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導游詞考試(精選5篇)
重慶市導游詞考試 篇1
神龍峽位于重慶南川區南平鎮內,距重慶主城區約79公里,距離南川城區23公里。幅員面積約20平方公里。
神龍峽大峽谷地形像是一條橫臥山澗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有關于龍的傳說,因而得名神龍峽。從里隱壩峽谷入口至飛龍瀑布,峽谷全長約4.2公里。谷底平均寬度約50米,_寬處90米,_窄處僅10米,呈典型的“Y”字型深切峽谷形態。峽內林深竹茂、流水飛瀑、峰巒絕壁、蟲鳴鳥唱。峽谷兩岸植被多為灌木林、刺竹林,植物較為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植物種類1700種。神龍峽空氣清新,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天然大氧吧。景區平均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8萬個左右。
神龍峽地處金佛山山脈邊沿,屬重慶南川市管轄。南川市坐落在重慶南部,建設中的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開通后,重慶到南川距離僅56公里。周邊與重慶的武隆縣、涪陵區、巴南區、萬盛區,以及貴州省相連,人口約65萬,是重慶南部農業、工業、商業的中心城市。
神龍峽在金佛山以西,屬于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有霜雪,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對林木、竹、藥等植物的生長則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山體多在海拔1300米以上,神龍峽_高峰豹子嶺為1380米,自然保護區面積約30多平方公里。南川南平鎮有縣級公路連通景區入口,距離約13公里,途經木渡鎮、神農峽度假村、永安鎮、里隱壩。
檢票口前方左邊山崖上的瀑布叫五龍瀑布,下雨天會形成五條漂亮的瀑布。在五龍瀑布下方有一片露營地,長期在大城市居住的人可以在此盡情的體驗身處大自然的無窮樂趣,同時在這里可以品嘗到神龍峽的露天燒烤。
清風茶室,主要是為游客提供棋牌娛樂,感受神風洞的清涼。同時這里也是漂流的終點站,在對面的游俠驛還設置了專門的沐浴和更衣室。在我們親近山水之后能方便的休整。
走在步游道,遠望伊人橋,更如卞之琳“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窗前看你”之詩境。而伊人橋連接的是左邊的含羞瀑布和右邊的含情瀑布。,右邊的瀑布猶如一男子含情脈脈望于橋對面的女子,而左邊的含羞瀑布好似一位害羞的女子藏于橋后。
經過飛龍步道99步天梯,喻意青云直上,便到神龍洞了。小龍子從青年、中年到老年一直生活在此洞,居住了上千年。明清時期,民間為祈福求雨,筑神龍廟與此地,年年香火不斷,_期間,因破四舊而被撤除,今恢復以供旅游觀光和民間祭拜。神龍洞實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溶洞,長約數公里,內有明清時期當地衙門祈福求雨,并感謝神龍顯靈的牌匾。
重慶市導游詞考試 篇2
淶灘二佛,為全國罕見的佛教禪宗造像聚點。1956年,被列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線還可參觀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合川釣魚城。
二佛寺原名鷲峰禪寺,位于合川縣淶灘鄉渠江西崖鷲峰山上。建筑群披山帶河,重巒疊翠,飛檐翹角,隱現于云煙之中,蔚為壯觀。寺院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建筑群有靈宮殿、天王殿、玉皇殿、韋馱殿、大雄殿、國母娘娘殿、觀音殿;下部建筑只有二佛殿,全為摩崖造像區。上部寺院占地5346平方米,下部占地1800余平方米。據明正德十三年《重建鷲峰禪寺記》碑文載:“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梁淶灘鎮曰鷲峰,蓋其二佛也。其剎去□城八十里許。”唐廣明二年(881年),黃巢農民軍占領長安,僖宗李儇逃到成都避難,曾派使者到二佛寺“祈禱”,足見其佛寺在晚唐時即負盛名。后經歷代培修,至宋紹興二十六年(1158年),已有“殿樓九十有九,宿僧九佰九……”。宋末經兵燹,殿廊傾禿。
明化年間,經僧人募資培建后,其剎雄崎川東,與成都之大慈寺、重慶之崇勝寺并稱。明孝宗下詔“令天下廢 寺”,二佛寺受到毀滅性破壞。清康熙、乾隆年間,雖曾多次對二佛寺進行培修,規模又有發展,但嘉慶初年和咸豐十一年(1861年)對農民軍之“清剿”,又使二佛寺受損壞。?二佛寺現有的建筑是清代和民國時期局部重建培修的。上部各殿,原有佛像數百尊,“_”中被搗毀殆盡。下部二佛殿為三檐歇山式建筑,全殿為摩崖造像龕窟。
造像密集于北崖、南崖、西崖三面,石刻總面積約700余平方米,共計218龕,造像1670余尊,最大者高12.5米多,最小者只15厘米不等。主座佛(即二佛)面北背南垂坐,通高12.5米,頭高2.75米,頭圍6.32米,面寬1.75米,肩寬3.6米,頭盤螺髻,面部豐滿,袒胸束帶,左手撫膝,右手作法指狀,衣褶流暢,雕鏤精細,有肉質感。造型采用以體為主和線面高度結合的表現手法,具有東西方藝術相融合的特點。其余諸佛圍繞主尊佛環拱屏列,呈佛主說法圖狀,布局奇特。再就是宗教故事人物造像,人物形象極富現實社會的生活意趣,是西方佛教傳人中國以后的漢化表現。
