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通用7篇)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1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于沈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于現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陣,在位17年,完成了東北統一大業,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歷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
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后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建筑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筑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范。昭陵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中軸線的最后面是全部建筑的主體。
現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游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位于沈陽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
昭陵由南至北,依次為分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
前部在繚墻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筑,是由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正紅門為繚墻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引人注目。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里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圣德碑"。
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繚墻,仿佛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后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墻,顯得異常華麗。
隆恩殿后經過明樓,到達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陵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縱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
北陵還擁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蕩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游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
北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里的古松群。現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墻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沈陽北陵(昭陵)古老的歷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為之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瀏覽勝地。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2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于沈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于現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陣,在位20xx年,完成了東北統一大業,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歷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后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建筑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筑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范。昭陵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中軸線的最后面是全部建筑的主體。現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游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從下馬碑到正紅門]
游客朋友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下馬碑。北陵周圍有6座這樣的下馬碑,上面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告戒人們前方是帝王的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皇的悼念和尊重。
現在我們走在神橋上。這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原為青磚鋪面,現在改成了條石,兩側有石雕護欄,欄板和護欄上雕刻天馬、花卉、八寶等圖案,橋兩端有守橋的石獅子,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清朝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它既有裝飾陵寢的作用,又有實用價值。以這個昭陵來說,陵寢地勢基本上是前低后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從后向前泄出,神橋下面的玉帶河就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了保護陵寢的作用。
大家請看,眼前這座巍然聳立的石牌坊,也稱為石牌樓。它是古代建筑中“門”的一種,但并非僅僅用做大門,還起到裝飾陵寢、增加氣勢的作用,是明清時代特有的裝飾性建筑。它來源于華表柱連成的大門,后來演變成為對某些人的戰功政績或封建倫理道德進行旌表的紀念建筑物,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祠堂、道路和園林之間,除了表彰公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引導人們進行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這些石牌坊是在嘉慶六年即1820xx年增建的,用遼寧出產的青石雕鑿而成,高約15米,長約14米,4柱3樓,單檐歇山式樓頂,仿木斗拱,透雕欄板刻有八寶花卉、行龍等文飾。柱腳下有坐獅4對,獬豸1對,形象生動。整個石坊雕琢京戲,刀法粗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堪稱一件石雕藝術精品。下面我們將走進中紅門參觀第二部分。
[從正紅門到方城]
穿過石牌坊,我們就來到了正紅門。在正紅門前的東西兩側各有一組院落。東側的叫更衣亭,是皇帝謁陵時進祭時更衣、洗漱的地方。按照清代慣例,皇帝謁陵時,第一天行“展謁禮”,要穿素服,第二天行“大饗禮”,要穿朝服。衣服不能在來前就換好,需要在正紅門前的更衣亭內更換。后面的小亭為凈亭,是皇帝的御用廁所。西側的叫宰生亭,又稱省牲亭,是祭祀時宰殺豬、牛、羊的地方。院內北側的房間是安置鍋灶的,用來收拾上祭用的豬、牛、羊等。
請大家隨我上臺階,這就是正紅門。正紅門也叫山門,是陵寢的總門戶。它是一座單檐歇山式三洞拱門建筑,樓頂鋪滿黃色琉璃瓦,中門脊上刻有“寶瓶”一個,取“保護陵寢平安”之意。請看門的東西兩側墻壁,叫做“袖壁”,外呈海棠形。袖壁上鑲嵌著五彩琉璃行龍,所以“袖壁”又叫做“龍壁”。龍壁長8.5米,高5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龍是君王的象征,君王自稱是龍的化身。正紅門有3個券門,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正中的一道叫做“神門”,是供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啟,只許抬祭品的官兵從此門進陵;東側的一道叫“君門”是皇帝前來祭陵時走的門,西邊的一道叫“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因為“神門”只是在大祭時開啟,是“神靈”出入的門戶,所以當時人們對此門很是忌諱。
現在,大家請隨我共同走入這個“神門”吧!眼前這條筆直的道路就是“神道”,它是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陵墓的道路,與“神門”一樣,除了抬祭祀品的官員可以行走外,其他任何人絕對禁止亂行。清代時據說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砍蹄”的規定。神道由長條石板鋪成,一直通向陵寢后部,是整個陵寢的中軸線。陵寢的主要建筑全部建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負數建筑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這樣的陵寢設計體現了居中為尊、至尊無上的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使整個建筑群穩重、平衡及統一的美學效應。
