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半坡導游詞(精選19篇)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
半坡遺址位于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于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鉤、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發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系上繩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后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于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后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們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實行甕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個坑,放個大陶甕或罐,把小孩尸體放在里面,上面蓋個陶缽或陶盆,并在當中鑿個洞,可能是供死者靈魂出入的通道。較大的孩子則用兩個陶甕對起來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這充分表達了父母對子女的眷戀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甕棺共有73個。由于當時自然條件很差,人們的生活十分艱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2
外景
各位游客您好!現在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半坡博物館,它位于西安市東郊浐河、灞河之間,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反映原始社會的遺址博物館,是黃河流域一處比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遺址,距今約6020xx年左右,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這種文化遺址于首先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所以被命名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彩繪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稱為“彩陶文化”。現在博物館有兩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而半坡所處的灞、浐兩條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繞長安”中八水的兩條最重要的河流。
現在請大家看,臺階上的那建筑便是遺址大廳,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遺趾”四個醒目的大字了吧,這四個字是由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如果仔細看,四個字有一個字是錯誤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說應該是“土”字旁,但郭老卻寫成“足”旁。對于這個,有人認為這是由于郭老一時喝多手下之誤;但更多的人認為郭老之所以這樣寫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著我們的祖先從遠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現代。
遺址大廳
各位游客,請隨我一同步入遺址大廳內去拜訪一下半坡人吧!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溝、囿、陶、罐的大總體便是半坡遺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橋水力發電廠建設施工時偶然發現的,后來在陳毅元帥的建議下修建了該館。而后,又從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對其進行了5次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屬于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制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在這里我們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樸,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在遺址中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囿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請看,在遺址大廳的中央,有一座復原后的圓形房屋遺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處。哦,對了,這座房屋與別的房屋不同之處在于它屬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積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莊內其它的房屋面積小而且門都是朝南開,構成了一個向心狀,將大房子團團圍住,這就從形式上反映了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嗎?這房子曾經也引起了許多考古學家和民俗學家的極大興趣,經研究我們知道了它的作用,有點類似于我們現在的大會堂。這房子的一大用處是供老人和孩子們居住的:這些老人當中可能包括歲數較大的婦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長。另一個作用在此舉宗教禮儀活動:如兒童長大之后在此舉行成丁禮。如果氏族成員們遇到了什么問題,象勞動產品如何分配,對外族進行報復等問題,氏族成員都要在此舉行議事會,進行商討。這房子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員受教育的場所。當一天勞動之后,氏族成員圍坐在火膛周圍聽有經驗的婦女講授生產生活經驗。
現在我們再來參觀一下半坡各個時期的房屋:
這兩所分別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圓形的房屋東西直徑為6.3米,南北直徑6.7米,門向南開,門寬1.10米,門兩側有隔墻,中間的灶炕被后期的一個窯穴所破壞。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邊長為3.8米,深為0.7米,入口為斜坡式。入口兩側有四個對稱的柱洞,灶坑居中,這所房屋的結構簡單,但也比較潮濕。
再看這所半地下式的長方形房屋,此遺址東西長4.4米,南北寬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東部高出約10厘米,形成了一個平臺,是半坡人睡覺的地方。挖掘時在房屋的東部發現了一些陶罐、箭頭和盛貝殼的碎罐。這都說明了半坡人睡覺有固定的地方,放置東西也有一定的順序。
這個遺址是后期的房屋遺址。此遺址面積為17平方米,門向南開,地面上鋪有一木板,四周豎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間用藤條連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這是最早的框架式結構的房屋。這座房屋已有了中國建筑的民族特點,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窯展區
以圍溝為界,東邊為制陶區
陶窯展廳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窯一座。雖然陶窯已殘,但還能看出內部結構和使用方法。在遺址中我們一共發現了6座陶窯。窯分為橫穴和豎穴兩種,由火膛火道,窯箅和窯室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橫穴窯,后期使用的是豎穴窯,豎穴比橫穴先進。陶窯是人類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幫助,通過化學變化從而制作出的物質,制陶術是人類在大自然斗爭中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種類繁多,大小各異。但由于陶窯體積較小,每窯每次只能燒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雖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溫度卻可以達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時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好,彩陶顏色純正,不禁使人感慨萬分。陶窯的形式雖然粗陋,結構簡單,但卻完整合理。當時人們利用它燒出了人們的生活用品,也燒出了色彩絢麗的彩陶藝術品,為當時人們的生息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使原始文化大放異彩。
墓葬區
圍溝北邊為墓葬區,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臥伸展葬,伏臥葬,屈肢葬等各種形式,但頭部一律朝西。另外還有5例為集體改葬的二次葬。這個有名的墓葬遺址說明當時人們非但已經有了比較復雜的靈魂觀念,而且已經有了葬禮這種宗教行為。
當原始人類還差不多過著動物般生活的時候,他們還不能將自己同自然分開,對于自身的生死沒有那么關注。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四五十萬年前,他們的尸骨被隨意亂扔,說明他們還沒有產生靈魂觀念,更不要說還會想到人死后靈魂將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的宗教觀念。從考古發現,宗教最早產生于大約距今十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山頂洞人的遺骸周圍,就發現撒有含赤鐵礦的紅粉末,并有鉆孔的獸齒,石珠,骨墜等裝飾品做為陪葬,說明當時就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和對鬼神的崇拜。半坡遺址的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對于靈魂觀念,鬼魂崇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而當時已有了較復雜的靈魂觀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頭部朝西,表明靈魂的去向,可能與是否傍晚太陽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結束的觀察中受到啟發,認為人死后也像太陽落山,到西方的另一個世界。半坡村墓葬遺址中,兒童和成人墓地分開,反映了人們已對靈魂做出區別,相信冥間也有年齡層次的分別。此外,從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臥伸展葬者可能為當時氏族中地位稍高一點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臥葬,屈肢葬者為當時氏族戰爭中被俘獲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們認為他們因怨而死,死后靈魂無法安寧,一定會成為怨鬼作祟于人間,所以必須用殘酷手段處置他們,使他們無法作祟于人間,實行二次撿骨葬可能是認為尸體腐爛以后靈魂才能最終從肉體中解脫出來獲得自由或轉生。
甕棺區
現在我們看到了村落中發掘出來的一些甕棺,他們是用來作什么的呢?甕棺是專門用來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兒被放入一個陶甕,上面蓋上一個陶盆,”這便是遠古時期埋葬嬰幼兒的理想工具。在當時有一個習俗:未實行“成丁禮”的幼兒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這一方面體現了母親對死去小孩的體貼和愛護。因為他們認為幼兒還未成長到足以保護自己的年齡,遠離大人是很容易被野獸傷害的。然而失去愛子的母親又怎能讓自己的親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難呢?她們是多么的希望能時時的看到自己兒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甕棺的圓孔是用來把死者引到另一個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現,半坡人認為兒女肉體雖死,但靈魂不滅,那圓孔便是靈魂出入的通道。用甕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商周之后,類似的習俗在當代一些少數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廣東連南族尚未滿月的孩子死去,人們認為他不會走路,不能在戶外埋葬,就將孩子的尸體用樹皮包起來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圍溝
現代戰爭中的鐵絲網體現了人們對某種外來危險的防衛。那么在數千年以前的人類社會是否也采用過防御外來侵擾的防衛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xx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這樣的防衛措施,而且規模宏大。在半坡遺址的村莊周圍,環繞著一條全長300米,寬6—8米、深5—6米,河底寬約千米,而且還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跡。類似于這種大圍溝在其它一些同時期的遺址中也有發現,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還起著避免野獸侵擾,防止各部落之間氏族成員因復仇而發生沖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會,人類與大自然斗爭的能力極為有限,人們要生存,就要與大自然作斗爭。大圍溝便是這一斗爭的產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勞和勇敢。計算結果表明,半坡遺址大圍溝總出土量為1.1萬平方米,如果用載重量為3噸的卡車可載裝3666輛。如此艱巨的工程卻是我們的祖先在6020xx年前用簡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跡。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們已經參觀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發掘出來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產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種生產和生活的場面。
