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精選28篇)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請大家多多關照,大家都可以叫我林哥。俗話說得好:不登長城非好漢。今兒就讓我們做一回好漢。”
大家看!遠看長城,它像一條神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化為我們今天的萬里長城,守護著這片好江山。它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一共有一萬三千多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戰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響應。我們要是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不要瞧不起這些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
萬里長城還有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條神龍來到這里,被這片美景所吸引了,就在這住下了。又過了許多年,神龍死了,它的身體化為一股金煙,鉆進了地下。過了幾天,海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海浪,巨大的海浪正要把這些山脈弄成平地的時候,突然,埋葬神龍的地方出現了一股金煙,這股金煙又凝結成神龍,神龍向巨浪飛去。漸漸地,巨浪消失了,神龍也消失了,當地人民為了報達神龍,就建立了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好了!我也不多說了,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真正做一回好漢,咱們走。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黃山旅游。我是大家的導游小張。
大家一定聽說過黃山吧?黃山美景聞名中外,這里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更令人難忘。
你們看,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愛的大松鼠”。它正伏在山巔,拖著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天都峰,好像在說:“看我的,我準能跳過這座山谷,蹦上天都峰。我厲害吧?”啊!怪不得叫“松鼠跳天都”呢!
那“提琴石”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架小提琴,落在一塊大石頭上。
“仙人曬靴”也很有意思!遠遠望去,半山腰中有一塊奇特的石頭,很像一只倒立的高幫靴,人們就叫它“仙人曬靴”了。
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你會看見遠處的山頂上,有幾塊美麗的巨石排成一排,正向遠方跋涉。那就是“唐僧師徒”正往西天取經呢!
希望各位游客這次玩得愉快!黃山永遠恭候各位再次光臨。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3
西遞位于安徽省黟縣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2.96公頃。
西遞村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聚。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筑為木結構、磚墻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筑色調樸素淡雅,體現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西遞村是一處以宗族血緣關系為紐帶,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該村源于公元11世紀,發展鼎盛于14-19世紀。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封建宗法制度的解體,西遞村的發展也日趨緩慢。由于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也未受到經濟發展的沖擊,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始終保持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現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西遞村被國家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單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報,并通過了專家評估考察。20_年11月30日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4
歡迎各位朋友來到八仙過海景區。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八仙過海景區的基本情況。八仙過海景區又稱“八仙渡”、“八仙過海口”,坐落在蓬萊城北的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毗鄰,與廟島群島隔海相望。整個景區呈寶葫蘆狀橫臥在海上,景區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十分壯觀。_,這里常有海市、海滋奇觀出現,虛幻縹緲,美不勝收。景區是在原來民間修建的八仙祠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游覽面積五萬平方米,內有景點四十余處。景區緊密聯系道教文化和蓬萊仙境神話,以八仙傳說為主題,突出了大海仙山的創意,集古典建筑與藝術園林于一體,意境深遠,觀覽性很強。
蓬萊自古是人們求仙的地方,又迭蒙帝王臨幸,便自然平添了神秘色彩。歷代文人墨客常把蓬萊和海上神山聯系起來,留下了許多贊美仙島神鄉的詠唱。蓬萊以其鮮明突出的神話題材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奠定了它在中國東方仙文化的源頭地位。人們總是把蓬萊與神山仙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蓬萊也便自然地成為神仙世界的代名詞。
凡是到蓬萊的客人,大多都是沖著“神仙”兩個字來的。“八仙過海,傳文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越南友人黃文歡的題詞)不管是否靈驗,在這里你總是可以感受一下神仙的逍遙與超脫,精神上是會得到滿足的。
八仙坊與八仙橋:各位請看,迎面這座牌坊上的“八仙過海口”五個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墨寶,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影響深廣,他們的神奇故事數百年來結晶為一句民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鑒的榜樣和永久的魅力。
大家請回頭看,牌坊上的“人間仙境”四個大字也是蘇軾所題。《海內十洲記》敘及的三神山中,說蓬萊周圍環繞著黑色的圓海,瑰麗而神秘。最重要的是神山上有各種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仙草、仙果和仙水。這種縹緲迷人的仙境,寄托著人們在仙道思想影響下對于紛擾、短促的人生的超脫心理,隨著道教的盛行又帶上了宗教的色彩。但是追求長生是人們的普遍愿望,其中也包含著一種積極的熱愛生活的精神。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5
南岳衡山為我國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中華壽岳”、“五岳獨秀”、“文明奧區”著稱于世。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和國家AAA-旅游區。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萬人次。
中華壽岳南岳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南岳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岳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于南岳金簡峰皇帝巖。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岳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岳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南岳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岳衡山。《辭源》釋“壽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譽稱“中華壽岳”。
歷史悠久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傳堯舜禹來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獵;大禹曾在此殺馬祭告天地,得“金簡玉書”,立“治水豐碑”,現留下白馬峰、金簡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譚嗣同、-、-、郭沫若、田漢、陶鑄、-、-、-等歷代著名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騷客慕名而來,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詩、詞、歌、賦和375處摩崖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五岳獨秀南岳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舉,歷來是人們旅游、避暑勝地。景區自然植物1200多種,9處原始森林,其中珍貴樹種150多種,有東晉時代的銀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見的絨毛藻莢、富有神話色彩的搖錢樹、連理枝。祝融峰、水簾洞、方廣寺、藏經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贊譽為南岳“四絕”。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賞奇花、夏觀云海、秋望日出、冬賞雪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佛道并存南岳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廟之特色,為中國名山一絕。在中國佛、道教史上,南岳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早在西周期間,道教就在南岳開辟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現“十大叢林”、“八百茅庵”之盛況。兩教具教義經典,并最終形成了佛道同尊共榮的特色。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南岳佛道兩教籌集8000多萬元,先后修復被_破壞的寺觀宮殿10余處,增加藏經10萬余冊。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6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泉城濟南來旅游!在濟南停留期間,由我來接待你們并提供服務,我希望我的講解能使大家在濟南玩得開心,過得愉快。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近11萬平方米。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2720_年的歷史,水溫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白墻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風格的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園的東門。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題寫的。進了大門,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座迎門假山,大家知道為什么要迎著大門建假山嗎?這是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說以山為主,迎門疊石,似透非透,成為公園門口處的自然屏障,與山石后的溪流成山環水行之勢,同園中其他景物相分離。這座假山的石塊全部采自于濟南南部山區,石質、色澤、紋理都可以同江蘇無錫的太湖石相媲美。過了晴雨橋,大家再往前走,就看到這塊石姿優美,紋理自然,高4米,重8噸的龜石了。它最初為元代散曲家張養浩所收藏。張養浩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濟南后,以山猿、野鶴、山石為友。此龜石有“瘦、皺、漏、透”的特點,在此與它合影,有長壽延年的吉祥之意。
