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導游詞十篇
承天寺導游詞 篇1
承天寺,又稱月臺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崇陽門外東南。在五代時,此地為節度使留以效的南園。后周顯德年間(954-960年)改建為佛寺,初名“南禪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一度改稱“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復名“承天寺”。宋時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偉,有榕徑午陰、偃松清風、塔無禽棲、瑤臺明月、卷簾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嘯庵竹聲、鸚山暮云、石如鸚鵡十景。
元朝至元年間(1279-1294年)建七級佛塔。明朝時,先后有原鋪、道陵、智莊、得眾、至昌、宗彬、慈灼等僧人駐錫承天寺,多有建樹。清朝初年又加以重修。承天寺鼎盛時期,有殿宇四十余座,田產千頃,僧眾一千七百多人。全寺占地面積75畝,約五萬平方米,清朝末年,承天寺衰敗,頹垣碎瓦,凄涼滿目。后云果、轉薄、轉溥、瑞明諸法師共同發愿進行修葺,并增建寮房僧舍,寺院重興,煥然一新。
民國初年,云果法師圓寂后,會泉法師繼任住持。會泉法師住持的七、八年間,也募款修建了寮房僧舍,開鑿放生池,除自己主講《楞嚴經》、《法華經》、《彌陀經》外,還延請國內佛學家前來講演說法。后會泉法師任廈門南普陀寺住持,不久到新加坡住持光明山普覺寺,轉塵法師繼任承天寺住持。抗日戰爭時期,先后有弘一法師、性愿法師住寺講經弘法,組織佛學研究會、念佛會、流通經書,創辦養正院,培養僧徒。弘一法師在承天寺養正院講經時,曾寫一橫披:“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表達了一個佛教徒的愛國之心。
1982年,泉州市做出修復包括承天寺在內的一批歷史勝跡的決定。曾在承天寺卓錫、當時任新加坡光明山普覺寺住持的會泉法師弟子宏船法師及愛國華僑積極捐資,支持修復工作。修復工作于1984年春動工,經過五年多緊張工作,第一期工程于1990年完工,并舉行了開光典禮。重建后的承天寺殿堂樓閣垂檐飛甍,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寺的`中軸線全長300米,依次分布著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東側重建有禪堂、祖堂、龍王殿和僧舍等。承天寺的山門面西,高懸“月臺”兩匾額,為硬山頂三開間建筑,傳說歷史上“月臺”二字時豎時橫,有“月臺倒影”之奇。寺內植有五株老榕樹,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樹之間。這里高大的榕樹從不越出墻外,有“榕不過墻”之奇觀。天王殿中供奉四大天王像。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石經幢,幢頂有一小石獅,傳說嘴巴能吐青煙,稱“獅子吐煙”。石階上嵌著一塊長石條,一枝淡紅色的梅花映現石上,傳說有暗香浮動,稱“梅石生香”。彌勒殿前有宋朝石塔和石經幢。左右鐘、鼓樓對峙,為攢尖頂重檐建筑,樓頂藻井結構復雜,被稱作“蜘蛛結綱”。
從鐘樓、鼓樓始,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150米的長廊,連接著彌勒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廊壁上塑有赭色脫胎浮雕高達二米多的二十四諸天像,別具一格,大雄寶殿前有兩口放生池,池旁有兩座飛來塔。傳說中國臺灣一僧人手托此塔云游四方,一日雙塔不翼而飛。后這位僧人在承天寺發現了這封寶塔。大雄寶殿為歇山頂重檐五開間建筑,雄偉莊嚴。殿內供奉著三世佛、迦葉、阿難、護法諸天、十八羅漢、四大菩薩及開山祖師等塑像,都為這次重修時新塑,妙法莊嚴。法堂內供奉著承天寺的鎮寺之寶——隋朝銅鑄阿彌陀佛,像高二米,重一噸多,為國內罕見,法堂兩旁的護廊上彩繪著12幅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畫。
寺門坐東向西,入門處為月臺,面積72.2平方米。高懸“月臺”二字豎匾。山門壁柱有弘一法師題聯:“有無量自在,入不二法門。”進入山門,是一條寬4.6米、長99.6米、面積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側,是七座佛塔,間植榕樹。有“塔無禽棲”、“榕不過墻”、“蠅不朝天”諸景。南面墻壁上有弘一大師手跡“南無阿彌陀佛”“升無上道、得正法流”、“善悟無礙,永得大安”等禪悟。北面墻壁上嵌有“古鑄錢遺址”、“革命遺址”兩方石碑。甬道南側立有一方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護石碑。甬道尾端北轉為寺宇密集建筑,全都坐北向南。
中軸線依次是天王殿、鐘鼓樓、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以及東西兩廊。
