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精選17篇)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是導游小吳。大雁塔景區是國家A級景區,雖處鬧市,卻是一個放松休閑的好去處。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廣場、東西兩苑組成,占地約五百畝。
《西游記》里的唐僧可謂家喻戶曉,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師的高大銅像。你看他氣宇軒昂,身披袈裟,手執錫仗,邁著堅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經的路途上。大雁塔里,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臺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寶殿。大殿前香火興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盧舍那佛,東為應身佛。佛像兩側是佛的弟子,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旁還有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塑像,均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東西兩廂排列著包括玄奘和慶友在內的18尊羅漢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觀世音菩薩及眾菩薩、龍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大家如果想感受海洋的氣息呢,西安還有現代化的曲江海洋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游覽。好了,各位游客,今天講解就到此為止了,謝謝大家的參與,再見。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是導游小吳。大雁塔景區是國家A級景區,雖處鬧市,卻是一個放松休閑的好去處。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廣場、東西兩苑組成,占地約五百畝。
《西游記》里的唐僧可謂家喻戶曉,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師的高大銅像。你看他氣宇軒昂,身披袈裟,手執錫仗,邁著堅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經的路途上。大雁塔里,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臺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寶殿。大殿前香火興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盧舍那佛,東為應身如來佛。佛像兩側是佛的弟子,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旁還有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塑像,均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東西兩廂排列著包括玄奘和慶友在內的18尊羅漢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觀音及眾菩薩、龍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大家如果想感受海洋的氣息呢,西安還有現代化的曲江海洋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游覽。好了,各位游客,今天講解就到此為止了,謝謝大家的參與,再見。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3
大雁塔北廣場是陜西省的“文化景點”和“形象景點”。
北廣場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墻,東到廣場東路,西到廣場西路,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46米,占地100余畝,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20xx年1月1日竣工。整個廣場由水景噴泉、文化廣場、園林景觀、文化長廊和旅游商貿設施等組成。整個廣場以大雁塔為中心軸三等分,中央為主景水道,左右兩側分置“唐詩園林區”、“法相花壇區”、“禪修林樹區”等景觀,廣場南端設置“水景落瀑”、“主題水景”、“觀景平臺”等景觀。
雁塔西苑:位于北廣場西側,突出園林特色,修整森林樹木,鋪設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風情濃郁的雕塑小品,整體景觀與大雁塔北廣場渾然一體,相映成趣。整個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陜西民俗文化為主題,用活靈活現的雕塑藝術形象集中展示陜西關中、渭北高原、陜南、陜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風情,如:皮影、剪紙、泥塑、陜西八大怪、農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蹺、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頗有韻味。
雁塔東苑:位于北廣場東側,是突出陜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場所“戲曲大觀園”。通過戲曲彩繪雕塑、地方戲曲鑄銅浮雕、陜西大戲劇家人物群雕、陜西著名戲曲演員人物群雕等四大類雕塑群,體現出陜西地域文化的特點,展現“大秦腔”的獨有魅力。漫步于戲曲大觀園內,讀臉譜容顏、觀名劇雕塑,耳邊仿佛傳來陣陣鼓樂之聲,《五典坡》、《三滴血》、《柜中緣》、《斬李廣》等多個秦腔傳統劇目組成的雕塑群形象生動逼真,正所謂“忠孝信義雄舉,美丑善惡昭彰,世間百態盡在其中”。雁塔南苑:為園林式的休閑公園,目前仍在建設中。
南廣場: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對佛文化的闡釋,標志性建筑為玄奘立式雕像。周圍輔以園林綠地、水面過橋等設施,是市民休閑放松的常去之處。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4
在中國的西北部,美麗的西安市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有標志性建筑物鐘樓、明長城遺址、華清池等等。可最雄偉、最有盛名的還要數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來,由玄奘法師修建,用來存放經書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內,從古至今,保存完好,現在供游人參觀、游覽,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點,更是著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