請大家隨同我一起往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馬跑泉。為什么叫馬跑泉呢?據說這泉水是由北宋時期的抗金將領關勝的戰馬刨出來的,故此得名。相傳,關勝是梁山泊農民起義將領,后為濟南總兵劉豫的部將,驍勇善戰。金兵南侵時,誓死不降,奮勇抗金。在一次激戰中,敗走西城,口渴難忍。他的戰馬仰天長嘶,前蹄奮力刨地,泉水奪地而出,后人為紀念此泉,稱它為馬跑泉。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7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
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麗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有名。麗江古城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里,民國以后改稱大研鎮。
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麗江古城觀賞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登高憑勝,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藏風聚氣,占盡地利之便。
二、臨河就水,你可觀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凈而充滿生機。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賞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為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四、入市過橋,你可一覽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發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8
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鄉,這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去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首先,我們去了孔廟。在中國,孔廟有很多,但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應屬位于山東曲阜市南門內的第一座孔廟,它又稱圣廟,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我們沿著護城河慢慢向前走,導游阿姨邊走邊介紹說:“護城河是一條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順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聽著聽著,不知不覺中我們漸漸地走到了孔廟。
走進大門,“金聲玉振”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生輝。“這個石門究竟有著怎么樣的來歷呢?”我心里暗想,終于,我把這個疑問說了出來,“孟子對孔子有過這樣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金聲’、‘玉振’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鐘開始,這就是金聲,以擊磐告終,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賢之大成,贊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為了紀念這個小典故,后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導游阿姨應聲回答,真不愧是導游阿姨啊!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孔府的后花園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許許多多的小錦鯉,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最后,我們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9
天后宮坐落在古文化街中心處三岔口西岸,坐西朝東,面向海河,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媽祖廟之一。天后宮原名天妃宮,在民間俗稱娘娘宮,據元史記載:“泰定三年(1320_年)八月,作天妃宮于海津鎮。”元代建有兩座天妃宮,一為原大直沽海河東岸的“天妃靈慈宮”,早年稱東廟,建于元延佑年間,于庚子之戰被焚毀,現僅有遺址。另一為天津市現存影響最大的、保存最好的而且是僅存的早年稱西廟的天后宮,天后宮的建立與天津自古以來就處于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密切相關。
天津東臨渤海,北倚盤山,背負九水,海河直流入海,大運河南下,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特別是運河與海上漕運的發展,奠定了天津的重要經濟地位。金代在此建立直沽寨,自元代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72年)開始海運漕糧,后來海運漕糧連年猛增,漕糧運量從數萬石增至350余萬石,大直沽至海河上游三岔河口就成為漕糧轉運京師的中轉碼頭。元代在大直沽設立了接運廳,并于延佑三年(1320_年)將直沽寨改為海津鎮。從此天津進一步興旺起來,元人王懋德所寫“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的詩句描述了當時的景象。
這座海神廟與中國沿海一些城市的“媽祖廟”相同,都是供奉一位傳說中的神女。天后宮內供奉的天后是一位保護海上航行的神,在歷史上實有其人,被眾人崇拜而附會為神的。古代航海技術很低,不少海員、船夫死于船覆,葬于大海。人們恐懼大海的兇險,乞求航行平安,把得以生存、平安渡海寄托于海神的保佑。天后原是福建蒲田湄州島一位姓林名默的女子,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歲,據記載林默自幼“生而神異”,聰明伶俐,習水性,“能乘席渡海,云游島嶼間”,曾多次救助遇難船只,被眾人稱道,贊她為龍女。她逝世后,當地百姓十分懷念,每當在航海中遇到風險時,就幻想一種超人的力量來拯救,祈禱林默的保佑,逐漸成為人們的精神寄托。當人們航行闖過風險而平安渡海之后,就越加附會于神女林默的靈驗。起初只是在民間廣為流傳,后被官方承認并啟奏當朝,在南宋紹熙元年開始封林默為“順濟夫人”,元代至元十八年(1272年)晉封為天妃,經歷代多次晉封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又晉封為天后。民間尊稱“娘娘”、“圣母娘娘”,南方新昵地稱“媽祖”、“娘媽”。
明永樂二年在天津衛設城,城廓范圍日益擴大,南糧北運,南北物資交流進一步發展。天津鹽業、漁業、航運業、手工業、商業日益發達,天津城東的天后宮香火越來越興旺。到清代對于天后宮的信仰從保護航海擴大到成為保護天津地方的神靈,譽天后宮為“天津福主”,燒香膜拜的已不僅僅是船工、漁戶、航海船家,而更多的是乞求子嗣的老媼少婦。隨著天后宮道士(天后宮原屬道教的寺觀)為適應人們的迷信心理,不斷在宮內增添各類神像及神殿,諸如天后宮圣母身旁的子孫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乳母娘娘以及王三奶奶等;正殿兩側設財神殿、龍王殿、河伯殿、關帝殿、火神殿、灶君殿等等,供奉大小100多位各類神像,適應了天津舊社會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人們的迷信需要,所以香火極盛。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很深的一種迷信習俗,就是為求子嗣去天后宮內“拴娃娃”。此外渴望發財的商賈,祈靈武運的軍閥官兵,乞求消災除病的婦孺,求福求順的妓女等等都跪在天后圣母諸神面前虔心祈禱,燒香許愿。這光怪陸離的現象反映了舊社會落后的一個側面,但是天后宮畢竟是天津地區的開發與變遷的歷史見證。
天后宮建成后,明代永樂、正統和萬歷年間先后重修,清代順治、乾隆、道光和同治年間及民國年間都有局部重修和擴建、改建。解放后,195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天后宮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對宮內主要建筑進行了維修、油飾。天后宮作為“四舊”被掃劫,前殿、牌樓和戲樓被拆毀,加之唐山大地震的損壞,宮內千瘡百孔,變成破爛不堪的大雜院。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再次頒布天后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決定在修建天津古文化街的同時修復四座古建筑,天后宮是重點之一。修復工程以保證天后宮中軸線上各殿建筑原有的面貌為主,重修了戲樓、牌坊、前殿,調整和重建了原來參差不齊、擁擠零亂的兩側配殿,最后重建了二層結構的皇經堂。修復后的天后宮,從東頭的戲樓面向西與面向東的山門之間是能容千人的廣場,戲樓上“樂奏均天”的匾額與山門門額整磚上鐫刻“敕建天后宮”五個字遙遙相對。山門前兩座號稱九丈九高的幡桿(實際測量南桿26.2米,北桿25.94米)加固并保持原貌,兩大幡桿每逢節日即將旗幡懸上,兩面旗幡上繡著:“津門藝萃百肆迎春,溟波浴日濟運通航。”
天后宮山門外北側是過街的張仙閣,進山門即牌樓,是木結構二柱一樓式,正面斗拱下是“海門慈筏”四字橫額,北面橫額是“百谷朝宗”。兩側是重新整修的鐘鼓樓,前殿是面闊三間的過堂殿,殿內重塑了王靈官和高大雄偉的加惡、加善、千里眼、順風耳的全身像,前殿門前屹立兩尊修建工程中出土的石獅。前殿后面通過甬路是坐落在高大臺基上的大殿,亦稱正殿,這是天后宮的主體,正殿平面為凸字形,前接卷棚抱廈,后凸出部分稱鳳尾殿,構成大殿整體。大殿正中佛龕中重塑天后坐像,四名侍女站立兩旁,面前是供桌、供器,殿內兩側陳列鑾駕一套,十分肅穆莊重。大殿門前兩側一對石獅,也是這次修建中出土的。大殿臺基周圍均系花崗巖條石包砌,臺基東南角的條石上仍保留“道光二十三年”刻字。
大殿后是面闊五間上下兩層磚木結構的藏經閣,在閣內,分別鑲在下層南北山墻上的壁碑,可見“重修天后宮后樓牌記”,是民國20_年重修的記錄。藏經閣前臺基兩側也立有兩座高大的石獅,其中一為1985年修建時出土,一為復制。藏經閣后是啟圣殿,系供奉天后父母的面闊三間的小殿。在這次修葺時,在小殿南墻內側發現壁畫,內容是道教的“四值功曹”。正殿和藏經閣兩側重建共20間配殿,最后在啟圣殿西北角重建面闊四間、上下兩層外廓式的皇經堂。
修復后的天后宮,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筑群,保留了明代重修后的風格。現辟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為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民祥地。在前殿與正殿呈復原陳列,各配殿舉辦了“天津歷史民俗陳列”,于1986年元旦隆重開幕,同時在宮內和宮前廣場舉行了有20道各種花會參加的表演,受到各界廣大群眾熱烈歡迎。天后宮是古文化街的中心,修復開幕以來,參觀游覽的群眾絡繹不絕,每逢節日和天后誕辰日都舉辦民間花會表演,天后宮戲樓也時常演出戲曲,屆時數以萬計的群眾和外國朋友來此參觀。天后宮——天津民俗博物館已成為中外各界人士和港、澳、臺胞參觀、旅游的盛地。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海星旅行社的導游傅灼,很榮幸擔任本次導游。這次我們游覽的景點是當陽的名勝古跡—玉泉寺。