東軸線的建筑依次是圓常院、廣欽和尚圖書館、舊僧舍、新僧舍、客堂、龍王祠、五觀堂、南園故址、大悲閣、會泉宏船法師紀念堂、禪堂、涅盤堂、祖堂等。
西軸線上原有開山堂、禪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許公祠等等,今僅存“檀樾王公祠”
寺中另有傳達室、車庫、廚房及其他建筑物,共近一千平方米。
寺中植有榕樹、柳樹、龍眼樹、白內葉樹等二百多棵,掩映于各座殿宇樓閣之間,濃蔭遍地,四季常青。
承天寺導游詞 篇2
寺的中軸線全長300米,依次分布著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東側重建有禪堂、祖堂、龍王殿和僧舍等。承天寺的山門面西,高懸"月臺"兩匾額,為硬山頂三開間建筑,傳說歷史上"月臺"二字時豎時橫,有"月臺倒影"之奇。寺內植有五株老榕樹,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樹之間。這里高大的榕樹從不越出墻外,有"榕不過墻"之奇觀。天王殿中供奉四大天王像。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石經幢,幢頂有一小石獅,傳說嘴巴能吐青煙,稱"獅子吐煙"。石階上嵌著一塊長石條,一枝淡紅色的梅花映現石上,傳說有暗香浮動,稱"梅石生香"。彌勒殿前有宋朝石塔和石經幢。左右鐘、鼓樓對峙,為攢尖頂重檐建筑,樓頂藻井結構復雜,被稱作"蜘蛛結綱"。
從鐘樓、鼓樓始,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150米的長廊,連接著彌勒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廊壁上塑有赭色脫胎浮雕高達二米多的二十四諸天像,別具一格,大雄寶殿前有兩口放生池,池旁有兩座飛來塔。傳說中國臺灣一僧人手托此塔云游四方,一日雙塔不翼而飛。后這位僧人在承天寺發現了這封寶塔。大雄寶殿為歇山頂重檐五開間建筑,雄偉莊嚴。殿內供奉著三世佛、迦葉、阿難、護法諸天、十八羅漢、四大菩薩及開山祖師等塑像,都為這次重修時新塑,妙法莊嚴。法堂內供奉著承天寺的鎮寺之寶--隋朝銅鑄阿彌陀佛,像高二米,重一噸多,為國內罕見,法堂兩旁的`護廊上彩繪著12幅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畫。
寺門坐東向西,入門處為月臺,面積72.2平方米。高懸"月臺"二字豎匾。山門壁柱有弘一法師題聯:"有無量自在,入不二法門。"進入山門,是一條寬4.6米、長99.6米、面積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側,是七座佛塔,間植榕樹。有"塔無禽棲"、"榕不過墻"、"蠅不朝天"諸景。南面墻壁上有弘一大師手跡"南無阿彌陀佛升無上道、得正法流"、"善悟無礙,永得大安"等禪悟。北面墻壁上嵌有"古鑄錢遺址"、"革命遺址"兩方石碑。甬道南側立有一方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護石碑。甬道尾端北轉為寺宇密集建筑,全都坐北向南。
東軸線的建筑依次是圓常院、廣欽和尚圖書館、舊僧舍、新僧舍、客堂、龍王祠、五觀堂、南園故址、大悲閣、會泉宏船法師紀念堂、禪堂、涅盤堂、祖堂等。
西軸線上原有開山堂、禪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許公祠等等,今僅存"檀樾王公祠"
寺中另有傳達室、車庫、廚房及其他建筑物,共近一千平方米。
寺中植有榕樹、柳樹、龍眼樹、白內葉樹等二百多棵,掩映于各座殿宇樓閣之間,濃蔭遍地,四季常青。
承天寺導游詞 篇3
承天寺塔是寧夏惟一有文獻記載始建年代的古塔。據明代《弘治寧夏新志》記載:“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內,偽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級,有殘碑可考。”《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載:西夏建國皇帝李元昊死后,皇太后沒藏氏為了“幼登宸極”的小皇帝李諒祚,保“圣壽以無疆,俾宗祧而延永”,于西夏毅宗諒祚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役兵數萬”,歷時五六年修建了承天寺和承天寺塔。并將西域僧人進獻的佛骨,以金棺銀槨貯埋于塔基下。西夏福圣承道三年(1055年),又將宋朝所賜的《大藏經》置于寺內。塔寺建成后,延請回鶻高僧登座講經,皇太后與皇帝經常即席聆聽。寺內香火旺盛,僧人不絕,與當時涼州護國寺、甘州臥佛寺齊名,是西夏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閩南古剎承天寺位于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原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其規模僅次于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門橫匾上有金光閃爍的“月臺”兩字,故又名月臺寺。
