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導游詞(精選31篇)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
(故宮午門前)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世界聞名的故宮博物館,一般大家都簡稱它為故宮,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樂皇帝朱棣遷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城里統治中國長達五個世紀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時至今日這里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由于這座宮城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1987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究其由來,是由天文學說和民間傳說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所有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區。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說法。因此,古人認為紫外線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稱為紫宮。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間至尊,因此他們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宮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現其位居中央,環視天下的帝王氣概。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指紫氣東來”。傳說老子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果然老子騎了青牛前來,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后人因此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帝王之家當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來命名也就順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較明顯了,那就是皇宮禁地,戒備森嚴,萬民莫近。此話決無半個虛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宮后這里正式開放以前平民百姓別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過去是多么崇高威嚴,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歷史的,也因為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說起來話長。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修建,用了14年的時間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到了,故宮是一級紅墻黃瓦的建筑群,為什么這樣呢?據道家陰陽五行學說認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為華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黃土高原上,所以對黃色就產生了一種崇仰和依戀的感情,于是從唐朝起,黃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飾和建筑上使用。而紅色,則寓意著美滿,吉祥和富貴,正由于這些原因,故宮建筑的基本色調便采用了紅,黃兩種顏色。
故宮占地72萬多平方米,有宮殿樓閣9900多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號稱10米的城墻,墻外一周是52米寬的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城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結構奇異,和諧美觀的角樓,呈八角形,人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的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故宮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全國著名的工匠23萬,民夫100萬人。所用的建筑材料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料來自北京房山縣,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的盤山,花崗石采自河北曲陽縣。宮殿內墁地的方磚,燒制在蘇州,砌墻用磚是山東臨清燒的。宮殿墻壁上所用的紅色,原料產自山東宣化(今高青縣)的煙筒山。木料則主要來自湖廣,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工程之浩大。
我們眼前的建筑叫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俗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種活動就取消了。每年農歷十月初一,都要在這里舉行頒布次年年歷儀式,清代乾隆年間因避乾隆帝弘歷”的名字,故將頒歷”改稱頒朔”。清代,皇帝舉行朝會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萬壽,大婚等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陳設鹵簿,儀仗。此外,國家凡有征戰凱旋時,皇帝在午門接受獻俘典禮,如果皇帝親征也從午門出駕。
關于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可能是由于戲劇午臺上及野史小說敷衍而來的。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門廷杖,當然嚴重的可能也有被當場打死的。
(進午門后金水橋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故宮里面,在正式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布局和參觀路線。故宮占地72萬多平方米,在這樣大的面積上,集各種建筑手法,建造一組規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沒有紛雜現象,反而給人以結構嚴謹,色彩輝煌和布局規整的感覺,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紅,這條中軸線和整座北京城有機地結為一體,北從鐘樓,南至永定門,總長度約8公里,皇家禁區苑內的部分約占三分之一。宮內重要建筑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建筑分東西對稱分布。整個宮殿的設計和布局都表現了封建君主的尊嚴”和對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故宮分外朝內廷。現在我們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門。門前有一對青銅獅子,威嚴,兇悍,成了門前橋頭的守衛者,象征著權力與尊嚴。皇帝貴為天子,門前的獅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東邊立的為雄獅,前爪下有一只幼獅,象征皇權永存,千秋萬代。我們眼前的這條小河,叫金水河,起裝飾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橋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義、禮、智、信。整條河外觀象支弓,中軸線就是箭,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國家。
(在太和門前)
故宮建筑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由午門到乾清門之間的部分分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左右對稱,形成外朝”雄偉壯觀的格局。三大殿前后排列在同一個龐大的工”字型漢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為三層,每層有漢白玉石刻欄桿圍繞,三臺中有三層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國內最高大、最壯麗的古代木結構建筑。乾清門以內為內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對稱。中部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封建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兩側的東、西六宮是嬪妃的住所,東、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內廷”還有為皇家游玩的三處花園——御花園、慈寧花園、乾隆花園。內金水河沿內廷”西邊蜿蜒繞過英武殿、太和門、文華殿流出宮外,河上有白玉石橋,沿河兩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欄桿,形似玉帶。故宮建筑絕大部分以黃琉璃瓦為頂,在陽光下金碧輝煌,莊嚴美觀。
故宮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軸線外,還用了各種手法,使宮城中各組建筑獨具特色。比如殿基的處理,殿頂的形式,吻獸和垂脊獸的數目,彩繪圖案的規制等等。這樣,不僅使主要建筑更顯得高大,壯觀,而且還表現了宮中建筑的等級差別。民間傳說故宮有房9999間半,說天上的皇宮一共有房10000間,地上的皇帝自稱天子”,不敢與其同數,所以就少了半間。這半間房在哪兒呢?它指的便是文淵閣西頭那一小間。實際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間,所謂的這半間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淵閣西頭一間,面積雖小,僅能容納一個樓梯,但它仍是一整間。文淵閣樓下是藏我國第一部《四庫全書》的地方,為了照顧布局上的美觀,所以把西頭一間建造的格外小。
(經過太和門之后)
女士們、先生們,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宮殿。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余米,下層臺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的,后來換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個,9是陽之極數,依次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的。
明清兩朝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冊立皇后、頒布法令、政令、派將出征、金殿傳臚以及賜安等等,皇帝都要在這里舉行儀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這個廣場是太和殿廣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整個廣場無一草一木,空曠寧靜,給人以森嚴肅穆的感覺。正中為御路,左右地面鋪的磚橫七豎八,共15層,以防有人挖地道進入皇宮。周圍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宮里一共有308個大缸,是用來儲水防炎的,缸下可燒炭加溫,防止冬天缸水結冰。為什么要建這么大的廣場呢·那是是為了讓人們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層層石臺,如同白云,加上香煙繚繞,整個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樣。舉行大典時,殿內的琺瑯仙鶴盤上點上蠟燭,香亭、香爐燒檀香,露臺上的銅爐、龜、鶴燃松柏枝,殿前兩側香煙繚繞,全場鴉雀無聲。皇帝登上寶座時,鼓樂齊鳴,文武大臣按呂級跪伏在廣場,仰望著云中樓閣山呼萬歲,以顯示皇帝無上權威與尊嚴。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08年底登基時,年僅3歲,由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把他抱扶到寶座上。當大典開始時差,突然鼓樂齊鳴,嚇得小皇帝哭鬧不止,嚷著要回家去。載灃急得滿頭大汗,只好哄著小皇帝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們認為此話不吉祥,說來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滅亡了,從而結束了我國20__多年的封建統治。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里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為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里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歷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通過的地方,全長有7公里。
我們一邊走著,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筑,里邊有赑屃馱著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于1435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里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著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里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著碑亭后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臥后立的順序排列。然后是武臣、文臣和勛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為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后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征著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后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圣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為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欞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著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后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說的整個陵墓群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2024北京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黃山風景名勝區。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王詩詩,大家叫我王導好了。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這天我就給大家重點介紹黃山的奇松吧。
大家請看,黃山的松樹能在巖石縫中生存,生命力極強。它們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樹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黃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外形更是個性:它的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等會兒我們還能夠在那兒盡情拍照,作為紀念。
黃山的奇觀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此刻,請大家盡情去欣賞黃山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裝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2024北京導游詞 篇4
大家好!我是王導游,很高興為大家服務,這天我們來到美麗的頤和園游玩,期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破壞它的美麗!
