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精選9篇)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1
在我們當地,流傳有這樣一首詩:每逢到靈山,必鉆古佛洞。若問為何故,健身又祛病。壁石多元素,巖漿造化成。奧妙說不盡,陶醉自然中。所以每一位到古靈山來參觀的游客也無不進洞領略其妙。來到古佛洞口,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幅對聯,“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上念下念完全一樣,是一個回文聯,耐人尋味。
這是一個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內鐘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于崖壁,非常神秘,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古靈山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于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臥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大家鉆洞時也請注意安全。
鉆出古佛洞,各位不妨再回頭看“人生再造”,都說此洞有坦途也有曲折,有光明也有黑暗,由此出來,真可謂人生再造呀!
這里是醒目泉,泉水經層層頁巖石過濾之后流出,礦物質含量特別高,對眼睛非常有益,當地人也都表示:用此水洗眼,小眼可以變大,大眼可以變成雙眼皮。當然,心誠則靈哦!
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中國最早的愛情公園--桑中。
中國自古就有描寫愛情的成語“桑中之約”,成就了一段關于愛情的千古佳話。這個成語出自《詩經-鄘風-桑中》。提到《詩經》,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記述了我國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作品,將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感、事件等以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分為風、雅、頌三部分305篇。其中風就相當于現在的流行歌曲,傳唱于民間。雅則比較像紅色歌曲,帶有官方色彩。而頌更像現在傳唱的宗教歌曲。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2
走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兩幅古靈山噴繪彩圖,上面有行醒目的大字“封神榜故事發生地 ”記錄了新版《封神榜》劇組來淇縣采風的一些畫面。在這部新版作品中,“朝歌”二字的讀音也由原來的“chaoge”改為了“zhaoge”,有“喜迎朝陽、高歌黎明”之意。淇縣古稱沫邑,又稱沫鄉,殷紂王時改名為“朝歌”,明代時期因淇河繞城而過又改名為“淇縣”,之后一直沿用到今天。今天的朝歌可謂歷史文化悠久燦爛,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啊!
在《封神演義》這部演繹作品中為紂王后半生種下禍根的就是石刻上的這首詩:“鳳鸞寶帳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妖艷,芍藥籠煙騁媚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原本,女媧的博愛仁慈、傳神絕美教化德澤了百姓眾生,也裝扮了古靈山的俊山秀水,所以也難怪殷紂王游覽到此時情不自禁作詩吟唱,但是,他不該生出“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的輕薄臆想,也正是這最后兩句感嘆,使這個放蕩不羈、輕浮多情的君王惹了禍端,一向以慈悲為懷的女媧惱羞成怒,仰天長嘆,一怒之下派出狐貍精,魂附烈女蘇妲己身上,進而迷亂無道昏君,最終導致了百年成湯基業毀于一旦、商代王朝大廈崩傾的悲慘結局。也正因為如此,女媧走出了行宮,來到西山山巔,千百年來站在那兒櫛風沐雨,看人間真善美、觀世間假惡丑,保佑著后代子孫的延嗣安康。呆會兒我們到梨花坡觀景臺可以近距離看到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女媧峰。《封神榜》作為一部演繹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慢慢地形成了現代人們對紂王的誤解。紂王之所以落得這樣的可悲下場,可以說既是他人造成的,也是當時的歷史和體制造成的。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到國家AAAA級景區古靈山參觀游覽,我是導游___,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夠在這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古靈山景區是電視劇《封神榜》故事發生地,是殷紂王降香、女媧修真處。