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通用8篇)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1
下華嚴寺坐落于上寺的東南側,以遼代建筑薄伽教藏殿為主,大同博物館就設在下華嚴寺。薄伽是梵語,譯為“世尊”,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薄伽教藏就是釋伽牟尼所說的經典教藏,薄伽教藏殿自遼代中葉以來,就是華嚴寺的藏經殿。薄伽教藏殿建于遼重熙七年(1038),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建筑結構嚴謹,形制穩健。殿內四壁排列重樓式雕木藏經閣38間,殿后壁正中間懸一天宮樓閣。這些精巧玲線的木構模型,對于研究我國古代建筑藝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稱其為“海內孤品”。這座天宮樓閣和晉城宋代二仙觀的天宮樓閣、應縣凈土寺大殿的金代天宮樓閣一起構成了山西古代建筑獨有的地方特色。殿內完整地保存著31尊遼代塑像。最為經典的兩尊塑像歷為深受學者與游客的推崇與贊賞,合掌露齒菩薩塑像體態裊娜,婉麗動人,藝術價值最高;普賢菩薩像流露著細膩動人的感情,魅力獨具。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2
華嚴寺位于嶗山東麓返嶺后村西那羅延山半腰,是嶗山規模最大的佛寺,明代高僧憨山曾在“那羅延窟”面壁修行使這里遠近聞名。華嚴寺系明代御史黃宗昌在崇禎年間罷歸故里即墨后出資修建,未成面毀于兵燹。清初由其子黃坦移址續修,順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華嚴寺”,又名“華嚴禪寺”;1931年改稱“華嚴寺”。占地面積4000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房屋120余間。整個廟宇依山勢修建,為“階梯式”院落,布局嚴謹,宏偉而典雅。正北為大殿,系斗拱單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內尊釋迦牟尼塑像;東西兩廊為禪堂。由大殿側門再拾級而上,又一院落,是為后殿,內尊觀音;側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師。東北角有西式小樓五間;小院內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青島市政府就設在這里。
寺僧屬“臨濟宗”。第一代住持慈沾是臨濟宗傳人。華嚴寺位于共經二十代,20世紀20__年代是鼎盛時期,寺僧達80多余人。藏經閣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門之上,呈方形;閣高8.2米,闊13.8米,深8米。閣中央大應立四棱形石柱,木構架為抬梁式屋頂,是重檐歇山式。四周游廊貫通,環以雕欄,外檐木柱20撐頂,檐角飾“嘲風”,兩端飾“螭吻”。前為幕式墻,門窗結合在一起,穿堂門,無后窗,頂披黃綠琉璃瓦,雕甍高約40公分,鏤空云龍。建筑古樸典雅,集中體現了明代建筑的藝術風格。閣內藏清順治九年(1652年)刊《大藏經》一部;元人手抄本《冊府元龜》一部,142冊,計1000卷,另外還有憨山手書條幅、于七畫像等。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3
華嚴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范。
上華嚴寺俗稱上寺,是以大雄寶殿為主體的一組建筑。進入山門,可見方門兩側門楣分別磚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間”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寶殿始建于遼代清寧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毀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舊址重建,以后歷代予以修補。大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面積1559平方米,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大殿)。殿內佛壇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稱五方佛。正中三尊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脅侍菩薩都是泥塑。佛壇兩側各塑十尊諸天像(護法神),神情各異,身軀前傾。殿內四壁滿布清代繪制的21幅巨型壁畫,色彩艷麗,金碧輝煌,保存完好,面積在山西省寺院壁畫中居第二位,僅次于芮城永樂宮。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4