根據人類各個歷史時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歷史學家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石器時代(新、舊),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在人類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時間最長,如果把人類歷史按300萬年計算,舊石器就占了299萬年。約在距今1萬年前,人類發明了磨制石器,進入新石器時代,約五六千年前,發明了冶煉術,進入青銅器時代,半坡人處于新石器時代的發展期。
半坡遺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階地上,這里東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這一帶樹林、竹林茂密,近處還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澤,其中生長著相當繁多的游食動物。從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狩獵動物骨骼來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貍、兔和鵬鳥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為最多。這也許是因為因為斑鹿性情溫馴,易于捕捉的緣故吧。
這個展柜里展出的狩獵工具有矛和弓箭,還有一種很厲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遠,射速快,推進力大,準確度高,殺傷力強等特點,是當時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現避免了人和野獸進行面對面的搏斗,提高了遠距離殺傷野獸的準確性,弓箭延長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強了們祖先同自然界斗爭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獵中的另一件法寶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飛球索”,用它來狩獵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時手抓一球對準野獸的方向猛力旋轉,遇到障礙物會自動纏住,這樣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獸。飛球索這種古老的狩獵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會,人們不放棄一切可以捕殺到野獸的方法,為了獲取肉食也會使用斧頭,錘頭,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設陷阱,網羅,圍獵等方法來捕獵它們。
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獵工具,有魚叉,魚鉤,魚網,石網墜,陶網墜等。捕魚是半坡人一項主要經濟活動,浐河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魚場所。
俗話說,“姜太公鉤魚,愿者上鉤”傳說姜太公釣魚所用的就是直魚鉤,對于傳說的真假我們無法判斷,但在半坡遺址中我們確實發現了早期沒有倒刺的魚鉤、魚叉,但這些工具使用時極不方便,扎上的魚稍作掙扎就會逃掉,最后由于人們不斷的總結經驗,終于發明了有倒鉤和倒刺的魚鉤和魚叉,它們制作得十分精細,幾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屬魚鉤相媲美。釣魚的方法也與我們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計當時叉魚法的使用多于釣魚法。
石網墜是用扁平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河卵石塊兩側打擊出缺口。使用時系在網底部(網墜也有陶制作的),使魚網能夠沉到河底。魚網我們雖未發現,但在發現的彩陶花紋中有索絡形的魚網飾花紋,這從側面已經證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魚網捕魚。當時人們主要是用麻繩來結網,這網雖然簡陋,但也會捕到數量可觀的魚,當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澤而魚”。
單純的靠狩獵和捕魚并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后來在不斷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婦女逐漸發現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隨著有意識的加以培養,經過漫長的歲月,終于把一種類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們終于有了一種穩定的植物來源,為定居打下了基礎。這個陶罐里所裝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來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這個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產工具,有石刀、石鐮、陶刀,還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盤。
半坡人在白鹿塬這塊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長的率領下,用石斧砍伐樹木,用石鋤修整土地,用石鏟和木棒刨出一個個小坑,將種子插種下去。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種莊稼要澆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飯。如果遭遇到旱災或水災可能就顆粒無收,不過好在當時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婦女們又成群結隊用石刀和陶刀、蚌殼來收割,后來又發明了鐮。收割以后,婦女們先用自己的手將他們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種類似于石磨的東西脫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這種起源于黃河流域的農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糧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擬的優點: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壞。這些為半坡人能夠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農業的出現而產生的家畜飼養也是半坡人的生活來源之一,發現的兩個圈欄建筑遺址和一些動物骨骼說明先民們已開始飼養狗和豬,并開始對羊、牛、馬、雞等家禽家畜進行馴養。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半坡人的社會組織是婦女領導下的母子氏族社會,從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個人財產,沒有私有;既沒有階級又沒有剝削;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它的生產力特別低下,人們生活的十分艱苦。
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來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時,主要有兩種方法,“泥條盤筑法”,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將陶泥搓成扁狀的泥條,再一圈一圈地盤成需要的形狀,經過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進陶窯去燒制;另一種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來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燒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種類繁多,有經過篩選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潔、質地細膩的細泥陶飲食器具,像碗、壺、盆、杯等,也有用摻著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溫、不易破裂的夾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
許多陶器上都繪有各式各樣的紋飾:繩紋,網紋,幾何形花紋和動物紋。紋飾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動的青蛙、猙獰的豬面以及或靜臥或騰躍、或追逐游泳的各種各樣的魚紋。尤其引人矚目的是有兩頭一身或兩身一頭的魚,還有多身人面,魚身鳥頭的奇特形象,這些樸素真切的圖案,非常明確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對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紋飾可能就是民族圖騰的起源。我國古時從圖騰崇拜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蘊藏著豐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間本沒有什么龍、鳳、麒麟。可能是遠古部落間的連年戰爭,一方為了戰勝另一方,力圖把所崇拜的動物中的各種有力優美特點集中到一種動物上來,再加上些夸張的手法,于是就漸漸形成了龍和鳳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藝也是極高的,有陶質人頭塑像,鳥形雕塑和獸形蓋鈕。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這個葫蘆狀的陶塤,我們稱之為女人腰。它是我國最早的吹奏樂器,被譽為華夏吹塤第一人的劉寬忍先生曾與賈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盤磁帶名叫《風竹》。劉先生塤聲悠悠,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遠古時代,賈先生吟唱堪稱聲情并茂,兩人珠聯璧合,乃是樂壇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聽聽,真的會使大家有不錯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漸漸地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紡輪、石紡輪、骨梭、骨針等。當時的半坡人已經會織布,他們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獸毛。當時的紡織機是一種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線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來回穿梭織布。從遺留的麻布痕跡觀察,粗的類似今天的麻布袋,細的類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為夏季穿著,冬天半坡人主要以獸皮為衣服。這個陶銼就是用來揉軟獸皮的,經過加工后,獸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適美觀。
這是半坡出土的骨針,從出土的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針先用骨頭磨成針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這樣的成功率很低,往往會前功盡棄。后來經過實踐,他們發現粗骨比較好打孔,后來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針,這樣的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針可以同我們現在的鋼針相媲美。骨針的發現說明了半坡當時已經開始縫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樣,當然沒有我們現在的衣服品種多,主要有兩種式樣:一種為連身,就好像我們現在的連衣裙,就是將整塊的麻布或獸皮縫制起來,中間穿一根繩子便成了;另一種大概“衣”和“裙”分開,就像我們現在的露臍裝,上身主要是護胸,下身主要是護腰和前身。就當時的文化水平來看,衣服不僅是用于防寒,而且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當然就該有裝飾品來妝點、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發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盤貼在陶器上的繩狀裝飾物使之更加美觀和實用。半坡人的裝飾口材料十分廣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貝殼等。制作精細,以環飾,珠飾為主。另外還有墜飾和片狀飾。就形狀看有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長方形等。按用途分:發飾、頸飾、手飾、腰飾和貼衣鑲嵌式。有的還刻制有各種紋狀飾,分別佩帶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看來愛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們現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過程中,半坡人的頭腦中產生了數字和幾何圖形的概念,這一時期出現在陶器上的等邊三角形、各種形狀的房子和人面魚形的底紋,我們現在的高等數字和復雜的計算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為了記事和記數,半坡人創作了一些簡單的符號,共有22種113個刻劃符號,他們用這些符號記載其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記事符號大部分是在陶器進行泥塑加工時刻劃的,只有少數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劃的。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劃符號來表達他們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記載他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情況,這些記事符號被認為是我們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3