?二佛寺上部現存碑記24塊,其中明代3塊,清代19塊,民國2塊;下部范圍內存碑記27塊,其中宋代4塊(皆造像刻記),明代7塊(摩崖5塊,石碑1塊,造像刻記1塊),清代14塊(摩崖2塊,造像刻記1塊,石碑11 塊),民國2塊(石碑、摩崖各1塊),總全寺共存碑刻題記51塊。其他文物有:“大佛禪林”石坊,高約8米,寬約6米,三間四柱,上方浮雕雙鳳朝陽,下方浮雕二龍戲珠,建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鐵鐘1口,高60厘米,口徑40厘米,盔形,有銘文,民國7年(1920_年)造;石香爐1個,長60厘米,寬40厘米,高35厘 米,四邊有浮雕圖案,明成化年間造,鐫有題記。
? 1955年6月,淶灘二佛寺被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佛寺,上殿位于鷲峰山頂,占地面積5181平方米,分三個殿層。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玉皇殿、大雄寶殿(即佛爺正殿)和觀音殿。左右分設社倉、禪房等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尤其是大雄寶殿,殿堂正中原來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閃爍。兩側泥塑顏身的十八羅漢五光十色,神態各異,活靈活現,讓人望而生畏。可惜,_時期寺內文物慘遭破壞。唯有其大雄寶殿內四根石柱高約十三米,由整條巨石制成,挺拔壯觀,讓人敬畏,堪稱歷代建筑一絕,和山門牌坊的石刻浮雕,玲瓏精美,是難得的歷史文化精品。二佛寺下殿瀕臨渠江,位于鷲峰山崖,依山摩巖石刻群雕是淶灘古鎮人文景觀的集中表現,具有深刻的二佛禪宗文化的藝術內涵,集中反映了唐宋時期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藝術結晶,給現代人懷古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寺內摩巖造像之冠。寺內石刻的16羅漢是18羅漢--500羅漢朔象演變的始祖。禪宗六祖造像在全國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組全家合影塑像;三尊慪佛別開生面,故事離奇;善財童子和飛天龍女雕工細膩,裝飾華美。這些文物景觀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著名學者丁明夷先生,喻其為一顆埋在地下的明珠;美國藝術史家教授何恩之博士,稱其為石刻藝術的寶庫。敦煌研究院院長,著名石刻專家段文杰先生題詞“淶灘摩崖造像,宋代石刻藝術的精華”,“淶灘羅漢造像,石刻藝術的瑰寶”。
繪炙人口的“二佛八景”,這八景是:鷲峰云深、佛巖仙跡、龍洞清泉、修筑戲石、雙塔迎舟、獨樹東門、經盤霽日、畫梁搓波。
重慶市導游詞考試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距宜昌市鎮江閣約4000米。大壩北抵江北鎮鏡山,南接江南獅子包,雄偉高大,氣勢非凡。全長100萬平方千米,占長江流域總面積一半以上。
大壩建成于1988年,前后經過18個春秋的“移山倒海”始成。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綜合利用長江水利資源的工程,具有發電、航運、泄洪、灌溉等綜合效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將使壩的上游水位提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千米,形成一個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時也有效地改善三峽航道的險惡之情。為了保證建壩后的順利通航,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閘,其中一號船閘建在大江上,面積相當于兩個籃球場那么大,比著名的美國田納西河上的威爾遜人字門還要大,可謂“天下第一門”。
建壩后由于航道水位提高,一掃過去三峽航道上的險灘,使貨運量由400萬噸左右猛增到5000萬噸上。
發電是建壩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大江和二江河道上各建一座低水頭經流站,二江電站的機組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低水頭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葛洲壩水電站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強大的電流不斷輸往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為了防止泥沙淤積,大壩兩邊還建造了兩座沖沙閘,用來束水沖沙。若無此裝置,壩的上游只需120_年就會被泥沙填平,整個工程全部報廢。
