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洛陽導游詞十篇
2024洛陽導游詞 篇1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后歷經東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共有約10萬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米(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以伊河為界,分為西山和東山石窟兩部分,西山石窟開鑿于北朝和隋唐時期,東山石窟全部開鑿于唐代,西山石窟是龍門最精華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和古陽洞中的“龍門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寺內中間的盧舍那佛像,據說是按照女皇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這也是石窟中最受游人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堪稱書法奇珍。古陽洞中保留了“龍門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
龍門石窟東山的香山寺,是武則天時代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經常來此游玩。白居易去世后,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于香山寺以北,這就是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
游覽龍門石窟,一般步行即可,線路多為:景區大門-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在每年的4-10月期間,游客還可以夜游石窟,在如夢如幻的燈光襯托下,萬尊佛像更顯氣象萬千(夜游只開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景區內有“景區導游全景圖”的立牌。大門處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每批人數核定為10人,普通講解服務費:西山石窟每次80元;東山石窟每次40元;香山寺、白園分別每次20元。
2024洛陽導游詞 篇2
各位團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小X,很榮幸能夠為大家提供這次導游服務,也十分歡迎大家來看望咱們中國人的母親!請大家不要納悶,因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一條河流,所有的中國人都在傳承著她特有的基因,那就是我們的膚色——黃皮膚,而她也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著我們的人文祖先。也許有的團友已經猜到了,這就是黃河,我們中國人的母親河!而今天的游程,我們也將從母親身邊的這顆明珠洛陽開始了!整個洛陽各位團友可以從這下面這9句話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一城之下皆為寶,在中國西北部地區有一個城市叫做西安,他是中國地面文物最為豐富的一個城市,而在中國之“中”有另外一個城市洛陽,則是中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城市。早在60萬年以前,洛陽的氣候相當于兩廣地區,雨量豐沛,植被茂密,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好地方。通過近年考古發現的100多處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遺址證明,距今1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們已經創造了繁榮的母系社會氏族,這種繁榮與昌盛一直持續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的建立。洛陽雄踞黃河中游,地處中華腹地,西依秦嶺,東臨嵩岳,南控伏牛,北依太行,洛-伊-廛-澗四條水流蜿蜒城內,自古“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蓋四方必爭之地”,如此險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里自古就成為“帝王州”從夏的建立到后晉,洛陽成就了13個王朝的興衰,82為帝王的霸業,1520xx年的輝煌建都史,歷史的迭經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完成,多少城池的興盛與落寞,都被洛陽豐富的地下文物所見證,洛陽單就出土的對歷史長河中洛陽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貿易-天文-歷法-祭祀-樂理-藥理的碑刻墓志就有4000多方,從漢代到民國,歷朝歷代,各個時期的都有,可謂是一部石刻“二十五史”,有人贊嘆,僅這些碑刻墓志,就可以建成一座世界僅有的中國藝術館。風格別致,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墓博物館和近年來發掘建立的東周王城車馬坑,更是歷史長河中從世俗到帝王生活的現實寫照。洛陽1520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些也只不過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其余的數不盡的遺址-古墓-石刻等有待發掘的文物更是猶如灑落的雨水,與這片土地融合在我們的生活中,使得我們腳下所走的這片土地更為深沉和厚重。
北方地區向來缺水,但是在這里確有二水出自洛陽城,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第一水就是我們男人們所鐘愛的——酒,“把酒紅塵度歡時,千杯萬盞輪回間”問梟雄,看市井,為男子,誰不對酒有著一種情結,而洛陽地區的汝陽,正是被人稱為“酒祖”杜康發跡的地方,甘醇的杜康酒被周王室嘉封為“仙酒”,讓劉伶醉了三年,更讓中外賓客在口中回味著“酒祖”的妙手釀制的“仙酒”,講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水,中國人就餐習慣中,“無酒不成席”,與杜康酒相伴的洛陽水席宴更是洛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說當年女皇武則天創立武周王朝,重臣袁天堽算出女皇執政,將會在唐-永隆年至唐-神豬年起落20xx年時間,為了暗示女皇武則天“維政者善”,便命令御廚制成了此宴,這道筵席以武則天的把大喜好:服-禮-韜-欲-藝-文-禪-政,為主題制成8種葷素不同的涼菜,又以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為主題制成16道熱菜,更采用帶子上朝,以“粥”換唐等上菜順序,行云流水一樣的上菜方式,銜接筵席空缺。它不但是現在中國傳統筵席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以其獨特的上菜方式成為豫式菜肴的鰲頭,時至今日,這道筵席配以杜康酒上桌,不僅是洛陽人紅白喜事的重頭戲和洛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洛陽旅游業的發展,水席在原有酸辣味殊的基礎上作出了很大的改進,又添加了咸鮮-甜品-清淡等不同口味,不但豐富了洛陽人的飲食口味,也更成為了洛陽人款待來自各地貴賓和游客的首選!