我們在可以看到神道的兩側依次是華表1對,石獸6對。華表的歷史久遠,其來歷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它從古代的“誹謗木”演變而來,是供人們傳遞意見或冤狀的工具;還有一種說法是它來源于立在交通要道上的“路標”。后來用石材制造,因此也叫石柱或“表柱”。在華表柱的頂部端坐一個石獸,似犬非犬,批鱗掛甲,這個動物叫做“犼”。因為它生性喜歡了望,所以也叫“望天犼”。相傳這種怪手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兇猛,所以把它放在華表頂上,讓它來守陵 暝謚ド獻姆較蠆煌械拿娉希械拿娉薄>菟擔娉系慕小巴觥保饉際翹嶁焉碓詒本┑幕實鄄灰親嫦鵲墓攏襖醇漓耄幻娉鋇慕小巴欏保饉際僑拔坷湊飫錛漓胂缺駁幕實鄄灰な奔涑齡嫌詘酥校辣轄詘Ф觥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6對石獸,它們依次是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這些石獸虔誠地守護陵寢,被清康熙年間道士苗俊稷在《秋日望昭陵》詩中描述為“十二御林”。下面大家請看,第一對是石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把獅子放在首位,作為威振八方、惟我獨尊的王權化身,也是守護陵寢的“御林軍”中的排頭衛士,更是威嚴、尊貴、崇高的象征。第二對是頭上長著獨角的怪獸,叫獬豸。據說,它是東北特產的動物,能辨別是非善惡曲直,見有人相斗,便用頭上的獨角去頂撞壞人。在我國古代,執法官頭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象獬豸一樣執法嚴明。在陵寢中放置獬豸象征著帝王死后也能明斷是非,公正嚴明,實際上是在美化統治階級。第三對就是麒麟,它是一種祥瑞之獸。形象很特別,頭象龍的頭,犄角象鹿的角,全身都是鱗甲,尾巴象牛的尾巴,腳象馬的腳。在師像生里出現麒麟,是表示帝王的仁義至圣,世事跡象太平,王業興旺發達。第四對是立馬,這一對石雕最能引人注目。它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全身潔白,腿短,體壯,具有蒙古馬的特點,大小和真馬一樣,昂首佇立,英姿勃勃,威武雄壯。滿族是一個有著騎射傳統的民族,皇太極被稱為“馬上皇帝”,他的戰功都是馬背上取得的,他有兩匹心愛的坐騎,一胖一瘦,胖的叫“大白”,瘦的叫“小白”。“小白”行軍趕路可日行千里,“大白”可日行五百里。“大白”長于馳騁疆場攻破敵陣,“小白”善于行軍趕路。“大白”、“小白”曾多次立功,也曾保護過主人的性命,因此皇太極對它們也倍加珍愛。皇太極死后,他的子孫們就令工匠按照它們的樣子雕成兩匹石馬,放在墓前,永遠陪伴它們的主人。第五對是石駱駝,這是用黑色石料雕造成的。相傳此駱駝在皇太極生前的征戰中立下大功,所以后來建陵時,把它列在陵寢,表示它的功績與主人同在。最后一對是立象,以白色石料雕成。大象是綠洲之王,它高大威嚴,性情溫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石像中使用它,寓意廣有順民,江山穩固。在古代,只有帝陵神道才可以列置石象,而臣下的墳墓是不允許擺放的。
現在大家隨我一起來參觀碑樓。這個碑樓也叫神功圣德碑亭,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頂上鋪滿黃琉璃瓦,飛檐斗拱,枋、柱、檁、椽施以彩繪,四面為紅墻,每面各有一個拱門。亭子正中有石碑一座,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為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所立。碑通高6.67米,碑身寬1.76米,厚0.71米。碑文為清圣祖康熙親撰,共計20xx余字,是對清太宗皇太極一生文德武功的高度概括和頌揚。石碑是用北京房山縣產的石材雕刻而成,重10余萬斤,馱碑的名字叫“赑屃”,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為它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所以老龍王派它馱碑。
在碑樓北面的東西兩側,各有兩座三間青磚瓦房,都是當年的祭祀用房。東側南邊的叫儀仗房,是皇帝謁陵時存放旗、傘等祭祀所用物品的庫房;北邊的叫奶茶房,是上祭時烹茶煮奶和上茶官員休息的地方;西側南邊的叫膳房,是上祭時造飯和上膳官員休息的地方;北邊的叫果房,是上祭時準備土雜果品鮮貨及上果官員休息的地方。
[方城、寶城、寶頂]
走過碑樓,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北陵的主體建筑——方城。方城高7.8米,周長263米,青磚鋪砌,東、西、南三面有雉堞和女墻,北面砌成宇墻。城四角有角樓,角樓是2層的建筑,黃琉璃瓦頂,大脊正中有寶葫蘆,四拱角下各懸有風鈴。方城上有馬道,寬5.4米,青磚鋪成,路面由外向里傾斜,目的是為了防止雨水沖毀方城外圍墻基。
這是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門楣正中有石刻門額,上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豎刻著“隆恩門”三個字。隆恩門的頂部是門樓,俗稱“五鳳樓”,樓高3層,歇山式建筑,大脊正中原有一只琉璃燒制的寶葫蘆,并用四條金鏈加固,金鏈俗稱“江山萬代”。五鳳樓是昭陵的最高建筑,昔日登樓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可盡收眼底。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入方城。
方城的主體建筑是隆恩殿,兩側輔以東西配殿。東配殿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存放祝板,每年祭禮之前,盛京禮部要將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到這里存放;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每當龍恩殿大修時,龍恩殿內的神牌、寶座、五供等移到這里供奉。西配殿是舉行“忌辰”行大祭禮時供喇嘛誦經作法的場所。清朝崇信喇嘛教,因此西配殿只用于做佛事用。西配殿前的小型建筑叫“焚帛亭”,祭祀時,先將祭詞寫在帛上,在三拜九扣,讀祭文,哀畢,變將祭帛放入焚帛亭內燒掉。
現在呈現大家面前的這座大殿就是隆恩殿,它是陵寢的正殿,又稱“享殿”,是供奉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神牌的地方,也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順治七年,即1650年定名為“隆恩殿”,同時懸掛匾額,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坐落在須彌座臺基上,臺基高2米,平地起臺是滿族的一種風俗。臺基正面有3路塔跺,中路為丹陛御路,俗稱“龍道”,是由一塊長5.5米、寬近2米的巨石鋪成,上面雕有“壽山福海”及雙龍圖案,當時是任何人都不準在上面行走。臺基周圍環以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桿,其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這在關內明清諸陵中是不多見的,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在臺基邊上還設有石雕龍頭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八蝦”,因為喜好媳水,因此將它放在橋上或排水口處,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中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龍恩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筑,殿頂覆以黃琉璃瓦,正中鑲有3顆琉璃寶珠,殿檐上有藍地金字的“隆恩殿”題匾一塊,從做至右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愛福之意。隆恩殿面闊3間,四門八窗,窗欞剔透,殿內無天花,梁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繪。殿內候補備有大暖閣一座,內設寶床、帷幔、衾枕等臥具,閣上方用黃云龍緞罩頂,名為“毗廬帽”。大暖閣內還有小暖閣一座,內供帝后神牌。大暖閣前有帝后的龍鳳寶座,寶座前設有供桌,為擺放祭品之用。隆恩殿周圍所鋪的地磚都是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喊有黃金沙的成分,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
現在請大家隨我到殿后繼續參觀。隆恩殿后是石柱門及石祭臺。石柱門也叫“照牌”,因為兩邊有兩根3丈多高的方形石柱,所以叫石柱門,也叫二柱門,又叫“沖天牌坊”。門為一道,其上有一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在兩柱之間有木板門,施以彩繪。柱子的頂端各有一只石獸,是用來護衛陵寢的,叫護陵獸,而且身上都鎖著一條鐵鏈,民間有“石獸顯靈”的傳說。石柱門后是石祭臺,用漢白玉雕成,須彌座式。上面雕刻著各種圖案,寓意是把所有的寶物獻給陵主,“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石祭臺上有五件石雕:正中為香爐、兩側有香瓶和燭臺各一對,寓意是香煙不斷,燭火長明,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這座祭臺是大祭時皇帝在此舉哀和獻奠酒的地方。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門叫券洞門,是方城的北門。券洞門之上為明樓,穿過此門為月牙城。我們現在仰視可見的就是明樓。明樓又叫大明樓,為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前檐掛有匾額。上面寫著“昭陵”二字,以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明樓內立有一塊漢白玉石碑,高大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正中開光部分刻有“昭陵”二字,也是滿、蒙、漢三種字體;碑身豎刻“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樣,還是滿、蒙、漢三種文字。這座石碑又叫“圣號碑”,刻寫的是清太宗的廟號和謚號。在歷史上,大明樓幾次遭受雷火,最嚴重一次是1936年,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毀,圣號碑也被雷火燒壞,文飾不全,碑身也出現了裂痕,后來用兩道鐵箍加固。現在的大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請大家隨我穿過券洞門參觀月牙城。月牙城在大明樓后,因其南面凹進,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所以叫“月牙城”。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這樣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的意思,修個月牙城,象征“人缺”,以此來表示對皇帝的哀悼。在我們視線的正前放是琉璃照壁,照壁上共有13朵牡丹花,枝繁葉茂,給這座高大空曠的月牙城增添了幾分生氣。傳說地宮的入口就在這琉璃照壁后面,在照壁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按那些紅花綠葉,就可以開啟地宮。但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在地宮入口處安裝了許多暗器,如果按動錯了,就會有毒箭飛出。還有傳說,皇上怕陵工們泄密,當他們把棺槨抬入地宮之后,立刻把地宮入口堵死,將所有的陵工活活埋葬在地宮里殉葬了。這些傳說的確使人感到月牙城陰森恐怖。