我們此刻來到了有名的長廊,它共273間,全長七百多米。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繪有彩畫。兩邊的花草樹木郁郁蔥蔥,一種花沒謝,另一種花又開了。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萬壽山下,大家看到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了嗎?那是排云殿。大家明白嗎?排云殿是慈禧在園內過生日時理解賀拜的地方。
此刻我們已經登上萬壽山,那里是觀看頤和園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不知你們是否有同感?那我們下山游覽一番吧!
此刻我們來到了昆明湖,湖中有個小島,島上一片蔥郁,通過我們面前這座橋,就能夠到小島上去玩。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做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
這么多美景,說也說不盡,此刻大家自由活動,繼續欣賞美景,一小時后在湖中的小島準時集合!
2024北京導游詞 篇5
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故宮位于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里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后,這里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好啦!故宮的前三殿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大家參觀保和殿并稍適休息,我們10分鐘后集合,謝謝大家!
各位,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現在,我介紹一下故宮的后半部分,即后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先講到這里,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宮中路的講解到此結束。
2024北京導游詞 篇6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風光旅行社的王飛達,大家叫我王導兒就可以,歡迎大家來北京游玩。現在我帶領大家參觀世界遺產—頤和園。請大家上車系好安全帶,我們馬上開始游玩。
到達目的地了,請各位下車。大家先跟我走,大家吃的果皮紙屑不要扔在地上,小心臺階。各位游客,我們已經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共有七百多米長,共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畫,分別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共有幾千幅畫,這幾千幅畫里,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些畫里我最喜愛人物畫,人物畫里的每個人都栩栩如生,這里大家可以隨便拍照游玩,也聽我介紹一下長廊的傳說。
傳說,頤和園建好后,慈禧每年有一大半時間要在這里“頤養天年”。開始的時候,她很喜歡這里的江南景色,但時間一長,就覺得什么也不新鮮了。她心想:如果在湖邊建點兒什么,讓我走一步就看一個景色那該多好。一日,慈禧要去散步,王公大臣忙順從并伴其左右,當一行人走到萬壽山南坡的時候,竟下起了傾盆大雨,太監李蓮英連忙撐起雨傘。這時,慈禧說話了:“雨傘真好,不僅能遮風擋雨,還能讓我看到另外一番景致”。眾人不解。回到寢宮后,他立即召見工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不久,在萬壽山南坡與昆明湖之間就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走廊。
尊敬的各位游客,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在游玩頤和園的這段時光,希望成為您難忘的一段永恒記憶。歡迎大家再次到來。
2024北京導游詞 篇7
各位朋友: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于北京市區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在的國旗桿前至_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現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_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_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_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_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_而建,現在_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_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_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2024北京導游詞 篇8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小導游-(小吳),我將帶你們去一個風水寶地-北京!
北京位于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和7個縣組成。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1403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并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過十五年施工于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07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最后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里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溫榆河經過這里,真可以說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后,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于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里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范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里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后,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里燒了。后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對這里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并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發掘了。現在這里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么?怎么在這里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尸骨下落不明,所以這里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后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后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么這里叫做十三陵了。
從十三陵出來,我們來到了清朝第一大貪官和珅的府邸-親王府大門入園--后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開始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華宅第,時稱“和第”。有說法稱、明弘治年間、大太監李廣也曾經置第于此。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歷歸天,次日嘉慶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家,估計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兩千萬兩,相當于清政府半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賜令自盡”。而宅子本身,則如愿歸“愛豪宅不愛江山”的胞弟慶僖親王永璘所有。與此同時,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豐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親王奕訢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民國初年,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后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贖回,并用作女生學堂。新中國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使用過。
如果說恭王府代表的是王府文化的話,那么四合院應該就是能代表我們百姓文化的了,現在讓我們來到北京的老宅子-四合院!
四合院,可說是天下聞名,老北京人都說如果沒有了四合院,北京就像沒有了生命一樣,它倒是成了北京的“掌上明珠”!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在于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于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采光均欠理想。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崐一個“口”字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墻形成四合,開一個門。 大門辟于宅院東南角“巽”位。
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采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 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里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于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四合院,也是華北地區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筑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戶,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里,過著一種安逸、消閑、清靜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歡欣、天倫的樂趣,自然有一種令人悠然自得的氣氛。之所以這樣,北京四合院講究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
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它雖為居住建筑,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有些家庭,為了把院落裝飾點綴一番,還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墻。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征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制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采用“五谷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筑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墻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如果四合院沒了,那就徹底失去了老北京的文化色彩,那不僅是北京的符號,也是北京的魂兒。可想而之四合院是北京的一種文化特色,成為了北京美麗的風景線!
2024北京導游詞 篇9
大家好!