為了在特大洪水時泄洪,葛洲壩還具有泄洪閘,既下泄洪水,又對洪水起到緩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洪水對下游的危險。
葛洲壩不僅僅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一座縱貫南北的長江大橋,其壩頂建有鐵路、公路和人行道,連接了鄂西地區的南北道路。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當初在大壩合攏過程中,當龍口只剩20米寬時,滔滔的江水咆哮著、怒吼著,25噸重的混凝土塊一投下去馬上就被發狂的江水輕易沖走,沖了再投,投了再沖,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壩頭仍毫無進展。后來截流大軍用粗實的鋼絲繩把四個25噸重的混凝土塊聯成"葡萄串",兩岸同時把兩幢公眾200噸的"葡萄串"拋入龍口,大壩才終于合攏。所以這座雄偉的大壩是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游人參觀葛洲壩雄姿,可先到葛洲壩工程局接待室觀看大壩電動模型和大江截流彩色紀錄片,然后上壩飽覽壯麗的大壩風光。
重慶市導游詞考試 篇4
游客朋友們,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重慶湖廣會館了,它位于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占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筑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游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筑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筑藝術的代表,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筑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兇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于此。
現在就請大家邊參觀邊聽我的講解,請往這邊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譬如現在我們所說的“崽兒”、“抄手”“啷個”等鄉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廣方言。湖廣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現在已經無法聽見了。當年的湖廣會館是重慶“八大會館一公所”中最繁華的一個。會館的領導一般叫“當家的”,管事的是“二當家”,為人往往八面玲瓏,會館經營得異常紅火。
請大家看,湖廣會館的圍墻樣式,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黃色封火墻,以直線構圖而呈階梯狀疊落,又稱‘碼頭墻’,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風格。這樣的設計,使整個湖廣會館呈“L”形,從山坡上直沖而下,圍墻聯綿不斷,造成異常震撼的視覺沖擊。湖廣會館的封火墻也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對建筑的層數、高差、進退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使單調的懸山頂人字屋面變得錯落有致,曲折流暢。湖廣會館的封火墻除了連續不斷的特點外,其造型與地形的結合也很有特色。齊安公所的封火墻造型是最獨特的。封火墻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線形(拉弓墻)、人字形,一字形。齊安公所的封火墻正是曲線形的拉弓墻,呈圓弧形,配以墻體結構的連續,因此視覺上很像翱翔著的巨龍的背脊,龍脊依山勢而下,自然氣勢非凡。北方的封火墻是直線的,講究中規中矩,莊重但缺乏靈氣;而南式封火墻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墻,都還能體味出靈動的趣味。湖廣會館的封火墻就是屬于南式。
無論是四川還是北京抑或重慶,但有湖廣會館就有禹王廟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廣會館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舉辦禹王廟會,祭奠禹王,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傳說大禹治水,就曾經居住重慶,連兒子生在重慶也沒有回家看看。所以現在重慶南岸還有個地方叫彈子石,意為誕子。禹王宮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鄉紳捐資興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宮原是傳統的黑青瓦。