半坡遺址位于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于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現有2個陳列室和1個遺址大廳。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鉤、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人面魚紋是半坡彩陶畫的典型作品,這一生動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發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圖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系上繩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后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于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后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4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就是鐘樓,位于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歷20xx年,將鐘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回廊環繞,里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家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樸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小得多。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鐘是唐代景云年間鑄造的"景云鐘"。現在這口鐘收藏于西安碑林。據說,鐘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后,雖然樓的式樣大小并沒有改變,但景云鐘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云鐘移到新建的鐘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云鐘運到了鐘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鐘樓內西墻上嵌刻有《鐘樓歌》和《鐘樓記》碑刻。《鐘樓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鐘樓記》是督修過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在鐘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筑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鐘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與鐘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于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云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鐘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5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踏訪古老的半坡遺址。
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它是在半坡遺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的。館內現在仍保存著已發掘和未發掘過的部分遺址,通過對遺存物的特點進行分析和鑒定得知,這是一座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距今已經六千多年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半坡姑娘雕塑,這位高挽著發髻,面含微笑,秀美雋雅的半坡姑娘正蹲踞水邊,望著水面,凝神遐思,她手里拿著的打水瓶子,正是六千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
也許您會問:這尊雕塑的寓意是什么?六千年前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他們的婚姻形態是怎樣的?他們是天下為公嗎?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嗎?的確,六千年過去了,因為那是一個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半坡人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神秘,太多的難解之謎!慶幸的是,半坡遺址的發掘,上萬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土,使我們有機會窺探那遙遠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撩開那一層層神秘的面紗。現在,就讓我們走進神秘,去感受六千年前半坡人的生活!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我們即將看到的,是半坡人在六千年前居住生活過的地方。
這是遺址發掘前的一幅照片,這個扶黎耕作的農人可能不會想到,在他的腳下,一座舉世矚目的史前遺址即將展示于世人面前。
1953年春,在西北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中,半坡遺址被發現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興邦先生主持,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這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這是中國考古學歷史上,第一次對一處大型原始聚落遺址進行的田野發掘,揭露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1956年3月份,陳毅副總理途經西安,考察了正在發掘的半坡遺址,他感慨萬千,連聲贊嘆,回到住所后仍難抑激動的心情,即興賦詩四首。第二天,就向國務院發了電報,建議撥款三十萬元建立半坡博物館。中央很快有了批復,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開放。
現在我們來看半坡村落復原圖(或模型)。
半坡村落呈不規則圓形,以一條大圍溝為界分為三個部分:圍溝以內是居住區,溝外北邊是墓葬區,東邊是制陶區,村落中心有一條小溝穿過,將村落分成兩部分。總共發現房屋遺跡46座,儲藏東西的地窖200多座,飼養家畜的圈欄2座,各種墓葬250
座,陶窯6座,各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達萬件之多。豐富的遺存證實這是一座距今6720xx年——5620xx年間的黃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它揭示了一段沒有文字記載的輝煌歷史。
半坡村落布局嚴謹,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圍,密布著氏族成員居住的小房子,面積一般在十幾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門朝向中心大房子,體現了當時的氏族是一個團結向心的整體。小房子是氏族內成年女子的住所,她們晚上在這里接待外氏族前來走婚的男子,并與之結成對偶夫妻,開始一段時間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態是對偶婚。大房子則是老人、兒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舉行集體聚會、商討事務、舉行氏族議事會以及進行各種祭祀儀式的場所,相當于六千年前的“大會堂”。從村落的整體規劃布局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著嚴密的社會組織,有著一定的制度規范,按照一定的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生活著的高度發達的母系氏族聚落群體,她們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聯系在一起,在一個女性氏族首領的帶領下,過著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尊老愛幼,人人平等,產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制生活。
這里就是半坡遺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經過發掘后的村莊原貌,六千年前,半坡人在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這是一座地面圓型房屋的遺跡,門朝南開,有一個門道,柱洞呈圓形排列,形狀是扁長形,可知支撐房屋的木柱為扁長木板。這種房屋在建筑學上稱穹蘆狀房屋,復原后外表形態類似北方的蒙古包。請大家繼續往前走。
這是一座半坡半地穴式方型房屋的遺跡,門向南開,有一個斜坡狀門道,門道兩側有兩組對稱的柱洞,是防雨門篷的支柱留下的遺跡,門道里側有一道門坎,為防止雨水流入室內而設。房屋中心有一個灶坑,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燒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為人們坐、臥、休息、活動全在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為半地穴式,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因為當時還不會筑墻,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間。這類房屋的特點是從地面向下挖一個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墻壁,從四壁將木椽斜伸向房中間懸壁交接,構成四面坡狀的屋頂。屋內有2根立柱支撐頂部,木椽上以藤條、植物莖葉等纏繞作面層,外敷草泥土,復原以后,是一個帶有防雨門篷的四面坡狀的半地穴式方型房屋。防雨門篷的出現,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雛型。這是同類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在這座房子后邊,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甕棺。半坡人時代,對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莊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甕棺葬。可能大家會奇怪,為什么對小孩采用這種特殊方式?這是因為他們受另一種信念的支配,其一,因為當時氏族制度的制約,未成年小孩不能進入成人墓地;其二,是因為人類自然感情的
影響,當時已產生了靈魂概念,他們認為小孩太小,不會走路,期望靈魂能常和親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丟棄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親也不忍舍棄,于是埋在親人身邊,便于照料,體現了母愛的關懷。這座甕棺發掘時,里面有一具2-3歲的小孩骨骼。
新發掘遺址區:
20xx-20xx年,為配合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改擴建工程,半坡博物館考古隊對施工地點進行隨工考古清理,獲得了重要的考古發現,經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終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存歸入遺址保護大廳之內,供保護參觀研究。
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們曾用非常虔誠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們曾把勞動的收獲和成果以燃燒的方式獻給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獻給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來成為我國延續幾千年的古老的祭祀制度的主要內容。在這個祭祀坑里我們可以看到在東南側有兩組陶器呈圓形堆在一起,一組有49個,多為雞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組為數量更多更小的陶器。從他們的堆放方式和器形來看,既不是實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們的南邊約兩米處,立著一個約80公分高,直徑約20厘米經過加工的石柱,這顯然也不是生產工具或其它實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類遺址中均未見過。祭祀坑所處的位置正好在村莊的中心區,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廣場,通過綜合分析研究后我們初步認為,這里是半坡人禮拜天地的特殊地點——祭祀區,這種祭祀形式在仰韶文化遺址中還是首次發現,具有重大的考古學價值,為研究原始宗教活動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證據。