古典文學名著《封神演義》開篇第一章“殷紂王女媧宮降香”指的就是古靈山女媧宮。古靈山風景區位于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處,游覽面積18平方公里,因殷商時期建寺而古,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據明代《淇縣志》記載,南北朝梁普通年間,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達40余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也曾在此修行主持。《尚書》、《淮南子》等作品中記載,古靈山是遠古時代傳說人物女媧捏土造人、煉石補天的修真地,而在西山峭壁,還巍然矗立著一尊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媧峰,另外還有女媧宮、古佛洞、醒目泉、祖師銅頂、靈光閣等景點,景致獨特,耐人尋味,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接下來我們可逐一參觀游覽,需要時間大約三個小時。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女媧廣場,眼前這尊高十三米的花崗巖雕塑,就是女媧托石補天的形象,她分為前后兩部分,咱們現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媧托石補天的形象,后面則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女媧雕塑的底座由三層平臺構成,第一層平臺是石雕十二生肖,女媧煉石補天、捏土造人,被稱作是人類的始祖、共同的母親,十二生肖便代表了華夏億萬有情兒女依偎在母親的身邊,共享天倫之樂;第二層平臺是植物造型“心與鴿子”,表示人類心向和平的愿望;踏上第三層平臺,大家看到的是玄妙無比的八卦,象征著女媧法力無邊,神秘莫測。向東走,我們可以看到這里有一幅浮雕,上邊生動描述了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個遠古時代的人物場景:盤古開天劈地、隧人氏鉆木取火、女媧托石補天、后羿射日,從這四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早在原始社會,人類就有了改變自然、改造生活的能力。大家再看西側的這幅浮雕:紂王降香女媧宮。提到紂王,大家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古典文學名著《封神演義》,在這部作品中,很多章節您都可以看到“朝歌”這個名字,這里的朝歌就是現在的淇縣,它是殷紂王早年執政時期的都城。而這幅浮雕上,便生動再現了紂王當年慕名女媧之靈氣,親率文武百官以及八百御林軍、三千鐵騎前來古靈山女媧宮降香的盛況。關于當時降香的具體情節,呆會兒女媧宮咱們再細說端詳。來到北邊,您抬頭看到的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相傳女媧在捏土造人時感覺用手捏的速度太慢,便急中生智,折斷了身旁的一根柳枝蘸著泥漿往外甩人,但在甩的過程中難免用力不勻、磕磕碰碰,所以就形成了現在世界上的殘疾人,而女媧先前用手捏的那部分人便成為了現代社會中的貴族階層,柳枝甩出來的則成為了平民百姓。是啊,女媧創造了世界,創造了萬物眾生,被稱為人類共同的母親,而古靈山主要突出的又是女媧文化,所以古靈山又被稱作是“母親山”,轉過身,我們可以看到植物造型 “母親山” 三個大字。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4
大家非常熟悉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千古絕唱就是國風中的一篇,可見當時的民風是十分開放的。我們接下來要了解的這篇《桑中》同樣與愛情有關,詩中一名男子回憶與心愛的女子約會的情景,當時兩人“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意思是我們相約在桑中,于上宮許下美好的誓言,直到夜幕降臨之后,淇水岸邊送我歸去。
如今的桑林、上宮依然存在,隨著大家漫步與其中,那女媧宮中關于愛情的誓言,已經漫過山谷,籠罩著你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讓著纏綿的詩句,在您今后的人生中延續,為您敲響幸福的鐘聲。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素有“天下第一銅頂”之稱的祖師金頂,這里供奉有道教神仙譜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真武大帝。因真武祖師大殿屋頂是銅瓦銅板而得名。銅頂位于玄武山頂峰,面對女媧峰,背靠龍虎山,東邊的龍山與西邊的虎山相連形成半包圍,恰似祖師寶座,俗稱柳圈椅。站在銅頂之上,俯視古靈山廟宇金碧輝煌,環視八百里太行山,雄壯、巍峨,銅頂上建有九祖大殿、人祖殿、無極老母大殿、善惡門等多個殿堂,特別是九祖大殿耗資110萬元,仿北京太和殿樣式,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可謂中原地區山頂唯一一座大殿,內奉九位老祖(盤古、三皇五帝),九尊大像均為貼金銅像,威嚴端莊,金光燦燦、栩栩如生,令人瞻仰。
