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古跡旅游導游詞(通用3篇)
貴州古跡旅游導游詞 篇1
織金古建筑群位于貴州省織金縣。
織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澗縱橫,古跡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城內的貫城河畔。
織金古建筑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干欄式吊腳樓。大部建于“改土歸流”之后,僅從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廟、文廟、斗姥閣、隆興寺、東山寺、財神廟、城隍廟、馬王廟、黑神廟、炎帝廟、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屢有修建,形成現在的“四庵”、“四閣”、“四祠”、“八大廟”。
華橋位于城關鎮貫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橋”。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順治十八年(1661)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三孔石拱橋,長18米許,寬4.7米,主孔凈跨15.7米,矢高約10米。
東山寺位于城關鎮工業路東端。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緒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東向西。依山就勢而建,由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觀音閣組成。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xx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前殿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闊2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7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頂。前帶廊,深2.1米,置斜靠背欄桿。正殿又名梵帝宮。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面闊16.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8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正殿前左廂為鐘樓,右廂為鼓樓。
回龍庵位于城關鎮清泉路東段南側。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緒十三年(1887)擴建、維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后殿、右禪房、左山門、得月樓組成。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40平方米。后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4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1米,前后帶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懸山青瓦頂。殿內設須彌座神龕。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米,前后帶廊,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得月樓面闊三間,通面闊8.36米,進深五間,通進深6.24米,帶周圍廊,深約1米。穿斗式木結構重檐歇山頂。
炎帝廟位于城關鎮城南路中段東北側。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戲樓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米許,通進深19.5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后帶雙步廊,深1.9米。戲樓二層,通面闊9.12米,通進深7.12米,穿斗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
太平橋位于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于康熙年間。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長28米許,寬13米許,西側主孔凈跨23米許,東側泄洪孔小,上為引橋,矢高8米許。1976年增設大理石浮雕望柱、欄板。
貴州古跡旅游導游詞 篇2
織金古建筑群位于貴州省織金縣。
織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澗縱橫,古跡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城內的貫城河畔。
織金古建筑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干欄式吊腳樓。大部建于“改土歸流”之后,僅從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廟、文廟、斗姥閣、隆興寺、東山寺、財神廟、城隍廟、馬王廟、黑神廟、炎帝廟、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屢有修建,形成現在的“四庵”、“四閣”、“四祠”、“八大廟”。
華橋位于城關鎮貫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橋”。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順治十八年(1661)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三孔石拱橋,長18米許,寬4.7米,主孔凈跨15.7米,矢高約10米。
東山寺位于城關鎮工業路東端。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緒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東向西。依山就勢而建,由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觀音閣組成。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xx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前殿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闊2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7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頂。前帶廊,深2.1米,置斜靠背欄桿。正殿又名梵帝宮。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面闊16.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8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正殿前左廂為鐘樓,右廂為鼓樓。
回龍庵位于城關鎮清泉路東段南側。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緒十三年(1887)擴建、維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后殿、右禪房、左山門、得月樓組成。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40平方米。后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4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1米,前后帶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懸山青瓦頂。殿內設須彌座神龕。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米,前后帶廊,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得月樓面闊三間,通面闊8.36米,進深五間,通進深6.24米,帶周圍廊,深約1米。穿斗式木結構重檐歇山頂。
炎帝廟位于城關鎮城南路中段東北側。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戲樓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米許,通進深19.5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后帶雙步廊,深1.9米。戲樓二層,通面闊9.12米,通進深7.12米,穿斗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
太平橋位于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于康熙年間。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長28米許,寬13米許,西側主孔凈跨23米許,東側泄洪孔小,上為引橋,矢高8米許。1976年增設大理石浮雕望柱、欄板。
日升橋位于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與下游月華橋共取“日月升華”之義,故名“日升橋”。乾隆十三年(1748)建成,連接東西橋頭,為貫城河上5座橋梁之首,人稱“上水關”。光緒十三年(1887)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0米許,寬5米許,凈跨14米許,矢高5米許。
童生橋位于城關鎮沿河路中段。因位于城關鎮北永安門東北河口,故又名“永安橋”。相傳所撥銀兩恐不夠支出,全州童生捐資助建,名“童生橋”。俗稱“下水關”。始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次年(1749)告竣。1962年擴建后更名“重興橋”。東西向,跨貫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5米許,寬7米許,凈跨19米許,矢高12米許。
斗姥閣位于城關鎮沿河路中段南側。建于康熙六年(1667),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坐東向西。原由閣、左右涼亭、正殿、武侯祠、偏殿等建筑組成。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現存0,三層三重檐六角攢尖青筒瓦頂。一層長方形,面闊11.75米,進深8.15米。二層四邊形,長9.5米,寬6.3米。三層六邊形。撐拱、隔扇門窗、風窗等木雕精湛。
小街龍王廟位于城關鎮城南小街四方井。始建于清初。坐西向東。由山門、大殿、觀音閣組成。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60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通面闊9.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米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后雙步廊,前廊深1.82米,后廊深1米許。隔扇門窗。觀音閣,面闊三間,通面闊7.7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6.2米,穿斗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隔扇門窗。
仲機橋位于三甲白族苗族鄉三甲村東。建于雍正元年(1723)。南北向,跨納弓河。單孔石拱橋,長4米余,寬2.5米,凈跨4米許,矢高2.5米。
財神廟位于城關鎮城北路南段東側。始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門、兩廂、正殿組成。占地面積約63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0.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5米,通高13.96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四層四重檐歇山青瓦頂。東、南、西三面帶廊。隔扇門窗。
南門塔位于城關鎮南3公里。始建于乾隆年間。局部毀于1966年。1997年修復。圓錐體白綿石塔,底徑6米許,通高14米許。
南塔位于城關鎮工業路東端。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系“傳臨濟正宗第三十七世存上慧下參和惺老和尚之塔”,為其徒弟性宗、性慈、性忠及徒孫海成、海棠、海興與重孫寂等建。一級鐫刻和惺和尚法兄石靜和尚題詩:“屢次修持莫遠求,內藏納子一比丘。彌陀寶塔三千界,永垂東土萬古流。”
貴州古跡旅游導游詞 篇3
高句麗文物古跡旅游景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奴隸制國家高句麗王朝的遺跡。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
集安市高句麗文物古跡旅游景區在集安市文物局管理下,始建于1983年,下設集安市博物館、好太王碑(含太王陵)、將軍墳、禹山貴族墓地、丸都山城五個景區,景區總面積857679平方米。20xx年7月1日,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一號陪冢。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環抱的通溝平原上,現存近7000座高句麗時代墓葬--洞溝古墓群,堪稱東北亞地區古墓群之冠。它不僅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高句麗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寶庫。
景區特色
國內城是為數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墻的平原城都城址,丸都山城的布局完美地實現了自然風貌與人類創造的渾然一體。透過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可以見證高句麗創造的輝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