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導游詞(通用4篇)
湖南師范大學導游詞 篇1
湖南師范大學創建于1938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學校現有6個校區,占地2475畝,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主校區西偎麓山,東瀕湘江,風光秀麗,是全國綠化“400佳”單位之一。
學校設有24個學院,3個教學部,開設85個本科專業,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發育生物學、倫理學等6個“”國家重點學科、理論物理、數學中的分析基礎研究及應用、英語語言文學比較與研究、湖湘文化研究等9個“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化學和哲學等2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哲學、生物學、物理學等3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目前,我校有化學、臨床醫學2個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排名居全球1%;擁有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以及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中心;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生物發育工程及新產品研發”、“量子效用及其應用”3個湖南省“20xx協同創新中心”;
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湖南師范大學中心、國家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等1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中心);擁有石化材料與資源精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蛋白質組學與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等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蛋白質化學及魚類發育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及中藥分析、低維量子結構與調控、高性能計算與隨機信息處理等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多倍體魚繁殖與育種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體適能與運動康復等6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及多肽藥物等2個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擁有5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5個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擁有湖南省道德建設研究基地等6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縣域發展研究中心等5個湖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6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9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單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7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科研團隊2個;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7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教學名師3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者等31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人選16人、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6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7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40人。
學校先后同36個國家和地區的140所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與交流關系,開展人員交流、教學和科研合作,并分別與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韓國圓光大學、美國南猶他大學共建孔子學院。學校圖書館藏書380余萬冊,其中古籍20余萬冊,訂購中外文報刊3000余種,各類文獻數據庫90余個。學校主辦12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5種;學校出版社為“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國家一級出版社。
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輸送畢業生近40余萬人,培養了一大批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校友遍布海內外。在校全日制學生3.5萬人,其中研究生7500余人、樹達學院近7000人,長短期來華留學生1000多人,已形成多規格、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面向未來,湖南師范大學將始終秉承“仁、愛、精、勤”的校訓精神,繼續遵循“立足湖南、服務全國、走向世界、注重內涵、強化特色、躋身一流”的基本發展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深化綜合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努力開創具有教師教育特色、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綜合型大學建設新局面。
湖南師范大學導游詞 篇2
湖南師范大學創建于1938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并于20xx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學校有5個校區,占地168公頃(16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主校區西偎麓山,東瀕湘江,風光秀麗,是全國綠化“400佳”單位之一。據《20xx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1]》,湖南師范大學位列20xx中國大學排行榜第71位,居湖南高校第三。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現設有24個學院,3個教學部,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覆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發育生物學等6個“”國家重點學科、倫理學等9個“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生物學等2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理論物理等3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擁有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2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1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81個本科專業。
學校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語言文學和歷史學兩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湖南師范大學中心等1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和教學研究基地。
學校擁有蛋白質組學與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等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蛋白質化學及魚類發育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及中藥分析、低維量子結構與調控、高性能計算與隨機信息處理等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多倍體魚繁殖與育種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質組學與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等2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及石化材料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擁有洞庭湖流域資源利用與環境變化等4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以及魚類遺傳育種、農用精細化學品、微生物基因工程藥物、太陽能LED顯示器及照明技術開發等4個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1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導游詞 篇3
湖南師范大學坐落在巍巍麓山腳下,湘江之濱,它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而現在我們正位于師大校門—黌門聽濤,黌門,校門之古稱謂也。它臨江而峙,雄視洲野,觀浪聽濤,怡然自樂。
校門造型別致,似門無門,寓意著開門辦學,崇尚國際視野、天下情懷。東面一塊13.6米長的校名牌,西面一塊13.6米長的校訓牌,中間聳立著一座11.6米高的牌坊,巧妙的構成了我校校門。校門氣勢宏偉,寓意深刻。東面的校名牌上鑲嵌著“湖南師范大學”(毛澤東字體)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西面校訓牌上鑲嵌著由著名書法家顏家龍書寫的“仁、愛、精、勤”4個大字,這一新校訓體現出我校新時代的治學理念。
中間是由6根麻石柱組成的高大的牌坊,這個牌坊將古代書院的院門、山門抽象化,去其形而留其意,使之與代表湖湘文化的岳麓書院遙相呼應。
湖南師范大學導游詞 篇4
湖南師范大學創建于1938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一所集自然之靈秀、匯人文之俊杰,文、史、法、理、工、哲、醫、管理、教育、經濟、軍事等科類齊全的高等學府,是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工程 ”學校,也是全國重點批次錄取的院校。
學校設有6個校區,占地2600多畝,校園新樓古院,依山傍水,新建的學生公寓均安裝了太陽能熱水淋浴系統,開通了多媒體電視,寬帶網已聯進每一間學生宿舍。
學校下設22個學院、61個系(部)、51個研究所(中心)、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3個“十五”省級重點學科、7個“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現有全日制本科專業7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8個,碩士點95個,并擁有教育碩士、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11個國家級研究基地,蛋白質化學與魚類發育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蛋白質組學與發育生物學以及化學生物學與中藥分析等2個省部共建實驗室。建校以來,已為國家輸送各類畢業生20多萬人,培養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4000余人,校友遍布海內外。全日制學生達25000余人,已形成多規格、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學校現有正副教授及相應職稱專業人員15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0余人;學校設有“瀟湘學者”特聘教授崗位,面向海外招聘優秀高級人才。學校堅持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重視同國內外高校或文化機構的學術交流,先后聘請10多個國家400多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并和美國、加拿大等國一些大學建立了校際聯系,經常派專家學者和青年教師出國考察學習。近20xx年來,學校共出版著作1900多部,發表論文15000余篇,有430項科研成果獲國家或省科研成果獎。圖書館藏書300多萬冊,其中線裝古籍20萬冊,中外期刊4700余種。學校創辦的《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等12種高水平的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喜愛。
該校于20xx年開始招收培養武警國防生,目前已招收八屆,在校國防生395人,分布在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六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