下面我們[/font][font=楷體_GB2312][/font][font=楷體_GB2312]就到城墻上參觀一下吧。大家看到的這個半圓形的城叫“寶城”,也叫“團城”。中間突起的原形丘冢叫“寶頂”,又叫“獨龍阜”。寶城寶頂是明清時期帝王陵墓建筑的一個顯著特征。所謂寶頂就是墳塋。清昭陵寶頂的直徑32米,高8米,在它的下面是地宮,埋葬著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關于地宮的內部構造,官書諱莫如深,因而引起了許多希奇古怪的傳說。據說,寶頂內正殿一座,名叫“享殿”;配殿兩間,用來排列祭器。正殿后面有石柱2根,用鐵鏈相連,把棺槨懸在鐵鏈上。正下方有一眼井,水流不息,稱為“海眼”或“金井”。這種葬法就是所謂的“金井御葬”,是取“龍歸滄海”之意。地宮內還有萬年燈,可經歷萬年而不滅。當然這些只是傳說,里面的情形只有等到將來挖掘昭陵地宮時才會真相大白。
昭陵的整個建筑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構成一組完整的陵墓建筑群,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昭陵象征著皇權的威嚴,神權的威力,在建筑風格上吸取了漢蒙建筑精華,融合在滿族建筑之中。昭陵的設計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昭陵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7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的合作,有緣下次再見!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3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于沈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于現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陣,在位17年,完成了東北統一大業,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歷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后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建筑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筑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范。昭陵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中軸線的最后面是全部建筑的主體。現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游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從下馬碑到正紅門]
游客朋友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下馬碑。北陵周圍有6座這樣的下馬碑,上面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告戒人們前方是帝王的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皇的悼念和尊重。
現在我們走在神橋上。這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原為青磚鋪面,現在改成了條石,兩側有石雕護欄,欄板和護欄上雕刻天馬、花卉、八寶等圖案,橋兩端有守橋的石獅子,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清朝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它既有裝飾陵寢的作用,又有實用價值。以這個昭陵來說,陵寢地勢基本上是前低后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從后向前泄出,神橋下面的玉帶河就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了保護陵寢的作用。
大家請看,眼前這座巍然聳立的石牌坊,也稱為石牌樓。它是古代建筑中“門”的一種,但并非僅僅用做大門,還起到裝飾陵寢、增加氣勢的作用,是明清時代特有的裝飾性建筑。它來源于華表柱連成的大門,后來演變成為對某些人的戰功政績或封建倫理道德進行旌表的紀念建筑物,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祠堂、道路和園林之間,除了表彰公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引導人們進行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這些石牌坊是在嘉慶六年即1801年增建的,用遼寧出產的青石雕鑿而成,高約15米,長約14米,4柱3樓,單檐歇山式樓頂,仿木斗拱,透雕欄板刻有八寶花卉、行龍等文飾。柱腳下有坐獅4對,獬豸1對,形象生動。整個石坊雕琢京戲,刀法粗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堪稱一件石雕藝術精品。下面我們將走進中紅門參觀第二部分。
[從正紅門到方城]
穿過石牌坊,我們就來到了正紅門。在正紅門前的東西兩側各有一組院落。東側的叫更衣亭,是皇帝謁陵時進祭時更衣、洗漱的地方。按照清代慣例,皇帝謁陵時,第一天行“展謁禮”,要穿素服,第二天行“大饗禮”,要穿朝服。衣服不能在來前就換好,需要在正紅門前的更衣亭內更換。后面的小亭為凈亭,是皇帝的御用廁所。西側的叫宰生亭,又稱省牲亭,是祭祀時宰殺豬、牛、羊的地方。院內北側的房間是安置鍋灶的,用來收拾上祭用的豬、牛、羊等。
請大家隨我上臺階,這就是正紅門。正紅門也叫山門,是陵寢的總門戶。它是一座單檐歇山式三洞拱門建筑,樓頂鋪滿黃色琉璃瓦,中門脊上刻有“寶瓶”一個,取“保護陵寢平安”之意。請看門的東西兩側墻壁,叫做“袖壁”,外呈海棠形。袖壁上鑲嵌著五彩琉璃行龍,所以“袖壁”又叫做“龍壁”。龍壁長8.5米,高5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龍是君王的象征,君王自稱是龍的化身。正紅門有3個券門,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正中的一道叫做“神門”,是供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啟,只許抬祭品的官兵從此門進陵;東側的一道叫“君門”是皇帝前來祭陵時走的門,西邊的一道叫“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因為“神門”只是在大祭時開啟,是“神靈”出入的門戶,所以當時人們對此門很是忌諱。
現在,大家請隨我共同走入這個“神門”吧!眼前這條筆直的道路就是“神道”,它是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陵墓的道路,與“神門”一樣,除了抬祭祀品的官員可以行走外,其他任何人絕對禁止亂行。清代時據說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砍蹄”的規定。神道由長條石板鋪成,一直通向陵寢后部,是整個陵寢的中軸線。陵寢的主要建筑全部建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負數建筑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這樣的陵寢設計體現了居中為尊、至尊無上的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使整個建筑群穩重、平衡及統一的美學效應。
我們在可以看到神道的兩側依次是華表1對,石獸6對。華表的歷史久遠,其來歷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它從古代的“誹謗木”演變而來,是供人們傳遞意見或冤狀的工具;還有一種說法是它來源于立在交通要道上的“路標”。后來用石材制造,因此也叫石柱或“表柱”。在華表柱的頂部端坐一個石獸,似犬非犬,批鱗掛甲,這個動物叫做“犼”。因為它生性喜歡了望,所以也叫“望天犼”。相傳這種怪手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兇猛,所以把它放在華表頂上,讓它來守陵 暝謚ド獻姆較蠆煌械拿娉希械拿娉薄>菟擔娉系慕小巴觥保饉際翹嶁焉碓詒本┑幕實鄄灰親嫦鵲墓攏襖醇漓耄幻娉鋇慕小巴欏保饉際僑拔坷湊飫錛漓胂缺駁幕實鄄灰な奔涑齡嫌詘酥校辣轄詘Ф觥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6對石獸,它們依次是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這些石獸虔誠地守護陵寢,被清康熙年間道士苗俊稷在《秋日望昭陵》詩中描述為“十二御林”。下面大家請看,第一對是石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把獅子放在首位,作為威振八方、惟我獨尊的王權化身,也是守護陵寢的“御林軍”中的排頭衛士,更是威嚴、尊貴、崇高的象征。第二對是頭上長著獨角的怪獸,叫獬豸。據說,它是東北特產的動物,能辨別是非善惡曲直,見有人相斗,便用頭上的獨角去頂撞壞人。在我國古代,執法官頭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象獬豸一樣執法嚴明。在陵寢中放置獬豸象征著帝王死后也能明斷是非,公正嚴明,實際上是在美化統治階級。第三對就是麒麟,它是一種祥瑞之獸。形象很特別,頭象龍的頭,犄角象鹿的角,全身都是鱗甲,尾巴象牛的尾巴,腳象馬的腳。在師像生里出現麒麟,是表示帝王的仁義至圣,世事跡象太平,王業興旺發達。第四對是立馬,這一對石雕最能引人注目。它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全身潔白,腿短,體壯,具有蒙古馬的特點,大小和真馬一樣,昂首佇立,英姿勃勃,威武雄壯。滿族是一個有著騎射傳統的民族,皇太極被稱為“馬上皇帝”,他的戰功都是馬背上取得的,他有兩匹心愛的坐騎,一胖一瘦,胖的叫“大白”,瘦的叫“小白”。“小白”行軍趕路可日行千里,“大白”可日行五百里。“大白”長于馳騁疆場攻破敵陣,“小白”善于行軍趕路。“大白”、“小白”曾多次立功,也曾保護過主人的性命,因此皇太極對它們也倍加珍愛。皇太極死后,他的子孫們就令工匠按照它們的樣子雕成兩匹石馬,放在墓前,永遠陪伴它們的主人。第五對是石駱駝,這是用黑色石料雕造成的。相傳此駱駝在皇太極生前的征戰中立下大功,所以后來建陵時,把它列在陵寢,表示它的功績與主人同在。最后一對是立象,以白色石料雕成。大象是綠洲之王,它高大威嚴,性情溫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石像中使用它,寓意廣有順民,江山穩固。在古代,只有帝陵神道才可以列置石象,而臣下的墳墓是不允許擺放的。