相傳建寺時,因規模宏大,需用木材無數,為此,有位得道和尚到閩北杉山去向山主化緣。山主以偽善的態度苛刻地說:“你如果能把你們需要的那些大杉樹折斷尾梢,我可以施舍,聽你砍伐。”和尚和山主立約后,當夜作法,狂風掠過,巨杉末梢果然盡折,山主仍然譏笑說:“樹可砍倒,且看你怎樣運走?”哪知得道和尚用禪杖向折梢的巨杉一撞,巨杉立時不見,而在泉州南禪寺大龍王井,卻一株一株的浮涌出來,建寺的木材,就這樣籌足了。
元代,寺內建有七級浮圖,明嘉靖時,又增建檀樾祠,但屢遭兵焚,歷代屢經修葺。現存寺宇是清康熙三十年(l692年)重修的。寺內有七座宋代石塔及石經幢。大雄寶殿前有兩口“放生池”,池旁有兩座“飛來塔”.關于這兩塔的來歷,也有一段神話傳說:相傳當年有一名中國臺灣游方和尚雙手托著兩座塔,四方化緣。一天,雙塔不翼而飛。后來佛祖托夢給他,說他只有找到寶剎,找到真正的立身之地,雙塔方能回歸。后來,這位中國臺灣的和尚到泉州找到寶剎承天寺后,到該寺定居。不久,果然雙塔飛來,聳立在大雄寶殿前。由此取名“飛來塔”。
承天寺塔在元明時期,曾遭兵火和地震的危害,明初時僅“一塔獨存”。后來,朱元璋第十六個兒子明慶靖王朱栴,重修了寺院,增建了殿宇,承天寺以“梵剎鐘聲”名噪塞上,成為明代寧夏八景之一。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大地震,塔、寺全部震毀。現在看到的承天寺塔,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保留了原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
承天寺導游詞 篇4
在銀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內中間一座聳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稱“西塔”。這是寧夏現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
承天寺,寺門朝東開啟,院內現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韋馱、臥佛二殿兩側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垂花門和圍墻連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外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松柏長青,肅穆寧靜。
承天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一層樓閣式磚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室內各層為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盤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層各面設券門窗式壁龕,三、五、七、九層設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收分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塔身十一層以上挑出五層棱角牙磚,上建八面攢尖頂剎座,其上立桃形綠色琉璃塔剎。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向多門式明窗,十一層設四明四暗圓窗。整座塔造型挺拔,呈角錐形風格,古樸簡潔。
如今,承天寺塔已得到人民政府的很好保護,并被定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內修建了博物館,增建了古建筑展室,收藏了許多寧夏歷史、民族、軍事等方面珍貴的文物,成為人們觀賞和游樂的重要活動場所。
承天寺導游詞 篇5
泉州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但我認為最值得一游的卻是承天寺,它充滿了靈氣,渾身散發出一股清幽的氣息來。
來到承天寺的門口,只見山門上寫著承天寺三個大字,透出古樸之氣,讓我感覺既威武又不失祥和。
我發現承天寺有幾個特點:榕樹多,寶塔多,佛像多。印象深刻的還有兩個放生池,里面有烏龜、可愛的小金魚。它們在水里快活的來游去,我真不知道我為什么一看見他們就特別羨慕。可是,我還沒看夠,爸爸媽媽就叫我走了。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王殿,四大天王的雕像非常威武,四大天王他們拿著各種各樣的武器,讓我非常著迷,好像他們是有生命的人一樣,好像我能跟他們說話一樣,我久久地凝視著他們,他們也久久的凝視著我。這種感覺真奇怪。