各位朋友,古靈山主景區的講解已經結束,很高興為您講解服務,歡迎您下次光臨,祝您旅途愉快,再見!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5
大家非常熟悉的電視連續劇《封神榜》第一集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為全劇中的紂王形象定下了一個基調:紂王到女媧宮降香,見到女媧雕像姿容俏麗、栩栩如生,便隨即在女媧宮的粉壁上題下了一首風流詩褻瀆女神,最終卻因此而落了個國破家亡的可悲下場。這部演繹作品,把紂王描寫成了一個驕奢淫逸、殘忍暴戾的昏君,致使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錯誤的理解了殷紂王。其實,真實的殷紂王并非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角色。眼前的這塊碑刻向大家簡單介紹了紂王以及紂王到女媧宮降香的經過。紂王從繼承王位到兵敗自殺,共在位52年,一生中的前半期他曾是一個志向遠大、統治賢明的君主。司馬遷的《史記》這樣記載紂王,說他“資便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說”,在他的統治下,殷商曾是一個先進富庶的強大帝國,紂王曾親自統兵出征,平定東夷,使中原的疆土,開拓到遙遠的淮河和長江流域,將先進的中原文明傳播到尚未開拓的蠻荒的南方,進而推動了古代中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融合。所以,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貢曾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焉------”意思是說紂王的功績比他的錯誤要大的多,近代史學家、大文豪郭沫若也曾這樣評價紂王說“統一神州賴此人”,今天的淇縣仍然流傳著許多關于紂王建功立業的傳說,他也應該和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君王一樣,是一個功過摻半、功大于過,應該得到人們客觀評價的歷史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統治者像紂王一樣,在建立了非凡的文治武功之后,卻淪于荒淫暴戾,最終走向毀滅。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6
在《封神演義》這部演繹作品中為紂王后半生種下禍根的就是刻在石刻上的這首詩:“鳳鸞寶帳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妖艷,芍藥籠姻騁媚裝”。原本,女媧的博愛仁慈、傳神絕美教化德澤了百姓眾生,也裝扮了古靈山的俊山秀水,所以也難怪殷紂王游覽到此時情不自禁作詩吟唱,但是,他不該生出“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的輕薄臆想,也正是這最后兩句感嘆,使這個放蕩不羈、輕浮多情的君王惹了禍端,一向慈悲為懷的女媧惱羞成怒,仰天長嘆,一怒之下派出狐貍精,魂附烈女蘇妲己身上,進而迷亂無道昏君,最終導致了百年成湯基業毀于一旦、商代王朝大廈崩傾的悲慘結局。也正因為如此,女媧走出了行宮,來到西山山巔,千百年來站在那兒櫛風沐雨,看人間真善美、觀世間假惡丑,保佑著后代子孫的延嗣安康。所以也難怪咱們剛才看到的女媧峰神情那么獨特呢,真可謂端莊中略顯慈祥,肅穆中透露著和藹,剛毅還夾帶著無奈。《封神榜》作為一部演繹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慢慢地形成了現代人對紂王的誤解。紂王之所以落得這樣的可悲下場,可以說既是他人造成的,也是當時的歷史和體制造成的。
這里就是女媧宮。里邊供奉的分別是女媧和伏羲。女媧是我國遠古傳說時代母系群團或氏族的著名首領之一。最初記載女媧名字的典籍有:《楚辭》、《禮記》和《山海經》,這些都是戰國或秦漢時代的論著。女媧和伏羲二名并稱則始于西漢《淮南子》。
相傳女媧、伏羲后來來到昆侖山結為夫妻,成婚育子繁衍人類,其族人逐漸壯大。后來,這個部族擴展到古冀州,居于“雷澤”邊的洪洞一帶,這個就稱為“女媧”部族。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7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女媧廣場,眼前這尊高十三米的花崗巖雕塑,就是女媧托石補天的形象,她分為前后兩部分,咱們現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媧補天的形象,背面也就是后面那部分則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女媧雕塑的底座由三層平臺構成,第一層平臺是石雕十二生肖,女媧煉石補天,捏土造人,被稱作是人類的始祖、共同的母親,這十二生肖便代表了華夏億萬有情兒女依偎在母親的身邊,共享天倫之樂;踏上第二層平臺,大家看到的是玄妙無比的八卦,象征著女媧法力無邊,神秘莫測。