水土,水土,講過了水就要回頭看看洛陽的土了,在洛陽有三土產自邙山頭,第一土就是我們熟知的“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牡丹始于隋,勝于唐,甲天下于宋,縱觀古今花譜,佳麗360多種,牡丹由于其花色花型雍容華貴,被世人稱為“花中之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對當時賞花勝景的真實寫照,而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中記載“洛陽地脈花最宜,尤為牡丹天下奇”更是對洛陽的氣候地質的一種贊嘆,洛陽邙山為于黃河岸邊,更是黃土高坡的余脈,土質不干不燥,潮濕有度,適宜種植,山上原住居民歷代多以種植牡丹為生,直到現在山上仍有洛陽牡丹園-國花園-中國牡丹基因庫三大牡丹園和多處牡丹苗圃,隨著科技的發展,牡丹也正以“花開花落隨人意,春去秋來不相關”的姿態成為了洛陽的美學徽章。另一土就是當年曾貴為國禮的唐三彩了!洛陽邙山的南石村盛產高嶺土和瓷土,這是制作陶器和磁器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洛陽人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唐三彩這種流動的火焰,運用兩步鍛燒,滴采點釉的人為手段結合自然流動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原理,創造出來了唐三彩扣之有甕罄聲,兼具磁的開片和陶的堅實等特點,更使得這種工藝美術作品成為了居家裝飾的好材料,當年之有皇室才能使用把玩的專用品,現在也進入到了我們平常百姓家。以黃-綠-白為主色調,誕生于唐代的這種工藝品,現在已經銷往海外,其中黑色的將軍馬還被英倫友人贊頌為“倫敦黑,黑寶石”,由水火土所凝結的這件器物正可稱的上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當然,最具民間特色的一土還是-------洛陽鏟,“生于蘇杭,葬于北邙”,在邙山這無“臥牛之地”擁有著數不清的古墓葬群落,由民間盜墓工具所演變過來的洛陽鏟,不單單是考古者的好工具,更為洛陽發掘除了大量的古墓葬群落,從而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以收藏古墓葬為主題的古墓博物館,大大小小的鏟子將一個個深埋在地下的歷史展現在世人的眼前,與此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個震驚世界的傳奇!
洛陽在河南省的西部,伊洛盆底北緣,自古就有“和山控戴,型勝甲于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譽。以這里為點,以河南為中心,北至白山黑水,南到兩廣海南,西至天山腳下,東抵東海之濱,大都要跨越三四個省,若以省會鄭州和洛陽為軸心,北距京津唐,南下珠江三角洲,西入關中平原,東至寧滬杭等經濟發達區,其直線距離基本上都在1000公里左右,而且隨著全省的高速公路網的開通,洛陽由將會恢復到當年東至倭國,西至大秦,南達膠趾,北至漠北,絲綢之路國際大都會的顯赫地位,因此又有人說洛陽之地—四方入拱道理均!
五都薈洛是奇觀,指的就是在洛陽偃師到澗河一線的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序列著夏渡斟鄩-商都系亳-漢魏故城-隋唐東都城-東周王城,五大都城遺址,這些遺址展現出了中國從奴隸制王朝向封建帝制過渡的同時,更將中國的城池-園林-城市規劃藝術以不同的形態展示了出來,這是世界考古界的奇跡,其中,夏都斟鄩和商都西亳更是將中國有紀年的歷史上推了1200多年!