大家請看,正前方三圓門上“三楚名山”四個大字,為我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何謂“三楚名山”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漢時以淮北沛、陳、汝南、南郡為西楚;以彭城之東海、吳、廣陵為東楚;以衡山、九江、豫章、長沙為南楚。合稱“三楚”,“三楚名山”即楚國的名山。大家向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玉泉寺最著名的地方—大雄寶殿。我們眼前有三尊佛像,他們各代表什么呢?他們代表中、東、西三方世界中的佛,殿正中釋迦牟尼佛是佛教教主,他原是古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后來他拋棄王位,出家修行成佛。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在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名為“說法印”。這是說法相,表示說法的姿勢。釋迦佛左邊供奉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內盛甘露,右手持藥丸,表示他能醫治世人之疾苦。釋迦佛右邊供奉的是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臺,表示他能接引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大家請跟我來,現在我們到達的地方是有名的珍珠泉。當陽縣志稱此泉為“馬跑珍珠泉”,為什么呢?相傳當年關羽帶兵路過此地,人困馬乏,找不到一滴清水。赤兔馬望了望紅臉主人,又看了看紅色泥土,伸出前蹄刨了一陣,蹄窩里竟涌出一股股清泉,解除了人馬的焦渴,故稱“馬跑泉”。
·天門導游詞 ·大水井導游詞 紅樓導游詞 ·木蘭天池導游詞 ·武漢長江大橋導游詞
好,今天我就為大家導游到這里,下面請大家自由觀賞。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1
廣西梧州市石表山位于廣西東部的梧州市藤縣境內,總面積約15.8平方公里,處在珠三角經濟圈和北部灣經濟圈的交匯點,距梧州市僅88公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包括原生態水域景觀、沙灘景觀、丹霞地貌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田園村落景觀等,是丹山、碧水、沙灘、翠竹、村落組合完美的地方,是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規劃為集休閑、度假、攬勝于一體的天人合一山水詩畫景區,具有較高的觀賞游憩價值。
景區坐落的象棋鎮道家村是歷史名村,隋唐以來,歷朝均在此設立驛站,現村中尚存多處文物古跡,隋時護城河、唐時通濟橋、清時福隆莊等仍保存良好。
景區內的思羅河漂流屬于原生態休閑漂,全程約7公里,丹山、碧水、金灘、翠竹把思羅河點繪成了一條如詩如夢的立體畫廊,那里空氣明凈,環境清幽,河水清澈,翠竹蔥郁,是天然的大氧吧,坐在竹排上悠然而漂,還可領略當地原汁原味的水上風情,是不可多得的放松身心,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石表山景區內道家沙灘公園堪稱中國內河第一灘,濱臨于素有“古代南方水上絲綢之路”美譽的北流河。沙灘的沙子中含有豐富礦物質,利用這些天沙子進行沙療,有十分明顯的理療效果,園內還設有沙地拓展營地、沙地露營、沙地娛樂、沙地美食、水上樂園等項目,在園內可踏沙戲水,是理想的觀光、娛樂、休閑、療養場所。
景區內的石表山寨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集“雅、幽、奇、險、神”于一體,山上植被豐富,城墻式的丹崖絕壁及險峻幽深的額狀巖廊隨處可見,站在山上還可領略山下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田園風光。因山勢險要,石表山還是天然的軍事要塞,在秦漢時期便有人在山上筑寨而居,至今山上仍留存有古人構筑的古寨門、古石墻、古城堡、古石井等遺跡。石表山寨是丹霞地貌、生態知識、歷史文化修學旅游的絕好去處。
明澈的河水、潔凈的沙灘、深幽的峽谷、青蔥的竹林、神秘的山寨、鬼斧神工的丹霞景觀、古樸天成的村落,融合了自然的鐘秀、文化的氣韻和歷史的滄桑,使得整個景區獨具特色,魅力無窮。
景區資源實體體量巨大,疏密度優良,元素組合度高,互補性強,可以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旅游需求,據考證,景區內有四級旅游資源4處,三級旅游資源37處,二級旅游資源58處,一級資源16處,旅游資源基本類型多達43種,達到了Ⅰ級標準。20_年以來,石表山景區被評為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梧州市十大好玩景點之首。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2
無錫惠山古鎮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海拔高8米,東經120°16'、北緯31°34'。距市中心僅2.5公里,京杭大運河緊靠其北流經。無錫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有錫山先民施墩遺址。它以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20_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公布惠山古鎮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山古鎮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錄名單。
古鎮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又是無錫地名的發源地"無錫錫山山無錫"。
惠山古鎮各行業會所占一定數量,其中山貨公所、耍貨公所、石作公所、鹽業公所、建筑業行會,婺源會館等。成為古鎮亮點。惠山古鎮具有水陸二條交通線,水路由京杭大運支流三里至古鎮腹地,陸路離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香火旺盛。無錫的標志性建筑錫山龍光塔,始建于明萬歷間,是古鎮一景。唐代陸羽品宜茗者,惠泉第二,“天下第二泉”因之得名。惠麓一帶林茂石壑,泉水豐富,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美譽。唐、宋惠山寺石經幢聳立古鎮中心。始建于北宋金蓮橋、唐聽松石床在古鎮中重要位子。唐皮日休詩“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明洪武初年600余年古銀杏,400余年古玉蘭,古香樟,根深葉茂。始建于明代的寄暢園、愚公谷舊貌依舊。
明代“千人報德坊”、“華氏四面牌坊”是古鎮牌坊群的佼佼者。惠山古鎮祠堂建筑群占居古鎮主體位子,始建于唐而盛于明清,先后出現120處祠堂建筑體,其中宰相祠堂九處,楚相春申君黃歇;唐相李紳、陸贄、張柬之;宋相司馬光、王旦、范仲淹、李綱;清代李鴻章。惠山祠堂群按規制可分為尚書祠、侍郎祠、御史祠、巡撫祠、忠節祠、貞節祠等,祠堂名目繁多。涉及80余姓氏,180余名歷史人物,是尋根問祖,追根溯源姓氏文化的源泉。
惠山老街立于惠山直街東端。街口豎立一塊石碑橫額。正面磚刻“五里香塍”四字,晚清竇承焯書;反面篆書“九峰翠嶂”。系邵寶八世族孫涵初所書。碑立于清咸豐六年。五里香塍,原為無錫西門至惠山的一條大道。1976年,京杭運河無錫段改道,五里香塍已被湮廢,近惠山一段建成林蔭大道,稱惠山直街,街上保持著江南民居老屋,經銷惠山泥人的店鋪林立,龍頭下有惠山泥人博物館,寶善橋有惠山泥人廠,街上有張巡廟。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3
大家好!歡迎光臨圓明新園!
圓明新園座落于珠海市九州大道,大石林山下,占地1.39平方公里,它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平坦開闊,其中福海湖水域面積8萬多平方米,風景十分秀麗,是旅游的好地方。圓明新園于1997年2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筑是以北京清代盛時的圓明園為載體,按建筑物1:1的比例,根據圓明新園的地理環境重新布局,同時結合現代旅游景點的特色,賦予了新的內容
圓明新園共分三大景區,第一大景區是位于中軸線的皇家建筑群,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正大光明景區,它由大宮門、正大光明殿以及東西配殿組成。正大光明殿是紫禁城外清代帝王又一處理政務的地方,自雍正到道光皇帝,每年皇帝生日受賀,親政曲宴親籓,大考翰詹等重大活動都在正大光明殿那里舉行。
圓明新園的正大光明區的東西配殿,是圓明滄桑史料館,在這里大家可以通過展出的圖片,實物資料以及豐富的文字來了解圓明新園的建設情況。這個充分體現了“國敗則園衰、國盛則園興”的深刻愛國主義主題,在西配殿,大家還可以通過展示的圓明園的全景鳥瞰圖和圓明新園全景模型對二者有一個整體了解。
正大光明殿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步入正大光明殿內,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勤政親賢”四字匾額,這是康熙皇帝的遺訓,也可說是漢武帝的座右銘,其含意是:作為一國之君應勤于政務,親近賢臣,廣為納諫。正大光明布局是仿北京故宮太和殿而擺設的,金色的寶座,金色的屏風,金色的盤龍藻井,顯示了威嚴的皇家氣派。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4
縉云山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佛教淵源:
縉云山是四川境內的佛教勝地之一,原有寺廟十多座,現存縉云寺、溫泉寺。縉云寺坐落在“獅子”、“聚云”兩峰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它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0_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于宋,明末毀于兵火。現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山上還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時代的古建筑和歷史文物。1930年,佛門長者太虛上人得到川督劉湘的支持,在縉云寺內創辦了“漢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為“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由大虛上人任院長,并從拉薩、康定等延請羅桑呼克圖、滿智、超一等來此主教。一時“喇嘛來渝者,前后絡繹不絕……”縉云山因此成為當時宏揚佛學的凈土,而獲得“小峨眉”美稱。
名勝古跡:
"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大月在松",它雄峙于嘉陵江小三峽之溫湯峽之西岸,與北溫泉相鄰,山上奇峰聳翠、林海蒼茫、古木參大、古剎林立,集雄、險、奇、幽于一身,素有川東小峨嵋之稱,為全國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緒云山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風姿。
避暑勝地:
重慶與武漢、南京齊名,并稱長江邊的三座火城,每年夏季酷暑難當。令人望而生畏。位于重慶市北的縉云山,九峰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云濃霧重,常溫比市區約低5-7度,滿山蒼翠,清雅怡人,是重慶著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里還特產極具地方特色的縉云甜茶。
概述:
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位于北碚境內,距渝中區約60公里。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處1030米。景區之內現有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云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豐姿。獅子峰是縉云山的主峰,峰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巖石上,用鐵欄桿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里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峰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在獅子峰觀日出、賞云海,其壯麗不讓東岳泰山。縉云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風姿。
縉云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余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云山,堪稱觀日出,覽云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云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云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_年),后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為“縉云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梁或北周作品.