向東走,我們可以看到這里有一幅浮雕,上邊生動描述了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個遠古時代的人物場景:盤古開天劈地、隧人氏鉆木取火、女媧托石補天、后羿射日。來到北邊,您抬頭看到的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相傳女媧在捏土造人時感覺用手捏的速度太慢,便急中生智,折斷了身旁的一根柳枝蘸著泥漿往外甩人,但在甩的過程中難免用力不勻、磕磕碰碰,所以就形成了現在世界上的殘疾人,而女媧先前用手捏的那部分人便成為了現代社會中的貴族階層,柳枝甩出來的則成為了平民百姓。是啊,女媧創造了世界,創造了萬物眾生,被稱為人類共同的母親,而古靈山主要突出的又是女媧文化,所以古靈山又被稱作是“母親山”。再向西走,大家請看這幅浮雕:紂王降香女媧宮。提到紂王,大家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古典文學名著《封神演義》,在這部作品中,很多章節您都可以看到“朝歌”這個名字,這里的朝歌就是現在的淇縣,它是殷紂王早年執政時期的都城。而這幅浮雕上,便生動再現了紂王當年慕名女媧之靈氣,親率文武百官以及八百御林軍、三千鐵騎前來古靈山女媧宮降香的盛況。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8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到古靈山景區參觀游覽,我是導游___我會陪您度過一個美好愉快的靈山之旅。
古靈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最佳文化旅游景區,古靈山風景區是電視劇《封神榜》故事發生地,是殷紂王降香、女媧修真處,文化悠遠,景色逸人。主要由一像、一宮、一洞、一花、一湖、一谷、五泉、五峰構成。古典文學名著《封神演義》開篇第一章“殷紂王女媧宮降香”指的就是古靈山女媧宮。古靈山風景區位于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處,游覽面積18平方公里,因殷商時期建寺而古,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據明代《淇縣志》記載,南北朝梁普通年間,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達40余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也曾在此修行主持。《尚書》、《淮南子》等作品中記載,古靈山是遠古時代傳說人物女媧捏土造人、煉石補天的修真地,而在西山峭壁,還巍然矗立著一尊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媧峰,另外還有女媧宮、古佛洞、醒目泉、祖師銅頂、靈光閣等景點,景致獨特,耐人尋味,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信陽靈山導游詞介紹 篇9
一直以來,古靈山以“古、靈、美”而著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到此觀光游覽。提起“古”,主要是創建年代古老久遠,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滄桑;提起“靈”,則是由于這里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來此是求財必發、求官必升、求子必靈、求福必驗,可以說是求啥應啥;而提到“美”,咱們的眼睛也可以逐一發現體會,是啊,這里群峰聳翠、山水相映,的確可稱為“人間仙境”,所以也難怪女媧也相中這塊風水寶地修行呢!而且,明嘉靖年間縣令于慧游覽到此,總結出了著名的“靈山十景”,像“危巖少進、群峰聳翠、列柿流丹、一徑蓬壺、半巖風雨、九天鳴佩、巨崖走蛟、雙劍橫秋、東海龍吟、西山虎嘯”,也無不描繪出了這里引人入勝的景致。
的確,這里不僅有人文景觀女媧雕塑,自然景觀也令人贊不絕口。有道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接下來,站在這個特定的位置,從這個特定的角度來看對面西山峭壁上突出來的部分,就是古靈山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女媧峰。這是一自然形成的景觀,高70余米,與現在山東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漢代女媧神像極為相似。大家可以看到,她的鼻子向外突出,下巴微微上翹,臉部輪廓非常形象,胸前長著一棵草,好像胸花一樣非常別致。而且,她高高挽起的發髻后邊,還背著一個小背簍,好像在背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別親切,而頭上那把保護傘,也在日復一日地甘心情愿為女媧遮風擋雨。只不過,盡管如此,女媧的面部表情依然是那么的端莊肅穆,沒有咱們想象中的母性的慈祥和和藹可親,為什么呢?這還得從殷紂王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