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精選7篇)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1
一、活動主題:“弘揚雷鋒精神、開展志愿服務”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充分發揮“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期“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二、指導思想和意義
1、指導思想:認真實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將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精心部署,廣泛發動,認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社會志愿服務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關心社會發展,去關注社會問題,推動志愿服務活動持續健康發展。開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實踐的新途徑。
2、意義:
1)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
2)參與社會實踐,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
3)主動服務社區,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
三、社會實踐的組織形式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模式。學生一般由6—10人組成社會實踐活動小組,自己推選組長,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等)為指導老師。實踐過程中,活動小組成員有分有合,互相協作。
具體過程參考如下:
(1)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小隊。
(2)分隊編組。
(3)制定小組活動計劃。
(4)小組研究設計具體操作(設計訪談表格、問卷;制定參觀、觀察、活動計劃;準備錄音機、錄像機等活動工具)。
(5)實踐活動(勞動、訪談、參觀、表演、問卷等)。
(6)填寫社會實踐記錄,寫實踐心得體會。
四、注意事項
1、在生活中提煉。從社會生活中選定主題,讓學生關注社會,體驗社會角色;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問題;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生活。
2、在興趣中選擇。捕捉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相互感染、相互促進,更好地發展興趣,培養特長,提高綜合素質。
3、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從社會實踐的服務對象來看,可以采用活動設計、社會宣傳、服務、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實驗演示、表演交流、測量制作、網絡技術、總結等形式活動。
五、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1、社會實踐活動。
2、參觀、訪問、考察(革命遺址、科技館、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現代化建設成果、工程、工廠、高新技術產業運作情況……),例如以當地的居民小區為調查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可以“社區管理”、“文化娛樂”、“教育設施”、“服務機構”等為研究方向。
3、社會調研活動。(參考主題如下,也可自選主題)
1)關于生活用水狀況調查研究
2)社區垃圾處理的情況調查
3)關于“老人節”尊老愛幼的社會調查
4)關愛孤寡老人弘揚傳統美德的問題研究
5)宣傳學雷鋒服務意識及對策
6)農村小學社區服務狀況調查
7)我校小學生零用錢數量的調查
8)小學生的飲食與營養問題研究
9)留守兒童與家境貧困學生的問題調查
10)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調查與研究
4、社區服務活動。
“弘揚雷鋒精神、開展志愿服務”的活動,要求愛護社區衛生環境、公共設施、積極參與社區義務勞動,有條件的要走出社區,到敬老院、公共場所等地做好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填寫好紀實材料,要請單位和社區的負責人簽字,寫評語(要確保安全)。
社區保潔活動、社區綜合宣傳活動、社區“陋習”糾察活動、社區敬老愛老活動、社區幫困助殘活動、社區讀書輔導活動、環保志愿者活動、社區公益勞動。參與社會實踐的班級和個人,必須注意自身形象,認真參加活動,為學校和個人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六、具體安排
(一)社會實踐內容安排
召開“學習雷鋒傳遞愛心”的活動啟動儀式,下發《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方案》,布置社會實踐工作。
各班級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學生6—10人組成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小組(每班至少2組),推選出組長集體活動,聘請1—2名指導教師(學校教師或家長)指導并負責紀律和安全問題。
開展重陽節慰問敬老院老人的活動,參加人員30位,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小禮物、編排節目奉獻給老人。由負責人與兩位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工作。
開展愛心義賣活動,為留守兒童和家境貧困學生愛心募捐。
“六一兒童節”,對在本學年中堅持發揚雷鋒精神,能積極地參與完成關愛他人、友愛互助、服務大家、共同進步的優秀志愿者進行表彰,頒發“學雷鋒先進個人”獎。
(二)工作措施
1、通過校園廣播、板報、標語等進行宣傳,營造學習氛圍。(廣播站輪番播放學習雷鋒的歌曲。)
2、將活動納入“文明班級”評比范疇,指導班主任明確職責,針對班情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
3、設立文明信箱與班級“好人好事”緊密結合,利用廣播室經常宣傳各班好人好事及活動中涌現出的典型事跡和禮貌教育信息。