走出天王殿,我們沿著小路陸續前進,幾株參天古木像撐開的小傘把小道遮得嚴嚴實實,使我們不用被曬黑。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是一個池塘,跟放生池很像,但比放生池大一些,而且,還多了兩只鴨子和兩個讓烏龜和鴨子上去的盤子,我還發現了許多烏龜一動不動的,我想:它們真有耐心啊!
這就是承天寺,一個藏于繁華的隱者,一個使人安寧的地方。
承天寺導游詞 篇6
承天寺坐西朝東,由前后兩進院落組成。殿屋廊宇,規模宏大;前院是五佛殿和承天寺塔;后院有韋馱殿和臥佛殿。古時,承天寺時有“東土名流”、“西天達士”往來,香火鼎盛,游人不絕。它與武威的護國寺、張掖的臥佛寺一樣,都是西夏著名的佛教勝地。
承天寺塔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磚塔,連塔尖通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室內各層為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盤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層各面設券門窗式壁龕,三、五、七、九層設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收分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塔身十一層以上挑出五層棱角牙磚,上建八面攢尖頂剎座,其上立桃形綠色琉璃塔剎。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向多門式明窗,十一層設四明四暗圓窗。整座塔造型挺拔,呈角錐形風格,古樸簡潔。ニ身11層。內呈方形空間,1~3層不設窗洞;4~10層,每層交替設置拱形窗洞,偶數層為東西向,奇數層為南北向,頂層四面開大型圓窗,十分敞亮。塔內有木梯可盤旋而上,登頂層,憑窗眺望,古城風光和塞上景色盡收眼底。遇上秋高氣爽,還可以在天地連接處看到一線黃河。
承天寺導游詞 篇7
在銀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內中間一座聳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稱“西塔”。這是寧夏現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
承天寺,寺門朝東開啟,院內現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韋馱、臥佛二殿兩側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垂花門和圍墻連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外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松柏長青,肅穆寧靜。
承天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一層樓閣式磚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室內各層為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盤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層各面設券門窗式壁龕,三、五、七、九層設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收分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塔身十一層以上挑出五層棱角牙磚,上建八面攢尖頂剎座,其上立桃形綠色琉璃塔剎。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向多門式明窗,十一層設四明四暗圓窗。整座塔造型挺拔,呈角錐形風格,古樸簡潔。
承天寺塔是寧夏惟一有文獻記載始建年代的古塔。據明代《弘治寧夏新志》記載:“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內,偽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級,有殘碑可考。”《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載:西夏建國皇帝李元昊死后,皇太后沒藏氏為了“幼登宸極”的小皇帝李諒祚,保“圣壽以無疆,俾宗祧而延永”,于西夏毅宗諒祚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役兵數萬”,歷時五六年修建了承天寺和承天寺塔。并將西域僧人進獻的佛骨,以金棺銀槨貯埋于塔基下。西夏福圣承道三年(1055年),又將宋朝所賜的《大藏經》置于寺內。塔寺建成后,延請回鶻高僧登座講經,皇太后與皇帝經常即席聆聽。寺內香火旺盛,僧人不絕,與當時涼州護國寺、甘州臥佛寺齊名,是西夏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承天寺塔在元明時期,曾遭兵火和地震的危害,明初時僅“一塔獨存”。后來,朱元璋第十六個兒子明慶靖王朱栴,重修了寺院,增建了殿宇,承天寺以“梵剎鐘聲”名噪塞上,成為明代寧夏八景之一。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大地震,塔、寺全部震毀。現在看到的承天寺塔,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xx年)重修,保留了原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
