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精選15篇)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著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映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疊疊的金色魚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遠山、近嶺。遠眺鄱陽湖,水天一色,漁帆點點;近看漢陽峰巍峨壯麗,犁頭峰耕云播霧,氣象萬千,尤為壯觀。
含鄱嶺上,有石牌坊、含鄱亭、望鄱臺,點綴得更為秀麗,_同志曾在石牌坊側旁的石條凳上歇息。
登含鄱臺眺望五老峰,以藍天為背景,五老峰呈現人民領袖_的頭像剪影,猶如偉人朝天安臥,因此五老峰今又稱偉人峰。此為近年發現的新景觀。的山川又披上了一層嫵媚的面紗;真乃瞬息萬變,神奇莫測,無怪乎古人贊道:廬山之奇莫若云。
嶺西,漢陽、五老兩峰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峰,峰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峰、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游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2
由于含鄱口的特殊地勢,使這里成為云霧孕育之處。不知各位是否聽說過?在含鄱口觀賞云霧,偶爾能領略到“響云”、“寶光”、“云中凈地”的奇妙景象。
_,常見云霧從山中急速朝峰巔涌去,而且伴隨著“嗡嗡”的響聲,這就是“響云”。這種現象有一個解釋說,含鄱口豁然其張,形凹如口,恰似一個大音響,奔跑的云霧流與其發生共鳴,因而“嗡嗡”作響,聽之有聲。
如果再濃霧迷漫的早晨,置身于此,有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身影出現在云霧的屏幕上,影子在外圍環繞著兩圈五色光環,好似菩薩頭上的靈光,人們稱為“寶光”。這確實奇妙!我猜測,由于山勢的原因,濃霧可能在某處形成了一個直立的平面,猶如一個大平面鏡,此時正好照出了人的身影。至于五色光環,是因為水汽對光的折射和衍射形成的。人體周圍的水汽由于體溫的影響,其密度與別處水汽有差異,可能正好具備對光產生折射和衍射的條件。
云霧中的含鄱嶺,當云海的海濤從四面八方襲來時,四周云槍高壘的含鄱嶺中間,有一塊纖霧不染的“云中凈地”。這是由于含鄱嶺的特殊地形,才有云霧從四面八方一地推進的現象,形成逐漸縮小的云霧圈,隨著云霧圈的縮小,圈內氣壓也隨之增大,當氣壓大到某一數值時,正好能抵擋住云霧的推進,于是就出現了“云中凈地”的現象。
也許是因為這個山嶺中部有一個含鄱口,所以它才得名“含鄱嶺”。含鄱嶺海拔1211米,東接五老峰,西傍九奇峰,北憑大月山,西南有漢陽峰。構成含鄱嶺的山石是長石石英砂巖,山脊如刀,長達1250米,其方向既不與巖層走向一致,又不與任何一組裂隙平行,李四光等地質學家據此認為含鄱嶺山脊是一條典型的冰川刃脊,是第四紀冰川在流動中刮削而造就的。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3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廬山的一個標志性景觀,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聞。這里距離牯嶺街大約6公里,正處在廬山東南的含鄱嶺的中央。大漢陽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們前面的大峽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陽湖,大右含吞這中國最大淡水湖之勢,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廬山的一個標志性景觀,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聞。這里距離牯嶺街大約6公里,正處在廬山東南的含鄱嶺的中央。大漢陽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們前面的大峽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陽湖,大右含吞這中國最大淡水湖之勢,因此得到這樣一個氣勢磅礴的名字。明代詩人方文有一首詩——《含鄱陽嶺至太乙峰》
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
但使短藤窮碧巘(yan),何妨細雨濕青衫。
林中暗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
不是探奇索隱者,誰能踏雪履巉(chan)巖。
太乙峰在含鄱口西2里處,山勢莊嚴挺拔,與眾山迥然不同,相傳游人因難以攀登,常望山興嘆,此峰給人以一種神秘感,所以得名“太乙”。太乙是星官名,在天龍座內,屬紫薇恒。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尋幽探勝的經歷和感受。
“函”字是全詩的亮點,形象的寫出了此處的雄偉氣勢。可以想象,天剛亮來到含鄱口,縱目遠眺,廣闊的視野中,千里鄱陽湖,氣象萬千,一個“函”字,真是舉重若輕。短藤就是短杖,窮就是探尋,巘就是山峰,“但使短藤窮碧巘”暗示出山勢的峻峭和登攀的艱難。“林中暗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意思是從暗淡的叢林中看去,有許多高低錯落的樹木,透過微茫的云霧,可望見鄱陽湖中來往的船,描繪出一幅山色湖光圖。最后兩句寫詩人不畏艱險,探尋含鄱口這一帶的風光,也說明了此處有一種誘人的魅力。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4
含鄱口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蔥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致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是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含鄱嶺上有4處建筑。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鐫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梁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筑,充分體現了中國林“藏”、“露”結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峰,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 峰,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游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著云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下當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而變成白絮,變成云煙向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云:蒼虬絳節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險要,則要數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著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5
