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概況導游詞_嘉興旅游導游詞
嘉興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也是一個有名的景點,導游在帶領游客參觀時,要對游客做好景點的解說。下面是第一范文網為大家帶來的嘉興概況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嘉興概況導游詞范文1
嘉興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平原,當錢塘江與東海之會,攬江、海、湖之形勝,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其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下轄秀城、秀洲兩個區,平湖、海寧、桐鄉三個市和嘉善、海鹽兩個縣。
據嘉興市志記載:東周紛爭,吳越爭雄,隨之載入史冊。自此一千余年來,嘉興既有“魚米之鄉”、“衣被天下”的富足,又有“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的繁華,經濟發展始終處在領先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嘉興又是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十五個城市之一。20xx年以來,嘉興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在浙江省和長三角十五個城市中名列前茅。去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855.6億元。所轄五縣(市)均列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前50強,所有縣(市、區)均被命名為“浙江省小康縣”。市和所有縣(市)均被國家科技部評為科技進步先進市、縣。
嘉興是馬家洪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爭戰之地,有吳根越角之稱。秦時置縣,稱由拳。三國吳時,喜見“野稻自生”,更名為禾興,后改稱嘉興。至明代,嘉興已有“江東一大都會”’之美譽。嘉興文化深厚,名人輩出。《中國大百科全書》記載的全國名人有1800人,其中嘉興就占了80余人;明清兩代-共出進士20xx多人,其中嘉興就有600多人;現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中,嘉興籍的有39位。這些名人中,有唐代著名詩人顧況、劉禹錫,中國十大名相之一陸贄,晚清大懦沈曾植,國學大師王國維,被周贊譽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的沈鈞儒,文壇巨匠茅盾,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漫畫家豐子皚和張樂平,著名物理學家黃昆,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等。嘉興水鄉澤國,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寧錢江潮、“一片真山水”海鹽南北湖、東南沿海“北戴河”平湖九龍山海濱浴場、江南水鄉古鎮嘉善西塘和桐鄉烏鎮等。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AAAA、AA-景區各1個, A-景區9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境內沿杭州灣北岸岸線長12l公里,適宜于建港的岸線長41公里,水深灘闊,腹地廣袤,吞吐便利,可建深港、良港。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源豐沛。市境為亞熱帶濕區,屬典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10度以上積溫5000余攝氏度,年日照量2100小時左右,四季分明,水熱同步,光熱同季,雖災害常見,仍較適于人類居住和經濟發展。全境屬于第四紀沉積,土地平衍,土質肥沃,90%以上為優質土壤,有利于工農業生產和基本建設。全市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地面水資源年均約16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年約3.5億立方米,河網稠密,河道長達13000余公里,河湖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8.05%,過境水多,水源尚稱豐足。
到嘉興,游一游潮、湖、河、海,看一看水色山光,逛一逛市場商城,穿一穿毛衫皮裝,嘗一嘗粽子醬鴨榨菜片兒,再扯一匹綾羅綢緞呢子料兒——有看有吃有玩!
嘉興概況導游詞范文2
嘉興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南瀕杭州灣,西連杭州,北鄰蘇州,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20xx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如今的嘉興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沿海經濟開放區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貿城市,下轄嘉善、平湖、海鹽、海寧、桐鄉和秀城、秀洲等7個縣(市、區)。全市總面積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968平方公里,人口 88萬人。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20xx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云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昆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
州府級政權。后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后改嘉興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后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并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筑,嘉興社會經濟不斷好轉,市鎮更加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后復稱嘉興縣。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改革開放以來,嘉興經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對明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9億元,財政總收入53.5億元,外貿出口總值達22.2億美元,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所轄五個縣(市)已連續三次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所有縣(市、區)均被命名為“浙江省小康縣”。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余習”。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于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并存。
嘉興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投資環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鐵路、公路、水路、港口齊全,成為浙北的交通樞紐。農業資源豐富,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完備,市場網絡格局已經形成。電力充沛,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開放型經濟發展迅速,全市擁有1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企業達2104家,累計合同利用外資2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71億同時,還有眾多的文化名勝,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0處,旅游資源豐富,潮、湖、河、海自然風光極為優美,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在新世紀的征程中,勤勞智慧的嘉興人民堅定信心,與難而進,奮發有為,實現新的跨越。我們堅信,嘉興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一座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重鎮、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鄉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灣北央求迅速崛起。
嘉興概況導游詞范文3
嘉興地處浙江省的東北部,全市陸域面積3915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336萬,暫住人口168萬,下轄南湖、秀洲2個區,平湖、海寧、桐鄉3個縣級市和嘉善、海鹽2個縣。
嘉興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由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艘畫舫上舉行,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完成了締造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中國革命的航船從此揚帆啟航。
嘉興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嘉興是與上海接壤的城市,近年來以基礎設施凸顯區位優勢、以園區建設構筑開放平臺、以制度創新改善投資軟環境、以結構優化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著力打造長三角的“金南翼”。特別是,積極推進我市基礎設施、產業、要素等與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間的融合,不斷將區位優勢轉化為功能優勢、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企業落戶,近2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嘉興投資興業。
嘉興是長江三角洲的區位中心。嘉興東接上海,北鄰蘇州,西連杭州,南瀕杭州灣,處在長三角城市群的“T”字型交接處。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滬杭鐵路復線、320國道、滬杭高速、乍嘉蘇高速等貫通境內,距市區百公里范圍內有上海浦東、虹橋和杭州蕭山三個國際機場,已實現到上海、杭州、蘇州的一小時交通圈。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全線貫通,年內申嘉湖(杭)、杭浦等高速公路的基本建成,以及嘉紹通道的動工興建,嘉興作為浙北交通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確立,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在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在現代文明的大力催生中,嘉興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20xx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296億元,增長13.7%;財政總收入334.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6.8億元,分別是20xx年的2.5倍和2.6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分別達到27487元和14365元。
特別是近年來,嘉興成功引進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興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烏克蘭國家科學院中國(嘉興)中心、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等一批國內外大院名校,大大增強了人才匯聚的內在動力。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精神聯合組建的研究機構,面向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先進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設立了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動站。中科院嘉興中心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嘉興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同組建的應用性研究和成果轉化機構,經過近3年的發展,目前已設計和開發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項目和開發新產品,部分項目和產品已完成轉化實現銷售。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與嘉興市政府合作,在嘉興建立了“浙江實訓基地”,按照企業對人才的技術和素質需求建設實訓環境,大力招收培養軟件人才,促進嘉興軟件、微電子和數字產業的發展。
20xx年,嘉興被浙江省確定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副中心。由此,“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成為嘉興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嘉興科技城建設步伐加快,嘉興軟件園建設進展順利;全市已建立企業研發中心88家、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36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2家;全市企業與150多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項目與人才開發合作關系;對引進具有博士學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實行工資外津貼制度……嘉興形成了有利于高層次人才成長的新機制和新環境。
過去的成就已經寫成史冊,新的連臺好戲正在紛紛啟幕。“”期間,嘉興描繪了更加壯麗的藍圖,將全力打造長三角經濟強市、杭州灣濱海新市和江南水鄉文化大市。熱情開放的嘉興盼人才,生機勃發的嘉興求人才,我們期待更多的人才了解嘉興、走進嘉興、創業嘉興,共創嘉興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