻,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鐘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御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筑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就是鐘樓,位于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歷20xx年,將鐘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回廊環繞,里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家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樸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小得多。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鐘是唐代景云年間鑄造的“景云鐘”。現在這口鐘收藏于西安碑林。據說,鐘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后,雖然樓的式樣大小并沒有改變,但景云鐘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云鐘移到新建的鐘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云鐘運到了鐘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鐘樓內西墻上嵌刻有《鐘樓歌》和《鐘樓記》碑刻。《鐘樓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鐘樓記》是督修過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在鐘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筑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鐘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與鐘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于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云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鐘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鐘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鐘鼓樓導游詞 篇25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墻、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城墻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筑,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城墻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墻稱為“女兒墻”,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于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墻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墻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墻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鐘鼓樓。
鐘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筑。鐘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20xx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于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筑城墻,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鐘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御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筑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就是鐘樓,位于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歷20xx年,將鐘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回廊環繞,里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家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樸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小得多。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鐘是唐代景云年間鑄造的“景云鐘”。現在這口鐘收藏于西安碑林。據說,鐘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后,雖然樓的式樣大小并沒有改變,但景云鐘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云鐘移到新建的鐘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云鐘運到了鐘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鐘樓內西墻上嵌刻有《鐘樓歌》和《鐘樓記》碑刻。《鐘樓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鐘樓記》是督修過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在鐘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筑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鐘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與鐘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于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云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鐘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鐘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