都城的出現使得洛陽城六和之內具靈氣,“天下之中”的洛陽是中華文化的淵源,在漫長的歷史流程中,洛陽一直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為中心之一,因此儒學-佛學-玄學-理學-道家無不與洛陽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華文化上的主流,無一不是發源于洛陽,然后流播四方,傳于后世。自古以來洛陽就又“洛陽富才雄-洛陽出才子-漢魏文章半洛陽”之美譽,蘇秦-賈誼-杜甫-李賀-劉禹錫-程顥-程頤等都是洛陽人,“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李白-白居易及許慎-班固-司馬光等無數名人學士在洛陽寫下了千古絕唱或不朽的詩篇《漢書》《三國志》《新唐書》《資治通鑒》《說文解字》《齊民要術》《九章算術》《水經注》《三都賦》《論衡》,等著名作品均寫于洛陽,并在洛陽問世。還有“河圖洛書”“孔子入周問禮”“洛陽紙貴”等美談佳話也發生在洛陽,可以說洛陽是靈性的聚集,是中國人思古的幽情,在東西南北上下這六個方位內凝聚了中國人最為驕傲的情結!
中國共有七個著名的古都其中而洛陽則是七大古都排第一,北京、南京、杭州、西安、開封、洛陽、安陽,只有洛陽市是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天下名都”,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有許多的重要的歷史人物也都活動在此,因此宋代歷史學家司馬光說道“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就是說洛陽市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想了解20xx年的中國,一定要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50年的中國,一定要到特區;如果你想了解近820xx年的中國,一定要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近3020xx年的中國,就一定要到西安;但是如果你想了解5020xx年的中國,就一定要到洛陽看看”,由這些贊頌我們可以看到洛陽在這7個古城中位居第一是當之無愧的!
八大八小十六景是洛陽的特色,昔日城郭巍峨,宮闕壯麗,風物優美,勝跡如林的洛陽,自唐宋以來,不少文人墨客,衣冠人物,或為之謳歌,作畫,吟詩,賦文或營建別墅,家于洛陽,留連其中,為這里的風物勝跡,留下很多風雅遺事和美麗傳說,其中龍門山色-絕,馬寺鐘聲-奇,金谷春晴-麗,洛浦秋風-涼,天津曉月-明,銅駝暮雨-妙,平泉朝游-勝,邙山晚眺-美,為洛陽八大景,關林翠柏,午橋碧草,石林雪霽,伊沼荷香,東城桃李,廛壑朱櫻,西園池塘,龍池金魚,為洛陽的八小景,八大八小構筑出來了一個美麗的洛陽,也為攬勝探奇者游覽觀光洛陽過程中,提供了助興的一筆!
九朝古都洛陽城,時至今日市區總面積544平方公里,下轄澗西-西工-洛龍-老城-廛河-吉利六個區,總人口630余萬,市區人口100余萬,從民國時期逐漸退出歷史輝煌的舞臺,成為近代史上中國著名的工業城市,第一拖拉機廠-軸承廠-銅加工廠-洛陽浮法玻璃廠-612-613-5408-407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大企業和研究所,工業的發展使洛陽在計劃經濟時期成為了全國數一數二的工業龍頭城市,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搞活洛陽現在也同時進入了,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為依托的旅游城市,現在的洛陽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正在以建設“工業名城,旅游名城”為口號,實施“東引西進”戰略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加快發展步伐,撤銷郊區,調整區劃,拉大城市框架。市委市政府的這些舉措,大大的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這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洛陽一定會以嶄新的姿態讓世人刮目相看!