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著大雁塔,由此可見,大雁塔是當之無愧的西安的標志。
雁塔的由來神奇玄秘。相傳,在印度摩伽陀國,一個寺廟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凈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群雁。有位和尚見到群雁,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只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眾僧,都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于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這個典故,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財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層的建筑,后來因武則天信奉佛教,將它修建到了十層。可不幸的是,(Motivational model )五代戰亂又降至七層,才有今天的七層青磚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個門洞,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中的不可多得的杰作。
從遠處望去,你會發現大雁塔略有傾斜,這可是有來頭的。過去,西安有過數次的地震,將塔震得像一邊微有傾斜,后來,塔下身部分為土質,地下水不均勻,使大雁塔加速了沉降傾斜,現在逐漸收回地下水,使大雁塔“改邪歸正”。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經過一次次整修,這個七層的.青磚塔變得堅固結實,大雁塔在日后的文物保護、社會建設中,不減昔日古典的美麗,籠罩這一層迷人、神秘的面紗!吸引著世人探尋佛教文化和古代東方文明。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5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是導游小吳。大雁塔景區是國家A級景區,雖處鬧市,卻是一個放松休閑的好去處。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廣場、東西兩苑組成,占地約五百畝。
《西游記》里的唐僧可謂家喻戶曉,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師的高大銅像。你看他氣宇軒昂,身披袈裟,手執錫仗,邁著堅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經的路途上。大雁塔里,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臺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寶殿。大殿前香火興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盧舍那佛,東為應身釋迦牟尼佛。佛像兩側是佛的弟子,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旁還有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塑像,均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東西兩廂排列著包括玄奘和慶友在內的18尊羅漢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觀音菩薩及眾菩薩、龍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大家如果想感受海洋的氣息呢,西安還有現代化的建筑。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6
大雁塔在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到現在。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臺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記》兩塊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
另一說: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時只有五層。武則天時重修,后來又經過多次修葺。現在的塔是七層,共64米,呈方形角錐狀。塔身為青磚砌成,各層壁面作柱枋、欄額等仿木結構。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的杰作。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鑲嵌著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一塊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塊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記》。碑側蔓草花紋,圖案優美,造型生動。這些都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這里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寺門內,鐘、鼓樓東西對峙。鐘、鼓是寺院的號令,俗有"晨鐘暮鼓"之說。東側鐘樓內懸吊明代鐵鐘一口,重三萬斤,高三米多。唐代學子,考中進士后到慈恩塔下題名,謂之"雁塔題名",后沿襲成習。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惜早已湮沒。但在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尤為珍貴。
大雁塔東南側,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內有三身佛、菩薩和羅漢泥塑像。是禮佛誦經之所。法堂是講經說法的地方。堂內有阿彌陀佛銅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而寺內的殿堂則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現在大雁塔經過修復,古塔雄偉,寺殿香火繚繞,庭院鮮花爭艷,是一處特別吸引國內外游人的游覽勝地。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7
歡迎人人去到這里,上面我去為人人介紹一下!