今天我們游覽的是北京故宮。我是導游詩雨,大家叫我小詩就行了。希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始于明永樂四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執政,統治中國長達500余年。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墻就是宮墻了,而且宮墻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墻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里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有11間房,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凈空高達14米,寬達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文華殿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
朝清宮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規劃嚴整,氣魄雄偉,極為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于無與論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瀏覽就要結束了。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度過這段美好時光。對我今天的導游有什么不滿意之處,請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謝謝。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0
各位來賓:
大角樓位于慕田峪關東側的制高點,現編名慕字一臺,是慕田峪長城著名景觀之一。在歷史上它是薊鎮長城和昌鎮長城的分界線。往東為薊鎮所轄,往西為昌鎮所轄。大角樓在慕田峪長城中,是一個較大的敵樓,這里為東部的制高點,視野開闊,長城內外盡收眼底,向西警戒慕田峪關,向東警戒亓連關,是進退的必經之路。
大角樓之所以稱為大角樓,是因為此樓三面有長城,一條向西與八達嶺相連。一條向東,與古北口相連。一條向南,為內支城,因從長城任何一個角度看,都似一個城角,故名大角樓。
此樓建在山勢險要之處,四處削壁如刀削斧劈,直上直下。據說,這座大角樓原來打腳樓,只是后來叫俗了,才叫大角樓。傳說在秦始皇修長成時,看中了此山峰的險要地勢,決定在此修建一座敵樓。圣旨傳來,修邊兵將不敢不從,只得冒險上山。可是,派上去一批,摔死一批,就這樣死的兵丁民夫不計其數。
后來,消息傳到秦始皇耳邊。秦始皇想,若大國家,人才眾多,連個敵樓都修不起來?好,貼榜招賢,如又能在此處修起敵樓的人,封官賞銀。可是幾個月過去,仍無人揭榜應聘。這一天,秦始皇正在為此事生氣,突然有一扦弱女子揭榜,揚言有修建此樓的妙法。原來此女子是一條蜥蜴(農家百姓之蜥蜴虎子)精所變。每當夜三更無人之際,這女子便出現原形,先是用腳吸在懸崖峭壁之上,開山作基。然后,再用腳吸在已壘好的墻上,繼續往上砌磚。只用了十幾天功夫,此敵樓便完成了多半兒工程。
話說慕田峪村有一牛郎,正值二十幾歲,終年為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牛郎放牛牧坡回家,主人發現少了一只牛,便斥牛郎去找。此時,天色已晚,牛郎只得摸黑上山,四處查找。約摸到了半夜時分,牛郎來到一高峻山峰之下,忽聽似有碰石之聲。牛郎循聲望去,只見山峰頂處有一絲光亮。牛郎甚覺奇怪,便披荊斬棘,向山峰頂處爬去。待牛郎爬到山峰附近一看,模糊中只看見一女子在敵樓里的燈火處,正向他頻頻微笑。牛郎三步并作兩步闖進敵樓。他剛才所見的女子飄然而去,牛郎只是清清楚楚地看見一只大腳從敵樓地窗口消失。牛郎想,農家女子大凡都是纏足小腳,而這個女子卻是大腳,這一定是位仙女無疑了。牛郎回村后,與眾鄉親說起看見女人大腳之事,人們都說那是蜥蜴精變的仙女,下凡修敵樓,讓牛郎給羞跑了。從此,大家就把那座敵樓叫大腳“角”樓了。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1
神樂署坐落北京天壇西門內稍南側,坐西向東,是天壇五組大型建筑之一,是專司明清兩代皇家祭天大典樂舞的機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又名神樂觀,清乾隆八年稱神樂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是專門用來培訓祭祀樂舞人員的機構。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明代叫神樂觀,當時神樂觀的樂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擔任。明朝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時,有300名樂舞生隨駕進北京,以后明代神樂觀常保持有樂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時樂舞生總人數達2200名。
清朝乾隆八年神樂觀改稱神樂所,乾隆二十年又改稱為神樂署。設置官居正六品的署正一人,從八品的左右署丞各一人,還有正八品的協律郎五人,下面有樂生舞生近500人,這些樂團專門負責祭祀的演奏。平時也研究音樂,而神樂署的-,北京百姓稱他們為“假老道”。所謂假老道,就是指他們沒有固定的身份。他們在神樂署內,是頭戴花翎頂的清朝-;離開天壇回到道觀,他們又成了穿道袍的道士;晚宿私宅,換上便服,又是妻妾環侍,兒孫繞膝的富室縉紳。
神樂署院內的太和殿,康熙十二年改名凝禧殿。五間大殿后面有七間小殿。另外,署內還設有奉祀堂、掌樂堂、協律堂、教師房、伶倫堂、穆佾所和收藏樂生冠服的庫房23間,設施齊全,是一個培養宮廷樂舞生的學校。
神樂署建筑總平面呈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為兩重殿宇的三進院落,神樂署大門朝東,前殿五開間,明稱太和殿,清康熙年間改名為凝禧殿,用于排演祭祀大典;后殿七開間,原名玄武殿明末改稱顯佑殿,用于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諸樂神;殿后還有袍服庫、典禮署、奉祀堂等建筑,東跨院由通贊房、恪恭堂、正倫堂、候公堂、穆佾所等建筑,西跨院有掌樂堂、協律堂、教師房、伶倫堂、昭佾所等建筑。據史料記載,天壇神樂署除了上述建筑之外還建有大量的茶棚、酒樓、藥鋪等建筑,在神樂署圍墻內甚至還有一座關帝廟。
在經歷了1900年以來百余年的破壞之后,天壇神樂署已經破敗不堪,所余建筑不多,僅有部分主體建筑得以保留。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2
石京龍滑雪場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距北京市區80公里,是北京一處新興的滑雪場所。滑雪場采用國際先進的造雪設備,雪道寬敞,場內設有一條雙人吊椅式纜車,行業知識,四條拖牽式纜車,每小時可運送600名滑雪者上山,并由國內有經驗的教練現場指導,對初、中、高各級水平的滑雪者都很適合。雪場還專為兒童開設了狗拉雪撬、雪地滑圈等集娛樂趣味于一體的項目,此外雪場還有雪地摩托、騎馬、射箭、滑翔等諸多如今最熱門的游樂項目。
石京龍滑雪場交通線路:從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到延慶,然后再轉乘920可到。自駕車可由馬甸上八達嶺高速,大約1小時可到。
石京龍滑雪場門票價格:108元/人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3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