各位團友!小X對洛陽的介紹就先到這里,在后面的游程中,小X會再為大家做更為詳細地介紹!~
2024洛陽導游詞 篇3
洛陽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收藏上自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的歷代文物數十萬件,尤以時代蟬聯的歷代典型青銅器及唐三彩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洛陽博物館位于洛陽隋唐里坊區內,北臨洛浦公園,南接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現設立辦公室、陳列部、保管部、保衛科、宣教部、三產開發部。洛陽博物館占地300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體現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和特色。博物館整體建筑氣勢恢宏,設施先進、功能齊全。20xx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舉辦了“世界郵展”,“秦漢羅馬文明展”、“大遺址保護成果展”、“中國古都文明展”和“洛陽珍寶展”幾個大型展覽,贏得了國內外來賓的廣泛贊譽。
洛陽博物館新館20xx年4月16日全面開放。現舉辦有大型基本陳列“河洛文明”和“珍寶展”、“漢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宮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書畫展”六大專題陳列。展覽面積1.7萬平方米【查看全文】
【河洛地區古代都城形勢圖】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區,屬黃河流域。自古被稱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這里氣候適宜、河流密布、山川縱橫,又有“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的美譽。古時人們將山南水北的地區稱之為“陽”,洛陽正是恰好處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陽,古稱河洛,指的是黃河與洛河交匯處的這一片區域,作為華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誕生于此。“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洛陽是中國歷代王朝建都之地。從入口處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軸坐標線上,就向我們展示了曾經在洛陽建都的`十三個王朝,它們依次是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在洛陽建都時間長達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說,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查看全文】
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
我們首先看到的第一個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約十萬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長2.4米,是1959年洛陽修中州渠時發現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屬于生活在距今5萬——20萬年前納瑪象的象牙化石。
右邊還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鴕鳥蛋和水龜化石,證明在遠古時代,洛陽地區生長著高大的植被,生活著各種動物,非常適合原始人群在這里進行采集和狩獵等生產活動。20xx年在洛陽欒川孫家洞遺址發現的直立人下臼齒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處于一個時期,填補了我國中原地區人類發展的空白,也證實了早在七十萬年前,洛陽的先民們就已經在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亞大飯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經復原長5.7米,高2.8米。古菱齒象軀體雄偉龐大,兩根門齒粗壯,生活在距今3到5萬年前地質時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來都與大象關系密切,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兩漢時期,中原地區發現的古代遺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現,河南省的簡稱“豫”字的右半邊,就是一個“象”字。
從1921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開始,中國考古學界就在一步步的證實了中國大陸有著屬于自己的新石器歷史。洛陽地區分布著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不同文化類型的遺址。
裴李崗文化,因1977年首次發現于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屬于距今約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類型。裴李崗文化以農業為主,飼養豬、狗等家畜,兼營漁獵和采集,顯示出定居農業村落的特色。生產工具仍以石制工具
2024洛陽導游詞 篇4
洛陽人對于湯水豐富的傳統水席,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它不僅是盛大宴會中倍受歡迎的席面,就是平時民間婚喪嫁娶、誕辰喜慶等禮儀場合,人們也慣用水席招待至友親朋。當地人還把水席看成是各種宴席中的上席,以此來款待遠方來客。它作為傳統的飲食風俗,和傳統的牡丹花會、古老的龍門石窟并成為洛陽三絕,被譽為古都洛陽的三大異風。
洛陽水席的格式非常講究,24道菜不多不少,8個涼菜、16個熱菜不能有絲毫偏差。16個熱菜中又分為大件、中件和壓桌菜,名稱講究,上菜順序也十分嚴格。客人到齊坐定后才上涼菜。8個冷盤分為4葷4素,冷盤拼成的花鳥圖案,色彩鮮艷,構思別致。水席首先以色取勝,客人一覽席面,未曾動筷就食欲大振。
冷菜過后,接著是16個熱菜一次上桌。上熱菜時,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組,也就是一個大菜和兩個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組。一組一組地上,味道齊全,豐富實惠。在水席上,愛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涼菜,愛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讓你辣的冒汗酸的淋漓。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組甜菜足以讓人吃的可口,吃的愜意。如果有人愛吃葷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飛禽走獸應有盡有,盡可飽口福。不愿吃葷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為原料的素菜,粗菜細作,清爽利口。