請各位隨我一起攀登含鄱嶺,領略嶺上的風光。這里有一個石坊,是含鄱嶺游覽長廊的入口。石坊四柱三門,上面刻有“含鄱口”三個大字,左右兩邊石柱上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字樣。讓我們拾級而上,現在隱約可見上面還有三座建筑,前面山脊上有一個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那就“含鄱亭”。嶺脊中部有一座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四座建筑構成含鄱嶺上的建筑群,體現了中國園林的“藏”、“露”結合的特色。“含鄱”、“望鄱”、“忘歸”三詞的意思層層遞進,也是游人觀景的感受。
望鄱亭是觀看云海和日出的理想之地,讓我們上去看看。“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這兩句詩形象的寫出了含鄱嶺云霧瞬息萬變的情景。
最后提醒大家,要看日出,必須挑選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在黎明前來到望鄱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一道紅霞,緩緩的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一輪旭日從鄱陽湖上騰出,噴薄升空,萬道金光映射廬山群峰,青山帶紫,白云披紅,景象非常壯觀!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6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著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映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疊疊的金色魚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遠山、近嶺。遠眺鄱陽湖,水天一色,漁帆點點;近看漢陽峰巍峨壯麗,犁頭峰耕云播霧,氣象萬千,尤為壯觀。
含鄱嶺上,有石牌坊、含鄱亭、望鄱臺,點綴得更為秀麗,毛澤東同志曾在石牌坊側旁的石條凳上歇息。
登含鄱臺眺望五老峰,以藍天為背景,五老峰呈現人民領袖毛澤東的頭像剪影,猶如偉人朝天安臥,因此五老峰今又稱偉人峰。此為近年發現的新景觀。的山川又披上了一層嫵媚的“面紗”……;真乃瞬息萬變,神奇莫測,無怪乎古人贊道:“廬山之奇莫若云”。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本趟廬山之旅的導游劉嘉昕,大家可以親切的叫我嘉嘉。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在這有山又有水的廬山,真可謂是仁智雙全的選擇。希望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導游我能帶領大家吃好、玩好、心情好。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廬山。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京九線和長江交匯點,北臨長江,東傍鄱陽湖,自古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是我國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廬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02平方千米,主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是一座獨特的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素有“地質公園”之稱。風景區內有16處自然奇觀,474處景點,形成了名山、大江、大湖交匯的磅礴氣勢和“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美景。
曾經有人說過:云霧是山的靈魂,流水是山的血脈,一峰千態匡廬云,一雨百瀑匡廬水。那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這云霧,去細細品味這廬山的峰,這廬山的瀑。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中寫道: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廬山最雄偉奇險之勝景——五老峰。
各為游客朋友們,請隨著我手指的方向看,五老峰五峰相連,高高低低,綿延數里,如同五位老人,并坐在鄱陽湖畔。五老峰峰峰有景,氣象萬千。其中三峰最為陡峭,削壁千丈。深不見底的山谷中,聳立著一座座石筍般挺立的山峰,峰尖上長著翠枝盡展的青松,蒼鷹在石筍般的叢山間盤旋,云霧在石筍般的叢山間繚繞,頗有神秘感。三峰的峭壁上,長著一棵剛勁舒展的古松,根插石壁,枝指長空,如仙鶴展翅,造型極美,與身后的絕壁、前面的萬里江天構成一幅極壯闊的圖景,成為聲山的標志之一。而五峰最為遼闊,石壁上刻有“目無障礙”四個大字。若站在五峰上,頭頂是萬里藍天,腳下是浩渺的鄱陽湖水,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茫茫宇宙,任你的目光上下馳騁,心胸為之無比開闊,所有的煩惱都煙消云散。
品味完這廬山的峰,接下來就讓我們去感受廬山的瀑——三疊泉瀑布。古時候,人們總是將女人比作水,那么這由水而形成的瀑布可能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女漢子了吧。不知道我們的游客朋友們中有沒有瀑布般的女漢子呢?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去看看這女漢子的真面目吧!