承天寺導游詞 篇8
承天寺塔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的承天寺內,始建于西夏垂圣元年(1050年)。俗稱“西塔”。據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年幼登位,皇太后為保其子“圣壽。古時,承天寺時有“東土名流”、“西天達士”往來,香火鼎盛,游人不絕。它與武威的護國寺、張掖的臥佛寺一樣,都是西夏著名的佛教
承天寺塔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磚塔,連塔尖通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民政府的很好保護,并被定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內修建了博物館,增建了古建筑展室,收藏了許多寧夏歷史、民族、軍事等方面珍貴的文物,成為人們觀賞和游樂的重要活動場所。
承天寺塔現在是西夏博物館所在地,街道周圍有很多小飯館,有幾道菜很出名的,算是銀川的特色菜,一般稍微大一點的館子都有。其一燴羊雜碎:燴羊雜碎,風味獨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內臟、頭蹄肉,經仔細沖洗后,入開水鍋煮熟后撈出,切成絲。以原湯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蔥、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燴羊雜碎。那紅色的便是辣椒油,綠色的是青蔥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鮮湯,喝一口鮮湯吃一口雜碎,不膻不膩,味道香醇濃郁。其二手抓羊肉:以國強和老毛的最有名,不過味道都過得去,當然最好的要去吳忠吃。其三是糖醋黃河鯉魚,其四是清蒸羊羔肉。這幾道大吃小吃都很有特色。
承天寺導游詞 篇9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很榮幸能與你們相聚在美麗的寧夏。我代表我們”旅行社誠摯地歡迎你們家到來。我是今天的導游員,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對我講,那么今天我們就要一同去游覽寧夏的承天寺塔。
在銀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內中間一座聳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稱“西塔”。這是寧夏現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
承天寺,寺門朝東開啟,院內現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韋馱、臥佛二殿兩側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垂花門和圍墻連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外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松柏長青,肅穆寧靜。
承天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一層樓閣式磚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室內各層為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盤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層各面設券門窗式壁龕,
三、五、七、九層設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收分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塔身十一層以上挑出五層棱角牙磚,上建八面攢尖頂剎座,其上立桃形綠色琉璃塔剎。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向