湯水多是水席的特色,赴宴人湯菜交替食用,能讓人感到腸胃舒適。看到雞蛋湯上桌,了解當地風俗的人都知道,24道菜已全部上完,這碗送客湯說明水席到了尾聲,賓主皆大歡喜,紛紛起身離席。
2024洛陽導游詞 篇5
老君山有兩千多年道教文化歷史。傳說老子傳《道德經》后,告別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著青牛而去,《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另有記載稱老子歸隱于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歸隱修煉而得名。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老子。唐貞觀年間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明萬歷十九年(1591)頒賜老君山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
老君山有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其中老君廟、靈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廟宇,古樸凝重,香火熾盛,一直是中國北方道教信眾的拜謁圣地。這些宮館從北魏至當代毀毀修修,現存廟宇中頂峰老君廟規模最大。
金頂道觀群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頂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臺、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筑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的三座金頂,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
太清宮山頂太清宮始建于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陜、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中國臺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2024洛陽導游詞 篇6
各位團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小X,很榮幸能夠為大家提供這次導游服務,也十分歡迎大家來看望咱們中國人的母親!請大家不要納悶,因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一條河流,所有的中國人都在傳承著她特有的基因,那就是我們的膚色——黃皮膚,而她也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著我們的人文祖先。也許有的團友已經猜到了,這就是黃河,我們中國人的母親河!而今天的游程,我們也將從母親身邊的這顆明珠洛陽開始了!整個洛陽各位團友可以從這下面這9句話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一城之下皆為寶,在中國西北部地區有一個城市叫做西安,他是中國地面文物最為豐富的一個城市,而在中國之“中”有另外一個城市洛陽,則是中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城市。早在60萬年以前,洛陽的氣候相當于兩廣地區,雨量豐沛,植被茂密,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好地方。通過近年考古發現的100多處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遺址證明,距今1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們已經創造了繁榮的母系社會氏族,這種繁榮與昌盛一直持續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的建立。洛陽雄踞黃河中游,地處中華腹地,西依秦嶺,東臨嵩岳,南控伏牛,北依太行,洛-伊-廛-澗四條水流蜿蜒城內,自古“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蓋四方必爭之地”,如此險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里自古就成為“帝王州”從夏的建立到后晉,洛陽成就了13個王朝的興衰,82為帝王的霸業,1529年的輝煌建都史,歷史的迭經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完成,多少城池的興盛與落寞,都被洛陽豐富的地下文物所見證,洛陽單就出土的對歷史長河中洛陽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貿易-天文-歷法-祭祀-樂理-藥理的碑刻墓志就有4000多方,從漢代到民國,歷朝歷代,各個時期的都有,可謂是一部石刻“二十五史”,有人贊嘆,僅這些碑刻墓志,就可以建成一座世界僅有的中國藝術館。風格別致,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墓博物館和近年來發掘建立的東周王城車馬坑,更是歷史長河中從世俗到帝王生活的現實寫照。洛陽1520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些也只不過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其余的數不盡的遺址-古墓-石刻等有待發掘的文物更是猶如灑落的雨水,與這片土地融合在我們的生活中,使得我們腳下所走的這片土地更為深沉和厚重。
北方地區向來缺水,但是在這里確有二水出自洛陽城,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第一水就是我們男人們所鐘愛的——酒,“把酒紅塵度歡時,千杯萬盞輪回間”問梟雄,看市井,為男子,誰不對酒有著一種情結,而洛陽地區的汝陽,正是被人稱為“酒祖”杜康發跡的地方,甘醇的杜康酒被周王室嘉封為“仙酒”,讓劉伶醉了三年,更讓中外賓客在口中回味著“酒祖”的妙手釀制的“仙酒”,講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水,中國人就餐習慣中,“無酒不成席”,與杜康酒相伴的洛陽水席宴更是洛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說當年女皇武則天創立武周王朝,重臣袁天堽算出女皇執政,將會在唐-永隆年至唐-神虎年起落24年時間,為了暗示女皇武則天“維政者善”,便命令御廚制成了此宴,這道筵席以武則天的把大喜好:服-禮-韜-欲-藝-文-禪-政,為主題制成8種葷素不同的涼菜,又以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為主題制成16道熱菜,更采用帶子上朝,以“粥”換唐等上菜順序,行云流水一樣的上菜方式,銜接筵席空缺。它不但是現在中國傳統筵席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以其獨特的上菜方式成為豫式菜肴的鰲頭,時至今日,這道筵席配以杜康酒上桌,不僅是洛陽人紅白喜事的重頭戲和洛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洛陽旅游業的發展,水席在原有酸辣味殊的基礎上作出了很大的改進,又添加了咸鮮-甜品-清淡等不同口味,不但豐富了洛陽人的飲食口味,也更成為了洛陽人款待來自各地貴賓和游客的首選!