有關重慶著名景點的導游詞有5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境內。大足石刻始于晚唐,歷經五代而盛于兩宋,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憂秀代表。石窟多達76處,共有造像6萬余軀,石刻銘文10萬余字,總稱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山,即古龍崗山,共290龕窟。著名龕窟,如心神車窟,窟正中之皤龍“心神車”尤為奇偉。其間凈寶瓶觀音、多羅、文殊、玉印觀音、如意珠觀音、普賢、日月觀音、數珠手觀音等,雕刻對稱,嚴謹有序,渾然一體。八軀菩薩像,豐腴圓潤,典雅大方,為此間石刻之精華。北宋著名書家蔡京所書《趙懿簡公神道碑》,碑高3.7米,寬1.37米,書法藝術價值較高。
寶頂山,風景幽麗,共13處石刻,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為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先以小佛灣為藍圖,后在此雕造。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載,無不備列”,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5
同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同里隸屬江蘇省吳江市,位于太湖之濱,京杭大運河畔,全鎮總面積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萬。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同里、葉澤、南星、龐山、九里5個湖泊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縱橫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個小島,由于同里處于澤國河網之中,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災,古建筑保存較多,是江蘇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因水成園,家家連水,戶戶通船,構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贊美不絕。
嘉蔭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舊稱柳宅,建于民國十一年間(1922年),宅主柳炳南,與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同宗。柳亞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蔭堂的正門采用石庫門式的墻門,其墻面所用原料比較細膩又用經過水磨加工的細清水磚砌成,并加以灰漿勾維,使墻面更顯得整潔光亮。雖未登堂入室,卻已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穿過門廳抬起頭來,只見‘福、壽、祿”三星躍居正脊中心,額首微笑,似乎正在歡迎來自遠方的朋友。嘉蔭堂的主建筑俗稱“紗帽廳’,系仿明結構,整座大廳高大寬敞,肅穆莊重。廳內到處刻著圖案,五架梁兩側刻有八駿圖”,梁兩端刻有‘風寒牡丹,梁底則刻有“稱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圖案,就連拳頭大小的一塊“峰頭’,也刻上了寓意“連生貴子”的蓮蓬,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更為罕見的是,紗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國演義》中的“古城會”、“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圖畫,讓人不由拍案叫奇。這組木雕現已被(中國戲曲志·蘇州分卷)收錄。
崇本堂位于江蘇吳江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館的話,那么崇本堂就是這座博物館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藝術品,其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內涵,讓每一位游人贊嘆不已。走進庭院,只見疊有湖石花臺的小院里,天竺和紅楓相映成趣,磚雕門樓面北佇立,門樓上方設置了仿木結構的飛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龍細紋,下面是花崗巖制作的條石門檻,中置“黃狼箱”活絡門閂,“一塊玉”兩端飾有如意香草紋,蹭的“包袱巾”上刻著寶相花,里面還有暗喻升官發財的“鯉魚跳龍門”的深浮雕。門樓的字牌兩側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畫,字牌上端莊有力地寫著“崇德思本”四個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為人之道。磚雕正脊還有一幅“望子成龍”圖,上面人歡魚躍,使人浮想聯翩。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6
西安事務眷念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開國路69號(原金家巷1號張學良第宅內)。1982年,國務院將這里辟為西安事務舊址,并成立西安事務眷念館,列入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
原張學良第宅建于1932年,為對象分列三座三層磚木布局西式樓房,附近筑砌青磚圍墻,大門開在北墻正中。東樓是構造樓,中樓是客堂、集會會議室,西樓是張學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悲觀抗日、起勁的蔣介石,發作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務。事務產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僻靜辦理,以毀壞東瀛鬼子帝國主義和百姓黨親日派的詭計,促成國共相助,連合抗日。12月17日,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托,帶領中共代表團赴西安同張、楊協商,與蔣介石會談,迫使他接管遏制內戰同等抗日的主張。西安事務的僻靜辦理,成為時事轉換的關節,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戰的轉變,促進了抗日民族同一戰線的形成和成長。
周恩來、葉劍英比及西安后,即住在張第宅的東樓,在中樓與張學良、楊虎城交涉,并和二人與南京當局代表宋子文等會談。止園是楊虎城第宅地址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側。建于1933年,主樓為傳統宮殿式構筑。西安事務前夕,張、楊在這里密商動員兵諫,周恩來也曾親臨止園商談,促成西安事務僻靜辦理。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西安動員兵諫,欺凌蔣介石抗日的變亂。1935年,中國共產黨宣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同一戰線的主張。世界人民的抗日行為進入新的飛騰,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越發不得民氣。在西北擔負剿共使命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煩內戰,力主抗敵,在世界抗日行為飛騰的敦促下和中國共產黨抗日同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率領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赤軍產生接洽,起源奠基了三方連合抗日的政治基本。
蔣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飛抵西安,要挾張學良、楊虎城:如不加緊“剿共”,即將張學良、楊虎城兩部別離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張學良、楊虎城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蔣加以拒絕。兩位愛國將領遂毅然抉擇實施兵諫。12月12日破曉,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蔣聞槍聲,急促越后墻逃脫,貴州導游詞,爬上山坡潛伏,被張學良的衛隊搜刮發明后捕捉。同時楊虎城手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10余人拘押。張學良、楊虎城于12日連忙公布打消“西北剿匪總部”,創立抗日聯軍西北姑且軍事委員會,張學良、楊虎城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世界提出改組南京百姓當局,遏制內戰,開釋救國會首腦及統統政治犯,開放公眾愛國行為,保障人民會議、結社自由,實施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集會會議等8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連合抗日大計。西安事務產生后,南京百姓當局中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主張襲擊西安,借機擴大局勢,篡奪蔣介石的統治權利,進一步與東瀛鬼子妥協。英、美帝國主義及親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則但愿事務僻靜辦理,以維護蔣介石的統治職位和英、美在華好處。宋子文、宋美齡委托英籍參謀端納飛西安探視環境。16日,何應欽就任“討逆軍”總司令,并響應作了軍事陳設,派飛機轟炸西安鄰近地域。
中共中央說明白海表里形勢,確定了僻靜辦理事務的目的。17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達到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誠心交涉,并訪問各方人士,武斷主張僻靜辦理這次事務。22日,宋子文、宋美齡飛抵西安開始與張學良、楊虎城及中共代表交涉。24日,告竣了改組百姓黨與百姓當局、遣散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開釋上海愛國首腦、開釋統統政治犯、保障人民權力、聯共抗日等項協議。周恩來曾接見蔣介石,蔣暗示以人品包管,推行上述協議。25日下戰書,張學良護送蔣介石飛離西安。事務的僻靜辦理,敦促了國共兩黨再次相助,實現連合抗日,中國由此實現了從海內戰爭到世界抗戰的巨大轉變。但蔣介石其后背信棄義,使張學良遭恒久羈系,楊虎城慘遭殺戮。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7
海陵島位于南海之濱,陽江市西南端,為廣東第四大島。該島交通便利,經廣湛高速公路至廣州僅3.5小時,是粵西、粵東、粵中的海上中轉站。全島陸地總面積109.8平方公里,1992年6月18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轄海陵、閘坡兩鎮。除宋太傅張世杰廟址和陵墓、古炮臺等名勝古跡外,還有10多處沙灘可供開發為海水浴場,享有"東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之美稱,是一顆鑲嵌在南中國海岸上的明珠。
島名為“海陵”,有人說因島上有個張太傅的陵墓,“海上的陵墓”那自然就是“海陵”了。張太傅就是南宋末年的大忠臣張世杰,曾官至太傅樞密使,大約相當于國防部副部長罷。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新會涯門那場海戰慘烈悲壯,陸秀夫背著才九歲的宋帝趙昺跳海自盡了。張世杰率領宋軍殘部繼續展轉抗敵,最后在這一帶不幸遇臺風犧牲,遺骸被收葬在這島上的赤坎(力岸)村。但是,古陽江在南朝還屬宋康郡時(約432年),便有海陵令(縣)。即是說,在張太傅之前800多年,已經有“海陵”這地名。
那么,這名字最初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海陵島原名叫螺島(或螺洲),那是因為他的地型像一只橫放著的海螺殼。后來,隨著地質變化,漸漸從海中浮起來,變成了望不盡頭的“海上丘陵”了,這才叫海陵。我們前面這座草王山上有只巨大的石蟾蜍,別看它屹立在山頂,仔細看看,石上還有許多蠔殼呢。莫非是人們粘上去的?要不是從海上來的?原來這蟾蜍石就是海上的一塊礁石,據史書記載:“海陵舊名螺洲,又名螺島。最高者草王山,山上有磐石,非人力可致,而粘蠔殼。”這就是海陵由一塊海上礁石變成現在的海陵島見證。