華嚴寺前西側有一塔院,四周環筑圍墻,是寺中歷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級磚塔埋葬著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師,有兩珠蒼松緊繞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樹枯死。與磚塔相對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處。相傳是農民起義領袖于七兵敗出家,法名善和,圓寂后藏此墓之中。
華嚴寺門前有一條直通海濱的公路,名“華嚴路”,是1930年寺僧仁棟鳩工破石條筑成。沿路蒼松夾道,翠竹成林;有時,煙靄橫空,白云裊裊,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煙嵐高曠”、“東瀛曉色”、“無風海濤”、“蓮池會海”等。
經政府有關部分批準,華嚴寺現已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嶗山區在在積極制定規劃,即將在華嚴寺周圍建立國內唯一的以華嚴宗經典教義為依據的大型佛教文化風景旅游區“華藏世界”。屆時,華嚴寺下方的“山海奇觀”,上方的“那羅延窟”,將與華嚴寺連為一體。在“華藏世界”中,將出現數千尊隨石形而雕造的佛像,蔚為壯觀。同時還將修建一座寶塔,紀念法顯從古印度求法歸國在嶗山登陸的歷史往事.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5
華嚴寺始建于唐貞元年間,為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廷。華嚴寺位于西安市南15公里的長安縣少陵塬上,寺居高臨下可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觀終南山玉案、霧巖諸峰。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唐代樊川是長安城南著名風景區,是春秋宴樂、夏日避暑的勝地。唐詩人杜牧《望故園賦》中寫道:“余三思歸兮,走杜陵之西道。巖曲天深,地平木栳。隴云秦樹,風高霜早。周臺漢園,斜陽暮草。”華嚴寺南望終南山,詩人岑參的“寺南幾千峰,峰翠青可掬”,道盡了它景致最佳處。華嚴寺周圍的自然景色,雖不是佛經中描述的華嚴世界,卻也是人間的華嚴天堂。寺內曾有東閣法堂、會圣院、澄襟院及真如塔等建筑。歷宋、金、元、明漸趨荒落。華嚴寺初建后數百年間,無高大殿堂建筑的記載,只記鑿原為窟,安置佛像及僧眾居住。
華嚴寺可以說是黃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從塔的記載看,這里曾有華嚴宗初祖杜順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儼塔、三祖賢首塔、四祖澄觀塔。清乾隆年間少陵原崩塌,寺殿盡毀。僅存磚塔2座:東側為杜順禪師靈塔,西側為清涼國師靈塔。兩塔立于塬畔,常年受滑坡之擾,塔身不同程度傾斜。一九三○年陜西大旱,朱子橋居士來陜西賑災,與佛教界人士瞻禮華嚴寺塔時,見到元代重修碑內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句,便于塔前發愿“重修兩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橋遂與佛教界人士動工修塔。1986~1988年將清涼國師塔遷建于原址東側距杜順塔約20米處。兩塔下部有清宋伯魯、宋聯奎等人所書重修記
華嚴寺位于西安市南長安縣杜曲鎮城東南少陵原畔上,距西安城約15公里。 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
寺建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僧人杜順在此創立華嚴宗,其三傳弟子深得武則天寵信,被稱為“華嚴宗大師”。四傳弟子澄觀被尊奉為教授和尚,授“鎮國大師”、“僧祖清涼國師”稱號,并主持當時全國佛教法事。因此,華 嚴寺是唐代地位相當高的一所名寺。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6
華嚴寺可以說是黃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從塔的記載看,這里曾有華嚴宗初祖杜順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儼塔、三祖賢首塔、四祖澄觀塔。清乾隆年間少陵原崩塌,寺殿盡毀。僅存磚塔2座:東側為杜順禪師靈塔,西側為清涼國師靈塔。兩塔立于塬畔,常年受滑坡之擾,塔身不同程度傾斜。一九三○年陜西大旱,朱子橋居士來陜西賑災,與佛教界人士瞻禮華嚴寺塔時,見到元代重修碑內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句,便于塔前發愿“重修兩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橋遂與佛教界人士動工修塔。1986~1988年將清涼國師塔遷建于原址東側距杜順塔約20米處。兩塔下部有清宋伯魯、宋聯奎等人所書重修記
華嚴寺位于西安市南長安縣杜曲鎮城東南少陵原畔上,距西安城約15公里。 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