在居住區中心區發現墓葬極為少見,它似乎與當時的墓葬制度是相違背的。而這種二層臺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墓主人是誰?為什么給他的埋葬規格要遠遠高于一般人?為什么埋在這里?這是很難解開的謎!
這是一座灰坑遺跡,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這個灰坑里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具兒童尸骨,呈俯身狀,雙手似向后背著,這種形式在半坡首次發現,是懲罰?是祭祀?還是其它什么原因?這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文化堆積層:這里是發掘遺址時留下的一段地層剖面,在考古學上稱文化堆積層,其中包含了古人類長期生活留下的各類文化遺存。半坡的文化堆積層最厚處達兩米,最淺處距地面僅50公分,分四層兩期,早期為下兩層,距今約6700多年;晚期為上兩層,距今約5600多年。
這條小溝正好穿過居住區中心,把村莊分成兩部分,小溝寬和深各1.8米,溝內沒有發現排水的痕跡,推測為半坡人的分界溝,相當于今天的界墻。反映了半坡村落當時可能由兩個大的母系家族組成,也可能是一個胞族由兩個女兒氏族組成,他們以溝為界,和睦共存。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地窖是遺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徑2米,底徑2.7米,高1.8米,為圓形袋狀窖穴,是半坡人集體儲存糧食和采集來的其它食物的公共倉庫。這個地窖底部和內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燒烤過,干燥平整,是儲藏食物的理想場所。這種地窖在遺址中共發現200多個,均在房屋外面,可見當時尚處于集體共有制時期,沒有私有財產,人們共同擁有一切財產,物品平均分配,過著原始共產制生活。
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遺跡相互疊壓的情況: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跡;后來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們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層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兩次房屋的廢墟上建起來的。在史前遺址中,如果未經過擾動或人為破壞,地層序列是按古人類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層越靠近地面,每一層都有不同時期的遺存物,傳遞出不同時期的文化信息,這就是文化堆積層,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積和房屋建筑的相互疊壓。從這三層房屋的重疊情況我們可知,從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續不斷發展的。
硬土圈柱洞是對支撐房屋的木柱的一種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個比柱子直徑大一倍的深而圓的大坑,在坑底部墊雜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實,上面再鋪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濕和腐朽,將柱子立在上面中間,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塊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圍一層層地填土夯實,高出地面再堆一個約十幾公分的草拌泥圈,燒烤使它堅硬,這樣可以起到穩固柱子的目的。這種硬土圈柱洞可以稱最早的柱礎。
這里三座房屋都屬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門蓬,屋內西部有一個十幾公分高的土臺,用火燒烤過,光潔平整堅硬,可能是當時人睡覺的土炕;東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動場所。清理這座房屋時,發現有二十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測此房仍為四面坡狀,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圓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淺了,進門后有兩道隔墻,墻后形成“隱奧空間”,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撐頂部,房內墻壁和地面均經火燒烤,用以防潮。墻體和屋頂已經分離,出現了屋檐。這種房屋格局已有了后來房屋“一明兩暗”的原始雛形。
這座房屋出現于半坡晚期,是當時最先進的建筑。房屋由十二根木柱構成基本框架,分為整齊的三排,每排四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堅固,由兩旁向中行搭設椽木,形成人字形兩面坡式的屋頂。整個房屋呈一個非常規則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代表了當時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這種建筑形式還標志著中國傳統的“墻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構框架結構體系已趨形成,在中國建筑史上首開先河。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陶窯遺址。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陶窯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這里。半坡人的制陶區共發現六座陶窯,其中橫穴窯4座,豎穴窯2座。這是一座橫穴窯,它由火膛、火道、窯箅、火眼和窯室幾部分組成。橫穴窯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現了豎穴窯,構造更先進一些。這種陶窯雖然較小、較簡單,但它結構合理,制作巧妙,溫度已可達800-1050℃左右,為后來的大型先進的陶瓷窯奠定了基礎。
半坡遺址出土完整或能夠復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萬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見制造陶器是一項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產活動。
觀眾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深溝是保護村莊的大圍溝的一部分。大圍溝圍繞村莊一周,呈不規則圓形,長約300多米,寬6-8米,深5-7米,底徑1-3米,內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獸的侵襲和敵對氏族的騷擾。大圍溝出土量約11000立方米,很難想像當時的半坡人用簡單的石鏟如何完成這樣艱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設施。
在半坡村落居住區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區,面積約6000平方米,發現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齊有序,很有規律,死者的頭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現出了靈魂觀念。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人死以后有靈魂,并且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頭向西,便可以進入鬼魂世界。基于這種觀念,他們對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缽、碗等,數量一般為三四件,差別不大,看來死者生前地位相當,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對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種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兩座,一座為兩個男性,年齡約30-40歲,可能是倆兄弟;一座為四個女性合葬,年齡約15-25歲,可能是四姐妹。在半坡沒有發現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當時的婚姻形態及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征。半坡人時期實行對偶婚,夫妻雙方分屬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實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產、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與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關系而無經濟關系,因婚姻關系不穩定,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緣關系按女方計算,財產也按母系繼承。這是母系社會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時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將尸體先停放或埋在一個地方,待其腐爛后,將骨骼堆積在一起進行第二次埋葬。當時的人們可能認為血肉是人世間的,肉體腐爛后骨骼進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進入鬼魂世界。一些處于原始時代的民族,舉行二次葬時往往還舉行一定的儀式。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6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展館正門上方懸掛著紅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的館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xx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xx年3月起免費開放。
館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級文物l34件,二級文物2236件,是全國革命類博物館藏品最多的紀念館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棉紡、石刻、鐵器、手稿、文件、書報雜志、貨幣、郵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劉志丹用過的硯臺、皮帶、大衣、馬鞍;謝子長的眼鏡、手槍;紅二十七軍三團政委李赤然用過的公文包;毛澤東贈張明科的手槍;“小米加步槍”的文物組合;邊區參議會議員證;邊區政府紅色大印;李鼎銘的金屬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醫院的出診箱、魏一齋用過的聽診器;延安時期氣象觀測設備;干部學校的各種印章、教材、筆記、校旗;邊區軍民食用的豆錢錢、米糠、野菜,學習用的樺樹皮、馬蘭紙、自制的樺樹皮飯盒;新華化學廠生產的肥皂;兵工廠制造的武器;邊區銀行印鈔票的油滾、石板、印刷機及印刷紙幣、光華商品代價卷;大生產運動中頒發的獎狀、獎章、紀念證和宣傳材料;毛澤東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題詞手跡;“四八”烈士遺物;延安時期出版的《新中華報》、《解放日報》、《解放周刊》、《邊區群眾報》等等。其中有許多文物彌足珍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實事求是”石刻:這是l943年毛澤東為中央黨校的題詞。鐫刻在四塊二尺見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黨校禮堂正門上方。1947年胡宗南軍隊進犯延安時,把禮堂全部毀壞。由于黨校師生事先將石刻從墻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難。建國后,延安師范學校在黨校原址上勞動時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紀念館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學院使用過的計時器,采用當地粗沙石制成,長77厘米。寬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長方形,石塊上畫一半圓,圓心豎一短棍,棍影隨太陽升落不斷移動,對應于石塊所刻l.12鐘點。1947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延安時,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紀念館保存。炕桌:長51厘米,寬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駁。l936年2月5日,毛澤東、彭德懷率東征紅軍駐進清澗縣袁家溝,當晚宿于農民白育才家中,毛澤東在此桌上辦公。次日,陜北大雪。2月7日,毛澤東伏案疾書,寫下千古絕唱《沁園春·雪》。毛澤東作詩的“書桌”就是這張小炕桌。毛澤東離開后,房東一直將之作為傳家寶,精心保護ol972年被紀念館從袁家溝征回展出。黃呢大衣:劉志丹烈士遺物。劉志丹在從事兵運工作時,得到這件大衣。后來送給高維嵩,劉志丹犧牲后,高維嵩把它交給母親保存,l953年,他贈送給紀念館。小青馬:毛澤東的座騎標本。鞍轡齊全,栩栩如生。西北局從三邊草地選購回延安,毛澤東的警衛員賀清華在南門外體育場試騎后決定留為毛澤東的座騎。轉戰陜北途中,它是毛澤東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隊未發現敵情的情況下,它機警地把毛澤東馱在山崖隱蔽處,躲過了國民黨飛機的偵察。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后,小青馬作為軍功馬被送到北京動物園飼養。隨著歲數的增大,毛色漸白,成了一匹白馬,1962年衰老而終,馬皮被制成標本。l964年8月,運回延安。據說,它臨終前,頭向中南海方向長嘶三聲,似同主人告別。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7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展館正門上方懸掛著紅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的館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xx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xx年3月起免費開放。