4、開展每人做一件好事,每班進行一次獻愛心的活動。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2
一、適用年齡
小學高年級
二、活動目的
(1)激勵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從小樹立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意識。
(2)讓學生了解社區,學會交往與合作,遵守社會規范與公德。
(3)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區服務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公民責任感及創新精神。
三、活動準備
(1)調查了解本社區的現狀,熟悉周邊環境和物產特色等。
(2)親身體驗社區活動。
(3)留心觀察社區的變化,領悟環境對人的影響,訪問社區的相關人員,收集本社區的資料。
(4)請社區勞模、交警、名人作專題講座。
四、活動過程
1.走進社區,了解情況
(1)到學校周邊社區,了解社區的一條街道、一個市場、一個特困戶等入手,找準服務對象,確定服務項目。
(2)分小組搜集本社區古建筑、風景點、民俗風情及文化等資料,學會分類整理,寫文宣傳。
(3)請社區內的一個民警、一個環衛工人、一個志愿者、一位勞模到學校來作專題報告。
(4)收集環境保護常識及有關良好生活習慣、安全生活的常識資料,在全班交流。
2.積極行動,主動參與
(1)結合少先隊班會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服務社區”活動。
上門服務小組:與社區管理人員聯系,了解到社區孤寡老人的姓名、地點后,主動定期上門幫助擦擦洗洗,整理房間。把平時積攢的零用錢買些禮物,過年過節去慰問,使老人感到真切的親情。
美化環境小組:以小記者的身份,對社區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發流動紅旗;對還有待改進的地方進行宣傳。用小學生喜歡的方式如實地拍照、寫板報、調查報告及開展植樹、洗欄桿等美化社區,改變社區的面貌。
宣傳文明小組:組織學生深入社區,協助宣傳文明衛生公約,優化區內環境,清理暴露垃圾,到垃圾傾倒點站崗等。另一方面勸家長不信歪教,開展健康文體活動,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廣泛使用文明用語,使大家在和諧的氛圍里生活,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宣傳科普小組:創造性地發揚雷鋒精神,把課堂拓展到社區,讓學生走向社會,參與實踐。如宣傳處理垃圾辦法,回收分類垃圾,設立交通標志,出營養食品板報專刊。讓學生精心設計與生活實際結合密切的科技制作——“自動擰水器”“出水的奇妙拖把”等為大家服務。
(2)在“新世紀,我能行”的號召下,到社區體驗生活,感悟人生價值。
一是學會理財。雙休日到社區大超市調查商品價格情況,了解商品的真假,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宣傳自選商品的優越性,介紹產品的`功能。幫助學生從小合理理財,節約開支,省錢辦實事。
二是排練節目。利用節日慶祝活動,上街宣傳黨的政策、安全生活常識、衛生習慣、健康的風尚等,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與人格品質。
三是參觀訪問。參觀社區內的公園、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館、工廠等。了解歷史變遷及相關人員的經歷,激發學生從我做起,立志長成建設社區、建設家鄉的有用人才。
四是現場調查。組織學生到現場了解社區資源狀況,如一個地方劇種、一項手工藝品等,了解社區的過去和現在的變化,鼓勵學生及時歸納,培養學生自主求知、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生產勞動、環境保護等教育的好課堂。
五是模擬角色。由學生自主選擇崗位,創設某種情景,讓他們身臨其境體驗生活,如當一天售票員、當一次環衛工人、擦一雙皮鞋、當一刻交警、當一天校長、當一小時禮儀小姐等,從不同角色中去體會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了解緊急情況下自助自救的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自尊、自主、自強的自我意識和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公民道德意識。
(3)舉行“義演義唱義賣”活動,用雙手創造財富。
有些學生用廢品精心制作小玩具、手工藝品;有些學生利用自己的歌舞表演節目,上街義演,把這些捐資救助殘疾兒童、貧困學生、幫助孤寡老人和各項公益活動。教育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樹立為您服務的思想。
(4)進行長期的環保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的生活質量。
成立環保小組,定期到社區出環保主題板報,走上街頭、社區分發宣傳標語,提倡每個家庭種植盆景,綠化陽臺,節約用水,不用有害的洗滌用品,購買物品要用環保袋,杜絕一次性餐盒、筷子。考察本地的環境現狀,議一議小河為什么會被污染了,想一想有何良策制止這些污染;舉行地球環境現狀圖片展,收集環保知識編成小報;請氣象專家講課等等,使社區每個成員意識到環保的重要,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3.活動總結,完善意識
(1)討論交流實踐活動的體會,由各組長帶領各組員活動,每次活動之后匯報活動內容,交流自己的體會,討論下一次活動的方案設想。
(2)評出服務能手。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建立《社區服務實踐卡》,登記每次活動的目的、要求、內容、效果和服務實踐活動中最能干、表現的同學名單。
(3)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成果展示,把每次活動后的照片、調查結果、表揚信、“能手”的相片進行展覽,在學校廣播站投稿進行表揚,寫報道進行宣傳,進而構建社區服務實踐活動的體系,完善學生服務社區意識。把學校教育延伸到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關心社會,改變社區,使社區更加美好。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3
一、活動背景:
近幾年國家一直都在號召、組織大學生“四進社區”。“四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形式,是當代青年大學生運用知識、施展才華、實踐成才的好課堂,已經逐一項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服務精神文明建設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的品牌教育服務活動。同時,高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作為大學生學生黨員,更應該在“四進社區”活動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深入社區進行志愿服務,踐行黨員責任,貫徹科學科學發展觀。
二、活動目的: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我校新成立的學生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為基礎,以共建社區為服務平臺,讓大學生黨員充分運用知識,施展才華,服務社區,奉獻社會。同時了解社區群眾的實際需求,認識真實的社會。大學生黨員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得到了檢驗,也會更加堅定了他們的專業思想。青年學生需要社區這樣一個供其成長、成材的舞臺,社區也需要青年學生的服務來加強建設,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社會和學生共同需求的。
三、活動主題:
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社區促和諧
四、主辦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黨員服務站
承辦單位:江西師范大學大學黨員服務站實踐部
五、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2日
六、活動地點:
xx社區廣場(具體地點待定)
七、活動內容:
(1)義務法律咨詢:通過舉辦法制宣傳教育,組織法律咨詢活動,法律援助活動等,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制意識和防范意識,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制觀念和防范能力。此項目由學習政法相關專業的黨員成立相關小組負責。
(2)義務維修小家電:做些我們大學生力所能及、且對群眾有意義的事。把我們的所學全部都用在為群眾排憂解難上。此項目由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和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的黨員成立相關小組負責。
(3)義務家教:大學生的價值更直接的體現。我們可以為社區學生進行短期的義務家教。家教科目不限。此項目由師范類專業的黨員負責實施。
(4)義務家裝咨詢:主要是向居民解答一些房子裝修,設計方面的內容。次項目由與設計與藝術相關專業的黨員負責。(如美術學院)
(5)安全教育宣傳:主要是通過宣傳單、圖畫展等方式來進行向社區居民講解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此項目主要由文學院和美術學院的黨員成立相關小組負責總的部署和活動具體流程。
(6)環保宣傳:主要是針對各社區自身存在的潛在衛生問題。提高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其中以宣傳綠色購物和低碳生活為重點的宣傳方向。此項目主要生命科學院、城建學院與地理學院的黨員成立相關小組負責總的活動實施方案。
(7)義務幫扶:主要是走訪孤寡老人;定期看望老紅軍,聽老紅軍講革命故事,堅定黨的信念;服務敬老院,福利院等。次項目由商學院負責。
(8)送演出:參與共建社區文化活動建設,與社區聯宜共創和諧新社區,演出送進敬老院,福利院等活動。次項目亦由商學院負責。
八、活動具體安排:
4月22日地點:某社區廣場
上午8:30——9:30大學生黨員志愿進社區服務活動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結束后做好相關準備。
下午13:30——17:30 義務法律咨詢義務維修小家電義務家裝咨詢安全教育宣傳環保宣傳義務家教義務幫扶
晚上 18:30——20:30演出送敬老院、福利院的文藝晚會的開展。
九、人事安排:
1、 活動實行隊長負責與小組分工想結合的制度,各組原則上必須服從隊長意見。
2、人員安排:
為使大學生黨員志愿活動工作更好的開展,我們設以下職務,以明確各自的分工.(可兼職):
隊長:統籌各項事物、協調內外關系,安排全隊任務,監督和督促活動開展。
副隊長:協助隊長工作,并在隊長委托或是缺位時,代行隊長職責。
安全員:負責每名隊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宣傳安全意識,保護本隊公共財產。對于存在不安全隱患的行為,安全員有一票否決權。
紀律員:負責管理的點名和整體隊伍的紀律具體執行情況。
財務總管:統一管理隊伍的財務,嚴格保證資金的合理、節約使用。攝影:捕捉精彩鏡頭,提供圖片素材,為各社團積累有益的歷史資料和實用資料。
書記員:負責每天會議記錄以及隊長安排的其他記錄任務,做好每天的活動總結工作。
項目負責人:安排各項目組的工作計劃,統籌活動的進展。
3、 分組與分工
項目總負責人:周超
項目負責人:各學院黨員服務站相關人員
義務法律咨詢義務維修小家電義務家裝咨詢安全教育宣傳環保宣傳義務家教義務幫扶的隊長:各學生社區學生負責人。
其他各小組黨員自愿服務隊成員由各學院負責人安排指定。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4
一、活動名稱:
四進社區系列志愿活動
二、活動主題:
帶給志愿服務,弘揚志愿精神,建立和諧社區。
三、活動目的:
通過青年志愿者四進社區的服務及對相關知識的宣傳,弘揚志愿精神,帶給志愿服務,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忙居民解決困難,根據社區群眾和社區建設發展的需求,創造性地開展志愿服務,根據實際狀況不斷增強社區服務的功能,共同參與創造和諧完美的社區環境。
四、活動時間:
暫定為4月10日至5月10日的一個月時間
五、參與人員:
六、活動地點:
x社區
七、活動資料:
1、展出以“心目中的完美社區”為主題的小朋友的書畫作品,以及協會的資料和近期活動的照片。
2、對社區內的衛生死角進行清理,以深入到社區內部,獲得居民的肯定和信任,方便今后活動的展開。
八、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在4月8日之前完成與社區的溝通和協商工作,確定好需要志愿服務的家庭數目。并完成與幼兒園老師的交流,讓其協助我們完成對小朋友作品的收集工作。完成對衛生死角狀況的考察,準備好打掃所需的工具。另外還要準備好第一周展出小朋友作品的相關事宜。
2)活動實施
第一周:展出幼兒園小朋友以“心目中的完美社區”為主題的書畫作品及相關協會介紹的展板,并為社區居民講解此次志愿活動的狀況。開展必須規模的衛生死角清理活動,分配好志愿者的任務,幫忙社區居民創造更加完美的生活環境。