水土,水土,講過了水就要回頭看看洛陽的土了,在洛陽有三土產自邙山頭,第一土就是我們熟知的“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牡丹始于隋,勝于唐,甲天下于宋,縱觀古今花譜,佳麗360多種,牡丹由于其花色花型雍容華貴,被世人稱為“花中之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對當時賞花勝景的真實寫照,而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中記載“洛陽地脈花最宜,尤為牡丹天下奇”更是對洛陽的氣候地質的一種贊嘆,洛陽邙山為于黃河岸邊,更是黃土高坡的余脈,土質不干不燥,潮濕有度,適宜種植,山上原住居民歷代多以種植牡丹為生,直到現在山上仍有洛陽牡丹園-國花園-中國牡丹基因庫三大牡丹園和多處牡丹苗圃,隨著科技的發展,牡丹也正以“花開花落隨人意,春去秋來不相關”的姿態成為了洛陽的美學徽章。另一土就是當年曾貴為國禮的唐三彩了!洛陽邙山的南石村盛產高嶺土和瓷土,這是制作陶器和磁器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洛陽人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唐三彩這種流動的火焰,運用兩步鍛燒,滴采點釉的人為手段結合自然流動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原理,創造出來了唐三彩扣之有甕罄聲,兼具磁的開片和陶的堅實等特點,更使得這種工藝美術作品成為了居家裝飾的好材料,當年之有皇室才能使用把玩的專用品,現在也進入到了我們平常百姓家。以黃-綠-白為主色調,誕生于唐代的這種工藝品,現在已經銷往海外,其中黑色的將軍馬還被英倫友人贊頌為“倫敦黑,黑寶石”,由水火土所凝結的這件器物正可稱的上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當然,最具民間特色的一土還是-------洛陽鏟,“生于蘇杭,葬于北邙”,在邙山這無“臥牛之地”擁有著數不清的古墓葬群落,由民間盜墓工具所演變過來的洛陽鏟,不單單是考古者的好工具,更為洛陽發掘除了大量的古墓葬群落,從而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以收藏古墓葬為主題的古墓博物館,大大小小的鏟子將一個個深埋在地下的歷史展現在世人的眼前,與此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個震驚世界的傳奇!
洛陽在河南省的西部,伊洛盆底北緣,自古就有“和山控戴,型勝甲于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譽。以這里為點,以河南為中心,北至白山黑水,南到兩廣海南,西至天山腳下,東抵東海之濱,大都要跨越三四個省,若以省會鄭州和洛陽為軸心,北距京津唐,南下珠江三角洲,西入關中平原,東至寧滬杭等經濟發達區,其直線距離基本上都在1000公里左右,而且隨著全省的高速公路網的開通,洛陽由將會恢復到當年東至倭國,西至大秦,南達膠趾,北至漠北,絲綢之路國際大都會的顯赫地位,因此又有人說洛陽之地—四方入拱道理均!
五都薈洛是奇觀,指的就是在洛陽偃師到澗河一線的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序列著夏渡斟鄩-商都系亳-漢魏故城-隋唐東都城-東周王城,五大都城遺址,這些遺址展現出了中國從奴隸制王朝向封建帝制過渡的同時,更將中國的城池-園林-城市規劃藝術以不同的形態展示了出來,這是世界考古界的奇跡,其中,夏都斟鄩和商都西亳更是將中國有紀年的歷史上推了1200多年!
都城的出現使得洛陽城六和之內具靈氣,“天下之中”的洛陽是中華文化的淵源,在漫長的歷史流程中,洛陽一直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為中心之一,因此儒學-佛學-玄學-理學-道家無不與洛陽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華文化上的主流,無一不是發源于洛陽,然后流播四方,傳于后世。自古以來洛陽就又“洛陽富才雄-洛陽出才子-漢魏文章半洛陽”之美譽,蘇秦-賈誼-杜甫-李賀-劉禹錫-程顥-程頤等都是洛陽人,“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李白-白居易及許慎-班固-司馬光等無數名人學士在洛陽寫下了千古絕唱或不朽的詩篇《漢書》《三國志》《新唐書》《資治通鑒》《說文解字》《齊民要術》《九章算術》《水經注》《三都賦》《論衡》,等著名作品均寫于洛陽,并在洛陽問世。還有“河圖洛書”“孔子入周問禮”“洛陽紙貴”等美談佳話也發生在洛陽,可以說洛陽是靈性的聚集,是中國人思古的幽情,在東西南北上下這六個方位內凝聚了中國人最為驕傲的情結!
中國共有七個著名的古都其中而洛陽則是七大古都排第一,北京、南京、杭州、西安、開封、洛陽、安陽,只有洛陽市是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天下名都”,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有許多的重要的歷史人物也都活動在此,因此宋代歷史學家司馬光說道“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就是說洛陽市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想了解20年的中國,一定要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50年的中國,一定要到特區;如果你想了解近800年的中國,一定要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近3000年的中國,就一定要到西安;但是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國,就一定要到洛陽看看”,由這些贊頌我們可以看到洛陽在這7個古城中位居第一是當之無愧的!
