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之譖 | |||
拼音 | jìn rùn zhī zèn | 簡拼 | jrzz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指中傷他人的讒言逐漸發生作用 | ||
成語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賓語;指中傷他人的讒言逐漸發生作用 | ||
例子 |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時有言語,輕而易信,浸潤之譖,為患特深。” | ||
英文翻譯 | insidious slander which gradually soaks into the mind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