館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級文物l34件,二級文物2236件,是全國革命類博物館藏品最多的紀念館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棉紡、石刻、鐵器、手稿、文件、書報雜志、貨幣、郵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劉志丹用過的硯臺、皮帶、大衣、馬鞍;謝子長的眼鏡、手槍;紅二十七軍三團政委李赤然用過的公文包;毛澤東贈張明科的手槍;“小米加步槍”的文物組合;邊區參議會議員證;邊區政府紅色大印;李鼎銘的金屬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醫院的出診箱、魏一齋用過的聽診器;延安時期氣象觀測設備;干部學校的各種印章、教材、筆記、校旗;邊區軍民食用的豆錢錢、米糠、野菜,學習用的樺樹皮、馬蘭紙、自制的樺樹皮飯盒;新華化學廠生產的肥皂;兵工廠制造的武器;邊區銀行印鈔票的油滾、石板、印刷機及印刷紙幣、光華商品代價卷;大生產運動中頒發的獎狀、獎章、紀念證和宣傳材料;毛澤東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題詞手跡;“四八”烈士遺物;延安時期出版的《新中華報》、《解放日報》、《解放周刊》、《邊區群眾報》等等。其中有許多文物彌足珍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實事求是”石刻:這是l943年毛澤東為中央黨校的題詞。鐫刻在四塊二尺見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黨校禮堂正門上方。1947年胡宗南軍隊進犯延安時,把禮堂全部毀壞。由于黨校師生事先將石刻從墻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難。建國后,延安師范學校在黨校原址上勞動時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紀念館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學院使用過的計時器,采用當地粗沙石制成,長77厘米。寬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長方形,石塊上畫一半圓,圓心豎一短棍,棍影隨太陽升落不斷移動,對應于石塊所刻l.12鐘點。1947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延安時,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紀念館保存。炕桌:長51厘米,寬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駁。l936年2月5日,毛澤東、彭德懷率東征紅軍駐進清澗縣袁家溝,當晚宿于農民白育才家中,毛澤東在此桌上辦公。次日,陜北大雪。2月7日,毛澤東伏案疾書,寫下千古絕唱《沁園春·雪》。毛澤東作詩的“書桌”就是這張小炕桌。毛澤東離開后,房東一直將之作為傳家寶,精心保護ol972年被紀念館從袁家溝征回展出。黃呢大衣:劉志丹烈士遺物。劉志丹在從事兵運工作時,得到這件大衣。后來送給高維嵩,劉志丹犧牲后,高維嵩把它交給母親保存,l953年,他贈送給紀念館。小青馬:毛澤東的座騎標本。鞍轡齊全,栩栩如生。西北局從三邊草地選購回延安,毛澤東的警衛員賀清華在南門外體育場試騎后決定留為毛澤東的座騎。轉戰陜北途中,它是毛澤東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隊未發現敵情的情況下,它機警地把毛澤東馱在山崖隱蔽處,躲過了國民黨飛機的偵察。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后,小青馬作為軍功馬被送到北京動物園飼養。隨著歲數的增大,毛色漸白,成了一匹白馬,1962年衰老而終,馬皮被制成標本。l964年8月,運回延安。據說,它臨終前,頭向中南海方向長嘶三聲,似同主人告別。
在眾多照片中,有一張照片特別能引起人們興趣。那就是新華社副社長石少華拍攝的《毛澤東在延安和兩個小八路親切談話》照片。1964年,毛澤東在北京設便宴招待石少華,談到他的攝影作品,特別問道:“你知道那兩個小八路是誰嗎?他們現在做什么?”照片中個子高的小八路是張學思的通訊員安定寶,中間個矮的那位叫劉長貴,山西壽陽人,l937年參加紅軍,次年末到延安。1955年轉業到遼寧海城絲綢廠,任武裝部長,l993年因卡車撞倒電纜不幸被擊中而逝世。1939年4月的一天,毛澤東來參加“抗大”3周年紀念大會。上午8時許,毛澤東從乘坐的一輛淺灰色轎車上下來。安定寶和劉長貴跑上前去。毛澤東親切地問:“小同志,你們多大啦?”劉長貴搶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澤東又問:“你們這么小,為什么參加革命啊?”兩個小八路同聲回答:“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毛澤東很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問:“你們來看我,知道我是誰嗎?”“知道,你叫毛主席。”毛澤東笑了:“不對,我不叫毛主席,叫毛澤東。”當得知兩個小八路都沒念過書時,他就在手心上教他們寫“毛澤東”3個字。當時在場的新華社記者石少華便拍下了這一歷史場面,成為反映延安生活的經典作品。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8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位于陜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籌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陜西歷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藏品成為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的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家級博物館。是“4A”級旅游景點。
陜西歷史博物館建筑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筑群組成。館舍布局呈“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把唐代古典建筑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格于一體。館區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
王朝曾在陜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陜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征。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9
大家好!很高興做你們的導游,下方就跟著我一齊去參觀,期望我們有一個快樂的旅程。
西安兵馬俑,它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總面積是二萬零七百八十平方米。第一號兵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農民伯伯打井時發現的,之后經過考古學家認真的工作,我們才明白兵馬俑是地下式土木結構,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內有陶俑陶馬六千多件。堪稱是一顆異彩獨放的明珠。
兵馬俑博物館每年接待一百多萬中外游客,許多名人都曾來那里參觀,整個博物館占地二百萬平方米,館區內樹林、花、草清香,環境幽雅。
為了揭開秦始皇陵墓的奧秘,考古學家從六十年代初開始對陵園進行科學的鉆探的調查,最后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擁有一支雄兵千萬,由七千件兵馬俑組成的氣勢磅礴的地下軍陣,他們令全球矚目,舉世震驚,但由于我們現代世界技術達不到保護兵馬俑的要求,目前只有一號坑、二號坑出土,有幾個坑的輪廓已經出現,但停止挖掘的鉆探,其它的地下文物都被保護起來,以免遭到破壞。
西安兵馬俑,壯麗的景觀,世界獨有人土的美觀!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游覽唐代帝王陵墓之冠-乾陵。
那么在到乾陵之前,我先將乾陵有關概況向大家作以介紹。乾陵位于陜西乾縣城北6公里處的梁山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他們二人既是夫妻,又先后稱帝,甚至一度更換國號。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母親是長孫皇后,因得到舅舅長孫無忌的幫助被選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成為唐朝第三代皇帝。因其體弱多病,實權操控在皇后武則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病死于洛陽觀貞殿,葬于乾陵。
武則天,名瞾,祖籍山西文水,生于四川廣元。父親是個木材商,隨李淵起兵反隋。唐初,因功被封為工部尚書。武則天從小隨父母四處奔走,增加了許多見識。14歲時,因才貌出眾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封為才人,賜名媚娘。因為其與皇太子李治早有接觸,太宗死后,她到感業寺做起了尼姑。高宗即位不久,便將她從感業寺迎回宮中,封為昭儀。武則天使用手段害死了蕭淑妃和王皇后,公元655年,被立為皇后。從此,她開始參與朝政,從公元660年開始,朝廷大事幾乎全由武則天裁決,朝臣稱高宗和武則天為二圣,實際上掌握最高權力的是武則天。高宗死后,武則天先后廢中宗、睿宗、于公元690年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繼承了“貞觀之治”開啟了“開元盛世”,不愧為封建社會杰出的女政治家。公元720xx年,她傳位于中宗李顯,不久因病死于洛陽上陽宮。臨終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次年5月,與高宗合葬于乾陵。因李治尊號為“大圣天皇”,武則天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后”。二人尊號中都有“天”。在《易經八卦》中,乾為天。陵址又正好位于唐京都長安西北,即八卦之乾方,因此稱其陵園為乾陵。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較為完整的陵墓之一,也是唐代因山為陵的典型。據考證,乾陵陵園是仿唐長安的模式而建,由宮城、內城和外廓城之分。墓室置于宮城中心。象征皇權至高無上。內城四面各有一門,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由于時間久遠,乾陵的地面設施遺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門外。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就來到了司馬道。在古代,帝王生前的專用道路叫御道。帝王死后,專為其修的道路稱為“神道”,也叫司馬道。參觀的路上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乾陵位于梁山上。梁山三峰聳立,以北峰為最高,海拔1047.9米,呈圓錐形。南二峰兩峰東西對峙,峰頂各有土闕一座。如果從遠處眺望乾陵,您會驚奇的發現,乾陵恰似一位睡美人,悠閑而肅穆地躺臥于天地之間。高聳的北峰是她微微抬起的頭顱,端莊美麗,北峰上蒼翠欲滴的松柏是她秀美的長發,舒展飄逸;司馬道是她的玉頸,筆直圓潤;南峰是她的胸脯,挺拔柔美;起伏的峰巒是她微突的腹部和舒展的雙腿,與朦朧縹緲之中伸向一望無際的遠方。只有這時,您才會贊不絕口的感嘆這座源自山體造就的陵墓,竟是如此機巧
的與她的墓主人聯系在一起,成為這位女皇的絕妙象征,真可謂巧奪天工,惟妙惟肖。
我們眼前這對石柱稱為華表。這種建筑起源于遠古,最初作為路標,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為皇家建筑的特殊標志。乾陵華表高8米,由圓石、仰盆蓮花頂座、八菱形柱身、覆蓋蓮花座、雙層方形基座五部分組成。蓮花冰清玉潔,是佛門“善”的象征。唐代崇佛,又因蓮與鄰諧音,所以又象征佛以慈悲為懷,肩負普度眾生的大任。因此,華表上下皆刻有蓮花,其頂端的圓石,象征著天降甘露,如意吉祥之意。這對華表巍然屹立于司馬道最前端是作為陵墓的象征,后統洋洋百余件巨型石雕,襯托出乾陵莊嚴肅穆的神圣氣氛。
華表北面是一對栩栩如生的翼馬。他們目視遠方,肢體強健,昂首挺胸,兩側的翅膀好似一朵朵彩云,有騰云駕霧,空中飛奔之勢,富于浪漫神奇色彩,真可謂: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這兩匹翼馬都屬于波斯馬,外形雖相似,風格卻不同。西邊的翼馬輪廓爽朗,棱角分明。而東邊的流暢優美,圓潤柔和。翼馬又叫天馬,自古以來,人們就將它當作瑞獸看待,馬長翅膀是一種想象的獸類形象。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這一對鴕鳥。腿長頸細,翩翩起舞,工匠們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只用了淡淡的幾刀,就將鴕鳥的形象勾勒得活靈活現。鴕鳥歷經千余年風雨侵蝕,苔蘚遍布,斑痕點點,更顯得古樸粗獷,憨拙可愛。可能大家要問了:為什么這里要放置鴕鳥呢?我們知道,中國自漢、唐以來,特別是唐朝,與西域諸國的友好交往相當頻繁,他們多次贈送鴕鳥到長安。這對石雕藝術品,是唐代中國與異域民族友好往來的歷史寫照。
鴕鳥之上,有五對石馬與牽馬之人,他們均采用了圓雕,而他們的設置既是皇宮儀仗隊伍的象征,又是唐朝皇帝文治武功的象征。接下來,我們看到十對護陵翁仲石人,高4米,重達數十噸,他們高大魁偉,頭戴冠,高額粗頸,寬袍大袖,雙手柱劍,并足恭立,目視前方,威嚴地守衛著陵園中的主人。