廣東著名景點的導游詞2
橋溪古韻景區毗鄰雁南飛茶田,景區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明、清時期興建的十六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質樸卻又不失宏偉,百年古民居——繼善樓的建筑規模和建筑藝術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是客家建筑的一朵奇葩,石橋、溪水、民居、古樹構成一幅秀美的客家田園風光畫卷,先后評為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村落等榮譽稱號。橋溪古韻景區是可以體驗客家原生態的民風民俗、了解客家古民居的建筑藝術、發現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文化傳統、感受十里橋溪山水的迷人風光、探尋明朝末代太子朱慈烺的歷史謎蹤。
梅州雁南飛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優美,是個可以出攝影作品的地方。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景區包括:雁南飛神石,雁南飛大道,游客中心和茶情閣,茶藝表演,會議中心,圍龍大酒店,圍龍食府,笑傲江湖瀑布,龍那山生態谷,仙茶閣,高級別墅區。還有各種景區特產,美食,文化,等你去了解。
梅縣雁南飛茶田地處廣東省梅縣雁洋鎮境內,占地面積667公頃,是把農業與旅游有機結合,融茶葉、水果的生產、園林綠化和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雁南飛茶田依托優越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標準化生產的茶田,以珍愛自然、融于自然的生態為理念,完美體現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客家文化為內涵開發旅游度假,吸引了眾多游客。配套有獨具客家特色的圍龍大酒店、歐陸風情的豪華別墅、華貴典雅的圍龍食府、古樸的茶情閣、清靜怡人的仙茶閣、多功能會議廳等完整的旅游及會議配套設施,以及專業的客家歌舞藝術團。客家飲食文化,在這里得到傳承和發揚,雁南飛創立的新客家菜系,是客家飲食的繼承和改良。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8
大約四十分鐘的路程終于到達目的地,哇,好多的人啊!車子剛剛停下,小妹和我便迫不及待的跑到售票口,大聲喊:“爸爸媽媽,快點買票來啊,我好想進去玩水。”
進入驗票口,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像屏風似的山巒,高高的直入云端,山腳下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的從遠處流下來,河流兩邊長著好多粗大的梨樹,我猜或許是因為這些古老的梨樹才叫梨木臺的吧。我們邊走邊欣賞著路邊的一草一木。步入景區里很是涼快,陣陣的涼風吹拂著花草樹木,它們好像在歡快的跳舞“歡迎你們的到來”。
我們正被美麗的景色吸引著,爸爸說:“聽水流的聲音,前面一定是有大瀑布,我們快點走”。小妹和我跑在最前面。哇,好大的瀑布啊,好清澈的水,能看見水潭里白凈的石頭。趕緊挽起褲腳下水。呀,好涼好舒服,一下子趕走了身上的汗珠。“注意安全,千萬不要去水深的地方玩”媽媽大聲的說著,可在我聽來,完全被瀑布聲淹沒了。我和小妹嬉笑著,歡快的玩著潑水。這里的水都是甜絲絲的,清請澈澈的。我們在這里玩了好久才又向景區深處走去。
那是什么?難道一座大山被神斧從中間劈開了?一座高入云端的大山中間出來一條通向天空的階梯——天道。一臺一臺的臺階直上直下的,陡峭的很,我猜這就是通向天空的道路。因為小妹走的累了,我們在這里一直玩到傍晚才戀戀不舍的返回。
好開心的一天,美麗的梨木臺,有時間我還會來看你。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9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姜明政,很榮幸能夠成為你們的導游,歡迎大家來到黃山。
大家請看我手指的地方,這就是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它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黃石千巖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看,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名為“五老上天”之名。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俄位于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藥、蘇武牧羊等,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達1200多塊,我們無法為大家一一道盡。黃山一一怪石名不虛傳。
我的解說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0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來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參觀游覽。水洞溝遺址位于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南距靈武市30千米,西距銀川市19千米,距離河東機場11千米,北與內蒙古鄂前旗相接,占地面積7.8平方千米。科考發現,水洞溝地區是三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圣地。1920_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里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3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對這種地區相隔遙遠,文化雷同的現象,外國著名考古專家認為是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水洞溝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闡述區域性石器技術傳統的成因、遠古文化的發掘和變異以及晚更新人類在東北亞的遷移、擴散和交流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對3萬多年前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位游客朋友,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臺等軍事防御建筑大觀園。保護區內,蜿蜒東去的長城、高臺聳立的墩堠、古樸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溝塹令人目不暇接,讓人遙想當年“甲士擁矛馳戰壘,將軍拔劍逐胡兵”的壯烈場面。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臺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這里充滿了雄渾、奇特的荒谷神韻,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里集中了魔鬼城、臥駝嶺、摩天崖、斷云谷、檉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使人望而生奇,頓生地老天荒、曠古玄遠之嘆。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建設使水洞溝旅游區已經成為一個集旅游觀光、科學考察、休閑娛樂、軍事探密于一體的旅游區。隨著水洞溝遺址博物館的開館,水洞溝景區又增添新的亮點。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1
長隆水上樂園在20_年整個夏季的火爆仍然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從20_年5月中開園到10月中休業,長隆水上樂園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里接待了超過140萬游客,其中有7成的游客是帶小朋友的家庭游客。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世界一流的水上游樂產品和服務,為了讓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可以體驗到屬于他們自己的親水樂趣,長隆水上樂園開始了全新的升級改造工程。整個長隆水上樂園面積比去年擴大了一倍,總面積將超過40萬平方米,升級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游樂項目最多的水上樂園。
為了讓游客更加舒適和方便,長隆水上樂園對于園區的硬件服務設施進行了擴容和提升。經過改造的正門入口和游客服務區域將達到1萬平方米。為了更多游客能夠方面的更衣和淋浴,將新修一棟2層樓的游客服務區。其中的儲物柜區域擁有11000個儲物柜,是去年數量的三倍。在更衣淋浴區還有眾多新修的5A級標準的淋浴間。在整個更衣區域內還配備了投幣式的吹風筒,和免費的衣物烘干機。針對團隊游客,新建的東門團隊服務區將全部用于團隊接待,以緩解高峰期人流的壓力。整個游客服務區在比去年增大了5倍的面積和新增了眾多的硬件設施后,全新的游客接待區將可以完全滿足高峰時期所有游客的衣物儲存、更衣和其他需求。
為了確保長隆水上樂園的世界級水準,大型先進設備的引進也是不可缺少的。今年新引進的“巨獸碗”是由設計“大喇叭”的世界知名加拿大水上設備設計公司PROSLIDE設計提供的,該設備得到了20_年金票獎“最佳新水上游樂設備”獎。“巨獸碗”將會讓你體驗到完全不同于其他設備的全新滑行體驗。其他的游客還可以站在設備旁邊8米高的觀景臺上,看到整個滑行過程。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們今天游覽的是被稱其為湖北的“呼倫貝爾”的大九湖風景區,大九湖并非湖,而是一片沼澤地,屬山澗盆地,也是一處高山濕地。高山濕地在我國不多見。這里海拔1700米,面積為36平方公里,中間卻是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圍,若是在平原地區,這塊平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抬頭見高山,地無三尺平”的神農架群山之中,出現這樣的大面積的平地,卻是少見的,大九湖因而享有“高山平原”的美稱。
大九湖位于神農架的西麓,緊鄰四川,靠近陜西,與重慶的巫溪、巫山縣交界,是神農架通向重慶的西大門,古來便有“一腳踏三省六縣”之說,也是神農架的四個鄉之一的——大九湖鄉政府所在地。到了大九湖之后,最有趣的還是扎向平川中的那些山頭,仔細數一下,您會發現有九座山峰,有的人看著覺得是九條蒼龍,在爭飲甘醇,龍頭、龍頸、龍身、龍尾無不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又有人說那是倒拖在湖中的九條牛尾,山頭依稀為牛腿、牛屁股。還有四句歌謠“四川過來九條牛,走到九湖未回頭,何時識得其中味,不出天子出諸侯”。
兩種說法不僅有形象依據,而且還有歷史依據,九龍爭飲說源出神農氏采藥釀藥酒時,引來了九龍爭飲,造就了“四周山縱橫,中間一地坪,綠樹滿坡生,水接天坑滲”的神妙景觀。相傳,當年的大九湖卻是一片水鄉,一溜排開的九個湖泊,黑水河貫通著彼此,不過湖中盛的并不是水,而是神農氏泡制的抗寒藥酒,因而大九湖又叫大酒湖,酒香四溢,召來了九條蒼龍全喝醉了,整個身子也就永遠留在這了。
九牛說印證著“薛剛反唐”的故事,薛剛既是從大九湖躍出的諸侯,唐中宗被母后武則天貶為盧陵王駐守房州,卻心系長安,做夢都想重返京城,再登帝位。李顯得神農老祖指點,特命薛剛為帥,在大九湖屯兵、練兵,待時機成熟便起兵直搗長安城,一舉推翻武周王朝,恢復唐號,李顯再次登上中宗皇帝的寶座。
大九湖確實堪作這段歷史的見證,平原周圍,分布著10個屯兵點,分別叫做一字號、二字號、三字號直到九字號、帥字號,他們即為當年各營將士營地和元帥大帳的所在地,帥字號位置居中,最為險要,是薛剛元帥的大帳,千百年來,這的農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地名卻始終未改。