朋友們,看到這瀑布,大家是不是想起了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三疊泉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大、最壯觀的瀑布,其落差長達155米,分三疊從高空墜入深谷。第一疊直垂而下,落差20多米,像一面水晶簾子,掛在蒼崖前。第二級落差50余米,瀑布像千軍萬馬爭先恐后奔赴戰場,在兩旁巖壁和斷崖凸出的巖石上不斷撞出巨大的水浪,煙霧騰騰,濺起的浪花像千萬只銀白色的蝴蝶在山谷中拍翅亂飛,令人眼花繚亂。第三疊最長,80余米,洪流傾瀉,如一條桀驁不馴的銀龍,在峽谷中左沖右撞,轟然沖人巨大的潭中,濺起半空水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化作繽紛的彩虹。
講到這,我們的廬山之旅就要接近尾聲了,今天,我們游覽最雄偉奇險的五老峰,也感受了絢麗壯觀的三疊泉瀑布。很高興能與各位共度這美好的一天,希望今天的廬山之旅能在大家的回憶中留下美好的記憶,如果導游我有什么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積極指出,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有緣再會!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8
各位旅客,很高興能為大家介紹旅途的美景!
含鄱口位于廬山東谷含鄙嶺中央,海拔 1211米,左為五老峰,右為太乙峰。山勢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對著鄱陽湖,似乎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
含鄱口西側,為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活象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云海。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著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遠山、近嶺。倚亭四望,浩浩蕩蕩,胸襟頓時為之開闊。這里是看鄱陽湖日出的絕妙佳境,每當晨光微曦,天水一色,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金光萬道,絢麗多彩,景色迷人。這里也是觀看廬山云霧的佳地,游客常一飽眼福,定使你留連忘返,回味無窮。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9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廬山的一個標志性景觀,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聞。這里距離牯嶺街大約6公里,正處在廬山東南的含鄱嶺的中央。大漢陽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們前面的大峽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陽湖,大右含吞這中國最大淡水湖之勢,因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廬山的一個標志性景觀,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聞。這里距離牯嶺街大約6公里,正處在廬山東南的含鄱嶺的中央。大漢陽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們前面的大峽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陽湖,大右含吞這中國最大淡水湖之勢,因此得到這樣一個氣勢磅礴的名字。明代詩人方文有一首詩——《含鄱陽嶺至太乙峰》
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
但使短藤窮碧巘(yan),何妨細雨濕青衫。
林中暗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
不是探奇索隱者,誰能踏雪履巉(chan)巖。
太乙峰在含鄱口西2里處,山勢莊嚴挺拔,與眾山迥然不同,相傳游人因難以攀登,常望山興嘆,此峰給人以一種神秘感,所以得名“太乙”。太乙是星官名,在天龍座內,屬紫薇恒。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尋幽探勝的經歷和感受。
“函”字是全詩的亮點,形象的寫出了此處的雄偉氣勢。可以想象,天剛亮來到含鄱口,縱目遠眺,廣闊的視野中,千里鄱陽湖,氣象萬千,一個“函”字,真是舉重若輕。短藤就是短杖,窮就是探尋,巘就是山峰,“但使短藤窮碧巘”暗示出山勢的峻峭和登攀的艱難。“林中暗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意思是從暗淡的叢林中看去,有許多高低錯落的樹木,透過微茫的云霧,可望見鄱陽湖中來往的船,描繪出一幅山色湖光圖。最后兩句寫詩人不畏艱險,探尋含鄱口這一帶的風光,也說明了此處有一種誘人的魅力。
由于含鄱口的特殊地勢,使這里成為云霧孕育之處。不知各位是否聽說過?在含鄱口觀賞云霧,偶爾能領略到“響云”、“寶光”、“云中凈地”的奇妙景象。
春夏之交,常見云霧從山中急速朝峰巔涌去,而且伴隨著“嗡嗡”的響聲,這就是“響云”。這種現象有一個解釋說,含鄱口豁然其張,形凹如口,恰似一個大音響,奔跑的云霧流與其發生共鳴,因而“嗡嗡”作響,聽之有聲。
如果再濃霧迷漫的早晨,置身于此,有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身影出現在云霧的屏幕上,影子在外圍環繞著兩圈五色光環,好似菩薩頭上的靈光,人們稱為“寶光”。這確實奇妙!我猜測,由于山勢的原因,濃霧可能在某處形成了一個直立的平面,猶如一個大平面鏡,此時正好照出了人的身影。至于五色光環,是因為水汽對光的折射和衍射形成的。人體周圍的水汽由于體溫的影響,其密度與別處水汽有差異,可能正好具備對光產生折射和衍射的條件。
云霧中的含鄱嶺,當云海的海濤從四面八方襲來時,四周云槍高壘的含鄱嶺中間,有一塊纖霧不染的“云中凈地”。這是由于含鄱嶺的特殊地形,才有云霧從四面八方一地推進的現象,形成逐漸縮小的云霧圈,隨著云霧圈的縮小,圈內氣壓也隨之增大,當氣壓大到某一數值時,正好能抵擋住云霧的推進,于是就出現了“云中凈地”的現象。
也許是因為這個山嶺中部有一個含鄱口,所以它才得名“含鄱嶺”。含鄱嶺海拔1211米,東接五老峰,西傍九奇峰,北憑大月山,西南有漢陽峰。構成含鄱嶺的山石是長石石英砂巖,山脊如刀,長達1250米,其方向既不與巖層走向一致,又不與任何一組裂隙平行,李四光等地質學家據此認為含鄱嶺山脊是一條典型的冰川刃脊,是第四紀冰川在流動中刮削而造就的。
請各位隨我一起攀登含鄱嶺,領略嶺上的風光。這里有一個石坊,是含鄱嶺游覽長廊的入口。石坊四柱三門,上面刻有“含鄱口”三個大字,左右兩邊石柱上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字樣。讓我們拾級而上,現在隱約可見上面還有三座建筑,前面山脊上有一個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那就“含鄱亭”。嶺脊中部有一座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四座建筑構成含鄱嶺上的建筑群,體現了中國園林的“藏”、“露”結合的特色。“含鄱”、“望鄱”、“忘歸”三詞的意思層層遞進,也是游人觀景的感受。
望鄱亭是觀看云海和日出的理想之地,讓我們上去看看。“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這兩句詩形象的寫出了含鄱嶺云霧瞬息萬變的情景。