八大八小十六景是洛陽的特色,昔日城郭巍峨,宮闕壯麗,風物優美,勝跡如林的洛陽,自唐宋以來,不少文人墨客,衣冠人物,或為之謳歌,作畫,吟詩,賦文或營建別墅,家于洛陽,留連其中,為這里的風物勝跡,留下很多風雅遺事和美麗傳說,其中龍門山色-絕,馬寺鐘聲-奇,金谷春晴-麗,洛浦秋風-涼,天津曉月-明,銅駝暮雨-妙,平泉朝游-勝,邙山晚眺-美,為洛陽八大景,關林翠柏,午橋碧草,石林雪霽,伊沼荷香,東城桃李,廛壑朱櫻,西園池塘,龍池金魚,為洛陽的八小景,八大八小構筑出來了一個美麗的洛陽,也為攬勝探奇者游覽觀光洛陽過程中,提供了助興的一筆!
九朝古都洛陽城,時至今日市區總面積544平方公里,下轄澗西-西工-洛龍-老城-廛河-吉利六個區,總人口630余萬,市區人口100余萬,從民國時期逐漸退出歷史輝煌的舞臺,成為近代史上中國著名的工業城市,第一拖拉機廠-軸承廠-銅加工廠-洛陽浮法玻璃廠-612-613-5408-407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大企業和研究所,工業的發展使洛陽在計劃經濟時期成為了全國數一數二的工業龍頭城市,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搞活洛陽現在也同時進入了,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為依托的旅游城市,現在的洛陽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正在以建設“工業名城,旅游名城”為口號,實施“東引西進”戰略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加快發展步伐,撤銷郊區,調整區劃,拉大城市框架。市委市政府的這些舉措,大大的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這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洛陽一定會以嶄新的姿態讓世人刮目相看!
各位團友!小X對洛陽的介紹就先到這里,在后面的游程中,小X會再為大家做更為詳細地介紹!~
2024洛陽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請注意我們將要去龍門石窟,我是導游黃賢,你們可以叫我黃導,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洞窟之一唐代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所以請不要在這里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哦!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的,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附近發現是被盜走而未能運走的留下的。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科。因此,他被稱為一座大型時刻藝術博物館。他與甘肅郭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好了,今天的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再見。
2024洛陽導游詞 篇8
博物館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主要包括漢白玉制成的門闕、序幕大殿、圖書資料室、陳列室、四角樓、望景亭等。
地下部分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實際上就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地下古墓群,共有歷代典型古墓葬二十二座,上自西漢,下迄北宋,其中尤以一組壁畫墓最為有名。洛陽的漢墓壁畫歷史悠久,目前共有10座古壁畫墓可供參觀,主要包括西漢“打鬼圖”壁畫墓、西漢貴族卜千秋壁畫墓、東漢出行圖壁畫墓等。卜千秋墓的壁畫內容為卜千秋夫婦乘蛇和三頭凰,在西王母的信使持節仙翁、仙女和虺龍、梟羊、朱雀、白虎等神獸護衛下在空中飛升的情景。畫中人物鳥獸色彩絢麗,線條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館內展出有大量的生活器具、裝飾品等隨葬品,如西漢、魏晉時期的陶俑,唐代的唐三彩等。
2024洛陽導游詞 篇9
洛陽是一座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的發祥地,也是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我國八大古都當中歷史最久遠的一個,素有“九中腹地”之稱。
洛陽是位于河南省西部 ,橫跨黃河中游兩岸,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 的城市。它是由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自20xx年以來,洛陽先后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等稱號。一直以來洛陽市都是以“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山水洛陽”為主的重要旅游城市。
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么洛陽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王朝都先后的在此建都。據歷史文獻記載,先后有夏 、 商 、 西周 、 東周 、 東漢 、曹魏、 西晉 、 北魏 、隋、 唐 、后梁、后晉、后唐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洛陽作為都城,前后歷時1500多年,是中國八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古都。洛陽在歷史上曾先后6次進入了世界大城市之列,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廣泛交流。