平原西面山坡上至今保留著鸞英寨、擂鼓臺等遺址,山槽間至今保留著卸甲套、九燈河的古名。鸞英寨即薛剛夫人紀鸞英的寨堡,它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擂鼓臺即薛剛點將演陣的故址,場面開闊,可容萬人。卸甲套流傳著薛剛兵敗,丟盔卸甲的故事。最便游賞的還是那座“娘娘墳”,它位于平原中部的南側,是一個大土堆,堆上原生有兩棵櫟樹,須三人合抱,前些年,才被雷電劈倒。娘娘指花月姑,她是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的愛妾,才貌兼備,文武雙全,隨武三思征討薛剛,卻與陣前唐將調情,被夫君碎尸萬段,拋尸荒野,一群神蟻,不忍目睹慘狀,銜回尸體,終成一座土墳,這便是娘娘墳的來由。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3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男人一路歡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游客如此評價九畹溪漂流。九畹溪距三峽大壩20公里,分為兩段,上段兩人一舟,闖越怪石密布、浪花四濺的激流險灘;下段坐觀光艇或沖鋒舟,穿越絕壁林立、山窮水復的九畹峽谷,欣賞地縫、仙女山、望夫石等奇觀。漂流九畹溪,體驗浪遏飛舟的快感,享受戰勝自我的激情,被中外游客譽為“三峽第一漂”。
九畹溪曾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早年開壇講學、植蘭修性之地,“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即指此地。從秭歸新縣城至九畹溪,沿途有問天神簡、神牛泉、將軍巖、美女曬羞、剪刀崖、和尚巖等十余處自然景觀,有與屈原文化緊密相關的問天簡、壇包、神龜石、巨魚坊、求字碑、硯窩臺、筆峰石、靈芝巖等近二十處人文景觀,有極具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懸棺群,有宗教特色濃郁的圣天觀,有人跡罕至的干溪溝生態旅游區,供您欣賞。
在通往九畹溪景區的路上,茶園坡遂道口,有一塊巨石臨江倚石而立,高約400米,寬約80米,厚約5米。它與主巖之間有一道裂縫,寬處約5米,窄處約半米,把它與巖體完全分離。這塊高而薄的石片,就象人工立起的一方豐碑,又象一片竹木削刻的書簡,相傳楚國郢都失守之后,屈原托弟子石夫將詩簡《問天》帶回家鄉,焚于高山之巔,石夫不忍,將詩簡藏于此處,人們稱它為“問天神簡”。
巨魚坊在九畹溪口,有個雖小卻很有名的碼頭,叫巨魚坊。相傳屈原投江汩羅之后,水神湘君、湘夫人派洞庭湖神魚將他的尸體送回故鄉,交給屈原的妹妹女須。神魚完成任務后,再也沒有回洞庭湖,它上下一年一回游,上不過泄灘,下不過新灘,一直守在九畹溪口的江水中。清代詩人程含章作詩歌頌它:“客言秭歸山下水,中有神魚長不死。當年屈子投汩羅,神魚銜送歸鄉里。”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游覽觀光!我們今天將要游覽的是西陵峽口風景區。
西陵峽口風景區位于燈影峽與三峽大壩之間,橫跨西陵峽兩岸,交通便捷,從宜昌市或三峽大壩出發,陸路經宜蓮公路,水路經長江黃金水道均可到達,同時,乘輪渡過江,還可到達南岸的石牌和三峽極頂風景區。西陵畫廊由“永遠的西陵峽”峽谷風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橋和地質公園、西陵峽沿江棧道組成。它以峽谷風光、地質公園為特色,是開展地質科考、書畫觀摩、觀光攬勝、徒步游三峽等旅游活動的絕佳之地,主要景觀有震旦紀、寒武紀世界標準地質剖面、世界華人三峽石刻、仙人橋、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畫廊是整個三峽中最為神奇壯麗的峽谷,因而北宋領袖歐陽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絕唱,陳毅元帥也寫有“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峽,忘返興猶稠”的豪邁詩篇。三峽大壩竣工后,從三峽大壩到葛洲壩之間長38公里的西陵峽段將是唯一不被淹沒的峽谷,將保持原汁原味的峽谷風光,是永恒的三峽風光,是尋夢三峽的樂園。西陵畫廊北岸蓮沱一帶的寒武紀、震旦紀地質剖面,是20世紀20_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并命名的,是全國三大典型地質剖面之一,揭示著地球遠古的奧秘。
仙人橋是西陵峽風光的最佳觀景點,其附近的峽谷段是三峽最窄處,兩岸峽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驚濤拍岸,是體味三峽雄奇風光的極佳地段。仙人橋原名天生橋,位于江北岸懸崖上,它三面絕壁,一面臨江,在兩山之間,凌空飛架,險峻奇特之至,傳說是天上的仙女與凡間樵哥一同升天時,仙女裙帶化成的彩橋。“仙人橋上白云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峰”,宋代詩人田鈞當年途徑橋下,因山水兇險和不見仙女倩影而深為遺憾。而今,這里開發成為旅游區,一個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鶴立于升天臺上,似在飄然升天,栩栩如生。站立橋上,上下百里西陵畫廊盡收眼底,但見云卷細浪,霧散輕紗,偌大長江,飄忽如帶,千輪萬舟,形如柳葉,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險,人續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畫,東有石門天險,西有三把刀名峰,北有“山勢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麗生輝的明月峽,令人目不暇接,心馳神往。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5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它位于昆明東南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
石林風景區距昆明市區89千米,乘車需要近2個小時。
各位朋友,在中國旅游,人們有這樣的說法:到了北京登墻頭,到了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觀山頭,到了上海數人頭,到了蘇州看丫頭,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該看什么“頭”呢?對了,有朋友說了:石頭!前面所提的墻頭、墳頭所指不用說了,而這石頭指的就是我們今天即將游覽的石林。不少游客說:不到石林等于沒到昆明。由此可見石林在云南旅游中的地位。另外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云南省的旅游標志就與石林有關,那是什么標志呢,這個迷底我們到了石林后自然就能解開。正因如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來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飽眼福。
現在我們的車子已駛離市區,腳下這條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于1991年元旦正式通車,是云南省的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全長120千米,往東到石林,向西到安寧,連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緬公路,屬國道320、324線。有朋友會問,云南有高速公路嗎?有。云南省己實現以昆明為中心200千米范圍內主要干線公路的高等級化,并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的公路建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現在車子正行駛在昆明市官渡區的轄區內。官渡區是昆明市所屬的五區之一,是各郊縣區中鄉鎮企業較發達的一個區。各位請看前方,那里壽渡區所轄的一個彝族鄉——阿拉鄉。彝族的一個支系,頭戴雞冠帽的撒梅人就世居于此。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有花卉之鄉、水果之鄉、蔬菜之鄉美譽的呈貢縣境內了。說到“呈貢”朋友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提到斗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也許您家中的花瓶中就曾插過呈貢斗南的鮮切花呢。現在呈貢縣斗南鎮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這里的鮮花行銷全國,遠銷海外。這里傳統名花有康乃馨、玫瑰、滿天星等。現又引種了百合、鶴望蘭(又稱天堂鳥)、非洲菊、紅掌等等名貴花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斗南花卉買賣不論支而論斤,各位回家前別忘了買幾斤鮮花帶回去。除花卉外,呈貢的果蔬也非常有名。而水果中又以寶珠梨最負盛名,傳說呈貢之名就是因寶珠梨而得來的。相傳在宋代大理國時期,大理賓川雞足山高僧寶珠和尚到都闡城(今昆明)講經,隨身帶來幾株大理雪梨樹苗,并將苗與呈貢的優質梨種嫁接,不想結出的果實個大、味甘、肉嫩、水多。由于梨樹苗是由寶珠和尚帶來的,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寶珠梨。據說在元代此梨是專供梁王食用的,還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皇上吃后贊不絕口,要求年年進貢,并下令把原千戶所改名為“呈貢”。元朝皇上是否真吃上寶珠梨史籍中無據可查,但我要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品嘗一下我們的寶珠梨。俗話不是說嗎:“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現在我們往里走。各位請駐足,抬頭看:在兩峰之間夾有一搖搖欲墜的巨石。這里用“千鈞一發”來形容最貼切不過。大家過的時候一定要輕手輕腳,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會掉下來。好了,過了千鈞一發,各位可以放心了。其實這塊巨石在這里“定居”已經三百多萬年了,經歷了無數次地震的考驗,是不會掉下來的。
沿途走來,石峰如劍,直刺青天。這里是劍狀喀斯特表現最典型的地方,游人稱為刀山火海。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6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立于1920_年,現為國家“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同時也是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在20_年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在171位(大陸第五名),國際聲譽和影響明顯擴大。學校的一批學科在國內和國際學術領域有更大的影響,中山大學在15個學科領域的論文總被引次數進入全球前1%,僅次于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并列國內高校第2位。這15個學科領域分別是化學、臨床醫學、物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與行為科學、數學、微生物學、農業科學和社會科學總論。ESI數據庫共22個學科領域,15個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已超過ESI數據庫學科領域三分之二。論文總影響力(總被引次數)達126276篇次,世界排名399位,處于前0.08%的位置;十年間我校ESI論文的篇平均被引次數為7.65,在國內高校排第4。
1835年,美國的伯駕醫生在廣州設立醫局,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濟醫院,于1866年設立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專科教育機構。1888年,由美國人開設的格致書院在廣州開學。
1920_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建立地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并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學校于1920_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范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7
在我國的南端有一座美麗的島嶼,它就是海南島。
那日依舊風和日麗,陽光還是那么充實,我和媽媽來到了這人間天堂。這里天映著海,海連著天,海天一色。海灘上躺著貝殼、海螺,還有一只只寄居蟹呢!