在朱雀門外的西闕樓前,是《述圣記碑》。這是安葬高宗李治時,武則天為他立的功德碑。碑文由武則天撰寫,中宗李顯書,8000余字,內容是歌頌高宗的文治武功,開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碑高6.3米,重89.6噸,由七塊巨石組成,因此也稱為“七節碑”,象征七曜,七曜是古人認為構成世界的七種基本物質:日、月、金、木、水、火、土。七節碑寓意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 與《述圣記碑》遙遙相望的是《無字碑》。她高大雄偉,聞名于世。整個碑用一塊巨石雕成,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98.8噸,碑首刻8條蟠龍,碑身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副,龍騰若翔,栩栩如生。龍首上有一振翅欲飛的金鳳凰,出神入化,形象逼真,令人嘆為觀止。碑座陽面正中刻有獅馬圖,雄獅昂首怒目,十分威嚴,駿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此碑初立時未刻一字,故名“無字碑”。關于它的由來,歷來說法很多:一說表示武則天功高德大,取《論語》“民無得而名焉”之意;一說:武則天雍容大度,立下此碑,供后人評說自己;一說:此碑乃中宗李顯所立,他既不滿武則天的獨斷專行,不愿違背自己的心意去恭維她,又不愿意以兒子的身份對自己的母親提出非議,故而立下此碑。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宋金以后,開始有人在
“無字碑”上刻字,從此,無字碑成了有字碑。其中最珍貴的是用女真文字題寫,旁有漢字翻譯的《郎君行記》,女真文字早已絕跡,這段文字,為我們研究女真族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兩通石碑的北邊是61尊王賓石像,是武則天為紀念參加高宗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下令刻立的。石像身穿緊袖衣,腰束寬帶,足蹬皮靴,背后刻有國名,姓名和官職。如今,石像頭部均被毀,背后的文字也磨滅不清,只有兩尊石像背后字跡比較清晰,從字跡分析,一人來自今天的阿富汗,另一人來自今天的伊朗。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曾詠詩曰: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
再往北就是梁山主峰-北峰。在北峰的半腰處,有一X形交叉小道,這就是乾陵地宮的出入口所在地。地宮隧道長63.1米,寬3.9米,全部用石條填砌,石條間用鐵水澆灌,異常堅固。據考證,乾陵是目前唯一沒有被盜過的唐代帝王陵墓,“地下寶藏無恙否?盛唐文物好探尋”據考古專家勘測,乾陵地宮中藏有大量的稀世珍寶,金銀珠玉,錦帛綢緞,典籍字畫,琳瑯滿目,不勝枚舉。由于諸多原因,乾陵地宮至今尚不能發覺,有朝一日乾陵地宮開啟,幽宮里保存千年的稀世珍寶將重現天日,到那時將會出現世界的又一大奇跡。
參觀完乾陵,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它的陪葬墓。乾陵共有17座陪葬墓,比較著名的有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等。永泰公主為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死時僅17歲,中宗李顯即位后,追封為永泰公主,并與其丈夫武延基合葬于乾陵北原,陪葬乾陵。懿德太子為中宗長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1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被譽為 天下名陵 。位于禮泉縣東北45華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為陵。站在坦蕩的關中平原上,遙望云霧繚繞的九峻山,矚目高聳的主峰,確如明代詩人趙崡所描述的 眾山忽破碎,突兀一青峰 。
九峻山乃天下名山,海拔1188米。虎踞渭北,氣掩關中,九梁拱舉,一峰獨秀。加以浩浩渭水素帶其前,滔滔注水透道其后,襯托得陵山主峰更加孤聳回絕。九峻山主峰更有其多變的魅力,從正南方向望去,呈圓錐形,很有 刺破青天愕未殘 的氣勢;從東南方問望去,卻成三峰聚會,活像一座筆架,因而,徑陽、三原一帶人叫它 筆架山 ;從西南方向望去,又呈覆斗型,很有點像日本的富土山。
這些,給昭陵染上了神奇與浪漫的色彩。可想當年,陵區內遮天蔽日的蒼松翠柏,氤氳于九峻山頭的薄霧與云霄,自當更增添了這座帝王陵墓森嚴與玄秘的氣氛。登上陵頂,勁風呼嘯,亂云飛渡。南瞰秦川,北望沙塞,左顧寒門,右盼乾陵。覽物思情,襟胸忽放,追憶先祖功業,激勵人生志節,倒還真有點 更疑天路近,夢與白云游 的感覺,于休閑之時覓得此番情趣,不亦樂乎。號稱 昭陵 ,李世民是唐代第二個皇帝,也是唐王朝的開國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陵園占地面積三十萬畝,周長60公里,轄四個鄉,陵園內有187座皇親國戚和文臣武將的陪葬墓。
昭陵陵園是一座豐富的文物寶庫。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先后發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長樂公主、韋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貴的壁畫和文物精品。昭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陵博物館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貴文物。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2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是一組雄偉壯觀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約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萬多平方米。它匯集了陜西文化精華,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鑒于陜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國家共投資1.44億元人民幣,興建了陜西歷史博物館,于1991年6月建成開放。
博物館建筑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色彩協調,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筑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
博物館珍藏了陜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萬件(組)展室面積達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陜西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11個朝代在陜西建都,歷時1000多年,是我國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地區,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陜西古代史是中國歷史的濃縮。
特點:陜西省博物館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格于一體,典雅凝重,古樸大方,布局協調,氣勢宏偉,體現了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館內設有中央空調、多功能照明系統,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和中央控制系統。設有現代化文物庫房和具備多種語言同聲傳譯功能的報告廳。
陜西歷史博物館建筑造型繼承唐代博大雄渾、典雅凝重的風格,借鑒我國傳統宮殿“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布局形式,同時運用現代先進技術,把我國盛唐時期古典建筑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要求有機地結合為一體,既保持了古老風貌,又有現代化的特點。屋頂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綠色琉璃瓦,顯得華貴莊重,古樸大方,墻面材料為仿石棉磚,門窗則采用大塊茶色玻璃和鋁合金框架,館內配備可控制溫濕度的全封閉中央空調系統,多功能的照明系統,自動防火防盜系統,計算機控制管理系統;設有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具有先進的化驗、測試技術和文物保護修復手段。為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建有電腦控制并擁有30萬冊藏書的圖書館和6國語言同聲傳譯的國際學術報告廳。此外,還有設施完善的文物庫、資料室、購物中心等。
珍藏:館內珍藏了陜西出土文物精品37萬件,游客可欣賞到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萬年前到公元1840年間的陜西歷史文物。
結構:展室總面積達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三大部分,其中陜西古代史陳列、陜西青銅器珍品展、陜西歷代陶傭精華展和唐墓壁畫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進入博物館大廳,迎面巨幅照片向人們展現出奔騰咆哮的黃河和綿亙無垠的黃土高原。這是孕育誕生陜西歷史文化的地理環境。陜西的歷史是黃土地文明的歷史。昂首屹立在大廳中央的巨獅是這種文明的標志。它造型雄偉,氣勢澎湃,石刻之精美,氣魄之弘大,堪稱“東方第一獅”。這頭石獅來自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母親楊氏的順陵。中國古代的獅子及獅子雕刻藝術由阿富汗傳入,中亞的浪漫奇特與東亞的深沉渾厚在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為一體,集中體現了陜西歷史文化的基調。近1500米的展線由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三部分組成。位于博物館中央上下兩層的基本陳列薈萃了陜西出土文物的精華,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從陜西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來,許多珍貴文物在這里首次公諸于世,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陜西古代歷史,并使人們了解陜西一些重要考古遺址的基本面貌。
漢·四神瓦當(朱雀) 直徑15.8厘米,邊輪寬2厘米,陜西漢長安城遺址出土。朱雀口卸寶珠,昂首翹尾,更顯得威嚴勢猛,神圣異常。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3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茂陵進行參觀,我叫王明,是各位參觀期間的導游員,祝愿大家在今天的游覽中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咸陽原共葬有西漢11個皇帝中的9個,陵墓自西向東依次排列,長近百里,氣勢宏偉。
金人趙秉文有詩云:“渭水橋邊不見人,摩挲高冢臥麒麟。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咸陽原上塵。”其詩道出了咸陽原上的歷史場景。穿越時空距離,透過這些陳列著的蒼涼陵冢,人們似乎看到咸陽原的榮辱興衰,聽到古陵主人戰馬的嘶鳴聲,讀到咸陽古陵文化的精彩篇章。
位于關中腹地、涇(河)渭(河)之交的咸陽,是西漢皇陵的主要集結地。西漢王朝,凡220xx年,歷經11位皇帝,建陵園11座,有9座位于咸陽原上,其中最為顯貴的有五陵,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這五陵當時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將其稱為“五陵原”。古詩中“五陵年少爭纏頭”,“五陵裘馬自輕肥”的記述,即指當年居住在這些陵邑(縣)中的紈绔子弟斗雞走馬、為非作歹的事情。在西漢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當數漢武帝茂陵,在中國歷史上,如此規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驪山墓方能與之相比。
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于今興平縣南位鄉茂陵村,距興平縣城東15千米。西漢時,茂陵地屬槐里縣之茂鄉,武帝在此建陵,故稱茂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間建成,歷時53年。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漢王朝達到了強盛的頂點。他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他采用獎勵農耕、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抗擊匈奴的宏偉戰略,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同時,在經濟上實行煮鹽、冶鐵、運輸和貿易的官營制度,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開展對外貿易;在軍事上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格局,從而使漢帝國以統一、繁榮、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茂陵建筑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前139年),開始修建茂陵園,在漢諸陵中建筑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埋藏珍奇寶物最多。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形似覆斗,顯得莊嚴穩重。今實測,陵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5米,南北寬35.5;墓冢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東西墻垣430.87米,南北墻垣414.87米,城基寬5.8米。當時陵園有許多殿堂、房屋等建筑,僅陵園管理人員就達5000人。茂陵東南營建軍了茂陵縣城有27.7萬多人居住,當時較繁華。
當時在陵園內還建有祭祀的便殿、寢殿,以及宮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設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園,負責澆樹、灑掃等差事。而且在茂陵東南營建了茂陵縣城,許多文武大臣、名門豪富遷居于此,人口達277000多人。