最后提醒大家,要看日出,必須挑選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在黎明前來到望鄱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一道紅霞,緩緩的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一輪旭日從鄱陽湖上騰出,噴薄升空,萬道金光映射廬山群峰,青山帶紫,白云披紅,景象非常壯觀!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0
含鄱口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 ,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蔥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致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是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嶺上有4處建筑。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鐫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梁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筑,充分體現了中國林“藏”、“露”結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峰,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 峰,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游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著云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下當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而變成白絮,變成云煙向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云:蒼虬絳節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險要,則要數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著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嶺西,漢陽、五老兩峰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峰,峰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峰、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游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1
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廬山氣溫
廬山給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瀑布數量眾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并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余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凈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嘩”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骕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20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廬山的歷史遺跡,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5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世界遺產--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xx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第3篇:世界級名山-廬山導游詞
中國江西省北部名山,它是世界級名山,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 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名勝古跡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云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廬山的名勝古跡還有: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眺蜿蜒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花徑、千年古樹三寶樹、觀鄱陽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被陸羽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谷簾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隱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頂龍池水,等等。
民間傳說,廬山乃“神仙之廬”,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周威烈王時,匡俗兄弟在廬山學道成仙;隨后,又傳說周武王時,道家方輔與老子李耳,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得道成仙;又傳說張天師的兩個高足弟子王長和趙升被派往廬山,管理道家這個六十九福地……
廬山神秘飄渺的云霧和人跡罕至的密林古洞,為這些神話傳說增加了魅力。不過,上述神仙方土,都沒有在廬山留下多少遺跡和詩文,講不出一個系統的故事,唯有“八洞神仙”之一的呂洞賓,在廬山和九江有較多的遺跡和一些詩文。
宋人白玉蟾在《授墨堂記》中說:呂洞賓在游歷廬山時遇上了“八仙”中的漢鐘離,授給呂洞賓丹訣,后來兩人一起成“仙”。《廬山志》也記載:唐咸通年間(860—874),呂洞賓在漫游江湖過廬山,遇五龍真君傳授他劍術。呂洞賓既得五龍君劍術和漢鐘離丹訣,便在廬山錦繡峰下的仙人洞內精心修煉。至今,仙人洞內的神龕里,仍奉有身佩寶劍,仙風道骨的呂洞賓塑像。
《九江府志》記載呂洞賓當過潯陽縣令。民間相傳:廬山有兩個妖精善使雙劍,劍峰指向潯陽城,城內瘟疫流行。呂洞賓征服了這兩個妖怪,將妖怪的寶劍收藏在一個寶匣中。妖孽既除,民可安生。呂洞賓親手寫了一個三尺多高的“壽”字,贈給九江人民,祝愿九江人民多福多壽呢。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2
各位親愛的游客:
你們好!