寺建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僧人杜順在此創立華嚴宗,其三傳弟子深得武則天寵信,被稱為“華嚴宗大師”。四傳弟子澄觀被尊奉為教授和尚,授“鎮國大師”、“僧祖清涼國師”稱號,并主持當時全國佛教法事。因此,華 嚴寺是唐代地位相當高的一所名寺。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7
佛壇的左梢間又有普賢菩薩騎像,兩個菩薩脅侍,獠蠻牽著象,普賢像前有起陀和一個童子像。佛壇的右梢間是文殊菩薩騎獅像,拂林牽著獅子,兩個菩薩脅侍。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賢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內兩梢間的極端前角,都立有護法金剛,形體魁偉,遙對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寶劍,怒目而視。與我們在博物館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壇左端金剛的右側,有一面頰豐滿,袖手趺坐,大約40多歲的中年婦女塑像,形態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著佛殿兩山墻砌臺上還排列著五百羅漢塑像。據東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補塑羅漢碑記云,確系明代遺物。
東大殿內柱額上的幾幅拱眼壁畫,亦為唐代遺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右次間內柱前額上的橫幅。橫分三組:中間一組以佛為中心,七菩薩脅侍。左右兩組以菩薩為中心,其旁邊又各有菩薩、天王、飛天等。壁之兩端有僧俗供養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內有一人,好像是在權衡長短,那嘴邊上的胡須飄然若動,與敦煌畫中的人物幾乎沒有兩樣。壁畫顏色除石綠以外,都是深暗鐵青色。各畫像的衣紋姿態都極其流暢,具有唐代風韻,而畫臉和胡須的筆法,還含有漢畫的遺風。
東大殿左右四梁下還有唐人題字,如:敕河東節度觀察個置等使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鄭、助造佛殿澤州功曹參軍張公長、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執筆人李行儒等字跡,清晰勁沉,實屬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跡。
我們剛才介紹的東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畫和墨跡四種藝術,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稱為孤例的四絕藝術。
大同華嚴寺寶塔導游詞 篇8
華嚴寺始建于唐貞元年間,為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廷。華嚴寺位于西安市南15公里的長安縣少陵塬上,寺居高臨下可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觀終南山玉案、霧巖諸峰。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唐代樊川是長安城南著名風景區,是春秋宴樂、夏日避暑的勝地。唐詩人杜牧《望故園賦》中寫道:“余三思歸兮,走杜陵之西道。巖曲天深,地平木栳。隴云秦樹,風高霜早。周臺漢園,斜陽暮草。”華嚴寺南望終南山,詩人岑參的“寺南幾千峰,峰翠青可掬”,道盡了它景致最佳處。華嚴寺周圍的自然景色,雖不是佛經中描述的華嚴世界,卻也是人間的華嚴天堂。寺內曾有東閣法堂、會圣院、澄襟院及真如塔等建筑。歷宋、金、元、明漸趨荒落。華嚴寺初建后數百年間,無高大殿堂建筑的記載,只記鑿原為窟,安置佛像及僧眾居住。
華嚴寺可以說是黃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從塔的記載看,這里曾有華嚴宗初祖杜順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儼塔、三祖賢首塔、四祖澄觀塔。清乾隆年間少陵原崩塌,寺殿盡毀。僅存磚塔2座:東側為杜順禪師靈塔,西側為清涼國師靈塔。兩塔立于塬畔,常年受滑坡之擾,塔身不同程度傾斜。一九三○年陜西大旱,朱子橋居士來陜西賑災,與佛教界人士瞻禮華嚴寺塔時,見到元代重修碑內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句,便于塔前發愿“重修兩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橋遂與佛教界人士動工修塔。1986~1988年將清涼國師塔遷建于原址東側距杜順塔約20米處。兩塔下部有清宋伯魯、宋聯奎等人所書重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