我走進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際,就像一幅藍色的圖畫,海水涼涼的、清清的。這時,從遠處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那浪花有的變成一朵朵美麗的“水蓮花”,在水中翩翩起舞,一朵比一朵盛開的美麗,一朵有一朵的姿態,一朵有一朵的神采。一陣微風吹來,這“花瓣”又變成一只只小蝴蝶,悄然降落在游客的身上。
我轉身來到沙灘上,一邊撿貝殼,一邊傾聽海風的聲音。當我光著腳丫在沙灘上奔跑時,我感受到了沙灘的濕軟。當我抬頭仰望,又看見一只只海鷗在翱翔。悠悠的白云陪伴著藍藍的天空,海天渾然一體,我被眼前的風景所深深地吸引了。
我們又來到水果店,里面的水果琳瑯滿目,有蓮霧、菠蘿蜜、小香蕉……我最感興趣的是椰子,椰子就像個小娃娃,仔細觀察,會發現椰子有3個凹凸不平的小坑。這里的風物令我眼界大開,讓我流連忘返。
我愛這迷人的南國風光,更愛這美麗的海南島!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8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它位于昆明東南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
石林風景區距昆明市區89千米,乘車需要近2個小時。
各位朋友,在中國旅游,人們有這樣的說法:到了北京登墻頭,到了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觀山頭,到了上海數人頭,到了蘇州看丫頭,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該看什么“頭”呢?對了,有朋友說了:石頭!前面所提的墻頭、墳頭所指不用說了,而這石頭指的就是我們今天即將游覽的石林。不少游客說:不到石林等于沒到昆明。由此可見石林在云南旅游中的地位。另外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云南省的旅游標志就與石林有關,那是什么標志呢,這個迷底我們到了石林后自然就能解開。正因如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來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飽眼福。
現在我們的車子已駛離市區,腳下這條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于1991年元旦正式通車,是云南省的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全長120千米,往東到石林,向西到安寧,連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緬公路,屬國道320、324線。有朋友會問,云南有高速公路嗎?有。云南省己實現以昆明為中心200千米范圍內主要干線公路的高等級化,并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的公路建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現在車子正行駛在昆明市官渡區的轄區內。官渡區是昆明市所屬的五區之一,是各郊縣區中鄉鎮企業較發達的一個區。各位請看前方,那里是官渡區所轄的一個彝族鄉——阿拉鄉。彝族的一個支系,頭戴雞冠帽的撒梅人就世居于此。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有花卉之鄉、水果之鄉、蔬菜之鄉美譽的呈貢縣境內了。說到“呈貢”朋友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提到斗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也許您家中的花瓶中就曾插過呈貢斗南的鮮切花呢。現在呈貢縣斗南鎮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這里的鮮花行銷全國,遠銷海外。這里傳統名花有康乃馨、玫瑰、滿天星等。現又引種了百合、鶴望蘭(又稱天堂鳥)、非洲菊、紅掌等等名貴花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斗南花卉買賣不論支而論斤,各位回家前別忘了買幾斤鮮花帶回去。除花卉外,呈貢的果蔬也非常有名。而水果中又以寶珠梨最負盛名,傳說呈貢之名就是因寶珠梨而得來的。相傳在宋代大理國時期,大理賓川雞足山高僧寶珠和尚到都闡城(今昆明)講經,隨身帶來幾株大理雪梨樹苗,并將苗與呈貢的優質梨種嫁接,不想結出的果實個大、味甘、肉嫩、水多。由于梨樹苗是由寶珠和尚帶來的,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寶珠梨。據說在元代此梨是專供梁王食用的,還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皇上吃后贊不絕口,要求年年進貢,并下令把原千戶所改名為“呈貢”。元朝皇上是否真吃上寶珠梨史籍中無據可查,但我要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品嘗一下我們的寶珠梨。俗話不是說嗎:“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呈貢的名字真是因梨而來的嗎?其實“呈貢”一詞源于彝語“柴谷”,意為:盛產稻谷的海灣壩子。有朋友問“海灣?哪來的海?”別急,各位請往您的正前方極遠處眺望,一線水光若隱若現,那就是被稱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人說那應該是“湖”灣,怎么會是“海”灣呢P這個問題等一會我們見到另一個湖的時候我再給大家解答。
各位是否注意到車窗外果樹下土壤的顏色。
對,紅色。我們的旅游車正行駛在紅土高原上。這土為何呈紅色?云南地處低緯度地區,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條件給云南高原上的土壤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區地處亞熱帶、熱帶,熱量豐富、降水豐沛。豐沛的降水不斷沖洗著富含鋁、鐵等金屬離子的成土母質,使其中易溶礦物大量分解、流失,濕熱的氣候加速了土壤中鐵的氧化,活動性較差的鐵鋁氧化物殘留了下來,把土壤染成紅色。我國南方特別是云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大部分土壤皆為紅色。那么我國北、中、西、東的土壤主要呈什么顏色呢?我告訴大家:我國東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東北呈黑色;中部的黃土高原,為黃色。這與中國道教中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顏色相符。中為黃色,黃土高原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五種顏色又與中國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相對應,因此就有“五色土”之說。好了,關于土壤我們就說到這。若各位感興我們還可以再討論。
各位請看您的左前方,這里是昆明鄉村高爾夫球場。昆明優越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宜全天候體育運動,這個鄉村高爾夫球場總面積1000余畝,設施齊全,球場內湖f白環繞、水塘密布、河流湍急,大片的鮮花四季盛開,是高爾夫運動的天堂。
各位朋友,凡到云南都會聽人說起“云南十八怪”,它講述一些云南獨特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其中有兩怪是這樣說的: “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火車沒有汽車跑得快”。其實這兩怪現在早已成為歷史。但引發人們編出這兩怪的“實物”卻還在。您看前方有兩條鐵路,一寬一窄,現在我要說到的就是窄的那條鐵路。它就是著名的滇越鐵路。它是中國的第一條國際鐵路。說它“窄”,是因為它的軌距僅1米,而國際標準軌是1.435米,因此我們也稱它米軌。這條鐵路全長855千米,從昆明至越南的海防。其中云南境內長465.2千米,北端昆明與南端河口兩地海拔高程相差25倍,史稱“滇越鐵路滇段”。這條鐵路是法國占領越南后,為了控制云南、掠奪我們的資源,強迫清政府同意他們修筑的。鐵路于1920_年動工,1920_年通車。沿途山大塹深,峰巒疊嶂,橋隧相銜,坡陡彎急。據說當年為修筑這條鐵路,每年使用民工3至6萬人,累計達30萬人,是從云南、四川、湖北、兩廣等地招募來的。由于沿線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條件極差,筑路華工死亡人數高達六七萬人。真是“一根枕木一條人命”。而法帝國主義者每年從這條鐵路掠奪暴利1000萬法郎以上。
云南地處西南邊睡,交通十分不便,在貴昆鐵路通車前,米軌鐵路是云南惟一的而且是不通國內通國外的鐵路;加之是窄軌,坡陡彎急,行速很慢,因此才出現了“十八怪”中的兩怪。