我是這次游廬山活動的導游江海天,很高興帶大家一起游這個5A級景區。大家有不明白的盡管部我。請各位注意以下事項:一、由于游人眾多,游客們一定要緊跟導游,以免走散;二、有事先要告訴我,不要擅自行動。
我們先到這個20世紀初開辟的錦繡谷。這里因四季花開,猶如錦繡而得名,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是王安石在此留下的,請各位跟我走。這是仙人洞,當此處云霧繚繞時,洞里會增添仙氣,仿佛有仙人來臨。毛澤東主席在此留下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名揚四海。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觀三疊泉。三疊泉從五老峰頂流下來,潭里的水就是三疊泉水。由于泉水流淌時,一些大巖石使泉水流動方向改變,三疊效果就產生了,加上泉間的云霧,增添了一種朦朧美。
沿階梯走出三疊泉景區,我們來到了含鄱口,含鄱口與漢陽峰形成壑口,使鄱陽湖起點定于此。
最后我們一起到廬山的兩潭看(意思是兩潭景區),它們是黃龍潭和烏龍潭。黃龍潭非常幽靜,銀色瀑布沖出巖石,流入深潭,再入黃龍潭。往前走,就是黃龍潭,含上、中、下,水從五股巨石縫隙里飛揚而下。連起黃龍潭,成了一個飛流直下三千寸的小瀑布。
光陰似箭,我們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每次來廬山都會有變化,大家一定要常來看看哦!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3
大家好,我是導游小劉,大家叫我劉導就好了,今天由我帶著大家游覽廬山。
廬山,位于我國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廬山的東線,主要景點分別是:蘆林湖、含鄱口、五老峰和三疊泉。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蘆林湖。蘆林湖位于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曾多次在湖中暢游,1993年橋頭修建了“毛澤東詩碑園”,用于紀念他百年誕辰。碑上刻著毛澤東手跡《登廬山》、《題仙人洞》等詩詞。蘆林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兩座湖心亭倒映在水中,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含鄱口。我們可以看到含鄱口三面環山,一面臨湖,三座山峰連在一起猶如一張巨口,欲飲鄱陽湖之水,從而得名于含鄱口。含鄱口的奇妙在于一個“含”字,形成了“千里鄱湖一嶺含”的氣勢。
過了含鄱口,就來到了五老峰。五老峰是廬山主峰,因山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五個并列的山峰,大家看這五座山峰是不是像五個席地而坐的老翁,所以古人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五老峰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有像詩人吟詠,有的像武士高歌,有的像魚翁垂釣,有的像老僧盤坐。其第三峰最險,怪石奇巖千姿百態;第四峰最高,峰頂云松彎曲如虬。
最后我們游覽的是被譽為“廬山第一奇觀”的三疊泉。泉水由大月山流出,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故名“三疊泉”。三疊泉總落差有155米,瀑布鳴如擊鼓,吼若轟雷,仰看與俯視姿態各異,好似銀河落九天,所以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的說法。
好啦!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覽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請大家隨我一起到賓館休息。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4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梁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游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著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天際的密密云層,在霞光的映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疊疊的金色魚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遠山、近嶺。遠眺鄱陽湖,水天一色,漁帆點點;近看漢陽峰巍峨壯麗,犁頭峰耕云播霧,氣象萬千,尤為壯觀。
含鄱嶺上,有石牌坊、含鄱亭、望鄱臺,點綴得更為秀麗,毛澤東同志曾在石牌坊側旁的石條凳上歇息。