第二至四周:針對在居委會了解到的居民的需求狀況,派相應人數的志愿者對其進行服務。在每次志愿服務結束后,志愿者要請被服務對象填寫調查卡,以確保雙方的安全,方便志愿者間的交接工作。
3)后期總結
服務結束后,由專程的小組進行隨機檢查,調查居民對于志愿者服務的滿意狀況等。并制成完整的數據資料對活動進行總結評價,以便改善完善。同時,將其中的突出先進事例或個人進行表彰宣傳。把活動照片等發布到網上,號召更多的志愿者及有愛心的人們參與到其中。
九、經費預算:
志愿者車費、調查卡印制費用。
十、注意事項:
志愿者要在每次結束服務后收回調查卡。同時要注意自身及對被服務對象的安全。具體要做到:
1、不得帶被服務者到有危險的地方,或進行危險性的活動。
2、在與其接觸時,要注意禮貌,并帶好工作證等。
3、在進入被服務對象家時,要謹防財務丟失,在離開時填寫調查卡,確保安全。
4、工作時間要認真負責,不得處理私人事件。
5、若遇到緊急事件,要冷靜處理,及時聯系負責人和居委會,不得擅自離開被服務者。
6、保管好協會的物品,在服務期間行為舉止要得體,不得做有損于校園形象的事。
7、要注意對被服務對象信息的保密,不得擅自透漏給他人。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5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為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的實施,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經學校研究,指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學校開發和實施的必修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是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時,應結合學生及當地實際,根據課程原則,科學確定本課程的內容總體框架,在此框架下實施相關的主題活動內容,保證課程的順利實施,達成預期目標。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教研室,組織指定活動方案和階段性實施計劃,協調與家長、社區等有關部門機構的關系,領導活動的具體實施及學生活動的評價、考核、學分認定等工作,確保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
主 任:
副主任:
成 員:
三、實施目標
我校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的主題是“走進生活,服務鄒平,面向未來,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意識、服務意識、主體意識、合作意識,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通過工農業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勞動教育、法制教育,培養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吃苦耐勞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達到以下目標:
1.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關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感。
2.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3.使學生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
4.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主要通過學生在本社區的集體或個人形式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為社區的建議和發展服務,進行社會責任意識、助人為樂精神的教育,達到以下目標:
1.使學生關心社區的兩個文明建設,主動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形成誠懇助人、樂于奉獻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2.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學生學會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本領,提高善于溝通的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4.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四、實施原則
1、綜合性: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重視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強調體驗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并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為終身學習,獲得生存能力的綜合實踐能力。
3、活動性:強調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成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強調“開放”,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強調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設計,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
五、活動評價
1、評價原則:一是注重學生參與原則,二是關注學生過程體驗原則,三是綜合而全面原則,四是激勵學生原則。
2、評價內容:一是參與活動的學時量與態度,二是在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知識、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五是活動的收獲與成果。
3、評價形式:一是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二是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三是對書面材料或考試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四是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