各位看到的另一條鐵路是南昆鐵路,是我國“八五”、 “_”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是中國在艱險山區修建的又一條鐵路。它東起廣西南寧、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貴州紅果,干線全長899.7千米,為國家一級干線,并一次建成電汽化。南昆鐵路途經滇黔桂三省區的29個縣,輻射12.4萬平方千米,沿線20_多萬人民直接受益,對于開發大西南,振興三省區經濟意義重大。鐵路所經地區地質情況十分復雜,地形非常險峻,被稱為“地質博物館”、“地下迷宮”。全線共修隧道263座、橋梁461座,許多重點工程創下了中國鐵路施工史上的新紀錄。南昆鐵路的長度約為京九線的三分之一,但隧道長度卻是京九線的3倍。
只顧講鐵路了,現在各位請看窗外,又有一個湖,它是著名的滇中五大湖之一的陽宗海。陽宗海位于宜良、呈貢、澄江三縣之間,古稱明湖。它形如草鞋,兩頭寬中部略窄,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3千米,面積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深處30米,是我省第三深水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斷陷湖,湖東北面的湯池河為出水口,湖水匯入南盤江最后歸入南海。陽宗海1992年9月列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它碧波粼粼景色秀麗,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也吸引了投資者。各位請看對岸就是由新加坡投資者投資建設的高爾夫球場,現己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意紅火。
有朋友問了,這僅僅是個湖,你怎么把它稱為海?是不是云南地處內陸高原,沒見過大海,向往大海的緣故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問過我,有人還把它編入“云南十八怪”:“湖泊叫尾帶“黑”音的便是這個意思。如滇池彝語謂之“洛朵黑”,文山的“普者黑”,其它如洱海、通海……按云南方言音直譯,“海”字自當寫作“黑”字,但因漢字是表意文字,若將彝語直音完全譯作“黑”,則音存而義非,實不相宜。所以,古人以“海”代之,不僅音近義似,而且兩全齊美,二者可以得而兼之。
過了陽宗海,我們現已進入了昆明市的另一個郊縣——宜良。由于海拔相對較低,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良的糧食產量很高,故有“滇中糧倉”之美譽。
現在駛過的是南盤江大橋。南盤江是珠江正源,其源頭在云南曲靖的馬雄山。云南不僅山·多,而且江河眾多。云南境內河網縱橫,大小河:流共有600多條,分別屬于伊洛瓦底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元江和南盤江六大水系。六大水系在分布上構成“帚形”分布的奇特自然現象。特別是在北緯27。37’附近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形成三江并流的奇觀。
過了大橋,各位看到道路兩旁都是餐館。每家餐館門口都有烤爐,并有一只只白胖的鴨子掛滿桿頭。這就是著名的宜良烤鴨。宜良烤鴨有70多年歷史,烤制工藝獨特:首先選用肥壯的鴨仔,去毛去掌,洗凈后從右翼下切口取出內臟,再以蜂蜜水均勻地抹遍鴨身,之后用6厘米長的葦桿作堵塞,插入鴨子的肛門內,防止灌湯后湯從肛門漏出。然后用小鐵鉤鉤住鴨頸,掛在通風處晾干,再灌入調好味的上湯。用編成辮的干松針(“云南十八怪”稱“松樹葉子辮起來賣”)置于特制的爐內點燃,待煙火去盡,把鴨子掛于爐壁,蓋上蓋子,適時翻轉,燜燒三四十分鐘,待鴨身色澤深紅油亮時取出,拔去堵塞,撤去上湯,斬為小塊,理擺于盤中,佐以花椒鹽或特制面醬,配上蔥白、酸蘿卜,即可食用。
現在我們馬上就要到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了。“石林縣,地圖上及資料上明明寫的是路南縣啊?”這位朋友問得好。路南由來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設置。路南二字源于彝語,其一,“路南”彝語為“魯乃”,“魯”即石,“乃”即黑色, “魯乃”就是長滿黑石頭的地方;其二,“路南”彝語也作“路甸”,路為城,甸為平壩或寬敞之地。路南這一稱呼一直沿用到199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旅游事業的發展,石林風景區的知度在海內外越來越高,旅游業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劃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批準,1998年12月14日將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由于有些書籍是此前出版的,因此各位看到的仍是路南這一地名。
石林縣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并充滿生機的地方。如今它是全國50個文化先進地區之一,有“一個彝縣五鄉美譽”之稱,即“巖溶之鄉”、“歌舞之鄉”、“摔跤之鄉”、 “繪畫之鄉”、“煙草之鄉”。國家、省、市在這片土地上確立了六大基地:全國41個烤煙生產基地縣之一(是優良品種“紅花大金元”的故鄉,“紅河”牌所
用煙葉產地),全國奶山羊基地縣之一,國家“八五”萬畝蘋果商品基地縣,省商品豬生產基地,省綠肥種子基地,市煤炭生產基地。
說到石林彝族自治縣,我們還要介紹世居于此的撒尼人。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人自稱“尼”,意為快樂的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彝族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稱謂。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_在中南海接見他們,大家談到彝族名稱過去不統一,有的還帶有侮辱和歧視性,應該改掉。_聽后很贊同,提出將“夷”字
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之“彝”這個字好,像宮殿里面放東西,有“米”又有“絲”,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把用的器具,有莊重美好之意。大家聽了,都很高興,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個支系的統一稱呼。
彝族歷史悠久,彝族祖先祟尚老虎,把黑虎作為圖騰。而石林撒尼人不僅把老虎作為圖騰,而且還有蜘蛛圖騰。
撒尼人自古就有保護蜘蛛的習慣。為什么呢?相傳,撒尼人很早以前居住在阿著底,后來遷居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并以族命城,稱“果饒”,即彝家之子的意思。撒尼人自稱“尼”,尼王憨厚能干,他有一把神刀,帶著部族,抵制了多次外族的侵犯,“果饒”城牢不可破。他揮動神刀,念咒語,入侵者的頭便紛紛落地。他還有一個神術,被人殺了頭,會重新長出新頭來。后來,尼王娶了一個外族美麗的姑娘。姑娘對他說:“我嫁了你這樣一個永遠不會死的丈夫,感到非常榮幸,就是死了,也將在九泉之下愛著你。”尼王信以為真,把自己殺不死的秘密告訴了她:“我也會死的。殺了我的頭,只要用尖刀草在脖子上刷三下,我就不能復生了。”尼王的妻子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娘家部族首領,里應外合殺死了尼王,并使他不能再長出頭來。入侵者還把撒尼部落攆出了果饒。不知跑了多少路,撒尼人躲進山洞,洞口很快結上了蜘蛛網。追兵趕到洞口,找不到撒尼人。有的說可能躲到洞里了,可一看洞口結著蜘蛛網,他們肯定撒尼人不可能躲在洞中。找不到撒尼人,入侵者就走了。撒尼人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從此,他們就把蜘蛛當作保護神來崇拜。
各位在觀賞石頭時,別忘了欣賞題刻。過鮮魚頭,石林勝境到了。各位請看前方,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里就是在許多影視作品、書刊照片中出現過的石林勝境。“石林”兩個鮮紅的隸書大字,也就是我路上給大家講過的1931年龍云視察石林所題“石林”二字。而“龍云題”三字則是龍云的兒子龍繩文于1985年9月22日來石林親筆書寫后刻上去的。現在請大家抓緊時間拍照留念。
現在我們來到石峰之下,各位請看:“天造奇觀”、“南天砥柱”、“大氣磅礴”、“萬笏 朝天”、“頂天立地”、“天下第一奇觀”……
這些摩崖石刻與四周奇妙的自然奇觀相輝映,攝魂奪魄,給人美與奇的感受和想象,既是石林的寫照,又啟迪人們要有“石”的風格和氣魄。
現在我們往里走。各位請駐足,抬頭看:在兩峰之間夾有一搖搖欲墜的巨石。這里用“千鈞一發”來形容最貼切不過。大家過的時候一定要輕手輕腳,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會掉下來。好了,過了千鈞一發,各位可以放心了。其實這塊巨石在這里“定居”已經三百多萬年了,經歷了無數次地震的考驗,是不會掉下來的。
沿途走來,石峰如劍,直刺青天。這里是劍狀喀斯特表現最典型的地方,游人稱為刀山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