在中國的西南部,美好的西安市是著名的十三朝今都。有標志性修建物鐘樓、亮長鄉遺址、華清池等等。可最雄偉、最有盛名的還要數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去,由玄奘法師建修,用去存放經書的佛塔。它修在大慈仇寺內亂爭,從今至古,保存完好,現在供游人觀光、游覽,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點,更是著名的今鄉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口就印著大雁塔,由此可見,大雁塔是當之無愧的西安的標志。
雁塔的由去神偶玄秘。相傳,在印度摩伽陀國,一個寺廟內亂爭的以及尚疑奉小乘釋教,吃三凈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去一群雁。有位以及尚見到群雁,疑心說:“古天人人都不器材吃了,菩薩應該知敘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只雁墜逝世在這位以及尚面前,他驚喜交集,遍告寺內亂爭寡僧,都以為這是如去佛在教化他們。因而就在雁落的地方,以隆重的儀式葬雁修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這個”"典故”",建修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財力沒有足,只是一座五層的修建,厥后因武則天疑奉釋教,將它建修到了十層。可沒有幸的是,五代戰治又升至七層,才有古天的七層青磚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個門洞,制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釋教修建藝術中的沒有可多得的杰做。
從遠處望往,您會收現大雁塔略有傾斜,這然則有去頭的。過往,西安有過數次的地震,將塔震得像一邊微有傾斜,厥后,塔下身全數為土質,地上水沒有勻稱,使大雁塔放慢了沉升傾斜,現在逐漸發回地上水,使大雁塔“改邪橫豎”。
大雁塔是第一批齊國重點回護文物,經過一次次整建,這個七層的青磚塔變得堅固健壯,大雁塔在日后的文物回護、社會修設中,沒有減即日今典的美好,包抄這一層迷人、神秘的面紗!吸引著寡人探尋釋教”"文化”"以及今代東方文亮。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8
大雁塔(Great Wild Goose Pagoda),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內,被視為古都西安和陜西省的象征。唐永徽三年,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修建。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漢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現存塔身七層,通高64.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大雁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xx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9
我國有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的兵馬俑、第一座佛教建筑白馬寺、有凄美愛情傳說的雷峰塔等等一些著名歷史遺跡,但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西安的大雁塔。今天,我終于踏上了大雁塔之旅。
一到那兒,遠遠就看見由親筆題詞的四個大字“大慈恩寺”,四個金色大字在黑色的木板上顯得熠熠生輝。一進門就看見一座青銅佛像,這佛像就是玄奘,他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玄奘一臉的安詳,身披袈裟,手拿念珠,讓我不禁想到玄奘尋找佛經的傳說。玄奘那時在大沙漠里行走,身上的水袋已經沒水了,他又累又渴,快走不動了,當時他想,我這么忠于佛教,還沒有取到真經,難道就這樣死了嗎?這時天上飛來一只大雁,玄奘認為這是佛祖在幫助他,他就跟著大雁走,果真找到了水源,連佛祖也被玄奘執著的精神所感動。
當我看見佛像后面的大雁塔,也不由的震撼了。大雁塔有七層,看起來非常高,遠遠看去它像梯子又像一座通天橋,非常壯觀。我到了大雁塔的里面,里面非常漂亮,紅色的樓梯桿和黑色的樓梯很搭配,聽說大雁塔的頂部有舍利子和珍貴的佛經。大雁塔的樓梯是旋轉的,我們到了一個臺子, 俯視慈恩寺的一切,我聽旁邊的人說:“這里可真是太美了,太整齊了。”有一位外國人說:“中國的慈恩寺真是太壯觀了。”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夕陽西下,我走出大雁塔,夕陽下的大雁塔放佛披著一件金色的衣服,更是壯觀雄偉,讓我禁不住的贊嘆。
回到家,我想到了玄奘的執著,大雁塔的壯觀,我要學習玄奘對真理的執著,也對我國的歷史而驕傲。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0
大雁塔(Da Yan Ta)(英文:Great Wild Goose Pagoda)陜西省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點,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
民間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筑藝術杰作。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筑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跡,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繪制的便是這座著名古塔。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贊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1
大雁塔位于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后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贊嘆。
這座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志。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后人為了區別于薦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 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論”是唐高宗為“圣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貴資料。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是導游小吳。大雁塔景區是國家A級景區,雖處鬧市,卻是一個放松休閑的好去處。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廣場、東西兩苑組成,占地約五百畝。
《西游記》里的唐僧可謂家喻戶曉,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師的高大銅像。你看他氣宇軒昂,身披袈裟,手執錫仗,邁著堅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經的路途上。
大雁塔里,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臺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寶殿。大殿前香火興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盧舍那佛,東為應身釋迦牟尼佛。佛像兩側是佛的弟子,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旁還有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塑像,均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東西兩廂排列著包括玄奘和慶友在內的18尊羅漢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觀音菩薩及眾菩薩、龍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3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以示區別,人們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臺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將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布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記》兩塊石碑,字體清秀瀟灑。唐末以后,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