天安門廣場記載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五四運動、一 二九運動、五 二○運動都在這里為中國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重的色彩。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拓寬,并在廣場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后又分別在廣場的西側修建了人民大會堂、東側修建了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南側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天安門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20xx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稱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在20xx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紅白墩臺,墩臺上是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城樓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城樓前兩對雄健的石獅和挺秀的華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門成為一座完美的建筑藝術杰作。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并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新中國的象征,它莊嚴肅穆的形象是我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4
尊敬的各位游客:
hi,你們好!我是天壇旅游社的導游,我姓徐,大家請叫我徐導游。我們旅游的地方是北京天壇。
從北天門進去,先映入眼前的是祈谷壇。祈谷壇是舉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場所,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長廊,祈谷壇的祭壇為壇殿結合的圓形建筑,是根據古代“屋下祭帝”的說法建立的。
往前走,過了丹陛橋,就來到皇穹宇。皇穹宇位于圜丘壇以北,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存放祭祀神牌的處所。清乾隆十七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檐藍瓦圓攢尖頂。其正殿及東西廡共圍于一平整光滑的圓墻之內,人們在墻的不同位置面墻說話,站在遠處墻邊的人,能十分清晰地聽到,此為回音壁。如果有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試一試。大家再往下走就是圜丘壇。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重建后,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桿頭上都刻有云龍紋,在每一欄桿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于壇面排水。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墻,象征著天圓地方。
說到圜丘壇,我想起一個故事: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于奴隸制社會的夏朝。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天壇不僅是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寶。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天地壇。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5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縣西南山區山巒起伏的一塊小盆地里,距北京約75公里,背后以朱山為依托,對面以石經山為屏障,坐落在逐鹿山中。云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經而聞名于世,是京郊具有金石、書法、美術、民族史、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義的古跡,在北京以至全國諸多古寺名剎和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1992年該寺被評為“北京十大人文旅游累點”之一。房山縣西北部山岳地帶,自隋唐以來就是佛教勝地,如上方山兜率寺、六聘山天關寺、云蒙山龍泉寺以及九洞十二峰和以兜率寺為中心的七十二庵等很多佛教遺跡文物,而石徑山云居寺則是其中最有名的,向有“北京敦煌”之譽。
云居寺創建於隋唐時代,歷代屢有重修擴建,成為華北地區著名寺院之一。寺院部分抗日戰爭時期毀於日軍炮火,現僅存遺址。寺東北1.5公里處石徑山上有藏徑洞九座,洞內保存了自隋至明代刻制的石經板,連同寺院南端藏經穴中遼、金經板共143l2塊,鐫字數千萬。除去重復刻造者外,計刻經112O馀部,刻工精湛,為中國佛教文化珍品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全、保存最好的石刻大藏經,在中國佛教史上值得大書特書。刻制云居石徑的規模,遠超過北齊的音堂山摩崖石經和泰山經石峪刻經。
云居寺名稱最早見於唐總章二年(669年)年石刻上,隋唐時代已具相當規模。在唐代分上寺及下寺上寺在石經山上,寺址已無考,下寺即今遺址。遼、金時代云居寺因刻造石經知名,故有“石經寺”之稱。明代因在石經山東麓建東峪寺,而云居寺居山之西,故亦稱“西峪寺”清初又改稱“西域云居禪林”,仍然保留著云居之名。云居寺歷代屢有修葺,最後的修繕年代是清康熙三十七年(l698年)。被毀前的寺院規模宏大,寺院中路有院落五層,殿宇六進。寺依山而建,每層院落逐步升高,各層正殿之旁又有配殿,中路北側有僧寮客舍,南北二塔分居左右,山門前引泉水流過,清泉垂柳,山霧繚繞,自然環境頗為幽美,確實是一處修行佳處。“七七事變”后寺院被日軍炮火毀為一片廢墟,南塔也於此時被毀。在云居寺遺址范圉內,北部及四隅的十座小石塔是劫後僅存遺物。所幸攝有云居寺被毀前照片,中日邦交恢復後,日方將當時照片送歸。佛教自公元2年伊存授經東傳中國后,譯著經卷便是眾多僧人信徒“經久不息"的一項事業。但是紙張、絹綢、木板經卷,不僅易受風、火、水、蟲的破壞,也易受人為的損毀,歷史上兩次“法難"期間,大量的手寫佛經化為灰燼,戰爭兵火也給佛教寺院、佛像經籍帶來毀滅性災難。造樣就促使僧徒想方設法讓佛法傳承久遠。鑒於山東泰山、河北鼓山等處的摩崖刻經得以保存,幽州僧人靜琬認為經刻石上,可以地久天長,於是繼承其師慧思遺志,選擇了盛產漢白玉、艾葉青石,又遠離幽州城的`房山,開始了刻經於石、秘藏於室的艱巨工捏。靜琬先是創建了石經山藏經洞和云居寺,他發愿造十二部石經。這一行動得到當時社會各方面的支待。從隋大葉中到唐初,靜琬30年刻經不輟,每刻完一批石經就鑿洞封存起來。貞觀十三年(639年)靜琬入寂他的第子玄導、僧儀、惠暹、玄法四代相續主持刻經,并得到金信公主奏賜經本四千多部作為底本,先後刻經百馀部,分藏於各藏經洞中。自隋至明,共開鑿藏經洞九個藏石經版4559塊;遼金時又在寺南側挖穴,埋藏經版1O611塊。遼天慶七年(1117年)在穴旁筑塔,即“云居寺南塔”也稱“壓經塔”。
靜琬最初所刻石經146塊,一部分鑲嵌于第五洞的四壁上。第五洞名“雷音洞”是九洞之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座開放式藏經洞,洞前有門可以進出,長寬各約十米,中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支撐洞頂,石柱各面均雕有小佛像共1O54尊,故稱“千佛柱"。其馀各洞都是封閉式,里面疊藏石經板,洞門封錮,人不能出人。
房山石經是我國的石經寶庫,也是世界的寶貴文化遺產。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文化、歷史、藝術以及佛教歷史和典籍都有重大價值和意義。遼金年代所刻石經,原以《契丹藏》為底本,但《契丹藏》早已失傳。近年來從山西應縣木塔中發現了《契用藏》殘卷,與房山石經對照,完全相同。房山石經完好地保存了《契丹藏》佛經,這在世界佛經史上是件大事。房山石經是原刻石板,沒有寫經傳抄所易產生的那種訛誤、版本校勘價值極高。同時,它保存了50種以上的各版大藏經所沒有的經籍。鏤刻技術精淇,書法秀麗,不僅是有價值的佛教文物,也是中國書法雕刻藝術的精品。所以問世后,即名聞遐邇。在書法藝術方面,隋代刻經已是高手所書,唐代刻經更具有隋唐書法的優美風格。從石經中也可以看到我國書法風格的變遷和文字演變(如:俗寫字,異體字,簡化字,武周時期新造字等)情況。石經中有許多經文后面附刻有題記,這些題記是研究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風民俗的寶貴資料。從1956年開始中國佛教協會和有關部門一起,對房山石經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發掘和整理工作,目前已將部分石經進行編號,上架展覽。