現在大家隨我一起來參觀碑樓。這個碑樓也叫神功圣德碑亭,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頂上鋪滿黃琉璃瓦,飛檐斗拱,枋、柱、檁、椽施以彩繪,四面為紅墻,每面各有一個拱門。亭子正中有石碑一座,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為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所立。碑通高6.67米,碑身寬1.76米,厚0.71米。碑文為清圣祖康熙親撰,共計20__余字,是對清太宗皇太極一生文德武功的高度概括和頌揚。石碑是用北京房山縣產的石材雕刻而成,重10余萬斤,馱碑的名字叫“赑屃”,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為它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所以老龍王派它馱碑。
在碑樓北面的東西兩側,各有兩座三間青磚瓦房,都是當年的祭祀用房。東側南邊的叫儀仗房,是皇帝謁陵時存放旗、傘等祭祀所用物品的庫房;北邊的叫奶茶房,是上祭時烹茶煮奶和上茶官員休息的地方;西側南邊的叫膳房,是上祭時造飯和上膳官員休息的地方;北邊的叫果房,是上祭時準備土雜果品鮮貨及上果官員休息的地方。
[方城、寶城、寶頂]
走過碑樓,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北陵的主體建筑——方城。方城高7.8米,周長263米,青磚鋪砌,東、西、南三面有雉堞和女墻,北面砌成宇墻。城四角有角樓,角樓是2層的建筑,黃琉璃瓦頂,大脊正中有寶葫蘆,四拱角下各懸有風鈴。方城上有馬道,寬5.4米,青磚鋪成,路面由外向里傾斜,目的是為了防止雨水沖毀方城外圍墻基。
這是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門楣正中有石刻門額,上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豎刻著“隆恩門”三個字。隆恩門的頂部是門樓,俗稱“五鳳樓”,樓高3層,歇山式建筑,大脊正中原有一只琉璃燒制的寶葫蘆,并用四條金鏈加固,金鏈俗稱“江山萬代”。五鳳樓是昭陵的最高建筑,昔日登樓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可盡收眼底。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入方城。
方城的主體建筑是隆恩殿,兩側輔以東西配殿。東配殿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存放祝板,每年祭禮之前,盛京禮部要將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到這里存放;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每當龍恩殿大修時,龍恩殿內的神牌、寶座、五供等移到這里供奉。西配殿是舉行“忌辰”行大祭禮時供喇嘛誦經作法的場所。清朝崇信喇嘛教,因此西配殿只用于做佛事用。西配殿前的小型建筑叫“焚帛亭”,祭祀時,先將祭詞寫在帛上,在三拜九扣,讀祭文,哀畢,變將祭帛放入焚帛亭內燒掉。
現在呈現大家面前的這座大殿就是隆恩殿,它是陵寢的正殿,又稱“享殿”,是供奉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神牌的地方,也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順治七年,即1650年定名為“隆恩殿”,同時懸掛匾額,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坐落在須彌座臺基上,臺基高2米,平地起臺是滿族的一種風俗。臺基正面有3路塔跺,中路為丹陛御路,俗稱“龍道”,是由一塊長5.5米、寬近2米的巨石鋪成,上面雕有“壽山福海”及雙龍圖案,當時是任何人都不準在上面行走。臺基周圍環以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桿,其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這在關內明清諸陵中是不多見的,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在臺基邊上還設有石雕龍頭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八蝦”,因為喜好媳水,因此將它放在橋上或排水口處,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中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龍恩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筑,殿頂覆以黃琉璃瓦,正中鑲有3顆琉璃寶珠,殿檐上有藍地金字的“隆恩殿”題匾一塊,從做至右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愛福之意。隆恩殿面闊3間,四門八窗,窗欞剔透,殿內無天花,梁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繪。殿內候補備有大暖閣一座,內設寶床、帷幔、衾枕等臥具,閣上方用黃云龍緞罩頂,名為“毗廬帽”。大暖閣內還有小暖閣一座,內供帝后神牌。大暖閣前有帝后的龍鳳寶座,寶座前設有供桌,為擺放祭品之用。隆恩殿周圍所鋪的地磚都是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喊有黃金沙的成分,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
現在請大家隨我到殿后繼續參觀。隆恩殿后是石柱門及石祭臺。石柱門也叫“照牌”,因為兩邊有兩根3丈多高的方形石柱,所以叫石柱門,也叫二柱門,又叫“沖天牌坊”。門為一道,其上有一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在兩柱之間有木板門,施以彩繪。柱子的頂端各有一只石獸,是用來護衛陵寢的,叫護陵獸,而且身上都鎖著一條鐵鏈,民間有“石獸顯靈”的傳說。石柱門后是石祭臺,用漢白玉雕成,須彌座式。上面雕刻著各種圖案,寓意是把所有的寶物獻給陵主,“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石祭臺上有五件石雕:正中為香爐、兩側有香瓶和燭臺各一對,寓意是香煙不斷,燭火長明,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這座祭臺是大祭時皇帝在此舉哀和獻奠酒的地方。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門叫券洞門,是方城的北門。券洞門之上為明樓,穿過此門為月牙城。我們現在仰視可見的就是明樓。明樓又叫大明樓,為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前檐掛有匾額。上面寫著“昭陵”二字,以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明樓內立有一塊漢白玉石碑,高大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正中開光部分刻有“昭陵”二字,也是滿、蒙、漢三種字體;碑身豎刻“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樣,還是滿、蒙、漢三種文字。這座石碑又叫“圣號碑”,刻寫的是清太宗的廟號和謚號。在歷史上,大明樓幾次遭受雷火,最嚴重一次是1936年,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毀,圣號碑也被雷火燒壞,文飾不全,碑身也出現了裂痕,后來用兩道鐵箍加固。現在的大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請大家隨我穿過券洞門參觀月牙城。月牙城在大明樓后,因其南面凹進,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所以叫“月牙城”。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這樣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的意思,修個月牙城,象征“人缺”,以此來表示對皇帝的哀悼。在我們視線的正前放是琉璃照壁,照壁上共有13朵牡丹花,枝繁葉茂,給這座高大空曠的月牙城增添了幾分生氣。傳說地宮的入口就在這琉璃照壁后面,在照壁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按那些紅花綠葉,就可以開啟地宮。但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在地宮入口處安裝了許多暗器,如果按動錯了,就會有毒箭飛出。還有傳說,皇上怕陵工們泄密,當他們把棺槨抬入地宮之后,立刻把地宮入口堵死,將所有的陵工活活埋葬在地宮里殉葬了。這些傳說的確使人感到月牙城陰森恐怖。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4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本次的導游,我叫哈柄旭。你們可以叫我小哈。我是一個活潑的人,大家不必拘束哦!那么下面我們就進行為期一天的北陵之旅吧!