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相傳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劃分天下為九州,并鑄造了九個大鼎。到了商周時期,九個大鼎成了傳國之寶,誰要想統治天下,就要先奪取九個大鼎。后來武王伐紂成功,想把代表權力的九鼎運到當時的國都鎬京,但是九鼎非常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洛陽城時,無論怎么搬,大鼎都不動。周武王就想,是不是上天暗示我把都城遷到洛陽呢,于是就決定把九鼎安放在洛陽,不料周武王卻不幸病故,后來兒子周成王在叔叔周公旦的幫助下,在洛陽舉行了隆重的定鼎儀式,表明已經完成了滅商大業,取得了天下。“定鼎中原”一詞即是由此而來。現在洛陽城內的周公廟就是為了紀念周公旦輔佐周成王建立大業,定鼎洛陽而建的,周公廟前的路也稱為“定鼎路”。
據記載,先后曾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那么在這么多的朝代中呢?最為興盛的就是唐代了,唐朝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經濟繁榮,國力也非常的強盛,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登上皇位年齡最大的的一位皇帝在她67歲才登上皇位,年終時82歲,唐高宗時是皇后,中宗時是皇太后。中宗在位7年,后來她自立為武周皇帝,執政15年,改“唐”為“周”,史稱“武周”時期,定都洛陽。在705年退位。
武則天14歲在長安入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正五品)當時唐太宗非常的寵愛她,并賜名“武媚”, 沒過多久就把她晾在了一邊,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一直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他與唐太宗的兒子李治,也就是后來的唐高宗建立了感情,在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姑,但她一直以新皇帝唐高宗藕斷絲連,李治的皇后本來就不是武則天,是王氏,那么他為什么后來又進宮了呢?就是因為當年王氏與蕭淑妃爭寵,掙得比較厲害,王后就招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那么后來武則天入宮之后,也確實的打敗了蕭淑妃,在入宮后的第二年就升為了昭儀,也就是二品,后來還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李弘,后來武則天對昭儀這個位置又滿意了,于是就動了當皇后的念頭。后來王皇后和蕭淑妃結成了一派,但最終還是被武則天給陷害死了。
洛陽是一個四處飄香的地方,尤其是 在牡丹花會期間,滿城皆是牡丹,到處彌漫著牡丹的花香。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座美麗的城市。
2024洛陽導游詞 篇10
我的家鄉在河南洛陽,它位于河南北部、黃河南岸,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九朝古都。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提到洛陽,人們的腦海中會涌出許多詩句,如“天下名園重洛陽”。這說的我們市的市花—牡丹。洛陽的牡丹花花蕾碩大,色澤艷麗,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洛陽每年都舉辦牡丹花會,向五湖四海的朋友展示色彩艷麗甲天下的牡丹花,那時可真是“世上人頭攢”,不敢分心游“。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蘊極為深厚,這里有著名的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等名勝古跡,但我最喜歡的就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屬于世界文化遺產,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后來又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朝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四百余年之久。大小佛像共有十萬余尊。最大的佛像足有17.24米,而最小的僅有二厘米。但是不管大還是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在龍門石窟的眾多佛洞里,我最喜歡的就是萬佛洞。那里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每個小佛雖然都只有四厘米,但雕刻得照樣很精致。大家可不要只被這些小佛迷住,而忽略了龍門最為壯觀的地方—奉先寺。只要是到過龍門的人,都會被盧舍那大佛的博大壯美所震撼。大盧舍那石雕像是龍門石窟最為壯麗的一尊石雕像,它通高17.14米,耳朵長1.9米,安詳地坐在八角束腰澀式蓮座上,那明麗秀雅,雍容高貴的氣勢,把大唐藝術推向了極致。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都會為他的神奇感到驕傲和迷惑。
這些年來,隨著祖國的飛速發展,洛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年前的洛河是全市人民的一大苦痛:河水污濁,臭氣熏天,從看不到魚蝦的蹤影。河堤兩岸被荒草籠罩著,垃圾堆得像”小山丘”似的。人們別說去那里游玩、散步,就是路過那里都要紛紛掩鼻而行。可是現在經過治理,昔日河水污濁的洛河如今變得清澈見底,不見蹤影的魚蝦又重新快樂的`游來游去。夏日,這里更成了人們垂釣的好去處。而河堤更是被人們裝扮得像仙境一般:古樸典雅的亭子,錯落有致的竹林,使人猶如走進蘇州園林一般;而里面的小花、小樹更給人大自然的感覺。各種鮮花爭相斗艷,美麗的圖景交相輝映。空闊的小廣場上很多老人伴著音樂在認真地舞太極,做廣播操;孩子們在種滿小草的土坡上嬉鬧;還有一些中年人領著孩子,牽著小狗,邊跑邊嬉戲……
洛陽真不愧是中華文明的圣地,我愛我的家鄉——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