1981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學家羅焰在洞內研修之際,於原地面拜石下五厘米處,發現一方石,下有一洞穴,內存石函、銀函、玉函等,均以函函相套的方式加以密封。一號白玉石函,函蓋上刻有172個字,函內還刻有83字銘文。這些文字記述了明代萬歷二十年(1592年)間,在石經山首次發現隋代所藏佛舍利情況。二號青石函,較上函略小;函蓋上刻有“大隋大業十二年歲次丙子四月十已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內安置佛舍利三粒原住持永劫”36字銘文。說明佛舍利在這里已珍藏l300年之久。三號漢白玉石函,有楔狀抽斗蓋,上有“佛舍利”以及上下款共26字。四號鍍金銀函,四周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刻線圖案,蓋上有花卉圖案,內有木質彩繪香珠一顆、珍珠11顆。五號白玉函十分精巧,長寬各12厘米,高17厘米,里面放有兩粒赤色小米粒大小的佛舍利,旁邊還伴有兩顆珍珠。
關於這些佛舍利的來歷,據記載:隋文帝曾從一印度僧人處得到佛舍利,并於仁壽元年(601年)、仁壽二年(602年)、仁壽四年(604年)三次向全國各州頒發佛舍利,地處幽州的弘業寺和智泉寺皆有幸得到。而這兩寺都距云居寺不很遠。同時,云居寺創始人靜碗法師原本是智泉寺僧人,是佛教天臺宗慧思弟子,所似很可能當時皇帝也賜給了云居寺佛舍利。《憨山大師夢游集》和《帝京景物略》中曾記載明萬歷二十年在云居寺石經山雷音洞發現了三粒佛舍利。當時萬歷皇帝的母親篤信佛教,於是迎入宮中供養三曰後又安放在雷音洞內,但是記載中的三粒佛舍利,現存只有兩粒,據專家推斷,其中一粒可能在明代萬歷皇帝母親迎人宮內供養時不慎遺失或是被私自留下。目前這兩粒佛舍利及相關文物被中國佛教協會保管,一俟云居寺修復後,將送回云居寺內安置,供各界人士瞻禮。
云居寺周圍現存唐遼石塔及遼代磚塔共六座,互相拱衛,從而形成云居寺特殊的佛教人文景觀。其中唐代(618-907年)所建方形石塔,以著名的房山石窟漢白玉為原料,精雕而成。塔分單層和密檐式兩種,平面呈方形,正面辟尖拱形門,內兩側刻披甲胄金剛武士,生動逼真。其中唐開元十五年(727年)建的石塔內兩壁所刻渾目高鼻供養人形象,反映出盛唐時期民族團結的繁榮景象。這批石塔是北京地區現存最早古塔,成為研究唐代幽州地區文化史和佛教史的珍貴實物資料。1949年後,人民政府對云居寺所藏石經進行了發掘和整理。到現在還完好保存的石經就有14278塊,分別藏在對面石經山上的9個洞內和云居寺文物保管所里。1961年3月,國務院將云居寺遺址、兩座遼塔、八座唐塔、藏經洞和石經,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并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先後對遼代北塔進行了加固維修,安裝了避雷設施,為保護石經板蓋了石經庫,以使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貴文物代代相傳。北京市人民政府於1935年4月1曰決定修復云居寺。第一期工程,天王殿、毗盧殿已竣工開放。原云居寺千年遺物——漢白玉鐫刻的圓形山門雄姿也已復原。為更好地保護石經,避免風化剝蝕,現已決定於1999年9月9曰9目9時9分9秒,將全部石經全部重新秘封於地下。石經藏而天下安,這項舉措必成這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云居寺因珍藏著15000余塊石刻佛教大藏經被譽為"北京的敦煌"。在云居寺周圍兩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內云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寶庫。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經始刻于隋大業年間,歷經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千余年,刻經1122部,3572卷,刻石14278塊,分藏于石經山九個藏經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現又將木雕《龍藏經》7.7萬多塊,明代經2萬多卷運藏于寺。石經、紙經、木板經過這三種經本已稱為世界"三絕"。陳列展覽有"石經展覽"。
云居寺有五大院落六進殿宇,東接上方山,西俯拒馬河,占地7萬多平方米,兩側有配殿和帝王行宮、僧房,并有南北兩塔對峙,歷史悠久,飽經滄桑。解放后,云居寺經過兩次大規模修復重現莊嚴。云居寺古時亦有"碑海塔林"之稱,現存碑20余塊、塔10余座,是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石經山在云居寺東二里處,俗稱小西天。海拔450米。這里不僅是房山石經刊刻起源之處,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處,4196塊隋唐石經為國之重寶,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為代表的眾多歷史遺跡,具有極高的價值。
據考,石經始刻于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05年),僧人靜琬為維護正法,鐫刻經于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分藏于石經山9個藏經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規模之大,歷時之長,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壯舉,堪與聞名寰宇的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蔡王鯤,大家就叫我小蔡好了。
游客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里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峰,蜿蜒于山脊之上,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墻。
我們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于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閉了樓門。 從關城城臺到南峰的最高處南4樓,城墻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
南峰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宏偉壯觀。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墻30米的山脊上,聳立著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了。
現在,大家可以拍照留念,半小時后在此集合。注意不要亂丟垃圾,祝大家玩得愉快!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7
司馬臺長城位于北京東北部120公里的險關重鎮古北口境內,此段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離原北齊長城基礎的明長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長城原貌的一段古長城。
司馬臺長城,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構思新穎、形態各異,它集萬里長城眾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長城”。