從清順治年間早期湖廣移民入川時就開始修建,后雖經嘉慶、道光和光緒時候三次重修、擴建,青瓦的風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樣子。1734年發行的清代建筑手冊《工程做法則例》明確規定:黃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宮就用黃色琉璃瓦;綠色是士大夫的顏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國民間絕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晉商盡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宮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重慶湖廣會館不同于北京湖廣會館那種建筑空間寬大,氣勢宏大的特點,卻更多繼承了徽式建筑的結構特點。在園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園林的手法。固而會館院落之間反復出現高大的封火墻把空間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個小院落間有小門連接,空間上并不斷絕。這使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對應的風景,假山花草、小橋流水、圍廊雕畫,都是特有的風貌,完整空間內又包含著獨特性,這正江南園林的特點和徽式建筑的結構特點的結合。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重慶地域建筑特色。整座會館依山勢而建,建筑高差有別,錯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設有天井涼臺。這都是傳統徽式建筑結構沒有的特點。重慶湖廣會館的建筑特色的確與眾不同。
湖廣會館曾經承載了重慶往昔的一段輝煌,而今天的湖廣會館將繼續承載新重慶的另一段輝煌。
重慶市導游詞考試 篇5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紅巖革命紀念館。
紅巖村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重慶談判期間,毛爺爺主席在此居住,更使它聞名天下。紅巖村位于重慶市郊化龍橋附近的“大有農場”內。這里的地質結構地形酷似伸向嘉陵江邊的山嘴,因此又叫紅巖嘴。這里原是愛國知識婦女饒國模經營的一片花果農場。
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在重慶成立,周恩來任書記,董必武、葉劍英、秦邦憲、凱豐、吳克堅等為。因為國民黨不允許中國共產黨組織公開活動,所以南方局是秘密的,設在公開機關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內,最初在機房街70號。
1939年5月初,日機大轟炸,機房街70號被炸毀,董必武、博古等率領南方局和辦事處大部分同志遷往紅巖,散住在農場工人宿舍和堆放柴草雜物的幾處茅草房里。是年秋天,由辦事處同志自己設計并修建的辦公住宿大樓峻工,南方局、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全部遷此辦公。地方當局將這里的門牌號編為紅巖嘴13號(1945年改為紅巖村13號)。從此,紅巖村這片紅色的土地就成為革命的象征。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大樓,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辦公大樓座落在“大有農場”西北坡上。是一幢外看二層、實際三層的深灰色大樓,占地800平方米。整幢樓房為土木穿逗結構,兩樓一底,有大小房間54間。底層是公開機關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皖南事變前新四軍駐重慶辦事處也在此辦公)。二樓是南方局機關和領導同志的辦公室兼臥室。周恩來的辦公室兼臥室是南方局負責同志常開會、作出重大決策的地方。二樓最大的一間屋,是南方局和辦事處的圖書室。三樓是南方局、辦事處的機要科和秘密電臺,主要負責與延安及各地有關電臺的聯系及機要文件的傳送。<> 紅巖村是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的指揮中心。當時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或以中共代表、或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身份進行活動,與國民黨當局談判,進行統一戰線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后,毛爺爺親赴重慶,蒞臨紅巖四十日。重慶談判、上黨戰役,毛爺爺坐鎮紅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紅巖的歷史增添了最為光輝的一頁。
1958年,以此樓為主體的紅巖革命紀念館建立并對外開放。1963年3月,國務院公布此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