北陵公園簡介(1分鐘)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330萬平方米。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 ,奉天省政府將清昭陵辟為公園。昭陵是沈陽名勝古跡之一,是我國古代建筑的精華,也是漢滿蒙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1982年國務院公布清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方城是陵園的主體部分,結構與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傳統建筑,又有現代化游園設施,置身園中,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它是國內外游人來沈必游之地。清昭陵內古松參天,有許多地方值得觀看,像赑屃馱石碑、角樓、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于沈陽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有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公園(10秒)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里的古松群。現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墻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清昭陵正門+主體(40秒)
沈陽昭陵陵區建筑布局大致是這樣的:陵區四周設有紅、白、青三種顏色界樁,南北狹長,東西偏窄。陵區最南端是下馬碑,其次,為華表和石獅。往北是陵寢正門——正紅門,此門周圍是環繞陵區的朱紅圍墻,又叫“風水墻”。正紅門內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對,石獅子一對,石獬豸一對,石麒麟一對,石馬一對,石駱駝一對,石象一對。這些石獸統稱“石象生”。最北邊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兩側有“蹬
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寶城、寶頂,寶頂之內為地宮。寶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業山”。另在陵寢西側、與寶頂遙遙相對還有一組建筑叫“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是安葬太宗眾妃的瑩地。除此之外,在陵寢東西兩翼各三里許有陪葬墓。
總的來看,沈陽昭陵主體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礎完好,規劃、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與遺址未受后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狀態,真實性與完整性程度很高。
皇太極歷史(1分鐘)
愛新覺羅·皇太極,即清太宗,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天命十一年(1620xx年)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后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采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2]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3]。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于清軍入關前夕,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愿。皇太極前后在位20xx年。他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于沈陽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臨即位。
皇太極和博爾濟濟特一個姑姑兩個侄女(1分鐘)
他這一生娶了十五位妻子,但博爾濟濟特家族的三位女性在歷史上尤為顯得重要。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皇后,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
孝莊文皇后(1620xx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并尊,稱圣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
敏惠恭和元妃(1620xx年-1641年),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生于萬歷三十七年,為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聰八年(1634
年),時年二十六歲海蘭珠入清宮。而早在天命十年(1620xx年),她年僅十三歲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后)就已嫁給了皇太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封為關雎宮宸妃,為四妃之首,僅次于姑母哲哲,位次比妹妹本布泰(莊妃)高出兩個等級。。海蘭珠的封號和她所居宮室的名稱,充分表達了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由衷喜愛。宸妃深受皇太極寵愛,兩人感情極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為此大赦,這是立太子時才會有的舉措。母子最受皇太極寵愛。但此子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1638年3月13日)逝世,不滿周歲。崇德六年,宸妃逝世。
皇太極親臨松山之戰前線指揮作戰期間,宸妃患病,得知此事的皇太極安排好一切急忙往回趕。可惜還未趕到時,噩耗已至。此后,皇太極雖百般體貼,多方撫慰,但本就時有微恙的宸妃,又遭受喪子之痛,始終難以恢復健康。從此這位身體一直健壯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減食。崇德六年(1641年)以后,皇太極因身體不好,曾發布過大赦令,也減少了處理日常事務的負擔,甚至做過祈禱。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于盛京后宮,年52歲。
皇太極和多爾袞(40秒)
愛新覺羅·多爾袞(1620xx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0xx年)努爾哈赤駕崩,皇室中爭奪皇位的行動都在秘密進行,爭奪最激烈的就是多爾袞與皇太極。先帝在位時,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深受其寵,她自然也有讓多爾袞稱帝的想法。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無論從年齡與實力來講,多爾袞與皇太極都相差甚遠,后來阿巴亥被迫殉葬,多爾袞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這種情形下,多爾袞完全可以把皇太極當作最大的敵人,但是多爾袞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要想活命,以后為母親伸冤以及自己有所作為,現在就必須委屈求全,盡心盡力輔佐皇太極,得到皇太極的信任。皇太極能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除了心狠手辣,自然也有過人的膽識和能力,在防備的同時,他也重用多爾袞,把他視為自己的左右手,也化解了多爾袞心中的一部分怨恨。(皇太極死后為了大清的團結和安定,多爾袞也沒有和豪格正面爭奪皇位,這都是和皇太極的心計分不開的。)
皇太極死后,此時的多爾袞已有眾多的支持者,他也被皇室公認為最有才能的人。多爾袞做皇帝的美夢現在又死灰復燃,多爾袞為了摸清各大臣的態度,就去詢問索尼對皇位繼承的意見,不料索尼一點也不給多爾袞面子,直接說:“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多爾袞碰了一鼻子灰走了。
多爾袞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爭奪這個皇位。并且他還面臨著一個強大的對手----豪格。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憑借父親的余蔭加上多年來的南征北戰,豪格也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些條件都是他繼承皇位的極有利條件。多爾袞與豪格一直關系都不是很好,如果豪格做皇帝,多爾袞肯定不愿意,如果多爾袞做皇帝豪格也不會答應。兩方互不相讓,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壓倒對方。對于誰主動用武力解決都是一步險棋。多爾袞看局面僵持不下,就提議讓皇太極之子福臨即位,這樣一提連豪格也沒有話說了,所以此時多爾袞也沒有稱帝。多爾袞在輔佐福臨的時候,雖然以“周公”自居,但實際的做法和真正的周公都相差十萬八千里。他重用宗室、擅權執政、暗箱操作等等都表明多爾袞的野心一直都在。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兩點:其一,多爾袞一直存在稱帝的美夢,但是權衡利弊,而沒有盲目行動。其二,多爾袞在稱帝美夢破滅的情況下,才自封“周公”,尋找心理安慰罷了。我們這里僅對多爾袞在稱帝方面的事進行探討,中肯的說,多爾袞對大清的統一仍然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結束語(15秒)