綜觀司馬臺長城,可用“險、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險:司馬臺長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驚險無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橋兩段,更是險中有險。天梯是單面墻長城,坡陡墻窄,最窄處不足半米,呈直梯壯沿山體上升,兩側更是陡峭懸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頂端,便是天橋,長不逾百米,寬只有一磚,約40厘米左右,兩側又是懸崖絕壁,令人不寒而栗,英雄氣短,游客把這兒稱作咫尺天涯。雖然名為天橋,但到這里的人們卻都說:“過橋難,難于上青天”,這里可說是明長城中依山設險,險上加險的最險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馬臺長城又一特點,兩敵樓相距最近僅43.8米,最遠600米,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間,若按當時明代筑長城的規定,每500米修敵樓一座的話,可見此段長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敵樓和城墻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樣。從外觀來看,敵樓有單眼樓、雙眼樓、三眼樓、四眼樓和五眼樓,有單層樓,上下相通的雙層樓和三層樓。它們均為空心敵樓,大小不一、形態組合各異,是按駐軍的官銜等級,駐防人數以及地勢險要程度分別來建造的。從內部結構來看,有磚結構、磚木結構、磚石結構;又有單室、雙室、多室之分;房間布局有“田”字、“井”字;樓頂變化多端,有平頂、穹窿頂、八角藻井頂、覆斗頂;就連門窗也新穎別致,有邊門、中間門、有磚券和石券,還有技藝精湛的雕花花崗巖石門。這是長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司馬臺長城東段的仙女樓和望京樓就是兩種具有代表性的敵樓,望京樓是司馬臺長城的制高點,海拔986米,為空心三眼樓,二層磚石結構。這里視野開闊,隱約可見北京城輪廓,故稱望京樓。望京樓頭,東觀“霧靈積雪”、“蟠龍臥虎”、北看“燕山疊翠”、南瞧“水庫明珠”、壯麗關山,盡收眼底。仙女樓是敵樓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樹叢中,下部條石合縫,上部磨磚達頂。內部用青磚砌成兩道大拱,三條甬道,十個券門。頂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網狀的八角藻井,四邊砌四個磚柱,游人在里面輕輕放歌便能發出悅耳的回音。門券上還有并蒂蓮花浮雕,整個敵樓處處給人以精巧、細膩、秀麗之感。仿佛它不是人間戰爭的防御設施,而是一座仙境樓閣。此外、城墻的構造更是匠心獨運,富于變化。因地形和軍事上的需要,城墻又分為單邊墻、雙邊墻和障墻,有磚砌、石砌及磚石混合砌,城墻上的箭孔疏密也從幾十個直到上百個。巧:體現為進可攻,退可守,步步為營的障墻。而小天梯上的障墻,可謂登峰造極,在20多米的垂直落差內從最頂上的障墻箭孔,一直可以通過所有障墻的射孔,到達最下的射孔,精巧之至,另人贊嘆。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邊將士苦戰御敵的戰爭場面。奇:構筑在溶洞上的長城,洞與城的巧妙組合,在整個明長城中絕無僅有,令人稱奇叫絕。
司馬臺長城雖以山勢險陡、長城雄奇為主景,卻不乏碧波蕩漾、湖光帆影的優美環境,長城角下的鴛鴦湖賦予了這段長城以靈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涼爽的冷泉和冬季熱氣噴涌、水溫常年在38℃的溫泉匯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經東歷夏,從不結冰。夏季里蕩舟湖上,清風徐來,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司馬臺長城不僅有奇麗的風光,亦是一座文化遺產的寶庫。今年來,在這段長城上發現了許多長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題名碑”,碑上記載著當年修建長城時的情況以及與建城有關的官員的名字,同時這里還發現幾處城墻和敵樓上有帶戳印文字的磚,上面刻的都是參加修建長城的軍隊名稱和年代,如“萬歷五年山東左營造”、“萬歷五年寧夏營造”等等。長城磚上帶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長城上也是及為少見。在修復這段長城清基過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當年守城將士使用過的各種武器,其中有鐵炮、石炮、鐵鏃鐵銃、手雷、三眼銃。鐵彈丸、火藥勺等,還有守城戰士用過的生產生活用具,其中有鋤頭、鐵鏟、菜刀、鐵燈碗等等,以上這些文物很珍貴,它為研究明代長城及明代歷史提供了價值很高的事物資料。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司馬臺長城則是這份遺產中的一顆明珠,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段長城,并滿足廣大中外游客更好地領略長城的風采,司馬臺長城景區一手抓文物保護工作,一手抓旅游開發建設,使司馬臺長城這一世界文化瑰寶無愧于時代,無愧于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的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臺長城是中國長城之最。”
司馬臺還為游客提供登城隱形索道、游覽峽谷索橋、鴛鴦湖上泛舟、游泳、垂釣、住宿、小型會議、山寨野味等服務。6月舉辦司馬臺長城國際滑翔節、8月舉辦文化節、9月舉辦登城比賽。
注意事項:由于司馬臺長城山路險峻,所以游客們萬不可圖一時之快而騎馬登城,當您遇到什么問題時,可以撥打電話向景區求助。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8
紫竹院公園在北京海淀區白石橋附近,其由來,和附近的廟宇有關。明代萬歷五年(1577年),“慈圣皇太后”出資巨萬,在廣源閘西邊興建萬壽寺時,隨著將紫竹院的廟宇納入萬壽寺,這里就成了萬壽寺的下院,清朝乾隆皇帝賜名為“紫竹禪院”,紫竹院由此得名。
紫竹院是三湖兩島、一河一渠(長河與紫竹渠),翠竹全園占地14公頃,其中水面占11公頃,成為一座以水景為主,以竹景取勝,深富江南園林特色的大型公園。該園的竹景是經長期營造的結果。園內所種植的大量紫竹、斑竹、石竹、金銀玉壽竹等珍品,是分別從四川、福建、蘇杭、日本等地引進的。當年從南方引來各種各色竹種,有青竹、紫竹、斑竹、 石竹、壽星竹、金鑲玉竹。特別在古廟舊址上種了成行紫竹,莖為紫褐色。目前園內各處共有竹54個品種,50萬株,但以紫竹為眾,紫竹院已成為以竹為主的竹景公園,尤其以紫竹為最有名氣。
來到紫竹院,便來到了竹子的王國。公園的大門是用竹子搭就的傣族風格的門坊,造型別致新穎,公園里有了竹樓、竹亭、竹桌、竹椅,連大大小小的橋都用竹子裝扮起來。壯觀的侗寨風雨竹橋,工作總結,可使游人親身體會貴州侗族在橋上躲風避雨的習俗;上船橋則是一艘大竹船,竹篷竹窗,船弦邊掛著大紅燈籠,豪華氣派。各式各樣的竹建筑以其獨特的風格盡顯中華民族的文化風采,更讓人感到竹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園里竹水車帶著嘩嘩的水聲慢慢轉著;不停撐動的竹篙使竹筏在湖面上劃出一道水痕;坐竹轎子,抖箜竹,吹藝筒讓不少人玩得開心。一群人合著苗族蘆笙的節奏興高采烈地跳起竹竿舞,草坪里用竹子搭起的舞臺上云南白族、傣族的歌舞表演更是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湖岸邊用竹子搭建的竹市一條街上人頭攢動,人們在這里飲茶,品嘗竹膳,購買各種竹制日用品、工藝品,其景象,頗似南國“清明上河圖”。
2024北京導游詞 篇19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導游。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覽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陳。今天是個好天氣,認識你們很高興,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找我幫忙。祝大家旅行愉快!
請大家跟我去停車場乘坐大巴,長城在北京郊區,一百公里以外,我們要坐兩個小時的車。
大家都坐好了嗎?我們出發了。現在我就給出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世界遺產——長城。
毛主席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你們要登長城做好漢了!祝賀你們!長城是中國的像征,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又怎么能不驕傲呢?
大家記得古時候有一個傳說嗎?那是勤勞的孟姜女為了找被官兵捉去建筑長城的丈夫,經過許多艱難困苦,來到長城邊。當她四處打聽,才知道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于是,她在長城哭了三天三夜。突然,只聽”轟隆“一聲,長城被哭倒了800里。孟姜女終于見到了自己死去的丈夫。游客們,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可見,萬里長城凝結了千萬人民的血汗,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
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我們今天去看的是最有名的八達嶺長城。大家請跟我來。看,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現在,大家站在長城上遠眺,是不是前看不到頭,后見不著尾呢?