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鑲嵌著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一塊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塊是唐高宗撰《述三藏圣教序記》。碑側蔓草花紋,圖案優美,造型生動。這些都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是我國重要的歷史遺產。
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于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4
唐玄宗天寶年間、后唐長興年間幾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長高了4.5米,還加了兩層。底層每邊長25米,基座為方形,邊長45米至48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塔底層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上刻當時廢殿建筑的寫真圖,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藝術的珍貴資料。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記》碑。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書法原刻,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完全可以這樣說,這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名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贊語,岑參有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于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5
大雁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大雁塔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相傳是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大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這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大雁塔,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志。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
大雁塔旅游指南: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后人為了區別于薦福寺小雁塔之故。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自券門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論”是唐高宗為“圣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貴資料。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6
在我們去大雁塔之前,就聽爸爸的同事說,大雁塔廣場每天都有音樂噴泉表演,漂亮極了!我們到的時候,噴泉表演還沒開始,一眼望去,大雁塔廣場好大啊,它由北廣場、南廣場、雁塔東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貿區組成,是我國目前最大、品位最高的唐文化休閑廣場。著名的大雁塔就在慈恩寺內,寺前立著唐代玄奘法師的雕像。據說此塔是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后建造的,玄奘曾在塔內抄寫他從西天取回的經書。塔高60余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雖說大雁塔是西安的標志,可現在看來真正壯觀的不是塔,而是塔前的廣場,特別是北廣場的大型音樂噴泉。噴泉表演開始之前,就有許多人找好了位置,等著觀看表演,當廣場上音樂響起的時候,噴泉表演開始了。
巨大的矩陣噴泉由1700多個泵組成,每個噴頭都可以自由控制,組合出各種圖案和字體, 噴泉隨著音樂涌動,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我聽著一首首音樂,有《拉德斯基進行曲》、有《少女的祈禱》、有《壯麗萬寶路》……還有許多人跑到噴泉的中間,伴著音樂的節奏在噴泉里跑進跑出,當他們的節奏沒掌握好時,噴泉的水便會噴射到他們身上,他們仍開心地大叫,繼續隨著音樂跑著,廣場上到處都是叫聲與笑聲,真是一個歡樂的世界!
大雁塔廣場創造的奇跡可多了,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矩陣噴泉水景廣場”,是“全世界雕塑規模最大的廣場”,是“全世界最具人性化、坐凳最多的廣場”,是“全世界光帶鋪設最長的廣場”,是“全世界音響組合規模最大的廣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唐文化旅游休閑廣場”。西安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我們的祖國真是偉大!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500字 篇17
大雁塔坐落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南部的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樓閣式磚塔采用磨磚對縫,磚墻上顯示出棱柱,可以明顯分出墻壁開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筑藝術風格。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為紀念亡母文德皇后以報答養育之恩而修建,故名“慈恩寺”。當時,共有十三處院落,房屋達一千九百八十七間,并請赴印度取經回國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務,著名的畫家閻立本、吳道子都在此繪制過壁畫,可見規模之宏大。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內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從印度帶回來的經籍。現在的塔名是據《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記載:摩揭陀國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離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眾認為這只大雁是菩薩的化身,決定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稱大雁塔。
大雁塔初建時五層,表面磚砌,土心,后來塌毀,重建時為十層,公元720xx年唐武則天改建成為樓閣式的青磚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為單數層的慣例增高至10層,公元931年,五代時候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公元1620xx年,明萬歷20xx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層。塔基邊長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邊長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層四面的正中開辟磚券的大門。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置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層厚磚,磨磚對縫,堅固異常。
大雁塔現塔身通高64米,每層為仿木結構,底層門楣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塔底層南門內的磚龕里,嵌有兩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記》,都是由唐代著名的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字體清秀瀟灑,是唐代的兩通名碑。西面石門楣上有唐刻建筑圖案和佛像等線刻畫,畫面布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說出自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和尉遲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資料。
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聞名中外的勝跡。國務院于1961年頒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