我們今天的北陵之旅就到此結束,大家可以到公園內進行散步游玩,拍照留念,下午四點準時在公園門口集合哦!祝大家玩得開心,同時也要注意安全哦!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5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沈陽清昭陵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很高興,下面我將和大家游覽沈陽有名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沈陽由于坐落在渾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國99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著非比尋常的人文景觀。它是多民族共同開發的歷史名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文明歷史、2300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發祥地,所謂“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宮兩陵”更是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樣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偉大民族。世事滄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由于朝政1,明軍渙散,再加上當時整個中國發生嚴重的旱災,良田顆粒無收。然而,在這嚴重的饑荒之年,苛捐雜稅有增無減。于是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出現了以李自成等幾十只農民起義軍。可是,雖然李自成起義軍斗爭烈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建立了“大順”政權,但由于沒有重視建筑鞏固的根據地,最終被入關的清軍摘取了勝利果實。就這樣,清朝在起義軍的推波助瀾下,取代了統治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皇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此,拉開了清朝統治中國296年(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年的漫長序幕。
(陵主人概況)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關內的河北,2位葬在關外的遼寧。管內除末代皇帝溥儀葬在華龍陵園外,其余九個皇帝,5位葬在清東陵,4位葬在清西陵。關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今年我們參觀的就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皇太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皇太極的生平。皇太極姓愛新覺羅氏,滿族,生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終年52歲,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創建者之一,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1626年太祖去世,他被推舉繼汗位,年號天聰。1636年去汗稱帝,改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更女真為滿洲,辛亥革命后通陳滿族。皇太極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陣,在位17年,完善八旗制度,與蒙古建立鞏固聯盟,多次給明軍以沉重打擊,著名的薩爾滸和松錦大戰成為我1事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術的典范。最終統一了東北全境,締造了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并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和重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陵墓是歷史的見證。是記載著重大事件的場所,在封建社會里,統治階級一向認為,陵墓關系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在歷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寢顯示和象征著皇權。所以,歷朝歷代統治者不惜動用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術來進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紹)
清初關外有“三京”、“三陵”。“三京”九時興京——現遼寧新賓;東京——現遼陽;盛京——現在的沈陽。“三陵”就是新賓的永陵,即祖陵,埋葬著肇、興、景、顯四祖;沈陽東郊的福陵,也稱東陵,埋葬著清朝第一代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稱北陵,這里埋葬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盛京三陵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共同構成了清代皇家陵園。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1社會里,每一個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著關雎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他們葬在昭陵寶頂西側的二百米處的貴妃圓寢,全稱叫宸妃、懿靜大貴妃園寢,又稱貴妃園。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遺跡可尋。這種陪葬制度體現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占地330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歷時八年,于順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順治、康熙年間建造的。隨著對漢文化的逐漸認同,乾隆和嘉慶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慶六年(1801年)全部竣工。可以說,它是一座積累式建筑群,修建時間跨度較大,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它是從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軸線上,兩側各建筑采取對稱形勢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的優點,又融會了滿族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清入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它是“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陵墓,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過去的昭陵范圍)
過去的昭陵陵區四周設有三排木樁做為保護標志。這些木樁分為紅、白、青三種顏色。每根木樁高9尺,直徑6.7寸。其中,紅柱在風水紅墻之外一里的地方,周圍共有128根;白樁在紅樁之外,兩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樁共有90根;青樁在白樁之外約十華里,共有40根。青樁的范圍是東起二臺子,西至小韓屯,北起三臺子,南至保安寺。按這個范圍粗略計算,東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華里。在此范圍內全屬昭陵法定保護范圍。清朝《大清律》明確規定:“紅樁以內寸草為重,白樁以內禁止樵采,青樁以內禁止燒造”。而且對進入陵區者以情節輕重又有細則處罰規定。可見界樁是大清法律的象征,大有令人望樁生畏之感。如今,這些界樁隨著清朝的消亡早已蕩然無存。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6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于沈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于現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陣,在位20xx年,完成了東北統一大業,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歷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后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建筑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筑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范。昭陵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中軸線的最后面是全部建筑的主體。現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游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從下馬碑到正紅門]
游客朋友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下馬碑。北陵周圍有6座這樣的下馬碑,上面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告戒人們前方是帝王的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皇的悼念和尊重。
現在我們走在神橋上。這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原為青磚鋪面,現在改成了條石,兩側有石雕護欄,欄板和護欄上雕刻天馬、花卉、八寶等圖案,橋兩端有守橋的石獅子,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清朝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它既有裝飾陵寢的作用,又有實用價值。以這個昭陵來說,陵寢地勢基本上是前低后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從后向前泄出,神橋下面的玉帶河就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了保護陵寢的作用。
大家請看,眼前這座巍然聳立的石牌坊,也稱為石牌樓。它是古代建筑中“門”的一種,但并非僅僅用做大門,還起到裝飾陵寢、增加氣勢的作用,是明清時代特有的裝飾性建筑。它來源于華表柱連成的大門,后來演變成為對某些人的戰功政績或封建倫理道德進行旌表的紀念建筑物,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祠堂、道路和園林之間,除了表彰公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引導人們進行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這些石牌坊是在嘉慶六年即1820xx年增建的,用遼寧出產的青石雕鑿而成,高約15米,長約14米,4柱3樓,單檐歇山式樓頂,仿木斗拱,透雕欄板刻有八寶花卉、行龍等文飾。柱腳下有坐獅4對,獬豸1對,形象生動。整個石坊雕琢京戲,刀法粗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堪稱一件石雕藝術精品。下面我們將走進中紅門參觀第二部分。