游客們,我先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慢慢欣賞。
大家注意了,在游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涂亂畫,愛護長城這一人們用血汗換來的世界遺產。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0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今天我們要參觀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北京天壇。
大家跟我走,這里就是祈年殿。看,那28根用金絲楠木做的高大柱子支撐著整個祈年殿。最中間的四根柱子支撐著最上層屋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圍十二根柱子支撐第二層屋檐,象征十二個月。外圍十二根柱子頂著第三層屋檐,象征著一天中十二個時辰。中外圍共二十四根柱子,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一共二十八根柱子代表著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最奇特的是祈年殿的內部結構。大家看,祈年殿內沒有大梁和長檁,只用楠木柱和枋桷撐起屋頂。
大家往這邊走,這就是著名的圜丘壇。這里又名天臺,是曾經皇帝孟冬祭天的地方。圜丘壇有5.2米多高,分成三層。三三得九,九在古代是陽數,古時候的工匠就用這個數來賦予圜丘臺上的崇高。注意到了圜丘壇的奇特之處了嗎?站在圜丘壇的中心向外喊,就會有巨大的回聲傳來,如同幾十張嘴在向你大喊。好了,說了那么多,大家休息一下。想去拍照的拍照,注意衛生,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謝謝大家聆聽我的講解,時間也不早了,希望我們下次有緣相見。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1
親愛的游客們:
大巴車搖搖晃晃地沿著山路駛向遺址,遠處墨綠的山脈綿延起伏,沒有入云的高聳,卻有如刀削般的陡峭山勢,塵土飛揚間映入眼簾的盡是灰黃的色彩。好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我無法想象曾經居住在這里的猿人是如何定居,如何生活的。
跟著導游爬了好一段臺階,繞著山腰轉了好幾個圈,沿路零散豎著幾個標牌,標牌上寫著這里發掘出的遺跡古物。小道旁時不時有已經滅絕的遠古動物的模型,齜著牙,咧著嘴,目光直直射向前方,仿佛虛空中有它的獵物;還有猿人的生活寫照,或半蹲,或直立,或側身仰頭,舉起手中石器,有的背著剛剛捕獲的獵物……哪怕經過萬年時光,也能看到他們臉上滿足的笑意。心中的好奇愈發強烈,我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終于到了第一處洞穴――新洞。洞口很大,洞口前的沙石似是被用心打磨過,一層層如利刃劍鋒,歷經萬年仍有森森寒意。在洞口,便可一覽這新洞的全貌。新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洞穴,最高處約有5米,洞里空間不大,但住一家人亦是足夠。愈往洞的深處走,溫度愈發低,但又不至于寒冷。真真應了講解員的那句話,這洞的`選址是極為巧妙的,夏日涼爽,冬日也不冷。腳下踩著深黃色的土石,混凝得細密、結實,也不會太滑。有一層巖石比地面高出一米左右,沙石更加細膩平坦,我估計是那時猿人睡覺的地方。
手電筒蒼白的光柱照進洞的深處,隱約可以看見有棱有角的幾塊巖石散落在洞的一角,猜想可能是他們生活用的器具、工具等。那些巖石雖是零散地放置在了洞穴中最不明顯的一隅,但是它們中每一件,都是這片土地上最早居住的先祖們的智慧結晶。它們是猿人生活過的痕跡,穿梭了萬年歲月,今日與我們相遇。仿佛是為了赴一場萬年的約會,不用多么高調地顯露它們的價值,那些石頭只需靜默地守候在那里,用萬年不變的目光注視著我們這些渴望求知的拜訪者。與它們對視,眸中含了滄桑,寫滿了古樸。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們代表了什么。
達爾文進化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猿人的存在證明了歷史必然的發展趨勢。那個時代的他們,懂得生存,更懂得更好地生存。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也會選一處避風的港灣與家人同住,甚至也會用貝殼獸骨雕刻出小小的飾品。
崇敬之情縈繞心間,看著每一處洞穴,我都會想想那時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智慧。驚嘆于他們已然學會與自然抗爭,感慨于他們已然懂得謀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猿人,自有他們的智慧。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2
各位朋友: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 ,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它位于北京市區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 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 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 ”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在的國旗桿前至 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 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 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 建筑,現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 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 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在廣場 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 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 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 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 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 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 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 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 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毛主席 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而建,現在毛主席的遺體 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 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 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 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 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 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 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 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里照幾張相 吧?現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后我們在北面國旗桿處集合,謝謝大家!
二、升降旗儀式
(一)介紹位置:國旗桿前
(二)導游詞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國旗桿前,大家知 道嗎?自1991年5月1日起,這里每天都有升降旗的儀式,那么升旗時間是根據什么 而定的呢?那位朋友知道?其實升旗時間是以我國東海太陽自海平面升起的時間為 準。每天早晨,伴隨著雄壯的國歌,在國旗護衛隊的護衛下,升旗手將國旗冉冉升 起,升旗時間為2分零7秒。
每當建軍節、國 慶節及每月1日、11日、21日,升旗現場都有軍樂隊伴奏,國旗護衛隊官兵共96人, 象征捍衛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里是在天安門前留影的最佳地點 ,請各位拍下這難忘的一刻,待會兒我再給各位講講天安門。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3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是著名故宮。我是大家導游,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胡導,但大家請放心,我決不會給大家“胡導”。這位是我們司機師傅,也姓胡。所以,本次參觀就由我們“二胡”組合來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正在去故宮路上,借著這點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古代建筑群,已有近600年歷史。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皇宮。故宮建筑布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主要場所,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妃及幼年皇子居住游玩地方。故宮共有宮殿9000多間,雕梁畫柱,金碧輝煌,非常華麗威嚴。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停車場,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故宮。在進門之前,我要提醒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這些珍貴文物時,要格外珍惜,不要損壞。
最后,祝大家本次參觀玩開心。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4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我叫李子涵。大家可以叫我李導。很榮幸成為你的導游。
這一天,我帶大家去看了中國著名的長城。這座長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期待嗎?我們玩的時候請保護好內壁。不要用鋼筆在上面寫“某某來此參觀”,也不要亂扔垃圾或吐痰。長城是中國古代極其宏偉的防御建筑工程。東西南北縱橫交錯,建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其中,橫貫中國北方的長城規模更大,東西長達一萬多英里。因此,我們應該保護那里的一切,而不是破壞它。
此刻,我們的車已經停在八達嶺了。游客們,請看一座刻有“八達嶺”紅字的紀念碑。大家可以拍一張,作為到達八達嶺的紀念品。長城在地理上分為八達嶺長城、司馬臺長城、金山嶺長城等。八達嶺長城是長城最完整的一段。游客們,你們明白有一個關于長城的傳說嗎!相傳孟姜女和丈夫結婚的當天晚上,朝廷帶著丈夫去修長城。孟姜女在家等他回來,卻沒等丈夫回來。當她來到長城時,她問一個農民她是否見過她的丈夫。農夫說她有,但她搬到石頭上死了。