登含鄱臺眺望五老峰,以藍天為背景,五老峰呈現人民領袖毛澤東的頭像剪影,猶如偉人朝天安臥,因此五老峰今又稱偉人峰。此為近年發現的新景觀。的山川又披上了一層嫵媚的面紗;真乃瞬息萬變,神奇莫測,無怪乎古人贊道:廬山之奇莫若云。
江西著名含鄱口導游詞 篇15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廬山的一個標志性景觀,叫“含鄱口”,各位可能早有所聞。這里距離牯嶺街大約6公里,正處在廬山東南的含鄱嶺的中央。大漢陽峰、九奇峰、五老峰的峰壑形成了我們前面的大峽谷,宛如一巨大豁口朝向鄱陽湖,大右含吞這中國最大淡水湖之勢,因此得到這樣一個氣勢磅礴的名字。明代詩人方文有一首詩——《含鄱陽嶺至太乙峰》:
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
但使短藤窮碧巘(yan),何妨細雨濕青衫。
林中暗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
不是探奇索隱者,誰能踏雪履巉(chan)巖。
太乙峰在含鄱口西2里處,山勢莊嚴挺拔,與眾山迥然不同,相傳游人因難以攀登,常望山興嘆,此峰給人以一種神秘感,所以得名“太乙”。太乙是星官名,在天龍座內,屬紫薇恒。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尋幽探勝的經歷和感受。
“函”字是全詩的亮點,形象的寫出了此處的雄偉氣勢。可以想象,天剛亮來到含鄱口,縱目遠眺,廣闊的視野中,千里鄱陽湖,氣象萬千,一個“函”字,真是舉重若輕。短藤就是短杖,窮就是探尋,巘就是山峰,“但使短藤窮碧巘”暗示出山勢的峻峭和登攀的艱難。“林中暗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意思是從暗淡的叢林中看去,有許多高低錯落的樹木,透過微茫的云霧,可望見鄱陽湖中來往的船,描繪出一幅山色湖光圖。最后兩句寫詩人不畏艱險,探尋含鄱口這一帶的風光,也說明了此處有一種誘人的魅力。
由于含鄱口的特殊地勢,使這里成為云霧孕育之處。不知各位是否聽說過?在含鄱口觀賞云霧,偶爾能領略到“響云”、“寶光”、“云中凈地”的奇妙景象。
春夏之交,常見云霧從山中急速朝峰巔涌去,而且伴隨著“嗡嗡”的響聲,這就是“響云”。這種現象有一個解釋說,含鄱口豁然其張,形凹如口,恰似一個大音響,奔跑的云霧流與其發生共鳴,因而“嗡嗡”作響,聽之有聲。
如果再濃霧迷漫的早晨,置身于此,有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身影出現在云霧的屏幕上,影子在外圍環繞著兩圈五色光環,好似菩薩頭上的靈光,人們稱為“寶光”。這確實奇妙!我猜測,由于山勢的原因,濃霧可能在某處形成了一個直立的平面,猶如一個大平面鏡,此時正好照出了人的身影。至于五色光環,是因為水汽對光的折射和衍射形成的。人體周圍的水汽由于體溫的影響,其密度與別處水汽有差異,可能正好具備對光產生折射和衍射的條件。
云霧中的含鄱嶺,當云海的海濤從四面八方襲來時,四周云槍高壘的含鄱嶺中間,有一塊纖霧不染的“云中凈地”。這是由于含鄱嶺的特殊地形,才有云霧從四面八方一地推進的現象,形成逐漸縮小的云霧圈,隨著云霧圈的縮小,圈內氣壓也隨之增大,當氣壓大到某一數值時,正好能抵擋住云霧的推進,于是就出現了“云中凈地”的現象。
也許是因為這個山嶺中部有一個含鄱口,所以它才得名“含鄱嶺”。含鄱嶺海拔1211米,東接五老峰,西傍九奇峰,北憑大月山,西南有漢陽峰。構成含鄱嶺的山石是長石石英砂巖,山脊如刀,長達1250米,其方向既不與巖層走向一致,又不與任何一組裂隙平行,李四光等地質學家據此認為含鄱嶺山脊是一條典型的冰川刃脊,是第四紀冰川在流動中刮削而造就的。
請各位隨我一起攀登含鄱嶺,領略嶺上的風光。這里有一個石坊,是含鄱嶺游覽長廊的入口。石坊四柱三門,上面刻有“含鄱口”三個大字,左右兩邊石柱上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字樣。讓我們拾級而上,現在隱約可見上面還有三座建筑,前面山脊上有一個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那就“含鄱亭”。嶺脊中部有一座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四座建筑構成含鄱嶺上的建筑群,體現了中國園林的“藏”、“露”結合的特色。“含鄱”、“望鄱”、“忘歸”三詞的意思層層遞進,也是游人觀景的感受。
望鄱亭是觀看云海和日出的理想之地,讓我們上去看看。
“乍雨乍晴云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這兩句詩形象的寫出了含鄱嶺云霧瞬息萬變的情景。
最后提醒大家,要看日出,必須挑選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在黎明前來到望鄱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一道紅霞,緩緩的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一輪旭日從鄱陽湖上騰出,噴薄升空,萬道金光映射廬山群峰,青山帶紫,白云披紅,景象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