[從正紅門到方城]
穿過石牌坊,我們就來到了正紅門。在正紅門前的東西兩側各有一組院落。東側的叫更衣亭,是皇帝謁陵時進祭時更衣、洗漱的地方。按照清代慣例,皇帝謁陵時,第一天行“展謁禮”,要穿素服,第二天行“大饗禮”,要穿朝服。衣服不能在來前就換好,需要在正紅門前的更衣亭內更換。后面的小亭為凈亭,是皇帝的御用廁所。西側的叫宰生亭,又稱省牲亭,是祭祀時宰殺豬、牛、羊的地方。院內北側的房間是安置鍋灶的,用來收拾上祭用的豬、牛、羊等。
請大家隨我上臺階,這就是正紅門。正紅門也叫山門,是陵寢的總門戶。它是一座單檐歇山式三洞拱門建筑,樓頂鋪滿黃色琉璃瓦,中門脊上刻有“寶瓶”一個,取“保護陵寢平安”之意。請看門的東西兩側墻壁,叫做“袖壁”,外呈海棠形。袖壁上鑲嵌著五彩琉璃行龍,所以“袖壁”又叫做“龍壁”。龍壁長8.5米,高5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龍是君王的象征,君王自稱是龍的化身。正紅門有3個券門,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正中的一道叫做“神門”,是供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啟,只許抬祭品的官兵從此門進陵;東側的一道叫“君門”是皇帝前來祭陵時走的門,西邊的一道叫“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因為“神門”只是在大祭時開啟,是“神靈”出入的門戶,所以當時人們對此門很是忌諱。
現在,大家請隨我共同走入這個“神門”吧!眼前這條筆直的道路就是“神道”,它是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陵墓的道路,與“神門”一樣,除了抬祭祀品的官員可以行走外,其他任何人絕對禁止亂行。清代時據說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砍蹄”的規定。神道由長條石板鋪成,一直通向陵寢后部,是整個陵寢的中軸線。陵寢的主要建筑全部建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負數建筑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這樣的陵寢設計體現了居中為尊、至尊無上的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使整個建筑群穩重、平衡及統一的美學效應。
我們在可以看到神道的兩側依次是華表1對,石獸6對。華表的歷史久遠,其來歷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它從古代的“誹謗木”演變而來,是供人們傳遞意見或冤狀的工具;還有一種說法是它來源于立在交通要道上的“路標”。后來用石材制造,因此也叫石柱或“表柱”。在華表柱的頂部端坐一個石獸,似犬非犬,批鱗掛甲,這個動物叫做“犼”。因為它生性喜歡了望,所以也叫“望天犼”。相傳這種怪手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兇猛,所以把它放在華表頂上,讓它來守陵 暝謚ド獻姆較蠆煌械拿娉希械拿娉薄>菟擔娉系慕小巴觥保饉際翹嶁焉碓詒本┑幕實鄄灰親嫦鵲墓攏襖醇漓耄幻娉鋇慕小巴欏保饉際僑拔坷湊飫錛漓胂缺駁幕實鄄灰な奔涑齡嫌詘酥校辣轄詘Ф觥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6對石獸,它們依次是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這些石獸虔誠地守護陵寢,被清康熙年間道士苗俊稷在《秋日望昭陵》詩中描述為“十二御林”。下面大家請看,第一對是石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把獅子放在首位,作為威振八方、惟我獨尊的王權化身,也是守護陵寢的“御林軍”中的排頭衛士,更是威嚴、尊貴、崇高的象征。第二對是頭上長著獨角的怪獸,叫獬豸。據說,它是東北特產的動物,能辨別是非善惡曲直,見有人相斗,便用頭上的獨角去頂撞壞人。在我國古代,執法官頭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象獬豸一樣執法嚴明。在陵寢中放置獬豸象征著帝王死后也能明斷是非,公正嚴明,實際上是在美化統治階級。第三對就是麒麟,它是一種祥瑞之獸。形象很特別,頭象龍的頭,犄角象鹿的角,全身都是鱗甲,尾巴象牛的尾巴,腳象馬的腳。在師像生里出現麒麟,是表示帝王的仁義至圣,世事跡象太平,王業興旺發達。第四對是立馬,這一對石雕最能引人注目。它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全身潔白,腿短,體壯,具有蒙古馬的特點,大小和真馬一樣,昂首佇立,英姿勃勃,威武雄壯。滿族是一個有著騎射傳統的民族,皇太極被稱為“馬上皇帝”,他的戰功都是馬背上取得的,他有兩匹心愛的坐騎,一胖一瘦,胖的叫“大白”,瘦的叫“小白”。“小白”行軍趕路可日行千里,“大白”可日行五百里。“大白”長于馳騁疆場攻破敵陣,“小白”善于行軍趕路。“大白”、“小白”曾多次立功,也曾保護過主人的性命,因此皇太極對它們也倍加珍愛。皇太極死后,他的子孫們就令工匠按照它們的樣子雕成兩匹石馬,放在墓前,永遠陪伴它們的主人。第五對是石駱駝,這是用黑色石料雕造成的。相傳此駱駝在皇太極生前的征戰中立下大功,所以后來建陵時,把它列在陵寢,表示它的功績與主人同在。最后一對是立象,以白色石料雕成。大象是綠洲之王,它高大威嚴,性情溫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石像中使用它,寓意廣有順民,江山穩固。在古代,只有帝陵神道才可以列置石象,而臣下的墳墓是不允許擺放的。
現在大家隨我一起來參觀碑樓。這個碑樓也叫神功圣德碑亭,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頂上鋪滿黃琉璃瓦,飛檐斗拱,枋、柱、檁、椽施以彩繪,四面為紅墻,每面各有一個拱門。亭子正中有石碑一座,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為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所立。碑通高6.67米,碑身寬1.76米,厚0.71米。碑文為清圣祖康熙親撰,共計20xx余字,是對清太宗皇太極一生文德武功的高度概括和頌揚。石碑是用北京房山縣產的石材雕刻而成,重10余萬斤,馱碑的名字叫“赑屃”,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為它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所以老龍王派它馱碑。
在碑樓北面的東西兩側,各有兩座三間青磚瓦房,都是當年的祭祀用房。東側南邊的叫儀仗房,是皇帝謁陵時存放旗、傘等祭祀所用物品的庫房;北邊的叫奶茶房,是上祭時烹茶煮奶和上茶官員休息的地方;西側南邊的叫膳房,是上祭時造飯和上膳官員休息的地方;北邊的叫果房,是上祭時準備土雜果品鮮貨及上果官員休息的地方。
[方城、寶城、寶頂]
走過碑樓,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北陵的主體建筑——方城。方城高7.8米,周長263米,青磚鋪砌,東、西、南三面有雉堞和女墻,北面砌成宇墻。城四角有角樓,角樓是2層的建筑,黃琉璃瓦頂,大脊正中有寶葫蘆,四拱角下各懸有風鈴。方城上有馬道,寬5.4米,青磚鋪成,路面由外向里傾斜,目的是為了防止雨水沖毀方城外圍墻基。
這是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門楣正中有石刻門額,上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豎刻著“隆恩門”三個字。隆恩門的頂部是門樓,俗稱“五鳳樓”,樓高3層,歇山式建筑,大脊正中原有一只琉璃燒制的寶葫蘆,并用四條金鏈加固,金鏈俗稱“江山萬代”。五鳳樓是昭陵的最高建筑,昔日登樓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可盡收眼底。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入方城。
方城的主體建筑是隆恩殿,兩側輔以東西配殿。東配殿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存放祝板,每年祭禮之前,盛京禮部要將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到這里存放;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每當龍恩殿大修時,龍恩殿內的神牌、寶座、五供等移到這里供奉。西配殿是舉行“忌辰”行大祭禮時供喇嘛誦經作法的場所。清朝崇信喇嘛教,因此西配殿只用于做佛事用。西配殿前的小型建筑叫“焚帛亭”,祭祀時,先將祭詞寫在帛上,在三拜九扣,讀祭文,哀畢,變將祭帛放入焚帛亭內燒掉。
現在呈現大家面前的這座大殿就是隆恩殿,它是陵寢的正殿,又稱“享殿”,是供奉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神牌的地方,也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順治七年,即1650年定名為“隆恩殿”,同時懸掛匾額,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坐落在須彌座臺基上,臺基高2米,平地起臺是滿族的一種風俗。臺基正面有3路塔跺,中路為丹陛御路,俗稱“龍道”,是由一塊長5.5米、寬近2米的巨石鋪成,上面雕有“壽山福海”及雙龍圖案,當時是任何人都不準在上面行走。臺基周圍環以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桿,其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這在關內明清諸陵中是不多見的,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在臺基邊上還設有石雕龍頭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八蝦”,因為喜好媳水,因此將它放在橋上或排水口處,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中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龍恩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筑,殿頂覆以黃琉璃瓦,正中鑲有3顆琉璃寶珠,殿檐上有藍地金字的“隆恩殿”題匾一塊,從做至右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愛福之意。隆恩殿面闊3間,四門八窗,窗欞剔透,殿內無天花,梁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繪。殿內候補備有大暖閣一座,內設寶床、帷幔、衾枕等臥具,閣上方用黃云龍緞罩頂,名為“毗廬帽”。大暖閣內還有小暖閣一座,內供帝后神牌。大暖閣前有帝后的龍鳳寶座,寶座前設有供桌,為擺放祭品之用。隆恩殿周圍所鋪的地磚都是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喊有黃金沙的成分,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