茂陵封土為覆斗形,現存殘高46.5米,墓冢底部基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平頂,上小下大,邊長約420米。至今東、西、北三面的土闕猶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漢武帝的梓宮,是五棺二槨。五層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槨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槨室,它有兩層,內層以扁平立木疊成“門”形。南面是缺口,外層是黃腸題湊。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種木料,質地堅細,均耐潮濕,防腐性強。梓宮的四周,設有四道羨門,并設有便房和黃腸題湊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 “黃腸題湊”是“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料皆內向,故曰題湊。”漢武帝死后,所作的黃腸題湊,表面打磨十分光滑,頗費人工,要由長90厘米,高寬各10厘米的黃腸木15880根,堆疊而成。
公元前87年,漢武帝死后,入殯未央宮前殿。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梓宮內,武帝口含蟬玉,身著金縷玉匣。“匣上皆鏤為蛟龍彎鳳魚麟之像,世謂為蛟龍玉匣。”漢武帝身高體胖,其所穿玉衣形體很大,全長1.88米,以大小玉片約2498片組成,共用金絲重約1100克。
茂陵的地宮內充滿了大量的稀世珍寶。《漢書·貢禹傳》云:“武帝棄天下,霍光專事,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錢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為九十物,盡瘞藏之。”《新唐書·虞世南傳》也載道:“武帝歷年長久,比葬,陵中不復容物。”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因為漢武帝在位年久,又處在經濟繁榮的鼎盛時期,所以隨葬品很多,除190多種隨葬品外,連活的牛馬、虎豹、魚鱉、飛禽等,也一并從葬。另據記載,康渠國國王贈送漢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漢武帝生前閱讀的30卷雜經,盛在一個金箱內,也一并埋入陵墓之中。
茂陵周圍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等陪葬墓。霍去病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58年在這里建立了茂陵博物館。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18歲領兵作戰,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獲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漢武帝為紀念他的戰功,在茂陵東北為其修建大型墓冢,狀如祁連山。封土上堆放著巨石,墓前置石人、石獸等。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著名的青年軍事家。18歲隨衛青出征匈奴,曾先后6次出擊,終于打敗了匈奴入侵者。因功高封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候。霍去病死時僅24歲。霍去病18歲隨大將軍衛青出征,討伐匈奴,屢戰屢勝。特別是在河西走廊,祁連山一帶,縱橫馳騁,決戰千里,將匈奴主力橫掃無遺,從而徹底開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為漢武王朝鞏固、開拓西北邊疆立下輝煌戰功。武帝愛才,待霍去病情同父子。不幸,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非常悲哀,決定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連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勛。一道“為冢像祁連山”的圣旨,可就忙壞了茂陵工地的指揮官、設計師、工藝師、雕刻家以及各類能工巧匠。于是在一個月之內就造起了這座祁連山墓,又在一兩年之內,創作出巨石群雕獸像,置于墓冢上下,這樣從靜態到生態就真像祁連山了。
歷代評價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長105米,東西寬73米。頂部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冢高約25米。墓前石刻現存16件,為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石象生實物資料。可辨識的石象生14件,其中有3件各雕兩形,總共有生物17體;不同物象12類。計有怪人、怪獸吃羊、臥牛、人抱獸、臥豬、躍馬、“馬踏匈奴”、臥馬、臥虎、臥象、短口魚、長口魚、獺、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石刻依石擬形,稍加雕鑿,手法簡練,個性突出,風格渾厚,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藝術珍品。
其中“馬踏匈奴”為墓前石刻的主像,長1.9米,高1.68米,為灰白細砂石雕鑿而成,石馬昂首站立,尾長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長須仰面掙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紀念碑式的作品。這組石刻都是將一塊整石運用線雕、圓雕和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材料選擇和雕刻手法與形體配合,有的注重形態,有的突出神情,形神兼備。猛獸則表現兇猛,馬則表現躍起注視前方,牛、象則表現溫順,神態各異。
從銘文刻石推斷,這批石刻當是少府左司空監造的。墓前列置石人、石馬、石象、石虎等石刻,對以后中國歷代陵墓石刻有深遠影響,一直為漢以后歷代陵墓石刻藝術所繼承。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開渠,著名作家賈平凹以及前輩文史大師郭沫若等,都曾對其有“嘆為觀止”的贊賞。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批巨雕中的“馬踏匈奴”、“躍馬”、“臥馬”,最受歷代學者和游人的推崇,并認為這些“馬”的作品,可能出自漢武帝的授意。漢武帝癡愛寶馬,天下聞名。在中國歷史上,為能得到寶馬、良駒而出詩作的皇帝,漢武帝是第一人。
茂陵博物館的收藏的國寶級文物主要有下面幾件要突出為大家介紹一下:
1、鎏金馬:1981年5月在平陽公主墓南,西吳鄉豆馬村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這件文物。高62厘米,長76厘米,通體銅鑄鎏金,昂首,翹尾,四腿直立,體態矯健。頭部造型甚為生動,粉鼻亮眼,兩耳豎立。史書記載其為“金馬”,系以西漢時大宛國的汗血馬為原型而精制的工藝品。這件國寶,現收藏在茂陵博物館。
2、鎏金銀高擎竹節熏爐:這件國寶文物與“鎏金馬”同時被發現。高58厘米,底徑13.3厘米,口徑9厘米,蓋高6 厘米。爐蓋口外側刻銘文一周35字:“內者未央尚臥,金黃涂竹節熏爐一具,并重十斤十二兩,四年內宮造,五年十月輸,第初三”。底座圈足外側刻銘文一周33字:“內者未央尚臥,黃金涂竹節熏爐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輸,第初四”。
3、錯金銀銅犀尊:重13.3公斤,高34.1厘米,長58.1厘米,寬20.4厘米。這是一件極為精美的工藝品。1963年興平縣西吳鄉豆馬村村民趙振秀,在村北土豪內發現。這件國寶文物現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4、四神紋玉雕鋪首:此件國寶文物系于1975年在茂陵東側發現,是一件極為精致的藍田玉工藝品,現收藏在茂陵博物館。
游客們,茂陵及茂陵博物館就為您講解到這里,灑下汗水、收獲友誼,歡迎您下次再來茂陵參觀。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4
西岳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岳之一,位于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 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里有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岳仙掌"。
華山以奇險峻秀而馳名天下,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跡極多,廟宇道觀,亭臺樓閣,雕塑石刻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勁松,引人入勝。山頂有朝陽(東峰)、落雁(南峰)、蓮花(西峰)三峰,皆巋然筆立,直插云霄。三峰之下,有云臺(北峰)、玉女(中峰)諸峰環侍拱衛,各具特色,顯得山勢雄偉,峰巒疊翠聳削。
北峰,亦稱云臺峰,是總轄四峰的沖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故險要異常。峰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于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峰,峰頂朝陽臺,、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峰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里和陳摶下棋,結果失敗,而將華山輸與陣摶。
南峰,又稱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海撥2200米。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里,濃陰匝地。南峰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峰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于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峰上還有老子峰、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跡。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峰,因峰頂翠云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據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峰。翠云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舍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跡。
華山登山道路蜿蜓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峰陡立,奇險異常。1985年修筑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游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1994年沿當年人民解放軍智取華山道路又修筑了一條登山臺階路。1996年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已成為歷史。山上山下,風景區內,新建了旅游飯店、餐館、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可以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5
昭陵博物館是一所展示初唐文化及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昭陵博物館保存的大量歷史文物,不僅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而且是反映唐代前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珍貴資料。位于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西側,距離禮泉縣17公里,與昭陵相距14公里。
昭陵是唐代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陵墓。昭陵博物館內,除李勃墓外,還包括兩個碑石陳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繪畫展廳。除展出近年來發掘出土的十多座陪葬墓中文物外,主要陳列昭陵范圍出土的各式唐代碎石與墓志銘。因為這些碎石獨有的巨大書法藝術價值,這座博物館又被人稱為“昭陵碑林”。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陜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陜西省禮泉縣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西距西安市70公里,咸陽市30公里,咸陽國際機場25公里。1961年,國務院公布昭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3A”級旅游景區。
從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了120xx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
昭陵陵園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6
唐太宗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陽市禮泉縣九嵕山,是陜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昭陵開始營建于貞觀十年(636年),是為埋葬臨終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的長孫皇后而開鑿。1961年,國務院公布昭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昭陵博物館建成,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3A”級旅游景區。