孟姜女一聽到那里,哭了三天三夜。她哭倒了長城,把丈夫喊了出來。這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游客們,我們已經下了長城,結束了長城之旅。謝謝大家的支持。下次再見。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5
京東大溶洞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區黑豆峪村東側,西距北京城區90公里,因其為京東地區首次發現,故名京東大溶洞。京東大溶洞發育于中元古界長城,系高于莊組白云巖地層,距今大約十五億年,由此號稱“天下第一古洞”。京東大溶洞于20__年1月8日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
溶洞內分眾仙聚會、德道善緣、水簾洞等八大景區。包括數十處景觀:圣火銀珠、相思泉、鯤鵬傲雪等。洞內巖溶景觀晶瑩剔透,絢麗多姿。走進京東大溶洞,盛夏恍如秋天,秋冬又覺絲絲溫暖。暢游其間,神秘清幽,奇觀絕景連綿不斷,配以五彩燈光,晶瑩剔透,絢麗多姿。游人還會看到那巍然聳立、沖天而起的條條玉柱直抵洞頂,頗有如來佛祖動怒乍指蒼天的氣勢,故名“神指擎天”等景觀。
京東大溶洞旅游配套設施完備,有跑馬場、蹦極球、游泳池、垂釣宮、纜車、卡丁車、斗獸場和水族館等。您可乘興而上望海樓,觀金海湖碧波,賞群山秀色。今冬,京東大溶洞的賞冰及冰樂園活動豐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場、冰樂園、山地坦 克巡游等為您冬季游覽增添了新的景象。京郊平谷縣第一個由農民參股管理的旅游景區。冬季京東大溶洞的賞冰及冰樂園活動豐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場、冰樂園、山地坦克巡游等為您冬季游覽增添了新的景象。
景點位置:黃松峪鄉黑豆峪村東側
景點交通:918路平谷新站轉8路城鄉風景線溶洞站下;自駕車從下京順路到平谷縣城,往東行駛大約12千米見路標左行即到
景點門票:38元
出游佳期:5-10月
附近景觀:京東石林峽 京東大峽谷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6
原“西水峪風景區”已改名為“黃花城水長城旅游區”,這里有山有水有長城,風景優美,景色迷人,有“塞外景,江南風,盡在水長城”的美譽。
基本介紹
黃花城水長城旅游區位于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境內,距北京市區65公里,是以奇而著稱,融山川、碧水、古長城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勝地。而這里的“三絕景”更是引人入勝,嘆為觀止:
“一絕”建于明永樂年間的長城盤旋于山脊之上,環繞在灝明湖畔,景色秀美壯觀。
“二絕”湖水將長城自然斷開,形成長城戲水、水沒古城垣的奇特景觀。
“三絕”明代板栗園,古樹盤根錯節,形態各異。那巨龍戲珠之軀和撐掩蒼天之冠,令人嘬舌贊不絕口。
沿古道、過木橋、涉小溪、跨怪石,上行可達黑龍潭。途中,龍尾洞、紫翠峰、醉女山、石浪谷、情人峰、三珠連潭等自然景觀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尋幽懷古,回歸自然,請到黃花城水長城旅游區!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7
尊敬的各位游客:
過一會兒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館,現在我先簡單介紹。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為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在故宮城樓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稱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精美角樓。
故宮開四門,坐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打個比方說吧,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房間后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啦!如此規模的建筑群,所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可想而知的,故宮自1407年開始籌建,至1420年完工,歷時十余年。
施工中征集全國著名工匠10萬多名,民夫100萬,所用的材料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自故宮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8
各位朋友: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于北京市區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在的國旗桿前至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現在我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歷史博物館及革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而建,現在毛主席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一二九都發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里照幾張相吧?現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后我們在北面國旗桿處集合,謝謝大家!
2024北京導游詞 篇29
北京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北京一直是中國北方重鎮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又先后成為遼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花園北海、皇家園林頤和園,還有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各勝古跡。全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其中國家文物保護單位42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22個。北京的市樹為國槐和側柏,市花為月季和菊花。另外,北京出產的象牙雕刻、玉器雕刻、景泰藍、地毯等傳統手工藝品馳譽世界。
2024北京導游詞 篇30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簡單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為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在廣場上并排站著人,整個廣場可以容納100萬人,也就是說,北京總人口的1/13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了!
明清的時候,廣場沒那么大。當時是T型。T的橫線是今天的長安街,豎線是從現在的旗桿到毛主席紀念堂的長條區域。在這個區域的兩側,當時的政府機構是按照東寫西寫的格局分布的。解放后,原廣場兩側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天安門廣場周圍有許多著名的建筑。現在順時針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先說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的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召開重要會議、行使主權當家作主的地方。它建于1959年,最高點46.5米,是現在廣場上最高的建筑。整個大廳由三部分組成:南邊是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間是萬人大廳,北端是國宴廳。整棟建筑從設計到竣工只用了10個月,這是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
廣場的北端是天安門門塔,它是新中國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它們建于1959年。它是收藏和展示中國古今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這里曾經有一個門,明朝叫大明門,清朝叫大慶門,民國叫中華門,解放后拆毀。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基地建起了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館建于1977年,以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現在毛主席的遺體安詳地躺在水晶棺材里,供人們悼念、致敬和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中央矗立著中國第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獻出了頭顱和鮮血的人民英雄而建造的。整個紀念碑高37.94米,位于雙層基座上。紀念碑周圍鑲嵌著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的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親筆題寫的題詞,正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鍍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現代革命的見證,五四運動、三八大屠殺、十二月九日都發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和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現在,它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海內外朋友每天都來這里參觀。
很好!不多說!你一定想在這里拍些照片。現在請自由拍照。十分鐘后我們將在北方的旗桿見面。
謝謝大家!
2024北京導游詞 篇31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距北京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三園清漪園、靜宜園、靜明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占四分之三。
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銀兩(據專家考證,應為500至600萬兩白銀),由樣式雷的第七代傳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
到光緒二十六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許多珍寶被劫掠一空。光緒二十九年()修復。后來在軍閥混戰、-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后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xx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xx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擁有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