承天寺塔是寧夏惟一有文獻記載始建年代的古塔。據明代《弘治寧夏新志》記載:“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內,偽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級,有殘碑可考。”《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載:西夏建國皇帝李元昊死后,皇太后沒藏氏為了“幼登宸極”的小皇帝李諒祚,保“圣壽以無疆,俾宗祧而延永”,于西夏毅宗諒祚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役兵數萬”,歷時五六年修建了承天寺和承天寺塔。并將西域僧人進獻的佛骨,以金棺銀槨貯埋于塔基下。西夏福圣承道三年(1055年),又將宋朝所賜的《大藏經》置于寺內。塔寺建成后,延請回鶻高僧登座講經,皇太后與皇帝經常即席聆聽。寺內香火旺盛,僧人不絕,與當時涼州護國寺、甘州臥佛寺齊名,是西夏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承天寺塔在元明時期,曾遭兵火和地震的危害,明初時僅“一塔獨存”。后來,朱元璋第十六個兒子明慶靖王朱栴,重修了寺院,增建了殿宇,承天寺以“梵剎鐘聲”名噪塞上,成為明代寧夏八景之一。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大地震,塔、寺全部震毀。現在看到的承天寺塔,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xx年)重修,保留了原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
好了,親愛的游客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難忘的,我們今天的旅途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希望下一次能與你們在這美麗的寧夏相聚。
承天寺導游詞 篇10
寺的中軸線全長300米,依次分布著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東側重建有禪堂、祖堂、龍王殿和僧舍等。承天寺的山門面西,高懸"月臺"兩匾額,為硬山頂三開間建筑,傳說歷史上"月臺"二字時豎時橫,有"月臺倒影"之奇。寺內植有五株老榕樹,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樹之間。這里高大的榕樹從不越出墻外,有"榕不過墻"之奇觀。天王殿中供奉四大天王像。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石經幢,幢頂有一小石獅,傳說嘴巴能吐青煙,稱"獅子吐煙"。石階上嵌著一塊長石條,一枝淡紅色的梅花映現石上,傳說有暗香浮動,稱"梅石生香"。彌勒殿前有宋朝石塔和石經幢。左右鐘、鼓樓對峙,為攢尖頂重檐建筑,樓頂藻井結構復雜,被稱作"蜘蛛結綱"。
從鐘樓、鼓樓始,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150米的長廊,連接著彌勒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廊壁上塑有赭色脫胎浮雕高達二米多的二十四諸天像,別具一格,大雄寶殿前有兩口放生池,池旁有兩座飛來塔。傳說中國臺灣一僧人手托此塔云游四方,一日雙塔不翼而飛。后這位僧人在承天寺發現了這封寶塔。大雄寶殿為歇山頂重檐五開間建筑,雄偉莊嚴。殿內供奉著三世佛、迦葉、阿難、護法諸天、十八羅漢、四大菩薩及開山祖師等塑像,都為這次重修時新塑,妙法莊嚴。法堂內供奉著承天寺的鎮寺之寶--隋朝銅鑄阿彌陀佛,像高二米,重一噸多,為國內罕見,法堂兩旁的護廊上彩繪著12幅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畫。
寺門坐東向西,入門處為月臺,面積72.2平方米。高懸"月臺"二字豎匾。山門壁柱有弘一法師題聯:"有無量自在,入不二法門。"進入山門,是一條寬4.6米、長99.6米、面積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側,是七座佛塔,間植榕樹。有"塔無禽棲"、"榕不過墻"、"蠅不朝天"諸景。南面墻壁上有弘一大師手跡"南無阿彌陀佛""升無上道、得正法流"、"善悟無礙,永得大安"等禪悟。北面墻壁上嵌有"古鑄錢遺址"、"革命遺址"兩方石碑。甬道南側立有一方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護石碑。甬道尾端北轉為寺宇密集建筑,全都坐北向南。
東軸線的建筑依次是圓常院、廣欽和尚圖書館、舊僧舍、新僧舍、客堂、龍王祠、五觀堂、南園故址、大悲閣、會泉宏船法師紀念堂、禪堂、涅盤堂、祖堂等。
西軸線上原有開山堂、禪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許公祠等等,今僅存"檀樾王公祠"
寺中另有傳達室、車庫、廚房及其他建筑物,共近一千平方米。
寺中植有榕樹、柳樹、龍眼樹、白內葉樹等二百多棵,掩映于各座殿宇樓閣之間,濃蔭遍地,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