昭陵陵園周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從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了20xx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
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征、溫彥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發掘了徐懋功(李績)、尉遲敬德、程咬金、張士貴、鄭仁泰、長樂公主、韋貴妃等40余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積53畝,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陳列面積20xx平方米,綠化面積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館。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墻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墻腳下,請大家走上城墻游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墻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城墻”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墻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梁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墻的意思。只是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
“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墻的軍事用途。城墻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墻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墻,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墻,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筑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著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筑城技術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墻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墻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墻2590米,西城墻2631.2米,南城墻3441.6米,北城墻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
大家看見城墻四門外筑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墻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筑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后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后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墻體長198米,高9.5米。
護城河外曾有拱衛四城門的四個夯筑土城叫郭城。據《西安府志》卷九記載:唐天佑年間,韓建筑東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間拓城時,東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內,留在城外的即為東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記。目前,四關郭城墻體僅存部分殘段,郭門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稱。
現在我們來到西安城內東北處,這里曾經是明秦王府城,簡稱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為秦王,命其坐鎮西安,加強對西北的控制。整個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墻。外城墻稱蕭墻,全系土筑成。內城墻因外砌青磚,故稱磚墻。明滅后,蕭墻被毀。清雍正年間,西安修廟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磚城改為八旗教場。目前秦王府磚城只存夯土城殘段若干處。
明代建西安城時,全城城門有4座:“長樂”、“永寧”、“安定”、“安遠”。門名刻于大城門洞外的青石門據上。大城城門上所建的樓房稱城樓,也叫正樓,是守城指揮官的指揮所。甕城城門洞上所建之樓稱箭樓,因樓壁辟有箭窗,是當時發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國時又開辟了4座城門,俗稱小四門:中山門(小東門),在現在的東新街東端,是為紀念孫中山修建的;勿幕門(小南門),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門(小西門),在蓮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門被拆;解放門(小北門),原名中正門,在解放路北端,當年因為隴海路通車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開辟了新城門,南墻有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北墻有尚德門。東墻有朝陽門。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墻時有98座敵臺,臺上均建有敵樓。但1982年西安市城墻管理所實地調查發現,那些古敵樓沒有留下一個,只有部分尚存礎石。之后,西安重建敵樓12座,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式,重檐二層樓,底層周設回廊。
古代城垣設施不僅修建敵樓、箭樓作用武之備,還修建魁星樓以祭把主宰文運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樓建在南門城樓東,后遭兵火毀壞。后來在原址上復建魁星樓,值得一看。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8
寶雞位于陜西省八百里平川的西端,也位于黃河支流渭河平原的西端,是我國西部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是西北地區一座新興的中等工業城市,為陜西省第二大城市。寶雞市東距西安179公里,與咸陽、漢中、甘肅、天水、平涼等地、市接壤。
寶雞地形復雜,山原雄峻,寶雞境內主要有渭河、嘉陵江、千河、石頭河等,以秦嶺為界,河流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 是寶雞市境內最大河流。滔滔渭河從市中心穿流而過,成為寶雞一大景觀。
寶雞現有機械、電子、電力、鋼鐵、化肥、化工、煉焦、食品、建材、紡織、造紙等工業為我省新興的工業城市。寶成、隴海、寶中三條鐵路在此交匯,是通往祖國西北,西南的交通樞紐。
寶雞古稱陳倉。遠古時期,姜、姬二氏族先后生息、繁衍、壯大、昌盛于此。相傳炎帝神農氏就出生在寶雞的姜水河畔,他教農耕、創醫藥,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千年前周部族以寶雞為基地,發展壯大,建立了強大的周王朝。后秦人又以鳳翔雍城為基地,秣馬勵兵,一舉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的北首嶺新石器文化遺址,舉世聞名的周原遺址,雍城先秦遺址,法門寺地宮文物和佛指舍利以及是中國離宮之冠的唐九成宮遺址等都在中國的文化史,考古史、建筑史以及宗教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瑰寶。
寶雞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炎帝故鄉"、"青銅器之鄉"和"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稱。主要旅游參觀景點有法門寺、周公廟、五丈原諸葛亮廟、關山草原、姜太公釣魚臺、雍城和秦公大墓遺址、太白山、炎帝陵祠、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金臺觀、北首嶺、東湖、九成宮遺址等。其中,寶雞市十大旅游景點為法門寺、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釣魚臺、周公廟、五丈原諸葛亮廟、鳳翔東湖、嘉陵江源頭風景區、關山草原、炎帝陵祠、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陜西半坡導游詞 篇19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李子涵,大家能夠叫我李導,很榮幸當你們的導游。我們將要游覽的是小雁塔。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筑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漢族文化的標志性建筑。
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京師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地標。小雁塔在唐、宋朝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關。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資助在長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帶回經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龍元年(720_年),由皇宮中的宮人集資、著名的道岸律師在薦福寺主持營造了一座較小的佛塔。后來,為了區別兩塔,慈恩寺塔名為“大雁塔”,而薦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虎年間(720_年—720_年),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義凈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佛圖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薦福寺的一部分,不過塔院并不在當時的薦福寺內,而是與寺門相對。塔院位于安仁坊,與位于開化坊的薦福寺門隔街相望。唐末戰亂,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間(1086年—1094年)的文獻記載,當時的薦福寺已從最初的開化坊遷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內,與小雁塔成為整體。宋徽宗政和六年(1120_年),一位自稱“山谷迂叟”的信士發愿修繕小雁塔,將風化嚴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飾,至今塔身可見白土粉刷的痕跡。
小雁塔第一層塔身南北開辟門洞,以供出入,南北門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質門楣上線刻供養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頻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裝飾圖案,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飛天原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歌舞神和娛樂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龍八部眾神之內,成為佛教中常見的裝飾題材。
祥云紋樣是仙界、理想和現實結合的浪漫主義產物,是古代紋飾的審美特征;迦陵頻伽,佛教又稱“妙音鳥”,聲音美妙動聽,婉轉如歌,在佛教經典中,常以其鳴聲譬喻佛菩薩之妙音。
這些與佛教內容密切關聯的裝飾紋樣,刻工精細,線條流暢,以跳動的回轉曲線作為紋樣的基本構成,把外來的題材嵌入到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中,使之融合并逐漸成為中國傳統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裝飾紋樣亦是小雁塔遺產區絲路文化特征的體現之一。
原來在小雁塔底層環繞塔身有磚木結構的大檐棚,被稱為“纏腰”。在金、元交戰的年代“纏腰”毀沒。
明、清兩朝對薦福寺和小雁塔進行過多次修繕。明代曾有五次大規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0_年),陜西西寧衛弘覺寺番僧勺思吉蒙欽錫度牒,到薦福寺住坐,見這里殿堂荒廢,遂發愿重修。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賜寺名。“敕賜薦福寺”匾額就是明英宗的御筆。明憲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區發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來重修時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層包磚,但沒有修復塔身的裂縫(至1965年經過一次整修,才修復了地震震裂的裂縫)。小雁塔原有15層,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華縣大地震時塔頂兩層被震毀,現存13層。
清朝時薦福寺又多次修繕,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規模最大。晚清時期還建造了藏經樓和南山門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0_年~1949年5月薦福寺長期被軍隊占駐。小雁塔還曾成為軍事指揮部。到國民D軍隊撤離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宮已填滿了垃圾。
1958年后文物部門接管薦福寺,開始了對薦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