六、教學內容
(一)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包括社會各行各業的體驗性活動,內容包括:國防教育、校內自我服務性勞動、校外學工學農勞動、社會實踐基地參觀考察活動及其他社團實踐活動等。學校積極創設條件,整合校內外資源,協調設立多個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學校積極組建各類社團,多種渠道為學生打建開展實踐活動的平臺。
社會實踐活動由學校統一組織,根據需要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的,每組不少于5人。每學年總數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活動后及時記錄《鄒平一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登記表》:國防教育、校內自我服務性活動、社會實踐基地參觀考察等班級統一記錄,德育處確認;社團活動、學工學農、社會調查等小組活動,由活動小組記錄,相關社團指導教師、家長、社區等簽字蓋章,德育處確認。活動記錄及時上報,一學年統計一次。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6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學校現有的各種實踐基地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制新華小學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意見具體實施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區分不同層次未成年人的特點,把道德實踐活動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載體,引導學生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通過親身經歷和真情實感的實踐體驗,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提高道德素養。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與學校培育“四有”新人目標相一致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即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的有機結合。
3、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既要遵循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律,又要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
4、堅持實踐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實踐教育的規范與管理的運行機制。
三、實踐內容
1、要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要定期地、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現有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或進行素質教育拓展訓練。要組織學生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地果園基地、香菇基地等素質教育基地進行素質拓展訓練,培養學生自立、自理、自救、自護的能力。有時間有必要每年要組織學生開展1—2次參觀工廠、農村、社區的社會實踐活動。
2、要充分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學、入隊宣誓等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整合教育資源,參觀新華社舊址、圖書館等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作風提高為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信心。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篇7
一、活動目的:
弘揚 “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的志愿精神,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提高同學們的能力與對志愿工作的積極性,多給予需要幫助的的人一些溫暖與關懷,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一縷陽光。
二、活動宗旨:
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
三、活動時間:
每月兩次,分別為周末,哪一周待定
四、活動地點:
廖家灣社區
五、活動主題:
心靈溝通 關愛長存
六、活動對象:
社區內的老人及兒童
七、活動內容:
首先在班級分開小組,以班級為單位,分為七組,各組分別展開活動,小組分別為以下幾個小組:
1 學習小組:主要負責幫助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家庭兒童的學習輔導,與他們進行心靈溝通。
2 文藝小組:主要負責表演一些小節目,讓老人與兒童感覺到快樂,讓他們體會到愛的溫暖,給他們心靈上的慰藉。
3 體育小組:主要負責與老人和兒童做游戲,打羽毛球,踢毽子等一些運動。
4 心理小組;主要負責與老人和兒童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讓他們感到有人在他們身邊,不會讓他們感到孤獨。
八、活動流程:
1 參加同學聽從班委的統一安排,統一到集合地點——電苑樓。由班委帶隊統一去指定的服務地點。
2 班級班委隨時注意班級沿途的安全問題,要時刻提醒大家的安全問題,防止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3 到達服務地點后又各個小組的負責人統一帶領大家到指定地點服務。
4 服務結束后,由負責人帶領各自的小組人員到原來的集合地點,統一回學校。活動期間,不得有同學擅自離開隊伍,要等到活動結束后,統一返回學校,方可自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