現在請大家隨我到殿后繼續參觀。隆恩殿后是石柱門及石祭臺。石柱門也叫“照牌”,因為兩邊有兩根3丈多高的方形石柱,所以叫石柱門,也叫二柱門,又叫“沖天牌坊”。門為一道,其上有一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在兩柱之間有木板門,施以彩繪。柱子的頂端各有一只石獸,是用來護衛陵寢的,叫護陵獸,而且身上都鎖著一條鐵鏈,民間有“石獸顯靈”的傳說。石柱門后是石祭臺,用漢白玉雕成,須彌座式。上面雕刻著各種圖案,寓意是把所有的寶物獻給陵主,“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石祭臺上有五件石雕:正中為香爐、兩側有香瓶和燭臺各一對,寓意是香煙不斷,燭火長明,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這座祭臺是大祭時皇帝在此舉哀和獻奠酒的地方。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門叫券洞門,是方城的北門。券洞門之上為明樓,穿過此門為月牙城。我們現在仰視可見的就是明樓。明樓又叫大明樓,為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前檐掛有匾額。上面寫著“昭陵”二字,以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明樓內立有一塊漢白玉石碑,高大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正中開光部分刻有“昭陵”二字,也是滿、蒙、漢三種字體;碑身豎刻“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樣,還是滿、蒙、漢三種文字。這座石碑又叫“圣號碑”,刻寫的是清太宗的廟號和謚號。在歷史上,大明樓幾次遭受雷火,最嚴重一次是1936年,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毀,圣號碑也被雷火燒壞,文飾不全,碑身也出現了裂痕,后來用兩道鐵箍加固。現在的大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請大家隨我穿過券洞門參觀月牙城。月牙城在大明樓后,因其南面凹進,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所以叫“月牙城”。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這樣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的意思,修個月牙城,象征“人缺”,以此來表示對皇帝的哀悼。在我們視線的正前放是琉璃照壁,照壁上共有13朵牡丹花,枝繁葉茂,給這座高大空曠的月牙城增添了幾分生氣。傳說地宮的入口就在這琉璃照壁后面,在照壁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按那些紅花綠葉,就可以開啟地宮。但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在地宮入口處安裝了許多暗器,如果按動錯了,就會有毒箭飛出。還有傳說,皇上怕陵工們泄密,當他們把棺槨抬入地宮之后,立刻把地宮入口堵死,將所有的陵工活活埋葬在地宮里殉葬了。這些傳說的確使人感到月牙城陰森恐怖。
下面我們就到城墻上參觀一下吧。大家看到的這個半圓形的城叫“寶城”,也叫“團城”。中間突起的原形丘冢叫“寶頂”,又叫“獨龍阜”。寶城寶頂是明清時期帝王陵墓建筑的一個顯著特征。所謂寶頂就是墳塋。清昭陵寶頂的直徑32米,高8米,在它的下面是地宮,埋葬著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關于地宮的內部構造,官書諱莫如深,因而引起了許多希奇古怪的傳說。據說,寶頂內正殿一座,名叫“享殿”;配殿兩間,用來排列祭器。正殿后面有石柱2根,用鐵鏈相連,把棺槨懸在鐵鏈上。正下方有一眼井,水流不息,稱為“海眼”或“金井”。這種葬法就是所謂的“金井御葬”,是取“龍歸滄海”之意。地宮內還有萬年燈,可經歷萬年而不滅。當然這些只是傳說,里面的情形只有等到將來挖掘昭陵地宮時才會真相大白。
昭陵的整個建筑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構成一組完整的陵墓建筑群,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昭陵象征著皇權的威嚴,神權的威力,在建筑風格上吸取了漢蒙建筑精華,融合在滿族建筑之中。昭陵的設計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內涵。昭陵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7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的合作,有緣下次再見!
遼寧北陵公園導游詞 篇7
古代皇陵都有各自的名號,這些陵號的來源,或體現對皇帝一生功業的總結和贊譽,或者是帶有吉祥和祝福的含義。
清代陵名一般由嗣皇帝欽定。其次,清代還有一項制度,如果遇到陵名與地名重復時清昭陵,必須將地名換掉,這叫避諱。可見,帝王陵名是極其神圣的。
昭陵一名是順治元年八月初九太宗駕崩一周年火化校宮時確定的。昭陵陵名的來歷前人有兩種不同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是仿效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另一種解釋說與古代昭穆制度有關。提出清昭陵仿唐昭陵者是乾隆皇帝。他在東巡盛京祭掃昭陵時表達了這個見解。
其實,這不過是乾隆的附會之言 ,昭陵在定名時正是大清剛剛打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占據北京,此時明朝及李自成仍有很強勢力,鹿死誰手尚難定論,很難想像有把清太宗與唐太宗相提并列的必要。
乾隆皇帝所以把清太宗與唐太宗并列在于他政治的需要 ,李世民被歷代統治一者奉為帝王楷模,他在位二十三年,禮賢下士,納諫兼聽,國富民強,史稱其時代為"貞觀之治",為盛唐時期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乾隆把今祖與李世民相提并論旨在告慰世人,大清江山也會如同漢唐一樣會出現一代新的盛世。
其次,說到昭陵出自昭穆制度的說法也欠妥當。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此制用于墓葬的排列順序以及大廟種位的排列9其法以祖宗位居正中,其它各輩分按左昭右穆順序依次類推。盛京有永、福、昭三座陵墓,其中一永演為祖陵,地位最高,福陵次之,昭陵排列第三。如果按昭穆制度排列,永陵應在正中,福陵在其左(東)稱為昭,昭陵在其右稱為"穆"。而現行永福昭三陵,永陵在最東,福陵在中,昭陵在西,三座陵寢根本構不成昭穆關系。
昭陵的名可能是出于對"昭"字含義本身的選擇。古人以昭字作"彰明"、"顯揚"解。昭陵陵名的含義就是將太宗文德武功彰明于世.并使之顯揚了后的含義,大至不過如此。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于沈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于現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陣,在位20--年,完成了東北統一大業,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歷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
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后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建筑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筑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范。昭陵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中軸線的最后面是全部建筑的主體。
現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游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位于沈陽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
昭陵由南至北,依次為分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
前部在繚墻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筑,是由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正紅門為繚墻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引人注目。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里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圣德碑"。
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繚墻,仿佛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后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墻,顯得異常華麗。
隆恩殿后經過明樓,到達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陵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縱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
北陵還擁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蕩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游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
北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里的古松群。現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墻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沈陽北陵(昭陵)古老的歷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為之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瀏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